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用 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

时间:2019-05-13 19:5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用 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用 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

第一篇: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用 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

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用

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

几年来,我们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广大农村未成人提供多功能课外活动场所,丰富其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特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一、建章立制,为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 提供支撑

教育局领导十分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每年都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汇报。局领导明确指出,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关注民生、惠及广大未成年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培育新一代高素质集安人的重要载体,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一定要把这项任务切实抓好。并成立“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以业务副局长为组长,德育办主抓“乡村学校少年宫”具体工作。各学校也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建好队伍,为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提供保障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挖掘本校资源,利用本校有特长教师开展活动。鼓励动员年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乡村学校少年宫”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二是聘请本地有专长民间艺人、“五老人员”到校开展志愿者活动。三是发挥市青少年宫校外教育基地功能。依托市青少年宫为培训中心,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市青少年宫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与“乡村学校少年宫”教师“传帮带”、给“乡村学校少年宫”送课、教师志愿者义务支教等方式,有效帮扶“乡村学校少年宫”。形成了以市少年宫为龙头,带动“乡村学校少年宫”,“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动其他乡镇学校层层联动发展格局,开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使“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挥最大效益。如:2013年春季,市青少年宫与台上镇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结对活动。青少年宫除了在专业技能技巧、活动开展等方面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提供业务指导外,还特别针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特点,与“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结成一对一的 “帮扶对子”,“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在周六、周日到市青少年宫无偿进行学习培训,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有效地强化了师资力量。

三、抓好活动,为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提 供动力

实践证明,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开展具有本地特色活动是关键。目前,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专业门类达到18个,参与辅导员达到56人,参与学员达到100%。“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成果,吸引了其他乡镇学校及村小县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来学习观摩。全市县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多功能校园里,整洁优美的环境、丰富精美的走廊文化,处处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地唱歌、跳舞、画画、看书再也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农家娃”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艺术的熏陶、享受同样的快乐。家长们纷纷反应孩子愿意到校了,不去网吧游戏厅了。实践证明,“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大大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使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

同时,采取措施。制定课程表及活动时间,保证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有序开展。一是保证上课时间。各校至少每周两课时,寒暑假四课时的教学任务,并纳入课时计划,德育办每次到学校都要进行相关检查。二是开展“下乡送课”活动。市青少年宫专业教师针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学员的不同特点,精心准备多种专业课,每学期2次到各“乡村学校 少年宫”进行送课下乡。三是开展教师志愿者“义务支教”活动。市少年宫选派责任心强、专业水准高的教师志愿者到“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义务艺术支教活动。支教教师根据各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授课时间到学校上课。即到达示范引领的作用,又达到培训师资的目的。如在清河镇中心小学,市青少年宫专业教师与辅导员交流座谈,实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业务问题,与学员充分交流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及想要参与学习的渴望。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清河镇中心小学开展“班级健美操赛”、“艺术节”、“小画家作品展”等特色活动;台上镇学校开展手工制作、乒乓球、篮球、书法、象棋等活动;榆林镇中心小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舞蹈、绘画、器乐等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了更多孩子参与到“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中。

第二篇: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刘红梅

2013年第8期 ——社会建设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边陲,是一个集老区、边区、山区、库区于一体,比照享受国贫县待遇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几年,通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把教育发展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把教育投入作为“第一投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关键”,形成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推进组织管理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社会影响大、经费投入多、持续时间长,必须强化领导,统筹安排。为此,我县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城乡教育一体化领导小组。坚持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如财政部门将相关经费列入预算,城建和规划等部门对项目建设提供支持,宣传、文化部门提供指导和宣传,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确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这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合作”的管理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推进规划投入一体化。在对全县城乡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把城乡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大城乡教育的统筹力度。一是合理规划校点布局。针对我县山区、库区校点布局分散的实际,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制定《通山县2012至2020年校点布局调整规划》,确定“永久保留”、“过渡性保留”、“撤销”、“新建”学校名单,对全县“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实现集中优质资源办优质学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努力实现投入均衡。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足额征收教育附加,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教育项目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实现了县域内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2010至2012年,县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分别投入1.868亿元、2.051亿元、2.774亿元,分别增长12%、10%、35%。全县投入资金近亿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改造小学校危房4619间,新增校舍46余万平方米;多渠道筹措资金近3000万元,完成了覆盖全县所有初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745个班的班班通工程,装备了100余所学校的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全部用上了新的标准课桌椅。同时,化解2500余万元的“普九”债务,积极争取并利用中央和省农村义务教育校安工程项目、薄弱学校建设等项目,基本消除农村中小学校的砖瓦房,全部消灭D级危房,全面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

