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
初中
学科
化学
教材版本
所在章节
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第二课时)
作业类型
课堂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功能
诊断、巩固、提升
知识要点
溶解度
课标要求
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设计理念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形成。为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同时体现了“双减”工作提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要求,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精选习题,控制时长。首先作业内容指向教学目标,其次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相辅相成,梯度设
置,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和提升的功能。
《7.2
物质溶解的量》作业设计
7.2
物质溶解的量(第二课时)
知识要点
学科能力标准
能力水平(相关行
为动词)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了解溶解度的含义,能分析常见固体溶解度曲线中的信息。
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表示、理解、说明、区分
能定性与定量等多个视角认识溶液的形成和变化。
比较、联系、构建
网络、概括、整合能设计实验,证明两种物质溶解性的不同;能根据物质溶解度设计实验鉴
别两种物质。
自主设计、获取证据、执行、反思与
评价、改进
教学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作业目标,现将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呈现如下:
教学目标:
1.明确固体溶质溶解度的概念,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及运用溶解度曲线图。
2.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4.学习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
教学重点:
1、溶解度的概念。
2.有关溶解度曲线绘制及运用的探究。教学难点;
1.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2.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与溶解度的变化关系。
学情分析
本章以溶液为主线,首先从定性角度认识溶液,接着从定量角度研究物质
溶解的限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定量角度认识溶质质量分数,内容安排循序
渐进,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关于溶解度的学习,学生对
于溶解量、溶解性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先从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开始,通过溶解
度曲线学习多角度认识溶液,作业应结合教学,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从而理解
概念。
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指向巩固教学目标,结合教学落实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形成,依据本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作业目标如下:
1.巩固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含义。
2.巩固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合曲线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溶液的组成变化,培养在复杂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了解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因素
4.巩固发展学生从温度、溶质、溶剂的视角分析溶液的组成与变化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作业细目表
作业类型及题量
课堂作业:共
小题,着重考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课后作业:共(5+2)小题,其中前
题是基础题,着重巩固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为必做部分;后
题是提升题,为学有余力同学准备,为选做部分,让学生既有发挥的余地又有选择的余地,旨在发展能力,意在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长
课堂作业:预计总时长
分钟。
课后作业:预计总时长(必做+选做)15
分钟。
实施过程与策略
第一部分
课堂作业
作业内容、参考答案及题目来源
设计意图
学科素养及
能力维度
1.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t℃时,10g
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
水里,所以
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g。
B.t℃时,把
10g
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
指向“教学目标
1”
巩固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突出“四要
素”,巩固溶解度概,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
知识要点
认知水平
题号
固体溶解度概念
理解、应用
课堂(1
题)、课后(1
题)、课后提升(1
题)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了解
课堂(2
题)
室温下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知道
课堂(3
题)、课后(2
题)
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了解
课堂(4
题)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理解、应用
课堂(5
题)、课后(3
题、4
题)、课后提升(2
题)
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日常生活
现象的解释
应用
课后(5
题)
以
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g。
C.把
20gNaCl
溶解在100g
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0g
D.t℃时,把
31.6g
氯化钠溶解在100g
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
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1.6g
参考答案:D
题目来源:学科网
念建构的思维过程。
能力维度:
理解、识别
2.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增加水的质量
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升高溶液温度
D.溶解过程不断搅拌参考答案:C
题目来源:5.3
中考
指向“教学目标
1”
巩固认识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其中A
选项最具迷惑性,通过练习区别溶解量与溶解度,从而扩充理解温度与溶解
度变化的关系。,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能力维度:
理解、识别、区分
3.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下列因素一定无关的是
()
A.温度
B.溶质性质C.溶剂质量
D.溶剂性质参考答案:C
题目来源:学科网
指向“教学目标
3”
巩固认识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知道影响溶解度的外因和内因。,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
能力维度:
理解、识别
4.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
会发现啤酒会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会常常打嗝,这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
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指向“教学目标
2”
巩固认识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温度与压强对于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所以无论教学还
是作业,选取生活中,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理解、应用
参考答案:B
题目来源:课本
7.2
习题
改编
