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到党的性质、宗旨的高度,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一、审计文化的含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的狭义论出发,“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理念、行业风格、行为模式以及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思想和精神。
二、审计文化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按照文化的一般性结构学说,审计文化也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审计物质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审计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员工队伍状况。审计人员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专业化程度等反映或代表着审计文化。二是审计机关办公场所状况。机关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房屋设计及布置、绿化等都是凝固关态的审计文化。三是各种生活、福利、文化设施。四是审计特色。审计工作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有亮色,这些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反映。
(二)审计制度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审计制度文化按纵向大体分为法规制度、准则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按横向结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制度;二是责任制度;三是一些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如评议干部制度。上述制度分别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处理人与工作、岗位与岗位、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审计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三)审计精神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层,是审计人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一般讲的审计文化主要指的就是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等,大体上可以归为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四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审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因此中国审计文化也有较久远的历史,它的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新时期探讨审计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精华与糟粕同在,必须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去伪存真。这里仅简要的谈几点:
(一)传统文化中有利的思想
1.以人为本——审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易经》是中国古代圣贤创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周易》算起近三千年的历史,孔子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周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天地人三才合一“以人为本”。当前以人为本的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设审计文化也不例外。广大审计人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建设者,是载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审计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审计人也应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身其中。
2.和谐审计——审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讲平衡和谐,提倡天人合一。最早《易经》中就提了这一思想;孔子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不仅是指人际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儒家思想精髓之一就是“中和位育”的思想,这也是在讲和谐的重要性。当前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审计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审计,使之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
3.创新——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易经》哲理指出宇宙中人和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必须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中国经历的惨痛历史看,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文化体系平行于其他的世界体系,并且一度比西方世界体系更发达,但长期的封闭导致政府腐败、科技落后、经济凋敝以及心理上抱残守缺、妄自尊大,致使这个庞大的体系失去活力,终于被西方殖民扩张压倒。这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二)传统文化中不利的思想
1.中庸观。传统
文化强调“不偏不倚”的行为准则,宁肯无功,不可有过,不能容忍失败和错误,但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冒险,这就有失败的可能。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一些人安于现状、一些人求全责备。
2.均平观。中国深受均平主义的影响,历来有“均平富”的理想。任何创新、开拓都是对过去平衡的打破,都易被世俗所难于容忍。尤其是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往往使经济利益作为内驱力的效能减弱。机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审计管理效能的发挥。
3.等级观。传统文化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种等级观念在机关内的表现就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效率低下,同时重视等级又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依赖,频频请示汇报,遗误时机,领导者在管理上倾向于行政方法,权威管理,直接控制等,这些都使审计缺乏活力,难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官本位观。受传统文化“仕农工商”的价值取向影响,一些人将事业的成功与仕途的升迁紧密联系,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更是深受影响。一些专业人员在取得成绩后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一些平庸的领导又“能上不能下”,这些影响审计队伍的巩固和发展,制约了审计精神的萌发。
四、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当前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以审计精神文化创新为核心,推进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为最终建成和谐审计作贡献。
