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
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
孙建勇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兖州272100)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和在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安全管理监控重点,为现阶段大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通病的预防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问题措施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现在是评价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安全管理工作将对参建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对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直接影响。可以这样讲,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在这里我就当前大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解决措施阐述一下个人见解。
1工程概况
郑徐客运专线(350KM/h)商丘特大桥项目西起于商丘市民权县,终止于商丘市梁园区,工程正线全长47.143km。主要工程量为连续梁四联(悬灌现浇),墩身1468个,标准梁1457片。其中临近陇海铁路既有线施工12KM,跨310国道一处,跨省道3处。工程总投资35亿元。
分析主要风险施工项目为:临电使用、高空作业、临近陇海线施工、深基坑开挖、临近民房施工、箱梁提运架、机械使用等,同时沿线全是基本农田,环保压力大。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项目安全管理随着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发生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2.1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1.1 项目规模越来越大
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标段划分一般控制在30~50亿规模,工程规模的扩大导致现场安全管理的压力成几何倍数增加。
2.1.2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
和谐社会的创建及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造成了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征迁、协调、维稳等工作的复杂性让安全管理工作不在局限于施工现场。
2.1.3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及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现在大型工程项目摆脱了以前以人力作业为主的施工模式,集成式拌和站、旋挖转、盾构机、大吨位架桥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让机械伤害这个主要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管理难度空前提高。
2.1.4工艺越来越复杂
随着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工程等级正在前所未有的提高,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国际化空港等高科技施工项目彻底颠覆了以前人们对工程及建筑工人的认识,以前生产生活在灰尘和汗水中的建筑工人已经站在了科技前沿。但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和安全危害因素的未知性。
2.1.5法律责任越来越重
随着我国法治体制建设的进行,安全法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以前安全生产事故只是在管理失误和企业内部进行处理,现在对工程事故相关责任人的依法判决和对企业负责人的从重处理让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倍增的同时也顿感压力倍增,让他们如何依法进行安全管理成为了新的课题。
2.1.6事故影响越来越大
和谐社会的建设让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升到了制高点,安全管理也不例外。同时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多种监督形式的参与让施工单位安全事故成本和安全事故的社会影响得到了无限扩大。
2.2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
新形势的发展对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现阶段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却没有同步提高到相应水平,从而在安全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a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施工组织的复杂性与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的矛盾。现阶段施工项目一个工区、甚至一个架子队管理的工程规模及组织难度都比以前一个标段要大,也就是说从施工
组织规模来看现在一个架子队队长就相当于以前一个项目经理,但现在架子队队长的水平不能适应工程规模发展。
b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与施工现场人员法律意识(特别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存在差距。法治的健全不等于法律的普及,更不等于全体参建人员的法治意识的提高,不知法、不懂法成为了依法进行安全管理的障碍。
c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存在矛盾。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趋势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懂法律、懂技术、懂施工组织、懂协调,但现在这样的专职人员极度缺乏。d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与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存在矛盾。决策层不重视安全资源配置,随意克扣安全投入专项资金;安全管理人员对岗位的关键性认识不足,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普通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现象熟视无睹。
3确保安全管理形式的主要措施 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矛盾,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根据所在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将解决措施总结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二、三、四、五”:
3.1一就是一条主线,即安全管理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条主线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一把手的言行是安全管理的风向标,一把手对安全的态度决定着项目所有人的态度”,这就是项目第一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绝对影响,是对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的最大担当。通过逐级签订《安
全生产责任状》,在项目内部可以形成我就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的安全意识,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的第一责任者,分部领导是分部第一责任者,部室领导是部室的第一责任者,现场工人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者等等,所有参建员工都清醒地认识到:安全责任就是以我为主、从我做起。
3.2二就是安全管理的两个侧重点:建章立制、现场控制
3.2.1建章立制
为使项目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进场伊始项目部就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预案;《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下发各项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交底书;形成《安全自控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过程控制化标准手册》三个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3.2.2现场控制
有了完善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还要做好现场监控和管理,才能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就是要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日常控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总体思路就是通过监控和整改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古人说过“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而这种防患于未然未然的理念正是我们现场控制和安全检查的基本原则。
3.3三就是要突出“教育培训、综合治理、经济杠杆”三个抓手
3.3.1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万能法宝。对项目管理层、业务人员、一线工人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培训,能顾让全体参建员工熟悉施工现场危险源及防护措施,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做,从而达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目的。教育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外部委托培养、内部集中学习、组织现场会、工作中传帮带、三工(工前、工中、工后)教育、现场展板及宣传、视频和网络教育等。现场安全教育培训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的原则,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3.3.2综合治理
按照安全系统管理理论,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工程。危险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采取多种管理手段、采用多种措施、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安全管理方针于2005年修订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多种手段治理安全生产早就已经实施。而实施综合治理这个管理理念主要应通过完善如下几大要素进行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制定危险源防护措施方案;足额配置专职及兼职安全管理及防护人员;确保安全物资保障和资金保障;做好全员、全过程教育培训;抓好制度落实及检查整改;严格事故调查及处理;重视维稳工作及集体事件,培育项目安全文化等。
3.3.3经济杠杆
现阶段各施工单位对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项目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和项目安全投入的紧缩,各级人员对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难以平衡对待。所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不履行安全职责、不遵守劳动纪律、违章作业、野蛮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的队伍和个人,施以一定金额的经济处罚,同时对在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通常都能收到理想效果。
