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才计划实习总结
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西樵镇英才计划,回顾这一个月来的实习经历,我获益良多,英才计划实习总结。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农办的前辈们,我还记得初入办公室时,他们的热情照顾,让我本来忐忑的心当场松了下来,相处的这一段时间,我不仅仅把他们当成是前辈,更是一种类似于亲人的存在,每天早上进入办公室和他们大喊一声“早晨”,是我早上进入办公室前最期待的事情,有空的时候和当哥调侃几句,也是我不少的快乐之一。他们对我们实习生的关心和照顾是我每当想起我的实习生涯时都会会心一笑的事情。现在我们虽然分开了,但是,我会在心里衷心地祝福他们。有人说,对一个社会新鲜人来说,碰到一个肯教你的上司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实习生由于实际的政府工作能力的不具备,虽然所做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成功的实习,由低做起,是我们很多自以为是的大学生所不屑的事情,在进入社会之前,尽快认清就业的真相,也算是为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节职业人生的规划课程了。
对于广大的大学生,在未踏足社会前,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存在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空想,而尽早实习,体验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以活生生的事实去打破幻想,从而脚踏实地的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也未尝不是一件痛苦却颇有意义的事情,实习总结《英才计划实习总结》。大学生活在校园里,普遍会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迷失方向。但这也不是一件很糟的事,正因为我们的涉世未深,所以我们更为无限地接近一张白纸,用人单位才容易在我们身上上色。我们大学生开拓,有活力,有可塑性,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和吸引所在。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我们广大的西樵应届大学毕业生要切记矛盾老人家的一句名言:既不妄自菲薄,亦不盲目自夸。勤勤恳恳地做人做事就可以了。
而对于早前的中期实习交流会上忠哥所说的“观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感触很深。曾经我沉溺于讲的一个冷笑话,此时却被我再度想起并挖掘了其内在深刻的内涵。“为什么在下暴雨时,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打雷的声音?搞笑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眼睛在前,耳朵在后。作为一个笑话来看,这有点儿冷。但是深究来说,这也从另类的角度和忠哥所说的”观察“殊途同归。我们从一出生是一个小小孩开始,都不会说话吧?但是,我们有眼睛,我们先会观察,观察周围的环境、人和事。但是渐渐长大,我们会说话了,就将这种先观察再说话的天赋忘了,往往一开口就是错的,这时再去观察就已经迟了。所以,我一直都不喜欢不欣赏那种话罐子,往往哇哇哇的说了一大堆后,我已经对这种人作了一番评估。先观察后说话是聪明人的处世之道,也是我们大学生要谨记的、少走弯路的方法。而对于那句被无数人做了无数解读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忠哥所说的,也的确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但是,至于对否,我觉得还需时间和经历的打磨才能觅得答案。
”千金难买少时穷",我虽然不是富二代,可我还是觉得很自豪,因为我已经拥有了千金难买的东西,宝马、洋楼都不会是梦,更何况,我们生命的意义也不在于此。
从一开始的百万行,到后来的慰问百岁老人再到实习结束前夕的计生检查,我一路走来,始终都是很有收获的,而这就是一件很让人满足的事情了。
第二篇:龙城英才计划
龙城英才计划深圳北京连续推介 招才引智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0日 14:43来源:常州日报作者:
选择文字大小大中小
在上海、杭州成功举办“龙城英才计划” 推介会之后,10月14日、17日下午,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分别在深圳、北京举办“龙城英才计划”推介会,向到会的400多位高层次人才全面介绍常州以更大力度在更广领域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的最新政策,龙城英才计划。同时在推介地深入一线学习取经、招才引智。
“龙城英才计划”有自己的创投基金
10月14日上午,副市长王成斌带领“龙城英才计划”推介团成员,前往深圳市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学习考察。
深高投成立于1994年12月,融资担保、保证担保、创业投资是他的三大核心业务,目前已累计为8000多个项目提供了670亿元的担保融资业务,扶持62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华为、比亚迪、大族激光等一批企业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企业。“投资与担保联动是我们最大的创新。”经济学博士、深高投总经理汤大杰自豪地说,如果论企业规模,深高投在全国只能排到12、13位,如果论效益,可以位于全国前三。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龙城英才计划”最大的亮点,是在继续对领军型团队和项目直接资金资助的同时,实施股权融资。为此,我市专门成立了常州市龙城英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市级规模为1.5亿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原则,资金专门投向我市境内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重点投向处于初创期的领军型人才创业企业,助其成才,并有退出机制,学习计划《龙城英才计划》。目前,“龙城英才计划”首个成功引进的领军型人才重点项目、由留美博士瞿研领衔的“石墨烯储能材料”项目已落户武进经发区,其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常州市龙城英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深圳力合创投对该公司实施了股权投资。
每年3万高校毕业生为创业提供人才保障
“我去过常州,介绍2个朋友申报‘龙城英才计划’,自己也很感兴趣。我唯一担心的是,在常州办企业能不能招到最合适的员工,如何招到高层次人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张立新博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首席科学家,2009年曾被评为IBM大师级发明家,在北京的推介会上,他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龙城英才计划’除了支持领军型人才和团队,也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引进人才、集聚人才。像企业引进的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只要落户常州,即可享受6-10万元的安家费资助,2年内可分别享受600元、1000元的月津贴。”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江苏省有近300所高校,常州每年引进2万名高校毕业生,另外每年有2万名常州学子考出去,1万名回常就业,这样每年就有3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落户常州,其中硕士生有2500多名。
28日举行百名“千人计划”常州行
每场“龙城英才计划”推介会前,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市领导亲切会见特邀嘉宾——国家“千人计划”。此次深圳、北京两场推介会也不例外,来了20位“千人计划”。
今年9至11月份,市人才办组织精兵强将,会同各辖市、区组成招才引智小分队,深入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开发区、创业园区、孵化器,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家“千人计划”和已在当地孵化项目的创业人才进行“拉网式”挖掘,邀请他们来常创新创业。
