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执行《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应注意两个问题
执行《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应注意两个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工商局徐 林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了《企业登记程序规定》。从内容看,在执行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核查
《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依法进行核实。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目前执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未见明确规定有核实一项内容,仅是《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十一条作出了“企业登记机关认为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申请材料予以核实”的规定。
《企业登记程序规定》是行政规章,属法定程序,符合《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三款“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的规定。问题是,“核查”的标准是什么?根据《企业登记程序规定》中“企业登记机关认为需要”的规定,其标准是由国家工商总局统一“认为”,还是省级、市级、县级登记机关“认为”?“认为”有没有标准?
另外,核查属实质审查的范畴,工商机关对注册登记所实行的审查,应当是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或是两种审查兼容?如果实行形式审查,对实质审查(核查)就不需作规定;如果实行的是实质审查,就不需规定“企业登记机关认为需要”;如果实行两种审查兼容,其“认为”就应当有一个标准。否则会“五湖四海”花样百出,显失公平。就工商机关注册登记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形式审查。因为注册登记这类行政许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使相对人获得某种能力向公众提供证明或者信誉、信息,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就可以登记。
领取
《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作出准予企业设立登记的,应当出具《准予设立登记通知》,告知申请人自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领取营业执照。而《行政许可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证件……如果工商部门仅告知申请人十日内来领取,而申请人十日内未来领取,而我们又未去送达,一旦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当然,要在十日内送达,现实中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行政许可法》既然作了这样的规定,在法规尚未修改前,我们将如何有效地执行?值得研究。
第二篇:制定、执行班规应注意的问题
制定执行班规应注意的问题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班主任老师又会迎来自己心爱的学生,尤其是接受新班级的教师们,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克服以前管理中的弱点。今天我读的《班级管理智慧》一书中,熊华生、郑学志两位老师撰写的《法治是民主管理的必然方向》一文,使我深受启发。我想写一点感想,跟想利用“班规”管理学生的朋友一起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依法治班中的法就是“班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千古的道理,我们管理一个几十人的班级,学生家庭教育水平不一,这个学习的家庭一定需要规矩,这个规矩如果是班主任老师随时说了算,我们还是人(老师)治,有时候前后说法不
一、对待类似事件不一都会给学生造成不公平印象,从而影响老师的威信,以至于领导力。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师生公平认可的中介----班规,师生在共同制定和遵守班规中,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环境,脱离师生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实现依法治班。
二、制定班规应注意什么
从人治走向法治,法的内容是能否贯彻执行的关键,我想制定班规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班规要由学生先起草,并且人人参与,全班在综合,这样学生的实际思想和他们平时遇到的问题都能体现出来。如果是老师先制定在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与信任,很难提出新的意见,班规还是班主任意志的集中体现。2.教师对综合全班学生制定班规内容,要进行适当提升或降低,保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就是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3.要有约束教师行为的内容,体现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涉及科任教师的内容要派学习委跟科任老师沟通。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教育是阻力最小的教育。师生行为共同被班规约束,体现了公平性,孩子更有兴趣去执行。
4.班规内容要以奖励、鼓励为主,适度惩罚,这样孩子们才会从心里喜欢,如果惩罚过多变为了惩罚方案,学生认为是一种禁锢与压力,会产生负面影响。开始一段时间有可能效果明显,时间长了影响学生心里的健康发展,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坚持正面引导的德育原则。
5.班规制定好以后,班主任要给全班同学做详细讲解,也可以开个专题学习讨论的主题班会,了解班规内容,融入真情,才可产生遵规的行为。
6.如果您是老班主任手里存着以前的班规,切不可一股脑端给学生,做个推销员,说上个班级贯彻的如何好。制定过程也是教育过程。蝴蝶破茧的故事已经给了我们启示。
三、班规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新制定的班规要有试用期,试用期大家可提意见或建议,使班规更加完善。
2.严格执行班规,维护班规的严肃性。有人说提出计划只完成这件事情的5%,实现这件事情还需要95%的实践努力。因此与之配套的要建立执行机构,班委会应该围绕班规去工作。
3.严格执法中要有爱和思想工作。爱是需要人来传递的,思想工作也不是有法就能实现的。这两项工作仍然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努力付出。
4.班规未规定的事宜,可修改进班规或按其他规定执行解决。5.奖励或评比机制可促进班规的落实。
6.教师一旦违规要以身作则接受惩罚,给学生做出榜样。就像李镇西执行班规一样。
第三篇:变更税务登记应注意的问题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1.关于对变更税务登记检查的必要性
税务登记一经办理对征纳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税务机关要按登记情况进行管理,纳税人要按登记的内容进行生产经营,履行纳税义务。因而每项登记内容的变化都会涉及纳税人纳税事宜和税务机关管理上的变化。所以,税务机关必须加强对变更税务登记的检查,确保纳税人及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一方面便于纳税人了解新的税务事项,正确计算应纳税款;另一方面便于税务机关有效、及时地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防止税款的流失。因此,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作了严格规定。
2.关于应当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情况的检查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办理登记后,如其所登记的内容发生了以下变化,应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1)纳税人改变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2)纳税人改变所有制形式或隶属关系、经营地址。
(3)纳税人改变经营方式、经营范围。
(4)纳税人增加注册资金。
(5)纳税人改变生产经营期限。
(6)纳税人改变核算方式。
(7)纳税人改变开户银行及账户。
(8)纳税人改变生产经营权限以及其他税务登记内容。
3.关于对纳税人在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前应履行事宜的检查
为了协助纳税人办理变更登记,税务机关应监督纳税人履行如下职责:
(1)办理转让、合并、分股、联营或营业地址迁出原登记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在变更税务登记前,应在原登记税务机关及时注销税务登记,同时结清应纳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清理使用的发票和纳税缴款书。