(一)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以推进文明审计为重点。
审计精神文化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因此,审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诸多要素中又以价值标准为核心。因此,首要的是创新方式和方法,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文明审计。文明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要以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文明审计的“六个方面”要求自己、衡量自己。再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行业凝聚力、向心力。第四是选树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培育和强化审计行业精神。第五是要抓好载体建设。一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载体;二要抓学习型行业创建载体,全力打造创新型单位、创新型行业,着力提升审计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抓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这些会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职工自觉地真正地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行列。第六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忧患意识,最终建成审计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以完善和实施审计准则为重点
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的三个纵向层面中,法规制度一般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又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的就是准则制度,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准则制度也是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制度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审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审计准则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适时出台新的准则规定,定期对现有准则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准则的先进性,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当前关注的应是质量准则的修订、完善和实施。而对具体的某个审计机关来说,就要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管理到位的基本前提。
(三)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以打造审计质量特色为重点
一种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化,关键是在于要有特色,审计文化要体现创新性,先进性,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就要表现出这一点。在物质文化诸多要素中,审计质量方面体现出特色至关重要。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擅长查处大案要案,如武汉特派办,一些单位擅长效益审计,如深圳市审计局,这些工作特色已经成了这些单位的招牌,人们一提起这些特色,就自然联想起这些单位,很明显这些特色已经沉淀为这些单位的文化特征。质量特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审计物质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质量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生命线,抓住重点、抓出特色。第二要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施人才强“审”战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专业化水平。第三是争取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审计人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他们也是凡夫俗子。恩格斯曾指出:人们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也是最大程度保持独立性,完成使命的必要条件。
第二篇:抓好新时期审计廉政文化建设
抓好新时期审计廉政文化建设
是促进审计科学转型的重要保证
今年审计署提出了‚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专业化审计队伍‛的工作要求。这一要求,充分说明了新时期,要审计转型、技术创新、实现审计新跨越的基础是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一专多能的人才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基础和前提,是开展依法审计、严格履职、提升质量、促进审计转型的重要保证。
只有抓好审计廉政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地围绕审计抓廉政,强化廉政促审计,才能使廉政建设在审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逐步地、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审计廉政文化氛围。充分利用这种文化潜力,激励、引导、规范、凝聚广大审计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审计执法,是我们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新时期实现审计科学发展的要求。
一、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现代审计的必然需求
新时期,审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全面实现审计转型。这是现代审计的必然要求。而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又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保证。从审计系统实际来看,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就要围绕构建‚大宣教‛格局,突出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和阵地化,积
— 1 — 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努力推动审计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要突出审计特色,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原则的把握,无论是具体规划的制定还是具体工作载体的设计,都要充分体现审计特色。把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大局之中,推进和保证‚依法审计,执审为民‛的落实,贯穿于审计执法和审计管理的过程之中,旨在有力推进依法治审,从严治审,实现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控。并要依托审计文化资源,增强廉政文化的行业特色,发挥廉政文化凝聚约束,激励和塑造审计干部队伍廉洁从审的作用。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树立廉政文化的人本理念,注重人性化,增强亲和力,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内容,通过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廉政文化引导审计人员明确价值取向,提升精神境界,提高遵纪守法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审计事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实现执审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要结合审计实际,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审计廉政文
