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农村客运发展现状及几点建议
[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农村客运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农民日常出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一件大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运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历史任务。笔者通过对宜昌市___县农村客运市场的调查,结合___县农村客
运市场的实际,就如何加强___县农村客运市场管理提出以下浅见。
一、___县农村客运发展现状
___县地处鄂西,东邻荆门,南接当阳,西连宜昌,北靠南漳、保康,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全县现设6镇1乡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9.5万人。___县一无水路,二无航空,三无铁路,公路运输是唯一的交通运输方式。现在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县公路里程达到1300公里,营运总里程达到700公里,农村客运车辆42台559座,农村客运线路25条,通客车7个乡镇80个村84个班次,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促进了___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___县客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量的非法面的车参与客运经营冲击了农村客运市场,严重干扰了农村客运秩序,形成了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对于打击非法经营黑面的,___县政府从2003年起至现在,每年都成立县政府牵头,交通、公安、税务、工商、城管参加的整顿客运市场秩序专班,但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下岗职工的参与,不易查处,一旦扣车,频频上访,一级级一直上访到宜昌市政府;二是取证难,稽查人员在稽查时都是谎称“亲戚”坐车,如果取不到证则很难查处,弄不好反当被告;三是关系网难于打破;四是横搅蛮缠,以死相威胁;五是暴力抗法,今年9月___县运管所副所长带队稽查时,被“黑面的”司机打成轻伤。由于以上原因很难查处,对此现象,基层运管所的同志苦无良方,对此很伤脑筋。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在于对面的车参与农村客运经营尚未放开。
三、对规范___县农村客运市场的几点建议
一方面,面的车以其方便快捷还拥有相当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他们无证经营,严重干扰农村客运市场秩序,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因此,运管部门要采取疏导与打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宣传,按照农村客运发展计划引导愿意合法经营的面的车参与到村级客运班线经营中来,对于不愿意合法经营的“黑面的”,坚决打击,形成高压态势,使无证经营“黑面的”无经营市场。同时,因现在村级道路硬化,路宽仅3.5米,只适合面的这种小型客车从事农村客运。
(一)降低门槛,严格准入标准
开放农村客运市场,有计划开通通村客运班线,让10座以下的面的车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严格准入标准,凡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的面的车,必须经过交警部门安全检测和运管部门的综合性能技术检测合格,车辆使用年限须不超过两年。从事客运的驾驶员必须符合《道条》规定的客运驾驶员标准,持客运驾驶员营运资格证方可参加经营。
(二)核准标准,规定经营范围
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的面的车,经检测合格后,核发道路运输证。由职能部门核准规费标准,缴纳客附费、税金、工商管理费、运管费和保险费,由运管部门设计面的车的农村客运标志,以便区别。根据___县实际,乡镇以下的客运线路可划给面的车经营,并制作线路牌。凡不按上述要求从事客运经营的面的车,按非法经营论处,对无道路运输证,没有悬挂客运标志的车辆、超范围从事客运经营的,予以严厉打击,以保证农村客运市场的有序和规范。
(三)统一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的面的车按乡镇规属分别由县内各专业车队管理,这样便于相互监督和运作,畅通客运站统一设立售票点,对所有客运车辆进行配载售票,月底按规定提取站务费,凡参加经营的面的车统一进站经营,实行滚动发班,统一售票签章,统一进行场检、门检,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辆不准载客上路,确保安全运输。
(四)农村冷热客运班线实行捆绑经营
对农村冷热客运班线,不管是实行招标或利用各乡镇客运车队经营,都要实行冷热客运班线捆绑经营,确保边远乡村农民出行乘车方便。
(五)组建道路运输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将___县农村客运经营者组织起来,组建道路运输协会,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让道路运输协会充分发挥作用,有效遏止“黑面的”的非法经营行为,稳定农村客运市场,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
第二篇:我县农村通信发展现状及建议
双牌县农村通信发展现状及建议
(论文提纲)
我县是山区小县,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通信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的通信发展水平较低。
一、我县农村通信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环境明显改善。
2、农村通信发展相对滞后。
3、城乡之间通信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4、通信水平因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存在着差异。
5、固网移动一守一攻。
二、我县农村通信发展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1、农村地区的通信消费不旺限制了农村通信发展。
2、农村通信市场资费体系偏高。
3、农话亏损严重影响农村通信的持续发展。
4、对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通信投资不断减少。
三、均衡发展农村通信的政策建议
1、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指导思想。
2、积极鼓励新技术应用。
3、加大对农话网络的投入力度。
4、积极开发有用的信息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现通信事业的持续发展。
5、在税收和财务等方面进一步扶持和倾斜。
6、合理调整农话费用。
双牌县农村通信发展现状及建议
二00七级大专班
何晓花
我县是山区小县,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通信水平发展也极不平衡,尤其是广大农村的通信发展水平较低,这必然会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制约、阻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鉴于农村通信服务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提升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有效、合理地发展农村通信产业,进一步提高农村通信服务水平,以此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我县农村通信发展现状
我县共15个乡镇195个行政村,除去乡镇政府所在地外,大多数行政村是山区村。近些年来,全县通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通信的发展水平总体而言基本适应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但是,相对于城镇电信发展而言,发展农村通信仍存在较多问题。
1、基础设施环境明显改善
多年来,我县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投入,形成了以光纤网络为主,以无线网络为辅的覆盖全县的立体高速信息网络环境,铺就我县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农村通信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2009年底,全县农村居民每100户家庭平均拥有固定电话25.6 部,移动电话68.6部。
