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单的数据整理》教学设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简单的数据整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简单的数据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24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统计表和统计图.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体会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1、出示四
(一)班学生分布图.教师:这是一张学生分布图.图中标出了我们学校的位置和学校周围的几条主要街道,每条街道边都标出了几个圆圈,每个圆圈所在的位置都住着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这幅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同学们可以自由的发表意见,可能谈到的发现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⑴我们班同学主要居住在学校周围的五条街道上.⑵我们班有7个同学住在和平一巷,我们班有8个同学住在和平二巷,向学生说明: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班有7个同学住在和平一巷中的7个,以及我们班有8个同学住在和平二巷中的8个等数量,都是我们搜集的数据.2、整理数据.教师:同学们搜集到的数据还真不少!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在一张纸上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分布图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
小组合作整理数据.交流数据整理结果.可能有多种整理数据的方法,整理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多种呈现形式.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该肯定.不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言,恰到好处的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⑴街道名称与学生人数是最为重要的两类信息;
⑵呈现整理结果时街道名称必须与相关的学生人数对应起来.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讨论: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的最好?你更喜欢哪一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的优点:直接给出数据,简单明了.小学教 学 设 计网 W W W.XXj x s j
教师:要用一张统计表表示学生分布图里所包含的数据信息,你认为应该画几行几列?每行每列应分别填入哪些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与学生协商着画出统计表.引导学生看着统计表相互提问与回答.提问分两个层次:首先鼓励学生提出答案就在表中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需要利用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计算或比较得到答案的问题.并相机在表中添加合计列.二、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1、出示P24条形图.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有一些看着统计表回答很方便,有一些看着这幅条形图回答更直接.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条形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看不懂?
引导学生弄清以下问题: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7人要用由几格组成的长条形来表示?从左向右数第三条表示哪一个街道的学生人数?有几人?
2、小组相互提出问题交流、研讨.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教师可以启发:一个小格代表几米?小芳投了多少米?要涂几个小格?然后根据条形图回答书上的问题.2、练习六的第1题.教师引导读题,学生独立涂色、指名展示作业、集体评价.3、练习六第2题.布置课后调查,然后集体核对,看谁调查得最准确.四、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篇: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计算数据
【教材分析】
《计算数据》是山东省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通过一个家庭收支账目表来让学生学会用excel计算数据,计算所需公式和函数都有各自的优点,其中所涉及的函数有sum(求和),average(求平均数),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
【学情分析】
初一(下)年级学生已经对word界面比较熟悉,对于excel也会很容易上手,公式的用法和数学是一样的,比较简单,只不过函数的用法需要学生用心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自定义公式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2)理解函数的意义,并能使用简单函数进行必要的数值计算。过程与方法
从自定义公式入手,由数学方法慢慢向excel的公式表达方式转化。然后再由公式过度到函数,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函数的便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体验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计算所带来的方便,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加工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电子表格中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难点是函数的应用。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微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掌握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只是点拨和辅助,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师傅被妖精抓走了》搞笑小视频,引出故事情节,小沙不满如来的封赏,在回家的路上伙同妖怪抓走了师傅,现在你变成了大侠,需要打怪升级和boss挑战才能救出师傅。
然后出示excel表格,说出任务,讲明用法,讲明加分细则。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自主探究
任务一:打怪升级(基础知识)
参考导学案操作提示和微课程的操作演示完成任务一打怪升级。
学生活动:自学导学案任务一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任务一的操作,完成后学生讲解计算的方法。小组长可以帮助组员完成,组员之间也可互相帮助。
师任务:引导学生解决任务一的问题,并且根据完成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给学生所在组加分。教师总结演示操作方法,然后布置没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完成的学生尝试任务二。学生操作过程中可以适当放点音乐,创造一个轻松的气氛,也可以掌握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
任务二:boss挑战(拓展提高)
