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指导加强审计工作一体化建设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和审计实践,从有效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作用出发,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整合系统资源,加强审计工作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 免疫系统论 政府审计 一体化建设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
。这一论断的提出,对国家审计机关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科学宏伟的目标,对于促进全面提高审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任何系统要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使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和系统外部能够相互作用的条件和方式,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客观上要求审计自身必须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应当是审计法规制度、审计机构与组织、审计人员、审计方法与技术等要件的协调组合。当前审计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审计免疫职能充分发挥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例如审计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不足;审计工作的统一组织、指挥、管理与协调机制有待加强;审计与其它执法监督机关的协调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等等。为有效发挥审计机关的“免疫系统”作用,笔者认为必须立足现实、深入研究,不断深化审计改革,在现行政治体制和法律框架内,落实宪法和法律关于审计领导体制和法律监督性质的规定,使已有的制度、规定能够更加充分发挥作用。
积极推进“审计工作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强化改革措施,从总体上对审计工作予以统筹,使审计机关上下之间、横向之间以及审计机关内设机构与外部机构之间结成统一的整体,实现审计资源的最佳合理配置和分工制约与协调机制,使各级审计机关能够更好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审计工作全局的总体把握,统一谋划,统筹兼顾,上下左右协调一致地推进审计工作,有利于审计机关排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确保审计免疫职能依法、独立、统一、规范、有序运行,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并实现审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和完善上下级审计机关领导机制
在我国,审计机关是双重领导机制,既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也向本级政府负责。特殊的领导体制导致了有些审计机关在接受领导上的职能错位,既不利于审计一体化机制的实行,也不利于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业务一体化固然重要,但需要加强和完善上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工作机制来作为保障,否则,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审计业务一体化。手足都是由大脑指挥的,大脑不能统一,手足如何配合?领导机制如不能上下一体,业务部门更不可能。因此,加强和完善上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工作机制是促进审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是审计一体化的关键和核心。
㈠下级审计机关要坚决服从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坚决服从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是加强和完善上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工作机制的前提,对上级审计机关的决定,要坚决执行;对上级的总体工作部署,要认真贯彻落实;对上级交办的事项,要积极组织完成。否则,就不可能达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政令畅通、齐心协力的要求,审计一体化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㈡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上级审计机关加强和完善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监督,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审计决策制度,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权力进行约束和制衡,是加强和完善上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工作机制的保障。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生活作风廉不廉,直接关系到上下级领导工作机制的贯彻和实施。一个政治责任感不强的领导,必然对上级的要求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个工作作风不实的领导,必然是对上级的要求“表面一套,实际一套”;一个生活作风不廉的领导,也必然是对上级的要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和完善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才能保障审计机关上下级领导机制顺利实行。
地方审计机关的领导在审计项目的计划安排、审计人员的选用、审计信息的报送、审计结果的上传下达、审计处理的决策、审计业务工作的控制管理等方面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权力高度集中,使地方审计机关的“人治”色彩尤其浓厚,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审计质量和审计形象,直接影响着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监督,对预防职务犯罪和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㈢上级审计机关要不断加强审计计划和“大审计”项目的统筹管理
目前,审计署、特派办、地方审计机关及省市县的上下级审计机关,由于彼此各自为战,审计资源难以整合,审计信息难以共享,导致审计资源不足与浪费的问题并存,重复审计和存在审计监督盲区的问题突出。国家审
计署及省级审计机关应统筹管理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计划编制,按照“两下两上”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审计资源,围绕国家经济工作中心,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审计计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能改动,下级审计机关应努力完成。如遇有特殊情况,可适度调整,但必须履行手续。下级审计机关
若需变动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要向上级审计机关提出申请,阐明变动计划的原因,上报审计署或省级审计机关审批,增强审计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上级审计机关应加大行业审计和授权审计的组织力度、大力推行异地“交叉审计”,以oa、ao系统为支撑,对大型审计项目实行统一指挥和调度,对现场审计实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对大数据实行集中式统一处理和汇总,实现对大型审计项目的集中管理。要通过统筹管理,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和审计机关内部的协作,实现工作部署上的整体联动,建立审计信息成果资源共享机制,畅通共享渠道,充分挖掘各级审计机关的潜能,对重大审计情况实行必报制度,使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把握全局的能力更高,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效果迈进。
