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999急救包急救》教学设计
课题:利用999急救包急救
一、课题的提出
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于2001年5月18日开通以来急救各类患者两百余万人次,协助政府为北京市市民提供了医疗急救保障。999急救中心现有急救站点130个,全部由中心垂直管理,999急救的中心就在我们实验二小地处的清河地区。
本学期开学典礼,学校特别邀请999急救中心的贾嘉主任、程艳芳副主任一同参加。贾主任热情地为师生们介绍了999紧急救援中心的社会性质和服务功能。同学们了解到: 999紧急救援中心是协助政府为北京市市民提供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社会救助的医疗组织。大会上,999急救中心还为实验二小全校同学每人赠送了一个安全自护急救包和《安全急救手册》。小巧的急救包红艳艳的,充满的是999急救中心叔叔阿姨们满满的关爱与呵护。校长代表全体师生向999急救中心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并郑重提出:本学期还将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自护体验活动,同学们将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关于安全自护的相关知识,从小学会安全自护、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快乐幸福每一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收到急救包至今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为了了解急救包的使用情况,对全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结果令人欣喜,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于急救包的态度
这段时间班上90%的学生使用过急救包;学生以及家长都认为安全自护急救包很有用。所有家长都教过孩子如何使用急救包中一些急救物品,如:温度计、创可贴、纱布片、消毒棉签等。其中有一位家长教了孩子所有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
(二)关于急救物品使用较好情况
使用最多的是创可贴,会在手指划伤或者腿磕伤时使用;在使用创可贴时,一些同学会事先使用一次性酒精棉片或者消毒棉签;有几位学生使用绷带或者纱布片与胶布搭配使用处理擦伤;偶尔发烧时会使用温度计。
(三)在使用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
60%的学生明确指出不会使用三角巾,其次就是医用弹性纱布和脱脂纱布片的使用方法不清楚。
另外创可贴的使用最普遍,但使用起来学问也不少,学生应该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可贴、三角巾、弹性绷带、脱脂纱布片等急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自我急救和互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咨询医生、亲身实践等体验活动,不断了解急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多种方法获得更多的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学生使用急救包进行自我急救的意识,体会互救的重要性,进一步体会999急救中心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
了解创可贴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掌握创可贴的正确使用 方法。
五、教学难点
掌握三角巾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1、开学时,999急救中心的叔叔阿姨送给我们每人一个急救包,大家都使用过吗?
2、通过课前小调查发现,急救包中的有些急救物品虽然不陌生,但同学们却不知道该怎么用。今天,我就一起学习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过渡:急救包中,大家最常用一定是创可贴了。大家都会用吗?
(二)学习方法,动手实践。
1、创可贴学问大
(1)判断以下情况能否使用创可贴?你知道为什么吗?
(能用的画“√”,不能用的画“×”)①小明被100摄氏度的开水烫伤了,烫伤面积不是很大,但是红肿得厉害。他能使用创可贴吗?()
②小刚练习滑板时擦伤了,他习惯性地贴一片创可贴。这样处理正确吗?()③丽丽被裁纸刀划伤,她能用创可贴止血吗?()
④雕刻家一不小心左脚踩在竖起的锈钉子,扎进去足有1厘米多。在徒弟的帮助下拔出钉子后,她止血后能贴上一张创可贴吗?()
⑤小红被小猫抓伤,伤口有5厘米长,渗出血珠了。他能贴创可贴吗?()小结:伤口浅又小,创可贴作用秒;
若是擦伤了,碘酒消炎暴露空中好; 伤口深、被火烧或是被狗咬,就要把医生找。
(2)学习创可贴的正确使用方法。
同学们说说平时是怎么使用创可贴的?我们来看老师演示和图示: 【止血】先用棉签轻轻按压伤口止血;
【消毒】止血后,用碘酒棉签在伤口处擦拭消毒,擦拭的顺序以口为中心,由里向外擦,不要来回擦,这样伤口容易细菌感染;
【包扎】伤口清理干净后,先将有药的部分对准伤口,手不要接触有药的部分,将创口贴缠绕好,不要过紧。你也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更防水,更自如。
【更换】创可贴应一天一换。创伤处无需接触外物时,把创可贴揭掉,让伤口自然通风。(3)请同学们任选一种自己试一试。
小结:用前要消毒,由里向外擦,一天换一个,揭开通风好。
过渡:小的伤口我们可以使用创可贴,遇到大而深流血很多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去医院。但是,去之前我们要处理一小伤口,就要用到急救包中的纱布和绷带了
2、弹性绷本领大
(1)看幻灯片了解纱布和绷带的使用方法。
先在伤口上盖上干净的纱布块。然后用绷带用力扎紧打结即可。(2)师生配合,演示用绷带包扎的方法。(3)两人一个小组,亲自实践。
小结:伤口大,流血多,纱布盖,绷带绑。
过渡:急救包中,同学们最不熟悉的就是三角巾。今天我们来认识认识它。
3、三角巾显身手
(1)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或者询问医生,你知道三角巾有什么用吗?
