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合理调整全县砖瓦企业布局,坚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生产行为,确保全县范围内砖瓦企业规范生产、有序经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整治范围
全县范围内所有砖瓦企业。
三、整治内容
(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按照“严格标准、总量控制”的原则,鼓励砖瓦企业有序退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全力优化产业结构。(二)坚决落实监管责任。
综合运用监测监控等执法手段,加大对砖瓦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对污染治理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超量排污等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三)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对已发证照的砖瓦企业进行全面审核,重点查看采矿方法、开采范围是否符合《开发利用方案》等相关规划要求;采矿作业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相关要求;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是否足额缴纳税(费),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整治。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砖瓦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县政府成立砖瓦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调度专项行动工作,组成如下: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各镇(办)镇长(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负责统筹协调专项整治各项工作。
五、方法步骤
(一)摸底排查阶段(2021年7月28日至2021年7月31日)。
排查全县砖瓦企业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布局规划,是否存在手续不完善问题,是否存在不符合现行政策要求的情况;环保设施是否按要求建设、运行,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根据排查情况由各单位综合评估。(二)集中整治阶段(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
根据评估结果,研判确定重点整治对象,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安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发改、水利、行政审批、税务、消防等部门进驻企业进行执法检查。(三)巩固落实阶段(2021年1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根据“减总量、调布局、提标准、严监管”的要求,由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对砖瓦企业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一批重点整治企业,对这些重点企业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严防扬尘污染、排放超标等问题反弹,对反弹严重、整治无望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退出方案,平稳有序退出。六、责任分工
1.按照“严格标准、总量控制、鼓励退出、支持转型”的原则,7月底前完成摸排工作,确定重点整治名单;10月底前完成整治工作。对主动退出的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于积极转型的县政府将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财政局等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2.对已发证照的砖瓦企业进行全面审核,重点查看是否符合我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采矿方法、开采范围是否符合《开发利用方案》等要求进行阶梯式开采施工;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是否通过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对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应急管理局、县发改局配合)
3.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全县砖瓦企业矿区范围与各类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重叠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清理,对不符合规定区域内的砖瓦企业应退尽退,严禁开采建设。(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配合)
4.全县所有取得采矿许可证的企业必须按要求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简称“三合一方案”),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年度实施计划》,严格治理责任,逐年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未完成的严禁采矿作业。(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配合)
5.各企业采矿区域必须设置湿法作业等污染防治设施,确保采矿期间设施正常运转。重点对采后未及时生态治理恢复的裸露地面进行苫盖;对矿区运输道路实施硬化;对露天堆存的矿料采取防尘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扬尘污染。(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各镇办配合)
6.各企业按季度、足额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提取的基金不能满足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实施计划费用的,将从企业本年度预算所需费用提取,对照《三合一方案》还清恢复基金历史旧账,确保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资金到位。及时动用基金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年度治理任务,杜绝只提取不使用现象发生。(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配合)
7.各企业原料、燃料储存实行全封闭储库或储仓,原料陈化在封闭储库中进行,破碎筛分、粉磨过程需在封闭厂房中进行。(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各镇办配合)
8.各企业要加强干燥室和焙烧窑密封措施,防止漏风,保证生产时无烟气外逸。除尘器应设置密闭灰仓并及时卸灰,如采用车辆运输,要对运输车辆进行覆盖,除尘灰输送返回原料系统。(县生态环境局,各镇办配合)
9.各企业除尘器排气筒、干燥及焙烧窑的排气筒高度必须符合环评要求,排气筒周围200米范围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还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各镇办配合)
10.各企业焙烧干燥窑烟气治理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要通过原料、燃料控制,使NOx达标,若无法达标需采用脱硝装置。通过原料控制和湿法脱硫协同作用,使氟化物达标,若不能达标,需增加烟气水洗去氟工序并设置含氟废水处理装置。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还包括浆液排放和回收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确保脱硫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其余工业废水要全部复用,全厂废水不得外排。(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各镇办配合)