㈣上级审计机关要充分听取下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多为下级审计机关排忧解难。这是加强和完善上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工作机制的关键。一般来说,下级审计机关服从上级审计机关的决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在地方政府的利益与上级要求有冲突时,下级审计机关便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这时,就需要上级审计机关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体谅下级。同时,上级审计机关还要多为下级排忧解难。除了业务工作外,干部人事调动和经费保障等问题都涉及到地方政府的管辖,需要上级审计机关特别关心和支持,以促进审计业务工作的开展。
㈤下级审计机关遇到重大事情,要多请示汇报。这是加强和完善上下级审计机关领导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有的审计机关在办理重大事项时不及时请示,擅作主张,以致事倍功半,甚至出现差错;有的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不及时向上级报告,想捂着、盖着,结果欲盖弥彰,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事实上,有些事情只要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汇报,多请示,多协调,是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的。
二、构建审计机关的横向协作机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审计环境不断变化,国家审计也面临诸多挑战,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和职务犯罪涉及的地域越来越广泛,手段越来越隐蔽,技术性和专业性越来越强,对于特定行业和领域违规问题的审查,需要具有专门行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参与。在这种形势下,为实现审计的免疫职能,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必须加强审计机关之间的横向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审计工作的整体性、统一性。
㈠建立案件线索横向移送制度
目前,各地审计机关审计线索提供工作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其主要表现:一是各审计机关内部的审计线索提供还仅局限于个人之间,属于自发性的活动,虽个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还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制度约束和奖励机制。二是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审计线索提供几乎处于空白。由于协调机制尚未完善,审计线索还不能互通有无,使有些跨地区的违纪违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防治,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助长了有些单位利用跨地区作弊手法达到营私舞弊的风气。
针对提供审计线索存在的问题,审计署应尽快出台有关审计线索提供的管理规范,强化约束机制,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发现的涉及异地审计机关管辖范围的审计线索,要毫无保留地及时提交给相应审计机关,保证违纪违规问题得到应有的查处。审计署定期在审计系统内部进行考核或通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各级审计机关内部要建立提供审计线索调度机制,建章建制,指定专门机构协调此项工作,对成绩突出的业务处室和个人采取必要的物资或精神奖励。
㈡健全审计协查制度
审计协查制度,是指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事项不在本行政区域内,需跨地区进行审计调查核实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确保不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查深查透,发现和查处大案要案,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建立审计协查制度,不仅有利于规范财经纪律行为,提高反腐工作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还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国家审计署应在现有协查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相应的协查办法和协查纪律,建立健全协查机制和考核机制,量化考核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oa系统,建立审计协查信息平台,设立协查信箱或电子信箱,确保协查制度落到实处。明确要求,凡需某审计机关相互协查的审计事项,协查审计机关应当在一定的时间内派出事业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审计人员迅速办理协查事项,并及时反馈协查事项结果。
㈢积极开展审计项目异地交叉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但是应当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这条规定表明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自身管辖权内的审计项目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审计,对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项目可以直接审计,也可以通过授权指定其它审计机关异地管辖。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可以在上级审计机关的组织领导下,开展积极的横向协作。在现行审计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监督作用,必须打破辖区地域的限制,通过广泛实行异地交叉审计,避免因本地人情关糸网给审计监督工作带来的困扰,回避地方政府的庇护掩盖。近年来,各地审计机关对部分审计项目相继采取由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统一制定工作方案、统一检查范围、统一处理处罚标准的异地交叉审计的工作办法。实践证明,异地交叉审计有效地化解了各方面的审计阻力,排除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廉洁从审及保证审计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㈣建立审计人才储备库和审计人才统一调配机制
为发现和挖掘各类专业人才、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突发事项应急制度,各级审计机关应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组织选拨各类专业审计人才,建立审计机关人才库。
在审计工作一体化模式下的审计机关横向协作机制中,通过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协调管理,可以通过对人才库中不同专业审计人员的调配,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协作各方审计机关审计资源的整合,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的审计,从而取得较好的审计成效。适时组织人才库中的专业人才开展业务研讨、经验交流和成果评选,既可以为专业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可以为审计系统的内部培训提供较好的师资力量。
三、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国家审计在审计框架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指导和监督的职能,为国家审计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职责目标上容易达成一致认识,在技术手段上具有广泛同质基础,在资源利用上便于获得互补效应。
㈠内部审计以服务于内部管理为目的,与政府审计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其独到之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广泛的审查范围。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情况熟悉,掌握了解情况较多,审计方法灵活多样,极大地弥补了外部审计情况不熟的缺陷。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借助外力,通过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服务于本部门领导决策和宏观管理,提升了自身的地位。
㈡对社会审计,审计机关一方面应加强对其业务质量的监督,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审计成果,在审核把关的基础上为我所用,避免重复审计。同时,在遇到一些受审计机关难以独立完成的审计项目时,还可以采用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审计,审计机关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以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与其他监督机关的协作配合 提升问责和反腐合力