3.4四就是要改变“四重四轻”的教育培训模式
当前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存在“重教育形式,轻教育效果;重管理人员教育,轻一线人员教育;重经济处罚,轻机制建设;重事故后教育,轻事故前防范”等不良现象。教育培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现在的基础建设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需要大批懂要求、懂操作、懂标准的一线员工,但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跟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不了解当前安全教育培训的误区和弊病,就不可能达到我们安全教育的目标。
3.5五就是要解决安全管理中的“五硬五软”问题
3.5.1嘴上喊得硬,实际行动软
现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大量存在的,这是客观事实。而这些隐患要靠我们全体参建人员一项一项的去控制,一点一滴的消除,说的再漂亮也解决不了现场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我们要求安全管理坚持“会要短、腿要长”的原则,坚决克服“纸上谈兵”的工作方式,多到施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5.2表现形式硬,实际内容软
现阶段各种“安全大检查、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安全专题会议、安全专项方案”等管理形势层出不穷,但好多方案编制完成后不能指导现场,好多活动开展后不能解决现场问题,为切实解决形势硬内容软的现象,项目部领导应强制要求各项安全管理活动要切实走“群众路线”,方案的制定要与一线工人探讨,安全专题会议要有一线工人参加,安全专项活动要一线工人评价时效,各种文件精神传达要一线工人领会。
3.5.3出了事故硬,事故过后软
百密也会有一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完美的规划和防护,都会有意外的发生,摩、擦、碰、刮的事情在施工现场是难以杜绝的,安全事故处理应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再小的事故也要追究责任,再小的影响也要吸收教训,再小的范围也要全员教育,再小的损失也要经济处罚,从而达到一种理念的贯彻“让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经验的人是傻瓜,从别人的教训中吸收经验的是智者”。
3.5.4迎接检查硬,隐患整改软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但是我们发现在检查过程中存在“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领导而检查、为了完成任务而检查”的现象,即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现场的问题和隐患,而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和各级要求而搞的务虚活动,而施工一线也逐渐将问题整改变成了所谓的“迎检”。现场漂亮了、问题掩埋
了,但是事故的隐患缺加大了。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项目部应按照“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现场检查明确问题和根源、明确复查人员和整改责任人,月底通报明确分部及架子队工班,通报奖罚明确到个人,从而杜绝将检查变成“迎检”的现象。
3.5.5效益指标硬,安全投入软
安全投入与项目效益的关系已经讨论好长时间了,项目管理层应在安全投入上绝对不打折扣,坚决不降低标准,从来不延时供给,在安全资金上一直坚持“足额、及时”的原则安排使用。防护材料采购、防护人员聘任、消防及应急物资配备,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的投入等等。
4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一个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关注度高、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大、管理周期长、影响范围广的管理项目,项目管理者应将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步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时效性,有针对性的强化关键控制因素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目的,为我国大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确保千百万工程建设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张立平.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 2009,(20)[2]《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12月 [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5月
[4]任宏.兰定筠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作者简介:
姓名:孙建勇(1976-),男,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本科,2000、7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土建专业。
通讯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开发区和谐路与新兴路交叉口中铁十四局工程指挥部邮编 476000
联系电话 ***E-amil:719623641@QQ.com
二〇一三年九月
第二篇: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
大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
作者:孙建勇
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和在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安全管理监控重点,为现阶段大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通病的预防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型建设项目
安全
问题 措施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现在是评价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安全管理工作将对参建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对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直接影响。可以这样讲,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在这里我就当前大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解决措施阐述一下个人见解。
工程概况
郑徐客运专线(350KM/h)商丘特大桥项目西起于商丘市民权县,终止于商丘市梁园区,工程正线全长47.143km。主要工程量为连续梁四联(悬灌现浇),墩身1468个,标准梁1457片。其中临近陇海铁路既有线施工12KM,跨310国道一处,跨省道3处。工程总投资35亿元。
分析主要风险施工项目为:临电使用、高空作业、临近陇海线施工、深基坑开挖、临近民房施工、箱梁提运架、机械使用等,同时沿线全是基本农田,环保压力大。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项目安全管理随着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发生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2.1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1.1 项目规模越来越大
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标段划分一般控制在30~50亿规模,工程规模的扩大导致现场安全管理的压力成几何倍数增加。
2.1.2 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
和谐社会的创建及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造成了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征迁、协调、维稳等工作的复杂性让安全管理工作不在局限于施工现场。
2.1.3 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及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现在大型工程项目摆脱了以前以人力作业为主的施工模式,集成式拌和站、旋挖转、盾构机、大吨位架桥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让机械伤害这个主要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管理难度空前提高。
2.1.4 工艺越来越复杂
随着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工程等级正在前所未有的提高,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国际化空港等高科技施工项目彻底颠覆了以前人们对工程及建筑工人的认识,以前生产生活在灰尘和汗水中的建筑工人已经站在了科技前沿。但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和安全危害因素的未知性。
2.1.5 法律责任越来越重
随着我国法治体制建设的进行,安全法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以前安全生产事故只是在管理失误和企业内部进行处理,现在对工程事故相关责任人的依法判决和对企业负责人的从重处理让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倍增的同时也顿感压力倍增,让他们如何依法进行安全管理成为了新的课题。
2.1.6 事故影响越来越大
和谐社会的建设让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升到了制高点,安全管理也不例外。同时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多种监督形式的参与让施工单位安全事故成本和安全事故的社会影响得到了无限扩大。
2.2 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
新形势的发展对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现阶段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却没有同步提高到相应水平,从而在安全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
a 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施工组织的复杂性与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的矛盾。现阶段施工项目一个工区、甚至一个架子队管理的工程规模及组织难度都比以前一个标段要大,也就是说从施工组织规模来看现在一个架子队队长就相当于以前一个项目经理,但现在架子队队长的水平不能适应工程规模发展。
b 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与施工现场人员法律意识(特别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存在差距。法治的健全不等于法律的普及,更不等于全体参建人员的法治意识的提高,不知法、不懂法成为了依法进行安全管理的障碍。
c 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存在矛盾。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趋势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懂法律、懂技术、懂施工组织、懂协调,但现在这样的专职人员极度缺乏。