参考导学案操作提示和微课程的操作演示完成任务二boss挑战。其中有四个boss:boss、大boss、超级大boss,终极boss。只有完成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这样学生必须做对才行。
学生活动:自学导学案任务二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任务二的操作,完成后学生讲解计算的方法。小组长可以帮助组员完成,组员之间也可互相帮助。
师任务:引导学生解决任务二的问题,并且根据完成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给学生所在组加分,教师总结演示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有难度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所有内容,根据得分选出优胜组。
作业是sheet3中的继续修行。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知识,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系统的梳理知识点,强化操作技巧。通过作业再一次巩固本节课内容)【教学反思】
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为下面的新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课采用微课和导学案的方式,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学生积极性高,完成任务的效果很好。教师的作用从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引导者,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第三篇:数据排序教学设计
数据的排序
一、教材分析:
“数据的排序”是冀教版《信息技术》1初中一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三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及数据计算等基本知识的延伸,在整个Excel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在掌握Excel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的开始。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电脑基础,已经初步掌握了Excel操作基础知识,所以本节课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进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在Excel中使用数据的排序功能。2.了解排序的几种类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排序的操作方法,难点是设置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排序。
五、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1.认定目标:
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2.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几个学生设计的“运动成绩统计表”,让大家评价。学生观看、评价“运动成绩统计表”。
教师小结:由大家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表格缺少“名次”一项。由此引出课题——排序。
3.预习反馈: 通过预习发现,学生对学习Excel兴趣很高,但对排序有一定的困惑。4.合作探究:
(1).使用工具按钮排序
教师打开“北京奥运会奖牌榜”文件,介绍按“总奖牌”(关键字)进行升序排序的方法。要求学生打开“北京奥运会奖牌榜”文件,然后以“总奖牌”为关键字,将“北京奥运会奖牌榜”按降序排序。
(2).使用菜单排序
教师演示利用菜单中的排序命令设定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完成排序的操作方法。选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数据区中任一单元格.选择“数据---排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选择“金牌”,“关键字”选择“银牌”“第三关键字”选择“铜牌”,排列顺序都选择“降序”,单击“确定。
学生听教师讲解,观看教师演示,学习使用菜单排序的方法。
(3).排序种类:一般情况下,总是按照数值大小排序,Excel还提供了按字母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序等方式。
5.展示点拨:
教师布置任务:下面是1998-2002年各消费大国家电市场的家庭平均消费资料。根据资料,计算各个国家五年的家庭平均消费总额,按降序排序。并在“家 2 庭平均消费表”最后添加“名次”一栏,填入名次。
学生上机实践,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进一步熟悉关键字、升序、降序等概念,和使用工具按钮排序的方法。
6.布置作业:
制作班级成绩表,按总分进行降序排序,主要关键字总分,次要关键字语文,第三关键字数学,排列顺序选择降序。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明确排序的作用。
附: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数据的排序
一、排序的方法 1.利用工具按钮 2.利用菜单操作
(1)主关键字(2)次要关键字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之间有水平差异,教学控制有点难度,基础好的同学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同学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应该对于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教学时还应多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多给学生留一些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去思考,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排序的种类 1.按数值排序 2.按笔画排序 3.按字母顺序排序
第四篇:《数据编辑》教学设计
《数据编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分析
Excel是微软公司出产的电子表格软件。由于其操作的简单、易学等特点,此软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我们运用此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既可以减轻我们的计算工作时间,也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软件,但是作为Office办公系统成员之一的Excel(或WPS表格),与其它的组成软件之间,无论是在菜单项上,还是在一些操作技巧上,都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有些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老师只在一些关键性的概念与界面元素上加以讲解与引导即可。本节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打基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本节课中,要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感受此软件所带来的工作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设计了以某班一次考试的成绩统计作为本课的主轴线,通过手工计算总分的比赛导入本课;以添加同学姓名、修改同学成绩为分支任务学习单元格的操作;运用公式计算总分成绩、拖动填充柄使用等几个分轴线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对于初一学生,通过半个多学期的计算机学习,已经熟练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这给我们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
