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款音乐好玩具培养宝宝音乐素养和听觉

时间:2019-05-12 05:3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款音乐好玩具培养宝宝音乐素养和听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款音乐好玩具培养宝宝音乐素养和听觉》。

第一篇:4款音乐好玩具培养宝宝音乐素养和听觉

4款音乐好玩具培养宝宝音乐素养和听觉

有专家说:音乐是通向孩子其他智能开发的金钥匙。的确,宝宝一出生就有听觉,而且听的最多的是妈妈的声音。但是,随着宝宝听觉的日趋成熟,宝宝迫切一些玩具,带给宝宝更为广泛的音乐内容:一曲轻柔的旋律,一首动听的歌,或者一些极富特点的敲击声,伴奏声。这些音乐内容能让宝宝对音色、音质、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有更深入的认识。宝宝的听觉判断力和敏锐力也会进一步提升。玩具市场售卖的音乐玩具种类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挑选。因此玩具谷推荐:家长乐意考虑选购以下4款适合宝宝的音乐玩具,锻炼宝宝情商。

1、玩具电子琴: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

这类电子玩具的种类丰富。从婴儿的迷你电子琴到几岁孩子的多功能电子琴,各种款式都能随意挑选。玩具电子琴对于不满一岁,各项能力比较弱的宝宝来说,是最适合的音乐玩具。因为它不仅能直接利用按键演奏,还能播放音乐以及多种音效,便利性和体验性高。不过电子琴音量较大,购买时尽量注意音量问题,如果可以调小声的,尽量在使用前调整好。

2、手敲木琴:适合一岁以上宝宝

手敲木琴的音色清脆,有8或15音阶。只要手持敲棒敲击木琴,就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款玩具音量适中、音色纯净悦耳、使用简单,并且能让宝宝认识不同的音阶,是一岁鲍勃啊音乐启蒙的好玩具。反复吸引宝宝敲打,帮助发展手臂肌肉。

3、音乐毯:适合一岁以上宝宝

音乐毯就是跟地毯一样扑在地上,用脚踩踏或是用手按压就能发出音符声音。这样能让孩子一边做运动一边感受音乐,既能锻炼宝宝身体又有趣味性,让宝宝感受音乐魅力,一举两得。还有钢琴毯、跳舞毯、游戏毯等供选择。

4、爵士鼓玩具:适合3岁以上宝宝

爵士鼓玩具是在模仿成人爵士鼓的玩具产品,并增加了儿童元素。宝宝使用爵士鼓能增强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通过手脚并用,刺激大脑发育,也起到锻炼手臂的作用,比较适合男孩子玩。

给宝宝购买合适的音乐玩具,能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提高感性素质,音乐有舒缓身心的效果,就如胎教一样,让孩子从小感受好的音乐熏陶,能培养孩子好的个性。

第二篇: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必须配套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那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家长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也只能停留在会弹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琴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

那么,怎样去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呢?

1、提高认识。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它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所必须掌握的。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汉字、词语、语法结构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一样。音乐素养教学不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问题,它是音乐的基石。音乐素养在音乐学院及附中都是必修课,是考音乐院校必考科目,也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必考内容。更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入门课程。实践证明,学习音乐素养的学生,能够具有听辩、唱读、视奏、欣赏四项能力。听辩——能听辩各种节奏及标准乐音;唱读——能拿到乐谱即可视唱;弹奏——能拿谱即可视奏;欣赏——能欣赏、理解或表现音乐内涵。如果你不具备这些素质,你就不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所以,音乐素养教学是学习乐器的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

2、熟悉教材。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的《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是目前推广使用的基本教材。这本教材有以下特点:(1)从我国当前社会音乐教育的水平出发,考虑到业余学习音乐的现状,教学能力,考级实施条件等因素,是一个易教易学的初级教材;(2)教材在内容设置,进度安排和考级方法上都充分考虑到为学习乐器的考生服务的,有助于考生学习乐器学得快,学得好,用得上。(3)教材内容和考级方法以素质培养为主,技能锻炼为辅,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循序渐进与可操作性。这本教材的内容共分四级:一级较简单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二级一般程度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与听写)基本乐理答题;三级较复杂的视唱练耳,调式与和声基础,二声部听写;四级有关曲式、乐队构成、音乐风格等基础音乐知识。

