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非选题复习
名词解释:
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抽样:即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出合理基础。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
审计: 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营管理进行审核和检查的活动。以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在审核检查完毕后提出审计报告。
实质性程序:是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政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简答题:
1.简要说明审计的基本分类。
答:(1)审计按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①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②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按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③ 民间审计是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的社会审计组织组织受托人委托所实施的审计。
(2)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①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审计。②财经法纪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财经法纪情况所进行的专案审计。③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等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包括:业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④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3)按审计机关或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的关系分类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①外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或民间审计组织所实施的审计。②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审计。
2、风险评估程序
答:风险评估是及时、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一、独立、客观、公正
鉴证业务是指为被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既定的适当标准提供高度或适度保证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鉴证业务时,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的三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
(一)专业胜任能力
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的工作。“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如果不能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就难以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事实上,如果注册会计师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供专业服务,就构成了一种欺诈。当然,注册会计师依法取得了执业证书,就表明其在该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的不足,不承接自己不能胜任的业务。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承接了难以胜任的业务,就可以给客户乃至社会公众带来危害。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人士,在许多方面都要履行相应的责任,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二)应有关注
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并且随着业务、法规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应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以确保客户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专业服务。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三、保密
注册会计师能否与客户维持正常的关系,有赖于双方能否自愿而又充分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掩盖任何重要的事实和情况。只有这样,注册会计师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如果注册会计师受到客户的严重限制,不能充分了解情况,就无法发表审计意见。同时,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签订业务约定书时,应当书面承诺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获知的客户信息保密。这里所说的客户信息,通常是指商业秘密。一旦商业秘密被泄露或被利用,往往给客户造成损失。因此,许多国家规定,在公众领域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在提供专业服务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除非有法定的或专业的披露权力或义务。在未经适当或特别授权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得使用或披露任何相关信息。同时,还应确保协助其工作的业务助理人员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信守保密原则。
四、职业行为
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
五、技术准则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在执业时保持应有的关注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在遵守公正性、客观性要求的限度内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执行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时,还应遵守独立性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以下技术准则: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企业会计准则;(3)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4.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威胁的具体情形(掌握)
1.产生自身利益威胁的情形包括:
(1)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在鉴证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
(2)会计师事务所过分依赖向某一客户的收费;
(3)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与鉴证客户存在重要的密切商业关系;
(4)会计师事务所担心可能失去某一重要客户;
(5)审计项目组成员与审计客户进行雇佣协商;
(6)会计师事务所与鉴证业务相关的或有收费安排;
或有收费,是指一种按照预先确定的计费基础收取费用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收费与否或多少取决于交易的结果或所执行工作的结果。如果某项收费由法院或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制定,则该项收费不属于或有收费。
(7)在评价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以前提供专业服务的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误。
2.产生自我评价威胁的情形包括:
(1)会计师事务所设计或运行财务系统后,对该财务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出具鉴证报告;
(2)会计师事务所编制用于生成有关记录的原始数据,又将这些数据作为鉴证对象;
(3)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现在是或最近曾是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4)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现在受雇于或最近曾受雇于客户,且在客户中担任能够对鉴证对象产生重大影响的职务;
(5)会计师事务所为鉴证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直接影响鉴证业务中的鉴证对象信息。
5、函证的方式及它们的区别 :
函证的方式有两种:积极式函证和消极式函证。
不同的函证方式,其提供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不同。
如果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必须回函,确认询证函所列示信息是否正确,或填列询证函要求的信息。
如果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必须回函,确认询证函所列示信息是否正确,或填列询证函要求的信息。认定提供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没有收到回函,就无法证明所函证信息是否正确。
6、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哪些业务循环
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理财循环,和生产与仓储循环四个部分
7、审计意见的类型
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意见的类型分为5种,分别是:
1、标准的无保留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如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及重大不确定事项等。
3、保留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是在存在影响重大的错报。
4、否定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不公允的或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5、无法表示意见:说明审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且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广泛的,审计师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8、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核对法
核对法是将会计记录及其相关资料中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相关数据相互对照,用以验明内容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的审计方法,其目的是查明证、账、表之间是否相符,证实被审单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真实、正确、合法。一般要在下列资料间核对:
2、审阅法
审阅法是对凭证、帐簿和报表,以及经营决策、计划、预算、合同等文件和资料的内容详细阅读和审查,以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法规,经济资料是否真实正确,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审阅法主要是查证证、帐、表等会计资料。
3复算法
复算法就是对凭证、帐簿和报表以及预算、计划、分析等书面资料重新复核、验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包含在核对法之中的。复核验算的主要方面有:一是原始凭证中单价乘数量的积数,小计、合计等,二是记帐凭证中的明细金额合计,三是帐簿中每页各栏金额的小计、合计、余额,四是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小计、合计、总计及其它计算,五是预算、计划、分析中的有关数据。
复算法一般与审阅法结合运用,这样可提高审计的保险系数。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通过相同被审项目的的实际与计划、本期与前期、本企业与同类企业的数额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和可疑问题,以便跟踪追查提供线索,取得审计证据。如以本期的有关项目相比(如利润未同产品销售收入同步增长),以被审项目同其它单位的相同项目相比(如把流动资金周转水平同先进企业比),都可以说明情况,发现问题。
比较法又可分为绝对数比较法和相对数比较法,两者目的只存一个,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审计和核对。
5分析法
分析法就是通过分解被审项目的内容,以揭示其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6逆查法
就是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从终点查到起点的审计方法。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它就是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相反次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
7.顺查法
就是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从起点查到终点的审计方法。对会计资料的审查就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先后顺序,依次审核和分析凭证、帐簿和报表。
8详查法
就是对被审单位被审期内的全部证帐表或某一重要(或可疑)项目所包括的全部帐项进
行全面、详细的审查。早期的财务审计、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9抽查法
指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其基本特点是:根据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审计目的,经过判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相对重要的项目作为样本,或者从被审查资料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然后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正确性,或推断其余未抽部分有无错弊。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抽取样本,故又称为抽样审计法。现代审计多用此法。
第二篇:审计专业参考选题
审计专业参考选题
1.小微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2.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3.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4.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及其应用探析
5.2012上市公司非标审计报告分析
6.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分析
7.企业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
8.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成因、手段、治理问题分析
9.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案例)分析
10.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案例分析
11.××企业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2.我国税收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协调
13.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差异比较分析
14.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案例研究
15.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探讨
16.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17.其他
第三篇:审计复习
第一章 了解
1审计是干什么的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经济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2审计独立性的表现:1)机构独立:机构独立设置,无隶属关系2)工作独立:工作不受干扰,指使3)经济独立:机构有经费来源,无经济利益关系
3审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与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
4审计的种类:(1)按审计主体分1)政府审计2)民间审计3)内部审计(2)按隶属关系分1)内部审计2)外部审计(3)1)财政财务审计2)经济效益审计3)经济法纪审计4)经济责任审计
5政府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类型:政府审计:1)立法型的政府审计机关2)政府行政领导的审计机关3)司法体制下的政府审计机关4)隶属于财政部门的审计机关 6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和业务范围:合伙制,有限责任制(公司制)业务范围:鉴证业务:审计审阅 非鉴证业务(相关服务业务):管理 咨询 税务 会计 商定程序 7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 4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安永(EY)9三方关系人的相关关系:P8 审计人对被审计人是审计关系,对审计委托人士证实关系,被审计人对审计委托人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对审计人士接受审计的关系,审计委托人对被审计人授予经济责任关系,对审计人员是受托或授权的关系 审计的基本假设:1)财务报表及财务信息是可验证的2)注册会计师和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必然的利益冲突3)较为理想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无比的发生4)被检查的财务报表中,不存在串通舞弊行为和非常规错误5)除非存在明显的相反证据,在被审计单位过去认定为真实的事项,未来仍然是被认为真实的6)各期运用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性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反映7)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受干扰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独立地就财务报表表达意见8)注册会计师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适应的责任 熟悉
审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鉴证职能3)经济评价职能
作用1)制约作用:a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b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c揭露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正之风d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2)促进作用a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b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c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 第二章 了解
1民间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对象是什么
(1)查错纠弊阶段 时间:1772~1933对象:全部会计资料 方法:详细审计(对所有经纪业务会计资料逐一详查)
(2)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阶段