2、心理上,学生对上机操作尤其感兴趣,我认为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并配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身心投入课堂。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数据的整理、分类和数据的表格化;(2)使用电子表格输入和编辑数据;(3)运用公式进行必要的数据计算。
2、过程方法
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完成本内容的学习,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体能电子表格软件与文字处理软件菜单、界面与操作的异同,总结在电子表格中进行数据输入和编辑的方法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养成规范表达数据的习惯,通过体验电子表格对数据的录入、编辑、保存等操作,体会电子表格组织、加工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电子表格组织数据的方法,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进行;难点是公式的计算,单元格地址。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课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实验—观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学法:(1)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强调实际应用的讲述和数据处理问题的分析,通过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和运用,通过讲练结合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教学程序 情景导入: 师: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一次小的模拟考试,有没有同学会一些很快的速算方法?像珠心算等?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呢?今天上课我们就先来一个速算比赛,看看谁又快又准的做出来。好不好?给你们1分钟时间,开始。
生:打开D盘的“成绩表”这个文件。打开工作表“考试成绩表”,这里有10位同学这次期中考试的数学、语文、英语三科的成绩,算一算总分。
学生自主进入学习过程。并讨论生活中除了老师提供的表格外,还有哪些常见到的表格。师:同学们的速算水平确实挺高的,我自愧不如,但是我却有一种方法十几秒钟就能全做完,而且准确率是100%。大家想不想学习这种方法啊? 生:想„„(学生都非常积极并兴奋地回答)
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魔术般的应用软件吧。(课件展示)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亲身体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新授:
一、Excel的启动与关闭。
师:
1、回顾Word的启动过程。想像Excel启动方法。
2、鼓励学生试用其它的启动方法。生:
1、想像Excel启动方法。
2、启动Excel。
3、试验其它启动方法。
4、打开D盘成绩表。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启动方法。设计意图:
以已学内容切入降低新软件陌生度。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新软件的使用。
二、认识Excel窗口
师:
1、教师诱导学生与以前学过的Word窗口作比较。(展示课件)重点强调以下内容:
常用工具栏:自动求和,排序等,工具栏的下面左边是名称框,右边是编辑栏,中间最大的区域就是Excel的工作表区。
工作簿:Excel里的文件一般称之为工作簿。
工作表:工作簿中有许多页,每一页称为工作簿中的工作表;工作表以sheel1、sheel2„命名。工作表标签可以更改。
列标:从左至右按英文字母编码。依次为A,B,C„„最多为256列。行标:从上至下按数字编码。依次为1,2,3,„„65536。
单元格:工作表里有许多线条构成的长方形表格,称为单元格。行号与列号的组合确定了唯一的单元位置。每一个单元格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单元格地址由列标和行号组成,如第C列和第6行交叉处的单元格地下是C6。
激活单元格的两种方法:一是使用鼠标单击目标单元格;二是使用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制表键或回车键将光标移到目标单元格。
生:
1、与以前学过的软件窗口作比较。指出相同之处。
2、随课件的演示逐步了解Excel各部分名称与作用。
3、体会各名词的意义
4、用鼠标点击不同单元格,观察名称框中的变化,体验单元格地址,在名称框中分别输入B3:F3和“B3:B8”观察出现的现象。
在此环节中对于单元格地址同学们掌握的不是很理想,由于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所以在此我又单独设计了一些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单元格地址。设计意图:
以课件辅助学习,降低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与枯燥性。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单元格地址的命名规则,以及区域单元格的表示方法,通过实践操作降低概念的理解。
三、表格内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师:
1、数据输入操作(添加学生成绩)讲清活动单元格与选定单元格的区别。向单元格中输入数据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激活目标单元格后直接输入;二是激活目标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进行输入。
2、数据修改(修改学生成绩)
在往已经有内容的单元格中添加内容时,如果不想把原来的内容覆盖掉,就一定要双击这个单元格再输入,或者在选中单元格后使用编辑栏来输入。
注:以前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所掌握的一些通用的编辑技巧(如复制、粘贴、查找和替换)在电子表格的数据编辑中同样适用。生:
1、尝试选中单元格方法。
2、试一试:在工作表中添加下列数据: 姓名语文数学英语 徐晓敏 91 38 72
3、修改同学的姓名:把张超改为张超强。学生小组之间相互合作,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
详细讲解,以突破重点,为本单元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公式计算:
师:
1、逐步演示用手工输入公式计算过程: ①定位在计算后值所在的单元格。
②在地址栏上按下等号“=”。③在编辑栏内输入计算公式;(强调在计算机中“×”“÷”用“*”、“/”表示)。④输入完公式后,按地址栏内的勾或按回车键。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输入公式时,只需输入值所在单元格的位置即可,如D3、C4等等。
2、填充柄的使用。
①选中已计算好数据的单元格。
②移动鼠标至右下角的小方块,变成“+”;讲解拖动填充柄概念。③向下拖动至末个单元格放开。学生活动:
1、尝试(跟着做),并完成更多的计算。
2、思考教师的问题,实际尝试后作出回答。
3、模仿填充柄的利用。(跟着做),体会利用填充柄的高效率。进一步体会填充柄的功能,试着输入有序数列,如:1,2,3,4,5„„;星期一,星期二,„„;一月,二月„„
4、尝试(跟着做),并完成更多的计算。体验不同方法的快捷性。试着改变学生的成绩观察总分的变化。
5、体验Excel公式计算。
试一试:完成成绩表中每个学生总分计算。
学生积极参与,优生帮助差生,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所在,边讲边练,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技能;并适当提高技能,让拔尖学生能进一学习。