— 2 — 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因而,必须与审计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班子队伍建设及审计业务工作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丰富廉政文化的内涵,拓展廉政文化的途径,创新廉政文化的形式和载体,为党员干部搭建参与推进建设审计廉政文化的舞台。
四要健全长效机制,增强廉政文化的推动力。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和长期的任务,要使廉政文化建设常抓常新,就必须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性、长期的系统工程和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组织好各项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同时,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完善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机制、业绩考核机制、效果评估机制等,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廉政文化在审计系统落地生根,为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执审为民意识是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质 审计作为执法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经济秩序、打击经济犯罪、惩治腐败的重要职责。因此,不断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文明从审、廉洁从审、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树立执审为民的理念,是我们正确履行审计职能的关键所在。根据审计机关在反腐倡廉中的职能作用和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目前审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工作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履
— 3 — 行审计监督职责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还有待加强;查处大案要案的力度不够;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执行审计工作廉政纪律还有差距,内部控制制度还欠完善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通过进一步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从意识形态上、从机制、体制、方式、方法上切实加以解决,促使我们不断提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能力,在审计机关、在每个审计干部身上,形成具有深刻内涵的廉政文化意识,使之作用于审计人员的内心世界,形成廉洁从审的文化动力,使审计人员具有勤政廉政、公平正义、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精神境界。在审计机关营造良好的廉洁从审的文化氛围,为不断提高审计执法能力和水平、落实执审为民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纪律保障。
要围绕‚执审为民‛这个实质认真开展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审计廉政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审计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即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审计干部以正确的执法理念去履行审计职能。审计廉政文化是公正执法的道德支撑,是审计机关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是审计执法者的必修功课,是强化‚执审为民‛意识的实质。
三、抓好队伍建设是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
— 4 — 抓好队伍建设要以人为本。以审计廉政文化建设为基础,树立廉政文化的人本理念,让廉政文化引导审计人员明确价值取向,提升精神境界,提高遵纪守法、执审为民的自觉性。根据作者近年在审计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的实践,对如何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审计队伍建设,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按‚一二三四五‛的廉政建设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了对审计干部的廉政文化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即:‚务实一个教育基础,运用好制度、监督二个手段,管好权、钱、人三个环节,抓好经常性廉政教育、严把审计质量关、逐步实行审计经费全面自理、严格机关内部管理四项工作,着力从严格责任、严筑防线、严格监督、严格考核、严格执法五个‘严’字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先进、技术过硬、文明执法的审计队伍‛。
一是严格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强化责任,并列为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按岗定责,分岗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职责,自觉接受干部职工的民主监督。党员干部分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责任到人,考核到岗。坚持把廉政建设始终贯穿到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与审计工作任务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确保廉政责任落到实处。
— 5 — 二是严筑防线,积极营造反腐倡廉宣教网络。通过以局中心小组集中学习、党员集训、专题学习及职工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积极的宣传教育,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把手每年坚持讲廉政党课,常年强调筑牢‚三条防线‛。即: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政治防线,保证审计人员在政治上不失足;抓好党纪法规学习,筑牢法纪防线,保证审计人员在法规面前不触网;抓好廉洁自律教育,筑牢道德防线,保证审计人员在道德层面不滑坡。
三是严格监督,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的行使。首先,不断完善审前公示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继续推行‚阳光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其次,聘请特邀廉政监督员审计员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完善廉政监督和审计回访制度,确保‚八不准‛ 审计纪律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执行。