在审计工作一体化建设中,审计机关应积极加强横向联合,合理地利用国家监督体系中有关监督执法机关的功能、权威和信息,既可提高审计在“高层次”监督中的地位,又有利于加强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如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与五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查处经济案件方面,与纪委、监察、检察机关建立联合办案协调机制;在专项资金审计方面,与财政、税务及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合作机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面,与财政、建设等部门联合成立投资审计管理领导小组,可以使审计监督的效率有更大的提高,审计质量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第二篇:以民事诉讼功能为导向的审判监督程序终局性研究
审判监督程序终局性研究
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二庭张彬
【摘要】审判监督程序从法律的设置目的来说,应当是当事人行使自己诉权的一个方式。但是由于之前立法方面的冲突,导致目前审判监督程序反而导致了当事人之间诉讼的无休无止,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这一点要求必须能够在民事诉讼中,对于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造,使之能够成为真正由当事人行使的一项诉权,并赋予审判监督程序的终局性,来获得司法资源与司法公正的平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确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价值,并对现行立法进行必要的改造。
【关键词】审判监督程序 终局性 客观真实 诉权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原理,司法应当是一个社会中终极的纠纷解决办法。因此,民事判决应当拥有既判力和执行力。非经特定的程序,法院的民事判决的效力不得被推翻,同时必须无条件的得到执行。
在我国,民事判决的这一终局性效力依然有待商榷。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存在。根据目前的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也就是再审的提起,并不需要非常严格的法律标准。一般来说,只要程序违法,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判决,只要经过当事人的申诉,都可以提出再审。
这样一来,理论上的法院两审终审制,就不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而是由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存在,从理论上来说,审判将成为一个没有尽头的程序。就像一个日本的民事诉讼法学者说的那样,如果民事诉讼只要发现了新的证据或者可能的判决错误,都要提出再审的话,那么民事诉讼将永无尽头。但是如果我们放着明显的审判错误而不去纠正,那么明显的也违背了司法的目的和目标。
在司法上,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但是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我们如果承认法官并非全知全能的神,就必须知道,我们的判决总是会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这样的差距由于任何客观事实都无法真实的重现而永远无法得到消除。那么,对于客观事实的追求在司法上不是一个可以欲求的目标。那么司法追求的应当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需要法律上的证据予以确定,而在客观世界里,由于矛盾的普遍联系,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行为都会在客观世界上留下一定的痕迹,而这些痕迹也会引起别的关联。客观世界里发生的行为本身就会如同水面上的涟漪一样,产生永无止境的证据链条。那么哪些证据能够采信,那些证据必须放弃,也成为了确定法律事实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一味的强调发现新的证据就可以推翻过去的判决,进行再审,毫无疑问将是法院判决的终局性遭到破坏,最终损坏的是法律上的权威。法律真实在理想情况下应当与客观事实吻合,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在实际当中,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越接近,需要动用的司法资源也就越多。有限的资源与客观事实的无限接近而不可抵达性,是司法实践中的重要矛盾。而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立,就应当在这一对矛盾中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去尽可能的在社会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去追求司法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
如果我们要探究一个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以及构建一个民事诉讼程序,就不得不从民事诉讼的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民事诉讼的功能与民事再审的功能。
民事诉讼的功能主要是对民事争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判决和裁量,以满足民事主体的权利要求,要求民事主体承担相应的义务,以实现法律的规定,使得立法意义上的法律成为实际生活中的法律。
按照诉权理论,民事诉讼的提出,是由当事人启动的,当事人的这一权利,是为民事诉讼法上的诉权。
诉权的性质是公法意义上的还是私法意义上的,还存在争论,一般而言,诉权是当事人民事实体法律上的请求权在诉讼程序中转化而成的。但是这一转化过程,需要国家的法律,主要是民事诉讼法进行明确的规定,否则诉权的存在就是一个无根之木,以至于在法院里会得到否定。同时,也并非所有的请求权都会自然而然的在法律上转化为诉权。一项请求权能够成为当事人的诉权,主要的依据还是在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那么诉权在民事诉讼法上,可以被分解为,一审案件的诉权和二审案件的诉权,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的诉权。一二审的诉权的分立,是为了实现程序的正当。即,任何法律的救济都必须得到监督和检验。二审的诉权就是为了给一审的当事人提供救济。二审的诉权是由当事人独立进行行使。二审的诉权就是为了实现当事人对正义的需要,实现正当程序,起到最终能够使得司法具有终局性的一个步骤。
但是再审过程中,提出再审的主体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提出再审的主体主要有三个。第一,当事人对于二审的终审判决可以提出再审请求。第二,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于生效的民事判决提出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判决。第三,法院自身可以对自己产生错误的民事判决提出再审。
虽然在一个民事诉讼法中,对于再审的提出,规定了三个主体,但是再审提出的主体与二审提出的主体的差异,正是我们探究二审与再审的制度设计渊源的起点。
再审的主体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人民法院提出再审,其中包括原审法院的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提出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审。这里的再审的提出,法理上的依据是我国宪法上,对于上下级法院的监督与被监督的规定。在组织架构上,上级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当然有权提出再审,这一提出,并非是当事人诉权的体现,而是国家公权力的介入。而本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有权提出再审,是由于在法院内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以及法院院长和审判监督委员会的负责制所推演出来的监督权。
而再审主体的第二个,是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提出抗诉。这一抗诉提出的法律依据也是来自于宪法上对于人民检察院职权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设立的专职的法律监督机关,那么由其对于法院判决的监督提出也是来自于国家公权力对于民事诉讼的介入。