三、推进师资配置一体化。采取“三优先”政策,统筹推动城乡教师逐步走向优质均衡。一是优先补充农村教师。近几年来,我县招录了300余名农村中小学编内代课教师为聘用制教师,招聘148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各乡镇学校任教;明确规定凡由代课教师招录为公办教师必须到乡镇学校任教,每年的资教生、特岗生全部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二是优先培训农村教师。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和市教育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根据我县教师的需要,积极开展县级教师培训。每年有近千农村教师完成省、市、县三级培训。同时,引导、发动各校按市、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基本上做到了“五有”,即有组织领导,有工作计划,有具体内容,有检查记载,有工作总结。三是优先扶持农村教师。在对职称评定、评先评模指标方面给农村学校增加指标比例,对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且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在绩效工资方面,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同时,加大城乡校际帮扶力度。通过开讲座、教师培训、下乡上优质课等方式,加大城区示范学校、先进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对口帮扶力度。

四、推进教育质量一体化。一是实行课堂教学改革。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满堂灌”,效率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借鉴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教学经验,树立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课改观念以及学生主体意识。二是实行联校走教。联校走教是通山县确保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农村校点全面开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极为重要。目前全县中小学联校共49个,覆盖初小及教学点83个,走教教师162人,受益学生8万余人次。“联校走教”办学模式呈现出覆盖校点更广,覆盖学科更全,走教教师素质更优,走教方式更规范,走教效果更突出的良好局面。三是发展学校特色。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鼓励学校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提升教育质量。鼓励学校在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创精品;探索教育管理新模式和课堂改革新思路;根据自身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展现自身特色;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落实大课间等活动,创新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探索小学低年级实现学生家庭作业零负担。从统计情况看,全县95%的学校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部分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全县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五、推进评估标准一体化。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改革教师、学生评价模式,转变单一的用分数评价教师学生的观念,逐步建立合理的、全面的教师学生评价模式。县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建立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督导机制,制定出台《通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多次对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在《通山周刊》和通山政务网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推进关爱体系一体化。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通过关爱工程丰富均衡发展内涵。一是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就读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各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度,推进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制度;四是加大对特殊学校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五是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免补”政策,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通过建立贫困生资助基金会、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贫困生等方式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系通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三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为什么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资金怎么解决?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我省的创造,它发源于淄博市桓台县。大家知道,农村的孩子,父母许多都在外打工或务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管孩子们的课外教育问题,孩子们放学放假的时间是农村父母最关切的事情,而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失的问题也是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桓台县依托农村中小学校,整合各种资源,配备必要的娱乐科普和体育活动器材,探索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这样,农村孩子们在课外和节假日就能够在离家不远的少年宫很方便地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才艺培养,有效解决了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失问题。乡村学校少年宫由于“花钱少、覆盖广、效果好”,不仅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深受广大农村家长们的认可和欢迎。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批示,肯定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经验,并要求在全国大力推广,中央文明办先后在我省淄博市和临沂市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正是由于乡村学校少年宫“花钱少、覆盖广、效果好”的特点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我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淄博、临沂、潍坊等市已基本实现对所有乡镇的全覆盖,东营等市计划今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省现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100余所,开办各类培训班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多万期(次),乡村学校少年宫已经成为学生满意、家长认可、社会肯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特色品牌。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管理资金怎样解决呢?乡村学校少年宫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社会工程,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比如说,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源地桓台县的索镇、果里镇、邢家镇少年宫,政府就分别投入了57万元、60万元、50万元,而临沂市政府这两年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资金就达5000万元。社会各界的支持也是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桓台县马桥镇、陈庄镇等乡村学校少年宫也得到了金城、博汇等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次,我们向社会承诺建设15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中尽可能多地争取名额,按照平均每所20万元的标准建设一批(简要说明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教育部门的支持,利用省彩票公益金扶持建设一批;三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援建一批。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大力实施城乡文明牵手共建工程,动员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各方面的扶持。今年,中央文明办还奖在全国开展百城万村结对共建活动,发动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对农村行政村进行帮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两项工作的重点放在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上来,鼓励全国、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结对建设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