四是严格考核,强化审计人员的自律意识。首先做到考核内容‚实‛。不断完善目标考核办法,从审计人员政治学习、执行纪律、履行职责等方面细化考核内容,落实考核措施。其次做到考核安排‚紧‛。按照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格纠正的要求,将监督关口前移,采取日常动态考核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年终按照考核制度量化评分打下坚实基础。其三做到考核纪律‚严‛。凡是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人和事,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当年评先晋级资格,并按有关纪律和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 6 — 五是严格执法,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作为审计执法监督机关,一方面是搞好自身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审计纪律,确保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职权;另方面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不断加大查处经济案件的力度,切实发挥好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关注民生,关注社保、医疗、教育、救灾等专项资金和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力度,为党和政府在干部任用上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还设立‚三防‛制度,实行‚三延‛措施,开展‚三创‛活动。‚三防‛,即设立三道防线:设立第一道防线,全面实行审前公示制;设立第二道防线,实行审计双向承诺制和廉政监督制;设立第三道防线,实行党风廉政工作目标责任制、审计组长廉政纪律责任制和审计过错追究制。‚三延‛即: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审计一线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家庭延伸‛,突出审计工作特点。‚三创‛即: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队伍建设。以创新的精神、高质量的工作和严谨细致的作风推动审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实现了通过制度管理人、通过学习提高人、通过纪律约束人、通过量化考核人、通过创建激励人的队伍建设目标。确保审计人员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以实际行动推动审计转型。
四、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
— 7 — 审计廉政文化要强调制度建设,注重理念创新。只有将廉政文化理念的具体要求形成规范化的制度,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和融入到审计干部的日常行为中,才能充分体现廉政文化理念的监督机制,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要实行‚一把手‛亲自抓的责任机制。只有‚一把手‛高度重视、坚持督导、才能在一个单位形成氛围、得以推行。同时还要形成立体化的内部管理网络。每个班子成员既要对分管的工作负责,又要对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负责,对各项制度的落实负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到整个机关工作的每个角落。
二是健全行为准则制度,促进廉洁自律、规范用权。行为准则是行使权力、规范权力、用好权力的标尺。要着眼于规范审计干部的执法行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质量检查考核标准等,明确‚警戒线‛,构筑‚高压线‛,努力形成使党员干部、审计人员‚ 慎权‛,‚慎独‛,‚ 慎欲‛的有效机制,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从严治理。责任追究是严肃法纪、严明责任、严正风气的保障。推行全员岗位目标责任精细化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强化责任落实,通过责任追究,责任制落实,形成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有‚对谁负责、负什
— 8 — 么责、如何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标准和压力。实行制链条式管理和跟踪检查考核,促使审计干部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做到勤廉统一,促进审计工作出精品、上台阶。
五、狠抓活动氛围是开展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抓好活动氛围,把审计廉政文化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是发挥好免疫系统功能、实现审计转型、提升审计质量的基础。因此,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一是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活动。如制定审计局六型领导班子创建方案、文明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五型机关创建方案、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方案等,以创建活动促审计目标的实现。开展形式不同的活动:开展学习、组织考试、举办演讲、到工业集聚区参观,不断创新形式,更新方法,使廉政文化和文明创建活动特色鲜明,相辅相成。同时,要不断强化活动氛围,开展审计文化、廉政文化、礼仪文化、科室文化建设。征集科室、个人格言,开辟廉政专栏、建立文化长廊、开展书画比赛,增强教育效果。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将廉政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等各个地方,以廉政文化促审计发展,树良好形象。
二是抓好创新活动。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审计工作重心,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总要求,着力抓好创新活动,如,审
— 9 — 计理念创新,审计机制创新,审计方式创新,审计干部队伍管理模式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等。通过创新活动,进一步强化三级审计复核制度,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库,全面启动审计管理系统(OA)、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及联网审计系统建设,做到计算机审计与传统审计的有效融合,以加速审计转型,实现现代审计信息化要求。
三是开设周末讲坛。为丰富审计廉政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可推出‚周末讲坛‛。拟定‚周末讲坛‛工作方案,制定评判标准,进行科学打分,将其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评系统;围绕党的建设、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审计文化、审计质量、体制机制等主题,采取教案、课件、多媒体等形式,每周开办一次讲座,形成领导班子带头开讲,中层干部、党员轮流讲座,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良好机制。使廉政文化、审计文化和审计工作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切实融入每个审计干部的心里。
四是以廉政文化促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强化审计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审计综合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台帐,加强目标的监督、检查、考评工作。要严格目标分工,抓好责任落实。人事、监察部门负责劳动纪律、理论学习、教育培训、思想道德、文明素质、文明创建、廉政建设等目标的考核、落实。制
— — 10 定《审计组执行廉政纪律工作台帐》,《审计项目回访工作台帐》,《审计机关工作纪律工作台帐》、《审计局廉政征求意见卡》等帐、卡,对工作人员上下班、请假、公差、集中学习、培训、审计‚八不准‛廉政纪律等制度执行以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的意见、建议等情况进行检查、回访、记录,定期通报,并按相关规定处理;法制综合部门负责业务培训、审计项目的分配、业务工作目标的监督考核等工作。建立《审计局审计项目计划分配工作台帐》、《审计项目进度工作台帐》。《审计工作争先创优考评办法及标准》等,工作中严格按方案规定,对各科室工作目标的完成、岗位职责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报,保证审计工作目标的认真完成;办公室要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大力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尤其注重节约型机关建设。在机关掀起节水、节电、节油、节约办公用品活动,建全《办公用品计划、领用、结余、奖励工作台帐》、《车辆使用管理工作台帐》、《车辆燃油及长途台帐》,从而在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使办公费用、公车费用等支出得以极大节约。
