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课 《多彩的乡音》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三课 《多彩的乡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风阳花鼓》
2、欣赏乐曲《森吉德玛》
3、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4、、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马头琴独奏)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风阳花鼓》,让学生了解我国安徽省地理风貌、民间艺人生活状况启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怀及喜爱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歌唱与表演。
二.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了解蒙古族的风情、风貌并学习掌握“ ”速度渐慢记号以及学会蒙古族舞蹈扭肩膀的特色动作及巩固四拍子拍号的打法,描述优美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通过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以及用马头琴独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蒙古族两段音乐。让学生感受两首同民族地方风格民歌及精彩的歌舞表演(课件),并能用不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即兴画画。复习巩固已学过的××× 等节奏型。
四.探究《森吉德马》音乐旋律相同,音乐速度变化后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变化的奥密,了解音乐中速度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风阳花鼓》一曲选自安徽流传已久的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歌曲还表达当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兴演唱讨生活的一种心情。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流行于蒙古地区乡情味极浓的一首民歌,四拍子、节奏稍快、活泼、自信,表现了新社会蒙古族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
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1、轻声播放高胡演奏的《凤阳花鼓 》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听到过?师讲解美的民歌音乐有其流传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蕴涵着一个美妙或凄婉动人的故事。
2、师放课件《凤阳花鼓》讲述了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唱的苦难经历以及现在改革开放后风阳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
3、师带着愉悦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凤阳花鼓》旋律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曲调中,使学生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5、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
6、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分组让学生按乐谱边唱边敲击小乐器等;让学生自带铜碟、不锈钢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对筷子,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通过动手、动口、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环保):讨论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两幅画创遍故事并选代表讲给大家听。师先不要提醒包办,让学生自己观察,组织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师播放课件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主题片断(两次),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风格并利用钢琴或跟随录音机唱会音乐主题。教唱主题曲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掌握好歌曲速度。(第一次是慢反映牧民温馨幸福美满的生活环境、第二次奔放热情速度加快)。
3、学生听两段音乐,分别将音乐、画面与相应的形容词搭配连线。(第一幅是描绘美丽辽阔大草原的景象;第二幅是表现蒙古族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感受在《森吉德马》中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它们的旋律是不 是相同?如果旋律相同,作曲家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创造出两种不同形象的音乐的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美丽的景色呢?
4、自学探究评价:作曲家是用了速度的变化,第一段慢,第二段快。所以,音乐中的速度非常重要,我们唱歌时可一定记住掌握好速度。
5、简单介绍:节拍机的作用。
三、总结
四、下课 教学板书:
森吉德马 第一段与第二段对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师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教师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放课件歌曲范唱。要求学生认真聆听。
3、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出现的不同节奏型;并处理好一音多词,引出难点。
4、学生分若干小组即兴创作表演。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演时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的为歌曲伴奏,增加场景气氛。
三、拓展:在情景画面中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等, 启发学生是否了解别的民族,能否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自己如何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
五、下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欣赏马头琴独奏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听。
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歌曲。
3、分组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4、个别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师生评价。