2、农村通信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在我县电信业务快速发展、手机和电话用户大 幅增长的同时,农村通信发展相对滞后,形成鲜明的反差。一是农村电话用户增长不断下降。据统计,2009年全县农村电话用户新增2670户,增加数较2007年的2910户下降了8.24%,2009年全县农村装机仅新增1900户,比2008年下降达28.4%之多;二是农村电话用户数占全县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逐年下滑。随着移动通信的进一步降低,农民对电信固话月租费越来越不满意,农村用户拆机的增多,用户不断减少。2008年全县农村用户数为总户数的27.5%,2009年为25.6%,截至2010年3月仅为23.1%;三是农村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提高较慢。2008年全县通电话行政村比重已达到87.9%,到2010年3月,比重仍只有92.4%。
3、城乡之间通信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从全县来看,2009年农村固定电话普及水平不到农村居住户的16%,是城市固定电话装机率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偏远山区差距更明显,以上梧江为例,2009年固定电话普及率不到5%。
4、通信水平因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存在着差异 通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不同地区农村居民通信消费习惯对比差异较大。有的地方农村居民的通信消费习惯还未养成,还有待于引导和培养,这类地区较为典型的表现是过年过节时的话务量剧增、增值业务的应用少、零次用户比例大;二是不同地区的来去话比例差异明显,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农村地区来话远远大于去话,当地收入水平难以提高。通常在县城附近的经济相对发达农村地区来去话比例基本在1:1至2:1之间,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来去话比例一般在3:1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10:1。
5、固网移动一守一攻
据调查,近些年来,全县农村的用户拆机的很多,用户流失率较高,这也是全国固网运营商在农村面临的共同问题。这种流失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随着移动通信的进一步降低,农民对座机月租费越来越不满意。近年我县尝试过将月租费打包成相应的通信时间以挽留老用户吸引新用户,但由于竞争的因素,以及农民本身对通信打包的不信任,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根据中国移动、联通的业绩报告显示,来自农村地区的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移动、联通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去年,中国移动46%的新增用户来自于农村市场。可以看出,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在农村通信市场形成了一守一攻的态势。
二、我县农村通信发展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1、农村地区的通信消费不旺限制了农村通信发展 从消费需求来看,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尤其边远山区的经济是以农业以及低层次、低附加值的行业为主,农村居民对外经济联系较少,对电信的需求不旺。
从消费能力来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较低,决定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偏低。
从消费习惯上看,目前大多数农民在观念上还是认为电话只是消费品,不能带来效益,由一般3:1的来去话比例可以看出农村电话用户多是接电话而不向外打电话,这就造成农话的消费较低,阻碍了农话建设资金的快速回收和农话 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传统节假日农村话务量猛增,与平时差距明显,例如全县2009年春节前后的1个月话务量超过了一般月份的30%~40%以上,这是因为农村居民在外打工情况较多,在节日进行沟通交流的增多。另一方面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还不习惯于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很多事情还是还是通过面谈的形式进行。
2、农村通信市场资费体系偏高
近年来我县农村通信市场资费体系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水平有限,农村通信费用在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偏高,农民不能在电信业务方面支出过高的费用。近年来,我县在调整农村资费体系方面,采取了多种打包资费体系。但由于农业市场有其特殊性,增值的信息服务没人理,农民对资费优惠的感知就是降价,而非所谓的资费打包。所以从资费体系的推广来看,得不到多数农民的欢迎。
3、农话亏损严重影响农村通信的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我县的农话一直处在亏损状况,2009年全县农网运营亏损为21.7万元,2008年为18.4万元。造成农话亏损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通信投入大,网络建设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高。我县是个山区县,行政村、自然村数量多,农户的聚居程度低、用户分散,村与乡镇、住户与住户之间的中继距离远。农话分布的典型特点是:多、远、散,农话单线建设成本高。同时,在部分农村地区,电力供应不能充分保证,经常停电或电压不稳,极易造成中断事故,造成机房空调不能正常工作,室内温度、湿度不符合设备要求,容易引发设备 故障。另外,由于交通不便,增加了电信员工的维护工作量。除此之外不少地区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甚至偷盗电缆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农话网络建设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偏高。
(2)农话资费水平的降低减少了企业的收入。近些年来,我县不断对农村资费体系进行调整,有效的减轻了农村用户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的交流,但由于农话资费水平的降低,电信公司在农村通信上的收益进一步降低。
(3)历史遗留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首先是农话大发展时期的影响。在1996~1997年前后,农村地区曾有过一段农话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当时设备较贵、厂家较多,导致设备型号兼容问题逐渐突出,设备更新、折旧和维护费用增加。其次是邮电分营过程中,留有较多的人员负担。
4、对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通信投资不断减少 电信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特别是近年来,电信市场逐渐引入竞争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出于效益原则,在市场需求不旺、建设运营成本高的农村地区增加投资相对偏少。
三、均衡发展农村通信的政策建议
据调查,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了4.2%,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了5.9%,人均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将拉动通信消费需求。今后几年,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形势继续趋好,农村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为农村通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空间。但是如果农村通信,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的通信状况不能保持适度发展,将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电信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农村的通信均衡发展,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1、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指导思想 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通过对农村通信的基础设施实行长远规划、统筹利用,鼓励和引导电信公司对农村通信的投入。将农村视为“蓝海”,把农村通信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着力建设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移动通信基础覆盖网、服务营销网、农业信息网,为农民提供完善的通信信息服务。通过资费体系的调整、农话传输网综合利用(同时传广播、电视)等措施,造就更大的市场,不断提高农网通话业务量,提高电信营运收入。