— — 11
第三篇:审计文化建设
审计文化建设刍议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深深地根源于社会历史与现实经济政治的土壤之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历史证明抓住了文化的政治属性,就占领了文化理论的制高点、文化实践的制高点。
政治上的无主体性,必然带来文化上的无自主性。在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交织交融交锋的的大环境下,推动审计文化建设发展,必须把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突出我国审计文化的政治属性,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把培育当代审计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强化审计人的使命感荣誉感,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从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全局出发,从政治高度牢牢把握审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努力提高先进审计文化的服务保证功能。
先进审计文化应当为当代审计人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审计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审计能力为根本着眼点,以审计能力标准为根本标准,充分发挥先进审计文化的服务保证功能。着眼国家审计的使命和责任,把审计文化元素融入到审计教育、管理、培训和遂行任务之中,不断培育审计人的独立精神、顽强意志和优良作风。《审计法》明确了国家审计的使命和责任就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说到底国家审计就是要为国家负责,为人民群众负责,这就是审计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根本立场和主体价值追求。
文化是一种转化、一种承载、一种力量、一种符号,它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可替代。作为审计人我们必须以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推动审计文化的自立自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突出自己的特色,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自己的创新。通过审计文化的建设,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使审计具有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第四篇:新时期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新时期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作者:杨爱军
内容摘要:廉政文化建设,是在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将文化建设与廉政建设相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途经的一项重要工作。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价值、观念、知识、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以廉洁从政为理念和目标,以廉政理论、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纪律和廉政文化等为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践行宗旨教育”和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行政系统廉政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笔者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谈谈初浅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正确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蕴藏着深厚的廉政文化。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反腐倡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广大行政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对于加强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进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全力构建清廉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廉政文化反映
了当代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加强行政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行政干部进一步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助于坚决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发展行政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行政。
其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弘扬廉政文化,拓展行政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行政干部思想阵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的整体效能,营造“崇尚廉政、褒扬廉政”的新风尚,使广大行政干部树立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构建效能行政、和谐行政、清廉行政、文明行政创造良好的群众思想基础。
第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旨在加大预防力度,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规范和约束功能,弘扬和倡导自律、公正与廉洁精神,抨击和贬斥以权谋私等不廉洁行为,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观为广大行政干部所认同和接受,成为行政系统普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全体行政干部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为人们克服不良风气、抵制各种诱惑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继承和弘扬古今廉政文化的先进理念
廉政文化是随着人类的进化过程应运而生和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人们的政治道德观念不同,行政部门加强廉政文化建
设,既要继承传统的廉政文化理念又要发扬先进的廉政文化理念。
首先,要继承传统廉政文化理念。在古代,人们大都提倡从教育入手,提高官员清正廉洁意识,要求为官者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慎独律已。这在当时社会是一种有价值的政治道德观念,并且培养了不少如包拯、于成龙等被人们所广泛称颂和爱戴的清官,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为我所用的传统廉政文化理念。
