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修改)

时间:2019-05-12 06:5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修改)》。

第一篇: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修改)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

优化工业投资环境促发展

———关于优化赣县工业发展环境的专题调研

(草稿)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科学发展调研工作的通知》(赣政办字[2008]244号)文件精神,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县外经贸局、县监察局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围绕“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这一课题,制定了《调研工作方案》,通过深入企业和基层乡村走访调查、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等方式,于08年10月至11月上旬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题调研活动。现就调研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的要求

开展此次调研活动的目的要求是:

(一)如何减少中间环节,实行并联审批,简化办事程序,建立项目立户,建立项目落户--开工--建设—投产办事程序一卡告知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如何建立企业办事“高速公路”,建立坭行为责任追究制,杜绝办事拖拉、扯皮,效率低下、程序繁琐的现象,建立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二)动员和引导各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进一步学习、吃透上级各种文件精神,在保证行政安全的情况下,充分用活用足各种政策,寻找破解难题的“绿色通道”。

二、发现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在优化工业展环境工作中存在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行政服务效率不高。一是集中审批不到位。民众反映,有的单位按规定应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受理接件;一些单位不愿意放权,设在大厅的工作人员只起到挂号收件的作用,审批决定需要送回单位领导说了算,一定程序上存在办事拖拉、扯皮、民众办事“两头跑”的现象。1

二是“暗箱操作”仍存在。有的部门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项公开了,可对一些实质性的环节、程序、内容等却不公开、不承诺,审批中间环节多,办结时限长,收费标准不统一。三是服务能力不够强。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显得力不从心,分析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不到与时俱进。

(二)经营环境内耗严重。一是办事难。“办事难、难办事”现象依然突出,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二是负担重。各类检查、评比多,企业频于接待,还得经常参与一些协会的会议、活动、赞助等,企业负担重;三是融资难。企业贷款门槛高,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和信用的限制,申贷难度大,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作用未完全发挥。

(三)法制环境不够良好。企业反映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有保障,但执法不公,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现象普遍;条管单位保护主义、部门利益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工作工作的诚信度。

三、对策和措施

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和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在优化工业发展的硬环境的同进,更要花大力气优化和整治工业发展软环境;既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又要在制度上铁心硬掌、重拳出击抓整治,解决工业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调研组认为,重点要解决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决两头受理的问题

一是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争取兴建赣县行政服务大楼,真正作为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一项“民心工程”建设好,为全县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集中办公提供必须的场所,确保今后“两集中,三到位”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为赣县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平台。二是调整窗口设置。下发并落实好《关于调整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的通知》,通过调整窗口设置,增强重点项目窗口审批服务功能,确保窗口有事办,能办事,快办事,办好事。三是窗口充分授权。切实推

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各窗口单位必须对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首席代表制”,进驻单位确定窗口首席代表,以书面形式对其授权,全权负责窗口审批办证,并使用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刻制的行政审批专用章,效力与单位公章同等,避免办事两头跑。四是统一票据管理。依据县政府《赣县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暂行规定》(赣政[2006]18号)“依法收取的费用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取,纳入县财政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县政府决定,凡是窗口单位,其票据统一在中心领取、登记、发放、核销,并在县工商银行财政专户缴费,不允许窗口单位直接从财政领取票据,以杜绝多头受理和开票、收费不统一等现象的发生。

(二)解决办事拖拉的问题

一是建立特事特办制度。对一些暂时手续不全的特急重大项目,可以边建设边办理相关手续。经工业园管委会牵头初审认可的企业,可边开工边建设边报批;对符合有关设立登记规定的新增企业,在取得前置审批前,可核发筹建营业执照,待取得前置审批许可后,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二是开通服务“绿色通道”。开通“临时身份证、机构代码证、车辆运输证、土地办证”四个重点项目绿色通道,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减免资料和收费、缩短审批时限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办结时限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缩短30%,确保即办件即时办结,承诺件提前办结,做到能办快办,不拖拉,不延误。尤其是土地办证,企业和民众反映较强烈,应尽快督促其职能完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并确保充分授权,减少办事程序和审批环节。

(三)解决程序繁琐的问题

一是拓宽并联审批范围。进一步拓宽并联审批范围,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下发《赣县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办法(试行)》和《赣县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实施方案》,对赣县城区建设项目和全县企业注册登记实行并联审批,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工作流程操,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与出件,一次性书面告知,一个窗口办结”,使办事