2、积极鼓励新技术应用
从管制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电信运营企业应用适合广大农村地区的新技术,鼓励电信设备生产商及科研院所积极研发适合农村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的农村通信设备。由于农村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有线、无线等多种接入方式,确保农村通信的质量。
3、加大对农话网络的投入力度
随着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电信竞争格局的形成,电信企业的营运不仅考虑社会效益,更注重经济效益。主要靠电信运营企业内部交叉补贴的办法保证农村地区普遍服务的模式,已不适用于改革后的电信体制。结合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政府要加大对农话网络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落后农村、贫困地区由于电信用户支付能力低、而建设、运营成本高造成的通信落后状况。
4、积极开发有用的信息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现通信事业的持续发展
农村通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可以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加快和推动农村通信的发展,这是我国农村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的。信息服务对于掌握社会及市场动态、带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要积极开发有用的信息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现通信事业的持续发展
5、在税收和财务等方面进一步扶持和倾斜
县里要将农村通信发展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以扶持,对电信企业采取税收优惠、争取国债投入、政策性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或无息贷款等措施,缓解电信企业在农村以及边远、落后地区的资金短缺问题。
6、合理调整农话费用
总体说来,要想吸引更多的农村用户,必须要让农民用得起才能够发展起来,必须根据农村实际建立农村资费体系无,农村通信的价格必须和农民的收入相应配比,才有可能获得农民用户的“青睐”。从这个角度来说,固话取消座机费,手机采用了单向收费,是促进农村市场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日
第三篇: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保障农村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是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为此,课题组围绕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队伍建设情况等重点内容开展了广泛深入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卫生局和县、区政府
及市、县区相关部门的汇报;分别召开了由分管镇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乡村医生代表、市、县区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等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区镇,县镇、镇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的一些村卫生服务站;学习借鉴了有关地市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对策,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作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决定后,我市上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让农民“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卫生工作整体稳步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把加快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列入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已连续四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两项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公共卫生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底,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为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县区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据市卫生局统计,、、、市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分别为4489.53万元、4964.88万元、5004.87万元,8939.95万元,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配备了光机、b超、心电图仪、生化仪等“新四件”。全市农村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试点,全面推行的。目前已经达到了市委、市政府9号文件提出的“到,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达80元以上,其中各级政府对参保农民的补助不低于50%,参加率达90%以上”的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乡镇小额报销、县区大病统筹和困难群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三条医疗保障线”制度。目前人均财政补助已达52元。年人均筹资水平从原来的不足15元,提高到目前的85元(列全省第六位),受益率由原来的不到1%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63.50%,补偿率由原来的不到3%提高到20.99%。、南浔区每年财政还各投入200万元(市、区各一半),建立了困难群众补助制度,用于对参保群众大病统筹报销后自负医药费用仍较大的特困家庭的补助。、等县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建设,改变了传统手工结报模式,开发了实时结报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区农村社区门诊报销比例今年已提高到30%。、长兴等地的大病统筹已实行零起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作用日趋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贵”、“看不起病”现象。
3、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各级政府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卫生服务能力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快推进了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路程和服务人口,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并实行了每建一站奖励补助6—10万元的政策。目前,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服务站建站率达89.36%,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同时,实行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七统一”的一体化管理,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建成后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扎实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定期健康体检、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上门随访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早期干预等服务,有效地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如镇高血压引发的中风病例44例,而仅为24例,减少了45%。