(2)对未使用的发票,由企业填列清单,将发票种类、名称、起止号码、册数如实填写清楚,一式两份,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各执一份,纳税人应将所有发票和纳税缴款书全部交回。
4.关于对纳税人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的检查
(1)纳税人自向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应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办变更税务登记,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纳税人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办变更税务登记。
(2)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书面报告和提供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工商登记的证明,有关部门批准文件以及其他有关证件、资料进行审核。
(3)税务机关检查“停、转、歇、复、废业变更登记内容税务登记表”,并按变更登记内容换发税务登记证。
第四篇:新办公司的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办公司的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2008年01月29日 星期二 11:05
第一,办理工商登记
一、申请开业登记应具有的条件
1、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登记应具有的条件:
(1)有符合规定的名称和章程;
(2)有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所有的财产,并能够以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有与生产经营的财产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构、财务核算机构、劳动组织以及法律或者章程规定必须适应的其他机构;
(4)有必要的并与其经营范围相适当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5)有与生产经营规模和业务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其中在职人员不少于8人;
(6)有健全的财会制度,能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编制资金平衡表或者资产负债表;
(7)有符合规定数额并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注册资金。国家对企业注册资金数额有专项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8)经营范围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应具有的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限定为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3、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应具有的条件:
(1)发起人符合法定的资格,达到法定的人数。
发起人的资格是指发起人依法取得的创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格。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5人以上的发起人;
(2)发起人认缴和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的最低限额;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二、申请开业登记,应向登记机关提交的文件:
1、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登记应提交的文件:
(1)组建负责人签署的《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注册书》;
(2)主管部门的设立审批文件和涉及审批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国家授权部门的审批文件;
(3)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组织章程;
(4)合法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5)经营场地证明;
(6)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7)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
(1)公司董事长或执行董事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3)公司章程;
(4)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5)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6)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7)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8)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9)公司住所证明;
(10)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司经营范围必须报经批准的,应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3、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
(1)公司董事长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当提交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3)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
(4)公司章程;
(5)筹办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
(6)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7)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8)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9)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10)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11)企业住所证明;
(12)公司的经营范围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项目的,应提交
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二,办理税务登记
一、办理开业登记的时间: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主动依法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登记。
2、按照规定不需要领取营业执照的纳税人,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自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三十日内,主动依法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二、办理开业登记的地点
1、纳税企业和事业单位向当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企业和事业单位跨县(市)、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除总机构向当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外,分支机构还应当向其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2、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个体工商业户向经营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流动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向户籍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3、对未领取营业执照从事承包、租赁经营的纳税人,向经营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三、办理开业登记的手续
1、纳税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并提供下列有关证件、资料;
(1)营业执照
(2)有关章程、合同、协议书;
(3)银行帐号证明;
(4)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回乡证等其他合法证件;
(5)总机构所在地国家税务机关证明;