程序得到进一步简化,有效解决部门两头受理、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问题。二是推行一周三审办结制。对实行联审批联办的审批项目,在实施并联审批时,根据并联审批工作的情况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实行每周一、三、五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一周三审的联合办公制,整合审批程序和环节,缩短时限,提高效率,确保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事项的审批工作。三是制作《赣县行政服务指南》。加大政务公开,促进效能建设,制作服务指南,将审批事项的内容、程序、提供资料、收费依据和标准、办结时限等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解决内耗严重的问题

一是严禁审批搭车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借审批向监测企业推销商品或提供强制服务。严禁各种形式的吃、拿、卡、要等行为,职能监管部门及各类协会组织不和随意召集企业参与会议、活动、赞助等。涉及项目的设计、施工、测量、勘探、评估、审计等,由监测企业或产权单位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自主选择实施单位。二是共建银企诚信合作平台。由政府牵头协调,在县中心企业担保中心内设立民营信用担保机构,并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劲”,充分发挥各类商业银行的融资作用,在资金上扶持工业发展。三是杜绝乱检查行为。实行检查准入制。有关职能部门对工业企业及重点项目进行的各类检查,按隶属关系须向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以下简称“效能办”)提出申请,经效能办审查批准后方可持《准检证》进行检查。对涉及违法案件查办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的税收、安监、环保、质量监督等非常规性专项检查,执法部门事后要将检查结果报效能办备案,严禁以处罚为目的的乱检查,严禁以罚代管。同时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确定每月1-25日为企业宁静日,期间各级执法部门原则上不得到监测企业进行检查,特殊情况要履行报批手续。四是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企业项目落户相关手续办结后,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对征地拆迁、开工建设、周边环境等环节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促进项目进展。

(五)解决执法不公的问题

一是实行处罚批准制。对监测企业进行各类行政处罚,须先报县效能办审查批准后再下达《处罚通知书》,并统一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下限进行处罚。二是严禁公路“三乱”。对为持“绿卡”企业运送产品和原料的车辆,除违反装载规定等严重违法行为或涉嫌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外,一律不得随意拦截、检查、处罚,协调过路、过桥费按50%征收或免征收。对企业生产的特种经营性产品和特种设备的运输,交管部门要特事特办,及时提供便捷服务,不得随意设卡、处罚。严厉打击对企业敲诈勒索、扰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实行涉企案件领导分包责任制。对侵害监测企业的民事、经济案件,由政法部门领导分包负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责任期限,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到期不能结案的,向企业说明理由。

(六)解决监管不力的问题

一是强化行政审批监管。为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管,县行政服务中心更名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已经市、县两级批准,建议县编制部门尽快下达新的“三定方案”,明确机构性质、职能,进一步强化“管理办”的行政服务监管功能。二是加强机关效能监管。纪检监察机关要全程参与审批项目的清理,监督项目办理和收费行为,定期组织督查;实行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在服务大厅设立“效能监督提示牌”,对窗口行政服务效能进行每周一督查,并建立“月通报制”,对违规窗口工作人员实行效能告诫,通报窗口单位,督促限期整改。三是实行投诉否决制度。对年内有效投诉2次及2次以上的单位,一经查实,部门或单位被列入行风评议留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对被投诉查实的工作人员,实行一次查实下岗制,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辞退或开除党籍、公职处理,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四强化窗口人员素质。各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且必须具备执法资格证,两年内一般不得更换,下派和鼓励后备干部到窗口工作,加以锻炼,并由行政服务中心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调研组认为,通过落实好以上工作措施,在全县上下营造人人都是环境、个个创优环境,工作以商为主、陪客以外商为主、服务以企业为主,一切围绕外商想、一切围绕外商干、一切围绕外商忙的良好氛围,我县的工业发展环境一定能够创优。

附:《赣县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的通知》、《关于要求兴建赣县行政服务大楼的请示》、《赣县土地。。。。。。》

县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课题调研组

二00八年十一月五日

第二篇:创新机制优化服务

创新机制

优化服务

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湖南省东安县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情况汇报

东安县农业局(2009年8月)

