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时间:2019-05-12 21:5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第一篇: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本文引用部分不超过30%

巧用多媒体丰富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学科:语文

单位:口东街道安乐中心小学

作者:刘克芳 联系电话:22567887

巧用多媒体丰富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启迪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多媒体 低年级 语文课堂教学 趣味 直观

随着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超越时空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天性爱动,更对新鲜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不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为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增添了一抹新绿。

一、多媒体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正确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剌激学生多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小学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关。

例如:教学音节“she”:(1)电脑出示“e”

(2)再出示小女孩推着卡片“sh”,告诉学生一个声母“sh”和一个韵母“e”碰到一起可以拼出一个音节“she”。

(3)课件演示动画效果。小女孩推卡片“sh”变成音节“she”。告诉学生在拼读时,声母“sh”要翘舌,单韵母“e”要读得响亮些。把“sh”和“e”快速连读成音节。借助“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方法。这一动画形式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一拼读

二、多媒体让识字教学更富趣味性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画、字、形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汉字中有许多是象形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生字。例如:在执教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中,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火、目、鸟、竹”等字的变化过程,学生们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的音、形、义。除象形字外,要求学习的形声字也不少。于是,我制作了一些如“捡树叶”(带有生字、词的树叶从树上飘落过程中识字,再捡入垃圾桶)、“比一比”(形近字、同音字进行组词或连线)、“猜一猜”(听读音猜字,拼读音看偏旁猜字,猜谜语想字)、“一晃而过”(迅速移动字、词快速记读)等动画课件,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识记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利用多媒体识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识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多媒体让古诗教学更添艺术性。

古诗教学难是人所共识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它不仅难在作品的时代、人物的思想与当今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难在诗意储蓄上。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春晓》这首古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动画片,想看吗?老师现在就给你们播放!

(放课件,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被风雨打落的花瓣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纷纷飘落下来。在一个绿色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熊,瞧,他睡得多香啊!他一定是在做一个甜美的梦吧,要不然怎么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

师:看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了一首特别好听的诗,猜猜什么诗? 生:《春晓》。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老师想到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呢,老师还知道咱们班好多聪明的小朋友早已会背这首诗了。让我们看着动画一块儿背背吧!(生背诗,电脑跟随一句一句书写《春晓》)

画面精美,富有童话意境的电脑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细雨纷飞,落花飘飘的江南之春,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很好的基础。

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古诗语言文字过程中,“了解诗意与品味诗情”是我们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古诗的意境,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再以《春晓》为例:

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雨、有花、有小鸟等等。运用多媒体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句可利用动画展现春天的夜里,下了一场小雨,人们睡得很香,很熟,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小鸟那悦耳的叫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句可利用动画回放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昨日还是春花竞放,而一觉醒来,花朵被风雨打落一地的画面。接着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动画:白天,阳光明媚、春花竞放,天黑了,刮起风又下起雨,但是屋里的人们睡得很香、很熟,不知不觉天亮了。早晨人们醒来,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小鸟那悦耳的叫声,推开门看到院里一地的落花。整幅动画有声有影,有花有鸟,有风有雨,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声色并茂的春天特有的景致,让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配以色彩鲜明生动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立体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四、多媒体让学生说话写话由难变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库存,素材积累都相当有限,在说话写话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就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一组课文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树的叶子变黄了,一阵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棉花像雪一样白,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石榴露出整齐的白牙”;“秋天真美丽啊!”„„多媒体使自然界异彩纷呈的景象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经过多媒体优化的教学过程,定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启迪思维空间,使语文教学满堂生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李政勇《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32期 张义菊《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9期

孙云晓、赵霞《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第22期 许爱萍《师生携手共创语文活力课堂》《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3期 张祖春、王祖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刘敬发、阎平《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篇: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在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调动视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成为盲校教师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此阐述一些个人见解,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盲校

低年级

语文 多媒体

在盲校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看见”美丽的世界?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以前人们总以为视障学生看不见,有什么必要用信息技术呢?即便是使用,也只能针对低视生,或者仅仅起一台录音机的作用,实践证明,计算机博大的容量,快捷的信息,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备课内容,而且使用灵活,操作方便,有效利地使用低视生的残余视力,使用多媒体可以同时兼顾到全盲学生和低视生。