d 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与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存在矛盾。决策层不重视安全资源配置,随意克扣安全投入专项资金;安全管理人员对岗位的关键性认识不足,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普通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现象熟视无睹。
确保安全管理形式的主要措施
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矛盾,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根据所在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将解决措施总结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二、三、四、五”:
3.1一就是一条主线,即安全管理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条主线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一把手的言行是安全管理的风向标,一把手对安全的态度决定着项目所有人的态度”,这就是项目第一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绝对影响,是对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的最大担当。通过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在项目内部可以形成我就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的安全意识,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的第一责任者,分部领导是分部第一责任者,部室领导是部室的第一责任者,现场工人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者等等,所有参建员工都清醒地认识到:安全责任就是以我为主、从我做起。
3.2二就是安全管理的两个侧重点:建章立制、现场控制
3.2.1建章立制
为使项目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进场伊始项目部就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预案;《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下发各项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交底书;形成《安全自控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过程控制化标准手册》三个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3.2.2现场控制
有了完善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还要做好现场监控和管理,才能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就是要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日常控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总体思路就是通过监控和整改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古人说过“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而这种防患于未然未然的理念正是我们现场控制和安全检查的基本原则。
3.3三就是要突出“教育培训、综合治理、经济杠杆”三个抓手
3.3.1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万能法宝。对项目管理层、业务人员、一线工人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培训,能顾让全体参建员工熟悉施工现场危险源及防护措施,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做,从而达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目的。教育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外部委托培养、内部集中学习、组织现场会、工作中传帮带、三工(工前、工中、工后)教育、现场展板及宣传、视频和网络教育等。现场安全教育培训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的原则,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3.3.2综合治理
按照安全系统管理理论,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工程。危险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采取多种管理手段、采用多种措施、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安全管理方针于2005年修订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多种手段治理安全生产早就已经实施。而实施综合治理这个管理理念主要应通过完善如下几大要素进行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制定危险源防护措施方案;足额配置专职及兼职安全管理及防护人员;确保安全物资保障和资金保障;做好全员、全过程教育培训;抓好制度落实及检查整改;严格事故调查及处理;重视维稳工作及集体事件,培育项目安全文化等。
3.3.3经济杠杆
现阶段各施工单位对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项目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和项目安全投入的紧缩,各级人员对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难以平衡对待。所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往往能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不履行安全职责、不遵守劳动纪律、违章作业、野蛮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的队伍和个人,施以一定金额的经济处罚,同时对在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通常都能收到理想效果。
3.4 四就是要改变“四重四轻”的教育培训模式
当前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存在“重教育形式,轻教育效果;重管理人员教育,轻一线人员教育;重经济处罚,轻机制建设;重事故后教育,轻事故前防范”等不良现象。教育培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现在的基础建设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需要大批懂要求、懂操作、懂标准的一线员工,但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跟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不了解当前安全教育培训的误区和弊病,就不可能达到我们安全教育的目标。
3.5 五就是要解决安全管理中的“五硬五软”问题
3.5.1嘴上喊得硬,实际行动软
现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大量存在的,这是客观事实。而这些隐患要靠我们全体参建人员一项一项的去控制,一点一滴的消除,说的再漂亮也解决不了现场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我们要求安全管理坚持“会要短、腿要长”的原则,坚决克服“纸上谈兵”的工作方式,多到施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5.2表现形式硬,实际内容软
现阶段各种“安全大检查、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安全专题会议、安全专项方案”等管理形势层出不穷,但好多方案编制完成后不能指导现场,好多活动开展后不能解决现场问题,为切实解决形势硬内容软的现象,项目部领导应强制要求各项安全管理活动要切实走“群众路线”,方案的制定要与一线工人探讨,安全专题会议要有一线工人参加,安全专项活动要一线工人评价时效,各种文件精神传达要一线工人领会。
3.5.3出了事故硬,事故过后软
百密也会有一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完美的规划和防护,都会有意外的发生,摩、擦、碰、刮的事情在施工现场是难以杜绝的,安全事故处理应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再小的事故也要追究责任,再小的影响也要吸收教训,再小的范围也要全员教育,再小的损失也要经济处罚,从而达到一种理念的贯彻“让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经验的人是傻瓜,从别人的教训中吸收经验的是智
者”。
3.5.4迎接检查硬,隐患整改软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但是我们发现在检查过程中存在“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领导而检查、为了完成任务而检查”的现象,即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现场的问题和隐患,而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和各级要求而搞的务虚活动,而施工一线也逐渐将问题整改变成了所谓的“迎检”。现场漂亮了、问题掩埋了,但是事故的隐患缺加大了。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项目部应按照“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现场检查明确问题和根源、明确复查人员和整改责任人,月底通报明确分部及架子队工班,通报奖罚明确到个人,从而杜绝将检查变成“迎检”的现象。
3.5.5效益指标硬,安全投入软
安全投入与项目效益的关系已经讨论好长时间了,项目管理层应在安全投入上绝对不打折扣,坚决不降低标准,从来不延时供给,在安全资金上一直坚持“足额、及时”的原则安排使用。防护材料采购、防护人员聘任、消防及应急物资配备,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的投入等等。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一个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关注度高、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大、管理周期长、影响范围广的管理项目,项目管理者应将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步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时效性,有针对性的强化关键控制因素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目的,为我国大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确保千百万工程建设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程巧梦
路桥08120082201019
摘要:建筑业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安全事故比较突出。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决定影响。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安全管理特点,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了适应于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
关键字: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改革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status and
response measures
ChengQiaomeng
Road and Bridge 081 20082201019
