第一篇:莱芜市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政策界限
莱芜市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政策界限
来源:莱芜日报
在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应严格依照《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切实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把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关口。
1、本次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是市政府根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在全市范围内对宅基地使用权实行的土地总登记。已经登记发证的宅基地和未经登记的宅基地均在本次登记范围内,本次登记前为各户颁发的《集体土地使用证》(宅基地)证书作废,符合政策的换发新证书。土地改革时期,以莱芜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证(包括新泰县人民政府、沂源县人民政府为原寨子乡、黄庄镇颁发的土地房产证)已不具有法律效力,须重新登记发证。
2、严格落实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除继承外,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
3、严格执行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的规定。对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
4、严格执行宅基地面积标准。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规定的标准,对宅基地超占面积的,在办理登记时按下列情况处理:
(1)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
1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2)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3)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其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登记。(4)农村村民的农业生产附属用地,如沼气池、猪羊圈舍等,可作为该农户的生产性建设用地,不计入宅基地面积范围。非农业生产附属用地应计入宅基地面积,如车库等。
5、已经取得《集体土地使用证》,但至今闲置的宅基地,已满两年未建的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6、已经发生转让且受让人在本村有户口的,符合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的,可以进行登记发证;已经发生转让但受让人在本村无户口的,只统计备案,不予登记发证。受让人应当缴纳有偿使用费。
7、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公路、铁路两侧控制区范围内土地修建的住宅,不予登记发证。
8、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国有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区分不清时,要严格按照土地确权的有关规定,在依法确定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后,再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严禁在国有土地上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在集体土地上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9、因历史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形成的一处宅基地有几户共有,且难以划分使用范围,可作为共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处理。各户可自行协议分摊面积,无法分摊的按共同共有处理。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共有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应当受理,同时应当缴纳有偿使用费。
10、城镇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以进行登记发证。应当缴纳有偿使用费。
11、集中居住区的居民住房按照一户一宅的的法律规定办理。城镇居民、原有宅基地未退出的农村居民不得购买。
12、严禁工作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维护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严肃性和法律性。
莱芜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程序
来源:莱芜日报
一、工作目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统一登记的重要基础
和保障。通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可以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工作意义
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工作是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按照《土地登记办法》的要求建立农村土地登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以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依法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杜绝非法乱占滥用土地建房行为。从而使土地管理达到凭证管理、凭证用地的目的。
三、需提交材料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
3、农村私人建房批准资料或其它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4、宗地图、地籍调查表
5、房屋所有权证或其它地上物权属证明等材料
四、发证的程序
(一)申请。由农村宅基地使用者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或户主指定代表提出书面申请。由申请人提交土地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农村私人建房批准资料或其它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宗地图、地籍调查表(由接受培训人员根据宗地图指导申请人填写)、房屋所有权证或其它地上物权属证明等材料。申请人应当
如实提交上述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二)受理。由乡镇受理辖区内的土地使用者提出的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并填写相关表格。
(三)审核。由各乡镇会同申请登记土地坐落的行政村对受理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后,认为符合土地登记申请条件的,提出初审意见并报区政府进行审核。
(四)公示。土地登记审核结果由各乡镇分批在各行政村公示。公示期间,有关当事人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提出异议的,由区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复查;复查时间不计入土地登记时间。(五)登记发证。公示期满,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再由区政府核准后办理土地注册登记,填写土地登记卡,并颁发土地证书。
五、下列情况下申请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不予受理
1、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村)镇建设规划的;
2、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
3、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4、地上住宅房屋权属不清的;
5、因依法查封地上建(构)筑物和其它附着物等原因限制土地权利的;
6、农村居民新建住宅,应当拆除而没有拆除的旧房所占宅基地;
7、除继承外,农村居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
8、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
9、土地管理政策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篇:【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莱芜市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政策界限
【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莱芜市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政策界限