11.各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有关要求,建设危废暂存库,加强废机油的厂内收集与暂存,并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要求进行处置。(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各镇办配合)
12.各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污染防治设施需同步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对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必须停止运转。污染防治设施应配有相应的监测、检测设备,焙烧干燥窑烟气设置连续在线监测系统,并预留人工监测孔、监测平台等人工监测条件。(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应急管理局、各镇办配合)
13.各企业使用的柴油运输车辆必须达到国V或以上排放标准,运输过程中要实施严密封闭或苫盖;厂区出口设置不短于20米能够覆盖轮胎和车身的自动感应标准化洗车平台,出厂运输车辆必须进行清洗。建设门禁系统和车辆出入视频系统,并保留记录1年。(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县交警大队、各镇办配合)
14.各企业厂区作业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必须达到国III及以上排放标准,并完成登记上牌,不符合车辆管理要求的一律清退出厂。(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各镇办配合)
15.各企业要全面整治厂容厂貌,做好厂区硬化、绿化、保洁等工作,同时必须配套吸尘车、湿扫车,及时清理厂区及道路粉尘,各种物料做到堆放有序,地面保持干净整洁,确保厂区无积尘。(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各镇办配合)
16.坚决查处各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做到减存量、零增量,确保取缔彻底,杜绝死灰复燃。各镇办要组织专门力量不间断地开展巡查,县自然资源局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第一时间依法立案查处,对涉嫌破坏资源的行为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公安局、各镇办配合)
17.各企业应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费)申报,及时足额缴纳税(费)并按规定期限报送纳税资料,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县税务局牵头,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各镇办配合)
18.各企业要及时组织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申办取水许可证,足额缴纳水资源税、水土保持补偿费,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县水利局牵头,县税务局、各镇办配合)
19.各企业要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建设规模及内容进行建设,对不按照立项规模和内容建设的要及时予以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县发改局牵头,县行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七、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责任。
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各自辖区、分管领域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监督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主动认领整治任务,明确整治措施、完成时限。要严格依法管理,全力推动整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巩固专项行动工作成果。(二)强化协同配合。
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方案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强化联动执法,避免整治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已将该事项列为重点督办事项,对工作不到位、落实不力、目标不能完成的单位,严格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三)严格组织评估。
由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做好砖瓦企业专项整治评估整改工作。评估工作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整改要严格按照要求,扎实开展,确保一次性整改到位,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县纪委监委要对评估整改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坚决防止出现不作为、乱作为、一刀切等现象。附件:XX县砖瓦行业专项整治评估细则
附件:
XX县砖瓦行业专项整治评估细则
责任部门
指标名称
评分标准
得分
备注
县税务局(10分)
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费)(8分)
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费)申报,逾期申报的每次扣0.1分;逾期未申报的每次扣0.2分,扣完5分为止。
未按照规定期限足额缴纳税(费)的,按次扣0.2分,扣完3分为止。
按规定的期限报送纳税(费)资料(2分)
未按照规定的期限报送纳税(费)资料的,按次扣0.2分,扣完2分为止。
县发改局(20分)
建设单位需在开工建设前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节能审查意见(10分)
未按规定取得节能审查意见的扣10分。
各企业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建设规模及内容进行建设(10分)
不按立项规模和内容建设的扣10分。
县应急管理局(10分)
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3分)
安全条件及设施综合分析报告,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缺1项扣1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2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报告,缺即扣2分。
安全管理机构配置及安全管理人员持证情况(2分)
安全管理机构文件,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缺1项扣1分。
安全管理制度健全(1分)
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无即扣1分)。
市县挂牌督办安全隐患(2分)
出现市或县挂牌督办安全隐患的扣2分。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10分)
是否通过在线平台如实、及时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等建设实施基本信息;(5分)
未按照规定如实、及时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等建设实施基本信息的扣5分。
是否按照备案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进行建设(5分)
未按照备案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进行建设的扣5分。
县消防救援大队(10分)
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3分)
1.未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未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未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每少一项扣0.2分;2.抽查2名单位员工,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不掌握的,分别扣0.5分;3.单位未设置微型消防站,未按标准配备人员和消防器材,未落实24小时值守等日常管理制度,未做到1分钟到场处置的,每少一项扣0.2分。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4分)
