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

时间:2019-05-12 05:2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

第一篇: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

张彤磊 朱卫

摘要:当前中国农村宗教影响力呈扩大之势,已从政治、经济、道德三个维度影响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长期正视的问题,应发挥宗教积极因素,弱化其消极影响,使之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关键词:农村宗教;新农村;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经济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1]对社会发展而言, 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等功能。文化建设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我国农村宗教呈不断升温态势,宗教信徒人数日益增长,宗教显性和隐性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积极引导农村宗教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适应,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长期课题。

一、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回避和长期面临的问题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前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宗教扮演着或显或隐的角色,发挥不同的功能和影响。根据马克思宗教理论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背景,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长期正视的一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规律的科学分析,说明宗教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赖以存在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最初的宗教观念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极其有限的背景下产生的。进入阶级社会后,以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造成的巨大苦难和绝望,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虽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尚未穷尽对人和自然的认识,人们[2]

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还远远没有消除。

2、历史经验证明,违背宗教规律必然导致社会冲突,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政策,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文革”时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党的宗教政策出现了偏差。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内容几乎仅仅被归结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在实践中号召同宗教进行斗争乃至“消灭宗教”。这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宗教的科学理论,否定了党和国家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导致根本取消宗教工作,严重破坏了党领导下全国各界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

二、当前中国农村宗教从政治、经济、道德三个维度影响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急剧转型给人们在思想、经济、心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革造成的主导精神的缺失加上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真空,宗教也乘虚而入,并逐渐升温。当前农民信仰者数量不断增长,信仰程度在加深,宗教影响力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些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1、宗教信仰的影响挤压了新农村政治建设的文化空间。

本质上看,宗教有神论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根本对立,宗教影响力的扩大必然会冲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弱化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直接影响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扩大基层民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政治保障,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虽然国家禁止宗教组织干预政治事务,但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教群众的增多,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宗教组织的影响。某些信教乡村的村委会甚至成为教会的代言人;在某些信教群众较多的农村地区,教会的影响有时超过了村委会,甚至有的村要召开村民

会议也必须通过教会召集。一旦在村级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和村委会等正式组织的矛盾,就会演变得较为激烈,影响到村民自治的顺利开展,从而带来诸多农村社会问题。

2、功利化的信仰色彩冲击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文化导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只有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新农村的伟大蓝图才有可能实现。但经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导向,鼓励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经济利益的调整导致了人们心态的变化。极端个人主义、功利思想、实用主义等观念在农村中开始流行,一些村民国家观念、全局观念、集体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逐渐淡薄。

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宗教愈来愈明显表现出功利化趋势,又对上述思想与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许多村民信仰宗教并不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而是以期望神灵保佑自己赚钱发财、平安无病等直接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为根本出发点,这无形的助长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现实主义观念的流行。其二,村民信仰的神灵数目无限扩大,期望借助众多功能不同的神明的存在,更多地满足个人精神心理上需求的渴望。而在这种心态之下所透露的目的,就是多种机会的利用,包括多种选择、多种试行、多种经营或善于钻营的现实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3]。

3、封建迷信影响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文化氛围。

封建迷信和宗教在内容、组织形式、信仰方式、社会后果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但在神道设教,宗法制度观念长期的历史影响下,封建迷信仍然与宗教纽和在一起,深深影响很多村民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且封建迷信往往披上宗教的外衣,打着行善的旗号,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少农村中,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算命问卜、观阴阳、信符咒、观手相、占星术、圆梦测字、赶鬼驱病等现象复出,在一些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耗费巨资建庙祭祖等现象盛行。这种风气与新农村崇尚科学的道德建设内涵背道而驰,不但严重影响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文化氛围,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三、引导宗教社会功能,弱化宗教消极影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社会功能是指某一社会子系统或社会现象在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作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任何一个社会子系统,必须具有为达到促进社会向更好、更完善方向发展的特殊社会功能,否则它将无法在社会系统中存在下去。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宗教和社会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社会整体对宗教的作用是制约性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宗教对社会整体的作用和功能也很明显。面对宗教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存在的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弱化降低宗教负面影响,引导发挥宗教积极因素,可以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