Abstract: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 the security incidents is more outstanding.The level of security management have a decisive affected on the security incidents.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learn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rea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features,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discussed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deas which adapted to our own national conditions.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management;reform概述
由于建设工程的行业特点,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构成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设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的大事,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建设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颁布了诸多的规定和条例,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根本上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行为、推进改革。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除了一些表层的致因外,其深层次的原因还与我国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有关。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问题直接涉及到施工企业的利益和发展,涉及到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利益。显然,解决建设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路和办法,而是要探究适应市场经挤体制的思路和办法。这需要总结、分析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本领域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该体制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我国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是:
2.1 建筑安全责任有必要重新合理划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第16条的规定,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几乎完全由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建设单位(业主)承担的责任非常有限。作为业主代表的监理单位按《建筑法》的第四章规定,从法律上对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不承担监督管理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针对从事生产经营单位(建筑行业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责任,但基本没有涉及建筑生产中的重要主体——业主和监理单位。因此,在我国,业主和监理单位一般只注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等问题,而对施工过程的人员、机械等安全问题则认为是施工企业内部的事,很少参与管理。
事实上,安全事故与图纸设计质量、施工进度要求、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项目技术难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仅仅由于施工单位管理疏漏造成,而是与项目前期策划及施工准备的缺陷、施工过程的抢进度赶工期、恶意拖欠施工企业资金造成安全投入不足等原因有很大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建议由业主和监理单位承担部分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使得安全施工活动时刻处在监管之下。这样,不仅弥补了政府安检部门力量不足,检查不细的缺陷,而且调动了各方重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实际上,让业主承担施工过程的部分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符合国际惯例。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在第五节“责任”第1条就明确规定,“每个雇主都必须为每一个雇员提供被认为不会对雇员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生理伤害的危险工作和工作场所”,由于业主要承担相当大的安全责任风险,因而业主直接参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司空见惯。在德国,业主十分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德国联邦劳动局1998年10月颁布《建筑工地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业主必须负责工地所有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采取措施以符合《劳动保护法》的规定,开工前要聘请称职的建筑师和协调员,和承包商一道参与筹划建设项目的安全措施。如果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建筑师和协调员要代表业主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建设局、劳动局或行业协会的处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由法院裁定。
2.2 市场经济杠杆和调节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国外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安全状况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真正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逐步适应了市场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杠杆对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未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建筑企业仍不重视安全业绩,工伤保险制度推行缓慢,加上险种单一,保费高昂,理赔困难,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在国外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十分发达。各保险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法律明文规定了建筑企业必须参加的强制保险险种,但建筑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保险公司投保,保险费率依据项目风险大小、损失额度而定,其中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是保险公司制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参考因素。一方面建筑企业为取得从业资格者必须参加社会投保,同时为获取低额保费努力维护和提高自身的安全形象;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为在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为节省赔付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建筑安全不仅多了一道保险保障,而且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因此,在发达国家,建筑企业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否则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2.3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
2.4 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2.5 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指标、安全检查执法力度需要改进和加强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善和权威的企业业绩和信誉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筑安全方面也是如此。例如,美国专门负责建筑安全纪录、管理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就设立了一系列企业安全量化评估指标,包括经验调整系数(Experience Modiflcation Rale),伤害事故率(Recordable Incident Rate),损失时间事故率(Lost Time lncident Rate),劳工索赔率(Workers Compensation Claims Frequency)等。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完整地反映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企业间安全状况的可比量化依据,同时供政府部门、业主、保险公司考察企业安全状况使用。因此,被广泛誉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指示器。
此外,发达国家对建筑安全状况的检查、记录等执法环节,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包括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和公告制度,篡改安全纪录的处罚制度,检察官员检查前的保密制度,安全责任事故的重罚制度等等。有力地保障了建筑业安全业绩的规范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例如,在美国,政府安全检查官员事先泄漏检查消息的,按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的规定,将对检察官处以l 000美元的罚款或者6个月的监禁;在德国,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事故,若被法院判定为责任事故,企业可能要承担上百万马克的赔偿损失。
我国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建设部于1999年5月1日正式出台实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和政府安全执法检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安全检查的方式具有被动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只能静态地反映某一特定时刻的安全施工状况。往往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年份(或月份),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一旦风声过去,安全事故极易反弹。
此外,“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得分,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企业间的安全状况也缺乏横向可比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能充分反映建筑企业安全业绩的指标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单位(业主)、保险公司等部门了解施工企业安全状况和业绩的需要,而且能够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形象,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之中。