三、欣赏马头琴独奏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安静地欣赏,并注意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2、个别学生分析乐曲和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3、师简介乐曲。
4、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画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5、各组展示自己的画,师生评价。
三、拓展:在情景画面中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等, 启发学生是否了解别的民族,能否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自己如何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
五、请学生分组讨论,用别的形式表现乐曲后,各组展示。
六、下课。学生听着乐曲离开音乐室。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马头琴独奏曲
第二篇:《乡音乡情》教学反思
《乡音乡情》是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中的主题二的第一课时。在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见识了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之后,学生的视线开始转向广州民间文化探索。
《乡音乡情》让学生体验了与乡音乡情与家乡人独特性格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自发地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的积极情感。教材中,展示了民间歌曲、手工艺品、四川变脸等。充分挖掘了地方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合作,体验,交流等方式,了解更多的家乡文化,体会家乡情,品味民间的生活文化。
四年级的学生,因为平时的接触的少,学生对传统的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民间音乐,工艺品并不了解,通过课前在网络上查询的资料以及对家里长辈的咨询,学生对书中的“乡音乡情”才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上,激发孩子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对家乡城市的热爱。课上我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别查有关民间戏曲音乐,手工艺品,民族乐器等内容,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探究体验,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PPT等形式像全班展示本小组的合作成果。乡音是家乡传统文化的根,它能勾起人们浓浓的乡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乡传统的优秀文化已濒临失传。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古诗、欣赏戏曲、观看童谣表演,让学生懂得乡音是海峡两岸之间割不断的情缘,体验乡音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通过班级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民间音乐的资料以及学生的现场参与和精彩展示,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化学生对乡音乡情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乡情,使学生从乡音中感受家乡民间音乐鲜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增强传承乡音乡情的责任感。
第三篇:乡音第二册教学设计
《云灯》教案
上元灯 关刀灯,屎喾拉。润饼灯,去狗齩。鼓仔灯,呤咚哐。冬瓜灯烂一半。白鹤灯,飞入山。鲤鱼灯落海滩,红虾灯,头倒弹。桃子灯佚陀伴。绣球莲花灯,点伫房内卡好看。
【活动目标】
1.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易于诵唱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闽南童谣的兴趣。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参与活动,表现自我,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
(一)结合童谣图谱,师示范边念童谣边表演,引导学生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轻松快乐、易于诵唱的特点。
(二)联系对上元灯的认识经验,再次欣赏童谣,引导学生理解童谣表达的内容。
1、“这首童谣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你最喜欢哪一句?”
2、引导学生理解新词汇。人
本
人民
别人
来
本钱 个人
人影
日本
蚀本 初
关
初中
初九
关心
关门 初步
初十
开关
关水
二、学习发现
(一)结合课件,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跟念童谣,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童谣内容,发准方言语音,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二)讨论:怎样使童谣念起来更好听、更有趣?
(三)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夸张的表情表现童谣的趣味性。
三、交流表现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创编的动作,边念童谣边表演,体验童谣的趣味性。
《猜灯猜》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部分闽南语读音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参与活动,表现自我,体验活动的乐趣。让学生读准字音,懂得交流
【活动过程】
1.通过课件投影,将这些物品按类别展示出来,并逐一进行说明。2.在带读中,注意读音的准确,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词语,对一些较难读的词语。
3.教师带实物,一一出示让学生说出名字,特点和用途等。4.通过比赛的方式极力学生争相回答,以巩固知识。5.通过造句让学生掌握和使用。6.与学生进行猜灯猜游戏。
7.模拟商店,创设货架摆放各种物品,让一些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来选购。
《新拍算》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儿童学会诵读耳听能熟的《新拍算》这首闽南童谣,并通过相互拍手的游戏,让儿童不仅学会一至十这十个数词,还学会十个不同的动作或结果。
二、活动过程: 欣赏感受
(一)结合童谣图谱,师示范边念童谣边表演,引导学生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轻松快乐、易于诵唱的特点。
(二)联系对开学新安排,再次欣赏童谣,引导学生理解童谣表达的内容。
1、“这首童谣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情?你最喜欢哪一句?”