再审提出的最后一个主体是当事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和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像原审法院或者是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但是当事人本身并没有办法单独的发动再审。当事人提出的再审请求必须按照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由法院对再审理由进行审核,满足条件的时候才可以启动再审。而在我国,当事人对一二审证据的发动,是不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核,而仅仅符合立案的程序性要件审查,既可以发动。由此可见,由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并非是民事诉讼法当中,对于当事人诉权的再次确认,也不是当事人对自己诉权的行使,而是通过国家机关,将来自私人的诉请转化为国家公权力色彩的审判监督。
换言之,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并非作为诉权的行使,而是作为国家机关发现审判错误的线索而被容纳进当前的民事立法。
综上所述,再审程序,也就是审判监督程序,并非是基于诉权的民事诉讼程序,而是国家公权力为了保证其自身的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而介入民事诉讼的行为。再审的设立,是基于公法上的理由,而非私法上的理由,与当事人的诉权也并非有实质性的联系。
那么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公权力对于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私权利处分的介入是否具有正当性?同样我们还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当事人依据自己的私权利提出的再审申请是否必须经过法院的审核,进行私权利到公权力之间的转化才可以启动。
二,国外的立法例
《法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四种情形可以成为提出再审的依据:1,判决做成后发现胜诉方的欺诈2,判决后取得胜诉方扣留的对案件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书面材料。3,判决是根据判决做成后被承认或经判决宣告为伪造的书面材料做成的。4,判决系根据判决做成后经判决宣告为伪造的证明,证言和誓词做成的。
从法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来看,提出再审主要是依据了当事人对于证据材料的欺诈和伪造,换言之,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过错而产生的再审的申诉权利。
德国的再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取消之诉,适用于严重违反程序法规定的情况,比如法官人数不满审判的要求。二是恢复原状之诉,即由于当事人之一,证人,鉴定人的犯罪行为,导致判决的依据是假的,从而引起了判决的错误。
法国和德国的再审申请的提出,都是能够引起我国立法思考的。反观我国的再审提出,往往都是基于原则性的要求可以提出再审,对于法院和检察院发动的审判监督程序,往往仅仅原则性的要求,确实存在错误,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则可以发动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 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但是纵观上述的理由,与法国和德国的立法进行比较,能够明显发现,我国提出再审和欧洲的主要两个大国提出再审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国侧重点在于证据本身不足的,而法德侧重点在于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存在过错的。
三,我国与外国立法比较及我国现行再审条件的立法冲突
这种差别的背后原理差异是巨大的。当一个国家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过错的时候,那么申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的过错的行为。是对行为的纠正。而我国的再审是基于证据不足,也就是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差异被发现的基础上的,侧重点在于对于法律事实的纠正。这种巨大的差别涉及到在本文开始部分,对于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差异。如果我们承认法律事实永远只能接近客观事实,而无法到达客观事实,就意味着,如果是为了确定客观事实,那么法律的诉讼将会由于证据链条的无穷无尽而陷于跳不出来的陷阱。而且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已经产生了实际的冲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确立了证据失权制度,即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供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以后提出,即使该证据是真实的,也因为没有证据效力而不具有法律效力。既然证据失权制度已经合法化,那么我国民诉法第179条将“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作为法定再审事由之一,就与该制度存在明显的冲突性和对抗性,必须予以修正。二是现行规定仍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例如,判断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是否充分,涉及到证明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如对证明标准的理解和选择,对证据证明力大小的判断等。当事人和法院对这些问题完全可能产生不同的认识,由于证明标准和证明力的大小很难量化,发生分岐时也往往难以判定谁是谁非。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这一再审事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型案件、疑难案件,本身有时就存在几种可能的处理结果。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国目前提出再审是与我国目前的证据规则存在冲突的。在这种冲突中,将会使得我国目前的证据规则和体系,陷入虚无化的境地。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根本不重视举证期限,举证责任,往往在法庭上进行证据突袭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很多当事人也能够把握法院对于证据的举证期限和举证责任的不严格,而故意将很多证据拖延到再审的提出,为自己能够知晓更多对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诉讼谋划。这一点导致了在我国,虽然有着实际审理期限,但是依然会有很多当事人耽于讼累,就是由于,再审实际上已经使得我国的民事判决的终局性受到了损害。
四,确立再审终局性的必要性与措施
再审终局性的确立,其实就是在客观真实的追求与司法效率的追求之间寻找平衡点。究竟将哪一级地审理,当做终局性的,与国家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审理的终局性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他还与我国目前存在的其他权利救济途径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访制度。信访制度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民间情绪的发泄渠道,同时也是政府对于民间的权利救济对于官员的行政监督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困境就在于,信访制度归根结底是一个行政处理方式,不具有任何的终局性,而且将很多的资源浪费在了信访的过程中,而中国的于建嵘教授也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如果想要走向法治,就必须对信访制度进行改革乃至取消,换言之,将民间的纠纷,当然包括民事纠纷,纳入到法律管制的渠道中。既然存在这样的一个趋势,我们就必须反思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救济是否能够真的满足民事诉讼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是两审终审制。但是目前来看,两审终审是不能够满足民事诉讼的要求的。那么我们有必要将再审作为对于两审终审的一个救济性的诉讼措施加以改造。使得审判监督程序能够真正的成为对于民事诉讼的监督,对于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从层面上的救济。同时,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使得民事法律关系尽快的得到稳定,就必须树立民事诉讼的终局性,这一终局性应当体现在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法定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中。
