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落实重点学生管理和教育机制的工作方案
重点学生主要是指学困生、待进生、单亲家庭子女以及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他们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容易出现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律、学习失信等,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教育问题,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为加强对重点学生的教育工作,也为了更好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进一步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xxxx中学落实重点学生管理和教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分工:
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
开展班主任教育:
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共建合力:
线索摸排召开座谈会:
校园周边巡逻联防联控:
二、重点学生的界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学校重点学生。
1、无心向学,经常违纪;
2、严重违纪,受学校处分;
3、一般违法;
4、操行评定(德育考核)不及格者;
5、不听家长教育,无法与家长沟通等;
6、有较严重的心理异常行为。
每学期重点学生的确定先由班主任提名,再由学校集体讨论确定人选及转化方案,上报学校备案。
三、转化衡量标准:一学年(或一学期)达到以下要求者称为转化。
1、任课教师评价有明显进步;
2、思想品德有进步,没有违纪现象;
3、学习态度有好转,成绩有提高;
4、因违纪受过处分的,能改正错误,学校已撤销处分;
5、有一般违法行为受过处理能改正错误,并有明显进步,学校已撤销处分;
6、异常问题一般化。
四、重点学生转化教育原则:
1、全面了解的原则。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
2、分析成因的原则。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个性心理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入手。
3、感情先行的原则。转化重点学生的前提,首先是老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从学生进行感情的沟通开始转化工作。
4、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转化工作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开展转化教育工作。
5、全员育人、协调教育方法的原则。年段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应经常交流,互通信息,协调对重点学生的工作方法、教育措施。
6、正面教育、鼓励表扬为主的原则。在教育中,少批评、多鼓励;少挖苦、多理解;少轻视、多关注。
五、重点学生转化层级管理
针对重点学生,实施摸排登记、建立档案、教育帮扶、跟踪反馈、协同管理等制度。按其表现可能引起后果严重程度,实施三级管理转化制度:班主任管理为第一级,年段管理为第二级,学校安保室管理为第三级。其中,班主任是本班所有重点学生教育转化的直接责任人;年段则应加强对重点学生的跟踪,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协助处理好重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学校安保室则是主要起监察、协调、沟通的工作,对于违纪严重、处于危险边沿的学生加强教育管理。
六、重点学生转化措施
学校积极开展专项斗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形成震慑力量,创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大环境和大气候。通过班主任全面摸排登记和各班安全员
会议反馈收集信息,建立重点学生个人档案,摸清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原因,结合其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有的放矢地对其开展帮扶转化工作。
1、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通过学生的倾诉深入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帮助他们判断选择有价值的行为目标,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倾向,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积极作用,实施心理教育辅导五进制度:进班级课堂、进个人空间、进校园广播、进宣传展板、进家长讲座。
2、开展班主任教育。班主任教育是重点学生教育的最有效途径,班主任在重点学生的日常教育转化过程中,每周至少应与重点学生谈话一次,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谈话内容概况、学生的表现等)。加强对学生进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规范仪容仪表、禁带智能手机、遵守教学常规、注意文明卫生等方面的学校纪律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实施结对帮扶制度,行政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与问题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与他们谈心交流,辅导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生活,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和遵纪守法的习惯。
3、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要经常联系家长,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增进交流共同引导重点学生。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应对重点学生家访两次,每两周应与重点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均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加强家校联系,密切互动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4、召开座谈会。学校定期召开重点学生座谈会,及时表扬进步指出不足,提出奋斗目标。邀请法制辅导员、公安民警与重点学生及家长座谈交流,以案释法,进行警示教育,促进重点学生向好向上变化发展。
5、形成共建合力。严格门禁管理,加强校门口值班巡查,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进校盘查、登记、报告、防范制度;加强联防联控,每天安排两名居委会联防队员在中午、傍晚上放学的重点时间和重点地段值班巡逻;加强综合整治,校安办应加强与派出所、工商管理部门、社区的沟通,杜绝在学校周围出现电子游戏机室,杜绝学生进入网吧、酒吧等,使重点学生少进最后不进上述地方,形成共同促进重点学生进步的合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源头治理管控重点学生。有效推进法制进校园活动,使学法、知法、守法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平安的文明校园的良好局面。
七、重点学生成效评定
学期末,各职能部门做好重点学生的转化鉴定工作,实行销号管理,未转化的持续帮教。设立重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步奖项,把转变一个重点学生与培养一个三好学生同等对待。对重视转化工作成效明显的教师要给予奖励,作为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
XX中学落实“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贯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落实XX市教育局关于“五项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具体指示和要求,我校以践行“六个力”为工作标准,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轻负高效的办学理念为导向,秉承我校“人本立校、快乐育才”的办学特色,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高度重视“五项管理”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力行六个力保障落实有效,把“五项管理”作为党史学习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全体教师领会文件精神,对政策了然于胸,做到不踩红线,不越底线,做好落实。教师要提高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到“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教师以真实、朴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形成全校合力全面落实文件每项要求,始终贯穿正确的育人方向。