1、有效发挥宗教社会整合功能,降低极端宗教信仰与情感。

共同的信仰使信徒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从而增强信徒的团结与一致,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如果信徒对宗教信仰与情感极端狂热,一旦现实社会与其信仰存在某种紧张,宗教则有可能成为破坏社会秩序,动摇国家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利益分化和重组的过程,如果各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好,将会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在我国农村信教人数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有效发挥宗教社会整合功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必须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信徒大规模干预乡镇村务的情况,“法轮功”等一些邪教组织更是利用信徒的信仰和情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合理利用宗教社会心理调节功能,弱化宿命论与出世观念。

信徒对超然于现实之外的彼岸世界的追求,可以消除他们对现实世界不满而造成的愤懑、焦虑、恐惧等心理,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在经济浪潮下,部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甚至在生活中遭受挫折和打击,与短时间富起来的人形成巨大反差,加上在征地拆迁、土地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不断受到侵犯,极易导致社会冲突。合理利用宗教社会心理调节功能,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能够保持心理稳定与平衡。但部分信徒往往产生命定思想,不敢面对人生,逃避现实,沉迷于天国的幻想之中。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宿命论、出世观念的流行会对发展农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3、积极引导宗教教化和交往功能,避免狭隘宗教认同思想。

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宗教教义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共同的道德要求, 符合人性对亲情、友爱、正义、公正、德性等等的心理需求,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相适应的。积极发挥宗教教化功能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推进新农村建设。但另一方面,一些信徒宗教认同思想狭隘,常常有以己为宗,视其他宗教、教派或不信教群众为异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疏远乃至对立冲突。

综上所述,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采取多种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弱化和降低宗教影响,发挥引导宗教积极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陈国清.当代中国农村民间宗教转型的原因及趋势[J].北京:时代人物,2008(5)

作者简介

张彤磊1972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中国思想史硕士 朱卫1978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中外关系史 硕士

第二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范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整体要求,也是对新农村建设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深刻剖析。”“乡风文明”四个字准确诠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运作方式转变、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严重滞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文化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看清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全面顺利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一个魂,这个魂就是文化,而且

是新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也是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一个民族成长、进步、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文化的进步会带动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1、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为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眼界宽、思想新的新型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只有顺应变化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才智,才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文化知识、增进致富技能、增强经营本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而与此同时,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比较缓慢。在一些落后地区农村,农民看不上书报、电视,听不到广播,一年文化生活局限在几场庙会,农闲时间闲逛、喝酒、赌博打发时光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娱乐农民,满足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2、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转变农民的思想,消除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而当前在广大农村宗法观念、重男轻女、虐待老人、买卖婚姻、烧香拜佛,修庙塑神、信教等现象较为普遍,封建传统思想和行为还很有市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宣传时代新风,移风易俗,陶冶世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在广大农村占领思想阵地的重要举措。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是各种落后、反动文化易于滋生、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在农村很有市场。实际神、法轮功等邪教人员往往趁虚而入,走村串户,宣传反动思想,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4、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发、挖掘、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化,先进的现代文化,汇集、融合、同化,形成新的时期新的文化,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指引文化发展的方向,修正文化发展的角度,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文化的发展向着博大、深远、文明的方向发展。

二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1、思想基础不够牢固。有的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 3 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

2、组织基础不够牢固。一是乡镇文化员队伍薄弱,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二是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3、群众基础不够牢固。人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受益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前,个别地方受认识、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下乡活动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快,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不够有力

1、经济支持不够有力。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基础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

投入有限;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自身造血功能缺乏;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位。

2、文化阵地建设不够巩固。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农村校舍改造、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而集体经济增长和投入滞后,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窘境,许多农村只有变卖未能发挥更多作用的闲臵会堂、校舍等集体资产,出现了本已无力投资加强的现有文化阵地流失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化阵地建设较难,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阵地难度较大。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不够优化

1、政策不够配套。文化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而目前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及政策性规定较少,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

2、软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中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村落向现代文明转化过程中,触及的深层文化心理要素处于悬搁状态,如家庭、祭祀、民间信仰等。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现代的文化建设显得步履维艰。比如,村民自治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时期,但自治时至今日,村民自治的风气还没有完全形成,村民要求也不太强烈。这就不仅仅是制度建设和思想转变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缺乏培育新 5

