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是能在未来的六年,突破牛津大学。
其实在有这个完整的梦想以前,我也多次问过自己:这个梦想靠不靠谱?因为首先的问题就是我能不能坚持下来?
我曾经看过牛津大学的毕业礼。而在行毕业礼的大堂外,有一个人在围观。我看不清他的面貌,但我想:”我的未来是站在这儿看的人?还是在大堂里看的人?”
在小学时,总是觉得自己英语还算不错。但在我进入了初中后。才知道英语不只是背单词、写单词那么简单。还有最主要的是发音。我的英语发音在没接收过学习的时候,发出来都会让老外以为我在说俄语。在我去了有外教的英语学校时,让我上台说一句简单的英语,说什么都行,但我就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好不容易挤出一句,还是半中文的。
要想去牛津,首先得学好英语。其实语言讲究的是标准发音和规范书写及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认知,这是我总结的。不然即使到了英国,也是瞎子、聋子、哑巴,无法和人正常交流。
学习语言其实是个考验人的耐心的东西。我在学习英语时,先学音标。清辅音、浊辅音、单元音、双元音真是让人头疼。第一天学习时,我想过放弃。但又想到我对自己去牛津的承诺,就告诉自己:三天,就坚持三天。就这样,我从每一个三天坚持到了今天。
我为自己谋划好了未来:如果我进了牛津,那我就完成了梦想。我要选择文学系,写出属于我的作品。
本年,成都四中的一名学姐进入了牛津。我大受鼓励,想: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行?都是同样的结构,我们都是一样的,都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
飞越了牛津梦,就是飞越了自己的梦,播种了自己的梦,就要为它浇水、施肥,不能让它还在土壤中时,就死去了。因为,它的未来可是一棵参天大树!
《飞越老人院》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把焦点放在了影视作品中很少提及的、我们在生活中也不多关注的老年生活,并把环境设定在一家老人院。我们看着老人们经历各自的大半人生后因为不同的原因住进老人院,在这里度过日复一日的老年生活,不禁思考:当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老去时,要以怎样的心态和面貌离去?
老周是电影里的核心人物,他组织老人们排练节目、参加比赛,并策划了一场飞越老人院的精彩戏码,为大家孤单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也是老周,身患绝症,父女分离,硬撑地努力只是为了到日本与女儿见上上一面。而他的朋友们,每个人的故事都相似却有不同,因为钱被儿子视为仇人的老葛,因为财产分割而神志不清的老金,因为嗜酒儿子难以忍受的老林......老葛半夜在卫生间哭着说出的那一句:“我这一辈子怎么就混成了这个样子?!”让人几欲落下泪来。把老人们的故事铺陈来看,大部分的无奈都与子女有关,人这一生不过就追求个家庭美满生活幸福,却往往事与愿违,恍然间就走到了生命尽头,才发现自己竟然孑然一身一无所有。
电影的背景在一家老人院,造就了人物的典型性,虽说老人院禁锢了老人们,但作为一个机构,院方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所以我仅将重点放在子女与父母之间上。电影中老葛和孙子说起的父亲与儿子的故事,我们很多人都听过,当一个老人娓娓道来地时候,才真正体会了其中的含义。父母之所以被我们称为父母,不仅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还因为他们给了我们这个世界。从小到大父母给了我们很多成长中需要的东西,容忍着我们的脾气,但父母并不是工具,他们也有自己的需求和脾气,他们给予我们的并非是应该的,而是出于爱。所以,当我们长大以后,需要回报地,是尽量同等值的爱。是我们能给父母什么,而不是父母能给我们什么。(参见老葛与他的儿子)如果只是想要利益,这个世界有很多方法供我们去选择,为何只是把目光锁定在父母身上?是我们太贪婪还是父母太善良?(参见老金和他的子女)总说老小孩老小孩,老去的父母与儿时的我们一样,是很容易满足的,有食物、有一张床、有人一起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忙,这就够了,如果你觉得他们太过麻烦或者太过执拗,何不回头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是有多么麻烦,而且总是很有个性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来吸引别人的目光?(参见老林和他的儿子)说到底,只是“将心比心”四个字而已,可是太难了。
老人院的围墙上刻着一句话: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是啊,那我们所期待的老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已经想过,不妨先让我们老去的父母过上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