东安县位于湖南省西南端,湘江上游,毗邻广西,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的重要门户。县内交通便利,湘桂铁路、洛湛铁路、衡昆高速、二广高速、207国道、217省道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1.3万亩。辖18个乡镇场,506个行政村,总人口59.1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2.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4.2亿元,财政总收入1.84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874元。主要优势农产品有优质稻、柑桔、银杏、紫皮大蒜、生猪、东安鸡等,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播面9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40万吨,年可供商品粮20万吨;以柑桔为主的水果面积24万亩,常年产量15万吨。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县、商品粮基地县、优势柑桔产业带基地县、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2005、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承担了省厅安排的2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活动。2006年9 月,我县被农业部纳入第二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研究试点县,开始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效能评价为核心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工作。在部、省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我局按照国发〔2006〕30号和湘政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行了改革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农技推广体系体制改革情况

1、农技体制改革情况。我县于2004年冬制定了《东安县乡镇农技站公益性与经营性岗位分离工作实施方案》,年底对全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竞争上岗,按照每1万亩农作物播面0.5人、每1万户农户3.5人的比例,择优确定公益性推广人员126人。2006年1月,由于农业工作的需要,再次选定20名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全县公益性推广人员增加到146人。2007年初,根据原《方案》运行情况,修改出台了《2007-2009年东安县乡镇农技站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站的改革,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公益性推广人员至148人。

2、机构设置情况。全县有国家农技推广机构22个(指种植业),其中:县级农技推广机构6个(即县农技推广中心、县种子管理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县柑桔推广站、县原种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16个(即乡镇农技站)。县农技推广中心、县种子管理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直属县农业局主管,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农技中心内设法规科教股、粮油站、经作站、植保站、土肥站、信息站、农业环保站等业务股站室。县柑桔推广站、县原种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直属县农业局主管。基层16个乡镇农技站均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个农技站设站长、副站长、粮油、经作、植保、土肥、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教、农业执法、蔬菜和能源专干等5~12个公益性推广工作岗位,其中大站一人一职,小站部分岗位实行兼职,其人、财、物、事由县农业局管理。

3、人员编制情况。全县农技推广机构共定338个编(不含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县柑桔推广站、县原种场人员),其中县农技推广中心、县种子管理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共52个编,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73个编,乡镇农技站213个编。2006年以来,全系统调出和退休的共28人,其中提拔任用20人,退休5人;调入14人,其中安置退伍人员11人。

4、经费及工资预算情况。全县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均实行了工资财政统发,所有在册人员参加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按公益性人员人平安排工作经费达到5000元。

二、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情况

2004年以来,我县根据中发 [2004]1号、国发[2006]30号、湘政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县情况,大力推行以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为主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探索农技推广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起了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得到强化,农技推广经费得到保障,农技队伍管理得到规范,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我县的做法得到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财务司和种植业管理司、湖南省人事厅、财政厅、编办、农业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

1、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县农业局设立农业信息中心,乡镇农技站按照“六有”标准设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各行政村配备信息联络员,并与县委组织部党建工作组联合按较高标准建立了16个农业信息示范村,全力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分工明确、畅通高效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2008年接受电话咨询6755人(次),网络咨询1190人(次),现场咨询22360人(次)。农业信息服务机构配置电脑、数码相机、固定电话等硬件设施,连接互联网。完善了农技“110”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对外公布服务内容和联系号码,实行“48小时服务时限制”。建立科技示范户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收集和反馈农民需求信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产销信息。2008年通过问卷获取农民需求信息3458条,通过热线电话获取需求信息4657条,通过现场咨询获取需求信息4569条,入户指导获取需求信息5584条,通其它途径获取需求信息2208条,为农民免费发布需求信息5865余条,拓宽了我县农产品销售渠道。

2、完善岗位工作目标管理。2005年以来,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考勤值班制度》、《公益性农技推广岗位末位淘汰制度》等一系列的岗位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18个。通过各项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广大农技人员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针对乡镇站公益性人员工作目标考核中存在方案不细、考核不全、不便操作、拉不开档次等情况,2006年和2007年,县农业局先后制定了《公益性岗位工作职责》、《科技入户管理制度》、《科技联村管理制度》、《公益性推广人员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2008年采取逐月下达《农技推广工作刚性任务通知书》的方法,明确了各岗位工作基本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群众满意指标要求等,提出了考核的基本要求和合理设置分值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农技站对公益性人员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3、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一是大力推行科技联村。每个公益性推广人员负责联系3—5个行政村,每月下村指导、督促农业生产1-3次以上,帮助村里建立1—3处农业科技公示栏,及时为村民送发技术资料,反馈需求信息。