熟悉的素材,在情景中加深认知,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思维方法。
5.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指向“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及运用溶解度曲线图,在应用中加深对对概念的理解,从定量角度分析判断溶液。,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
能力维度:
理解、识别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t2℃时,将
30g
甲加入
50g
水中,得到
80g
溶液
C.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t1℃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0g。参考答案:C
题目来源:学科网改编
第二部分
课后作业
基础题(必做)
作业内容、参考答案及题目来源
设计意图
学科素养及
能力维度
1.20℃时,在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
NaCl
指向“教学目标
1”,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示:
深化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建立“饱和
(1)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由题意和表中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克。
参考答案:(1)③④
(2)36
题目来源:学科网
溶液”与“溶解度”
概念之间的联系。
能力维度:
理解、应用
2.常温下,1
克某物质恰好配成100
克饱和溶液,则它属于()
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可溶物质
D.易溶物质参考答案:C
题目来源:《多元评价与素质提升》7.2
能力提升习题
指向巩固“教学目标3”,巩固“教学难点
1”,溶解性虽然是用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等概念粗略表示,但它在学习物质物理性质或某些化学反应时经常应用,因此,对这个概念的学习不可忽
视。
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
能力维度:
理解、分析、应用
3.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见图
1),结合KNO3
溶解度曲线(见图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指向巩固“教学目标1、3”,依托溶解度曲线和实验现象学生考查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建立图形结
合的解题方法,充分
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
责任
选项
①
②
③
④
加入
NaCl
质量(g)
所得溶液质量(g)
115
136
136
A.①→②,KNO3的溶解度增大
B.②中
KNO3
溶液的质量为
140g。
C.③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③→④,析出
KNO3的质量为
8.4
g参考答案:D
题目来源:学科网改编
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合曲线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溶液的组成变
化,培养在复杂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维度:
理解、应用
4.请根据如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含义是。
(2)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3)
t2℃时,b
点处的溶液是乙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
t2°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指向“教学目标
1”
巩固理解溶解度曲
线的意义,初步学会查阅、运用溶解度曲线图,并依托溶解度曲线,落实从溶剂、溶质和温度等视角
多角度认识溶液,并初步形成分析溶液
变化的思路,巩固发展学生分析溶液的组成与变化的推理
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能力维度:
理解、分析推论
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将
b
点甲溶液变成a
点溶液,试设计一个实验途径
。参考答案:
(1)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为
15g。
(2)30g
(3)不饱和
(4)乙>甲
(5)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题目来源:学科网改编
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5.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一定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运
用化学知识和原理解释下列现象。
(1)
有人用冷开水养金鱼,你估计结果会怎样?请解释原因。
(2)
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3)
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
(1)
水烧开,因升温,空气的溶解度减小,放冷后一定时间内溶解的空气不易增加,鱼会缺少氧气死亡。
(2)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3)
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只能采取蒸发溶剂得到固体,而夏季气温高,当溶剂蒸发,海水中析出的主要是氯化钠;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下降,海水中析出的主要是碳酸钠。
题目来源:7.2
课后习题与《多元评价与素质提升》习题选编
指向巩固“教学目标4”,选取生活中熟悉的情景,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
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理解、应用
提升题(选做)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克。则此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溶质=4:1
B.溶液:溶质=5:l
C.溶质:溶剂=1:5
D.溶液:溶剂=5:4
参考答案:C
题目来源:《多元评价与素质提升》7.2
基础训练习题9
指向巩固“教学目标1”,在“饱和溶液”
与“溶解度”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基础
上,深化应用,从溶解度角度定量分析
溶液、溶质与溶剂,为后面有关溶液的计算作铺垫。
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能力维度:
理解、分析计算、2.t1℃时,向各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指向“教学目标
1”,学科素养: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能力维度:
理解、分析、判断、应用
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
提升对溶解度曲线
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
意义的理解与应用,法错误的是()
依托溶解度曲线和
实验现象,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
根据物质溶解度辨别物质;从实验现象分析溶液;学会运用
溶解度曲线判断温
A.烧杯①中加入的固体是氯化钾
度与溶解度的变化
B.t1℃时,烧杯①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关系以及定量分析
C.将温度升高到
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溶液。
D.若将烧杯①和②中溶液的温度从
t1℃升高到
t2℃,两溶液质量相等
参考答案:B
题目来源:2021
年包头中考模拟改编
作业评价
1、完成情况:
课堂作业
95%的同学在预估时间内能完成。课后作业
80%的同学在完成基础题同时也完成提升题,小部分同学选做部分不做。
2、掌握程度:
课堂作业
1-5
题完成较好,题型简单,夯实基础。课后作业
题,第一种
情况学生忽略题干中
克溶液而不是
克水,从而选错;第二种情况,学
生能知道此时溶液中的溶剂是
克,在确定溶解度时,大部分不会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而是通过计算,费时或卡顿。有关溶解度曲线中分析溶液的变化,是
该类题型的难点,在作业设计中应加强。第5
题,学生表述的,在准确、清晰、精炼、完整的方面均有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在日常教学与练习中常抓不懈。
案例反思
本节作业内容全面,覆盖了本节知识点,且重难点突出,题型多样,同时
结合难度进行梯度设置,有针对性也有代表性,整体比较合理,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学习,符合“增效减负”的作业设计初衷,且将能力培养和科学素养培养贯穿始终。从学生完成情况分析,有关溶
解度曲线中溶液变化的分析,需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