具体来说,审判监督程序目前设置方式非常的模糊。那么第一步,就是需要将审判监督程序的发动进一步的明确化,取消目前的法院和检察院认为有错误就可以无限制的提出审判监督的规定。这一规定,虽然主观目的是好的,可以有错必纠,但是事实上,无限制的提出审判监督程序,可能成为一个诉讼陷阱,让当事人不断的陷于诉讼,而回避了诉讼中矛盾的真正的解决。
同时,在审判监督程序中,需要将民事诉讼主体的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请再审权,改造为独立的诉权。因为只有将这项权利改造为诉权,才能够真正的将审判监督程序作为一个民事权利主体自我救济的一个法定渠道。避免国家公权力对于民间私权利的介入。这也符合目前民事诉讼法改革的大方向。
结语:
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程序与我国目前的证据立法,具体国情存在着冲突。有必要将审判监督程序中当事人的申诉权,改造为真正的诉权,并且赋予审判监督程序具有终局性,来避免无休止的诉讼。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一是理论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三是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从工业生产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从国家财政收入看,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过40%、农村劳动力就业占总就业比例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我国20xx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比例为11.7%、城市化率为44.9%、农业就业比例为44%,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标都符合上述标准。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
(二)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过去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忽视乡村发展规划,而且城市发展规划与乡村发展规划相互脱节。因此,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可以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要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不足的状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城乡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城乡就业。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趋势加快、人口流动加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当前迎江区城乡发展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准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乡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依然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xx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两者比为1:3.7,收入差距比20xx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使农民增收空间非常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市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生活设施方面,虽然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仍然是沙石路面;
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三是城乡劳动就业差距。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目前,在我区老城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全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城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基本办学条件要明显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城乡教师基本素质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农村依然存在忽视子女教育问题。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达到15所,而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尚未全面实施。城镇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者只能参加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些都制约了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统筹规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切实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一要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地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和调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通往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未通水泥(油)路的村的公路建设,以及通往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的公路建设。通过政府投入、集资入股、公路经营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力争到“十一五”末乡镇开通公交车,80%以上行政村和学校有公交车停靠点。二要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加快城镇供排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加大农村通讯设施的投入,降低通讯费用,保障城乡信息畅通。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力争3年内完成对乡村的规划编制,实现5年内整体推进的目标。加大以改水、改圈、改厨、改厕以及垃圾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
(二)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一要均衡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强新老城区教育资源布点工作,争取3年内初见规模、5年内能见成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区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二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兴办的标准化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成规范化的村卫生所(室)并实现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区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快完成区级文化馆、图书馆的达标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大众体育活动。
(三)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到“十一五”末,力争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比例达到80%以上。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就业待遇,鼓励他们自主择业、另谋生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中村和城郊转户农民逐步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体系。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三个集中。一是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工业化。着力改变过去城乡建设上存在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型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建立投资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二是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推进城镇化。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三是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速农业现代化。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实施规模化、集约经营。