二是深入实施科技入户。每个公益性推广人员培育1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个农户,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施主体培训,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三是着力开展农技短信服务。全县建立以县、乡、村、组干部,县、乡人大、政协代表,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部分群众代表共3500余个服务对象的短信服务平台,每年利用农技短信平台,发送农业技术、有关农业政策和农产品供求信息短信40万条次以上。

四是不断强化科技示范。围绕水稻、柑桔等优势农产品,以水稻高产创建为契机,2008年,县推广中心创建了优质稻高产示范和双季稻高产示范区各10000亩、水稻新品种展示1000亩、低产桔园改造示范500亩、新种桔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亩,各乡镇农技站根据本地特点,重点建起了优质稻单产提升示范、低产桔园改造示范、新种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

五是积极探索连锁服务。以“东安县农技服务部”和大型农资公司为龙头,组织乡镇农技站经营性推广人员,探索性地建立县、乡、村三级放心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网络,开展优质农资连锁配送服务。

六是举办田间学校和农民夜校。根据农时和农民的需求,将培训班举办到田间地头,采取农民现身说法、示范引导、手把手传授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推广良种良法和实用技术。针对农民农忙时节对技术渴望,白天忙,晚上相对休闲的特点在大江口、紫溪、端桥铺等镇创办农民夜校11所。2008年共举办田间学校培训班231次,培训2.6万人(次),推广免耕抛栽技术、柑桔修剪等技术14项,利用农民夜校培训农民0.8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素质和种养水平。

4、健全考核考评机制。以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建立健全工作考评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县农业局分制定《乡镇农技站(中心股站室)××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和《乡镇农技站站长(中心股站长)工作目标管理办法》。乡镇农技站和中心各股站相应制定《××乡镇农技站(中心股站室)公益性推广人员工作目标管理办法》,把每个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任务量化分值,以日常的工作日志为基础,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实行百分制考核,其中服务对象考评占40%,县局考评占20%,乡镇领导考评占20%,本单位(部门)互评占20%。推行岗位风险责任金制度。年初每个公推员缴纳岗位工作风险责任金600-1000元,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决定退还和奖励。规范工作督查制度。县农技推广中心制定《督查工作方案》,全年对乡镇农技站(中心股站室)和公益性推广人员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至少6次以上的工作督查,按100分制考核计分,编发督查通报。完善工作绩效奖惩制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实行“四挂钩”:与奖金挂钩,与提拨重用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与竞争上岗挂钩。

5、实行人员动态管理。

一是推行全员竞争上岗。按照因事设岗、按岗定人的原则,通过考试加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公益性推广人员和经营性推广人员。公益性岗位实行3年一竞聘,县农技推广中心分别与16个乡镇农技站的公益性、经营性人员签订《公益性推广人员聘任合同》和《经营性推广人员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人员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合同管理、岗位管理过渡。

二是试行了公益性人员劝退和末位淘汰。因工作作风差、工作任务完成差或违反《公益性推广人员聘任合同》等不称职的公益性推广人员,经县农技推广中心核准后,中途劝其退出公益性推广岗位。根据考核结果,对排在最后两位农技站的末位公益性推广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实行动态管理以来共劝退5人,末位淘汰9人。因劝退和淘汰所缺岗位,年末又从经营人员通过考试考核的办法产生新的公益性推广人员,形成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良性循环,让在岗的公益性人员始终有一种危机感,促进其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6、构建多元化的合作推广机制。一是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创优环境引进舜皇米业、吉祥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东安,成功促进熙可公司与东安桔农签订购销定单,使各种农业企业有原料生产,也彻底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以来,我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愿参加、依法成立、照章运作”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在运作上做到政府扶持不干预、部门支持不插手。目前,全县已成立稻米、柑桔、蜜梨、养猪、养鸡、养鸭等县、乡(镇)、村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6个,吸收以种、养、营销大户为主的会员6100多人。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各类协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实现了“三统一”,即:统一购进生产资料、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农产品。尤其在技术推广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05年以来,县稻米协会组织164名会员,对周边农户进行水稻单产提升技术指导,平均每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户,被带动农户水稻平均单产提高46公斤。县柑桔协会组织47名会员承包经营果园8300亩,辐射带动周边5.4万亩桔园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县柑桔协会在2005年以来还推广了柑桔套袋技术4000亩、柑桔低改技术6万亩、系统修剪技术11.5万亩。三是积极培育种植大户。采取多种措施、多种途径,三年来共培育了种植大户500户,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搭建了良好平台。四是积极培养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对经确定为村级农技员的种养大户,采取免费赠送新技术、免费培训、免费修送良种和新物化成果的措施。激励广大农技员既成为良种良法的示范者,又成为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者,同时也让广大农民学有榜样、看有示范。

