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05:1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最终版)》。

第一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最终版)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延政发〔2006〕6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2006年第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四日

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依法做好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国务院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以及《陕西省<实施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本市应征入伍的青年,复员退伍后安置工作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县区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是市、县区政府主管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安置部门)。市安置部门负责对中、省、市级系统入伍的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县区安置部门负责对本县区入伍的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人事、劳动、编办、公安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

第四条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针。属农业户口的由县区在农村安置;属非农业户口的在复员退伍军人原户口所在地进行安置。

第五条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依法接收安置复员退伍军人。凡是有工人空编的单位都应优先安排复员退伍军人。

第六条非农业户口的复员退伍军人应在1个月之内到原入伍地进行报到。报到时须持《非农业入伍通知书》和民政部门发放的《优待安置证》等有关资料。无特殊原因超过报到期6个月以上的,视为自动放弃安置权利,市、县两级安置部门可以拒绝接收安置。

县区安置部门应在2个月内对复员退伍军人的档案进行接收,经初始审查审核后,向市安置办申报。

市安置部门接到县区安置部门初审报告后,经汇总分类后,上报省安置部门审批。

第七条省安置部门对非农业户口应安置复员退伍军人批复后,按照系统分配,行业、部门、单位负责包干安置的原则进行安置。

市级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的对象,市安置办应在3个月之内与计划、编办、人事、劳动等部门协调安置计划并提出安置工作方案,报市双退安置领导小组同意后,依法下达安置任务指标。

县区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的对象,市安置部门接到省安置部门的批复后,应立即批复各县区,各县区安置部门比照市级安置工作程序进行安置。

第八条各部门在接到市、县区政府下达的复退军人安置计划后,应切实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岗位。安置指标不得跨年度使用,对完不成本年度安置计划的单位,不得办理人员调入手续。

第九条市级安置的复员退伍军人,应在接到市安置部门的安置通知后1个月内办理有关安置手续。如无正当理由愈期不办理安置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安置权利,不再进行安置。

第十条非农复员退伍军人在待安置期间,由市、县区安置部门负责发给生活费,生活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居民生活标准。

第十一条复员退伍军人要及时到所分配单位报到,接收单位要在1个月内分配工作。对拒不接收安置对象、不及时安排落实安置对象上岗或在上岗后短期内又安排下岗的单位,从接受分配任务第2个月起,除按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80%给安置对象发放外,依法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单位年度内不得评为先进。非复员退伍军人本人原因,接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的,三年内不得安排下岗。

第十二条属农业户口的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部门应及时督促原所在地政府进行妥善安置,安排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市安置办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人防专业队伍整组方案》的通知

(延政办发〔2007〕12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延安市人防专业队伍整组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整组工作。

二○○七年十二月六日

延安市人防专业队伍整组方案

人防专业队伍是战时城市防空和平时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是城市民兵的组成部分。为了切实加强人防专业队伍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国家人防办《人民防空组织指挥工作规定》以及“关于军事斗争应急准备的有关要求”,针对现代高技术战争和未来城市防空袭斗争的需要,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特制定延安市人防专业队伍整组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人防专业队伍整组工作,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为依据,以战时城市防空袭斗争和平时抢险救灾为牵引,认真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组织健全、训练有素、装备良好的人防专业队伍,不断提高我市人防专业队伍逐行防空袭斗争和抢险救灾任务的能力。

二、人防专业队伍整组原则和要求

人防专业队伍纳入民兵组织范围,按照统一整组,归口建设、归口管理、归口使用的原则,平时按城市市区人口总数的1‰至3‰组建,战时根据防空袭斗争的需要,扩编5至10倍。人防专业队伍人员应符合城市民兵条件(18--40岁),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对个别专业、或者具备特殊技能的一些专业人员,年龄可以适当放宽到45岁。人防专业队伍人员,不得与民兵、预备役人员交叉重叠。

延安市人防专业队伍,按市、单位(街道办和重要厂矿、企业)两级组建。市级人防专业队伍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防化防疫、通信、运输、治安、伪装设障,信息防护等九个专业种类。平时编制660人,战时扩编至3300人,分别由下列部门或单位负责组建。