2、引导学生理解新词汇。
上
风
上午
上学
风景
风气 上海
上山
风水
吹风 雨
田
雨水
雨伞
田字格
播田 及时雨
落雨
丰田车
田头
三、交流表现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创编的动作,边念童谣边表演,体验童谣的趣味性。
《找春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找春天》,理解童谣内容,鼓励学生发现、体验身边丰富多彩的叫卖声,发现童谣的趣味。
2、通过学习《找春天》,感受闽南童谣的诙谐有趣,初步学习运用说、唱、演等形式来体验闽南语童谣的乐趣。
3、通过学唱《找春天》,唱准装饰音从而体验、表现闽南童谣歌曲的韵味。
二、教学过程: 1.谜语引入
青布包白布,白布包柴梳,柴梳包白米。2.童谣学习《蜜蜂仔》
一二三四五,蜜蜂仔,花仔肚,一节黄,一节乌,千只万只同一户,飞来飞去四五路。一二三四五,蜜蜂仔真勤劳,採花粉造蜜库,飞来飞去母惊会辛苦。3.理解新词汇
有 天
有利 有人 天真 天气 有关 只有 蓝天 春天 千 方
千金 一千 方法 药方
千里 百千万 西方 方先生
《播田》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读《月娘月光光》这首童谣。2.让学生读准字音,懂得用闽南语交流
教学过程:
1.童谣引入:
《月娘月光光》 月娘月光光,播田播田秧,起厝起花园,爱食三包糖,爱睏新眠床。
新蚊帐,断蠓吼,新被新席断虼蚤。
间仔卜睏母当吼。
结合童谣图谱,师示范边念童谣边表演,引导学生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轻松快乐、易于诵唱的特点。2.新词学习
母
月
母校
姜母
明月
二月 父母
老母
月夜
月娘 学
花
学习
学堂
花钱
棉花 教学
小学
无花果
花园
《放风吹》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清明歌》,理解童谣内容,鼓励学生发现、体验身边丰富多彩的叫卖声,发现童谣的趣味。
2、通过学习《清明歌》,感受闽南童谣的诙谐有趣,初步学习运用说、唱、演等形式来体验闽南语童谣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配画童谣,让学生看词自己想象。
1、指导学生看图,想象童谣意思和动作。
2、自己试读。
二、师范读童谣,并简介时代背景。
1、范读童谣。
2、简介时代背景。
3、了解闽南语的意思。
放风吹:放风筝的意思 头毛:头发的意思 归身汗:满身汗的意思
三、新词学习
鸟
皮 鸵鸟
鸟仔
皮蛋 候鸟
海鸟
陈皮
生
头 学生
先生
三头六臂 生活
生日
埋头苦干
四、反复练习诵读童谣。
1、师一句一句带读,生跟读。
2、全文诵读。
3、试着背诵。
四、复习巩固。
《两项宝贝》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灵水菜脯》,理解童谣内容,鼓励学生发现、体验身边丰富多彩的叫卖声,发现童谣的趣味。
2、通过学唱《灵水菜脯》,唱准装饰音从而体验、表现闽南童谣歌曲 教学过程
一、出示配画童谣,让学生看词自己想象。
1、指导学生看图,想象童谣意思和动作。
2、自己试读。
二、师范读童谣,并简介时代背景。
1、范读童谣。
2、简介时代背景。
3、了解闽南语的意思。知影:知道的意思 读册:读书的意思 想物件:想事情 做事志:做事情
三、反复练习诵读童谣。
1、师一句一句带读,生跟读。
2、全文诵读。
3、试着背诵。
四、复习巩固。
《好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闽南童谣《赛龙舟》,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易于诵唱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闽南童谣的兴趣。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参与活动,表现自我,体验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结合童谣图谱,师示范边念童谣边表演,引导学生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轻松快乐、易于诵唱的特点。
(二)联系对开学新安排,再次欣赏童谣,引导学生理解童谣表达的内容。
(三)了解闽南语的意思 相合:一起的意思 代志:事情的意思 斗相共:一起帮忙的意思 白贼话:谎话的意思
(四)反复练习诵读童谣。
1、师一句一句带读,生跟读。
2、全文诵读。
3、试着背诵。
四、复习巩固。
《好代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闽南童谣《天咧一块铜》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参与活动,表现自我,体验活动的乐趣。让学生读准字音,懂得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配画童谣,让学生看词自己想象。