7、营造县域内的协调推广机制。一是县农业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做好汇报工作,取得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肯定。2008年共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意见建议12条,被采纳7条,为促进我县农业发展当好参谋,同时做到执行上级政策零折扣,塑造农业部门的务实的工作形象。二是加强与县财政、人事、编办等部门的协调,努力营造农技推广队伍的晋升提拨机制,不断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逐年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三是会同县科委、科协、县畜牧局、县农机局等单位一道搞好科技下乡活动,扩大科技推广的范围和内容,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四是努力把乡镇农技站打造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农业的参谋部。规定每个乡镇农技站每月书面向当地政府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按照农时向党委政府提供1~2篇种养建议书。正确处理好农业技术推广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关系,既要承担乡镇党委下达的中心工作任务,又以完成中心工作为契机加大进村入户力度,出色地完成农技推广工作,同时把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技站的评价意见列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农技推广体系能力建设情况

1、实行人员聘用管理。改革用人制度,在全县所有农技推广机构实行了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技人员进、管、出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事管理制度。

2、强化农技人员培训。县农业局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每年定期组织公益性推广人员开展业务培训3~5期,重点学习农业法律、政策和农业新技术,不断地更新业务知识结构,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重点针对未达到大专以上农业类专业学历的人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支持参与学历培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获得参加公费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的机会。从推广一线工作人员中选送一批优秀人员进入农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继续深造,用3-5年时间,造就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技能强、政治素质优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切底解决基层推广人员学历层次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等问题。

3、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根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的要求,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要求具备农技推广的必要条件,才能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实施竞争上岗,优化人员结构,将公益性与经营人员严格分离,稳定一线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

4、加快培养村级农技推广员。采取专题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村级农技推广员(农业信息员)的收集、采编、发布的能力。大力培育重点户、示范户,使其成为推广农业技术的“二传手”。

四、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取得的成效

1、稳定了农技队伍。改革以前,我县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差、人员待遇低,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不分,造成队伍不稳,工作被动,群众不满意。改革后,公益性推广人员实现了工资财政统发,失业、养老、医疗保险得到保障,待遇提高了,队伍稳定了,工作热忱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部门的评价提高了。目前,公益性农业推广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工作成效不断提高,农技推广工作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速了科技推广。我县以实行以“两个分离”为主的改革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农技人员下乡积极性显著提高,全年农技员人均进村入户时间增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率明显提高。我县科技入户、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执法等各项工作可喜的成效,全县农技推广工作得到强化,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加速“扩散”到千家万户。全县农技推广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4.2亿元,增长9.2%。全县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02万亩,同比增加3.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成41.3万吨,较上年增长4.5%。“东安县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获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一大批集成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是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高。认真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扶贫技能培训等工程,开展技术培训1000余期,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余万份,培训农民100余万人次,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1200多户。二是引新推优硕果累累。近年,先后引进水稻免耕栽培、水稻抛栽、秸秆还田、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50多项先进适用新技术,推广株两优02、T优207、金优207、岳优9113、宫本、日南1号、纽荷尔、翠冠、清香等130多个农作物(含果树)高产优质品种。三是农产品优质率不断提升。大力发展优质稻、优质水果标准化生产,2008年全县优质稻标准化栽培49.8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柑桔低改和柑桔、早熟梨标准化栽培20万亩,优质农产品比重比1997年提高50%以上。

3、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县普遍推广应用了水稻高产栽培集成组装技术和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农民因采用水稻抛秧、水稻免耕、果园生草栽培、频振式杀虫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省工310万个,节本增收1.1亿元。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2亿元,比1997年增长82.6%,农民人均纯收入4874元,比1997年净增2936元,增长 142.8%。

4、树立了干部形象。通过改革,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农技干部的各种待遇和福利的落实,解决了农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高涨,为民服务回馈社会的意识得到极大增强,指导农业、帮助农民的典型比比皆是,塑造了新时期农业干部的新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4年以来,我局共向县委推荐提拨担任领导实职干部有27人,其中担任单位正职的3人。