4、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公共卫生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南浔区新建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并正在积极筹建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立了乡镇和行政村公共卫生专管员和联络员制度,落实了联络员的补贴;二是将农村家庭宴席和乡村厨师纳入食品卫生管理,为有效防止农村大规模
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农民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四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五是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免费为农民每两年体检一次,并为全市92.02%的农村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六是“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全市91.8%的农村人口用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70%的村庄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并消灭了露天粪坑,改变了农村沿袭千百年的不卫生陋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应引起我们进一步重视。
1、农村卫生基础仍较薄弱,尚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虽然近几年全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基础仍较薄弱,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差距较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仍显不足,据省卫生厅同口径统计,我市卫生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以县为例,该县乡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每年工资需1260万元,而财政对农村卫生的补助仅为750万元,缺口较大。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种负担沉重。调查中反映,公益性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电享受的是近商业电价;财税部门制发的收费收据每张要收取成本费达0.24元;服务中心(站)信息化管理成本较高。由于财政补助不足,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成后,仍延续乡镇卫生院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以药养医”现象以及“防病”与“治病”的矛盾仍较突出,农村公共卫生任务在一些地方难以得到落实。由于经费紧张,服务中心(站)往往不能及时添置和更新诊疗设备,加上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不高,“唯大唯上”仍是农村群众的普遍就医心理,有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还不够大。
2、农村卫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承担的繁重服务任务不相适应。调研中反映,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是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卫技人才匮乏,乡村医生队伍年龄老化,数量偏少、素质低下,其服务能力与当前繁重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和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据统计,全市1864名农村社区医生,平均年龄51.2岁,50岁以上的占72.8%;大专以上学历只有25人;持有执业(助理)医师证的仅为305人。长期以来乡村医生处于半农半医状态,其报酬待遇和养老问题国家无明确规定。养老无着落,导致出口不畅,报酬和编制的不落实,使新人进不来、不愿进、留不住,成为制约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内涵的瓶颈。严重影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
3、农村医疗保障程度仍然较低,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受益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最能反映保障程度的补偿率虽每年有进步,但总体水平不高,今年上半年也仅为20.99%,且此数据为可报项目的报销比例,如以农民实际支出的总医药费作比较,比例会更低,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农村医疗保障程度还很低。调研中,农村群众强烈渴望提高报销比例,降低甚至消除起报线、封顶线的呼声,也佐证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筹资水平还不高。由于保障水平有限,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农民“看不起病”问题仍然突出。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力度。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必须进一步强化民本政府理念,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农民权益的一件大事来抓。卫生、财税、发改、规划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电力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认真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探索、整合社会各种救助资源,完善农村医疗救助机制,使农民享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医疗救助。
2、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公共财政建设要求,逐步建立农村卫生财政保障机制,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逐步达到占同级财政支出的5%以上。要确保市县区人均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不少于上年全省平均水平。要确保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直接面向农民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支出,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引导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强化内涵建设,逐步实现向“预防和提供基本医疗”的转变。
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要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到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内涵上来。关键要抓好队伍建设。要在实施好政府定向委培农村社区医生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现有乡村医生的在职培训机制和引进现有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农村社区卫生队伍的机制,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退出机制,加快队伍更新,实现“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的人才良性流动。要进一步加大卫生支农的力度,提高实际效果。要进一步深化“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克服“轻预防,重治疗”倾向,扎实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要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内部管理,杜绝“小药箱”、“大处方”的不良现象。要以优质价廉的服务吸引农村群众,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