(五)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深化区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对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逐步对本市人口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划分,统一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发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体制。鼓励农村推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农民由村民向股东转变。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改设街道办事处。鼓励建设中心村,支持撤并户数较少的自然村,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推进区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试点,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社区金融组织,支持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逐步形成包括小额信贷组织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以及金融性担保服务组织在内的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体系,培育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
第四篇: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促进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证研究以浙江瑞安为例
瑞安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上级审计机关的悉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最基层的审计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审计免疫系统”理念,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等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极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一、瑞安市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工作概述
我们按照瑞安市经
济责任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意见,并请示瑞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同意,首次对瑞安市民族宗教局局长、碧山镇人民政府原镇长、市委党校校长、驻沪办事处主任等四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通过瑞安日报、瑞安市审计局网站,向社会进行了公告。此举率浙江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之先,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国政府网、浙江电视台、温州日报、瑞安电视台等都予以报道,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肯定,受到了被审计对象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审计公告让群众参与监督领导干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利于权力制约,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落实审计意见;同时,审计公告对经济责任审计本身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践行“审计免疫系统”的意义
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要求,而且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促进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信息需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把领导干部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资产、资源的有关信息公布于众,揭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让权力运行暴露在社会公众的“阳光”之下,促进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做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科学规范。通过审计结果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借助社会公众监督的力量,促进勤政廉政建设,遏制与惩治腐败,增强政府工作的威望和公信力。“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作为被公告的审计对象之一的碧山镇人民政府原镇长朱瑞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审计公告是接受社会监督的好形式,有利于增加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有利于被审计对象整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不仅是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扩大社会对审计结果的知情权,便于社会和舆论直接参与监督,将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的强大合力。刘家义审计长曾指出:“现代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留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进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无疑会给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和单位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将促使被公告对象主动、迅速地去抓好审计整改措施的落实,并促进被审计单位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绩效。我局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后,被审计对象普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整改,建章立制,落实审计建议。碧山镇人民政府将审计查出的移用的农业园区专项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并举一反三对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予以规范。市委党校针对审计提出的新校区宾馆房间入住率和教室的使用率低的问题,按照审计建议,积极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国有资产发挥更好的绩效。瑞安市驻上海工作处和李玉迪同志也高度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将所有的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和统一核算;对历史遗留的资产未登记入账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可以说,瑞安市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践,充分地促进了“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的发挥。