(6)国家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2、填报税务登记表纳税人领取税务登记表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表后,应当按照规定内容逐项如实填写,并加盖企业印章,经法定代表人签字或业主签字后,将税务登记表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表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还应当按照规定内容逐项如实填报总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业务范围、财务负责人等。
3、领取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报送的税务登记表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表和提供的有关证件、资料,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审核后,报有权国家税务机关批准予以登记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领取税务登记证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并按规定缴付工本管理费。
第三,建帐,进行会计核算
一、建帐的基本要求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个体工商户确实不能设置帐簿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不设置帐簿”。《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十二条规定,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十五日内设置帐簿”;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帐能力的个体工商户,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帐和办理帐务;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以 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等”。
主要设置总帐、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以及所用科目的明细账,如果业务量不大,明细帐可以用一本活页式帐。一般纳税人还要单独设立应交增值税明细账。
二、建账的基本程序
新建单位和原有单位在开始时,会计人员均应根据核算工作的需要设置应用账簿,即平常所说的“建账”。建账的基本程序是:
第一步:按照需用的各种账簿的格式要求,预备各种账页,并将活页的账页用账夹装订成册。
第二步:在账簿的“启用表”上,写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册数、编号、起止页数、启用日期以及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记账人员或会计主管人员在本调动工作时,应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名或盖章,以明确经济责任。
第三步:按照会计科目表的顺序、名称,在总账账页上建立总账账户;并根据总账账户明细核算的要求,在各个所属明细账户上建立二、三级„„明细账户。原有单位在开始建立各级账户的同时,应将上年账户余额结转过来。
第四步:启用订本式账簿,应从第一页起到最后一页止顺序编定号码,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账簿,应按账户顺序编本户页次号码。各账户编列号码后,应填“账户目录”,将账户名称页次登入目录内,并粘贴索引纸(账户标签),写明账户名称,以利检索。
三、原始凭证设计的原则
(1)清晰性原则。原始凭证是对经济业务的写实,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的科学分类,故清晰性原则的含义是:①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例如经济活动的发生时间、地点、内容、责任等情况,使人们一看便知而不致产生疑问;②凭证要素齐全,例如对外原始凭证中应设计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填制单位、接受单位、业务内容、数量、单价、计量单位、金额大写与小写、填制人签章等内容;③中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应排列在凭证的重要位置;④对记账凭证而言,科目对应关系要清楚,不仅要有总账科目的位置,还要有明细科目的位置;⑤颜色显明、易于区分不同用途的联次,如收款收据一般为三联,第一联给交款人,第二联记账,第三联为存根,各联颜色应有明显区别并标明各联联次。
(2)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做到:①尽量考虑一证两用或多用,以节约纸张和减少数字的转抄。如借款凭证代付款凭证,银行各种结算凭证既是原始凭证又是记账凭证等;②凭证面积以能充分反映业务内容为原则,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浪费纸张,增加了印刷成本,过小不便于保管;③专用凭证的常用项目应事先印刷在凭证上,以免手写耽误时间且影响整洁和美观。
(3)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要求,凭证的内容和格式应尽量做到统一和标准化。全国性使用的凭证如车船票、机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有关部门设计时应做到全国统一,不能大小不
一、内容不一。一个单位内部使用的凭证更应做到标准化,例如收款凭证中会计科目栏称总账科目,而付款凭证中该栏又称一级科目,或者收款凭证面积大,付款凭证面积小,都是不符合统一性原则的。贯彻统一性原则不仅使凭证内容更清晰,同时也便于装订和归档保存,还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在全国范围内传递及使用信息。
四、会计核算注意的事项
1、在不违反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会计科目尽量简化,账本的数量以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为限能少则少,目的是减少工作量,使自己所从事的会计工作轻松愉快。
2、内容摘要要清晰,简洁,尽量不刮擦、涂改、模糊不清。
3、帐本中尽量少出现红字、反方向的余额等问题。
4、应计、应提的费用,要提足,不要跨补提。各项预提的费用,除了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外,有余额的要做好调整。
第五篇:企业跨国并购应注意哪些问题
企业跨国并购:
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方式,但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不断增加,也冒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跨国并购的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要选择好并购目标。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为了品
牌技术,还是为了市场资源。并购行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购
对象之间的匹配程度,一定要选择与企业并购目的相符合的目标企业。
其次,企业要考虑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实力、并购目标企业的环境和
目标企业的价值所在,要看价值导向,不能盲目收购便宜企业,被机会
导向影响。
第二,在实施跨国并购前,企业要确定好自己的并购战略规划,并对自己和目
标企业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在决定并购之前,应从宏观环境与目标企
业微观环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并对并购目标受众进行全方位的分
析,确定自己的并购战略是资源型、品牌型还是市场拓展型并购。在这
个过程中,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信息的全面和准确。
第三,企业要有优秀的海外人才。人才是一个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跨
国经营管理人才也是并购企业之必须。专业的有国际化经验的优秀人才,敬业称职,熟悉国际谈判,熟悉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运作和HR体系,有
利于被并购企业的营销和管理,同时能够帮助解决企业跨国并购带来的诸多问题,有利于企业合并后的发展。
第四,企业要注意并购中的法律问题。并购作为特殊的法律交易过程,其中必
将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法律问题,例如知识产权和股份收购问题等。这关
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必须全面了解法律制度,尽可能避免收购后企业
在法律问题方面受到不利影响。
第五,注意研究国内外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了解国际规则和国际惯
例。在全面了解跨国并购经验之后,并购企业才能更好地规避政治环境
风险、营运风险以及体制风险。同时,企业在并购之后也要做好内部整
合,做好双方企业的文化融合,建立包容,共同的企业文化。
第六,跨国并购后的企业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一般具有技术、金融、管理、资源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企业要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趋利避害。同