在北京推介会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春福在会见“千人计划”时表示,常州将于10月28日组织“百名‘千人计划’常州行”活动,邀请全国各地100名以上的国家“千人计划”来常州考察创新创业环境,进行深入洽谈对接。
据悉,近期我市还将针对“千人计划”成立专门的创投公司,对“千人计划”创办的企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第三篇: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附件一
浙江广丰“青年英才培养工程”项目简介
浙江广丰“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简称“青英工程”)是公司“薪火·鲁班传人”人才培养工程的四大组成项目之一,也是首个正式启动的项目。它是公司培养青年优秀人才成长成才的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打破内部和社会人才流通的壁垒,提升各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青英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公司发现和培养人才,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也有利于优秀人才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
“青英工程”将以进入“青年英才储备库”的优秀青年为对象,为其提供专业人才测评、职业通道规划、中高层导师对接、管理培训、继续教育、跨部门复合培养、晋升推荐、评奖评优、网络交流平台等一系列的培养锻炼和成长晋升的机会,同时将为每一位入库的成员建立个人职业发展档案。
“青年英才储备库”是公司的人才储备库,入库并不代表职位晋升。它将与中层后备计划等其他人才项目相结合,当职位出现有空缺时,公司可以从储备库中选拔合适的的人才,及时补充到相应的管理岗位上。
附:“薪火-鲁班传人”人才培养工程
浙江广丰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铸就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道路桥梁都凝聚了浙江广丰人的辛勤付出。打造百年基业,保持企业长青,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具有“惜才之心、辨才之智、纳才之策、树才之举、怀才之德、用才之艺”,要树立“就地取才、积极引才”的聚才观、提倡“育德育才、德才兼备”的用才观、形成“待遇激励、情感凝聚”的留才观。
人才培养如同盖房建楼,高楼大厦的耸立离不开坚实的地基,离不开稳固的结构。企业要坚持“人才兴企”战略,培养具有敬业精神的忠诚员工队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英才队伍,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经营管理队伍,培养具有协作精神的精英人才队伍,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确保鲁班传人的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薪火-鲁班传人”人才培养工程
四、精品篇: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 适用人群:人格品质高尚,个性和谐发展,文化素质优秀,专业知识精通,具备发展潜力的多领域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三、大厦篇: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工程 适用人群: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
二、高楼篇:青年英才培养工程 适用人群:大专学历且职位属于中层干部以下的优秀青年骨干。
一、地基篇:基层员工培养工程 适用人群:所有普通员工。
浙江广丰建设集团人事部宣
第四篇:丽江市英才计划
丽江市英才计划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相结合,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留住四个环节,重点解决全市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特制定丽江市“英才计划”。
一、经评审认定,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赠送一套180平方米左右的别墅,分期安排100万元工作经费,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20000元的生活补助;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或相当于“长江学者”之类的人才,赠送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分期安排50万元工作经费,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10000元的生活补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人才,赠送100平方米左右的一套公寓,分期安排30万元的工作经费,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8000元生活补助;省“百人计划”、“省突”、“省贴”和省院士后备人才,云岭教学名师、云岭名医等入选者,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赠送80平方米左右的一套公寓,分期安排20万元的工作经费,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5000元生活补助;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紧缺的全日制博士生,赠送60平方米左右的一套公寓,分期安排10万元的工作经费,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3000元生活补助;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免费提供60平方米以下的公寓用于生活居住,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助;在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紧缺急需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免费提供60平方米以下的公寓用于生活居住,按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助;紧缺急需的医学类、师范类或其它特殊领域的全日制本科生,给予2—3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有偿提供3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用于生活居住。(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开发投资公司、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重点抓好教育卫生引才工作,力争全市每年引进名医5名以上,医学博士5名,医学硕士研究生20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50名;力争全市每年引进教学名师5名以上,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20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60名。大力探索高次层人才二次开发,重点做好退休院长、校长,退休名医、名师,军转医生、专家等引进工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丽江军分区;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三、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不受每年公开招聘时间限制,同时可采用直接面试或考察的方式进行招聘。开辟引进人才职称资格评定特殊通道,可不受学历、资历和评审计划的限制,按规定考核认定。(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高水平建设“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丽江)基地”,鼓励支持市、县(区)有关科研机构、产业园区、各类企业、高校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站、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工作站和流动教学基地。