3、掌握方法音乐素养的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兴趣教学为主,可以通过节奏游戏,听音摸唱、儿歌教学、听写竞赛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防止枯燥的理论教学,在听音练习上要以感受乐音为主;在音乐欣赏上要以陶冶情操为主;在音乐思维上要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主,要以教材循序渐进的原则一级一级的学,不要跳级,要多做练习,多动手,多写作,不要硬记理论概念。要和学习乐器结合起来,加强视唱能力的培养,提高读谱速度。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可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素养的兴趣,提高学习进度。

4、参加考级通过音乐素养的考级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素养的积极性,检验学习成果的很好的途径。从考级内容上大致是:一级全部面试,没有笔试。主要是节奏模仿、音高摸唱、旋律短句摸唱,由评委通过电脑随机抽题。二级包括面试和笔试两项。内容为视唱1题,视唱时可采用首调、固定调唱名法,也可以用“啦”来唱。笔试内容为音程及和弦听辩、节奏及旋律听写填空、乐理应用和音乐术语。也是由评委通过电脑随机抽题。三级包括面试和笔试两项。内容为视唱1题,视唱方法同二级。笔试内容为和弦听辩、听写、乐理应用和音乐术语。其中听写单声部旋律2题,二声部旋律1题,和弦连接2题。也是由评委通过电脑随机抽题。四级全部为笔试,形式为听辩、判断,内容为乐器类别、名称、西方音乐风格、世界地域音乐、亚洲音乐风格、中国戏曲音乐、中国说唱音乐、中国器乐音乐、世界流行音乐、西方著名作曲家及其音乐风格、音乐术语等11个方面。

在大学里的音乐专业学习是两年的课程!现在的钢琴考级也有规定要配合着考音乐素养,培养全面人才!

什么是音乐素养?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极大量的音乐流派已经发生变化。人种音乐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这些流派起源及发展的学科。

第三篇:关于音乐素养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关于“音乐素养”

在“标准”中,“音乐素养”已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关键词。关于什么是“音乐素养”,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在他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齐雪、赖达富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总是包括聆听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或实践),而后者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也可这样来表述,艺术性的音乐制作和专业的音乐聆听涉及一种多维的、相关的、连贯的、生产的、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这就是音乐素养”(见该书67页)。这段文字对中国读者来说,显得有些深奥。如果将“音乐素养”理解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即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这些能力和修养的形态和内部关系,确实如埃里奥特所述,是“一种多维的、相关的”,获取这些能力和修养的渠道,是“开放的和可教育的”,全部产生自音乐艺术本体。

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即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过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音乐素养的形成作出如下表述:“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另在“课程设计思路”第三条中亦有与之近似的文字:“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则强调“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对于获取音乐素养的渠道,“标准”明确提出:“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突出音乐实践的重要性。

“标准”为何如此突出强调“音乐素养”呢?这应该从“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密不可分的角度来认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而“音乐审美”不是空洞、虚幻的目标或口号,其内涵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其中,“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依靠的是建立在音乐听觉能力之上的对·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音乐艺术的有效理解。“沟通”和“交流”离不开音乐听赏及以演唱、演奏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表演活动。“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则需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这一切,均属“音乐素养”范畴。音乐审美能力既是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由音乐素养支撑的。这种同一性与二元性的重叠,构成了“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可以将“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分开解释,那么,简而言之,“音乐素养”是形成“音乐审美能力”的根基。

遗憾的是,在音乐课程10年实验过程中,“实验稿”未能对“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关系,在文本内容上加以必要的阐述,忽略了对“音乐素养”本身应有的强调,客观上造成实践中“音乐审美”一度被架空的倾向,不利于有效音乐教育的实施。正因为从实践中认识到培育和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音乐素养”一词便成为“标准”文本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关键词。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第四篇:浅谈小提琴教学中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

浅谈小提琴教学中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

阳 静

内容摘要:对于小提琴演奏来说,内心听觉能够帮助我们更完美地表现音乐,并不断提高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丰富音乐表现力。本文试从“多听、多记、多唱、多想”四个方面, 探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

关键词:小提琴教学;音乐内心听觉;听觉意象;感知;记忆;内心歌唱;想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演奏家要把优美的声音传达给听众, 必须通过自己卓越的音乐听觉来鉴别、控制、协调。对最具歌唱性同时音准却极难掌握的乐器皇后小提琴而言,敏锐的音乐听觉更是学好这一乐器的关键。