5、得到了社会认可。在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农业局近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一是群众满意。被评为优化经济环境诚信建设满意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党委政府认可。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6月县农业局被评为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单位、先进单位。三是主管部门肯定。2005年、2006,我县分别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省农业厅评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省农业厅病虫电视预报节目竞赛二等奖,2006年8月被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6月,农业部《财务工作简报》第9期专刊推介东安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做法;2005年11月,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专刊推介东安做法; 2005年12月,省农业厅《湖南农业情况通报》第8期专刊推介东安发展粮食生产经验。2006年4月10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季季增产,户户增收》大篇幅推介东安发展粮食生产做法。科技入户工作2007、2008连续二年得到农业部的通报表扬。

五、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一)启示

1、保障推广经费是搞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提。我县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严格执行《农业法》的有关规定,从有利于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农技推广工作经费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4 -2008年,县财政分别拨付农业局农技推广事业费(含工资,不包括财政负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部分)221.1、290.9、344.6、594.4、626.5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均实行了工资财政统发,所有在册人员参加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按公益性人员人平安排工作经费达到5000元。今后,我县将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继续增加农技推广经费,为农技推广事业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今年元月,我局已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有望将我县农技推广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范畴,从根本上解决农技人员的后顾之忧。

2、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是取得工作成效的关键。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是推动农技推广工作前进的不竭动力,针对农业发展新形势和我县实际,县农业局创新开展了网络信息、科技联村、科技入户、科技示范等农技服务工作,使农业技术服务更及时、更直接、更有效。

3、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是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如何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建立科学实用的考核考评机制是重要的一环。我县建立并实行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目标管理、岗位风险责任、日常工作督查、群众监督评价、工作绩效奖惩等制度,将每个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任务量化分值,做到考核内容既系统规范,又便于操作,通过考核、督查、评价等方式综合打分排名,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塑造了新时期农业干部的新形象。

4、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是搞好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平台。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新形势、新阶段转变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其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2005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县,经过四年的努力,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入户为平台,以专家组为支撑,以农业科技人员为骨干,以1000个科技示范户和2万辐射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网络,形成了“1+20+∞”的农技推广模式,创新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四年科技入户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现代农业要发展,科技入户是关键,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是搞好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平台。

(二)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推广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农技站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我县40%的基层农技站没有自有站房,目前靠租房办公;推广手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安排专项资金解决。

2、强化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技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由国家安排培训工程加以培训,对农技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

3、加强后续研究,巩固和完善现有成果。我县的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不十分完善,许多管理制度的功效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巩固完善现有成果,使其不断完善熟化。

东安县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全国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发[2006]30号文件的要求,结合东安实际,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强化监督增效能 优化环境促发展

强化监督增效能 优化环境促发展

去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项目建设年”的总体要求,本着“政府竞争环境,企业竞争市场”的理念,不断加大软环境监督整治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严肃查处涉软案件,以软环境升级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开展调查研究,提高软环境建设各项规定的可操作性。市纪委、监察局深入基层对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倾听民意,分析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整改意见,印发了《营口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将其适应范围由行政机关扩展至党群部门,并出台了4个规范性制度文件,突出了对违纪人员的组织处理,规范了涉企部门工作人员行为,增强了查处涉软问题的针对性。

强化监督检查,保证软环境建设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市监察局组织人员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强化对有关部门行政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对不规范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和公开曝光,推动了机关作风建设,优化了窗口服务质量。各主管部门还对各项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了“联审制”,有效地解决了乱审批、乱办班等问题。

重视案件查处,严厉打击干扰和破坏软环境建设的行为。纪检监察机关注重收集和挖掘涉软案件线索,不断拓宽渠道,开展经常性的明察暗访收集涉软案件线索活动,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权钱交易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司法不公的案件。全年共立案150件,占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总数的39.79%。同时,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强化行政过错问责,着力解决机关工作人员存在的推诿扯皮及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对75名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行政过错责任追究。

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承诺、规范行为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服务与执法的矛盾,行政执法部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采取整治措施,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到企业吃拿卡要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能办立即办、主动上门办、公开透明办、大事重点办”已成为职能部门的共识。

第四篇:创新机制强化服务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

以扶贫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畜牧水产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局始终坚持把扶贫帮困作为统筹农业农村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强势“湘北门户”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扶贫建设工作,有力的支持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我局以长塘镇柳厂、石田、柘屋、新生、石田以及白羊田镇汤港等村为重点帮扶村,开展扶贫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七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质80多万元,争取各种项目15个,为扶贫点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35期,发放养殖技术资料4万多份,使扶贫村人均年收入提高近2000多元。成功为100多户困难群众实现脱贫。