预设:受伤面积大,流血过多,或者骨折时,可以使用三角巾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减少疼痛。
(2)医生讲解要领并示范。(三角巾的使用方法很多,在仅介绍两种简单、常用的包扎法,三角巾小悬臂带包扎法和三角巾大悬臂带包扎法。)
三角巾小悬臂带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达成带状吊起前臂的前部(不要托肘部),适用于肩关节损伤、锁骨骨折。三角巾大悬臂带包扎法:
a.伤臂弯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顶角对着伤臂的肘部。b.两端在颈后或侧方打结。(不能打在颈椎上)。c.将三角巾的顶端往前拉,把顶端卷曲在手肘外侧打结固定。d.手肘关节略向上(小于90度),手腕不可下垂,露出指尖。
(3)两人一个小组实践,老师和医生巡视,指导。小结:三角巾,方法多,多练习,才应急。
(三)重温过程,安全教育。
1、我们今天学习了急救包中哪些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和方法的?
预设:创可贴、纱布、绷带、三角巾以及棉签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医生、亲自实践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
2、在安全自救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完成的,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在遇到意外伤害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自救还可以互相救助,这样会节约急救时间,降低危险。遇到较严重的意外事件别忘记拨打急救电话999。
3、总结:
安全自救和互救的方法还有很多,今后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掌握更多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降低意外伤害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其实,最好的方法是防范于未然,增强安全意识,让自己平平安安。板书:
利用999急救包自救与互救
创可贴 纱布 绷带 三角巾
查阅资料 请教医生 动手实践
第二篇:《急救包的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课 题:《急救包设计》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课 时:2课时(本课时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急救包的用途和功能,进而探究并学习急救包的设计理念,学习设计简单的设计图画法。
2.通过观察分析急救包的功能和用途,通过教师总结、示范了解正确的设计要点,能将自己的想法设计成具有功能性的急救包。
3.培养学生关注急救包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安全急救的意识、保护自己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急救包各部分的设计意图及功能,用简单设计图的方法设计一款实用的急救包。
教学难点:设计急救包的要美观、实用。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美术书、画纸等。
学生:急救知识调查单、图片资料、彩笔、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教师:课前我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做了一个关于“遇到危险你会想到什么?”的调查,调查的人群是学校的30名同学,现在就请你们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吧。
学生上前汇报。
教师:我也做个同样的调查,不过我调查的人群和大家略有不同,他们是医生、消防员、登山运动员、还有我的家人和同事,共计30人。我调查后他们给了我这样的一个答复。(黑板演示背包设计图)就是这个不太起眼的背包。
教师:有谁知道这个背包是干什么用的? 教师出示设计图中的急救包。
教师总结:这是生活中登山专用的登山急救包。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救包。教师板书:急救包设计
二、新授:(10分钟)
1、分析急救包的作用:
教师:急救包有多大的作用呢?咱们来看看下面的这短片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明白的。
教师出示视频,边放视频边讲解。(出示各种危险情况的情景)
教师:在看短片的基础上,再请同学们打开美术书第28页,我想现在你一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专业人士向我推荐急救包了吧!