其次,要弘扬先进廉政文化理念。反映时代特色的先进的廉政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导向文化和主体文化。在加强行政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紧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面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观念,导致一部分人滋生腐败现象的情况下,更应该大力加强行政廉政文化建设,用先进廉政文化占领行政干部的思想阵地,做到以正压邪,激浊扬清。要大力弘扬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廉政文化理念,把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落实到行政廉政文化建设中,并逐步成为广大行政干部的自觉行动。
三、结合行业特点推进行政廉政文化建设
行政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必须紧密结合行政行业特点,突出时代特色,体现鲜明的个性。
首先,要营造行政的廉洁从政氛围。在加强行政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公正、廉洁、文明、高效”为定位,大力营造行政廉洁从政氛围,使广大行政干部不断地接受中华民族优秀廉政文化的沐
浴,不断地冲洗思想上的污秽,筑起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堡垒,保持灵魂的干净,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已之心,使勤政廉政成为广大行政干部的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自觉行为。
其次,要完善行政的廉政规章制度。廉政建设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而制度建设则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保障功能。在加强行政廉政文化建设中,要做到“两个完善”。一是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二是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设备管理、后勤管理等长效监督制约机制,着力强化源头治标治本力度,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和行政执法行为,逐步形成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要加强行政廉政文化教育。行政廉政文化教育要立足于行政工作实际,注重现实性、直观性,实效性,以“看得见、摸得着、重参与、见实效”的活动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建设,使广大行政干部在活动中长知识、受教育,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抵御腐败风险的能力。一是开设廉政文化网侧重于宣传式教育。行政系统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资源,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优势,设置廉政宣传教育、廉政法纪规定、廉政理论调研、廉政心得体会等栏目,供广大行政干部学廉论谈。二是建设廉政文化室侧重于理论灌输式教育。收藏和陈列廉政图片、廉政书法、廉政摄影作品、廉政专著、廉政报刊杂志等,开辟廉政文化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建设廉政文化墙侧重于展示性教育。定期展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文明创建成果、行政发展规划图。在楼道张贴廉政警示格言、廉政书画作品等文化信息,让广大行政干部随时随地从中受到教育。四是举办廉政知识竞赛侧重于互动式教育。采取部门联动,上下结合,干群同乐的方式,经常开展廉政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在同乐中长知识,互动中受教育。五是观看廉政影视片、举办讲座侧重于感悟式教育。经常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李真刑前对话录》、《法不容情》等警示教育片,让大家从中接受教育、吸取教训、感悟人生,树立“廉荣腐耻”的高尚精神境界。六是制作廉政承诺牌侧重于自警监督式教育。为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窗口工作人员等岗位人员制作廉政承诺牌,时时刻刻警示自己,接受公众监督。七是开设廉政热线电话侧重于社会性教育。接听、记录社会各界对行政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正行政风纪。八是定期召开会议侧重于节日预警式教育。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前,行政机关要组织人员召开廉政会议,预防“节日病”的发生。九是开展述职述廉活动侧重于报告式教育。每年组织一次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述职述廉报告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民主评廉议廉活动,接受群众监督。十是开展评选“廉内助”活动侧重于家庭式教育。每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廉内助”活动,在全县工作总结表彰会上,不但对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对“廉内助”也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定期召开“廉内助”座谈会,请她们畅谈加强行政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想,倾听她们对行政廉政建设的意见、建
议和要求,把廉政文化建设延伸到家庭。并逐步扩展到生活圈、娱乐圈。开展行政廉政文化建设,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社会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的宣传优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感召力,让“廉荣腐耻”成为行政干部的精神支柱,在行政干部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开花结果。
工作单位:经贸局
职务(职称):办公室工作员
联系电话:***
第五篇: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诞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担当了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角色,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灵魂,并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存世百年企业,能让这些企业不断焕发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就是靠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而企业文化代表企业竞争的软实力,从市场规律来看,现在企业竞争越来越多的是软实力的竞争,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所以构建现代企业文化是当务之急。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
1、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企业文化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通过生产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独特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这里更多强调的是价值观念,是人的思想意识潜在的行为。企业文化最突出特点是以人为本,人是企业各个环节的主体,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企业是否正常运营。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自我我实现是最高曾层次的需求,而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共自我实现的载体,靠共同形成价值观念和统一的行动纲领去完成个体完不成的目标。企业文化从宏观角度分析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中间层和精神层面,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先决条件,主要指企业的硬环境,包括厂容厂貌、生产设备、员工形象特征,也包括产品和相关服务,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最外在表现;中间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部分,因为涉及企业相关制度的设计也叫制度层,在这一层面是企业员工共同形成的行为规范,并对公司和员工起到约束的作用,制度的设计关系到整个企业和全体员工切身利益,是完成公司既定目标的强大保障,是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约束机制;精神层是企业文化最内在的部分,也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在这层面这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目标、经营哲学、道德、精神和团体意识等,是企业文化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在要素。在精神层面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同时精神层决定了物质