听觉包括外部听觉以及内心听觉。外部听觉指听觉器官对外部音响的感受能力。内心听觉是在无声的状态下, 人们在内心对某种听过或未听过的音乐的回忆或想象。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心听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音乐心理活动, 它更加强调声音在心理上的自如运用,是审美主体对音乐整体产生的听觉意象。而外部听觉是一种被动接受音响信息的过程。学习音乐仅仅只具备良好的外部听觉,即使拥有绝对音高的能力也是行不通的。缺乏内心听觉,头脑和肌体没有参与音乐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乐曲对于技术的要求,就不能通过积极的“自我听辨”,更好地把握音准、注重音质。没有内心听觉的支撑,外部听觉所接收到的信息得不到整理与巩固,也使记忆与思维活动难以展开。可以说音乐演奏的能力与内部听觉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具有良好内心听觉能力的人,通过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色彩等内心感受的长期经验积累,仅从阅读乐谱, 就能内在地听到音乐的进行, 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演奏。在演奏过程中,通过音乐内心听觉对音乐的整体形象进行精心雕琢的预想和想象, 使音乐达到最理想、最完美的效果。所以,许多音乐家告诫我们:不要只顾演奏和肤浅的记忆,应该把精力投入于发展更重要的内部听觉。沃尔特〃金斯汀说:“内在听力,我觉得是所有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能创作出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就是凭藉他鲜明而稳定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小提琴家卡托〃哈瓦斯曾说: “我们如果训练自己能在内心中听到正确的音高与音质的话, 那么手指

①就会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工作。”对于小提琴演奏来说,内心听觉能够帮助我们更完美地表现音乐,并不断提高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丰富音乐表现力。因此,教师如何让学生在演奏中达到情景交融,引导学生在掌握演奏技能基础上, 建立起良好的内心听觉,是小提琴教学的关键。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认为, 当人们的听觉器官感受到音乐刺激时,刺激(音响、音乐)就在头脑里留下印迹, 在这之后, 刺激物虽已消逝, 但印迹仍在头脑里保持, 必要时印迹又能显现出来。人们通过记忆与回忆在大脑中再现的音乐形象被称为听觉意象。音乐内心听觉即构成听觉意象的能力。听觉意象是随着音乐的多次刺激不断发展变化直至成型的,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听觉也实现了它的形成过程,对所感知、记忆到的音乐进行分析、整理、精选,继而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从而对音乐的整体形象进行预想和想象,形成理想的内心听觉。它对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都具有先导性与创造性。由此可见,听觉意象、感知、记忆、想象是内心听觉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过程。

二、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方法

通过以上心理学原理的分析,笔者试将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方法概括为“四多”:多听、多记、多唱、多想。

1、多听。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

对音乐的感知体验是内心听觉形成和作用于音乐的先决条件。多听能够为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提高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在头脑中储存各种声音及组合的信息越多, 就越有利于内心听觉的培养。小提琴教学领域中,铃木教学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方法之一就是以听入门,一开始不教乐谱、不用视奏而直接运用听觉引导下的以模仿为主的方式教孩子学琴。它从认识听觉入手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加强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琴童具有敏锐的听觉和分辨力。多听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听觉意象,不好的音响效果、不美的音色都是他们的耳朵所不能接受的。从而有效地提高琴童的视谱和演奏能力。

教师应要求学生多听、反复听, 有理解地听。在获得关于音乐感性认识基础上,不断揣摩其中的乐思,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从整体上感受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音高、节拍节奏、旋律手法等要素,关注乐曲的风格、以及体现这种风格的情绪。广泛涉猎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 扩展音乐欣赏范围, 开阔音乐视野,从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积累各种音乐风格的情感体验。此外,不能只听小提琴音乐还应多听其它作品,如声乐,管弦乐作品等,尤其管弦乐作品由于它所含的音色丰富,使我们对于各种乐器的色彩、技法、性能都能有一定的体验。