在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应严格依照《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切实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把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关口。
1、本次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是市政府根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在全市范围内对宅基地使用权实行的土地总登记。已经登记发证的宅基地和未经登记的宅基地均在本次登记范围内,本次登记前为各户颁发的《集体土地使用证》(宅基地)证书作废,符合政策的换发新证书。土地改革时期,以莱芜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证(包括新泰县人民政府、沂源县人民政府为原寨子乡、黄庄镇颁发的土地房产证)已不具有法律效力,须重新登记发证。
2、严格落实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除继承外,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
3、严格执行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的规定。对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
4、严格执行宅基地面积标准。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规定的标准,对宅基地超占面积的,在办理登记时按下列情况处理:
(1)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2)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3)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其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登记。
(4)农村村民的农业生产附属用地,如沼气池、猪羊圈舍等,可作为该农户的生产性建设用地,不计入宅基地面积范围。非农业生产附属用地应计入宅基地面积,如车库等。
5、已经取得《集体土地使用证》,但至今闲置的宅基地,已满两年未建的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6、已经发生转让且受让人在本村有户口的,符合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的,可以进行登记发证;已经发生转让但受让
人在本村无户口的,只统计备案,不予登记发证。受让人应当缴纳有偿使用费。
7、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公路、铁路两侧控制区范围内土地修建的住宅,不予登记发证。
8、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国有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区分不清时,要严格按照土地确权的有关规定,在依法确定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后,再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严禁在国有土地上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在集体土地上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9、因历史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形成的一处宅基地有几户共有,且难以划分使用范围,可作为共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处理。各户可自行协议分摊面积,无法分摊的按共同共有处理。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共有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应当受理,同时应当缴纳有偿使用费。
10、城镇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以进行登记发证。应当缴纳有偿使用费。
11、集中居住区的居民住房按照一户一宅的的法律规定办理。城镇居民、原有宅基地未退出的农村居民不得购买。
12、严禁工作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维护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严肃性和法律性。
第三篇: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方案
海南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做好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4号)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背景情况
全省18个市县、202个乡镇、2615个村委会共有农村居民点18934个,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约12.06亿平方米(181万亩),农村居民人口512.07万人,约110万户。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滞后,至“十一五”计划末,全国农村宅基地平均发证率已达73%,而我省仅颁发5万多本,不到应发证数的5%,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以来,我省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为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打下了基础。2005年,选择陵水县光坡镇武山村委会的贡武村和大补山村为试点村庄,完成377宗宅基地的确权试点工作。2006年,在全省18个市县分别选择1个以上的试点村庄,完成21个村庄、4451农户、5189宗宅基地的确权试点工作。2007年,在三亚市建立 “示范市”,在海口市龙泉镇建立 “示范镇”,共完成22647户的宅基地确权工作。2008年,三亚市已全面开展,完成13543户;在海口市灵山镇建立 “示范镇”,完成5236户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原则
1、要把这项工作当作国土环境资源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充分利用各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力量,全面铺开,加快工作进度。
3、采取形式多样的工作模式,可以依靠自己组织的队伍,也可以委托专业技术队伍开展工作。一切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为基准。
三、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土地登记办法》
(四)《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五)《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
(六)《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
(七)《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
(八)《海南省土地权属确定与争议处理条例》
(九)《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4号)
(十)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四、工作目标和时间要求
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成果是:
(一)完成全省农村居民点的地籍调查工作。全省18个市县、202个乡镇、2615个村委会共有农村居民点18934个,总面积约12.06亿平方米(181万亩)。按法律程序核定每宗农村宅基地的权属界线,填写地籍调查表,量算面积,测绘宗地图与地籍图。
(二)完成全省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发证工作。全省农村居民总人口512.07万人,约110万户。在完成农村居民点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法律程序组织农民居民以户为单位进行宅基地登记发证。
(三)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乡镇国土所建设,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全省农村宅基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所形成的图、表、卡、册和有关法律文书纳入数字化管理,形成省、市县、乡镇三级联网的农村宅基地产权管理系统。
这项工作的时间安排是:2008年完成准备工作,包括成立工作机构、制订实施方案、完善技术规程、组建专业队伍、申请落实经费以及人员培训和宣传动员等,全面启动这项工作;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完成整个工作量的40%,共80%;2011年,完成整个工作量的20%,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完成村土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此项工作。
