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篇一: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由于《启蒙运动》是思想史的内容,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所以我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就定下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要用一些直观的历史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悟历史,感受思想的力量,让他们对思想的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此外要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相关能力的训练,从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
本课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文字史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真正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避免对思想家的教条式的分析,而是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感受其思想,或提供材料形式,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掌握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揭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还深深贯彻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注重方法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二: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一、简述启蒙运动的兴起原因、性质及思想核心、影响
1.兴起背景
启蒙运动的兴起有其经济、政治、思想的必然性。
(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结束旧制度,所以资产阶级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做好革命的准备
(2)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例如,当时的笛卡尔就认为,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可以认识世界;培根指出,为了认识世界上的现象,可以使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而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了自然界本身运动的自然法则控制着物质世界。这些科学的成果,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启蒙思想家力求发现支配人类和社会的永恒的法则,也就是力求探索推动人类社会自身不断前进的法则。因此,一场适应于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文化运动兴起了。
(3)这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大大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史称启蒙运动。
2.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提倡理性,把批判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影响: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是启蒙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目标之一,为此他们倡导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民主政权形式,提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政治原则,他们的这些思想主张不仅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得以认证和实践,并且在政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中,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和议会改革,美国的《独立宣言》与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与完善,法国的1875年宪法的诞生和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都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精神。
第二篇:启蒙运动 教学反思
《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本次校优质课比赛,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我在三美四班讲了历史必修三的第七课《启蒙运动》。
一、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掌握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二是理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围绕这两个问题,我对本课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部分:我把中世纪欧洲的天空形容为“布满了黑暗的乌云”,然后设问:“这些黑暗的乌云指的是什么?”学生答出了是“封建、迷信、教权”。然后,进一步设问:“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八世纪,欧洲这黑暗的天空上先后出现了三道犀利的闪电,划破了以往的黑暗,那么这三道闪电又指的是什么?”学生答出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由此引入新课。
(二)正课部分:三个大问题,启蒙运动的背景、进程、影响。背景的探讨我采取的办法是和文艺复兴类比,指出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根源都在于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学生从教材上可以明显的找到另一个因素,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有了自信(提问: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第二个问题启蒙运动的进程是本节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但是简单罗列各个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会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我借助了近段时间比较盛行的“穿越”设置情景,要求学生分别扮演由现代社会穿越到18世纪法国的一名记者和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记者负责去分别采访这些思想家,了解他们各自的主张,并在最后对这些思想家做简单的评价。第三个大问题启蒙运动的影响,我采取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理解,(对欧洲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之。
(三)小结部分: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并提出思考问题:启蒙运动跟文艺复兴相比,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明确:启蒙运动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而是对未来的理性王国提出了设想,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构建社会。
(四)习题练习(但是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练习)
二、上课后我的几点反思:
总体上来说,我对本节课设计的导语以及“穿越”情境的设置思路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课后我对整个课堂过程几经回味,发现问题其实还有很多:
(一)时间把握上:由于时间紧张,课堂上没有习题练习。
(二)角色扮演部分:由于我事先并没有告知学生,所以当我提出要派几位同学穿越时 光隧道回到18世纪的法国来了解当时的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做简要评价时,学生显得既新奇兴奋又紧张。整个采访的部分,也显得干巴巴的,不够灵动,学生大都是直接提问:请问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曰:我主张„„。我想,如果是用心打造一下,让学生事先收集足够的资料,并对整个扮演过程做一下事先的演练和编排,这甚至可以变成一个小的历史剧来表演,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一举多得。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考虑和学生一起精心编排一个小的类似于此的活动,让学生来做,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以后我的课堂,还是要更多的向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而不单纯的是教授学生知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第三篇:《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反思
20xx年11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开放周的示范课活动,我选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的《启蒙运动的兴起》,通过准备这堂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启发与帮助。在此,我想说声感谢,感谢李海英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文昌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支持和配合;感谢我们附中教研组每一位老师(特别是左燕老师和郑文茂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成长过程给予我的每一次肯定和鼓励。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的体会,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辈、各位老师的指正和帮助。
《启蒙运动的兴起》是思想史的内容,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
所以我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就定下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要用一些直观的历史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悟历史,感受思想的力量,让他们对思想的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此外要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相关能力的训练,从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的问题:
1.在活动开展方面。
自己做的课件虽然粗糙,但图片和视频准备得还算充分,而且由于文昌中学的学生都很优秀,所以课堂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学生的情绪很高昂。但我感觉活动过多,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是活动中,我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使学生热闹过了以后就迅速地进入另一活动当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可能受到我语调的影响,学生亢奋和紧张的时间一长,就会显得有点累。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自己的注意,对教师来说,不应该只做到设计千差万别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其实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进行必要的讲解也是很重要的,否则,真的是“热了课堂,冷了思维”。
2.在运用媒体方面。
思想史由于内容抽象的局限,使得学生的空间现象力相当的匮乏,因此课前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历史图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材料,试图让学生通过眼看、手动等多种感官同时感知,来达到对启蒙运动相关内容的理解。结果证明,这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的反应不错,比较能够接受。但随之而来,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个弊端——过于依赖课件:就是不分重点,将整堂课的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课件上,造成图片、视频的机械堆积。其实这对于我的基本功的锻炼是不利的,如果一昧将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课件上,不仅使教师失去了说的机会,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感悟历史、分类知识的机会,从而会让学生感到茫然。因此,这一点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尤其注意的。