五、保存:
师:提醒学生对工作簿的保存。注意保存时的路径与文件名。生:保存工作簿。
设计意图:保存劳动成果。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都会运用电子表格进行计算了,下面我们就来实地演练一下吧。相信每个同学每天都要花一些零花钱,如何管理好你的零用钱呢,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下面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充当一次家庭小会计,来计算一下我们每个月的生活开支吧,也希望通过这个实践操作,同学们能更加体谅父母,不再乱花钱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生动:
1、输入家庭收支情况账目表。
2、计算合计支出和节余。
3、有能力的同学结合课本加油,对单元格进行美化。此环节学生非常积极地进行实践操作,并充分利用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对于多数同学都能顺利完成实践任务,学生都非常有成就感。设计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案例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大的操作基本没有。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利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的设计上很好的利用了教材中的内容,但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材,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课的具体实施中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上。整个课的结构有情景导入、新课教授、总结巩固等环节,相对来说较为完整。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并采用问题的解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体验了成功,同时更大胆了表达了自已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本课在具体实施后,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 1.在课的设计中还应加入对以前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在新课内容的学习中结合应用以前所学内容,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
2.课的容量偏大,在课的时间把握上不好控制,有些知识点还应处理的更加透彻,这有必要在本堂课后接着安排一堂练习课,教材中的课后材料可以加以利用进来。
3.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对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应加强探究。4.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在上机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 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所有这些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第五篇:数据统计教学设计
数据统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课前,小组分工合作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采用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查资料法等做调查,记录调查的经过和结果。2.欣赏范文,领会调查统计报告的内容、写作结构、表达方法,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调查资料,为写作做好准备。
3.小组合作,能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记录好统计过程与结果,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适当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恰当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表达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开展班级作文展评活动,重点围绕“是否抓住重点写好统计过程、结果与感受”评价并修改作品,展示作品,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与习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具体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抓住重点,详略得当。
难点:利用统计图表对统计中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地表述清楚,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默读、标画、小组合作写作、感情朗读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态度。2.通过欣赏完例文后让学生谈收获,理清写作内容、写作结构、表达方法;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自己组调查统计的资料,独立写作,检验学生对于写作方法的掌握。
3.通过教师修改、生生互改,自主修改的方式,检验习作修改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制作 学生准备:
课前小组合作调查感兴趣的内容,做好问卷调查表,及时记录调查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感受。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作前准备,开展调查。
在本次习作前,我引导学生借助预习单,以小组为单位先确定一个感兴趣、值得研究的内容,这个内容要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要有意义、有意思。围绕这个内容,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或查阅资料、访谈,在同学中展开一些调查。调查要真实,尊重别人的调查意见,不能弄虚作假。(二)回忆统计方法,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先看一道数学题,看看你会做吗? 通过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得出哪些结论?(学生预设:E、G城市空气质量优,A、C、D城市的空气质量良,B、F城市的空气质量轻度污染,E城市污染指数最低,空气质量最好,B城市污染指数最高,空气质量最差,要好好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2.你能回忆出数学课中所学的“统计方法”吗?这些统计方法有什么好处?
——折线统计方法,可以清楚的看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条形统计方法,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扇形统计方法,可以看出事物的比例分配。教师画出示意图。
3.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写调查统计。
这些统计方法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比如说: 有的同学统计每天完成各科作业所需的时间,产生了一些想法,便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喜爱文艺的同学统计大家爱唱的歌曲,列出校园歌曲排行榜,还有的同学调查了解班级课外阅读的情况,从中发现同学们不同的阅读爱好…….出示:
4.小组交流调查问题,拓展学生思路。你还能说说你想调查统计什么内容?