1层和中间层,是这两个层面的最高境界,也决定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
2、企业竞争力内涵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泛指技术、管理机制和企业文
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发展都起到了
关键性的作用,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保证了企
业发展得以延续。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竞争力,在企业建立之初,企业文化就在企业领导者的大力倡导下,以领导者对企业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框
架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企业目标,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引导、激励组织和
个体,其中的一部分被固化到企业文件中,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和约束个体、组织行动的一致性,促进企业组织、团队和个体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对它们创造性的运用,从而促进了企业竟争力提高。
二、企业文化功能和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突出的是明确了企业短期或长期的发展方向,引领员工朝着既
定的目标而努力,这种导向与企业规章制度有所不同,它强调通过企业文化的强化来
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使人们在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文
化做得越好的企业,规章制度就不用做的非常具体,员工在企业文化强有力的熏陶下
会自觉不自觉遵守组织的规定。
2、凝聚功能:凝聚功能突出的是团队的意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企业文化就像是一面旗帜,把大家聚集到周围。本来是相对分散的个体变成了有共同
价值观念和目标的统一体,更能发挥个体的长处,使之高效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3、激励功能:从人性角度分析人都是有惰性的,是要不断地被激励,传统意义讲更多的是物质激励,当物质获得极大满足的时候,人们要找到一种归属感,要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时候企业文化激励功能就体现出来,这种功能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精神力量,将员工的积极变为主动,进而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极大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4、约束功能:约束功能是游离于规章制度之外的隐形规范,强调的是自我约束和管理,和规章制度硬性规定最大区别是突出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促使员工
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使员工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即使
在行动中有所偏差,员工也会积极主动地去修正。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成为统一体,形成了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完成目标、战胜困难的内在力量。当一个企业的文
化处于强势地位是时,市场竞争会处于优势地位,客户的满意度也会比较高。健全的企业文化又使企业具有成熟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具备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根据企业文化的四种主要功能,企业应该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之贯穿到整个经营理念当中去。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越来越重要,对现在和未来
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是构建当代先进文化的需要
早在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文化强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企业作为国家有机的一部分,承载着社会主要成员,所
以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领引员工,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文化也
要与时俱进,把握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和员工的思想动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企业文化体系,是构建当代先进文化的需要,也为员工理想信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企业竞争力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硬件是靠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建设,行
业与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别不大,软件方面是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竞争力方方
面差别比较大,这种差别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在市场上的优劣。企业文化的建设
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在一代人或几代人反复试验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之道和
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在日常管理时面临多层次和广角度的管理,面对着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不同人的管理,这时候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越健全的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强,存世越久的企业越重视企业文
化的建设,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始终能处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所有员工能同甘
共苦、共度难关的信念。企业文化改变了 “以我为中心”的做法,树立起以企业为中
心,从企业出发,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促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文化为
代表的核心竞争力也就得到相应提高。
3、是塑造企业品牌、信誉、形象的保证。
在当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品牌价值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我们国家是传统制造