一、借助多媒体,帮学生转换角色,安心读书、渴望上课。由于我国盲校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盲生从上小学开始就要离开父母外出求学,新生入学年龄7到12岁不等。人的信息来源80%以上靠的事视觉,盲生没有了这一条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很多事情受到了限制。由于视觉缺陷,使得盲生的活动空间相当狭小(大部分家长采用圈养方式教育孩子)。刚入学的盲童们自理能力都比较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家长可怜双目失明的孩子,溺爱的心情养成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其二,由于视力障碍,使盲童自身也存在着显著的依赖性、自卑感,独立意识差。强烈的孤独感和浓厚的想家情结,使得盲生很难短时间内转换角色,积极主动快速地做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或歌曲,让他们安心在学校里生活。教师还可以借助QQ让学生与家长视频对话,及时缓解他们的想家情结,愿意并乐意听老师的话。教师借助多媒体,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对世界产生好奇与兴趣,对读书充满向往和追求,为今后的学习埋下求知的种子。

二、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动、乐于参与的特点,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视障学生通过什么认识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声音来认识的。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不仅仅是图片和动画,还有对视障学生更为重要的声音。一篇课文的音频文件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学的乐趣。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播音员古灏的成功正证明了这一点:有一天,妈妈又带我去散步,当我们走过一个开阔地时,我突然听到嘭嘭的响声,使我感到很惊奇,因为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我便急忙问妈妈:“这么多人,怎么老发出嘭嘭的响声?!”妈妈告诉我:“这是一个足球场,许多学生正在踢足球,那响声就是脚踢球的声音。”„„

就是因为这件事,把古灏引进了神奇的体育世界,并使他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播音员。在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孩子们观看了一段有关丑小鸭悲惨遭遇的视频。当学生看完了那个短片之后,纷纷说:太惨了!我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同学们积极地思考,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参与到教学中来了。

三、多媒体教学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和教材的难点,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好,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有些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很难用常规手段解决的,如在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里,对于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海浪的声音,很多学生都没有听到过,特别是大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单靠语言的模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从网上搜集了这些水流的声音,当讲到“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流到小溪里”时,就播放泉水和小溪的声音;讲到“溪水 溪水你要流到哪里去?我要流到江河里”时,就播放河流的声音;讲到“江水 河水你们要到哪里去?我要流进大海里”时,就播放海潮的声音,同时还找了相应的图片播放给他们听和看,使他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解决了学生感性认识上的难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呢?

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学科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千万不能把信息技术作为“电灌”的手段,用死记硬背的老办法去窒息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如,在学习《要下雨了》这一课时,先播放小白兔和燕子、小鱼的对话的视频,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学完了课文以后,再给学生补充“蜻蜓低飞、蝉声突停、蛤蟆出洞”等方面的知识,(这里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讲也很好,但是考虑到视障学生生活范围的局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主要还是要靠老师的补充讲解),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小白兔见到这些现象时会怎么想,它与蜻蜓、蝉、蛤蟆会有些什么样的对话等,这样不仅丰富了视障学生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由于给他们补充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更增加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很多地方进行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可以很好地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路。但这也需要各个学校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为教师利用计算机备课和学生借助计算机上课提供良好的前提。从低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也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大前提,因为学生在学会了操作计算机技术以后,不仅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去查询所需要的知识,也可以凭借他们的兴趣去主动寻求知识。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迅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三、在学科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对于我们担负着教育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师来说,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才会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目前,许多学校的计算机配备不能充分满足教师教育教学的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勇于克服困难,努力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其次要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努力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来改革教学。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没有过硬的技术,仅有良好的心愿是不行的。第三要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熟悉所教学科内容在网络上的资源分布情况,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师的备课内容,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学习,从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对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尽管我们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实践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我们坚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一定会给盲校的教学改革带来生机和活力。

第三篇:小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摘要:数学家苏步青曾指出:“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科目,对学习其他科目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掌握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是衡量人才知识和素养的标准之一,都充分显示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单向向学生输出,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借助多媒体资源,丰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直观感受;吸引学生

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师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具体直观地讲解,能够让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晦涩隐含的文学知识。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资源,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因此,本文重点在于阐释如何巧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一、创设多媒体情景,示范讲解