1.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每发现一处扣0.2分;2.未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每发现一处扣0.2分;3.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未提供年度检测报告和维保记录,扣1分;4.存在其他消防安全隐患,每发现一处扣0.2分;5.经现场检查,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此项不得分。
火灾事故责任(3分)
近三年发生火灾事故的,直接扣3分。
县自然资源局(100分)
采矿审批手续是否齐全(5分)
未办理采矿许可证扣5分;采矿证到期未及时续办扣3分。
采矿类违法(30分)
无证开采、非法转让矿权的扣30分;存在越界开采行为已查处整改到位的扣5分,未查处整改到位的扣25分。
是否存在违法用地行为(20分)
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扣20分;存在改变用途、擅自出租行为扣15分。
是否落实《三合一方案》(25分)
无开采设计扣25分;不按开采设计规范开采的扣20分;取土方式和方法不合格扣20分;造成边坡高陡,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扣20分。
是否按照规定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15分)
未按规定提取经多次督促仍不提取的扣15分;经多次督促提取不到位的扣10分;经多次督促提取到位的扣5分。
是否按年度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5分)
未开展的扣5分;开展不到位的扣3分。
县生态环境局(100分)
采矿区域设置湿法作业等污染防治设施,确保采矿期间设施正常运行(5分)
采矿区域未设置湿法作业等污染防治设施的扣5分,有设施未运行或不正常运行的扣2.5分。
矿区道路实施硬化(4分)
矿区道路未硬化完全的扣4分。
露天堆存的矿料采取防尘措施(3分)
未采取防尘措施的扣3分。
原料、燃料储存实行全封闭储库或储仓,原料陈化在封闭储库中进行(5分)
原料、燃料储存未实行全封闭储库或储仓扣2.5分,原料陈化未在封闭储库中进行扣2.5分。
各种原料、燃料的破碎筛分,粉磨过程需在封闭厂房中进行,并配备脉冲式布袋除尘设备(5分)
各种原料、燃料的破碎筛分,粉磨过程未在封闭厂房中进行的扣2.5分,未配备脉冲式布袋除尘设备的扣2.5分。
加强干燥室和焙烧窑封闭措施,防止漏风,保证生产时无烟气外逸。(5分)
有漏风和烟气外逸的扣5分。
除尘器应设置密闭灰仓并及时卸灰,除尘灰如采用车辆运输应进行覆盖,并返回原料系统。(3分)
无密闭灰仓或卸灰不及时的扣2分,运输车辆未覆盖或覆盖不完全,未返回原料系统的扣1分。
除尘器排气筒、干燥及焙烧窑的排气筒高度要符合环评批复要求,排气筒周围200米范围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还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5分)
不符合环评要求的扣2.5分,达不到200米范围应高出建筑物3米以上的扣2.5分。
焙烧干燥窑烟气治理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确保二氧化硫及颗粒物达标(16分)
非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的或未安装湿电除尘器的扣8分,二氧化硫或颗粒物不达标的扣8分。
要通过原、燃料控制使NOx达标,无法达标的需采用脱硝装置(3分)
NOx不达标的未上脱销装置的扣3分。
通过原料控制和湿法脱硫协同作用,使氟化物达标,若不能达标,需增加烟气水洗去氟工序并设置含氟废水处理装置(3分)
氟化物不达标未上设备的扣3分。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还包括浆液排放和回收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确保脱硫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其余工业废水要全部复用,全厂废水不得外排(3分)
系统不能稳定运行的扣2分,场内废水外排的扣1分。
一般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5分)
未全部综合利用的扣5分。
建设危废暂存库,加强废机油的厂内收集与暂存,并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要求进行处置(5分)
未建立危废库的扣3分,危废管理未按要求处置的扣2分
生产工艺设备、污染防治设施需同步运行(5分)
未同步运行的扣5分。
污染防治设施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对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必须停止运转(5分)
未达到要求的扣5分。
污染防治设施应配有相应的监测、检测设备,焙烧干燥窑烟气设置连续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市平台联网;预留人工监测孔和监测平台等人工监测条件,按照自行监测方案频次要求开展监测(10分)
未安装在线监测的扣3分,未联网的扣2分,达不到人工监测条件的扣2分,自行监测方案频次达不到要求的扣3分。
厂区作业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必须达到国3及以上排放标准,并完成登记上牌,不符合车辆管理要求的一律清退出厂(5分)
达不到要求的扣5分。
全面整治厂容厂貌,各种物料做到堆放有序,做好厂区硬化、绿化、保洁等工作(2分)
达不到要求的扣2分。
配套吸尘车、湿扫车,及时清理厂区及道路粉尘(3分)
未配套到位的或者配套到位清理不及时,清理不干净的扣3分。
县水利局(2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25条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义务(5分)
在水利部门下发整改通知期限内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的企业扣2分;在水利部门多次下发整改通知后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的企业扣3.5分;在水利部门多次下发整改通知情形下仍未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的企业扣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2条依法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义务(5分)
在水利部门下发催缴通知后,按催缴通知要求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企业扣2分;在水利部门多次下发催缴通知后完成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的企业,扣3.5分;在水利部门多次下发催缴通知后仍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企业,扣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7条,执行取水许可制度义务(5分)
在水利部门下发整改通知(或履行法律义务通知书)后申办取水许可手续的企业,扣2分;在水利部门多次下发整改通知(或履行法律义务通知书)后申办取水许可手续的企业,扣3.5分;在水利部门多次下发整改通知(或履行法律义务通知书)后仍未申办取水许可手续的企业,扣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7条,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义务(5分)
未按照水利部门核定取水量足额缴纳水资源税,仅部分缴纳水资源税的企业,扣2分;未履行法律义务,经水利部门多次催缴,拒不缴纳水资源税的企业,扣5分;私自取用农业取水井水源,且未缴纳水资源税的企业,扣5分。
县工信局(10分)
是否规模企业(5分)
不是规模企业的扣5分。
是否纳入规模企业培育库(1分)
非规模企业且未纳入规模企业培育库的扣1分。
生产设备、工艺是否进行升级或智能化改造(2分)
本年度进行升级改造或生产工艺达到行业先进标准得2分,未改造得扣2分。
是否采取清洁能源进行生产(1分)
未采取清洁能源的扣1分。
生产过程是否采用数据采集检测控制系统(1.0分)
未做到全过程采用的扣1分。
县交通局(10分)
各企业使用的柴油运输车辆必须达到国V或以上排放标准(2分)
存在国V以下排放标准的扣2分。
运输过程中要实施严密封闭或苫盖(2分)
运输过程中未实施严密封闭或苫盖的扣2分
厂区出口设置不短于20米能够覆盖轮胎和车身的自动感应标准化洗车平台,出厂运输车辆必须进行清洗(3分)
未设置或清洗不彻底的扣3分
建设门禁系统和车辆出入视频系统,并保留记录1年(3分)。
未建设或不按要求留存记录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