抢险抢修专业队伍,由下列单位组建:

市规划局组建城市建筑抢修专业队伍,编制100人,战时扩编至300人;

市城管局组建城市供水、供气(城市生命线)抢修专业队伍,编制70人,战时扩编至210人;

市交通局组建道路、桥梁抢修专业队伍,编制90人,战时扩编至270人;

延安供电局组建电力抢修专业队伍,编制40人,战时扩编至120人;

市卫生局牵头,组织医疗、医药等单位组建医疗救护专业队伍,编制120人,战时扩编至600人;

市公安局组建消防和治安专业队伍,各编制30人,战时分别扩编至150人;

防化防疫专业队伍由下列单位组建:

市环保局组建防化专业队伍,编制20人,战时扩编至60人;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防疫专业队伍,编制16人,战时扩编至48人;

通信专业队伍由下列单位组建:

市电信局,编制15人、移动公司延安分公司,编制15人、联通公司延安分公司,编制15人,战时分别扩编至45人;

市交通局组建运输专业队伍,编制36人,战时扩编至180人;

市城管局组建伪装设障专业队伍,编制45人,战时扩编至225人;

信息防护专业队伍由广电网络公司,编制9人,网通公司,编制9人组成,战时分别扩编至45人;

治安、消防专业队伍平时另行组建,但必须制定战时组扩建和执行任务的方案。

根据战时任务和重要目标性质,组建下列单位人防专业队伍:

凤凰办事处人防专业队伍;

宝塔办事处人防专业队伍;

南市办事处人防专业队伍;

火车站人防专业队伍;

飞机场人防专业队伍;

永坪练油厂人防专业队伍;

洛川练油厂人防专业队伍;

市石油公司人防专业队伍;

延长油矿油田公司人防专业队伍;

宝塔区化工厂人防专业队伍。

单位人防专业队伍的编制人数和专业种类,由组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三、人防专业队伍的职责与任务区分

人防专业队伍的主要职责是:战时,负责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火灭火、防疫灭菌、消毒和消除沾染、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和枪运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积极配合城市防卫和要地防空作战,协助恢复战后生产,生活秩序和维护城市功能运转等。平时,积极协助防汛、防震等部门进行抢险救灾。具体任务区分:

抢险抢修专业队。抢修被破坏的人防工程、水、电、道路、桥梁、天然气及其他重要设施、建筑,抢救,搜救被掩埋在建筑物和工事内的人员及重要物资,消除爆炸物。

医疗救护专业队。救护伤、病员,组织和指导群众进行自救互救。

消防专业队。负责重要目标,街区和重要设施的消防;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组织和指导广大群众扑灭大面积火灾;必要时配合防化专业队对沾染或毒地段、道路、建筑物和大型设备设施进行洗消。

防化防疫专业队。对原子、化学、生物武器进行观测、侦察、开辟通道;对核化泄漏和疫情传播地段、区域进行封闭,并组织防疫灭菌和消除污染源;组织对人员、重要设备设施洗消;配合救护队伍抢救伤病员;指导和组织群众对原子、化学、生物武器和传播性疾病进行防护;负责指挥所的防化保障。

通信专业队。负责保障战时人防指挥通信和警报通信;抢修被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施;重点保障各级指挥所、人防专业队伍之间的通信联络;担负平时抢险救灾的通信联络任务。

运输专业队伍。负责伤病员和重要物资的运输;保障人防专业队伍执行任务;必要时协助有关部门抢运物资和疏散人员。

治安专业队。对重要目标实施警卫;监督灯火管制和交通管制,必要时实施城市戒严;维护社会秩序,防止敌特进行破坏活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伪装保障专业队。对重要目标和城市重要设施进行伪装;在敌主要来袭方向上设置空中障碍。

