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巧妙激疑,精心设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释疑,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呢?
一、紧扣学生的兴奋点设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的独特体验,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谈感受、谈体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我经常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之后这样发问: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最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为什么?我教《范进中举》时,让学生自由品评文中范进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品评其在丈人面前的可怜相,有人品评中举时的发疯像,有人品评疯后的虚伪像。在教《春》时,我让学生自由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二、启发设疑,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看似无疑处生疑。把发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自觉地质疑问难中所积淀形成的问题意识,将是他们受益终身。教《都市精灵》一课时,我这样启发学生:“作者认为一个城市鸟、鱼、兽越多就说明这个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越好,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有的学生提出质疑:“现在有的城市出现的人传染禽流感,宠物伤人等事件都不与禽兽有关吗?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是好了,还是不好?”在教《枣核》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质疑:“学了课文,你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吗?”学生有的问:“中美两国水土不同,从中国带几颗枣核到美国栽种能存活吗?”有的问:“美籍华侨既然如此思念故土,为什么不回国发展呢?”通过讨论释疑,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学生始终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挖掘一切可比因素巧妙设疑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一切的。比较和对比更能凸显事物的矛盾和疑点,彰显事物的是非曲折,也更能激发学生刨根究底的兴趣。通过比较和对比,教师因势利导、巧设悬念和空白,构成教学的“明暗圆缺”,引导学生带着猜测和期待的眼光去探索释疑,使学生处于“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理状态,从而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
比较设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把课文中的事物与学生自身进行对比设疑。让学生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出发,去体会理解课文中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因为一个人只有产生了共同的体验和感受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理解。例如我在教《童年的朋友》时,我设问:你童年的朋友有谁?与你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作者把外祖母说成是朋友?教《木兰诗》时设问:木兰十年征战,战功显赫,可汗赏给她高官厚禄,如果你是木兰,接受不接受?为什么?而木兰为什么舍弃高官厚禄返乡?教《背影》时发问: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感人?你见到自己父母背影时产生过这样的感受吗?为什么?
二是把课文中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设疑。生活是学生一本活的教科书,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最早就是从他们周围的生活开始的。由生活到书本,再由书本到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教《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我让学生把天生的街市与当时的现实社会对比,从中体会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之情。教《为你打开一扇门》时,让学生把现实中的“门”与课文中的“门”的含义和作用进行对比,了解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是把课文中的甲事物与乙事物进行对比设疑。不少课文内容自身就存在着诸多可比因素,把它们发掘出来,对理解课文主旨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教课文《窗》时设问:窗外明明“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靠窗的病人却为不靠窗的病友描述得那么优美,这是为什么?《孔乙己》中“孔乙己与短衣帮在咸亨酒店买酒、喝酒时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孔乙己明明是偷书,却说是‘窃书’,‘偷’与‘窃’在表达上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通过比较设疑,使矛盾更突出,特点更鲜明,对揭示文章主旨,理解课文起到关键的作用。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不仅是一门教学艺术,更是一种教学理念。通过设疑释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起到了“点燃”、“唤醒”和“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
第二篇:例谈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例谈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湖南省岳阳县教研室
易
均(***)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核心提问或问题。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问”而问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肢解”成一块块“零碎材料”,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代替了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
语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课文的标题切入
标题是一课之目,是文章的灵魂,在很多情况下,能够精确而明显的提示文章的基本信息,表露文章的结构,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文章的思想倾向。从课文标题设计主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1)对标题的诠释
如《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标题已经提示了人物(唐雎)与结果(不辱使命),只要根据标题进行提问:使命的起因是什么(秦国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实则吞并安陵)?不辱使命的过程怎样(受任于先王不敢易;天下缟素就在此时;秦王色挠)?再结合课文进行解读,追问其他细节,课文的整体内容就把握了。
(2)对标题的评论
《济南的冬天》教学中,读完后思考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是一个怎样的冬天?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还要能简述理由,而且后面发表见解的同学不能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
(3)对标题的补充
对于一些概念性的或者一些短小的标题,要求学生在初读之后,能够在原标题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成为一个新标题。
如琦君的《金盒子》,我们可以给这篇课文的标题加一个定语——《„„的金盒子》,要求能结合课文内容简述你这样加的理由。
(4)拟副标题 如《海滨仲夏夜》,我们可以用“一个„„的夏夜”的形式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学生会依据此标题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体验。
再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最后一课》时,要求读后给这篇课文加一个副标题。学生研读课文后加上了以下的副标题:⑴最后一堂法语课;⑵难忘的一堂课;⑶没上完的课;⑷韩麦尔先生;⑸无声的反抗;⑹伟大的爱国者;⑺小弗郎士的转变;⑻迟到的忏悔;⑼最美的语言;⑽可怜的人们;⑾钟声;„„教师引导学生从主人公心理变化 的角度这些副标题进行评析,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小弗郎士的转变”最能表现人物在最后一课上的心理变化。
(5)对标题进行替换
一位老师在教学《人,又少了一个》时,把标题改为《人,少了一个》,让学生比较分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6)对标题进行重点突破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小石潭记》时,布置学生同学们从标题中任选一个字,说说课文是如何突出表现这个字的,自选内容,自由品析。这一教学设计,给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如课文是这样突出标题中的“石”:“全石”“卷石”是明写石潭,“犬牙差互”是暗写石岸;“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影布石上”衬托出了水的清澈;“凄神寒骨”不仅写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悲凉心情„„„
在课文《智取生辰纲》中设计以下主问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走进文本,探究出晁盖、吴用等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智用计谋等几方面。)(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分析体现杨志精明能干的词句段)(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吴用等人“计”高一筹、内部矛盾重重、自身粗鲁蛮横等弱点)三个问题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描写方法等诸多方面。