五、领导机构
(一)省级领导机构
省政府成立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指导、协调等工作。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姜斯宪
海南省副省长
副组长:严之尧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厅长
屈建民
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丁式江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
吴亚明
海南省财政厅副巡视员 朱允山
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副厅长
宋 祎
海南省建设厅总规划师
刘 锦
海南省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韩兴定
海南省公安厅副厅长
刘晓新
海南省监察厅副厅长
符国昌
海南省民政厅副巡视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办公室主任由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丁式江兼任。
(二)市、县级领导机构
市、县政府成立市、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协调小组,具体负责我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和协调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县)长担任,其成员由政府办、财政、发改委、建设、侨办、公安、监察、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县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全市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的组织、督查、检查验收等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局长担任。办公室人员从有关部门抽调。
(三)乡、镇级领导机构
乡镇政府成立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组,主要负责人当组长、负责组织发动本行政区内土地权利人申报土地权利,提供土地权属材料并履行指界、签章等法律手续。
六、工作队伍
(一)落实队伍的方式。各市、县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选择落实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队伍:一是面向社会以招标方式选择专业技术队伍;二是委托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的技术单位;三是有能力的国土环境资源局可自行组织队伍开展地籍调查。采取何种方式选择地籍调查队伍,由各市、县自行决定。
(二)以招标方式选择地籍调查队伍的,招标工作由各市、县国土环境资源局自行组织。各市县在组织招标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海南省省级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和有关招标的政策、法规及地方管理的规定。招标事项须在中国地籍网、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网站、海南省政府采购网及当地政府网上公告。
(三)参加投标的专业技术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依法在有关部门登记或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一定的地籍调查工作经验;具有乙级以上的测绘资质;具备承担任务的办公、设备条件和具有健全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投标的调查队伍的资质审查由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通过资质审查合格后的专业队伍方可参加地籍调查项目的投标。
(四)以委托方式选择的专业技术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 须是国土资源部门的技术单位;须有30%以上(不少于5名)的人员通过省级培训考试。
(五)自行开展地籍调查的国土环境资源局应具备以下条件:能够独立完成地籍调查任务;须有30%以上(不少于5名)的人员通过省级培训考试。自行开展地籍调查的市县须向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开展地籍调查工作。
七、工作经费
(一)经费来源与使用管理
1、省财政承担地籍调查中的测绘、内业处理和省、市县级数据库建设等技术性工作经费。市、县财政承担外业调查、组织群众指界签章等工作费用。经费来源可从省、市县级土地有偿使用费支付。
2、项目专项工作经费要严格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要加强项目检查,发现经费挪用,要追究领导责任,并限期追回。
(二)经费标准 根据《海南省土地登记收费标准及其管理办法细则》(琼价费字[1993]150号)等规定,地籍测量费每平方米0.1元,权属调查费每平方米0.1元。全省农村居民点总面积12.06亿平方米,地籍测量费、权属调查费及建库等费用共25564.84万元,其中,省级配套经费12404.84万元,市县财政承担13160万元,分三个支付。
八、保障措施
(一)建立目标责任制
省政府与市县政府签定目标责任书,市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完成期限与奖惩办法,层层落实责任。
(二)建立激励机制
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的规定,不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不能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对于进度快、质量好的市县,可以在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给予支持。
(三)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省、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层层召开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向全社会宣传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法律地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申请宅基地权利登记、配合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
(四)健全政策法规
各市县可根据《海南省土地权属确定与争议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县实际,对分户标准与宅基地面积标准等问题作出相应的规定。
(五)加强部门协助配合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财政、发改委、建设、侨办、公安、监察、民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提供各方面支持。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对户口分户的标准及户人口数的确定工作提供支持。
(六)技术措施
结合实际,综合采用各种手段。一是推广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包括GPS、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技术以及信息系统技术;二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全省农村宅基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成果的数字化管理,拓宽成果应用与服务领域,并为成果的更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队伍培训
加强业务培训,举办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培训班,全面提高队伍的政策与技术素质。承担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专业技术队伍应有30%以上(不少于5名)的技术人员通过省级培训考试。市县还要对乡镇工作人员及村委会干部进行培训。
(八)加强指导与成果验收
省厅成立工作指导小组,对各市县进行技术指导。编制工作简报,及时反映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并报送省、市县四套班子。各市县要按照试点、地籍调查、成果建库、登记发证四个环节开展工作。要严把质量关,分阶段进行检查,上一阶段检查不合格的,不得开展下一阶段工作。
第四篇:全县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试点工作汇报
我是许岭镇甘霖村党支部书记,我叫徐勤学。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在我村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的具体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不妥之处请敬批评指正!
