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遗宣传进故里
——“弘扬民族文化 品阅古越风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进故里——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从而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情,迎接绍兴建城2500周年、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越城区文化馆于2月27日—2月28日元宵佳节期间,在书圣故里成功开展了以““弘扬民族文化,品阅古越风韵”为宣传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
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借助越城区首届社区元宵灯会,以景点、街面为活动主阵地,开展了3大系列非遗展演活动和相关趣味互动活动。1.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传统木制品加工,箍桶、印糕板等木制品;2.民俗风情演绎:扯白糖制作、腌菜的制作、绍兴霉干菜的制作等;3.地方曲艺展演:越剧、莲花落、绍剧、莺歌班等曲艺类和书画类;方言互动解说、品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越剧、绍剧、莲花落、鹦哥班等一些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一一进行了非遗展演,部分非遗传承人也应邀参加了活动,并上台进行了现场表演。整个活动通过图片展览、实物展示和实景展演这一宣传活动形式,两天来,参与的人数逾10万,盛况空前。
在元宵传统佳节期间,以节会的形式,依托历史保护街区,开展非物展演节会宣传活动。使活动和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浓郁的越城民间民俗地方特色凸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非遗宣传的可看性、参与性、趣味性,增强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大了非遗工作在市民中的影响力,营造了非遗宣传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非遗宣传进社区、进故里、进街区,努力形成全社会每一个公民都来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共同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同时非遗宣传活动参与传统节会,丰富、充实了节会活动,为进一步打造传统特色节会,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宣传了我们绍兴的民俗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活动中保护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发掘和利用各类文化艺术资源和人文资源,培育、打造民俗民间文化品牌,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二篇:非遗宣传口号
非遗宣传口号
非遗宣传口号1
1、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2、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3、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4、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财产,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财产。
5、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6、保护文化遗产,风华精神家园。
7、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8、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9、文化恒久远,非遗在人间!
10、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11、文化遗产是稀世珍宝,一旦毁坏将万世遗憾。
12、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13、留住文化古迹,给子孙点回忆。
14、让文化遗产完整无缺,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5、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16、保护文化遗产靠大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大家。
17、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
18、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19、人人参与保护中华民族遗产,人人继承传统华夏文明文化。
20、保护文化遗产,造福子孙万代。
21、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22、保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社会。
23、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24、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25、珍惜文化遗产,构筑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26、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化遗产。
27、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28、中华文物传承华夏文明,炎黄子孙共建和谐社会。
29、同护文明薪火,共享和谐生活。
30、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精华。
31、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32、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33、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34、金贵银贵文化遗产最贵,千好万好精神家园最好。
35、文化遗产,世界骄傲,宣传保护,构建和谐。
36、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37、同撑文化遗产保护伞,共筑精神家园防火墙。
38、文化见证中国,遗产惠及子孙。
39、文化遗产,东方神韵,用心呵护,源远流长。
40、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41、文化见证兴衰,非遗彰显魅力。
42、认识保护意义,增强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
43、同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家园。
44、文化流芳百世,保护永记心间。
45、发展国民经济是硬道理,保护文化遗产是软环境。
46、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47、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48、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49、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50、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脉,保护文脉就是保护国脉。
51、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传承华夏文明不遗余力。
52、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53、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54、让民众亲近文化遗产,共构建和谐民间文化。
55、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56、薪火相传,文明不灭,爱我遗产,共建和谐。
57、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58、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59、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60、文化遗产五千年的珍藏,薪火相传每代人的责任。
61、传承昨日文明,延续明天辉煌。
62、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63、薪火相继承千年底蕴,放眼未来谱和谐华章。
64、弘扬祖先文化,构建现代和谐。
65、传承文化遗产,飞扬华夏丰采。
66、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
67、承前启后保护文化遗产,继往开来放飞和谐梦想。
68、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让她融入我们的生活。
69、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您的参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您的努力。
70、丝路明珠多非遗,文化传承入万家。
71、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72、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73、生命痕迹,历史脚步;文化遗产,共同关注。
74、同心强化遗产保护意识,牵手创建遗产保护机制。
75、麒麟献瑞,保护文化遗产;鲲鹏展翅,构建和谐社会。
76、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77、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78、继承文化遗产,和谐当今社会,泽披华夏万世。
79、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80、一手抓文化遗产保护,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81、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82、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非遗宣传口号2
1、凝固的历史,活态的非遗。
2、非一般的文化遗产,不一样的魅力
3、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慈溪。
4、心手传承,鲜活匠艺。
5、心与慈溪律动,情与非遗共融。
6、文化滋养心灵,非遗点亮城市。
7、美慈溪,魅力非遗。
8、慈溪美如画,非遗名天下。
9、慈护非遗,溪迎天下。
10、传承多彩非遗,筑梦文化慈溪。
11、青瓷故里,魅力非遗。崔秀珍
12、慈孝名天下,非遗灿古今。
13、“瓷”情“慈”景,“遗”常精彩。
14、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慈溪文明。
15、文化深呼吸,非遗零距离。
16、美慈溪,魅力非遗。
17、保护非遗,留住乡愁。
18、千年慈孝地,魅力非遗城。
19、精于工匠于心,传于世品于行。
20、用心灵感悟慈溪,以行动保护非遗。
21、心与慈溪律动,情与非遗共融。
22、文化滋养心灵,非遗点亮城市。
23、活力慈溪,魅力非遗。
24、保护非遗,让慈溪更有魅力。
25、传承非遗文化,品味人文慈溪。
26、走进美慈溪,品味非遗魅力。
27、凝固的历史,活态的非遗。
28、慈护非遗,溪迎天下。
29、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慈溪。
30、文化遗产人人保护,非遗成果人人共享。
31、泉城美丽如画,非遗博览天下。
32、非遗传雅韵,省会聚知音。
33、人类失去记忆,世界将一片荒芜。
34、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
35、文化恒久远,非遗在人间!