教师总结急救包的用处:
急救包是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在人们出现意外情况下应急使用的救援物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家用急救包、户外急救包、车用急救包、消防急救包、地震急救包等。
教师出示各种急救包:(如下图)
登山急救包 消防急救包 家庭急救包 车用急救包 地震急救包
2、了解急救包的结构:
教师出示急救包内部机构的短片:
教师:每一种急救包里面配备的急救用品都一样吗?下面就请学校乔大夫通过示范短片向大家介绍急救包内部急救用品,请你仔细看这些急救包里面一样吗?(短片中乔大夫的介绍只有动作没有语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教师将短片中涉及的急救包进行展示,学生分析。
学生说出哪种急救用品,教师便在黑板上进行这些急救用品的简单画法,为学生创作做好铺垫。
教师通过图片资料进行总结:根据环境和适用人群的不同每一种急救包中配备的急救用品各不相同。
3、分析急救包的材质:
教师:急救包根据使用的地点和具体急救用品的要求,急救包使用的材质也是不同的,请同学们以小组研究的方式,研究每组的急救包都是什么材质的,为什么不同的急救包材质会有所不同?如果改变急救包的材质可以吗?
小组进行汇报:
4、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
教师出示一组急救包的设计效果图,开拓学生的思路:
教师:在收集急救包的图片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组急救包的设计,觉得很与众不同,很想让大家看一看。(教师出示设计图)
教师出示根据设计图制作的急救包,请学生欣赏。
教师介绍:这个急救包是伦敦设计师Gabriele Meldaikyte设计的,重温急救包,让它更便于使用。该试剂盒被分为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用于专门特定类的损伤。
小组讨论:根据使用人群和应急用品的使用会选择不同材质。我们学校出于对同学们的安全考虑防患于未然,想请专业制作部门制作一批符合孩子们在校或学生活动时使用的急救包,但做成什么样子的却成为了老师们的困惑,既然大家对急救包有了刚才的了解,老师想利用这节课请小组合作思考对急救包进行设计,可以设计成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进行汇报。
5、急救包设计方法:
教师:各小组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怎样才能设计出急救包呢?设计过程应注意什么呢?(教师示范方法)教师示范:
教师边演示方法边进行说明:
(针对设计的具体指导,使学生了解设计图的正确表现方法。)
三、艺术实践:(18分钟)
实践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急救包的设计草图。
实践要求:1.设计有心意。2.尺寸合适,符合要使用的人群。3.功能标注清晰。
四、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主要从急救包的外形和功能上进行指导,内部结构合理、实用。
五、展示方式:
展示方式: 产品推介会 推荐方式:我为自己的设计做产品背书。
六、评价:(4分钟)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来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产品背书,从设计的新意、设计的理念、设计的功能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推广。
评价方式: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七、拓展:(1分钟)
教师出示用马克笔上色的设计稿。
教师:马克笔通过色彩由深到浅,有冷到暖的颜色过度,通过笔触一点一点渗透叠加起来,展现了设计搞的明暗关系、干净利落。我们下节课一起共同学习如何运用到马克笔进行设计稿的上色。
板书设计: 急救包设计
教师范画
各种急救用品
第三篇: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
用药与急救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安全用药常识和一般急救的方法。通过急救方法演练,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形成关注健康、关爱家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关键词:安全用药 急救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系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教材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度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二是基本的急救方法。
关于安全用药,教材首先介绍了安全用药的概念,并用“旁栏”的“小资料”列举了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并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普遍存在的。接着教材介绍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相比之下,非处方药是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的,购买时也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因此使用这类药物时,反而更加需要注意安全。教材还用图片展示了两种非处方药的标示,希望引起学生的注意。要做到用药安全,在服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因此,教材安排了“资料分析”活动和“设计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活动,既学以致用,又渗透了关爱自己和家人的情感教育。
关于急救,教材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包括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出血和止血等。教材在“小资料”里将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更新为“C、B、A”以图文的形式呈现了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用表格列出了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的要点。由于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及操作心肺复苏的专业性很强,一般未经过培训很难掌握要点,难以达到抢救的效果。因此教材指出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方可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关于出血和止血,教材主要通过示意图介绍不同的出血方式,学生结合已学习过的有关血液、血管和人体血液循环的知识,易于理解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及初步的止血方法。
学习本节内容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保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并能很好地促使学生形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及关爱他人的情感。2 设计理念:
新课程下的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在“以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教学上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职能,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谈话法、实践法、讨论等多元教学法,营造快乐而严肃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扎实地掌握用药和急救的方法。同时指导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它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并为他们今后健康地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3 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的教学,我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中“医药常识”知识要求的理解,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将本节的教学按参考书上的建议设计为2课时,致力于“使学生确切掌握基本的实用技能”这一实际应用内容,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4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4.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识别二者的标志(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4)、能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能力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在紧急情况下谨慎处理问题并采取急救措施的能力。4.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 “解读与运用药物说明书”的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设计“家庭或旅行小药箱”活动,了解一些常用药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竞赛场景,练习急救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丰富医药卫生常识,激发学生对医药的兴趣。(2)、关注自己、亲友和他人的健康,形成对健康负责、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与人为善、与人合作,乐于助人的态度;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5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急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 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安全用药
(一)展示资料,导入新课
1、展示资料:(1)我国每年5000多万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入院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约50万人是严重不良反应(如青霉素过敏),致死人数每年约19.2万人;据调查,我国现有180万聋哑儿童中约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主要是使用庆大霉素)。
(2)长期服用“头疼粉”上隐
2、学生分小组讨论,从资料中得到关于药物的信息有哪些?老师引导归纳出:
(1)严重的药物过敏非常危险
(2)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3)有的药物会使人上隐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 “安全用药”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读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7页三段内容(找关键字词、梳理要点、画记号),小组讨论什么是安全用药?老师引导归纳出:(1)根据病情的需要
(2)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3)以发挥最佳疗效,避免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7页图片与说明内容,小组讨论怎样安全用药?老师引导归纳出:(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的缩写标志是RX、非处方药的缩写标志是OTC,(2)管理与使用上的区别。处方药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需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要按医嘱服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处方即可购买,按药物说明书使用,适用于自我诊断治疗的小疾病。注意:非处方药分甲、乙 两类。
3、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8页内容和分发的抗病毒颗粒说明书(找关键字词、梳理要点、画记号),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1)书上所列药物的名称是什么?
(2)两分说明中,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找出理由(3)书上所列的感冒药还能用吗?为什么?
(4)两种药中哪个是中药,哪个是西药?是怎样区分的呢?(5)怎样保存这两种药呢?
设计意图:进行学习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找到重点,理清条理,理解内容含义。同时培养学生大胆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4、配备家庭小药箱
(1)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受配备家庭小药箱的重要性。情景A:半夜拉肚子,药店已关门,去医院又太远了,天还下着雨,怎么办?情景B:不小心把手划破了,家中没有创可贴,去商店又太远,怎么办?情景C:有心绞痛的奶奶突然发病了,家中又没有备用药,怎么办?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出:A、配备家庭小药箱十分必要。B、配血家庭小药箱要有适用性、急救性和针对性。C、家庭小药箱既要配备内服药、外用药,还要有医疗的器械。
(3)针对自己和自己家人的情况,给自己家的小药箱开一份药物和医疗器械的清单。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关爱家人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学心致用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利用板书的内容引导)
(四)、布置作业:
1、设计小药箱:要求在下列旅行计划中任选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旅行小药箱,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
(1)暑假到西藏去旅行,队友中有一位有心脏病史的队员(2)暑假到西双版纳丛林去旅行
2、第二节课课前准备,预习本节剩余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抽签按评分标准进行竞赛。主题分别为:A、车祸大出血现场 B、溺水现场 C、触电现场 D、煤气中毒现场
第二课时:急救
(一)、复习上节内容,检查课前准备情况(10分)
1、哪些情况下需要急救?