——我们组想调查小学生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分析是什么原因让小学生的体重超标,小学生的肥胖问题值得引起家长的注意,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组想调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都读哪方面的书,找出原因,倡议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要广泛。——我们组想调查小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是多少?上网都干什么?是看新闻,看娱乐节目、电影还是玩游戏?玩游戏,过度的上网会造成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下降,建议家长引起注意,加强对孩子玩网络的监督。
——我们组调查小学生的每月的零花钱有多少?如何支配呢?建议家长从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念,养成合理理财的习惯,适度消费。……
5.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些事引起我们的注意,值得我们深思。
(三)范文引路,理清写作思路。过渡:什么是调查统计呢?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如何写调查统计呢?下面我们看一篇范文就清楚了。1.课件出示范文: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小组合作,理清作者的写作内容有哪些、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收获。
2.学生按照要求自学自悟,师巡视指导。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一、研究原因: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访谈法、调查法、查资料法
三、调查分析原因: 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1、阅读时间太长,注意力集中,视力工作时间长。
2、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
3、看书、写字姿势不端正。
4、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
5、卧床、躺在车厢里看书。
6、在太强、太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
7、近距离、长时间看电视、上网。
8、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9、营养结构不合理。
10、学习负担重,心里压力大。
11、经常用脏手擦、揉眼睛。
12、发现远视力不好,不及时检查、治疗。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3.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篇文章,并试着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或就其中一个方面对它进行简要的点评:(1)这篇文章的调查内容是什么?
(2)是否运用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3)怎样写统计过程与结果的?(4)发表自己见解了吗?所写之“感”是否联系实际?(5)你看出这篇例文的写作顺序了吗?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4.同位互相交流学习例文收获。
(四)全班交流,讨论写法。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例文,同位交流了例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你对如何写调查统计心中有数了吧,小组内再来讨论如何写调查统计的内容、顺序、方法。
1.分小组交流讨论如何写调查统计的内容、顺序、方法。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预设一:我觉得写调查统计的内容包括调查时间、被调查人、调查问题、统计目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自己感受。教师点拨:你观察的很仔细,说的很完整,你知道调查统计的方法都有哪些吗?
(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查资料法。)教师点拨:这些方法不一定要全用,根据需要用一两种就可以了,这说明调查统计的什么特点?(写实性或求真性)教师点拨:调查目的、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四部分可以颠倒顺序吗?你感觉这篇调查统计怎么样?(不可以,有逻辑性,条理清晰。)
调查统计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因此,具有针对性。(2)预设二:
教师点拨:你能说说哪些内容应该详细的写吗?(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明确写作要求)——调查统计的过程、结果、感受详尽地写下来。教师点拨:如何把调查统计写的清楚明白?
——对统计结果中的各种数据,要准确的表述清楚,或采用一般语言的叙述,或用表格,扇形统计图展示,图文并茂,对于这些数据的来源以及统计方法需要交代清楚。
教师点拨:这些数据还有什么作用?列数据的用意、最终目的是什么?