文化的耐心和勇气。

3、符合村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公益性投入大量集中在镇区,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面对新一轮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品的针对性也是不够的。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相当有限。村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一般是通过新闻媒体。

4、农村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内涵显得较为欠缺,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也还缺乏深入思考。

三、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新农村应是农民的新农村,享受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应该是农民,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民才是受益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目的是以农民为本,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搞清楚农民们所想、所需、所急、所好,组织农民参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制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和搞政绩或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发生。

享受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应该是农民,那么,农民更应该是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是主体,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另一个基本点。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放程度的扩大,对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为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如果文化都靠上面下发、社会送,尽管层次较高,满足了一时之需,却并不能解决农村的长期文化需求。鼓励、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自生和繁荣,既不必忧虑是否对路,也不用考虑经费问题,才是长久之计。农村文化活动是否丰富与经济是否发达并无因果关系,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虽然滞后,但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我国的民间舞蹈、戏曲、歌曲本来就来自农村,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成果,千百年来农民一直靠这些文化自娱自乐。挖掘、开发乡土文化,能够得到乡亲们的热情参与,也为心灵手巧的农民提供了显露才艺的舞台,7

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了文化创作和表演的自豪,容易调动其兴趣,往往能事半功倍。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在农民当中,有表演才能、有文娱天赋、有组织才能的农民并不少。因此,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开展命名活动,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文化特色乡村”、“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长期规划,往往只有热情没有目标,只有干劲没有步骤,这就需要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好主导的作用。

一是顺应民意,当好舵手。新农村文化要靠广大人民来共同建设,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力量,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一定要顺应民意。政府机构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新文化建设中的技术指导,把

握好总体的布局,制定好长期的规划,协调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新文化建设中的各类难题,规范好新农村的文化市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机构要认真监督检查,快速准确的剔除腐朽没落的思想,修正偏激文化的倾向,指引新农村文化建设向着健康、积极、文明的方向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把好舵,护好航。

二是建立文化交流体系,丰富新农村文化。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吸取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成功之道才能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局面铺开。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间文化,多姿多彩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只有让我们原有的农村文化与他们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才能形成新时期新农村文化,才能使文化建设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政府机构要建立健全文化交流体系,通过网络、图书、电视、通信、教育等手段加大先进文化与农村的交流,增强先进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渗透,弥补原有农村文化的单一,丰富新农村文化。

三是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现今,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文化设施缺乏,文化品味低,文化生活匮乏的现象,要扭转这一局面,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尤其是农民活动中心、9

老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宫等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新文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上品味。在增加投入的同时,也要充分的挖掘农村文化潜在的资源,调动广大农民为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整合保护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文化活动,弥补文化设施的不足,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的短缺。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巩固文化建设的基础。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者,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新农村文化的水平档次的高低。要积极扶植农村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注重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形成从上到下素质过硬、高效务实的文化建设梯队。要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从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文化活动;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巩固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新农村建设一样是一个长期的浩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把农民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农民的观念转变过来,把农民的精力集中起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让他们自觉主动的投入到自己的文化建设中来,让他们拥有新农村文

化建设的建设权、发展权、自主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才会繁荣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11

第三篇: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前言:宗教是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产物。以往,宗教学界和历史学界在探讨世界性宗教形成和发展问题时,一般都着眼于宗教本身的教义和信仰,注意深入挖掘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数人都忽略了地理环境诸因素对宗教的影响。本文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例,对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粗浅分析。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形成的外在条件之一。美国著名的女地理学家辛普尔在论述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时,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摆到了很高的位置,她认为,是在西亚“这种单调的沙漠环境里,自然而然地使人们产生了一神教”。辛氏的观点虽有过份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之嫌,却也有一定的道理。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的国际商道附近。