2、急救的常识与方法有哪些?
(1)抽二位学生表演打120电话时的情景,强调注意事项。(2)抽学生利用模型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表演,全班观摩。进行补充、纠正与表扬。
(3)抽学生利用模型进行“胸外心脏挤压”表演,全班观摩。进行补充、纠正与表扬。
(4)抽学生回答,出血一般有哪几种情况,怎样判断?怎样止血?
(二)、急救表演竞赛(30分钟)
1、各组派代表表演与演练,学生评分,老师评分与评价 第一组:表演“车祸大出血急救”
A、学生评价:(以下各组表演评价相同)(1)场景设计10分,能设计表达出相关场景即可(2)表演20分,能表演出相关主题即可 B、教师评价:(宜粗不宜细,以鼓励为主)
(1)拨打报警求救电话,能清楚说明地点、姓名、症状和联系电话10分(以下各项相同)
(2)能区别说明出血的种类(描述出血的颜色和出血的症状)10分(3)能说出相关症状是近心端还是远心端10分
(4)能选择出相应的止血方法40分(毛细血管出血或小静脉出血的清创和止血10分;大动脉或静脉出血处理,头部包扎10分;手臂部的指压法止血10分;腕部动脉出血的绷带包扎止血10分)第二组:表演“溺水急救”
A、学生评价:(以下各组表演评价相同)(1)场景设计10分,能设计表达出相关场景即可(2)表演20分,能表演出相关主题即可 B、教师评价:
(1)有救助行为,如用竹杆、救生圈、绳索等10分
(2)胸外心脏挤压,位置准确10分;挤压频率适中有效10分
(3)人工呼吸,仰卧,头后仰、松衣领、松腰带10分;清除口鼻异物10分;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10分;人工呼吸有效10分。第三组:表演“触电急救”(评价略)第四组:表演“煤气中毒急救”(评价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突破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技巧。
(三)、小结与补充
除上述四种情况外,家庭急救应注意:心脏病患者应取坐位或俯伏在桌案上,若让其平卧,反而会使其透不过气来;骨折患者不可移动,应等待救援;外伤止血是常见的急救措施,止血带最好的是橡皮管、绷带、绳子、领带等。止血时,每隔一段时间应松开片刻。同时要争分夺秒地送医院。
(四)、作业布置
完成新学案相关作业板书设计:
第二章:用药与急救
一、用药
1、为什么要安全用药?
2、什么是安全用药?
3、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区分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2)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
(3)不使用过期、假冒、伪劣药物(4)正确保存药物
二、急救
(1)拨打120急救电话
(2)心肺复苏——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3)出血与止血 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教学中,教师发挥 “引导者,组织者”的职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从理念到实际教学应用中的角色转变。“用”是最好的学,每个生物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只有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才会有在生活中处处用生物的可能。本节课我从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入手,设计了几个常见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身边鲜活生动的实例,感受到生物知识的价值,也激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生物学的热情。
第四篇: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第八课《学习急救知识》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识别各种危急情况,学会和运用各种急救方法,帮助学生储备日常救护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2.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立足实际”,以解决现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最大特点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亲力亲为,在现实生活中捕捉问题。在探究问题中掌握知识,熟悉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处理应突出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强探究意识。体现诱思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很多时候,团结合作才是一切成功的保障。
借助的教学平台: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正确拨打“120”等急救电话。
2.学会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煤气中毒等急救方法。3.学会对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提高学生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4.教学重点
1.掌握各种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2.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教育。5.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1、探究急救电话的打法
教师设疑
(1).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危急时刻呢?(2).遇到这样的时刻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应怎样做?(3).打电话应该打给谁?注意什么问题?