第四篇:建设正果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设正果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走新型城市发展道路调研材料

中共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概括为5个方面的内涵特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其中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强调城乡一体化,把城市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新型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鉴燎在增城市第十四届人大会二次会议上表示,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是增城未来发展的主线和主方向。根据广州、增城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要求,我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充分认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建设美丽乡村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新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城乡和谐发展的城市化,是工业与农业 互促共赢的城市化,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互补发展的城市化,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城市化。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广州7434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农村土地面积占了67%;在800多万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230万,占了29%。广大农村是今后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底”和主战场。如果农村凋零、农业衰退、农民不富,广州的转型升级就缺了一条腿,幸福广州就成为一句空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也要让生活更美好,这才是广州走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要义所在。

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需要。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光,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国际大都市广州繁华的一面世人皆知。然而,广州也有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在数以千计的农村,仍然有大量村庄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配套,房屋破旧危。广州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创造了大量财富,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标准;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放大了城乡二元结构,贫富差距凸显。正在探索新型城市化之路的广州必须要改变农村面貌,让广大农民也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成果,如市政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乡村外表的保护与改造,而是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快农 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市民的同等权利,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是建设美丽乡村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生活在景色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广州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则在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并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

二、我镇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工作

万庆良书记在天津考察新型城市化发展时指出,美丽乡村建设要学习天津华明镇的思路、机制、做法,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公共服务,要针对各个镇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正果镇结合自身实际,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一)着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工作。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杨再高表示,“如果把城中村和北部山区农村环境卫生解决之后,广州城市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是创新思路、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现实选择,是建设美丽乡村有效途径。我镇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为主体、社为基础、规范运作”的工作思路,通过制定《正果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加强我镇农村的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章立制、环卫经费、环卫队伍、卫生要求、垃圾处理、应急管理等七方面内容,形成领导、投入、保洁、巡查、奖励“五到位”的管理模式,构建“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环境基础。

(二)以何屋村为试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镇何屋村是广州东北部与惠州龙门县接壤的一个行政村,增江自村边蜿蜒而过,形成了独特的“增江第一湾”美景,村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何仙姑祠、务本堂等岭南特色古宗祠保留较为较完整,旅游资源丰富。我镇拟以何屋村为试点,按照统一规划、节约集约用地的总体思路,将该村划分为农民集中居住区、耕作区、琵琶洲生态旅游区、旅游服务产业区、游客体验配套区等五大功能区,同时以山泉水厂投入运营和聚龙庄建设二大龙头工程建设为主抓手,配套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沿线、沿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各功能区,把何屋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并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三)加大生猪养殖综合整治力度。正果镇位于增江上游,属水源保护区,但我镇辖区内散、小、乱养猪场较多,污染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生态养殖、规 范养殖、规模养殖、适度发展”的要求,一是对散、小、乱等小规模污染严重的养殖场坚决取缔;二是对于大型生猪养殖场进行规范性建设,做好配套环保设施,限期办理所有有关养殖要求的牌照,对限期内仍达不到环保等要求的,坚决取缔;三是清理整治期间,原则上停止新建生猪养殖项目的审批,任何企业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再新建、扩建和改建不符合环保、国土规划的生猪养殖场。以此理顺畜牧管理体制,有效防治生猪养殖污染,有效防控动物疫情,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服务管理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增强村民幸福感为前提,这要求我镇必须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的基层干部队伍,创新基层服务管理体系。2011年成立农村综合事务中心,对农村事务进行“网格”化管理,实行驻村督导员包村责任制,将人员和资源下沉,由驻村督导员和村干部定期驻点服务村民,让村民足不出户能满足日常办事需求,丰富村民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及时处理群众诉求,跟踪诉求的落实和提供服务管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工作总原则,对矛盾及时化解和处理,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服务管理。