新航路开辟(15世纪)以前,维系东西方之间联系的通道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欧洲──小亚细亚──黑海、里海南部──中亚──印度、中国;第二条是,欧洲──地中海东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中国;第三条是,欧洲──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红海──阿拉伯海──印度──中国。这三条交通线都以中东地区为枢纽,以古印度为实际终点,以中国为理想中的最远端(15世纪以前,虽然有丝绸之路,但中国和西方仅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商业往来)。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会”。印度的黄金、香料等商品在世界市场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当时的恒河流域更是出现了以舍卫城、阿逾陀城、王舍城、吠舍厘城、瞻波城、波罗奈城、侨赏弥城、但叉始罗城、华氏城等为代表的九大工商业城市。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之真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人们经济地位的极度分化,一些富裕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种姓家产万贯,而大量的首陀罗却身无立锥之地。释迦牟尼即是在这种形势下打出“众生平等”的旗帜,向宗教特权阶层--婆罗门贵族发难,创立了佛教。

基督教最早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地处中东的心脏地带,扼守三条国际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自古就有国际交通枢纽之称,历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遍地流着蜜与奶的地方”,真可谓是过客匆匆,许多民族都在此演出了一幕幕的活剧。古代犹太人在此建国的美梦被异族军队的铁蹄一次又一次地踏碎,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他们只好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都寄托给了上帝,创立了犹太教,在此基础上,公元1世纪又出现了基督教。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当时,这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游牧经济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阿拉伯人每年都要沿一定的路线迁徙,在干旷草原和沙漠中逐水草而居。值得庆幸的是,半岛的西部有三条重要国际商道之中的一段──希贾兹商路,商路上有重要的中转站--麦加古城。于是,东西方文化的精髓遂在此汇成了一个震撼世界的伊斯兰教。

二、世界三大宗教的传播与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宗教的发展离不开空间的传播,这是宗教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其能否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宗教可以扩大自己的活动区域,增加教徒的人数,形成一定的、与起源地相关的宗教分布区域。而固步自封、偏安一隅的宗教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影响衰微的民族或地区性的宗教,甚至会遭到灭顶之灾。

世界三大宗教的对外传播受到诸多地理因素的影响,兹分述如下:

1、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三大宗教传播的影响

三大宗教的对外传播与地形、气候、海洋、河流等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从整体而言,三大宗教的传播是在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

佛教的发源地南亚次大陆南部被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所包围,北部有喜马拉雅山为阻隔,东部通过孟加拉湾北部沿岸与东南亚相通,西北部有苏莱曼山口和西亚、中亚相通。鉴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佛教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的地理阻力甚大,所以它的主要传播路线只能是沿恒河东下,或逆恒河、经印度河、穿越苏莱曼山口而西向。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佛教走向世界时选择了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向东传播,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第二条是先向西再转而向北,到中亚又折而向东。由于佛教向西大规模传播之时(约1世纪以后),在它的西部先是有波斯(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和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的基督教,6世纪时又有了强劲的伊斯兰教,以这三股宗教势力为代表的西亚宗教不断东渐,所以,佛教在中亚和它们遭遇后只能是转而北上又东下,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进而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第三条是翻过喜玛拉雅山山口,直接向北传入西藏、蒙古等地。前两条是佛教传播的主要路线。

基督教虽然产生于国际十字路口,其传播可以选择多种方向,但是,由于伊朗高原以东的亚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地中海式气候反差太大,加之这两个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和伊斯兰教的强劲压力,所以,它最终只好向西部传播,最初主要是对地中海沿岸地区产生影响。而传播的实践证明,基督教思想也确实符合地中海式气候或与此相近的海洋性、温带气候影响下的居民的心理,所以,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一帆风顺,欧洲很快即成为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有时高达54℃,热季长达4-5个月,昼夜温差达26℃,降雨量很小,有时甚至滴雨不下,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所以,教义简略、通俗易懂的伊斯兰教普遍受到了民风纯朴、憨厚的阿拉伯人的欢迎,并很快在自然环境相似、社会发展进程相当的民族和地区得到迅猛的传播,如西亚、北非的许多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即基于此种原因。有学者戏称伊斯兰教是沙漠气候下的宗教。甚至有人说20英寸的等雨量线,就是伊斯兰世界的界线。

2、人口迁移因素对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

恩格斯曾经指出,最初“在每一个民族中形成的神都是民族的神,这些神的王国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领域,在这个界线以外,就由别的神无可争辩地统治了。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灭亡。”这段话,从一个侧面阐明了宗教的发展(或没落)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