2、关键句切入
课文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句子,这些句子负载着重要的信息,在教学中如果紧扣这些句子设计主问题,将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这些语句包括:
(1)集中表达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语。
如《与朱元思书》一文首段就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有领起下文的作用。在教学中,扣住此句可设计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下文哪些句子写“奇山”?哪些句子写“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一句话就带活了整堂课的教学。
再如《行道树》中:“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行道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可设计“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理解。
(2)直接传达主要信息的主旨句。
如《口技》的第一句是“京中有善口技者”,我们可以据此设计一个主问题:这篇课文用了一个“善”字讲口技艺人的技术,那么口技艺人“善”在哪里?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写口技艺人的“善”?这一问题可以紧扣全篇,引领教学。
(3)反映文章层次关系的过渡句。《孔乙己》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便也这么过。”我们抓住这一关键句,让学生反复品读,指出这句话在文中承上的内容和启
下的内容,并展开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一来,文章的主题也就容易理解了。
(4)文中反复强调或暗示的关键语句。如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的标题是“有的人”,课文中先后8次出现“有的人”这一说法。也就是说,诗中写了有的人这样,有的人那样,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认真诵读,认真领会诗中每一处“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
3、巧妙抓取文章的联结点。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某些联结点,诸如一个中心句,甚至一个过渡段,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非常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如读了《皇帝的新装》,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在细心阅读的基础上,抓住“骗”字,梳理出“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的故事情节
在《猫》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文末一句话——“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设计主问题: 圈画出文中具体体现作者“更难过得多”的语句,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对于第三只猫亡失“更难过得多”的原因。学生围绕这个主问题开展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和深度对话。
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可以抓住文中间隔反复出现、独立成段的“好一个安塞腰鼓!”由此设计一个事关全文内涵和主旨的主问题:阅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具体说说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作者用怎样的语言表现出安塞腰鼓之“好”的?带着这个主问题研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作者从形的方面、神的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同时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激情洋溢地赞美了安塞腰鼓之“好”!
4、从文章的留白处入手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材中,这些留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常常可以激发学生用灵动的思维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设计教学主问题,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通过想象补白,促进学生的语言生长。
如莫泊桑《项链》的结尾:“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是一个典型的“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佛来思节夫人听了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诉说,叠涌而来的层层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是无法用语言说清的。我们可以据此设计主问题,如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是假的,课文前面有照应吗?或者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语文活动,让学生来想象玛蒂尔德在知道真相后的感情。
5、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切入
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领悟生动的语感,品味、赏析、学习、借鉴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答谢中书书》,课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在大致理解文意后,可设计这样的主问题:“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语言凝练,表现力极强,请按下列句式做阅读批注:我发现________(词或句)极富表现力,它从____________(方面)描绘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中,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并通过适当的联想与想象可以充实精练的语言背后蕴藏的的丰富画面。
第三篇: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教育话题。要想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本文以《散步》一文的问题设计为例,提出了问题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起点、问题设计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问题设计应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的观点。
问题设计 学生的起点 教材的重难点 作者写作的原点
一、关于问题导学及问题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随着高效课堂的实施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受到重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学”。教师也由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实施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问题,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以往教师“硬灌”、学生“死学”的局面,真正体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新理念。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钻研,促进学生从渴望知道到主动求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设计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提问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并非所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形成有效的生成,尤其是当前语文教学遭到各方面的责难,其中课堂提问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些肤浅平庸的提问,零敲零打、毫无联系的提问,单调、陈旧、八股式的提问,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提问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学生智能目标背道而驰。这样的提问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到学生有效的生成。因此,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须先通过问题预设才能完成有效的阅读教学。
好的问题设计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强烈刺激信息,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它使学生定向思考,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它能引导学生发现、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它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使师生交流思想感情、交流反馈信息;能发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作用;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的进程。
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散步》一课的问题设计
基于上面的认识,在执教《散步》一文时,我将教学主目标定为探究文章的主题。为了主目标的达成,我的问题设计分三大部分:
(一)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快速抢答问题
1.散步的时间
2.散步的地点
3.散步的人物
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5.什么分歧?(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6.谁来解决分歧?