2、煤气中毒的急救
教师质疑:
(1).什么是煤气中毒?
(2).遇到煤气中毒时,小袁媛是如何应急的?(3).小袁媛为什么被评为中国骄傲?
(4).如何进入煤气中毒的房间更安全?
3、人工呼吸与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创设新的情景:
假如在我们美丽的烟台海边有一位外地游客溺水昏迷,呼吸与心跳停止,正好你经过,你想帮助他吗?
4、出血的判断与急救方法
过渡: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出血,同学们肯定都经历过,你是怎么处理的?教师总结:毛细血管出血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第五篇:《触电急救》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认为,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内容和高级学习内容划分,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设计 触电急救 情景
新课程强调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方法的介绍和熏陶,它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时,应该花心思去思考怎样还原知识或原理的研究过程,思考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对学生的生活、思维上的潜在的影响。
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内容和高级学习内容划分,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如认知学徒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学中做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以问题(项目、案例)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即急救步骤与方法,围绕“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站”“学习策略”“认知工具”而展开,共同服务于由学习者、教学目标、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方法与步骤)这一核心。
下面就《触电急救方法》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做个详细介绍。
一、设计思想
1.设计理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理实一体化”为理念。
2.设计思路
对于整个教与学,基于触电急救专题网络学习的平台及微视频的应用,搭建了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桥梁,让学生预习、思考、拓展、评价,并通过在线互动解决相关问题。课堂教学以“视频导入—任务驱动—汇报交流—实践操练—自主考评”为主线,立足学生实际,通过“议、说、做、评、练”等学习活动展开教学。
3.设计宗旨
以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为方向,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宗旨进行设计。
二、设计分析
1.走进文本,潜心研读——析教材
《触电急救方法》是选自陈雅萍老师主编的高教版《电工技能与实训》第一单元项目四内容。它是本教材的开篇技能教学项目,是电工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电工从业者的必考项目。学好它,对学生的安全用电,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日常急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纵横联系,以践定教——析处理
由于陈雅萍老师主编的高教版《电工技能与实训》中的急救方法是按照2005年的国际标准编写的,而在2010年国际急救权威部门又出台了新的急救标准。鉴于这一背景,对教材中的急救步骤、胸外按压的频率、深度,笔者就按照新标准做了处理,使专业课程内容与当今职业标准相对接。
3.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析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就必须考虑他们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本人授课的对象是新疆职高一班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性:
知识基础——他们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电气安全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到了触电的危险性,但由于他们来自新疆南部地区,基础相对薄弱。
技能基础——他们动手兴趣高,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并具备较强的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但缺乏行业实践经验。
学生心理——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意识比较强,但处事不稳重,优柔寡断。
三、设计重点
1.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触电急救的步骤、方法和正确的施救技能,提高解决处理触电事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能力;通过创设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触电急救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守护生命、技能挽救生命”的观念。
2.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触电急救步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为重点,通过网络导学、自主探究、教师点评来突出。
难点:以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为难点,通过微视频应用的先做后学、专题网站下的互助合作、集体攻关来突破。
四、设计方法
有了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愉快感,才能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针对本节课,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改革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触电事故无法再现,在教法上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交互指导、多向传递信息等方法,以急救步骤为主线,紧紧围绕“说”与“做”展开教学。通过实现“五个对接”的教学改革要求,采用自主、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五、设计途径