古往今来,许多民族、国家之间都进行过难以数计的战争,与之相伴的往往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实质上也是一次次的“各种民族宗教和国家宗教之间的竞争。在众多的神灵和宗教的角逐中,他们都要抬高自己所奉神灵和宗教的权能,压倒以至否定其他的神灵和宗教。一批批的民族和国家在斗争中的失败和灭亡,最终促使他们的神灵和宗教的灭亡。作为胜利者的民族和国家,其所奉之神灵和宗教自然会从局部地区的神坛跃升到高高的天堂”。所以说,“跨国度的和世界性的宗教也是在民族国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人口迁徙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

公元1世纪左右,古印度受到了来自中亚地区的月氏人的入侵,他们在中亚和印度河流域建立了贵霜帝国,和中国东汉、罗马、安息形成并驾齐驱的世界四大帝国。迦腻色加统治时期(约公元78-101年),大力鼓励月氏人改宗佛教,并不遗余力地把佛教推广到贵霜帝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佛教能顺利地通过中亚、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与月氏人的对外战争和民族迁徙是分不开的。

在基督教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人文因素显得更为突出。3世纪以前,在中东地区,南来北往、东征西讨的民族都把巴勒斯坦地区作为争夺的重点,势力微弱的犹太人在无数次的民族征服中,经常被迫流亡他乡。随着犹太人的不断迁移,基督教象星星之火般被播散到欧洲各地。4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席卷整个欧洲的民族大迁徙,把欧洲原有的民族秩序搅得天昏地暗,刚刚由原始社会末期向封建制飞跃的“蛮族”(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克勒特人),在主宰几乎整个欧洲的同时,也把基督教传遍了欧洲大陆的各个角落。犹太人、特别是“蛮族”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6世纪中期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打着“圣战”、“为安拉而战”的旗帜,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阿拉伯人纷纷离开自然条件恶劣的故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往他乡的征程。中亚、小亚细亚、北非,甚至是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伊比利亚半岛等地都出现了数量空前的阿拉伯移民。伊斯兰教正是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阿拉伯移民浪潮之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

更能直接说明这一问题的历史史实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前,南北美洲并无世界三大宗教的踪影,当地的土著居民还处在落后的图腾崇拜阶段。然而,伴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脚步而来的是,大量的欧裔移民涌入新大陆,据统计,新大陆发现后的400年间,欧洲向美洲移民达3.8亿人。⑤基督教就是和这些欧洲移民一起被移植到了新大陆,美洲从此也就变成了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3、政治版图变化对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

政治地图表示各国政治的空间差异,反映各国的统治范围,在特定的政治版图之内,往往会有一种特定的宗教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不争的史实是,世界帝国虽不能创造世界宗教,但一种宗教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却总是借助于世界帝国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权威。在每一个世界宗教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一个帝国巨人: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教的传播虽然已在恒河流域取得了胜利,但把佛教推广到印度全境,却有赖于阿育王的孔雀帝国在印度全境的统治。而贵霜帝国则把佛教从印度带到了中亚,进而影响中国,并通过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强大影响,使佛教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成为世界霸主,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如果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不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或罗马本身不是一个雄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如果查理大帝不扶持教皇或没有一个法兰克人建立的查理曼帝国,那么,基督教在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进一步讲,如果不是欧洲列强对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基督教走向全世界也是不可想象的。伊斯兰教从创教之初就已经牢牢地绑在了阿拉伯帝国的战车之上。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对信奉多神教的麦加古莱氏贵族在军事上的胜利,麦加克尔白神庙的多神殿是不会皈依安拉的;伊斯兰教安拉的权威如果失去了阿拉伯帝国的光辉,它在地中海周围的广大地区是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个不同的阶级都利用它自己认为适合的宗教”,“至于这些老爷们自己相信还是不相信他们各自的宗教,这是完全无关紧要的。”宗教为什么在这些古代的超级大国格外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呢?究其原因,是这些帝国的君王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宗教对他们政治统治的重要性。他们知道,尽管用铁蹄可以踏出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却并不能消灭帝国境内的种种矛盾。国内有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就会有此起彼伏的奴隶(农民)起义或民族独立战争,天下就不会太平。当然,这些起义或许能被帝国的军事力量所镇压,但却很难铲除其隐患。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使人们安于现状呢?帝国统治者们在这一问题上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最后,“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领域内。于是另一个世界打开了。”统治者们就这样“慷慨”地把宗教赠与了人民大众。