再有,我国安全执法检查的方式还存在许多不足:许多地方流于形式,很多地方领导出于对自身政绩的考虑,对于安全事故总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使安全事故记录与管理缺乏权威性和真实性;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严重;安全检查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不能得到及时严厉的惩处;安全责任事故的法定损失赔偿标准偏低,“私了”现象普遍。这些都严重干扰我国建筑安全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应着重对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3.1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督机制
在认真执行现有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从法规上合理划分建设各方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重大伤亡事故,强调建筑施工单位按事故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业主应对安全事故承担相应的间接责任,监理单位承担安全事故的监督失察责任,使得建筑施工安全人人关心,建立起一套良性的安全运行制约机制。此外,大力发展安全中介技术咨询机构,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监督部门提供专业性的安全咨询服务。
3.2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
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次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受害人赔偿额度,根除“私了”现象;第三要严厉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的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权威和透明的、受群众监督的施工企业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资料的档案制度。
3.3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对安全的巨大调节作用
仅靠法律的外部力量.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真正调动建设各方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为此,需要大力培育和规范我国建筑保险市场,完善保险立法,促进保险市场的竞争。强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其所有雇员办理工伤保险,否则不能取得开工许可,保险公司依据项目情况及企业安全业绩实行弹性保险费率。利用市场杠扦,形成一种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安全业绩良好的企业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安全业绩不良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3.4大力弘扬和培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中,有相当部分的伤亡事故是由于项目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生产、当事人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有些企业领导把正常的安全投入认为是额外支出,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该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不配备,肆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另外,工人(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由于就业压力和自身素质较低等因素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成为安全事故中的受害者。要彻底扭转这种状况,不仅需要依靠法律的威严震慑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调节,还需要常抓不懈的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建筑安全文化,使得“安全为天”,“生命为大”,“珍惜生命”,“人命关天”,“生命重于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杜绝违章作业”等思想成为企业上下普遍认同的基本准则,切实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在我国现阶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5进一步提高安全科学技术水平
应用现代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成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本质安全化水平,逐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监控的现代化,减少因人意外失误的安全事故率。加速建筑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有关建筑安全的信息网络,全国各地建筑企业,各级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可以通过该信息系统进行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科研工作。结束语
目前建筑行业安全现行管理机制严重制约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应积极引导,从基础入手,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建筑行业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先进的评估、考核指标系统和风险预警及风险分解保证机制,使建设安全管理走向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
[1]杨文柱主编.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8;
[2]方东平主编.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9-302;
[3]孙忠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监理工作初探[J].建设监理.2000;
[4]段力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朱少青.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6]蔡毅飞.分析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控制措施[J].硅谷,2008.
第四篇: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目录
一、项目管理概述................................................................................................3
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3
(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4(1)管理模式现状.................................................................................4(2)人员素质现状...................................................................................4(3)法律、法规现状及守法执法现状....................................................5(二)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1)管理模式和方法的落后...................................................................5(2)组织形式的不科学...........................................................................6(3)材料供应系统缺乏管理...................................................................6
三、解决办法..........................................................................................................6(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与国际接轨.........................................6(2)国内外建设市场竞争需要加速培养工程咨询人才.........................6(3)提高对可行性研究和质量控制的重视.............................................6(4)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7
四、对企业决策者的要求.......................................................................................7(1)统一标准管理...................................................................................7(2)创建专业队伍...................................................................................7(3)先进专业的管理手段.......................................................................7(4)培养综合素质过强的复合型人才....................................................7(5)有高度职业化项目管理的咨询工程师.............................................7
五、结语.................................................................................................................8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其解决办法
////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项目管理自引入我国始至现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实践证明,它对于提高项目质量,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资金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建设工程的管理现状令人堪忧,在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加强管理成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所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只有解决了项目管理发展的瓶颈,我国的建筑工程才能又快又好的向前发展。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进而提出有效地解决办法,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base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cale of gradually grow,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lso more and more important.Project management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the beginning to now widel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it to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cycle, saving construction funds, and have very important meaning.At the same time, has obtained th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B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concerned, in the operating process of the exposed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become the biggest challenge.Only by solving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fast and good development forward.The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 for project manage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现状、解决办法、发展壮大
