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作业
初中化学教师的学习指导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时,比如,新磨的刀,刀口比起刀背更容易生锈;生石灰拌水后粉墙,墙面“结壳”后会“出汗”;白醋能去除水垢等,以此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其中的微妙与有趣,潜移默化地缩短其与化学学科的心理距离。
所以,尊重、分层、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化学教师要组织学生有效进行实验教学,启发学生实验假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其一,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尊重学生的体验、分层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体验快乐。教师尊重学生不同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地有个性的实验,尊重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实验。如S与O2反应,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有的观察到S粉先熔化再燃烧,有的观察到淡蓝色火焰,有的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等,应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反思自己不足。
其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态度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实验操作中,常常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和温度差等问题使红磷燃烧停止后需较长的时间冷却,或是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只有极少量的水进入集气瓶,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情况,造成实验现象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促使实验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
其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如在完成教材上的“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学习后,可以创设一个家庭小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利用废旧干电池设计实验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生可以利用家里的现成材料(废干电池、白醋、铁丝、剪刀、砂纸等)作为实验用品来完成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有利于他们提高以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特别是一些经典实验更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优秀范例,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二篇: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化学教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在不断地探索中渐趋完善。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优化化学作业设计,使化学作业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化学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的重复活动,是形成学生各种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转变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学生的作业。作业不仅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而且还是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设计、讨论、实验、体验和交流等。因此,新课程下的化学作业,应该架起师生间心灵和信息交流的桥梁,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
二、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是因材施教的弹性化原则,即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分成不同内容、不同标准、不同模式和不同分量的作业,也可以把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成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另外对作业的评价也要相应进行分层评价。
(二)是培养兴趣的人文化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三、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配合课堂教学,体现化学作业的新特点:
1、联系生活。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在与生活实际的接触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化学知识要联系日常生活,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难题。如鉴别矿泉水和纯净水;如何除去锅垢、怎样降低水的硬度;怎样除去冰箱里的异味;为什么禁用含磷洗衣粉等。
2、因材施教。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对作业内容的设计自然就要有所不同。作业内容的设计要以自主为原则,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比如,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写一份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的作业,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如背诵元素符号、化合价口诀、金属活动动性等识记性作业。
3、合作探究。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合作与探究。化学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化学作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化学作业的重要作用,体现学生为主体,在化学作业设计的形式上要注意灵活性。除了常规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书面作业外,还可布置适量的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作业。
五、化学作业的检查与评价
1、书面作业采用多种批阅方式。
(1)当面批阅。当面批阅要因人而异,作业做得较好的,教师应给予表扬,指出其优点,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应该给予关心爱护,重在鼓励,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其及时解决困难;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应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耐心做工作,改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
(2)分组批阅。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学生任组长,共同讨论问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参考答案,并帮助他们进行订正。这样,学生在批阅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
(3)集体批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挑选作业中的突出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学生集体批阅,指出其错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减少错误。
2、口头作业可当堂做出评价,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基础差的给予提示,并以鼓励为主。
3、阅读作业可与实践作业相结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可各抒己见,并把学生的成果汇总,如有可能可在校刊上发表。也可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如辩论“化工厂的功与过”“电池的利与弊”。
4、探究作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班里或学校里举办小型展览,让学生评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 2014.8.28
第三篇:《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刘友娴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对教师来说,布置作业就是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指导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学生来说,完成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优化化学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却依然关注不够。现在初中生的化学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作业”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忽视的环节,多数教师对这一环节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深。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造成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师在布置与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步入”题海”,其结果增加了学生负担,导致学生厌学。在新一轮的”减负”活动中,教研室建议,教师要精选课堂训练及作业,保证训练与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要适当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用;作业形式要多样,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训练、社会实践等。
基于此,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这一课题,旨在从最基本的作业入手,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化学作业“高耗低效”现象,提高作业质量,实现“减负提质”。
优化作业包括作业布置的量、布置的内容、布置方式、批改的方式、批改的频率、批语的表达等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是不是有效教学,其衡量标准应该是 “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我们所强调的教学有效性必须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其他的主要原因。
二、课题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某些能力还有所欠缺的。
2、学生参差不齐,很难科学地界定作业布置的量、布置的内容是否适合每个学生。这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3、由于课题组成员都比较年轻,工作经验不够。教学观念、实验能力、研究手段等方面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方案设计:
(一)、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在具体理论研究的指导下,研究作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创设条件,设置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以主动引起或改变某些客观对象,从而分析研究,主动揭示其因果关系。
4、行动研究法:运用具体的思路方法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和研究。
5、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便于针对性研究。
(二)、研究主要思路:
1、本课题研究主题及主要目的:(1)、通过对初中化学作业内容的研究,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促使作业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2)、通过对初中化学作业形式的研究,减轻学生学习上过重的负担,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
(3)、通过对初中化学作业评价的研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发挥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4)、通过研究,为学校的化学教学、优化化学作业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本课题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工作:
本课题计划从作业的形式、内容、评价等几方面入手研究,并采用以下三中具体措施开展研究工作。
其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化学情况。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喜欢程度、化学作业的难度、作业量等,为帮助教师改进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讲评以及反馈等问题时提供依据。
其二、进行个案分析。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待化学作业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其三、控制习题的难度,习题难度要分层,体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相似情景的习题、归纳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重点在对题目的表征,以促进学生对题目的评价和反思。加强学法的指导,即策略性知识的指导。