三、宗教信仰差异与地理环境

1、世界三大宗教的信仰差异

不同的地理环境又是形成不同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自然条件特别险恶艰苦,宗教的神秘性和信徒信教的狂热性就会表现得格外明显。而自然条件优越的环境下形成的宗教,可能会是一种和他们的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重理性、重内省的多维哲理思想。世界三大宗教受三种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宗教信仰也恰恰代表了宗教的三大流派。

佛教创立于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富庶的恒河流域,人们对本土之外的外部世界并无多大奢望。反映到宗教上即是重内省、宁静勿动,渴求能远离尘世、超凡脱俗,摆脱世俗杂念,专心修行,以获佛果;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一种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所以,它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格外强,其宗教信仰的最大特点是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抓住普通大众的心理;伊斯兰教产生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阿拉伯沙漠地带,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构成其宗教信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它的教义从表面上看虽然浅显易懂,但却对穆斯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2、当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情况

当代宗教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和上述信仰差异的特点基本相吻合。

佛教文化圈主要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属巴利文语系的有泰国、不丹、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属汉语语系的有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北部地区)等地;属藏语语系的主要是我国的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其中,泰国自1932年以来的各部宪法都规定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国内佛教信徒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不丹以喇嘛教(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国内信徒达到总人口的80%以上。

基督教的主要势力范围首推欧洲全境,而后是南北美洲,再次是大洋洲。目前,在欧洲,基督教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有12个,其中天主教国家6个,即梵蒂冈、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洛哥、葡萄牙、意大利等;东正教国家1个,即希腊;新教国家5个,分别是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美洲的巴拉圭和哥伦比亚也以天主教为国教。当然,以上仅仅罗列了世界范围内把基督教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14个国家,事实上,除此之外,基督教还在其它西方国家起着不可替代的精神指导作用,只不过是基督教在这些国家没有享受国教的地位罢了。

如果说佛教、基督教世界的关系网稍嫌松散的话,那么,伊斯兰教就是另外一番情形了。

伊斯兰世界在西起西径18°,东至东径140°,南起南纬10°,北至北纬55°的广大区域内,形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伊斯兰风景线。通常所说的伊斯兰世界是指伊斯兰会议组织的47个成员国,其中的29个国家更是把伊斯兰教确定为国教:即亚洲的阿富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基斯坦、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孟加拉、沙特阿拉伯、叙利亚、文莱、也门、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亚、约旦、巴勒斯坦等19国;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吉布提、科摩罗、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索马里、突尼斯、苏丹等10国;欧洲的阿尔巴尼亚。近年来,这些伊斯兰国家正在伊斯兰教旗帜之下试图组成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伊斯兰国家联盟,对国际社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黑色冲击波”。

综上所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主观意义上讲,是它们在宗教信仰、教义上超出了民族和地域的狭隘性,并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首肯;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说,它们所受到的地理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是其成为世界性宗教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人文地理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美国,谢觉民;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 4,《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大吉;

5,Halford J.Mackinder, The scope And Methods of Geography, The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第四篇: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十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农村改革有了明显进展,农村城镇化明显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农村精神文明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农民教育任务艰巨。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引发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农民教育任务艰巨。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突出,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更加困难。要保持农村社会协调稳定,要把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树立文明风尚。第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人类全面发展要求看,在温饱解决后,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才能顺应历史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愿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利益,真正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来源:群学网—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第五篇: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陈冲李新中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明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地位,处理好“送” 与“建”、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要探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与措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农村发展需要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农村文化” 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应当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关系,使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明确的定位。

一、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建设有着很大不平衡。中央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但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还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经过这几年努力,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经济有了相应发展,但农村的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人民生活的基础,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农民必然会增加对文化的需求,一定的经济水平与一定的文化形态与水平要相适应。同时,文化的存在也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城乡文化发展进行统筹安排,才能使文化事业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使新农村建设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深化。