(三)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依法进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自身的工作质量。向社会公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必须保证事实确凿、证据充分,处理、处罚的尺度把握正确,对领导干部履责的审计评价和结论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推敲。再则,审计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需要接受监督,而实行审计结果公开本身也是一种接受监督的方式,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方式是受社会公众欢迎的。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会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强化质量和风险意识,促进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瑞安市审计局在去年温州审计系统审计工作质量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
三、严谨细致、完善机制,进一步推进经济
责任审计结果公告,促进“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总的来看,瑞安市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试点工作无疑取得了成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公告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离规范运作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首先,审计结果公告范围偏小。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有待完善,公告风险防范机制有待构建。再次,问责机制还不
够健全,影响审计公告效果的发挥。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使其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继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让更多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结果公之于众。一方面使社会公众更大范围的了解审计结果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使审计监督透明度增强、使社会监督的作用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二)严谨细致,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再上新台阶,构建审计结果公告风险防范机制。审计结果公告工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把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公之于众的同时,也把自身的审计工作公开化;另一方面在被审计单位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审计自身执法权的行使也受到了监督。所以,为了防范随之而来的风险,我们必须要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从制度上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执法,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确保审计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审计评价客观公正,评价依据、标准不明确或者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等。
(三)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行政问责机制,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全面转化落实,促进“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将审计工作的成果得到全面落实转化,包括审计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或审计提出管理建议的落实等。在2008年瑞安市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上瑞安市市长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要善于问效、敢于问责。因此,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度,尤其对审计公告中所披露问题的整改情况实施问责问效,可以有效的提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效果,进而实实在在地促进“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第五篇:以八荣八耻指导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
以八荣八耻指导研究生学风和学术
道德建设
以八荣八耻指导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2007-02-10 16:47:
53以八荣八耻指导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
胡锦涛同志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八荣八耻”的要求。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深刻认识到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是营造研究生良好学风、浓重学术氛围的保证,以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因此
我想就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这一与我们研究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学风方面,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研究生,顾名思义,是主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其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我们国家整体的科研水平,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学习期间如何从事科研工作,提高科研工作的素质,适应当今社会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从抓好基础理论学习做起,基础是构筑知识“高楼”的根基,是搞好科研工作的保障条件,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在更高的平台上有所建树。(举例说明)另外要重视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研究是一项枯燥甚至可以说是乏味的工作,所以这就更需要我们研究生端正态度,在开展科研工作时,要扎实、认真、刻苦,不断总结、不断
创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其次在学术道德建设方面,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在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我们便开始涉足于有明确方向的学术研究。在此阶段,有些研究生确实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成果,但同时也发生了许多不正当的学术行为,如:论文东拼西凑,偷工减料,窃取他人成果,也有人在研究时不深入,急功近利,不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种种这些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不但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也是很不道德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首先要从学会做人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改变生活作风,诚实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另外,研究生在学术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某些指导老师的不严格也有着直接关系,有的指导老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而且,有的导师在通过自身的行
为给研究生做出表率方面,确实也做的不够。因此,我认为要通过学生和导师以及学校之间共同的努力,以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引导研究生走上正常、健康发展的科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