4、进一步深化合作医疗统筹工作,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要抓住当前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工作。要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满足农村群众高水平医疗保障需求。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农民就医、结报。要注重报销政策导向,提倡“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理念。要积极推广药品公开招标、集中议价采购等办法,努力降低农民医药费支出,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村合作医疗风险,把这件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实事办实办好。
第四篇:农村客运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在过去的一年,我县在市委市府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机遇期,以破解农村客运发展难题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农村客运发展新思路,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以“保稳定、促民生、谋发展”之根本,行“兴农村、助农业、富农民”之德政,助推农村客运全面发展,构建更加完善、便捷、通畅、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两年来,全县改造农村客运班线22条,更新及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17辆,特别是在酉溪片区采取有条件吸纳50辆从事非法客运的微型客车从事合法客运,在中和片区采取吸纳非法客运车主融资入股方式投放了25辆商务车的方式,疏堵结合发展农村客运,为全县农村客运发展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现将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具体做法作一汇报。
一、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我县县委政府把发展农村客运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了政府的工作目标,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常委和副县长为副组长,交通、运管、财政、公安、税务、安监及乡镇为成员的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长挂帅,分管县长主抓,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县委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了农村客运发展专题会、动员会和推进会,出台了《县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我县农村客运的发展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乡镇职责分工,制定了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扶持政策,真正把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二)深入调研,科学规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县组织交通、财政、运管、公安交管相关人员分别考察学习了周边等地农村客运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县委县府成立了十个组,对全县各乡镇、行政村人口分布、客运车辆数、运力情况、道路状况、客流量流向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就开通客运线路、运力投放方式、运行办法、市场监管等展开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使我们的农村客运发展工作既符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也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三)政策扶持,大力投入
政府支持是发展农村客运的重要基础,减轻农村客运经营者负担也是发展农村客运的必要条件。我县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切实减轻经营者负担,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改善通行条件。一是县财政、发改、交通等部门切实落实了gprs安装费用全额补助、30%保险费补贴(含交强险、第三者险、承运人责任险)、成品油价补贴等政策,并针对农村客运发展试点的车辆,在投入运营第一年给予经营者20元/座•月的经济补贴。二是从低收取运营税费。税务部门对农村客运车辆税率按照低标准核定,客运企业按照零利润方式从低收取管理费,尽一切努力降低车辆运营成本,确保农村客运“开得起、留得住、有效益”。三是加大安保设施投入。两年来,投资3000万余元,完成了12000米波形防护栏安装,完善了罗渡、中和、酉溪、苟角片区4大片区14个乡镇的乡村公路安保设施,病危桥10余座,为顺利推进农村客运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创新模式,提速发展
为快速平稳推进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工作,我县转变观念,创新模式,不落窠臼,打破常规。一是创新行政审批。我县通村公路大部分为3.5米宽,理论上不具备开行农村客运的道路条件,但是广大农村群众安全、便捷乘车需要矛盾日益凸显,我县果断做出决策:对2011年前建成的通村公路,经安监、交通、公安及当地乡镇现场勘验认定符合条件的,即可开通农村客运;对2011年后新建的通村水泥路,路面宽度必须达4.5米以上,且安保设施与公路建设必须实现“三同时”,其中,县政府对新建4.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给予每公里35万元补助,大大激发了农村群众的修路热情,2011年我县新建4.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达到了79公里,今年我县将完成4.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100公里,为农村客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灵活选择车型。综合考虑各个片区在经济发展、地域幅员、人口分布、运力需求、道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实际选择车型:苟角红星高寺片区公路主要以苟角至的乡道为主,道路条件较好,因此投放19座的中型客车;乔家朝阳环线毗邻县城,又是农业产业化示范点,因此对原有路面拓宽后,公交车更适合群众出行需要;酉溪片区通村公路多为3.5米宽,且客流较为分散,7座长安微客不仅为参营车主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益,更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捷、保障了安全;今年我们更侧重考虑群众安全出行,对车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和片区车型选择上尊重经营者意见,选择了价格在6万元左右的东风风行7座商务车,提升了安全性能和车辆档次。
(五)强力打非,保驾护航
县委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打击非法客运工作领导小组,预算了打非专项工作经费,整合了公安、运管、交通等众多部门和各乡镇的力量,成立了打击、处突、维稳、调处、督察五个大组,分片区成立打击小组,针对性集中开展打击非法客运,对从事非法客运的人员形成震慑,推动了片区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六)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一是建立完善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管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本地农村客运发展的第一责任主体和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强化了农村客运源头管理。二是开展非法客运车辆清查摸底工作。县委政府府制定了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各乡镇对涉非车辆建立台账并报运管、交管部门备案。各行政村发动群众上路监督,使从事非法营运者处处受到制约。三是规范农村客运经营行为。加强对农村客运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做到规范经营,严禁出现“满天飞”的现象。四是加强客运企业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客运企业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和运营管理,建立健全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机制,对服务质量差、安全意识淡薄的车主坚决停止其运营,直至取消其农村客运经营资格。