一、项目管理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项目十分普遍,在这里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是以一个工程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为任务的过程。一个项目的发展要经过构思、决策、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行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的管理工作是实现整个工程的保障。项目管理是将经过战略研究后确定的工程项目构思和计划付诸实施,用一整套项目管理方法、手段、措施,以确保在预定的投资和工期范围内实现总目标,完成拟建工程。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因此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发展空前。虽然前景可观,但是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这就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仍然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和约束,已经不太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环境。一句话言之,就是矛盾产生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建筑市场的管理体制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问题,了解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虽然不断的在改进,但项目管理水平还是处于较低的层面上,存着较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管理模式不合理,组织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管理方法落后,人员素质低等。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对项目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标志性的工程是1984年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的建设。该工程利用的是世界银行贷款,按照要求必须采用国际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承包商,对我国来说是首次采用国际招标,实行工程项目管理。结果大
出乎国人的意料,大成公司采用总承包制,技术管理方面仅用30人左右,在我国内分包工程,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结果,工期提前122天,造价降低了40%,仅为标底的60.8%,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鲁布革工程进行国际招标和实行国际合同管理,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超前性,其管理经验不但得到了世界银行的充分肯定,也为我国国际工程招投标提供了很好的施工和管理模式,在当时的工程界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此后,我国许多大中型工程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应该说,实行项目管理后我国取得的成绩还是很显著的,但是目前质量事故、拖延工期、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很多,特别是近两年来不断出现的不合格工程及严重的工程事故。究其原因,这些事故无一例外都与项目管理程度有关。进一步讲,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的发展水平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1)管理模式现状
管理模式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建筑工项目管理模式仍然是机械化、不灵活的,在管理中总是出现模式指令妨碍科学的管理方法。比如在工期制定方面:表现出对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所做的规划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主要是经验主义,死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我们不排斥多年来的宝贵经验,但我们更应该要接受新型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在控制方面:表现为对内部控制方面不够重视,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取代。检查只是一种事后工作,只有等到任务结束后才去进行,此外,对检查出的问题也只是草草的做出判断,定性的下结论,并没有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一般为集中采购。项目接到手后,就去联系供应商,与供货商缺乏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的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量材料一次性购入,采购量较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散碎的材料又频繁采购,增加采购成本。
(2)人员素质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并且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管理人员队伍中缺乏精通专业技术的高层人员,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对我国来说,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建筑工人专业知识匮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要求,特别是农民工的素质问题,这也成为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的建筑工程现状是这样的:有管理人员
操控,绝大部分工作任务都是由农民工完成的,这部分工人大都文化素质较低,没有专业素养,除一小部分工人有一定的经验之外,大部分人员未经过任何培训。仅仅这一方面,就影响到了工程质量。
因为没有专业知识,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以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网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杭州的钱江三桥倒塌了,从通车到寿命结束只有14年,我们再看钱塘江大桥,74年来风雨如故也未曾出现坍塌现象,被民众热捧为“桥坚强”。网友有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什么道理?”然后,有网友评论,“不是74年前的技术比现在好,而是74年前建桥人的心没那么黑”。其实,这话正中要害,虽然我们技术在不断地提高,材料也在不断地改善,但是现实依然如此:使用期限不长,牢固程度不够。关键一个原因就是该行业的部分人员素质较低,没有使命感和责任心。
(3)法律、法规现状及守法执法现状
在我国建筑行业法律体系中,主要包括《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但我国在建筑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仍还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在实践中,建筑承包方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而进行建筑工程,违法违规操作的情况甚是常见。一些工程不进行招投标,有些采用围标或是假招标,以此获得中标。不靠能力,不靠资历,靠走关系来搞工程。有的建筑企业与业主和招投标公司私下暗中操作,违法挂靠,违法编制招标文件、评标开标等。此外,监理单位随意降低质量和安全标准,与施工企业勾结,违规办签证;技术人员证书挂靠多家单位、长期离岗及无证上岗等现象也是常事。这些忽视法律,钻法律空子的行为都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造成建筑行业的滞后与落后。
(二)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和方法的落后
建筑管理上按照老套的管理模式进行,并不针对现场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改变补充,以至于无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思想技术,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等现象。工期方面常常依靠以往的经验进行拍脑袋式的敲定。此外,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一是民工的劳动素养问题,磨洋工、旷工等现象比比皆是,其次是包头或者雇主以及管理方在发放款项或者工资时拖延,导致了工期的延误,此类事件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组织形式的不科学
管理上高度集权务必会导致下面员工的积极性低下,并导致决策不及时,影响进度等;直线制的机构设置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用工制度的不灵活也会加重公司的负担等。
(3)材料供应系统缺乏管理
材料的堆积现象和材料的浪费现象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影响正常的施工。此外,工地上的施工段承包商倒卖模板、钢筋等东西折射出管理和监管系统的巨大漏洞。再者,供应商在相关领导的庇护下在材料等方面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现象严重,势必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三、解决办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与国际接轨
要解决我国项目管理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下手,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其他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管理组织,应尽可能创造与国外知名项目管理企业或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国内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头脑,加快解放思想的步伐。同时,引进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和体制,健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工作方式和程序,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加速与国际接轨。
(2)国内外建设市场竞争需要加速培养工程咨询人才