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上,当前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 一些错误认识实际上是没有认清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片面地强调了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把文化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附庸来理解。这种观点认为对经济建设有利的文化建设就有用,而与经济建设无关、甚至要较大的经济投入而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农村文化活动是一种浪费。这是物质至上主义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错误表现。还有的观点认为,当前应该集中精力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农村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只有等经济发展了,才能在农村谈文化建设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牺牲文化建设是加快发展经济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这些错误认识,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也曾经普遍存在,而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时有体现。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由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导致这些地区的农村经济有了增长但并没有增强农村人的幸福感,经济增长反而带来

了一些社会弊病。而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落后与经济落后相互影响,阻碍了脱贫致富进程,导致了地区发展的恶性循环。

当然,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面貌并不是一日形成的,相比城市而言,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几乎可以说没有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自然状态。近些年来,电视,包括有线电视在农村普及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电视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内容,但是看电视基本属于一种被动的接受方式。这种被动的接受方式不仅表现为电视节目多数与农村生活无关,农村群众不能通过电视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内容和信息,更无法参与文化活动。而且电视所传递的主要是城市生活为内容的娱乐节目,城市生活方式通过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民生活产生了强势渗透,瓦解了农村固有的观念和活动形式,没有带来新的有利于农民参与的文化形式,由此对农村文化传播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长期以来文化阵地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许多农村乡镇的文化中心或文化馆(站)及村一级的文化大院或图书室往往设施简陋,农村开展文化活动面临着场地缺乏和资金紧张的困难。大部分农村由于经济上的落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被生存需求所压抑,加上没有一定的文化阵地,农村的文化事业是十分单调和落后的。同时,传统的农村文化活动又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出现了消亡和衰败,因此需要对农村的文化事业进行大力建设。不过,在认识农村文化落后的同时还需要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思考。文化直接的内涵和价值在于实现人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表现人对世界的体悟。从总体上看,农村虽然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文化活动的频率和参与对象等与城市有很大差别,反映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和城乡的差距。但是,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内容和形式,许多有文化传统的农村,通过民间文化形式,对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不比城市文化落后。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城乡人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我们在强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时候不能单纯地用城市文化建设的眼光来看待农村文化,要从农村群众文化需要和对生活体悟独特性的角度来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问题

“农村文化” 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重视农村文化的现状,准确把握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有效展开农村文化“人化” 和“化人” 的双向过程。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首先应当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避免出现将农村文化狭隘化和被动化的现象,弄清其主体性、参与性、连续性和全方位等文化问题。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乡村农民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农村文化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乡村农民也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应当明确,农村文化主要是乡村农民自身的“人化” 和“化人” 过程,我们既不能将“文艺下乡” 活动等同于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能用“腰鼓舞” 或“秧歌舞” 取代农村文化。因为这样做,只是把乡村农民视为了简单的被动的文化受众,以部分人的文化活动遮蔽了乡村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全面参与。乡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型、健康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构筑新型、健康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乡村农民是“主力军”,具有全面、主动、自发、自觉、参与和

享受的特性。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注意维护乡村农民共同拥有的风俗习惯和历史继承

农村文化本身既具有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也有时代进步所赋予的全新内容。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节日和重要礼仪,承载着乡民们的生活理念和文化内容。共同的礼仪和习俗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凝聚和整合功能。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对那些糟粕和“陋俗”,应“移风易俗”; 而对于有益于风化的“良俗”,则应继承改进。据调查,“文革” 以来,优良的民俗礼仪己经残缺不全了,某些“新生代” 更知道投向“情人节” 的怀抱,很少懂什么民族习俗和礼仪。民族感情的淡化乃至丧失,是一种值得忧虑的“文化现象”。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乡村农民间互动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参与性

在这些娱乐活动中,乡民们有时是被动的受众,但在更多时候则是主动的参与者,虽然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达不到某些高级标准,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其娱乐价值。目前,当一些农村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处境尴尬之时,农民们自己开办的“文化大院” 却悄然走红,“演员” 卖力,观众喝彩。这种文化现象说明,自发组织、广泛参与是农村文化鲜活生动并极具吸引力的根本所在。