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既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是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县政府把宅基地登记发证试点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交给我们甘霖村,既是对我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一次检验,我们支村两委深感责任重大。8月17日,全县试点动员大会召开后的当天下午,我村迅速行动起来,召开了支村两委会,在镇政府和国土所的指导下,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动员部署,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严格按照镇政府确立的“六到位,六确保”原则开展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通过开展调查摸底、农户申报、权属调查、审核、公示、审批、登记和颁证等工作,到9月30日,完成了全村960宗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发证率达95%,圆满完成了各级领导交给我村的试点工作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我村共有村民组32个,农户1010户,人口4156人。要在一个半月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试点工作如期完成,我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分三个作业组以分组包干的方式开展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支村两委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大力宣传,全员培训
为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争取群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我们采取拉横幅,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方式多方宣传;统一宣传口径,制作了一些群众听得懂的宣传口号;同时安排各作业组用三天时间到各村民组召开宣传动员会议,对全家外出务工的落实了通知联系责任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与论氛围。
为有效保证宅基地登记成果准确,少做无用功,少走回头路,我们支村两委全员参加了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培训,在培训中做到人人过关。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对宗地划分、界址点的调查及标注、土地登记审批表的填写、宗地图的绘制等地籍测量方法以及业务操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切实保证了登记发证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全部达到基本技术规范要求,各种表、簿和图件制作规范、准确无误。
三、摸清家底,把握政策
为做到底数清,自8月20日起,我们对全村的所有宅基地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台帐。通过摸底调查,掌握了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未批先建、买卖宅基地等违法违规用地以及分居未分户、有住宅无户口、相邻界址有争议等不同情况的底数。
针对不同情况,我们建立了《宅基地确权登记台账》、《一户多宅台账》、《违法用地台账》、《权属争议纠纷台帐》等相关台账。及时请示业务部门,准确把握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政策,统一了工作尺度。针对农户间占地不均而相互披皮的现象,我们严格执行政策,不论建房年代,宅基地超过160㎡的按实际占用面积丈量登记,一律按160㎡确权,低于160㎡的按实际占用面积丈量登记和确权;外业调查阶段,每个村民组选派3-5人参与本组的指界工作,会同户主指界,发现问题,当场处理,把问题化解在第一线;在工作中坚决杜绝城镇居民借机将户口迁入原出生地等企图将违法用地合法化的行为。
四、规范操作,保证质量
三个作业组每天早上7:00准时集中,7:30准时进组入户,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具体操作程序为:
(1)村民组长及参予指界人召集每户及其相邻人指界,并对其四址进行共同认定;
(2)作业组分别对住房、辅助用房及其指定的四址进行丈量,绘制草图,标明界址边长,界址物类别,界址位置,住宅方位等;
(3)对使用权人提交的户籍证明、权属证明等材料逐一审核;
(4)地籍调查经共同认定后,指导使用权人及其相邻人在《界址调查表》相应的位置签字盖章、按手印,并填写申请表等相关材料;
(5)根据各作业组工作进展情况,下午统一办公,在村会议室集中进行内业资料的完善,确保当天的内、外业同步,图、表与实地一致。通过统一办公,各作业组之间还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促进;
(6)统一检查复核。为了确保登记质量,我们根据作业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及特长进行分工,对已经形成的土地登记档案资料由专人单项检阅,集体全面复查无误,送国土所和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审核后,对拟申报确权登记发证的宅基地统一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经公示无异议的,制作土地证书。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黄县长在试点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试点工作的每一个阶段,及时做好总结,为我县全面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累经验。回顾一多月的试点工作,我们认为,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依靠自身力量是关键。登记发证工作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关系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村组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熟悉本村本组和农户的基本情况,对全面完成发证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是登记发证工作的主体力量。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是前提。登记发证工作有很强的技术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强化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树立认真、细致、到位的工作作风,这是更好地开展登记发证工作的前提。