二、取得成绩
在农村客运发展工作中,我县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大力投入,2011至2012年间,共投资3.2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24公里,整改县乡道200公里,修建农村港湾式站点3个,招呼站14个,全县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和候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
(一)解决了农村客运“开不通”的问题,实现了“可开通”、“开得通”。
一是政策瓶颈实现新突破。针对我县农村道路基础较差的实际,对已经建成且有必要开通客运的农村公路,在完善必要的安保设施后,组织安监、交通、公安等部门及相关乡镇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拟开通农村客运公路进行现场勘验、签字验收后,运管部门予以行政许可;对今后需要开通客运的农村公路,路面宽度下限提高至4.5米,且道路安保设施配套与公路建设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二是安全保障得到新加强。投入120余万元,完成了酉溪片区恐平路、酉溪环线公路、苟红路、苟高路的路面整治和安保设施安装;投入105余万元,拓宽了乔家朝阳环线公路;投入308万元,完成了6公里波形防护栏和县乡道公路安保设施安装,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运力优化取得新进展。两年来,全县共改造农村客运线路22条,新增或更新农村客运车辆117辆,农村客运运力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二)解决了农村客运“留不住”的问题,做到了“留得住”、“有效益”。
农村客运更为注重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便民利民,但其普遍存在路况差、客流散、运价低、成本高、营收少、效益差的现象。为此,我县制定实施了补贴优惠、简化审批手续等优势政策,形成政策洼地,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获得了广大群众和车主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同时,破除执法部门单打独斗的常规,出动刑侦、经侦、治安等公安精锐力量,运管、乡镇及当地派出所全力配合,形成打击非法客运的高压态势,切实规范客运市场秩序,维护合法营运车主的正当权益,坚定了农村群众和客运车主的信心,农村客运发展工作实现了快速、有效推进。去年,全县共查处非法客运车辆217辆。今年,全县继续加大打非力度,目前为止,已经查处了非法客运车辆216辆,完成全年目标的90%,非法客运现象的蔓延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三)解决了农村客运“管不住”的问题,做到了“有人管”、“管得住”。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为辖区农村客运发展第一责任主体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客运车主为本企业安全责任主体,严格考核奖惩,初步建立完善了的农村客运发展责任体系。二是把好准入关口。严格审查农村客运参营车辆和驾驶人员资质,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驾驶人员驾驶技术过硬。三是加强车辆管理。充分发挥各乡镇派出所、交管办作用,加强农村公路路面管理,政府全额补贴并强制安装车辆gprs监控系统,延伸了管理触角、强化了管理手段。四是实行公司化管理。成立安格公司酉溪分公司,严格按照公司化管理模式,完善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一岗双责、服务质量考评、安全例检、培训学习、“黑名单”及市场退出等机制,有效规范了农村客运从业人员的营运行为。
(四)解决了农村客运“赔不起”的问题,做到了“有人赔”、“赔得起”。
一是无论新增购买的大中型客车,还是吸纳加入农村客运的微型客车,准入的首要条件就是强制保险。二是政府给予30%的保险补贴,减轻了经营者负担,也有效解决了发生交通事故面临巨额赔偿的运营风险。三是在农村客运车型选择上,主要选择微型或小型的客车,座位数一般不超过9座,降低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
我县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积极推广试点地区成功经验,激发了其他乡镇发展农村客运的积极性。我县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10大片区44个乡镇860多个村的农村客运发展工作,全面解决老百姓安全出行问题。
三、经验启示
片区试点工作,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村客运发展薄弱的现状,也为全县农村客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运力需求的差异,同样的一套成熟经验,往往会有不同效果。所以要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了解需求、把握需求,探讨适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模式和经验。
二是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做到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在打击非法客运中破除了以前单个部门执法的常规,出动了刑侦、经侦、治安等警力联合运管、乡镇及当地派出所共同出击,对从事非法客运者震慑大,打击效果明显。通过政策倾斜、公司化、片区化模式、简化审批手续、鼓励本地人参与等方式,极大的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使得后期的车辆吸纳投放工作事半功倍,井然有序。
三是必须坚持促进民生,做到多予少取、让利于民。农村地区普通存在路况差、客流散、运价低、成本高、营收少、效益差的现象,经营者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把农村客运定位在“公益”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做到“立足长远、适度减免、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更有利建立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长效机制。
四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做到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应该全面推进“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建设,把农村客运场站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发展,才能为农村客运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五是必须坚持打非治违,做到疏堵结合、服务发展。酉溪片区试点工作在前期曾一度进展缓慢,群众持观望态度者较多。县委县政府立即决定召开酉溪片区打击非法客运现场会,激励士气,增添信心。会后,当地群众呈现出热情高涨的势头。因此,要把打击非法客运作为发展农村客运的强有力抓手,坚持打击力度不减,整治队伍不散,处罚手段不软,为农村客运的生存和发展拓展空间。一方面高压治违,转化一大批非法客运为合法客运;一方面加强教育疏导,消化一批非法客运,积极发展农村客运。
六是必须坚持生命至上,做到安全发展,平安和谐。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而农村公路的现状既制约着农村客运发展,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县将把通村公路3.5米宽度的技术标准提高到4.5米或以上,并在开行客车前,由县府办牵头,组织交通、公安、安监、乡镇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拟将开通客运的农村公路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安保设施等情况进行现场勘验,签字验收,全面提升通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