时间:40年代~80年代末
对象:资产负债表
方法:抽查
(3)差错防弊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并重 时间:90年代初~至今 对象:财务报表 方法:抽查
(4)以降低信息风险为核心的财务报表验证 时间1995年至今 对象:非财务信息 2民间审计的总目标:鉴证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3审计依据的种类:1)按性质和内容:国家法律 财经法规 规章制度 计划合同预算 技术经济指标(消耗定额,质量指标)2)按衡量对象(或适用范围):评价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依据 评价效益性的依据
4审计证据有什么特征:(1)充分性(2)适当性1)相关性2)可靠性 审计依据的特征:1)层次性2)地域性3)时效性
5三级复核制的含义:审计工作底稿应由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审计机构的主任会计师或专职的复合机构或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 6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一般项目有哪些,基本涵义
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是指被肾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所做的断言或声明。(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切当的账户
(2)与期末账户余额的相关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力的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比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切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熟悉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证据2)是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手段3)是应对审计诉讼,回避法律责任风险的佐证4)是后续审计的参考资料 第三章 了解
1审计职业道德主要内容:1)独立客观公正原则2)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3)保密4)职业行为(对公众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5)技术准则
2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违反法律,职业规范或其他规章制度,由政府主管机关和职业协会等机构给予的行政处罚
(2)民事责任:是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对由于自己违反合同或民事侵权行为,对受害者承担损失赔偿
(3)刑事责任:是审计人员由于重大过失,欺诈行为,违反类相关法律收到的惩罚 产生的原因:(1)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 1)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2)经营失败(2)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1)普通过失2)重大过失3)欺诈 熟悉
CPA和会计师事务所避免法律责任采取的对策:(1)严格遵守审计执业准则,职业道德准则(2)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机制
(3)签订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4)慎重的接受委托(5)聘请有经验的律师(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职业保险 第四五六章 了解 1解释:
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固有风险: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实际运行的内部控制,由于本身的缺陷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运用实质性测试程序后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实际存在的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审计重要性水平如何计算选定(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计算: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百分比(固定,变动)
判断基础:净利润5%~10% 净资产1% 总收入0.5%~1% 营业收入0.5%~1% 选定:选择最小金额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
重要性水平低,证据多)(2)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各类交易 账户余额 列报层次)
确定方法:1)分配的方式:将报表层次的金额按某一固定比例,分配到报表个项目中
2)不分配的方式:单独确定
A会计报表层次的1/6~1/3计算确定
B确定时考虑的因素:审计成本 错弊发生的可能性
3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4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和审计依据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
(反向)
审计风险
(反向)
审计证据
(正向)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
(反向)
检查风险 熟悉 1我国民间审计的审计流程 阶段
各审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计划阶段:1)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实施阶段:查证个账户的错报金额
报告阶段:1)汇总个账户的错报金额(含未更正数)
2)将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比较,作相应处理 第七章 了解
1审计模式发展经历的阶段及其对应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 1账项导向审计:目标:差错防弊
对象:全部会计资料
2制度导向审计:目标:鉴证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对象:资产负债表 3风险导向审计:目标:差错防弊+鉴证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对象:财务报表 2解释:
实质性程序(或细节测试,实质性测试):指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报表披露的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的查证核实,旨在识别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穿行测试:在每类交易循环中,选择一笔或若干笔重要业务,按照该业务的环节,一次检查一遍,以确定其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的方法
内部控制 :是企业为实现控制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
不相容职务:指在经济业务处理流程中,对既有联系又相互制衡的经济业务,由某一人或某一部门承担的兼任职务,这种职务的兼任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掩饰错弊行为
3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1)控制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监控 内部控制了解的方法:P105~P106 内部控制测试的方法:1)询问(询问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2)检查(文件和报告)3)(实地)观察(观察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查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4)重新执行5)穿行测试 熟悉
1企业一般有哪些不相容职务要分离(1)授权批准和业务执行(经办)
(2)业务执行和会计记录,审核检查,财产保管(3)会计记录和审核检查,财产保管(4)审核检查和财产保管
核心:钱 财 审批分开管理
一项业务一人或部门不能全部包办
2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步骤:
1.以风险投资入手,分析企业内外风险因素,确定重大错报风险,并分配审计资源(风险因素中更强调固有风险,有利于寻找高风险项目,降低风险)
2.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手段,注意分析程序的应用(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第八九章 了解
1审计方法的种类:1)审阅法2)核对法3)重新计算4)查询法(询问,函证法)5)比较分析法6)鉴定法7)盘点法8)观察法9)调节法
CPA教材:1)检查法(审阅法 核对法)2)观察3)询问4)函证5)重新计算6)重新执行7)分析程序8)监盘
2盘点法函证法分哪几类:盘点法:(1)按审计人员参与程度分1)直接盘点-亲自参加盘点2)监督盘点(会同盘点)(2)按是否事前通知被审计单位:1)通知盘点2)突击性盘点 函证法:按回答方式不同:1)积极函证(肯定式函证)2)消极函证(否定式函证)3函证客户的选择:选择期末余额数量大,账龄长,有疑问(异,疑)4分析程度的常用分析方法:
1)平衡分析法(含账户分析法)1.贷款额——利息2.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2)比较分析法:是将报告期的某一指标与选定指标对比,确定差异,分析评价其经营状况的方法
分类1.绝对数比较分析法(净利润)
2.相对数比较分析法 比率法 如财务比率
比较法的比较基准:实际数与计划数的比较,不同时期的计划数比较,同企业之间的比较,与CPA预测结果的比较 3)趋势分析法 熟悉
1审阅法审阅的内容和核对法核对的内容
审阅的内容: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报表)
总体把握的审查要点:1)形式上:合规性2)内容上:真实 正确 完整
其他书面资料:计划,预算,生产记录,消耗定额,经济合同
核对的内容:(1)凭证之间的核对:原始凭证与相关凭证之间的核对,原始凭证与原始凭证汇总表的核对,记账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的核对,记账凭证与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的数据是否一致(2)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核对(3)账簿与账簿之间的核对(4)账簿和报表的核对(5)报表和报表之间的核对(6)账簿与实物之间的核对 第十 十一章 了解