第四篇:浅谈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本人长期在一线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在教学中试着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作业形式多样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作业也要变得多样化。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发现千篇一律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除了布置常规作业外本人采取多样化的尝试。(1)口头作业: 本人借鉴文科常用的“复述课文”的口头作业形式,设计一些课前几分钟完成的作业。如“口头复述上节课内容要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某一概念、原理、现象⋯⋯”、“5分钟内串讲某章的内容要点,学生在准备和口答这种作业时,必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很好地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2)拓展性作业: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本人根据课程的安排,充分运用本地的课程资源,适时开展课外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参观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决。如学习到“燃烧与灭火”时,本人布置下列作业: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组成小组,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纸、杂志等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灭火方法;附近地区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起火原因;附近企业、公共场所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写出调查报告,向家人和领导宣传消防灭火的知识,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所调查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会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并以调查访问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3)探究性作业: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化学作业设计要渗透这一科学理念。例如:在讲到《分子和原子》这节课时,有个家庭小实验‘1 +1是否等于2’。根据书上的例子我先演示了自己利用家庭物品设计的小实验,展示了探究报告,并把我的设计思路与学生共享,请学生找出这个实验的不足。学生们纷纷发言,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我趁机提出问题:你能设计出不同于我的实验,并展示探究报告和设计思路吗?给大家一周的时间,参加这项比赛的同学,人人有奖。一周之后有一半的同学参加了这项角逐,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有三个实验的精确度远远在我之上。同学们品尝到了探究的乐趣、创新的乐趣。(4)弹性作业:根据弹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建设性地提出弹性作业实施的基本原则:定时不定量、分层设计、因材施教、形式多样、主动发展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化学弹性作业的模式。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而不规定统一的作业量。要求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总量是不超过6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里所做的作业多少即为该生的作业量.可能是10道题,也可能是15道题,具体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数量不同,但负担却是相同的。在弹性作业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出现偷懒的现象,本人一方面做好“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还有控制学生作业的手段,有成套的作业手册,指导学生的作业活动。
2、作业难度层次化
一个班集体中不同的个体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有的基础较差,有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有的自控力较差。因此本人在作业设计时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分层次设计,设计作业主要想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设计一些基础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化学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除完成基础题,还要做提高题和拓展题,一方面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在学习化学式的计算时,布置了包括基础题、拔高题、拓展应用题三个方面的五个小题,让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三个来完成,这样不会有人抄袭作业,变紧张为轻松,变苦学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作业效果,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本人在设计作业时还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由浅人深,由近及远,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是一开始就被问题吓倒,而是运用自己这节课所掌握的知识,沿着老师设计好的台阶一步一步地走下去,顺理成章。既梳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加深理解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的作业学生练得有兴致,练得轻松。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性质”一节时本人设计的作业是:(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有什么现象?说明氧氧化钠具有什么性质?(2)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有何变化?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性质?(3)向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如何解释?并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作业问题清晰,思路明确。作业中通过(1)(2)两问巩固了本节课所学氢氧化钠性质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3)来提高运用,符合学生练习的层次化特点。
二、初中化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作业批改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指标。作业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反馈教情、学情、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作业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作业教学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成为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个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化学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师一人独批、独改、独评,教师工作量大,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有效的作业批改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师生共同完成。为了提高化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批改方法:(1)精批细改。作业收齐后, 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 8——10 本, 进行精批细改, 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改进教法。(2)自我批改。作业做完后,本人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写出各种解法,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组批改。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任组长,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然后各组成员流水作业,进行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活跃课堂气氛。(4)当堂当面批改。为了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方法却因人而异。作业做的较好的,本人给予表扬,指出其优点, 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后进生不能讽刺挖苦,应该给予关心爱护, 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其掌握正确的改正方法;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 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 做耐心的工作, 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这种方法, 能有效的发挥出作业做题时间短,反馈校正快,学生掌握及时的特点,弥补了单元过关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5)网络批改。本人把作业评改、例题剖析等信息(电子邮件)传给各个学生邮箱或用多媒体,学生把问题和建议等信息(电子邮件)传给教师邮箱,实现人机对话、师生互动、构建问题情境,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使之达到作业批改的最佳效果。以上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可以交错选用,能够大大提高作业的批改效率。
总之,初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提高,使教师变主演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使熟悉的作业成为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第五篇:浅谈初中化学作业的批改11
浅谈初中化学作业的批改 官亭镇中心学校 杨玉梅
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作业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优良中差来划分等级。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作业教学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成为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个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将评语引入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切实有效的进行化学作业的批改,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备课、作业、单元过关并称为教学常规的三大环节。要看到作业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作业批改中多存在以下问题:(1)反馈时间过长。
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尤其在我们城镇中学,学生正处于高峰期,班额过大,而师资配备又跟不上,多数教师身兼两个学科的教学,如果对化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短则两三天,一般为四五天,长的竟达一个星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2)反馈信息量过小。
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3)校正措施不力。
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4)作业形同虚设。
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应付上级检查,多让学生做一些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抄写例题,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作业反而成了“负担”,它的作用逐被单元过关所代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价值。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批改方法
一、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在错误的地方做上某种提示符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也可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自查,写上“再想想”、“运算对吗”、“看清楚题了吗?”等。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方法,而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薄弱环节。
二、拓宽思路,激活创新意识
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
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就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 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三、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批改学生的作业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我是这样做的对于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学生,除了打上“优☆”外,还加上各种评语展开竟赛.如“你真棒!”“好极了!”“very good!”每次全班还评出一个字写的好,作业正确率高,解题最有创意的学生,打上“best!”对于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得使其学习数学的优势得到了顺势迁移.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志治学态度。
我从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我总是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一定能行!”“你的进步很大,老师知道只要你认真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万分高兴,希望你努力更上一层楼。”“再细心一些,准行!”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
当然,写评语时要注意:评语要写得明白、具体、亲切、实事求是,充满了激励性和启发性,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实践证明,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在评估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她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