虽然我县在农村客运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农村客运发展的整体形势看,我们的工作离农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公路建设与站场设施、干线运输与农村客运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农村客运的发展政策、思路与环境与仍待进一步研究;农村客运经营主体过度分散、运输安全隐患多、抵御风险能力差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农村客运经营者负担重、效益差、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还需要认真改观。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农村客运在总体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不断探索新途径、新经验、新方法,开创农村客运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农村客运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客运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在过去的一年,我县在市委市府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机遇期,以破解农村客运发展难题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农村客运发展新思路,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以“保稳定、促民生、谋发展”之根本,行“兴农村、助农业、富农民”之德政,助推农村客运全面发展,构建更加完善、便捷、通畅、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两年来,全县改造农村客运班线22条,更新及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17辆,特别是在酉溪片区采取有条件吸纳50辆从事非法客运的微型客车从事合法客运,在中和片区采取吸纳非法客运车主融资入股方式投放了25辆商务车的方式,疏堵结合发展农村客运,为全县农村客运发展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现将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具体做法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我县县委政府把发展农村客运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了政府的工作目标,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常委和副县长为副组长,交通、运管、财政、公安、税务、安监及乡镇为成员的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长挂帅,分管县长主抓,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县委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了农村客运发展专题会、动员会和推进会,出台了《县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我县农村客运的发展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乡镇职责分工,制定了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扶持政策,真正把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二)深入调研,科学规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县组织交通、财政、运管、公安交管相关人员分别考察学习了周边等地农村客运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县委县府成立了十个组,对全县各乡镇、行政村人口分布、客运车辆数、运力情况、道路状况、客流量流向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就开通客运线路、运力投放方式、运行办法、市场监管等展开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使我们的农村客运发展工作既符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也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三)政策扶持,大力投入
政府支持是发展农村客运的重要基础,减轻农村客运经营者负担也是发展农村客运的必要条件。我县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切实减轻经营者负担,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改善通行条件。一是县财政、发改、交通等部门切实落实了GPRS安装费用全额补助、30%保险费补贴(含交强险、第三者险、承运人责任险)、成品油价补贴等政策,并针对农村客运发展试点的车辆,在投入运营第一年给予经营者20元/座•月的经济补贴。二是从低收取运营税费。税务部门对农村客运车辆税率按照低标准核定,客运企业按照零利润方式从低收取管理费,尽一切努力降低车辆运营成本,确保农村客运“开得起、留得住、有效益”。三是加大安保设施投入。两年来,投资3000万余元,完成了12000米波形防护栏安装,完善了罗渡、中和、酉溪、苟角片区4大片区14个乡镇的乡村公路安保设施,病危桥10余座,为顺利推进农村客运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创新模式,提速发展
为快速平稳推进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工作,我县转变观念,创新模式,不落窠臼,打破常规。一是创新行政审批。我县通村公路大部分为3.5米宽,理论上不具备开行农村客运的道路条件,但是广大农村群众安全、便捷乘车需要矛盾日益凸显,我县果断做出决策:对2011年前建成的通村公路,经安监、交通、公安及当地乡镇现场勘验认定符合条件的,即可开通农村客运;对2011年后新建的通村水泥路,路面宽度必须达4.5米以上,且安保设施与公路建设必须实现“三同时”,其中,县政府对新建4.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给予每公里35万元补助,大大激发了农村群众的修路热情,2011年我县新建4.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达到了79公里,今年我县将完成4.5米宽的通村水泥路100公里,为农村客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灵活选择车型。综合考虑各个片区在经济发展、地域幅员、人口分布、运力需求、道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实际选择车型:苟角红星高寺片区公路主要以苟角至的乡道为主,道路条件较好,因此投放19座的中型客车;乔家朝阳环线毗邻县城,又是农业产业化示范点,因此对原有路面拓宽后,公交车更适合群众出行需要;酉溪片区通村公路多为3.5米宽,且客流较为分散,7座长安微客不仅为参营车主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益,更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捷、保障了安全;今年我们更侧重考虑群众安全出行,对车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和片区车型选择上尊重经营者意见,选择了价格在6万元左右的东风风行7座商务车,提升了安全性能和车辆档次。
(五)强力打非,保驾护航
县委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打击非法客运工作领导小组,预算了打非专项工作经费,整合了公安、运管、交通等众多部门和各乡镇的力量,成立了打击、处突、维稳、调处、督察五个大组,分片区成立打击小组,针对性集中开展打击非法客运,对从事非法客运的人员形成震慑,推动了片区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六)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一是建立完善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管机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本地农村客运发展的第一责任主体和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强化了农村客运源头管理。二是开展非法客运车辆清查摸底工作。县委政府府制定了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各乡镇对涉非车辆建立台账并报运管、交管部门备案。各行政村发动群众上路监督,使从事非法营运者处处受到制约。三是规范农村客运经营行为。加强对农村客运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做到规范经营,严禁出现“满天飞”的现象。四是加强客运企业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客运企业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和运营管理,建立健全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机制,对服务质量差、安全意识淡薄的车主坚决停止其运营,直至取消其农村客运经营资格。二、取得成绩