针对小学生处于一个成长阶段,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等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对于具象化直观化的事物更加敏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创设多媒体情景,提供“浸入式”学习氛围,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在课前几分钟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朗读等音频为正式的课堂讲解创造出一个预热氛围;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与课本教材相结合,展示图片、视频等相关材料,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将教材中的文本转化为更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去感知;教师也可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大声读出来”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朗?x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教师在对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大海的歌》进行讲解时,如何让没见过海的学生感受到“海”是什么?可以通过大海的视频和海浪的声音让课文变得具象化,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或听到“海”。对于“潮声”“渔帆”“波浪滔天”这些词语的学习,同样可采用声音和图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加深影响。同样,在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猫》一文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老舍对猫的描写,可以通过《加菲猫》这类受到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导入课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猫的性格。再与老舍的文章相比较,让学生总结出猫的个性。又比如在讲解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黄继光》一文时,由于现在的学生距离那个战火滔天的年代较远,无法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对于我们现在具有的深刻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节选《上甘岭》电影的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惨烈,明白如今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以及黄继光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着激励作用。

二、分组合作,展示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教材课文中以文字描述这种抽象的方式不能尽快理解和掌握,长期下去学生会出现越难懂越不感兴趣的状况。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流学习,参与课堂,以尽快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首先,教师要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尽可能相同,以便公平地进行小组活动;其次,教师提出活动任务,为了节省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让学生们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活动材料,课外进行活动,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最后在正式的课堂中集中展示活动成果,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最后一个环节:对小组活动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要要求各小组注意仔细观察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在全部的展示完成后,相互交流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成果的优缺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盲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肥皂泡》疑问的教学中,冰心是这样描述的:“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状,颤巍巍的,光影零乱”,如何让学生切实领略阳光下肥皂泡的美丽?这就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扇肥皂泡”这一项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冰心在文章中描述的那样,准备肥皂水和空笔管,自己吹出肥皂泡,用扇子扇,模仿冰心文中的方法。小组中每个人的分工要明确,再找出一个人用照片记录下自己组制作肥皂泡的过程,在上课时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在这样的活动下,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用词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使用新学到的语句,达到学以致用的地步。

又比如冀教版四年级语文《快乐的足球赛》中,马业文描写了一段童年不讲规则的特殊的足球赛,这段经历非常契合学生的年龄。教材中的生词,如“裁判”“暂停”“先锋”等,对于专有词语的学习和理解是较为抽象的,学生不容易理解。就此情况,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一场足球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明白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并使用新获得的知识。

三、多元化考察,加深印象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和使用。但以往对于小学语文的考查就是单一的试卷考试,考察内容有限。在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下,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方式进行考察,对于教材中的字、词、句和文章,分别以字组词,词连句,文章朗诵和仿写等方式进行。老师可选择使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元化途径,让学生展开联想,使用新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写作。更加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说、写、诵、想等各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

例如,在考察学生对于生词的认知时,如《芦叶船》中的“喇叭”“蜘蛛”等词,老师可通过出示形象化的图片让学生在纸上写下,紧接着用该词语造句。又比如,在考察《桂林山水》这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其中某段,让学生以同样的句式仿写来介绍教师出示的风景图片,并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使用新学的句式,同时锻炼了其表达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当今的教学课堂中越来越普遍,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教师应该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利用多彩的视听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后期剪辑技能,精简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以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怀伟.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7(23):146-147.[2]王燕,方龙.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师的要求[J].中小学电教,2013(09):36-37.作者简介:

丁彦伟,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西校河北石家庄。

第四篇: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传统语文教学(精选)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

参 赛 作 品

征文类别: A 类

征文标题: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传统语文教学

作者姓名:李艳菊 余建军 作者单位: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 通信地址:湖北省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712—4851456 电子邮件:369706358@qq.com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传统语文教学

——也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 李艳菊 余建军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给小学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计算机网络,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巧妙地运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卓有成效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

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紧迫的。

一、更新教师观念,提高师生素质,打好整合基础。

(一)更新教师观念。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就是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去,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语文的问题或者学习有关语文的新知识,从而达到在运用当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目的。

现在学校的整合课虽然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但仍有部分教师为了整合而整合,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混合在一起,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所以,首先应更新教师的观念,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摆样子。整合不等于混合,信息技术千万不能再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在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语文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这样“整合”才能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