一、提高认识抓扶贫,强化领导

我局党组始终坚持把扶贫帮困工作做为一项艰巨而长期的政治任务来看待。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扶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一班人每年到现场办公6次,并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做群众工作的同志任驻村扶贫工作干部。二是制定方案。结合扶贫点的实际情况,协助当地政府制订建设扶贫工作规划,并把扶贫工作纳入局目标考核体系,为扶贫工作的运行畅通夯实了基础。三是明确责任。扶贫工作小组抓调控,统筹规划;村为主体,具体实施。每年初制定扶贫规划,具体做好哪几件事,并逐一落实,年终考核验收,这样对扶贫村的工作促进很大,各项工作进展快,并且各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几年来,扶贫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不但促进了问题的尽快解决,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狠抓落实。我局扶贫工作小组坚持发展村级经济与扶贫开发、扶贫与扶知、扶技术为主,并送去畜禽和水产苗种解决实际困难,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整体规划,分批实施,整村推进。

二、围绕项目抓扶贫,务求实效

我局扶贫工作小组深入调研,详细了解和掌握村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结合村里的实际,狠抓项目建设。一是利用科技下乡,扶贫到户。充分发挥畜牧水产局业务技术职能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养殖技术,帮助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早日脱贫。去年,我局共组织8批次12堂养殖技术培训课,发放技术资料3500多份,同时为扶贫点送去优质鸡鸭苗30000羽、鱼苗3500斤、饲料6吨。鸡、鸭苗入户后,扶贫干部逐一上门指导饲养管理,并手把手的教会他们畜禽免疫接种技术,帮助贫困户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注射技能。全年40户贫困户走出生活困境。二是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年我局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共计20万余元。2011年,解决了白羊田镇汤港村渠道改造、村组闭路电视到户,并对原村部进行了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为长塘镇石田村修复水毁工程20多处,修建桥梁一座,新建通组公路3.5公里。国家养殖业惠农项目下达后,我局根据扶贫村的实际情况,重点给予倾斜,使贫困群众能第一时间得到实惠。同时,发动局系统干部职工为两个扶贫村捐资捐物,共捐资金3万元。三是帮贫助困,安抚群众心理。每年我局都安排专人收集扶贫点需要帮扶群众的家庭情况,建立急需扶持的特困户档案,并且分析致贫原因,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局业务职能优势,实施扶贫措施,抚慰贫困户心理,进一步保障社会大局稳定。2011年,我局为对口扶贫点长塘镇石田村、白羊田汤港村投入扶贫资金15.65万元,鸡鸭苗3万羽,鱼苗3吨,饲料6吨,对两个扶贫村49户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金3万多元,并解决了最急切的生活所需,去年两个扶贫村共修建垃圾池36个,开展大规模清洁家园行动6次。

三、着力发展抓扶贫,标本兼治

一是解放思想强素质,实施科教扶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我们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二是组织贫困农民进行谈心交流。请种田大户、养殖大户、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视野,增强他们的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他们的内在动力。

总之,七年多来,我局一直致力于扶贫村在自我发展、人均

收入、村容村貌、群众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社会扶贫工作是一篇大文章,社会各界力量是一支大队伍,虽然我们在扶贫建设方面收到了实效,但是任务仍然艰巨,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力争来年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

第五篇:创新机制抓监督 强化落实促发展

创新机制抓监督 强化落实促发展

伊吾县坚持把监督检查作为促进县委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政府牵头、部门协助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高起点定位、高效能推进,形成了政府带动、部门联动、公众推动的“大督查”工作格局。健全督查机构,完善督查网络

一、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制定重点项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安居富民房建设、政府基金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单项督查方案,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纪委、发改、建设、财政、审计等相关重点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督查组,做到及时掌握情况,快速反映问题,落实成员责任。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分析督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确保督查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将督查情况以《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文件》、《督查专报》、《督查通报》等形式送呈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上半年,共召开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领导小联席会议、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政府绩效管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15次。

三、加大群众参与力度。为使群众参与到督查工作中,将监督检查与党务公开工作相结合,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开设了“书记听民声”专栏、民情短信平台、政风行风监督电话等,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全面又准确,既规范又及时。

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督查质量

一、提前掌握。学习贯彻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紧紧围绕每一阶段县委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及时沟通情况,确定本阶段督查重点,提高督查工作的预见性。