由于国内工程咨询企业与国外工程咨询企业的市场地位不在同一实力水平,我国正在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的国际环境,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基本都有各自生存空间,但国外企业更具有适应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随着国内外建设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国内企业应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形势,加快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反应机制,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咨询评估质量,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速培养有一定“知名度”的项目全过程管理能力的咨询工程师,以提高在国内外建设市场中的竞争力。(3)提高对可行性研究和质量控制的重视
一个项目上马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各个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确保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负面效应。同时,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狠抓质量控制,竣工验收时严
把质量关,确保项目在使用期限内安全无事故。(4)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我们应针对所遇到的违法事件来完善羡慕管理准也得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无懈可击的正义捍卫者,并逐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同时,建筑界内部应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健全行业内法规法规,加速与国际接轨。
四、对企业决策者的要求
(1)统一标准管理
企业决策者能认识到项目管理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企业的经营管理应按要求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把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要素变成全体职工的具体岗位职责,并长期坚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2)创建专业队伍
有强大的专业队伍,具有涵盖工程项目建设整个生命周期的咨询工作能力,包括从立项咨询评估、编制招标文件、评标定标、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规划设计)和系统实际评审、施工、监理及系统测试、竣工验收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咨询服务与监理经验。
(3)先进专业的管理手段
有专业化的项目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掌握项目建设当前的技术状况和规范,熟练的掌握项目建设各阶段质量的检验和控制方法、手段及工具,全面掌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科学完善的工程横咨询服务规范和手段。(4)培养综合素质过强的复合型人才
当今不仅是 “科技竞争”而且是“人才竞争”,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企业自身要加强核心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才要吸收强化,形成复合多元化技术能手。因此工程咨询单位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咨询人才,既有要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并不是单一的项目咨询评估人员。
(5)有高度职业化项目管理的咨询工程师
担任国际项目或国内重大项目的单位应有符合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规定等级的项目经理。其资质应符合国际项目管理专家提出的六项标准:一是
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二是有工作干劲,主动承担责任;三是具有成熟客观的判断能力,成熟是指有经验能看出问题,客观是指有远见能看到项目的最终目标,而不是眼前;四是具有管理与组织能力,善于做好人与人的工作,能团结与指导别人的工作;五是诚实可靠与言行一致,答应的事一定做到;六是机警、精力充沛,能吃苦耐劳,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应该在观念上创新,先进的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行为方式。观念支配行为,思维决定出路,要扩大视野,树立市场化的理念,要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国际接轨的要求,建立健全全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体系,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来运作工程项目,用市场的手段来经营管理工程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项目管理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才能创造出新的未来。
注释:
①张检身: 《工程项目承包与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②成虎 陈群: 《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第五篇:浅析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析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小的安全,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所以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坚持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根本安全和利益,作为建筑主管机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彻底转变陈旧的管理机制和作风,关心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倾听建筑施工人员呼声,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和愿望,当做建筑主管机构管理监督的第一信号。
改善建筑施工人员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生活水平和安全标准,是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迫切愿望。做为建筑主管机构,最重要的责任是为广大建筑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创造文明施工仁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就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有力和最具体体现,故应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放在建筑行业最高点、最紧要的工作来对待。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建筑施工安全极其严竣;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亟待加强。故而对待施工安全不可掉已轻心,侥幸对待,但解决问题不能只治标,应抓源头、抓重点、抓重大隐患、抓造成群死群伤的萌头,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重过程,强抓不懈,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一、高位瘫痪的脱节式管理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复杂的人际交往及社会状况严竣的建筑环境,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实际丧失了自主权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能收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也从某种意义上,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JGJ59—99》标准和省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一直存在重工程质量、轻施工安全、轻文明施工、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的被动局面。
二、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形势和大政方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无暇顾及,只停处于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被动、或应付检
查走过场,从而阻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铺开落实。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消防防火机构的工作无从展开。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且目标管理及考核,未能认真如实的执行和落实。
四、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对《建筑法》、《安全生产法》、《JGJ59—99》、国家有关的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精通、不熟悉,未能认真执行。对照国家、省有关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检查,呈现以下特点:
1、施工安全资料造假,不按规范标准建档的较为普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较为简单,且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千篇一律,或现场实际与方案不符,或有违规、原则性错误和隐患,且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现象较多,特别是高支模;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核和审批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仍然存在;班前施工安全活动记录真实性不高;交底未能按规范标准要求,由具体管理人员落实到具体作业人员,并签名;验收未能用具体数据来说明结果,真实性皆忧;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或安全检查凭经验的多,按规范标准的少,检查的多、处罚的少。
2、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未按《JGJ130--2001》和《JGJ128—2000》规定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验收和进行搭设;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或不全;脚手板未满铺或脚手板上杂物多、材质差和不牢密;立杆基础不平、不实,且无排水措施;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撑点受力不符合规范、且不牢固,而架高超24m的脚手架,基本都未用连墙杆进行规范的刚性连结;架体内封闭大部分防护不到位或不规范;卸料平台未能独立搭设或未完全独立搭设的现象存在;也存在钢竹混搭和违规不进行架体卸载或卸载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新门型脚手架的违规搭设,现场普遍存在架体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差,违规不设置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架体转角处门架违规连接等等,存在违规做法较多。