在农村客运发展工作中,我县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大力投入,2011至2012年间,共投资3.2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24公里,整改县乡道200公里,修建农村港湾式站点3个,招呼站14个,全县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和候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
(一)解决了农村客运“开不通”的问题,实现了“可开通”、“开得通”。
一是政策瓶颈实现新突破。
针对我县农村道路基础较差的实际,对已经建成且有必要开通客运的农村公路,在完善必要的安保设施后,组织安监、交通、公安等部门及相关乡镇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拟开通农村客运公路进行现场勘验、签字验收后,运管部门予以行政许可;对今后需要开通客运的农村公路,路面宽度下限提高至4.5米,且道路安保设施配套与公路建设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二是安全保障得到新加强。投入120余万元,完成了酉溪片区恐平路、酉溪环线公路、苟红路、苟高路的路面整治和安保设施安装;投入105余万元,拓宽了乔家朝阳环线公路;投入308万元,完成了6公里波形防护栏和县乡道公路安保设施安装,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运力优化取得新进展。两年来,全县共改造农村客运线路22条,新增或更新农村客运车辆117辆,农村客运运力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二)解决了农村客运“留不住”的问题,做到了“留得住”、“有效益”。
农村客运更为注重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便民利民,但其普遍存在路况差、客流散、运价低、成本高、营收少、效益差的现象。为此,我县制定实施了补贴优惠、简化审批手续等优势政策,形成政策洼地,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获得了广大群众和车主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同时,破除执法部门单打独斗的常规,出动刑侦、经侦、治安等公安精锐力量,运管、乡镇及当地派出所全力配合,形成打击非法客运的高压态势,切实规范客运市场秩序,维护合法营运车主的正当权益,坚定了农村群众和客运车主的信心,农村客运发展工作实现了快速、有效推进。去年,全县共查处非法客运车辆217辆。今年,全县继续加大打非力度,目前为止,已经查处了非法客运车辆216辆,完成全年目标的90%,非法客运现象的蔓延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三)解决了农村客运“管不住”的问题,做到了“有人管”、“管得住”。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
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为辖区农村客运发展第一责任主体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客运车主为本企业安全责任主体,严格考核奖惩,初步建立完善了的农村客运发展责任体系。二是把好准入关口。严格审查农村客运参营车辆和驾驶人员资质,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驾驶人员驾驶技术过硬。三是加强车辆管理。
充分发挥各乡镇派出所、交管办作用,加强农村公路路面管理,政府全额补贴并强制安装车辆GPRS监控系统,延伸了管理触角、强化了管理手段。四是实行公司化管理。成立安格公司酉溪分公司,严格按照公司化管理模式,完善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一岗双责、服务质量考评、安全例检、培训学习、“黑名单”及市场退出等机制,有效规范了农村客运从业人员的营运行为。(四)解决了农村客运“赔不起”的问题,做到了“有人赔”、“赔得起”。
一是无论新增购买的大中型客车,还是吸纳加入农村客运的微型客车,准入的首要条件就是强制保险。
二是政府给予30%的保险补贴,减轻了经营者负担,也有效解决了发生交通事故面临巨额赔偿的运营风险。三是在农村客运车型选择上,主要选择微型或小型的客车,座位数一般不超过9座,降低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我县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积极推广试点地区成功经验,激发了其他乡镇发展农村客运的积极性。我县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10大片区44个乡镇860多个村的农村客运发展工作,全面解决老百姓安全出行问题。三、经验启示
片区试点工作,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村客运发展薄弱的现状,也为全县农村客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运力需求的差异,同样的一套成熟经验,往往会有不同效果。所以要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了解需求、把握需求,探讨适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模式和经验。二是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做到解放思想,打破常规。
在打击非法客运中破除了以前单个部门执法的常规,出动了刑侦、经侦、治安等警力联合运管、乡镇及当地派出所共同出击,对从事非法客运者震慑大,打击效果明显。通过政策倾斜、公司化、片区化模式、简化审批手续、鼓励本地人参与等方式,极大的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使得后期的车辆吸纳投放工作事半功倍,井然有序。三是必须坚持促进民生,做到多予少取、让利于民。
农村地区普通存在路况差、客流散、运价低、成本高、营收少、效益差的现象,经营者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把农村客运定位在“公益”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做到“立足长远、适度减免、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更有利建立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长效机制。四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做到统筹规划、加快建设。
应该全面推进“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建设,把农村客运场站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发展,才能为农村客运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五是必须坚持打非治违,做到疏堵结合、服务发展。
酉溪片区试点工作在前期曾一度进展缓慢,群众持观望态度者较多。县委县政府立即决定召开酉溪片区打击非法客运现场会,激励士气,增添信心。会后,当地群众呈现出热情高涨的势头。因此,要把打击非法客运作为发展农村客运的强有力抓手,坚持打击力度不减,整治队伍不散,处罚手段不软,为农村客运的生存和发展拓展空间。一方面高压治违,转化一大批非法客运为合法客运;一方面加强教育疏导,消化一批非法客运,积极发展农村客运。六是必须坚持生命至上,做到安全发展,平安和谐。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而农村公路的现状既制约着农村客运发展,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县将把通村公路3.5米宽度的技术标准提高到4.5米或以上,并在开行客车前,由县府办牵头,组织交通、公安、安监、乡镇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拟将开通客运的农村公路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安保设施等情况进行现场勘验,签字验收,全面提升通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虽然我县在农村客运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农村客运发展的整体形势看,我们的工作离农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公路建设与站场设施、干线运输与农村客运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农村客运的发展政策、思路与环境与仍待进一步研究;农村客运经营主体过度分散、运输安全隐患多、抵御风险能力差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农村客运经营者负担重、效益差、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还需要认真改观。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农村客运在总体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不断探索新途径、新经验、新方法,开创农村客运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