二、主动作为。针对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如房屋拆迁、低保金发放等易滋生腐败、易违纪违规问题上,提前介入,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一是完善相关制度。本着制度防腐的原则,相继印发了《伊吾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实施办法》、《关于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一步加强管理的通知》、《伊吾县关于对党政“一把手”加强监督的暂行办法》等制度,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提供标杆和准绳,为违纪违法行为敲响了警钟。二是密切关注民生。结合干部“赴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纪检干部“赴基层、问党风、访民情、听民声”等活动的开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县纪检干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5件,办好事实事11件,走访已达900余户。在旧城改造、征地拆迁时,纪委派出专人在拆迁现场办公,参与宣传动员,负责受理和接待有关投诉,确保相关部门工作程序合法、合理,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抓好节假日督查。在节假日前,印发文件或通知,再次重申干部纪律,并在节日期间对公务用车管理、值班、考勤和领导干部外出报备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确保节日安全,防止节日腐败。

三、抓住重点。按照“督在关键处、查在实效上”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一是加大对河南援疆项目、地区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项目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对2012年111个重点项目,全部建立了信息库,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审批、招投标等8项内容和项目进展实施动态监控、动态管理。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截止目前,下发整改通知书17个,现均已整改完毕;二是加大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专项治理。县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考核”的管理办法,督查、评比、考核结果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评比栏和公示栏上公示。在设立“十条禁令”、“八项制度”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整治月活动,监督检查工作逐步走向了常态化。上半年,共开展效能督查近百余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对16个(次)单位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好转、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抓住“三个度”,确保督查实效

一、在范围上体现广度。在督查时,不仅仅督查某个单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是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列入督查的范围,即县委、政府的工作到哪里,监督检查就延伸到哪里,确保了督查的全面性。今年是“政府绩效管理年”,在制定《伊吾县2012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时,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区域工作、临时性工作、党建工作、行政效能等工作,确定了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和111个三级指标,将全县各项重点工作全部纳入其中。

二、在实施过程中突出深度。近两年监督检查工作,不仅对各方案的制定、任务的分解、措施的落实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而且抓住根源,对工作思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进行严格督查,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如在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过程中,针对群众意见多、满意度低的部门,及时召开通报会进行通报,要求被评议的部门结合评议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县自办台开办的“一把手”勤政廉政栏目中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督查。并对满意率排名靠后的三个部门,由纪委书记与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同时,针对在干部考核谈话中,干部职工反映的对部门财务收支不明晰、不清楚的情况,制定了《伊吾县部门副职领导主管人事和财务工作、正职领导重在监管工作的有关规定》,对部门资金管理使用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各单位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在单位内部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在督查结果应用上加大力度。注重将指导、督查和考评相结合, 对任务进展情况、未完成的原因、典型经验做法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推动工作的落实。针对当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以督查专报的形式上报县委、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考核评价环节,注重把日常督查、季度检查、年底考核的相结合,并广泛征求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各方面的意见,使考核结果客观、公平、公正。考评结果也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及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从而体现了监督检查的严肃性。

下载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总结工作创新机制 优化计划生育服务(大全)

    总结工作创新机制 优化计划生育服务xxxx年以来,在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局的精心指导下,我街道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认真落实市计划生育工作部署,......

    创新管理 完善机制 优化服务

    创新管理 完善机制 优化服务 全面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流动人口 管理工作各位领导、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我县矛盾纠纷排查和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工作做以下发言,不妥之......

    创新机制抓督查强化落实促发展--督查室工作总结

    创新机制抓督查 强化落实促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建成经济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发展稳定双推进、服务考核双强化”的工作思路,不......

    创新机制抓督查强化落实促发展--督查室工作总结

    督查工作情况汇报中共掇刀区委督查室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委“打造工业新区、建设宜居新城、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努力奋斗”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大督查”观念,按照“发......

    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服务功能 构建和谐社区

    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服务功能 构建和谐社区 检查组各位首长及领导: 今天各级领导莅临我社区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地关心和帮助,也是对我们工作地重视和有力......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职能经验交流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职能经验交流近年来,区妇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

    创新教研机制 强化服务引领 努力提高优质教研服务

    创新教研机制 强化服务引领 努力提高优质教研服务-------巨野县教研室典型事迹材料近几年,巨野县教研室紧紧围绕“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培训”几个工作重心,牢固树立学习......

    纪委办公室 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抓督查 强化落实促发展(精选)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 办公室工作经验材料 创新机制抓督查强化落实促发展 中共XX县纪委办公室 (2011年8月)近年来,XX县纪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反腐倡廉中心工作,坚持高点定位,突出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