信息防护专业队。对各级指挥所、各人防专业队伍的信息网络进行防护;对敌实施电子干扰和网络攻击。

四、人防专业队伍的编成与建制

平时,人防专业队伍的编成、建制与城市民兵组织建设接轨。组建单位根据人防专业队伍编制人数,以营、连、排、班的形式进行编成,并且自成建制,不得混编和重叠。一般规定:五百人以下,一百五十人以上编营;一百五十人以下,五十人以上编连;五十人以下,十五人以上编排;排以下编班。其干部配备由组建单位任免,报人防主管部门和军事机关备案。

战时,市级人防专业队伍以群为建制进行整编,以便于统一指挥、集中使用、协同动作。即:综合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防化防疫、通信、运输、治安、伪装设障、信息防护等九个专业种类,将市级人防专业队伍编为三个混成群。每群辖十三个专业中队,一个勤务保障分队,一个预备队,编制1100人。其各级指挥人员,由市人民防空指挥部直接任命。

单位人防专业队伍(重要工矿企业、街道办)战时仍然保持营、连、排、班的编成形式,自成建制,并与市及人防专业队伍为协同关系。

五、人防专业队伍训练

组织人防专业队伍训练,人防主管部门和军事机关按照《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训练大纲》制定训练计划与方案,主要由组建单位组建实施。

在岗训练。组建单位根据人防专业队伍平时、战时所负担的任务,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对平战两用的专业技术,在平时生产、工作和业务学习中,反复学习,反复训练,不断提高。训练重点:抢修救灾和战时最常见的、比较复杂、难以掌握的专业技术。在岗训练时间,每年不得少于5日。

集中训练。在岗练兵的基础上,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由人防主观部门和军事机关负责对人防专业队伍干部和防化防疫专业队进行集中训练。重点解决战时组织指挥、协同动作、核化和细菌武器杀伤破坏因素及防护方法等问题。每年集中训练时间不少于3日,参训率不低于90%。

综合性演练。由人防主管部门和军事机关负责组织必要的综合性演练。通过演习,以近似实战的各种复杂情况,诱导人防专业队伍演练不同的抢险救灾、消除空袭后果的行动和战技动作,提高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和各人防专业队伍的协同能力。演习,根据训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专业演习和诸种专业队伍合成演习;根据规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单位演习、区域性演习和全市性演习;根据任务要求和特定的目的,可分为示范性演习、研究性演习和考核性演习。

六、保障责任

人防专业队伍掩蔽工程和所需专用装备器材由组建单位解决;通用装备器材由政府和军事机关负责提供。

人防专业队伍训练所需经费由人防主管部门、军事机关和组建单位共同解决。

人防专业队伍平时参加抢险救灾,消耗的装备、器材和费用支出由地方财政负责。

七、战时指挥

人防专业队伍由人民防空指挥机构统一指挥、集中使用。

人防专业队伍在转三级以上战备时,组织临战训练;转入二级以上战备时,组织扩建;转入一级战备时,组织应急扩编,配齐装备器材,完成集结,根据重点防护目标位置和可能担负的防空袭斗争任务,进行有重点、多梯队、环形、疏散隐蔽的部署。

为了提高指挥效能,必要时可开设前沿指挥所,以应对空袭战场的瞬息万变,实施前沿指挥和独立指挥。

八、组织领导

人防专业队伍 是城市民兵的组成部分,要确立军事机关和人防主管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制。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基础上,依托地方武装,把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纳入民兵编制序列,纳入民兵教育训练计划,纳入民兵组织管理范围,纳入民兵工作经费、物资、器材、场地、保障范围,纳入民兵考核验收计划,促进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人防专业队伍的其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由组建单位具体负责。

人防专业队伍整组工作是军事斗争应急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组织和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军事机关和人防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整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规划、交通、城管、环保、卫生、公安、电信等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协调组织相关单位按要求如期完成人防专业队伍整组任务。

第三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介绍信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介绍信

(存根)

经党工委月日研究决定,现安置你单位()名复员退伍军人,请接洽。

察北管理区民政局年月日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介绍信

经党工委月日研究决定,现安置你单位()名复员退伍军人,请接洽。

察北管理区民政局

年月日

第四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介绍信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介绍信

(存根)