—— 一系列的数据背后反映问题实质,把自己的研究、思考、感受、建议具体写下来。(3)预设三:
教师点拨:调查报告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通过读例文,我知道了开头先交代调查的目的,中间接着写调查的经过(包括调查的人群、方法、内容、记录数据),分析原因,最后写调查结果、结论,最后一段要写自己的感受、建议等。
教师点拨:调查报告可以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4)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出了调查统计的特点、内容、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出示:
1.确定调查的问题:有意义,有意思,有价值。2.调查统计报告的结构:详细写调查的过程、结果、感受。3.表述方法:对统计结果中的数据要表述清楚,可用语言叙述,也可以列表格、画扇形图、折线图等,图文并茂。(5)点明标题的几种写法。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几种写法,可以直接点明是什么报告,如《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也可以用问题来作题目,如《为什么校门口的贩屡禁不止?》;还可以用正副式标题,如《小学生如何使用这笔钱——关于压岁钱的调查》。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五)借助调查统计记录单,小组合作完成习作。1.借助调查统计记录单,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2.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调查统计记录单。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建议,写在调查统计记录单上。
(3)小组按要求分工合作进行整理,教师巡视指导。调查的目的(1人)、调查的经过(1人)、调查结果(1人)、感受或建议(1人)
(4)指名汇报,投影展示3个小组的调查统计记录单,师生共同评议。
(六)根据整理好的调查统计记录单,独立完成习作。1.同学们,根据你们小组整理的调查统计记录单独立写一篇调查报告吧。注意在写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感受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注意详略得当,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统计图,这样会更生动。
2.学生练习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发现共性问题,解疑释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打断习作思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一气呵成地真实表达)。第二课时
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一)鼓励动笔,学生作文。
1.教师鼓励学生按照本次习作要求,认真完成习作,写好后认真修改。
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
2.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点评鼓励,鼓励个性表达。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二)分组交流,评改习作。
师过渡:“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不是一次写成功的,而是用心修改出来的。四人一小组,进行习作交流,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调查统计过程、结果、感受。注意:在交流中,认真聆听别人的习作,虚心地学习别人习作中的优点,合理地向别人提出修改意见;认真朗读自己的习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合理地采纳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1.是否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能否正确使用标点?
2.是否有调查统计的四大板块:调查目的、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
3.能否抓住重点写?详略是否得当?
4.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能否写出自己的感受、建议? 出示评改要求:
1.学生对照要求进行第一次自我修改。
学生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修改字词句,做到文通字顺。轻声读习作,注意是否做到了将调查统计的过程、结果、感受写具体、写生动,想想有没有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2.同桌互读、互改,使用修改符号,写出评价语。3.小组内交流,推荐1篇优秀习作。4.师生交流,全班同学参与评改。推选2-3篇好的习作,师生共同评改。
(是否有调查统计的四大板块:调查目的、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是否详细地写出了调查的过程、结果和感受?)(1)指名读自己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又有哪些建议呢?(引导学生评价)(2)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教师适时点评。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评议是不是又看出自己习作的问题了,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自己的习作,继续修改,修改后,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写得不错,给自己的习作写上一些评语。
(三)整理收获,誊抄作文。
1.在这次写作中大家掌握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2.将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依据学校写字“六不规则”,做到书写规范美观、行款整齐,纸面整洁,有一定的速度。附:板书设计 调查统计
特点 内容 调查目的 针对性 5 调查过程(详细具体)写实性 5调查结果(清楚明白)逻辑性 5 谈感受或建议(见解独特、有道理)附:调查统计记录表 关于 的调查统计
小组成员:、、、调查时间: 1.调查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3.调查的时对象是谁?
4.你采用的什么方法调查的?
5.请你详细记录调查的过程
6.你得出的调查的结果是什么?
7.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8.你有什么感受、建议吗?
(七)课后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开阔的思维,对一些问题有独特 的理解和观点,观察事物较仔细,有一定的调查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次习作是写一次调查统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思考发现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把自己研究、思考、感受、建议具体写下来。这篇作文题材新颖,学生从未写过,想写好更是困难。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成功之处:1.课前做足准备,准备好素材。调查统计具有求实性的特点,必须真实调查情况,充分调查搜集资料后才能写出好的习作。因此,四人一小组分工合作,调查小组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组长分配任务,调查的目的(1人)、调查的经过(1人)、调查结果(1人)、调查的感受、建议(1人),共同完成调查统计记录单,之后根据整理好的记录单,独立完成习作。
2.解决如何写的问题。教学时由例文引路,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总结例文的写作内容、结构、表达方法,感受调查统计的写法和表达方法与其他题材的不同。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详略得当,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适当地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恰当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表达方法,突破重难点。3.评改环节设计了这四个层次----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再自评。自主修改是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成为修改习作的主人,其中老师的评改就是给学生做个修改的范例,让学生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修改,怎样改。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并给自己写批语,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在修改中不断提高书面表达、品评文章的能力。
不足之处:个别小组研究的问题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没有研究的价值。也有些小组调查工作做的不够细致深入,写调查的经过、结果、感受不够具体,没有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教学建议:在习作前,提前告知学生该做哪些准备工作,搜集调查哪些资料,指导小组长做好分工协调监督工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评课采用多种形式: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再自评,然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品评的乐趣,深入理解调查统计的写法和表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