(二)提高师生素质。

1、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教学。

第一、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支持认知过程,激发探索兴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理解学生的具体观点和意见。第二、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熟练操作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并将他们运用到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编写可以用Word完成,演示文稿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成绩统计可以用Excel实现,这样,方便了资料的查找、积累与保存。事实上,教师掌握了常用软硬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信息化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学生这方面来说,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根据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形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在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过程中,还要培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力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因此,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辅助语文教学。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师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分别进行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自主学习。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并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语文学习目标。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统语文教学。

传统的学科教学时间都是在40分钟内完成导入新课、主题教学、分组实践、展示效果、教师评价、补充学习、布置作业等环节。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却是同学们还没能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只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走马观花的效果。课时短暂,环节僵化成了学生不能自由发挥的紧箍咒。我们不妨把一个知识单元集中在两节课一起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打破固有的模式,类似于调查、发布、总结甚至于实践等内容安排在课下,课上主要就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给学生铺设一个学习的支架,让学生理解如何自主学习,自主攀升。

(一)运用录音,激发兴趣。

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可以加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朗读文字教材的趣味,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二)运用投影,创设情景。

运用投影教学,方便、直观、感染力强。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而且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诱发情感。

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且图像活动变化,能展示情节,容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提高阅读能力。

1、、熟练掌握各种学习软件。以小学古诗学习为例子。古诗的理解和应用一直是一个语文教师教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当代,“小学古诗导读”几乎囊括了小学到初中所有古诗的时代背景介绍,诗情画意的动画演示,符合古诗意境的音乐欣赏,给小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教师不一定知道这款软件和熟练使用其功能。这样就放弃了一个应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契机,行成了不应有的资源浪费。

2、、以课件诱发情感、突破难点。课件的使用和选择原则应以突破教学难点为根本目的,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要学生理解“潇洒”这个词,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光靠查字典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亲眼看一段黄山奇松的录象,边看边学,让学生感受黄山奇松的潇洒、挺秀,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自己理解,而不是靠老师讲的。

(四)运用现代代网络,拓展视野。

传统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时间是很少的,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材料的时间就更少了。课堂上,我常常利用计算机网络,选择与课文紧密相关、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阅读材料辅助阅读教学。

例如:在教学《动物的互惠互助》后,我告诉学生,大自然中动物间互惠互助的事在计算机里还有很多,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操作计算机,用鼠标点击,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完成后面的练习(搜集有关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助的关系,再写下来)。练习结束,计算机能自动给出成绩报告,告诉学生答案的正确率及阅读速度。

又如:在教学《祁黄羊》中的人物介绍,先让学生阅读计算机网络课件,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祁黄羊、解狐、祁午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接着告诉学生,关于他们的详细资料在计算机的资料库里有介绍他们的文章。于是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各自的计算机,兴趣极浓地阅读起来,为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大大优于传统教学中学生听教师口头介绍,在同样甚至更少的时间里,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充分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录音与投影、多媒体与网络,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巧妙地运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卓有成效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既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大局,又要切实可行,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勇于创新探索,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既要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又要努力把握语文教学的精髓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时代前沿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共同进步吧!

参考文献:

(一)钟启泉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李谨 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第五篇:巧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朗读教学

巧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朗读教学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我凭借多媒体优势,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办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强烈兴趣,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课堂朗读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朗读教学的桥梁。因此我巧借多媒体延伸学生课外朗读,补充文本。这样学生在朗读中 “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从而自我去朗读。他们在读中悟法,在读中悟情,切实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营造了书香社会,同时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了激发,朗读能力得到了培养,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仅喜爱朗读,而且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再创文本。

关键词:巧用多媒体、提高朗读兴趣、感受文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打破了教坛那平静的湖面,引起了阵阵涟漪。新课标那崭新的阅读理念使语文的阅读教学焕然一新。而如何利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呢?这让大伙寻寻觅觅,为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优化朗读训练显得格外重要。现行的文本教材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朗读平台,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运用好它,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呢?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忙,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凭借多媒体优势,营造氛围,从读中激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火种,施教之功,先在激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它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办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在新知与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强烈兴趣,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如《美丽的武夷山》这一课,上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武夷山的视频图象:象鼻山,九曲溪„„随着镜头的推移,组成了一幅幅美景,学生看了如临其境,被这迷人的景色所熏陶,产生了迫切地想读这篇文章的欲望,不言而喻,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又如《九色鹿》一课的教学,我把学生熟悉的这个动画片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喜爱的动画中和课文文字的描述中,逐步体会人物语言,把读的兴趣提高到了一种你读我也想读的阶段。