3.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方面。
对于学生的把握始终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弱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了学生的个别演示,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我把学生分成伏尔泰组、孟德斯鸠组和卢梭组,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分而不用,流于形式,从而使得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而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能真正使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4.在教学设计方面
对启蒙思想家的分析,我尽量避免对启蒙思想内容面面俱到,而是着力对其核心思想进行透彻的分析,突显思想家应有的魅力,确实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没有突破教材,只是重现教材的一些相关知识。听完海南中学解老师的课后,我折服于这位前辈的大胆设计,她基于教材又超出教材,让学生感悟历史的同时,又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更获得了许多的情感体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听完她的课后,我感到自己真得很渺小。以后在教学设计、教材把握上一定要多下苦功夫。
另外,自己的语言过于罗嗦,情绪易于激动(按师傅左燕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热锅中的蚂蚁),问题之间的衔接做的也不是太好,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后自己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尽量改正过来。我羡慕陈俊娟老师德温和亲善,更佩服解爱群老师的大度沉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她们作为榜样,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第四篇:《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民办师大实验中学
叶泽雨
【内容主旨】
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以其个人的生活经历、睿智思考和坚定意志,倡导理性,开启愚昧,批判封建思想和宗教迷信,为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变革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
2.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3.通过对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异同点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继承和发展的观点。
4.通过对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现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难点:启蒙运动的背景。
【教学过程】
环节1: 以先贤祠引出伏尔泰与卢梭,以两人为何能入先贤祠引出18世纪的法国社会。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以人物切入,设疑激趣,过渡到交代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环节2:循序出示《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路易十四画像、学术沙龙和探索星空的图片,交代法国启蒙运动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层面上的背景。
设计意图:从典型材料中归纳提取历史信息,形成关于法国启蒙运动背景的大致印象。
环节3:讲问结合重点介绍伏尔泰的事迹,出示先贤祠中伏尔泰的棺木图片并作介绍。
设计意图:以人物生平解读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呼应导入,进一步说明伏尔泰影响之大。环节4:以《百科全书》的图片等材料,讲问结合,解读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既是补充启蒙运动在科学技术进步层面上的背景,又是引导学生知晓如何从名著插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环节5:讲述卢梭生平,出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三段材料,分析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历史故事与史料并用,侧重分析与概括思想方法的传达。环节6:以“火把”的象征意义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点出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设计意图:设计“以文带史”式的总括性讨论,既是回顾整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又自然引出启蒙思想的影响力,也带出关于图像象征意义证史方式的思想方法。
环节7:课堂练习,列出表格,引导学生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选择,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第五篇:《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Ⅲ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乐安中学
江如蓉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教学,在正确分析思想产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杰出启蒙思想家追求科学与理性、敢于批判旧制度的革命精神。启蒙思想家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解放思潮提升到理论和制度层面,并提出了法治和民主政治等构想,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本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辩学习法。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原有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时,始终以课标为中心,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地重新处理,对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和第四节“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的课本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增删,力图使本课教学更能符合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本节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联系能力较强。加上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观察自主性强,概括性高度发展,并且处于创新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强。因此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创新思维及概括能力。
同时,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与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上课时,尽量化抽象为具体。
三、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帮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②理解主要思想家具有代表性的主张。③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2)能力目标
①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③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①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②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③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因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极易混淆,所以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难点:
难点一: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个性特点及产生个性特点的原因(如:思想家的出身、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氛围影响等);
难点二:思想家思想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五、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和创设情境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阅读法和讨论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思考及解答的正确性和学习的参与性进行适时评价;
2、通过课后作业的质量适当评价。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方案。
学生:预习并组建学习小组,上网查阅伏尔泰、康德等人的生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对材料进行甄别、整合,在课上与同学共享。
九、教学过程
导入: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国)法国《人权宣言》 概念:理性主义 讲授新课: 启蒙运动概念 性质: 17-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兴起——高潮——扩展 探求启蒙之源——
学法指导: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思路引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①经济:
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治: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进一步的反封建斗争创造了思想条件;
④科学: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感受理性之光——
1、伏尔泰
学生资源共享(伏尔泰生平)读书时间,归纳主要观点: 与文本对话:
材料1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材料2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在法律面前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材料3 : …教皇是“两足禽兽”, 基督教传教士是“文明的恶棍”,…而无知是教会造成的。
材料4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
2、孟德斯鸠 与文本对话:
材料: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观点: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君主立宪 目的、渊源、实践
3、卢梭
视频:卢梭为什么会成为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与文本对话:
材料一: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材料三: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观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民主共和政体 实践:欧美亚——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
4、康德
学生资源共享(康德生平)与文本对话: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材料二: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最终是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存在的。材料三: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观点:思想自由;人非工具 ;尊重他人;共和制 归纳:启蒙思想家基本思想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以伏尔泰、卢梭等人为主将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探求启蒙之果——
(情境)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成为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领悟启蒙真谛——
启蒙思想家值得学习的人格 结语
若有剩时间,可多进行一些问题探究,如启蒙运动与中国、理性与浪漫主义等,也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