1应收账款如何选择函证对象?1)余额大账龄长的客户——账龄分析表2)交易频繁3)可供发生债务纠纷的4)关联方(持股5%的客户)5)主要客户
函证中的替代程序?对没有回函的肯定式函证,或回函结果不符的,要实施替代程序 替代程序:即检查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销售合同,订单,发票,运货凭证
函证控制的相关知识:1)发函:审计人员亲自寄发2)回函:寄到会计师事务所 2实现某一事项真实性,完整性的审计目标,实施什么样的程序 1)查证营业收入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方法:抽查,检查(审阅法,核对法),销售截止测试 核实应收账款增减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
方法:函证应收账款:1)函证对象的选择2)函证控制
抽查应收账款明细账
3销售截止测试的线路:
1)抽查:抽取会计报表目前的若干业务进行
2)把握三个日期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发票日期,发货日期,记账日期)3)按三条审计路线实施 第十二章 了解
1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总体合理性的判断 进行分析程序,判断总体合理性
分析比较:本年与上年的分析比率或数据比较
(1)累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比率(忽略残值)——发现折旧额的错弊(2)修理和维护费用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3)累计折旧贷方合计=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2折旧的范围:
要提折旧:融资租入经营租出,季节性停用,当月减少的 不提折旧:经营租入,已提足继续使用,未提足提前报废,当月增加的,单独入账的土地 3应付账款函证对象如何选择 1)交易金额大,长期挂账的客户 2)发生债务纠纷的
3)交易金额大而期末金额不大(甚至为0)4)重要供应商 第十三章 了解
1存货盘点采取的盘点方式:通知盘点 2直接材料费审查重点注意事项:
1)用途一栏填列情况:是否填列 是何部门
2)已领出而未用的材料是否填写退料单或办假退料手续 3)财务处理是否正确 会计科目 金额正确{借 贷} 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
制造生产计划——发出材料——生产产品——核算成本——成品入库——销售发出成品 涉及的主要部门:生产计划部门,车间,人事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等 案例
1以例说明若对某一账户实施实质性程序,如何进行 以存货为例:
1.查证存货账户期末余额的正确性
方法:1)编制或取得存货明细表并与存货明细账和总账核对 2)进行分析程序判断整体合理性——本年与上年比较,本年多个日比较 3)存货盘点——通知盘点
4)截止测试——抽查法,检查(审阅法,核对法)2查证存货增减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完整性 1)抽查——选择主导产品,频繁发生的产品 2)检查——审阅法,核对法
3)核实存货计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贯性 2课堂案例 第十四章 了解
1查证银行借款增减业务合法性,真实性,查证的重点资料是什么:合同 批文 入账通知单
案例 第十五章 了解
1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审查,运用什么方法,查的重点资料是什么:
1库存现金:1)抽查——从现金日记账中选择大额收付业务
2)检查(审阅法,核对法)——日记账和凭证(发票等原始凭证)
重点资料:支付的原始凭证(发票等)2银行存款:1)抽查——从银行日记账中选择大额支付业务
2)检查(审阅法,核对法)——日记账和凭证(发票,对账单)重点资料:银行对账单
熟悉
1核实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账户期末余额正确性,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相同 验证库存现金账户期末余额正确性
方法:检查(审阅核对)——现金日记账和总账核对一致
盘点
查证银行存款账户期末余额正确性
方法:检查(核对法)——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核对
——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函证 第十六十七章 了解
1审计报告的分类:
1)按格式和措辞的规范性分: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
适用范围:民间审计 2)按详细程度:简式审计报告,详式审计报告
适用范围: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3)按使用目的:对外公布的审计报告,对内公布的审计报告
适用范围: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2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无保留意见 保留意见 无法表达意见 否定意见
3审计报告的签署日期是哪一天:是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可与管理层(或股东大会)已批准财务报表日期一致(同一天)
4什么情况下签保留意见,无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无保留意见:1)财务报表披露合法公允2)重要会计事项已调整3)审计过程未受到限制 保留意见:1)个别事项合法性不够(错报金额较大),但不至于完全否定2)审计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影响不广泛
无法表示意见:1)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且产生的影响重大和广泛)
第四篇:审计论文选题题目
审计论文选题
1、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3、我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
4、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加强内控审计
5、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
6、浅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重点
7、浅谈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关系及其影响
8、审计风险控制分析:一种均衡观点
9、我国注册会计师全面审计的质量控制研究
10、试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11、浅析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中几个重要概念
12、论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13、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
14、加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15、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16、寿险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17、探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内容和特点
18、关于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
19、当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20、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21、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调查与思考
22、学校财务舞弊的成因、形式及审计对策
23、内部审计如何适应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
24、内部效益审计程序研究
25、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26、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初探
27、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的左膀右臂
28、关于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29、试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应用
30、浅谈基层审计机关探索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几种途径
31、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XX公司销售与收入的内部控制剖析
32、关于某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
33、银行商业汇票的内部控制——XX案例分析
34、我国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35、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探析
36、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37、银行授信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XX集团的授信设计
38、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39、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分析 40、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研究
4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研究
42、XX基金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
43、高校内部控制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基于XX高校的调查报告
44、关于证券公司反洗钱内部控制的思考
45、内部控制概念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研究
46、会计委派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47、xx公司清算审计程序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