(五)全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万庆良书记指出,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结合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自身的“造血”能力,否则如果仅仅把村子外表做得漂亮了,农民还是很贫穷,这样的美丽乡村就没有意义了,只是政绩工程而已。借助天河区、恒大地产集团对我镇结对帮扶的契机,我镇举全镇之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其中恒大地产集团以援建特色街商铺返租形式捐赠了310万元,解决了我镇2011年31条贫困村每村1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的目标。天河区、其他企业帮扶的项目以“公司+农户+市场”和“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式为村和村民获得稳定收入。庙尾的火龙果和贵妃鸡基地、麻冚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和平村的蔬菜示范基地、麦村金钱龟养殖点、黄塘村肉鸽良种繁殖点及投资3000万的何屋村山泉水厂等一批“造血”项目初见成效,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问题

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过程中,我镇遇到了如下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存在困难。广州一共有1142个行政村,所有的村都想着依靠政府投资,财政压力无疑将不堪重负,尤其我镇属山区镇,31个村都是贫困村,数量庞大的乡村建设资金和配套资金难以筹措。

二是农村干部能力不足。在政府投入资金建设过程中,需要信誉好、威望高、执行力强的优秀村干部落实推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村民意识有待加强。整治乡村面貌对村民来说没有立竿见影的效益,村民们大都不愿出钱,工作村民的意见很难统一,不配合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是各村建设特色不够。由于缺乏建设用地,各村的建设项目模式单一,未能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来进行村庄整治和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构想和要求

一是要落实领导责任。镇党委、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切实担负起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领导责任。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加强协调配合,自觉地将部门工作和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投身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要加大投入保障。要多渠道筹资破解乡村建设资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名镇名村建设等各类专项资金的整合,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点倾斜、集聚,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基层建设年活动,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 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力量源泉,决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要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要调动农民的发展积极性,把握农民群众所思所想,解决农民群众所急所需,使广大农民群众在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建设美丽乡村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决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第五篇: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我市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清晰的路径图。

《实施意见》指出:当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时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把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基础,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继续推进人口劳动力梯度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创新为突破,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基础建设为保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探索实践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关键是要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落实“四个保证”。

夯实“一个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已基本形成四大优势产业带和十大主导农产品,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要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市,落实好五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一区四带二十园一百基地”,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二是加快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力量,并以此为依托,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组织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推进新型农业业态和资源循环利用;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江河流域治理,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优质高产农田比重,以粮食功能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突出“两个重点”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延伸与对接为切入点,积极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按照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配套改革、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部署。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调搞好统筹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配套衔接,明确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居住集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村庄整治。加快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信息网、供水网和污水处理网的“五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大力开展洁化大地、绿化村镇、美化庭园的“三化”活动,加大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力度,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村庄河道治理、农村固废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加快建立管护长效机制;三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努力把有条件的村率先建成农村新型社区,整合服务资源配置,发展提升社区各项服务业。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农民集聚居住,降低集居点建设配套成本;四是加快农民城镇化转移。着力改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状况,促进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定居创业。强化县级政府在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推进余姚、江北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市提供经验和示范。