本人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发现、体验,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故在课前准备好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课件、模拟人、导学案、组建了QQ群,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好小组,并要求学生课前进入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收集本地的触电事故案例,小组协作制作汇报PPT,并上传。在此基础上,整个课堂又通过“查、导、救、谈、拓”五个环节来开展。
1.查
规范的操作是减少事故的关键,所以一上课利用2分钟重温了实训安全操作规范和7S管理内容。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2.导
由于触电事故无法再现,所以先让小组代表展示收集的信息,畅谈搜集的触电事故案例与解决方法。接着选用了两个因不懂急救知识施救而丧命的典型案例视频来导入,从而激发了学
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触电事故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更好地体会到利用有效的信息可以进行高效的学习。
3.救
首先是断。通过“议、说、评”三个环节展开。议:通过观看视频并讨论“为什么视频中的触电施救者会丧命?”“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将如何实施救助?”说: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评:根据小组汇报内容,提炼出关键字。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环节得出救之前提,断之方法的诀窍“拉、切、挑、拽、垫”。即拉开关、切断电源线、挑开导线、拽触电者、垫木板或绝缘垫。其次是诊。通过“做、议、说、评”四个环节展开。做:创设情境(模拟人放置在讲台边,突发“触电事故”,由于空间狭小无法急救,请学生转移“伤员”。)议:根据以上情境,试讨论“在转移过程中有无不当之处?”“如何进行快速诊断?”说: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评: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提炼出关键字。以情境中的事件为切入点,组织开展组内讨论并发言,总结出救之要领,诊之方法“望、闻、问、切”。望:观察外伤、检查瞳孔、胸部起伏(判断有无意识),闻:听呼吸、听心跳(判断有无呼吸、心跳),问:拍、按、叫、好(判断有无意识),切:试气流、摸颈动脉(判断有无呼吸、心跳),在这,巧妙地借用了中医四法反映出诊之方法。最后是治。根据诊断结果,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首要做法是拨打120。其次,对于轻微触电者应就近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平躺,解开衣扣,畅通气道,严密观察,等待医生诊治,切勿让患者走动站立,以免情况加重。对于重型触电者,也就是假死的状态,通过“议、做、说、评、练、测”六个环节展开。
议:根据诊断结果,针对不同的重度触电者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动作要领有哪些?
做:在模拟人身体上进行重度触电救生训练,并要求指出同伴救护操作的问题,体会施救动作要领和操作难点。
说:小组汇报动作要领和操作难点。
评:教师指出学生操作的错误,并提炼出操作的关键点。第一种,有心跳无呼吸采用人工呼吸法,通过开、捏、吹、松来完成,并提炼出“清口捏鼻手抬额,深吸缓吹口对紧,张口困难吹鼻孔,5秒一次不放松”的口诀,然后观看视频,强调指出关键点。第二种,有呼吸无心跳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通过找、压、松来完成,并提炼出“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手腕略弯压寸半,一分百次较适宜”的口诀,然后观看视频,强调指出关键点。第三种,无呼吸无心跳采用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法,并强调急救过程中的再判断。整个评的过程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学会、学好、学精向会学、会做、会评、会教转变。
练:在模拟人身体上练习急救的步骤与方法。
测:完成任务检测与评估表。
4.谈
学生观看“男子雨夜触电 记者冒险成功救人”视频,并与课前视频对比,表明利用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生命,并归纳出急救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急救有了完整的认识,也理解了“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义,明确了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5.拓
利用网络作业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技能,实现教学相长;利用书面作业使学生回顾急救方法;利用拓展作业,使知识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者、触电急救知识的传播者,信息技术的使用者。
六、设计反思
反思这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最大的特点就是“新、精、实”。
新:按照新的标准对教材进行了处理,使课程内容与当今职业标准相对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老师从“传授”变成了“解惑”,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精:通过虚实结合的情境设置,口诀式的关键词,合理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了教学设计。
实:通过精心预设,动态生成,使学生学会了触电急救的技能。我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为蓝本,对基层干部、企业一线工人、学校教职员工进行了多次急救培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教学是门艺术,而课堂设计也是一门艺术,教师通过设计,除了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能力外,还要提高教学技能与技巧,追求艺术的境界。我们应该抓住每个机会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