48、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49、xx会计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探讨
50、论应收账款审计方法的改进——基于XX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51、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策略探析
52、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对XX公司舞弊的分析
53、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关系的研究——XX公司舞弊案例分析
54、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55、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与最新发展研究
56、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中的应用——对XX公司舞弊的分析
57、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58、XX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分析
59、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60、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第五篇:2010财会审计论文选题
(一)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
1.中小企业审计模式探析
2.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3.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审中的应用
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审计风险探讨
5.浅析证券公司的审计风险
6.论应收账款的审计风险
7.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导向模式探析
8.公共投资项目绩效链审计模式探析
9.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0.浅谈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1.浅谈审计风险及防范——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2.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与发展研究
13.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中的应用——对XX公司舞弊的分析
14.对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的探讨
15.试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16.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1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基于XX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例
分析
(二)审计质量控制
18.关于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
19.论非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
20.我国注册会计师全面审计的质量控制研究
21.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案例岳华事务所精密股份的分析
(三)环境审计
22.论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
23.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民间环境审计的发展
24.浅析政府环境审计的内容与发展趋势
25.EEGECOST模型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xx公司的案例分析
26.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27.政府环境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四)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社会责任审计
28.论国企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29.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0.经济效益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浅析
31.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32.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思考
33.基于ERP环境下的效益审计
34.试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应用
35.浅析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基于xx的分析
36.关于政府绩效审计效果的研究
37.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探讨
38.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运用效果的分析
39.浅析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重点
40.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目标与内容分析
41.浅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42.加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43.浅析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4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经营目标责任的研究视角
(五)审计对象 衍生金融工具
45.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防范——XX危机的启示
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防范:327国债案例分析
46.论金融资产的审计风险
47.商业银行舞弊审计策略及方法
48.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评价
49.发挥金融审计免疫功能的若干思考
50.浅议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基于XX公司的案例分析
51.浅析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以XX为例
(六)IT审计
52.论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风险
53.基于IT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
54.论网络审计方式与特点
55.56.57.58.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探讨 网络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电子商务的审计轨迹分析 浅析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问题——基于XX的案例分析
59.网络环境下审计方法发展探析
60.数据库的审计策略模型与框架研究
61.论电子商务的审计流程与方法
62.计算机辅助审计采集审计证据的方法探讨
63.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审计研究
(七)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
64.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选择
65.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分析
66.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对象与内容的思考
67.对我国注册会计师鉴证准则执行效果的分析
68.注册会计师如何审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69.对上市公司常年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70.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71.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
72.XX会计事务所在XX事件中的审计责任分析
7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披露与审计----浅析关联方交易披露及审计:基于XX的案例分析
74.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75.上市公司清算审计程序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
76.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策略探析
77.浅析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舞弊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基于xx审计失败的案例
分析
78.会计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探讨
79.审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基于xx的分析
80.注册会计师的非鉴证业务对鉴证业务的独立性影响的分析
8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底稿电子化应用分析
82.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3.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结合上市公司审计业务
84.对审计独立性的思考——基于科龙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85.国内事务所审计收费偏低问题探讨
(八)审计方法审计工具
86.分析程序在存货实质性程序中的运用