2、多记。加强背谱训练。

音乐又是时间的艺术,稍纵即逝的特性使音乐记忆成为音乐表演活动的重要因素。多记可以为提高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提供储存手段。音乐记忆力也是由积累和升华经验而获得的。记忆音乐的能力包括大脑对乐曲的记忆,眼睛对音符的记忆,手对指法、弓法的记忆。倘若完整地记忆下这些东西, 再加入对音乐的理性分析(如什么地方是什么和声、和弦、调性,织体、配器等等)和深入理解,就能在审美的愉悦中增强对作品的感受力,极其自然地表现音乐。熟练的背奏,不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消化、吸收的能力,并随着记忆曲谱数量的增加逐渐提高音乐内心听觉能力。因此,应多训练学生背谱演奏,通过回忆旋律、音色、音质,运用内心听觉,引导和控制自身的演奏,使脑、心、耳、眼、手完美地配合,最后使思维、情感、听觉、视觉、肌肉、神经达到最理想的协调。俄国钢琴家列文曾经对记忆力的培养提出建议:“背奏应当是一乐句一乐句地背, 而不是一小节一小节背。……背奏是背音乐的思想, 不是背乐谱上的符号。当你背一首诗时,你不是背字母,而是背诗人的优美想象力和他的思想形象。……要背记音乐的思想,背记作曲家的构想。这才是需

②要抓住的东西。”。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背谱必须紧密联系音乐艺术。选用与学习有关的题材进行背谱训练,这样不仅会提高内心听觉的音乐性,也会提高我们对音乐整体性的把握。

3.多唱。加强内心歌唱训练。

多唱是培养音乐内心听觉的有效手段,这种把“外声”与“内心”结合起来的方法可以唤起学生内心听觉的积极性、激活大脑音乐思维, 提高对曲调构成的理解, 从不同角度培养内心听觉。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将演奏小提琴的基本要求编成七字决,第一句即为“内心歌唱预先听”。当我们演奏一首乐曲,心中要有预先的构想,脑子里应预先听到音准、节奏、发音及内容情感的表达的理想效果。这些对内心听觉的要求,必须通过内心不断地歌唱来带动实现:建立正确的音高,表现精准的节奏,甄别优美的音色,用情感来丰富完善听觉意象。可以说内心歌唱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一种学习、理解、挖掘和创新的过程。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默唱、读谱,认真理解和体会乐曲的创作方向,努力挖掘作品的最高意境。内心歌唱的方法也应有讲究。对乐曲的内心歌唱要以情带声,仔细揣摩作品的音乐内涵,而拉音阶、琶音时,应理智地唱。尽管有时可以带一点感情色彩,但绝对不能激动。按标准速度时要唱,放慢三四倍时同样要唱——很安静地唱。

4.多想。加强音乐想像力的培养。林耀基说过:“没有对美的想像和追求,就谈不到音乐,谈不到艺术表现。”小提琴如歌的音色、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技巧把人类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和人类情感通过演奏者的联想、想像和情感、情绪共鸣化作声音的形象表达出来。内心听觉其实就是对音乐的想像能力。想像对内心听觉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体验,从而增加想像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演奏之中,这是小提琴演奏生动感人的关键。譬如巴赫的《g小调无伴奏奏鸣曲》中的柔板乐章,既稳定又流畅,既工整又自由。想像可帮助学生形成鲜明而稳定的听觉意象:莱茵河蜿蜒流淌,渐渐消失在远方,河边耸立着雄伟庄严的教堂。水的流动与教堂的稳定使这首作品别具意境。不但主题要富于想像,任何技术性的片段都要由想像带动音乐内心听觉。例如一段跳弓,用臂快速地自然跳动犹如火花四射,用腕放慢速度可似雪花轻飘。

即使是在练习的时候,也需要有想像,有意境,用内心听觉来作指导。在练习中,有的学生认为“技术就是一切”。仅仅苦练技术,对音乐缺乏要求和想象。尽管技术娴熟,但奏出的声音不优美, 不动听。由此可见,练习时也应以音乐内心听觉来做引导。例如: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主题演奏时犹如暴风骤雨,练习时可像和风细雨。琶音、双音音阶按标准速度、力度练习,犹如江河奔腾,若放慢弱奏,可似小溪潺潺。

由于音乐语言不确定性、模糊性的特点,我们的音乐内心听觉往往在对乐曲一遍遍的诠释中更加丰富,不断获得新的感悟,对音乐的处理也随之越来越细腻,越来越富有层次感,在艺术上表现出强弱、浓淡、明暗、虚实、清浊、远近、连顿、起伏等不同色调的变化。这正是对想象力的最好培养。

