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工作室职责
岳峰小学家庭教育工作室职责
一、提供渠道。家庭教育工作室有专人负责收集和梳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困惑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畅通的交流渠道。
二、组织交流。家庭教育工作室负责组织驻校家长把收集来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寻求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可以邀请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指点迷津、解疑答惑。
三、开展活动。家庭教育工作室负责组织家长进行读书等交流活动。根据家长委员会工作安排,驻校家长进行集体学习,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并就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形成共识。
四、开启话吧。家庭教育工作室为学生开启知心话吧。每周定期向学生开放,邀请知心妈妈、贴心爸爸到校,倾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为学生打开心结,助推学生成长。
五、构建平台。家庭教育工作室有专门的工作网站,可以为家长、教师、学生构建全面交流、互动发展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既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开展交流,也可以让家长和家长共同学习,还可以让孩子开启心扉。
第二篇:工作室职责
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
(一)引领教师成长。名师工作室要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培训优秀教师,促进其专业成长。
(二)开展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成员要立足教育教学一线,针对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引领一批科研型教师,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三)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名师工作室成员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围绕课程改革、高效课堂等方面不断探究总结,形成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以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等形式在学校范围内介推广。
(四)开发、整合优质资源。名师工作室成员要结合新课程实施,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工作室目标,建立自己的特色网站或专题网页,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五)开展网上研讨。工作室成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积极进行网上交流,开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为全校学科教师做好引领。
(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名师工作室成员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馈、自主检查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名师工作室--名师职责
名师职责
1.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善于合作交流,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学科教师共同成长。每名工作室主持人任期内需引领5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
2.制定本名师工作室章程或管理条例;制定本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制定工作室工作计划,提交工作室总结;制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年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提交研修总结;督促指导本室的研究人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提交研修总结。
3.实行双向听课制度,当好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学期进行 1次以上教学展示;每学年组织并参与工作室每一个成员的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学科教学,指导成员总结教育教学方法、经验、模式,每学年参与工作室成员听课(或活动指导)时间不得少于36学时。
4.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的理论学习及研讨,每个月集中研讨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经常写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札记;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含同级教学研究)发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论文1篇以上,2年任期内争取有个人或合作著作出版。
5.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办法;指导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2年内完成一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6.参与和指导工作室成员承担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授课任务。每年举办校本培训或其他讲座2个以上。举办或参与读书会、名师大讲堂、名师论坛、专题研讨等活动,每年在全县(区)做一次公开研修活动展示。
7.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参谋,为区域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8.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络平台,为工作室成员乃至区域内教师提供教研信息和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促进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不断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室职责
义安二中班主任工作室章程
一、班主任工作室成立目的:
(一):通过学习交流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
(二):通过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引领,激发中青年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及向往,积极主动投身于班主任工作中。
(三):通过班主任工作室的协调,协助学校各处室做好各项班级管理工作。
(四):通过全体班主任的集思广益,创造性的开展学校德育活动及班级管理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室活动制度
(一)、学习活动制度:每学期选定并深入研读二本以上(其中一本为工作室主持人推荐)德育专著,结合教育实践写出读后感或者阅读推荐书进行交流;每学期开出两节研讨课,成员间互相听课,参加讲座。建立成员(电子)成长手册,内容完善,过程清晰,体现成长过程。
(二)、总结交流制度:每学期期初召开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期末召开工作室成果交流会。每学年工作室成员完成五个一:一次经验交流,一篇真实案例,一堂研讨课反思、一项课题研究,一次德育专著读后感。
(三)、表彰奖励制度:工作室工作内容将在每月对各班班主任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考查,并根据考查情况进行适当奖励。
义安二中
2014.4
第五篇:工作室成员职责
工作室成员职责
工作室成员职责
1、制定个人三年专业成长发展目标,配合主持人共同制定具体培养计划。
2、配合主持人完成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研讨等活动。按总计划承担送教下乡、教师培训任务,每学期每位成员完成3节示范课(可在校内外开展)。
3、养成研读专业书刊习惯,每学期至少读两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体会,每年有一篇文章在市级及以上刊物获奖或发表。
4、关注工作室Q群动态,积极参与交流;开通个人博客,上传教学相关文章,每周更新博客日志1~2次,通过网上论坛进行教学研讨。每学期在Q群共享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论文、一份本年级检测卷、一份讲座稿及相关PPT;
5、承担师带徒工作,每位工作室成员带五位学员,指导学员每学期完成5节校内研讨课。组织学员听课或网上交流,有听课记录,有活动反思,并按文件精神指导学员完成相关工作。
6、承担本工作室的教学和科研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
7、建立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每学期整理一次,主要记录以下内容: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研修心得体会;读书心得;发表的论文论著;影像资料(课堂教学照片、培训照片);各类获奖证书;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8、参与一个立项课题。
9、按计划开展活动,做好摄影报道、博文更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