时,还要注重培养整合后的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在世界市
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日韩企业国际经营
战后日韩两国经济起飞,造就了亚洲环太平洋一带的经济奇迹。韩国、日本与中国在地理和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国家企业的国际经营有很多中国企业借鉴之处。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就成功经验:
首先,日韩企业在全球化运作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全球化资源。在自身天赋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日韩企业以世界先进的优秀人力资源为基础,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进行资源结构调整,减少了资源不足问题的影响。因此,没有利用全球化资源的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做好战略资源调整。
其次,日韩企业在创立进军市场的时候,很成功的推行了先占有策略。进军市场的空白区域,着眼于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或者先占有技术,确保技术的未来资本积累。一个有未来发展潜能的市场才会有经济利益,一个有先进技术支撑的企业也才能够拥有竞争力。中国企业的发展也要确保一定的市场和技术支撑。
第三,日韩企业内部具有先进的管理模式。日韩企业的经理人有很高的地位,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有相当的话语权。减少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就会有很强的行动领导力,也就会利于企业的发展。
最后,日韩企业全面考虑了客户和员工需求,这确保了企业的信誉和生产力。
就失败方面来看:
第一,进军市场时,没有做好全面的市场调研。在没有确保自身产品的需求和对对当地市场的适应之前,盲目的进入市场不可能成功。
第二,不理解当地文化。海外经营必须要全面了解当地文化,开发适合于当地人的产品。第三,未能及时能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是企业信用的关键人物,在海外失去了信用也就失去了市场。
第四,错误使用了人才本土化战略。人才本土化虽然在海外投资中至关重要,但为了有效开发当地市场,必须建立完善的支援管理体系。
第五,与不适当的合伙人经营合资公司:有不少企业进入开发当地国时,因对当地市场信息不够了解及为躲避当地限制制度,从而采用合资方式。可是,如果遇到没有完全验证过的合作商,很容易受骗上当。
不管是日韩企业国际经营的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积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企业全球化的成功发展。
制造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相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
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发展面临着
以下问题:
首先,我国制造业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和品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一直以来都在阻碍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
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业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和设备都依赖于国
外进口,主要是较低层次的制造业在参与国际分工,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这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近年来劳动和资本比较成本优势在逐渐下降,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
进入国际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劳动力资源成本在不断提高,生产的产品一直以来的价格优势在逐渐消失,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当今的劳
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变革,以提高市场
竞争力。
第三,我国的制造业的能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粗
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国内产业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的大量投入,尤其国内许多工业产业的高速增长仍然主要依靠高投入特别是是资源的高
消耗。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在参与国际分工中主要是以
高投入高消耗低利润为主要竞争方式进行的,处于国际分工低层次,阻碍了
中国的产业优化升级。
第四,目前制造业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工业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
时缺乏对环境的有效保护,特别是一些化工企业的高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要想继续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对自身企业进行改良,不能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第五,制造业产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市场结构依然过于分散,中国
制造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工序环节,市场竞争缺乏绝对优势。企业生产专业
化水平较低,规模普遍偏小,阻碍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分工地位的提升。中国企业必须进行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解决制造业发展难题,重兴制造业,增进国民经济。
个人看法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经济名家讲座视频赏析这门课我收获了很多。
这门课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很好的了解到了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家主要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经济名家的讲解,我们也学习到国家经济方面的一些政策,初步了解了造成现在经济现状的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这门课培养了我自己的经济学看问题的视角,不再盲目的听信别人对经济问题的主观评价,有了自己的客观认识。
课堂上,郎咸平教授的讲座视频很是精彩。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的喜欢郎咸平教授的课,这门课给了我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走进郎教授的经济课堂,满足了自己的学习需求。郎教授的观点总是既前卫又现实。,他咄咄逼人,痛斥股市的混乱和黑暗;他语出惊人,声称“房地产的核心在于政府腐败”;他气势汹汹,直击中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利害、、、、、、他借助媒体的力量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从一个有意义的层面深刻剖析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他对民族前途的担心和对民生的担忧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当然,郎教授的一些观点会受到西方思维价值观的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郎教授对现实分析的客观性。
每段视频过后,大部分时候老师也会对视频内容进行评价,一方面解释同学们可能不懂的经济学名词,拓宽了我们的知识,另一方面,老师个人的分析问题视角也让我们学会去辩证全面的看问题,避免盲目崇拜。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经济学问题,在这里我还希望在以后课程里有更多经济学家的课程,让同学们能够集大家之思维,了百家之看法,悟自己之观点。
这门课还让我自己有了更深入学习经济学的想法。在我看来,一个不懂经济学的人,在当今社会是很难获得巨大成功的。小到个人投资还是理财,大到关乎国计民生,生活之中处处离不开经济学。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已经为我自己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会好好的继续学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