7.为什么我来解决?(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8.我是如何解决的呢?(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9.最后是如何选择的?为什么?
10.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幅画面?(读出来)
11.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
(二)在对课文有了初读感受之后,再次思考问题
1.“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种责任感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有体现,哪一段?
3.用另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
(三)在学生再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合作探究问题
“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你能理解吗?
链接材料:父死母垮
回读课文,你是否处处读出了“生命”?
三、《散步》问题设计引发的思考
(一)问题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起点
“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教学的序幕是‘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心头扬帆起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要贴着学生教;教学的归宿是‘学生’――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
所以,我们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为起点,只有这样,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而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也正好遵循了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
《散步》这一课问题设计的第一个部分,我关注的是学生的起点。
《散步》一文出现在七年级上册(新版)第一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单元学习要求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根据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我设计的问题是快速抢答,抢答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问题的难度不大,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幅画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这两个问题是第一部分中的提升,引导学生开始关注文章的主题。
教学实践说明,这个环节效果特别好,学生们踊跃抢答,马上进入到课堂和课文之中;因为问题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多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为第一部分中的最后两个小问题做好了铺垫,学生们发现,原来“跳一跳”,他们也能摘到“胜利的果实”,也会有收获。
(二)问题设计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当然,如果我们的教学一直都停滞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上,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所以,问题设计还应该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
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理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问题。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体现了一家三代四口人浓浓的亲情,但如果仅仅读出亲情这是远远不够的,亲情的背后,更宣扬了一个家庭的伦理道德及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是本文更深一层的主题,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所以,我在本课的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按序设计了3个小问题:
1.“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种责任感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有体现,哪一段?
3.用另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
这3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关键句子、段落品味课文所表达的主题,经过细细的品味,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文章别有洞天!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所以,抓住了重难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挖掘文章的主题,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问题设计应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
一般情况下,《散步》这一课学生能通过品读读出孝顺和责任,这篇课文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我总觉得还不够。这是一篇寓意深刻而言辞冲淡的文章,是一篇越读越想读、越品越有味的文章。“只见表层,不见深层,是肤浅;由表及里,方为深刻。”确实,深度常常就是一篇文章的亮点,只要在亮点上下工夫,文本的解读就会满目生辉。而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对学生解读文本起着向导作用。因此,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我们在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地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及作者对话,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多元解读。
由于一些经典作品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时会有许多障碍,从而对文本体验不深,理解不透,甚至产生曲解和误解。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文艺好比老酒,年代愈久,味道愈醇。但是时空的‘距离’如果太远,我们缺乏了解所必须的经验和知识,也就无从欣赏。”所以适时介绍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知其人入其世,是欣赏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
莫怀戚曾这样说《散步》的写作契机: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此外,作者写这篇文章前刚刚经历父死母垮的家庭状况。基于此,我设计了第三部分的问题:
“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你能理解吗?
链接材料:父死母垮
回读课文,你是否处处读出了“生命”?
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马上沉静下去,在学生们独立思考过后,我让他们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和再探究。这时,学生们似乎很有话说,讨论的非常激烈,一脸的兴奋劲。在接下来的全班交流时,我就听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有同学说:“‘南方初春的田野,铺展着生命的新绿,嫩绿的芽孢,消融的春水……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一切都透着生机,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铺写的是自然生命,这么充满生机的大自然,让我们充满了对生的渴望。”
有同学说:“‘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个‘熬’字抒写的是人的生命,作者老母亲的生命如此珍贵,这个词充满了作者的担忧和庆幸之情。”
有同学说:“母亲刚开始不愿出来,后来竟被春天的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及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所吸引而改变走小路,可以看出母亲重新燃起了对生的渴望!”
还有同学说:“‘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两个‘蹲’和‘背’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生命之源头和生命之延续,生命之泉汩汩流淌,绵延不绝。”
……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突然觉得很幸福,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个独立而有思考生命,嗅到了来自生命的芬芳!
四、结束语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在《散步》这一课的问题设计中,我做到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问题设计,如果我们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起点、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把大问题分解成几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学生定能拾级而上,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修养将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丽恒:《教师不良的课堂提问观及其改善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期
[2]施良方、崔允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姜雪杰:《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探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宋运来: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5月
[5]黄厚江: 《享受语文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第四篇:中职数学教学问题设计例谈
中职数学教学问题设计例谈
美国著名数学家P.R.Halmos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某种程度上,数学教学其实是解题教学。教学中例子、练习以及作业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落实。本文以
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为例,来探讨数学问题的选择方法。
第五篇: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2.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