二、成立“五项管理”落实校级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组
员: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专家委员会、各教研组长、全体班主任、校班家长委员会
三、实施内容
1.加强作业顶层设计,细化分工、加强反馈监督,严控作业数量、严抓作业质量。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XX教育厅《规范办学十五条规定》,制定出台《XX中学作业标准》、《XX中学作业标准检查反馈办法》,在作业数量上严控、作业质量上严抓,作业实行总量控制,每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布置作业要分层(因材施教)、分时(完成时限、短期、长期)、分类(书面、口头、实践类、实验类、研究类等),不得通过各类app布置作业;各班每天作业由班主任统筹、做好每日记录、公示;每科作业由各学科集备时商定,级部统一,提高作业针对性,避免机械性和重复性作业;不得任意布置作业或布置惩罚性作业;任课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不晚于第二天进行反馈,不得学生相互批改,不得家长代替批改;作业批改评语、要求、日期要书写规整,以便学生认读;学校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评;教导处通过采取对学生作业的集中展评、问卷调查、抽查反馈等方式,将及时汇总作业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反馈,跟踪督查,以此构建更加精细、高效的“全员育人”教育格局。
2.以轻负高效为目标提升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以家校协同为合力,做好学生睡眠管理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实现“五项管理”总目标的基本保障,为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制定“教学质量提升年”规划,围绕进一步夯实教学基本规范落实,从“集备先行,规范统一”、“研透标准,紧扣课堂,严把试题关”、“严实结合,抓好课堂常规”三方面精耕细作,提升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XX中学干部联系集备组制度》、《XX中学集备记录制度》、《“教学质量提升年”责任分解表》、《XX中学课堂教学常规》等相关制度,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到人,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充分利用大课间操、活动课开展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通过领导干部巡视、学生问卷等方式严查8点前、午休时间进行统一教学活动现象,发现一起、通报一起、教育一批。倡导班主任利用午休时间,让学生集体午休,同时要做到柔性管理,对于不愿午休学生安排其自习做作业。对毕业年级开放晚自习室,不做统一授课,为拥堵高峰路段回家学生提供错时便利,安静自习,提升时间利用效率。
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心理专题教育等方式,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保证明天睡眠时间9小时以上。加强作业分层布置,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尤其是对学困生,要以基础内容为重点,帮助其分析原因总结方法,布置有针对性作业。开展以“扶困”为目的的“同学互助”学科素养提升活动,通过以各班学习委员为小老师方式,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重点帮助班级学困同学掌握学科基础内容。
3.严把入口关,进行动态过程管理,营造风清气正读书环境。
成立以XXX校长为组长的“悦读者”全民阅读项目推动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借助社会外校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让读书变成一种习惯,让校园阅读、家庭阅读和社会阅读齐头并进。
坚决执行中小学校课外读物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以下原则: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
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适度性。中小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由校教导处、团委、图书馆及语文组、历史组、道法组等学科组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遵循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对初一到初三3个级部分层推荐书目。学校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着力推进“大阅读”活动。假期中根据学校推荐书目初一《骆驼祥子》、《西游记》;初二《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三《艾青诗选》、《儒林外史》、《水浒》、《简爱》。
在软件建设方面,依托本土文化,通过“三维一体”打造阅读空间。创新德育模式,拓宽阅读路径,倡导“亲子阅读”,共度美好时光;依托社会资源,拓展阅读能力,推动“大阅读”;积极利用周边的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到周边的名人故居,如老舍故居、梁实秋故居等进行观摩,进一步感受文化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创新阅读模式,开展线上“攀登阅读”。
4.纪律上高要求,过程中严控制,思想上多教育,家校联合做好手机管理工作。
有限带入校园。在校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携带入校,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生成长中心XXX老师处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统一保管制度。学生入校后需将手机关机,放入学校“手机管理箱”,由专门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任何学生不得私开私动“手机管理箱”,如有特殊情况需取出手机,须征得班主任同意,并在指定地点使用,使用结束后将手机放回“手机管理箱”。
违规处理措施。学生在校内禁止违规携带和使用手机,违规者将暂扣其手机,并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资格。
做好家校沟通。班主任应将本规定告知学生和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建立家校沟通网络,特殊情况下家长可通过班主任联系学生,解决家长与学生的通话需求。校传达室XXXXXXX的电话作为公用电话,供学生使用。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5.制度保障,多措并举,创新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式。
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确保每周三课时。上好体育课,按标准执行。每天做校园武术操、眼保健操。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体育活动。初一年级足球赛、初二年级篮球赛、初三年级跳长绳。大课间活动时间为上午9:40-10:10,时间为30分钟(其中眼保健操5分钟)。另外下午放学后安排班级特色体育活动。
建设富有我校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在选修课中,进一步强化体育项目的普及,将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项目全部列入其中,将兴趣和升级指导融会贯通。进一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将武术列入选修课项目,开设太极拳、螳螂拳两门课程,将传统文化与校园体育有机结合。
加强学校的体育社团建设。学校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组建了多个体育社团,积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团活动,加强学校体育社团建设,以“让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为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较好的掌握几项体育基本技能。
强化体育活动一小时工作。坚持做好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工作,形成“春夏季课间武术操”“秋季跳绳踢毽”等特色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校园联赛,拔河、大摇绳、三人篮球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活动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竞技工作选拔人才。坚持做好春秋两季运动会工作,精心设计,不断创新,做足做实。
做好体质健康监测相关工作,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提升有力保障。
提升学生对视力、睡眠状况重要程度认识教育,完善监测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生相关实时情况进行有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