总之, 无论哪一种音乐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内心听觉,因而,在小提琴教学中应通过多听、多记、多唱、多想,培养学生高质量的听觉感受能力,以敏锐的音乐听觉、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和优异的音色作保证, 以声带情,通过想象与联想,精确地把握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这也是小提琴教学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① 〔匈〕卡托·哈瓦斯.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M ].张世祥译,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27

② 列文著,缪天瑞译.钢琴编奏的基本法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154.③ 杨宝智.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0.作者姓名:阳静

工作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系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湖南长沙市书院路创远景园1栋706户 电子邮箱:yangjingwsh@163.com

第五篇:小学音乐素养的培养计划

关于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对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初步表现音乐的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掌握音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在集体教学中的协调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开展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研究有着重要地的价值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探索班级制音乐教学起步阶段的规律及方法。

2.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3.以音乐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我校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2.实验方法: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实验周期:2014年03月—2014年012月

五、研究过程

1.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的音乐天赋是不同的,天赋好的孩子一教就会,天赋差一点的孩子需要我们耐心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好的苗子,并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习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些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坐的歪歪扭扭,一会趴着,一会倚着墙,很是不好。而且不良的坐姿对学生的演唱也有一定的影响。于是我借鉴了学校老教师的方法“小手放平,后背挺直”。每次上课,我都要提醒学生们念着口诀坐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不时的提醒他们。

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听欣赏的时候,总是交头接耳。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问题导入”和“闭眼聆听感受”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集中精力,仔细聆听。

3.抓好“趣味音乐教学进课堂”,指导学生实践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基本的乐理只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这也是本学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集体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抓好“五个结合”(1)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要求教师示范、演奏准确,讲解简明扼要、语言精炼;学生多练习、多实践;教师讲和学生练紧密结合。(2)有趣的游戏与练习结合

学生在学习一个新技法或学习新乐曲时,不要急于演唱,而是要引导学生先熟悉曲谱,了解歌曲的意思,通过小组比赛拍打节奏或者模唱游戏等进行练习,然后再进行演唱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在初始演唱时便出现明晰的旋律,从而获得成功感,生成自信心。

(3)单纯音乐知识学习与具有音乐情绪的简易音乐作品的欣赏结合 单纯的音乐知识学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兴趣,教师着力引导感受乐曲的情绪与风格,(高低、长短、强弱等)有机渗透在富有情趣等音乐性的欣赏中。(4)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结合

老师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建议。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探讨,共同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尖子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用“兵教兵”的形式进行教学。

(5)课内与课外结合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倡导学生以小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课内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巩固、延伸、拓展。在课堂上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将课外所学习的音乐作品课上课下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4.引导思索,鼓励创新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在“启”字上下功夫,不是重“教”而是重“导”,不是重“传授”而是重“获取”。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控教学过程,注重捕捉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利于学生想象思维发展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实践。同时,教师尊重、保护和鼓励学生在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激发求异思维。

于国莉

下载4款音乐好玩具培养宝宝音乐素养和听觉word格式文档
下载4款音乐好玩具培养宝宝音乐素养和听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创设情境 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摘要:音乐情境教学,就是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再现与语言描述等教学手段,创设音乐中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感受音乐,从而使学生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对音乐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音乐素养》学习心得

    音乐素养学习心得 为响应学校“五个一”工程,我们开设了音乐素养课。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的音乐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欣赏音乐的最重要的前提并不是你要有多好的音乐素......

    音乐素养感想[精选合集]

    音乐素养 艺术学院 15环境2班 20151107220 朱响 我从儿时开始,就对音乐充满了兴趣。为什么那么小就爱好音乐?根据奶奶的叙述和我自己的理解,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吧。 年轻时的父......

    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

    小班音乐:玩具进行曲

    小班音乐活动:(节奏)玩具进行曲 执教:小4班 姚黎红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2/4拍节奏的强弱。 2、体验和老师一起用拍打身体的方式表现节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鼓。......

    中班音乐:玩具进行曲

    中班音乐:玩具进行曲 中班音乐:玩具进行曲 活动目标: ·通过与《摇篮曲》的对比,感受《玩具进行曲》神气有力的进行曲特点。 ·乐意随着《玩具进行曲》的音乐与同伴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