(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乡村农民提高共同的生活质量的目标

我们不能把文化狭隘地等同于文艺活动,后者只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型、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是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的本质内涵。其中农村的生产能力、生活状况、乡村治理结构、社会保障状况、民主管理程度、村民自治水平等各方面,都应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全方位地把握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充分展示农村文化“化人” 的社会功能。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有序、稳步地推进。

(一)处理好“送” 与“建” 的关系

目前农村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文化自生能力和发展能力不强,需要各级各部门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各地开展的“五下乡”、“政府买单,农民看戏” 活动,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农村和农民的文化需求。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送工程”(送科普、送电影、送戏)深入到广大农村,进入到百姓中间。江苏连云港市充分利用省里每个乡镇1 万元标准的补助资金,采用集中招标的方式,采购一批农村适用、农民喜爱的科普图书,直接配送到县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再由乡镇文化站以流动文化服务的形式,将图书送至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方便群众就近读书。为保证农民经常看到健康的文艺节目,连云港市组织文艺表演团体到乡镇巡回演出,确保每个

乡镇全年演出不少于4 场,全市行政村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市财政及时拨付专项补助资金20 万元。结合实际,市直剧团送戏下乡,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三送” 补贴。截止目前,全市已送戏下乡400 余场,送电影6700 余场,从而缓解了农村地区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的问题。但“送” 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能满足一时一地的文化需要,不能满足农民长期的文化需求。因此,要把“送” 与“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送” 的力度,重点是向农村送书报、戏曲、流动舞台车和电影放映设备,鼓励和支持专业文艺团体到农村开展文艺演出。同时,总结“五下乡” 工作经验,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送文化下乡的新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生发展能力。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的原则,在文化资源配置上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设施的作用,在建好、管好的同时,把文化活动开展起来。

(二)要处理好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

农民群众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村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调动政府和群众两个积极性,从单一的政府行为变为政府和群众的共同行为,才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任务主要是把好导向,做好规划,建好阵地,管好市场,提供服务,加强调控,而不是具体办文化。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政策,建立有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农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立足基层、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和带动能力的群众文化带头人,同时着力培育民间艺人、文化中心户、群众文化活动会所、民间文艺团体、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鼓励、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要处理好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场)和农村图书网点等农村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 二期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 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努力促进服务“三农” 的重点出版物出版发行,切实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其次,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要坚持以小取胜,积少成多,努力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要贪多求快。小有小的优势,一乡一村的小产业搞活了,汇集起来就是一个大板块,就是一个大产业。农村文化产业要结合实际,充分论证,选准项目,交通条件好的城郊地区,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条件不具备的地方,主要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解决好农民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问题,不要草率行事,造成资源浪费。

(四)要处理好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

文化虽然可以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但是文化说到底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

动的体现,是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文化活动只能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的需要来开展,使文化活动真正成为人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和人的价值取向、消费习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会不同。衡量农村文化发展的标准可以通过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和人们在文化活动中的满意度来确定。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其整个生活中占有较高的比重,人们在文化活动中能得到满意,这就是一种适应了当地文化生活需要的好文化发展标准。为适应经济发展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要有针对性地对城乡不同群众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在农村则可以开展以地方特色的戏剧等活动,既继承了传统,又提高了农民文化生活的娱乐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是农民群众的迫切希望,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由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民文化需求中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倡导农民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要以创建小康生态村、“ 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 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消除愚昧,移风易俗,自觉革除各种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和不良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刘鸿.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推进农村新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6(2),32-35.[2]徐学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J].理论前沿,2006(7),16-18.[3]李秀芳.新形势下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的问题及出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1),103-106.

下载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新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

    《论新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 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http://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 廖翼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工业工程系 物流工程专业 胡宏杰 2013210507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宗教与科学表面上一直处于完全的对立状态,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对立植根于宗教......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这是十六大......

    自然辩证法——论宗教与科学

    论宗教与科学摘要:本文主要分别论述了科学与宗教的涵义及发展出的各种学说。以科技发展的今天,仍离不开宗教为出发点,理解“宗教和科学并存”,“宗教对科学是不可或缺的”进行了......

    经济与文化建设关系

    “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偏废。首先,......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学生姓名 杜吉舟 学号 0707044005 所在院(系) 历史文化系 专业班级 2007级旅游管理0071班 指导教师 肖亚波 完成地点 陕西理工......

    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