2、朗读最注重一个“情”字,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情”,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巧妙的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入情入境,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赋予说的口,真正喜欢读、乐意读。如在教学《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精心制作了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用上色彩美丽的画面,学生想学爱学的欲望就自然调动起来了,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我先播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太阳花,感受太阳花的美,我再让学生说:“你想对太阳花说些什么呢?”当学生看到那么美的画面,都说得滔滔不绝,意犹未尽。这时我就播放一段很美的音乐,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有那么多的话想对太阳花姐姐说,太阳花肯定很美,是吗?那让我们合着优美的音乐,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一下太阳花的美丽吧!”在动听的音乐中,在丰富的画面里,学生早已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3、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海底世界》一课写的是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上课时,关上教室的灯,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啊,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海水,丰富的水产,美丽的贝壳,各种各样的的海鱼,笨重的海龟,还有树林中的海鸟,他们似乎正在侧耳倾听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学生们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可见,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图像、声音的优势,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成功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媒体范读与教师配乐范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文本。

1、多媒体是“美”的传播者,是学生的楷模,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必须重视多媒体的范读。精彩的范读,能够很快地使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精彩的范读,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发挥独特的感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的学习中;精彩的范读,是学生培养情感,启迪情感,激发情感的最好方式。因此教师就要认真地研究朗读,把课文朗读好,把感情恰如其分地事融入到语言文字当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师生才能自然而然在进入角色,感受文本。教师在设计范读过程中,音调的高低起伏,语速的轻重缓急,表情的丰富变化,都会让学生进入情境。特别像《三月桃花水》和《美丽的武夷山》这一类意境优美的课文,更应该通过多媒体的朗读来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2、音乐能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曾尝试一、二,例如:在教学《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我采用了配乐朗读,学生在歌曲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徜徉在雷锋的故事里,深深地感受到雷锋那年轻有为,事业壮丽,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从而体会作者对雷锋的敬仰与怀恋之情。

三、巧借多媒体延伸学生课外朗读,补充文本。

课堂朗读教学是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朗读教学的桥梁。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引学生寻找一些和课文有关的材料进行朗读给予文本的补充。正如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时候多媒体往往能帮你出现许多文本上所缺乏的资料,帮你补充文本。如我在教学《草帽计》一文中,发现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文章哪些内容能反映贺龙的神机妙算,我启发学生:“你们知道贺龙采用的是什么计策吗?它是《三十六计》中的那一计呢?《三十六计》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计策,你们想看吗?在下一周我们来进行这方面故事的交流。”结果,学生阅读《三十六计》的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了。课后,许多同学跑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阅《三十六计》,更有很多的学生自己买了《三十六计》来阅读,还有的上网去查。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还愿意来问。当组织学生来进行交流时,学生能介绍得头头是道。实现教材和课外书籍的衔接,补充了文本,也让学生的朗读得到升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如何引导学生朗读,我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个“法宝”。只有巧借这个“法宝”让学生在朗读中 “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从而自我去朗读。只有在读中悟法,在读中悟情,切实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营造了书香社会,同时在朗读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了激发,朗读能力得到了培养,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仅喜爱朗读,而且能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再创文本。

下载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巧用多媒体网络,优化语文教学

    ,优化语文教学 江西南康逸夫小学 郭幼平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可......

    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李宝琴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的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十五小 郭 娟 【摘 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是活跃课堂的纽带,而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

    浅谈多媒体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结合

    浅谈多媒体与小学低年级语文 识字教学的结合姓 名:单 位: 年月日 浅谈多媒体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结合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和......

    巧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景(汇编)

    巧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景 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刘金华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成长阶段中,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最为......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张成伟(邮箱:1105905160@qq.com) 颍泉区第十九中学 摘要: 语文教材以语文生活联系为线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力求开放性和弹性,突出学生的语......

    巧用多媒体 优化识字教学

    巧用多媒体优化识字教学 扬州市花园小学 刘陈燕 多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辅助工具迅速地渗透到教学领域。由于它的直观性、情境性、激趣性、快捷性、形象性等特点,受到了广......

    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摘 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新课程下的“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