经党工委

日研究决定,现安置你单位()名复员退伍军人

,请接洽。

察北管理区民政局

****年**月**日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介绍信

经党工委

日研究决定,现安置你单位()名复员退伍军人

,请接洽。

察北管理区民政局

****年**月**日

第五篇: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陕西省殡葬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殡葬管理工作坚持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针。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应当把殡仪馆、火葬场等殡葬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列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合理安排殡葬设施建设用地和资金,适应殡葬改革的需要。

第四条 市民政局是市级殡葬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殡葬管理工作。

县区民政局是本级殡葬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行政区域的殡葬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殡葬管理工作。

各级民政部门在殡葬管理工作中,要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加快殡葬改革和推行火葬的工作进程,推动殡葬改革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城管、宣传、公安、卫生、土地、工商、环保、财政、城建规划、林业、精神文明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殡葬管理部门搞好殡葬改革管理工作。

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应当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城乡基层组织,应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教育和引导本单位和本辖区的人员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六条 延安市区火葬区的范围暂定为:东至姚店,西至枣园裴庄,南至柳林三十里铺,西南至万花山,北至河庄坪。以后要逐步扩大范围。

第七条 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划定火葬区,积极创造条件,深化殡葬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火葬。火葬区之外的地区为土葬改革区,要积极实行土葬改革,探索节约土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土葬方式,制止乱埋乱葬。

非火葬区内自愿实行火葬的,应予鼓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 殡葬活动管理

第八条 从2006年1月1日起,延安市区火葬区内死亡的所有人员(除国家规定可以土葬的少数民族外),一律实行火葬。

第九条 火化工作由市、县区殡仪馆或火葬场承担。因特殊原因确需将应火化的遗体运回户籍地或居住地火化的,须经死亡地的县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并用殡葬专用车辆运送。

第十条 公民在火葬区内正常死亡后,由丧主或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和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及时通知殡仪馆(殡仪服务站,下同)接运遗体,并办理火化手续;非正常死亡人员的遗体,经公安机关鉴定并出具非正常死亡通知书后,由丧主或者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和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通知殡仪馆接运遗体,办理火化手续;无名、无主死者遗体,由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后通知殡仪馆接送遗体并办理火化手续,其丧葬费用由当地财政部门列支。在医院死亡的,医院应及时通知殡仪馆接运遗体,并办理移交手续。

第十一条 殡仪馆、火葬场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接运遗体,并对遗体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二条 火葬区内公民死亡后其遗体接运、处理一律由殡仪馆、火葬场承办,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遗体运送、冷藏业务,不得偷尸外运。医疗单位不得擅自将死亡人员遗体交由非殡仪单位运送、冷藏和处理。

第十三条 为了保障环境卫生,严防病菌传播,公民死亡后其遗体在殡仪馆或火葬场的存放期限一般不得超过7天。因特殊情况需延期保存的,须经当地殡葬管理部门批准,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

患传染病死亡人员的遗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火化遗体必须凭有关部门、单位出具的死亡证明。死亡在医院的公民,由医院出具证明;自杀、他杀、车祸、露尸、浮尸等非正常死亡的人员,由公安部门出具证明;判处死刑的人员,由法院出具证明;因工伤事故死亡的人员,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现役军人死亡的,由所在部队团以上机关出具证明;村(居)民在家正常死亡的,由所在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

第十五条 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火化后的骨灰一般应存入殡仪馆或骨灰公墓,提倡不留骨灰或植树代墓等新式葬法。

禁止将骨灰装入棺材再行土葬。

火化后的骨灰,3个月内无人认领的,由殡仪馆或火葬场作深埋处理。

第十六条 土葬改革区应建立土葬公墓埋葬遗体。未建立公墓的,遗体应埋入荒山荒坡或贫脊地。无荒山荒坡或贫脊地的,实行平地深埋,不留坟头。

第十七条 死者生前自愿捐献遗体或丧主要求捐献死者遗体用于医学教学、科研的,在与遗体接收单位商定后,应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遗体捐献手续,并由遗体接收单位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殡葬设施管理

第十八条 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设施,由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殡葬设施建设总规划设置和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兴建殡葬设施。