——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为着力点,让广大农民较为充分地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是城乡一体化制度建立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应尽职责。按照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实施意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各类社会保障扩面覆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

时提高保障标准,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的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市域和县域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资源等统筹协调。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供给与政府采购服务、公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三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完善落实相关政策,继续引导山区等偏远地区移民,对无能力脱贫的农户全面纳入低保范围。

实现“三个突破”

——推进人口劳动力梯度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提升农民创业能力,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潜力所在。按照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促进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培育一批职业农民。以提高农业技术和经营能力为重点,加强对现有规模经营农户的培训,有计划选派优秀青年农民进高校或到国(境)外培训考察,继续实施本地户籍学生免费就读在甬高校农业种养类专业政策,逐步建立农业规模经营的职业化农民准入机制并实行专项资助;二是造就一批创业农民。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和各类专业市场,全面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化水平,带动更多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家庭工业参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更多农民就业创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中介服务业、农村社区服务业等农村新型业态,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支持农民出资入股与村集体联合投资建造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和其他物业设施,鼓励农村经营能人领头以各种方式组建经济联合体,带动更多农民创业就业致富;三是转移一批农民。要加快推进以扩权强镇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中心镇培育工程,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力。构建农民进城入镇转移平台,逐步建立以在城镇居住和稳定就业为基本要求,以宅基地有偿退出为准入前提的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的机制。抓紧制定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实施办法,加快更多的本地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四是保障更多农民。加快推进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引导劳动年龄段内的农村居民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创造条件对超过劳动年龄、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农民给予一定的养老补助,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可转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住院和门诊有效费用补偿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接轨。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的重要突破点。按照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权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承包经营权,组建县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落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把农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深化农村林权等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林业等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和流转服务平台,促进林地、林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推进宅基地置换流转。在坚持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为宅基地明晰权属和置换流转奠定基础。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试点。探索农户宅基地权益异地置换的途径和办法,制定相应的置换补助政策;三是搞活集体建设用地。要按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盘活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村集体依法通过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经营,让农民共享农用地转用增值的利益。抓紧制定出台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的政策办法,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交易、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四是改革和规范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按同地同价原则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

——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解决好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是破解农村发展要素瓶颈制约的重要方面。按照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投融资渠道。一是加大公共财政主导力度。提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出台,都要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为底线,以增加“三农”投入资金占比为基本要求。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总量、增量、增幅和占总支出的比重都有较大增加。市、县两级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补助标准和农民参加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补助标准要高于其他地区。健全扶持农业生产的动态补贴机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粮食等重要农副产品的补贴;二是强化金融资金支撑。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畅通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引导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行农村小企业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和金融服务。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加快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综合运用税收、补助等优惠激励政策,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新

农村建设,深化村企结对等共建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多种投融资模式;四是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要总结推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做法、好举措,通过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兴办为产业发展配套的各种项目,开发利用集体所有农地、水源、农业生态等资源,落实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增强村集体的服务功能。

落实“四个保证”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落实农村改革发展各项措施,重点在基层。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对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增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组织保证,提出了落实要求。一是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落实责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拔村干部,优化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广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健全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廉洁工程建设;四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农村信访工作,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下载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用 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用 探索“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城郊村民的新生活——永昌县城关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家住城郊,因为可以更便利地享受到城市的各类资源,曾是一些边远村社群众很羡慕的事。但随......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文章标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___市___镇二小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

    发挥优质学校资源作用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挥优质学校资源作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当今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这种不均衡集中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为开展“发挥优质学校资源作用,促进义务......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自查报告

    会宁县翟所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会宁县翟家所乡中心小学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自查报告 省市县文明办: 会宁县翟家所乡中心小学少年宫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介绍

    *******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 建设情况介绍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是一所纯乡村小学校,现有在职教师****名,三个校区在校生共****名、有***个教学班。根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自查报告

    大余县南安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自查报告 市文明办: 大余县南安小学少年宫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全......

    乐山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四举措促四新打造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中央文明办《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深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