业大国,在生产制造活动中只注重制造环节而忽略品牌建设环节,生产出来的产品附
加值比较低,在竞争当中处于劣势。品牌代表服务,也代表企业的观念和态度,消费
者在购买商品时也是购买服务,也在感受着企业的观念和态度。而品牌蕴含着一个企
业的企业文化,在顾客享受商品的同时实际上在享受企业的文化,与其说认同商品不
如说是认同企业的文化,在企业的营销环节要注重文化营销,把企业的文化从外及里
灌输到顾客思维模式当中,使顾客忠于企业的服务,忠于企业的文化。还有重要一点
是企业文化也是信誉的保证,当面临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的选择时,人们的选择就
变得更加注重品牌的信誉,迫切要知道他们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希望知道企业的文化。让顾客群体通过接受企业服务而产生对品牌的信赖,进而形成一种产品信誉。
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地将其企业文化通过品牌得以成功表达,那么就实现顾客群体对该
品牌的依赖,则这个企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是否做得好,企业的形象很重要,作为企业应该积极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外在精神风貌,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赢得
市场主动权。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最有效载体,是企业面对社会的窗口,要给
所面临的顾客群体留下最好的印象,良好的企业文化恰恰是企业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途径
(一)、构建本企业独有企业文化
行业不同企业文化的特点不同,顾客群体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要立足于本
企业特点和面对的顾客群体构建企业文化,比如说服务行业特点是要顾客至上,应坚
持顾客永远排在第一位的经营理念:在制造行业应当坚持永远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满足顾客不断追求新产品的心理。企业向顾客提供产品服务时应该保证产
品应该是最优的,是不可替代的。顾客群体的不同和差别决定了企业文化不同,在社
会当中顾客的差别不仅仅是收入水平的差别,还在于年龄、工作环境、所在地域的差
别。比如说高收入群体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服务,追求企业文化的认
同感,此时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注重顾客归属感,让他们感觉不是在花钱购买产品,而是在享受企业给予他的超价值的服务。除了行业特点外,构建企业文化还要注重员
工的行为方式,这种企业文化必须是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如果员工不
认同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那么他在执行企业纲领时就会出现偏差。员工很容易
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将直接影响到
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而企业文化不能强加给他们,要在他们身上找到企业文化所
需要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必须要做到企业所处的行业、所面对的顾客群和员工特点
相统一。融合的企业文化能被社会认同,能被顾客群体接受,能被员工遵守,企业竞
争力才会得到提高。
(二)、建设学习型的团队,让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建设学习型的团队,是紧跟时代步伐的要求,我们处在时刻在变的时代,没有一
层不变东西,企业文化也应该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这就要求员工不断的去
学习,不断地接受企业文化,学习型团队会通过学习会不断的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通过不断的学习,让员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企业为何及如
何实施文化塑造与变革,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企业现有文化状
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在学当中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去创新。在学习过程当中有主动
学和不主动学习的差别,就要求建立一整套的学习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学习的效用,也
会成为企业文化创新的载体,是企业文化更加符合时代的特点。
(三)、坚持企业文化的普遍性和创新性
企业文化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他是全体员工共同倡导的文化特征,是思维观念和行
动的统一,企业有各个职能部门,上有领导,下有普通员工,就要建立整体划一的约
束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不能因为员工职位高低导致对企业文化认同有所偏差,保证
每个人做到对企业文化的完全认同,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构建企业文化还要体现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领导的行事方式,员工的穿着、待人接物、语言方式、生活习惯等。构建企业文化时适当的口号和标语对认同价值理念有大作用。企业文化
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涉及各个环节,哪个环节出现偏差都有能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偏差。
坚持企业文化创新性是因为凡事没有亘古不变的道理,主要方向是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加快知识更新的力度,适应形势的变化,使员工不断超越自己,迸发出激情和活力。
(四)、建立企业文化激励机制
企业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一很长的积累过程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在这一段过
程中要不断的给与强化,但是激励手段也不可少,在员工享受工资、福利待遇、晋升
时优先考虑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特别是在创新企业文化方面有成就的员工更要给给
予实质性的奖励。在物质激励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的激励,员工被企业和社会所认可
会产生成就感,进而推动他不断的去追求和探索。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要建立具体
化和形象化的考评制度,让每个员工明白企业鼓励什么,反对什么,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去。
(五)、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现代企业文化是建立在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之上的,对我们国家有很大借鉴意义,但是我国文化传统积淀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泱泱中华大地汇集着无数民族文化瑰宝,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在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时必须以此为基础。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优秀文化传统有益于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把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西方企业文化很先进,我们在引进时一定要考虑当地文化的影响,否则会水土不服。在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时充分挖掘儒家思想宝库,用“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做人做事,调节人们行为和利害冲突,这种价值观念正好符合我们现在所倡导重义轻利、讲诚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