87.分析程序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
88.奔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89.论应收账款审计方法的改进——基于xx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90.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九)内部审计
9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
92.论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基于XX公司案例分析
93.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初探-基于XX公司案例分析
94.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探究-基于XX公司案例分析
95.对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96.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功能划分
97.平衡计分卡对内部审计的绩效管理的作用
98.内部效益审计程序研究
99.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100.浅谈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运作情况分析——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01.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运作情况分析——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02.浅谈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运作情况分析——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03.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104.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105.寿险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106.关于强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分析
107.我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
108.浅谈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109.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110.关于当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111.关于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112.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13.公司治理环境对内部审计作用的影响
114.浅谈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15.家族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116.ERP环境下的内部审计——ERP系统与内部审计的融合117.后安然时代内部审计发展研究
(十)欺诈与舞弊审计失败
118.浅析财务欺诈与审计对策——基于XX公司舞弊的分析
119.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对XX公司舞弊的分析
120.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关系的研究——XX公司舞弊案例分析
121.审计失败案例研究——以XX公司审计失败为例
122.企业会计舞弊的形式与审计方法
123.我国高新企业管理层舞弊审计方法的研究
124.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中的应用——对XX公司舞弊的分析
125.收入舞弊的手法与审计策略
126.存货舞弊的手法与审计策略
127.浅议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基于XX公司案例分析
128.从普华永道的审计失败看独立审计的诚信问题
129.基于IT环境的企业财务舞弊审计研究
(十一)审计意见审计报告
130.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动因与防治
131.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分析
132.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133.审计报告的沿革及运用研究
134.XX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分析
135.从审计意见类型看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权衡:基于上市公司04-08非标意见的分析
(十二)审计准则审计公告审计目标
136.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37.INTOSAI审计准则与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138.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效果的分析
139.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比较分析-------结合XX审计业务
140.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探析
141.浅析管理舞弊的审计策略分析------结合XX案例
142.改进政府审计目标的设想
(十三)审计制度
143.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制度研究
144.中美注册会计师造假及监管机制比较研究
(十四)其他审计
145.持续审计的应用分析
146.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基于中国平安公司的案例分析
147.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
148.个人所得税审计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十五)内控制度
149.浅谈商业流通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0.浅谈民营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1.浅谈证券公司营业部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2.浅谈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3.浅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4.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物资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5.浅谈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6.浅谈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7.浅谈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8.浅谈商业银行储蓄业务内部控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59.浅谈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60.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161.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研讨
162.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163.银行授信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164.关于证券公司反洗钱内部控制的思考
165.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分析------结合XX企业(或业务)
166.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研究
16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研究
168.内部控制概念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研究
169.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探析——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70.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171.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172.试论企业销售与收入的内部控制——基于xx公司的剖析
173.xx基金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74.高校内部控制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75.浅谈租赁公司经营性租赁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分析——基于XX的案例分析 176.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研究
177.金融保险板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178.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结合旅游行业上市公司
179.电力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差异研究
180.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控制活动要素角度
181.套期保值交易的内部控制――基于XX公司套期保值的案例分析
182.LSJC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3.GH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184.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