第十九条 公墓、农村公益性墓地的建设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节约用地、保护山林、美化环境的原则建设。

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地应当建在荒山、荒坡或者不宜耕种的贫瘠地上。

第二十条 农村建立公益性公墓或公益性骨灰存放处,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区民政局批准。公益性墓地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不得对外经营。提倡农村兴建骨灰堂。

建立殡仪馆、火葬场,由市民政局审批。

建立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由县区民政局审批。

建立经营性的公墓由县区民政局提出申请,经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审核同意后,报省民政厅审批。

火葬区禁止建立遗体公墓。

少数民族按照本民族的习俗,需要土葬的,应在公墓或县区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点埋葬。

第二十一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为活人建造坟墓或者建立、恢复宗族墓地;

(二)对已迁移、平毁的坟墓进行返迁或重建;

(三)在殡葬设施内构建封建迷信设施;

(四)传销、倒卖公墓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

第二十二条 在公墓或公益性墓地安葬骨灰的单人墓或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单人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

第二十三条 骨灰公墓的骨灰安放格位和墓穴,凭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办理租用手续。公墓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期限以20年为周期。期满需继续保留的,应办理延期使用手续。到期30天内不办理续用手续的,作为无主墓穴和无主骨灰处理。

第二十四条 烈士陵园、烈士墓地不得从事经营性公墓销售业务。在农村公益性墓地或公益性骨灰存放处不得为村民以外的死亡人员提供遗体安葬或骨灰存放服务,不得从事买卖、出租、转让等经营性活动。

第二十五条 禁止在下列地域建造坟墓、公墓和公益性墓地:

(一)耕地、林地(包括个人承包地、承包林);

(二)铁路、公路(国道、省道)两侧500米内;

(三)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

(四)水库及河流、堤、坝外侧1000 米范围内和水源保护区;

(五)城郊重要建筑物及城乡居民居住区内。

前款规定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其余的由县区人民政府统一部署,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清理。

在国家建设征用地范围内的坟墓,用地单位应登报或张贴通告,通知坟主在限期内办理迁坟事宜,殡葬管理机构应予以协助;坟主应当自觉服从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划,必须在限期内迁移;过期无人办理迁坟事宜的,按无主坟墓处理。

第二十六条 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站的运尸、火化、骨灰存放、公墓墓穴等收费项目和价格标准由市物价部门审核批准。

第四章 丧事活动和殡葬用品管理

第二十七条 办理丧事活动中不准搞封建迷信活动。提倡献花圈、戴黑纱白花、鞠躬默哀等文明、节俭的丧事行为。禁止看风水、做道场、沿街吹打念经、招魂迎幡等封建迷信陋习。

第二十八条 在城镇办理丧事要自觉遵守城市市容管理和交通管理的规定,不得妨害社会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殡仪活动应在殡仪馆或指定的场所举行。禁止下列行为:

1、在街道、户外停放遗体,搭设灵棚(堂),摆放花圈;

2、张幡迎帐,吹打游街,出殡车辆数量庞大妨碍交通秩序;

3、在出殡活动中燃放鞭炮和沿街抛撒纸钱,在街路什字烧纸、摔盆等;

4、高音播放哀乐,鸣放冲天炮等;

5、其它封建迷信陋习。

第二十九条 少数民族和信仰宗教的公民死亡后,需要举行丧礼、祷告等宗教仪式的,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点或其家中进行。

第三十条 生产、销售殡仪丧葬用品要遵守市容管理的有关规定,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并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十一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生产、销售纸人、纸马、纸房、纸家电、冥钞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禁止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出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三十二条 殡葬服务单位应按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各种殡葬服务收费应明码标价,禁止任何形式的乱收费。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三条 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它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其费用由死者亲属承担。

第三十四条 墓穴占地面积超过本办法规定标准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县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28条第1项规定的由城市市容监察机构负责制止和查处;违反第2项规定的由交警部门负责制止和查处;违反第3、4项规定的由环保部门负责制止和查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殡仪服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财物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退赔,并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具体的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