每年支持建立6—10个各类专家工作站,对经认定的每年给予10万元—6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五、畅通引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探索建立引进人才“绿卡”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在出入境和居留、户籍办理、工商、税务、金融、住房、配偶随迁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外事侨务办、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六、突出需求导向、以用为本、开放引才,坚持与重大项目建设挂钩,健全完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用人主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引才。民营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50万元的购房补贴,所在企业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市内高等院校引进人才,地方财政与学校按各占50%的比例配套并直接兑现到个人。(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招商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云大旅游学院、丽江师专;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七、当前以教育、卫生等队伍为重点,以培养校长院长、骨干力量为突破口,通过“走出去”进行专项培养;适时组织邀请院士、教授专家在我市开设培训班、兼职挂职、考察调研、讲座论坛等活动;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送教上门、短期培训等活动。每年培育选拔认定6名以上 “丽江教育领军人才”、5名以上市级名校长;力争到2020年培养造就市级名校长20人以上、市级教学名师100人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00人以上。力争到2020年具有医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6000人, 培养造就50名丽江名医。(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八、由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和市农业局、市工商联、市旅游局、市文广局、市民政局等分别制定“走出去”干部培养工作方案和计划,报经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同意后,每年在全市教育、卫生系统遴选100名教育管理人员、教师,100名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在其它行业中遴选100名(农业技术人员、产业带头人,旅游、文化从业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社会工作人员等)人员,分期分批、分层次到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品牌学校、知名医院、对口帮扶单位、专业培训机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电子商务平台等开展为期半年以上的脱产培训、担任助理、跟班见习、进修深造、挂职锻炼。(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农业局、市工商联、市旅发委、市文广局、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九、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规范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的契约行为,通过考核约束激励人才。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建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优先保障机制,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其中“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建设经费200万元),将专项经费纳入责任单位预算,每年保持适当增长。各县(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评审认定原则上由市财政补助30%。强化政策宣传,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十、上述政策由《丽江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试行)》《丽江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试行)》《丽江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办法》等配套措施保障实施,并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第五篇:英才招聘会总结
由市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主办的第37届“英才珠海”中高级人才招聘会在市体育中心举行。本届招聘会参会企业242家,共提供职位3640个、岗位6982个,进场求职人数达5000人。市人力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招聘会大专学历需求人数最多,为3558人,占总需求的51.3%,本科以上学历需求为1717人,占总需求的25%,这表明企业对求职者学历标准要求在不断提高。其中本次招聘会职业、岗位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电子/电器类、生产/制造类、机械/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类、计算机软件类、市场/营销/推广类、销售业务类、经营管理类、质量保证/品质管理类、设计类、财务/审计/税务/统计类、行政/文职/后勤类。
我们从现场看到,珠海市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电子生产制造企业成为本次招聘会企业的中坚力量。目前,珠海市电子、生产制造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量在集聚增加。并且随着珠海新一轮经济大开发的浪潮,珠海急需大量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很多企业都不惜重金去网罗这些人才。从招聘单位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最看重的还是工作经验,而既有技术知识又熟悉管理的专业人才,是企业招聘的热门。对于刚毕业的应聘者来说,对于企业要求的工作经验应该是一个难题,因为普遍应届毕业生都还没有工作经验,但是也有部分的企业说不会特别要求一定要这个条件,符合其他条件的毕业生,他们也会对他们进行应聘的,也有部分企业对于优秀毕业生会优先录取。
大多数的企业都是珠海本地的企业,按招聘单位来分析,大多数都是集中于科技、电子类的企业,这两类的企业摊位就占了45%,这两类企业招聘的职位普遍是理科类的职位,文科类的职位较少。并且要求的技术含量也好高,对专业的人才的需要比较大。企业面向本次招聘的职位也是集中于技术层和中等管理层的比较多,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些企业的招聘职位都是比较符合他们心目中职位,但是也有部分应聘者觉得招聘会的企业规模还不够,尤其是外资企业比较少,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外资企业。
同时从这次招聘会来看,大多数应聘者喜欢选择工作地点在香洲附近的企业,他们认为这边的企业交通较方便,也相对较发达。企业的分类大致都是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参加这次招聘会主要是民营企业较多,大多数都是珠海本地的企业,企业公开招聘的职位也相对较多,可以满足大量应聘者对应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