36、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精华。
37、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38、保护发展推广非遗文化人人有责。
39、传承非遗,坚守文化!
40、丝瞒珠多非遗,文化传承入万家。
第三篇:非遗、文化遗产宣传标语
非遗、文化遗产宣传标语:
1、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印证过去,见证未来。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文化遗产是见证一个民族历史,体现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思尘封文明,扬华夏文化。
3、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4、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5、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6、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7、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8、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9、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10、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文化铭千古,精神传万年。
11、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12、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13、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保护文化遗产,古老历史重现。
14、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15、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我们的根。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祖国文明家园。
16、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17、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文化遗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19、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20、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第四篇:美丽非遗进农村文化礼堂
独山港镇虎啸桥村与新埭镇鱼圻塘村开展“非遗走亲”文艺汇演活动 月7日下午,由新埭镇鱼圻塘村主办,独山港镇虎啸桥村协办的“非遗走亲”进文化礼堂文艺汇演活动,在新埭镇鱼圻塘村鱼乡戏苑内举行。
演出前,独山港镇虎啸桥村的非遗爱好者们参观了鱼圻塘村的非遗旅游景区刘公祠,感受了当地深厚的非遗底蕴和独特人文气息。此次文艺汇演的8个节目,均是两村的文艺团队自行组织排练的传统非遗节目。演出在鱼圻塘村老妈妈文宣队的说唱节目《金陵塔》中拉开序幕,虎啸桥村带来的民间小调《十月初三长毛到》通过叙述日军登入全塘后的场景,加以生动、形象的言语,向大家阐述日军的种种罪行。演出融合了说唱、歌曲、小品、钹子书、越剧等各个方面元素,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整场比赛气氛和谐,文艺爱好者们都极尽所能,施展着自己的各项才艺。
以“走”为载体、加强两镇交流,以“亲”为宗旨、促进文化共进,在此次非遗走亲活动中,通过参观刘公祠和文艺汇演,两镇文化工作者及非遗爱好者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另一方面通过互相交流,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生产性开发可持续发展,让非遗成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进一步服务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
第五篇:非遗主持词
共建非遗传承基地,共育民族教育之花签约仪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三五集团的王董事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这柳绿花红的六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回民小学迎来了尊贵的客人,他们是关工委 三五集团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献上少先队员最珍贵的礼物红领巾。
今天各位领导走进回民小学为我们送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
各位老师同学们,哈尔滨三五集团是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文化产业基地、非遗展览基地。军人出身的王董事长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到零三五人书写一代楷模的文化报国情怀、他是将军文化、金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拓者他也是国家级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今天在王董事长的协助下让非物质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心里,让我们携手并肩 “共建非遗传承基地,共育民族教育之花”签约仪式现在开始
首先有请王永年主任为我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二、王军董事长讲话
三、李校长讲话
四、学生代表发言
五、参观艺术大师的非遗作品。
学校是非以文化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走进回民校园,我们深感荣幸!感谢领导的关怀,感谢王军爷爷对我 们少年儿童的关心和厚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金源大地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我们阿城发展的源头,是根。它是一个本土民众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是当地民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不管是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学生,还是对于金都精神文化的发展,甚至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借次机会,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感谢领导给我们创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让我们接触更多的民间艺术,感受浓郁的地方气息;认识更多的民间艺人,追随睿智的思想光芒。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我们将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并不断地将其发扬光大!
“让非遗走进校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增进我们从小热爱家乡的文化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王爷爷的讲解,我们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也我们了解和热爱我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联建让我们的课堂内容更丰富,拓展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我大声的告诉大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后继有人。谢谢!
学生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希望在北京民协艺术家的培养和指导下,学校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小小艺术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尽一份力量。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来到大冯小学,民间艺人们为该校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乐翻了观看的老师和学生。
活动仪式上,海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姜凌授予大冯小学“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牌匾。在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纷纷亮出绝活,舞龙舞狮、踩高跷、变脸、抖空竹、打莲湘、玩石锁、民间魔术等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不时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激发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
该校张久明校长表示,学校将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事业中。
通过开展传承“非遗”活动,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学校围绕“非遗”特点,大力开展与民族民间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文化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最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通过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学院师生互动交流,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热爱我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这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堂内容,拓展青少年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后继有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尊敬的各级领导、专家、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启动仪式的隆重举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致力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如今西方强势文化大举进入我们的生活之际,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我国也于2006年2月8日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 而我市也在今年1月19日设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更加科学的进行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工作。今天隆重举行启动仪式,更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来,从而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文化传承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中传承、弘扬文化,这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任务。第一、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温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精髓,积极与文化部门联系,主动请师傅进门,作为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兼职教师。
二、温岭有列入国家级名录的《大奏鼓》,列入省级名录的《温岭石雕》《王氏大花灯》,还有列入台州级名录的《温岭滩簧》《温岭洒尺》等。我们可以通过传授内容,开展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
三、号召学生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资源共享,有序利用,让中华民族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广大。
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老师表态:只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只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益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一定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