3、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模板支撑系统不规范,整体稳定性差,支撑垂直度差,个别还存在钢木混支现象,而纵横向水平支撑材质差或采用竹杆绑接代替,且未按要求设置;违规拆模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存在违规大面积拆除支撑现象。基坑周边防护措施不得力或不周全,且未按规定对基坑及基坑周边进行全面连续的监测。
4、“三宝四口五临边” 防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临边洞口和出入口防护棚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严,且未进行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部分电梯井口防护未做到定型化和工具化;架体首层立网没有进行全封闭,从而被违规兼做通道现象较为普遍,也就造成到处都存在出入口的危险;安全网普遍存在材质较差;部分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部分工地存在对现场不戴安全帽的管理松散。
5、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未完全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线路架设不符合要求或架设于脚手架上;未使用标准配电箱,或电箱安装位置不当,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且存在部分箱内无隔离开关,引入引出线路不符合要求或混乱;部分仍违规使用木制开关箱;普遍存在专用保护零线未引至用电设备;还存在外电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符合要求。
6、施工机具防护不够规范。施工机具存在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规范现象,且未按规定配置漏电保护器。
7、井字架搭设不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未按规范要求刚性连结,且普遍存在违规超高搭设;部分限位保险装置不到位;部分吊篮防护不到位;部分楼层卸料平台防护不严或不稳固,且有的未能独立搭设或完全独立搭设;个别井字架首层出入口兼作通道使用;部分楼层防护门不到位或形同虚设。
8、塔吊和外用电梯使用不够规范。部分工地塔吊和外用电梯存在违规使用,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未能持证上岗或不按规定配备。
9、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意识淡薄和水平低,且重视程度不高。部分施工现场仍存在场容场貌较差,硬地化不到位,场地高低不平,无排水系统,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未工完场清,且道路不畅通;部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或不够重视;部分工地现场防火意识不强或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个别在建工程兼作住宿;生活设施相当部分工地仍不够重视和规范,存在不符合规定和简陋现象,还出现相当工地现场厕所只有1人可用,或不重视女工用厕,或不考虑女工用厕,甚至部分工地现场还未设厕所;部分工地施工现场标牌仍未很好的落实设置,且大部分安全标志悬挂位置不合理和无针对性,流于形式。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时刻讲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力戒骄满,时时敲响安全生产警钟,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形势的严峻,时刻牢记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建筑施工安全所负的使命,时刻牢记对建筑施工人员所承担的专业职责,扎扎实实地把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地解决存在突出安全问题,扎扎实实地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作业环境和谋利益。抓建筑施工安全不管从意识思想,或从实际行动上,都应与时俱进,把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更好地落实到实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动态的,绝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绝不能固步自封不前,也不能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保安全。一个文明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尊重生命的社会,是富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社会,是“仁者爱人”的社会。当前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我认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工作,应重点加强、完善理顺和解决以下几项工作和问题:
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抓意识形态,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关稳定、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是维持建筑事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和效益。故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当前,要以宣传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增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确保安全,关爱生命。
二、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工作的动态性,调整管理机制,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平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标本兼治,施工是安全生产保障的主体,治本需要从企业角度来下手,落实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用制度和责任制来规范安全施工行为。严格执法,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其安全职责,减少施工企业的压力,保证安全生产。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动态的,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人命关天,责任重大,一点松懈、麻痹的思想都不得,而且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既艰巨,形势又严峻,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平衡发展。
三、与时俱进抓安全。在施工安全工作中,应加强调查,注意发现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新,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安全、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增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统一施工安全资料标准。在建筑行业中,全面开展《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有关规范和省的有关施工安全生产文件,统一标准,强化用标准,时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各方安全意识,确保全面、透彻地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让每一个人都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制止和消除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别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遍,采取多种方式按实加强培训。加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强化知识和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培训,真正达到任职要求。对建筑施工一线操作人员,特别是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持证上岗,抓实抓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抓施工安全生产、应抓重点,抓事故多发点,抓易引发群死群伤部位,抓高危险部位,做到标本根治,应从以下各部进行重点的治理、监管和专注:
1、规范脚手架搭设。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作法,设置首步固定;纠正和补全横向扫地杆;对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禁止违规劣质管材和劣质脚手板的使用;杜绝卸料平台未独立设置;严格禁止新门型脚手架违规搭设使用,正确引导新门型脚手架按国家建筑安全规范搭设使用,坚决杜绝凌驾于国家规范《JGJ128—2000》和《JGJ59—99》标准之上,违规搭设使用;严禁钢管、毛竹混搭;加快淘汰毛竹脚手架使用的步伐。
2、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严控立柱对接、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主柱违规垫砖、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严惩钢木混支,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高度重视和严管高支模的规范搭设和拆除。
3、高度重视基坑支护。规范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的防护,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并按规定建档;重视机械、气瓶、潜水泵用电等的安全规范操作。
4、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落实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产品,重点抓电梯井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重视戴安全帽和高处作业系安全带;督促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密目立网、水平网、安全帽和安全带。
5、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S系统,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重视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6、规范现场施工机具的防护。特别是圆盘锯、电焊机、搅拌机、水磨机、潜水泵的安全防护。
7、规范井字架的搭设。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结;重视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重视吊篮的防护;重视架体的稳定;抓卸料平台的独立搭设和稳固严密;抓首层落实设一单向门,避免兼作通道;严管架体违规一次到位超高搭设。
8、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的搭、拆和使用。确保塔吊和外用电梯由具备搭拆资格证的专业队伍进行搭拆;严管司机、指挥和司索的按规配备和持证上岗的落实,严防违规搭拆和操作,重视设备的防护,重视保险装置的有效动作,重视按规定要求资料建档。
9、加强和规范现场文明施工。重视文明施工意识宣传,抓现场场容场貌、硬地化、通道、材料堆放、工完场清、排水系统、封闭管理,重视现场防火和施工现场标牌的设置,高度重视和规范生活设施。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维护广大用户利益。从而,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顺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普遍上一个台阶。
海源机械厂房工程项目
徐兴宇
2007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