三是农民群众配合是基础。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对发证工作的正确理解,就很难顺利地开展好这项“民生工程”。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对发证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开始不愿意主动配合。通过工作人员上门讲解物权法,介绍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以房地产权证为依据等政策,使村民逐渐意识到登记发证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愿意主动配合这项工作,提高了配合发证的积极性,推进了工作进度。这是全面做好发证工作的基础所在。
四是依托各级人民政府的后勤保障和部门支持是保证。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对我村试点工作非常重视,及时开展了试点前的业务培训,在试点工作动员会上,黄县长到会做了重要指示,对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9月14日,黄县长专程来许岭检查指导试点工作,给我们的试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许岭镇党委政府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为我村试点工作拨付了启动资金,每天从全镇村级国土协管员中指派3名人员轮流加强我村力量。许岭派出所在出具户籍证明等方面为试点工作一路绿灯。许岭国土所,从外业到内业全程参加试点工作。政府的坚强领导,部门的通力协作,为圆满完成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最为坚强的力量保证。
各位领导!我村的宅基地发证工作已全面结束,全村共清理出一户多宅户,违法用地户,全村1010户已经有960户高高兴兴地领取了县政府颁发的土地证书。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县国土资源局现场指导、指挥的结果,是我们许岭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和部署的结果,是我们支村两委同许岭国土所精诚协作的结果,是全村人民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甘霖村支村两委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村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第五篇: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
要想把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做好,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之前、当中,我们有必要提高对工作业务的熟悉度,深刻理解工作要求,不断熟悉和巩固业务流程,更好开展确权工作。
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申报
凡是拥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人,须领取由土地部门统一印发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以户为单元,每宗宅基地填写一份。村民使用的宅基地,必须提交由经济社、村委会二级经济组织及乡(镇)政府出具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然后由调查组负责收集申报材料上交土地管理部门对权属进行审核。第二步、权属调查
国土部门根据土地使用权人的申请,对宅基地范围、界线、界址、权属性质、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经相邻各方认定,填写宅基地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为地籍测量作准备。在宅基地调查过程中,本宗地使用者和相邻地使用者应按通知规定时间内到场共同指界,对双方共同确认的用地界线和界址点进行签名、盖章,如不能参加指界的,应书面委托代理人出面指界。第三步、审核与公告
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进行公告,公告内容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者的名称、地址、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坐落、四至范围等。第四步、审批
公告期满,土地权利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未提出异议的,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审批表上签署同意登记发证的意见,由市(县)人民政府领导签章,并加盖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第五步、登记注册
根据农村宅基地登记审批表结果,以宗地(宅基地)为单位逐项填写土地(宅基地)登记卡、土地(宅基地)归户卡及土地证书,并由登记人员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分别在两卡上签字。
第六步、颁发发土地证
经过公示审批无异议、且登记注册成功后,农民朋友们就可以拿到土地确权证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