1、指导学生看图,想象童谣意思和动作。
2、自己试读。
二、师范读童谣,并简介时代背景。
1、范读童谣。
2、简介时代背景。
3、了解闽南语的意思。欢喜:高兴的意思 共汝讲:跟你说的意思
三、反复练习诵读童谣。
1、师一句一句带读,生跟读。
2、全文诵读。
3、试着背诵。
四、复习巩固。
《日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六合彩真正害》,理解童谣内容,鼓励学生发现、体验身边丰富多彩的叫卖声,发现童谣的趣味。
2、通过学习《六合彩真正害》,感受闽南童谣的诙谐有趣,初步学习运用说、唱、演等形式来体验闽南语童谣的乐趣。
3、通过学唱《六合彩真正害》,唱准装饰音从而体验、表现闽南童谣歌曲 教学过程 1.谚语引入:
少年勿晓想,食老不像样。细汉姆学习,大汉来不及。2.学习诵读童谣《六合彩真正害》 师一句一句带读,生跟读。3.学习新词
地
洪
土地公
地图
抗洪
洪先生 落地
田地
洪水
姓洪 黄
合
黄昏
黄色
合唱
合身 蛋黄
黄先生
适合无合拍 4.反复练习诵读童谣。
《小闹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闽南童谣《是早还是晏》,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易于诵唱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闽南童谣的兴趣。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参与活动,表现自我,体验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出示配画童谣,让学生看词自己想象。
1、指导学生看图,想象童谣意思和动作。
2、自己试读。
二、师范读童谣,并简介时代背景。
1、范读童谣。
2、简介时代背景。
3、了解闽南语的意思。学堂:学校的意思 逐日:每天的意思 安尔哦:这样子的意思
三、反复练习诵读童谣。
1、师一句一句带读,生跟读。
2、全文诵读。
3、试着背诵。
四、复习巩固。
第四篇:《多彩服饰》教学设计及反思
《多彩服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多彩服饰》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第三课。本课以服饰为视角,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色服饰,并学会尊重、欣赏不同的服饰文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服饰并不陌生,但认识比较凌乱和随机,而对于服饰文化和服装学问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看似简单的服饰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初步了解一些着装的学问,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民族服饰”为教学重点;第二课时以“职业服装”为教学重点。本课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懂得服饰是一种文化。2.能综合课堂、文本等信息,初步感知着装的学问。3.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服饰。
五、教学过程预设
板块一:领略多彩服饰,感受多元文化 1.领略多彩服饰。
(1)创设Balabala举办世界儿童联谊会的情境,出示行程表。(2)欣赏各国服饰,学生谈谈感受。(3)相机揭示话题:多彩服饰 2.感受旗袍魅力
(1)欣赏旗袍,发现其独特之处。
旗袍被称为“国服”,在一定的时候它甚至可以代表中国!咱们好好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预设1:开衩(这好好的一件衣服干嘛要剪开呀?)
预设2:盘扣(它有一个名字叫“盘扣”,了解吗?打开课桌里的信封,同桌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这小小的盘扣都这么精致,可想这旗袍该多么完美呀!预设3:立领
(2)了解旗袍,感受其悠久历史。3.了解服饰文化
过渡:咱们中国小朋友穿着这么漂亮,还真吸引了不少外国小朋友呢,瞧!他们正向我们走来,认识他们的衣服吗?(课件出示,学生认一认)
(1)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影响民族服饰的原因(2)根据学情随机组织交流
预设一:和服和汉服的联系(看看这套,知道它叫什么吗?汉服兴起于汉朝。并且汉服还是我们汉族的民族服饰呢!那和服为什么这么像它呢?)
预设二:探究阿拉伯长袍(学生说理由;听录音了解,小结:这服饰背后的文化可真大!)预设三:苏格兰方格裙的秘密(猜图片——师讲故事——谈感受)板块二:探讨着装艺术,穿出服饰品味 1.欣赏现代服饰。
2.独立思考选择服饰(看接下来的行程,想想这几天的活动,你会分别穿什么衣服呢?)
3.组织交流,辩证地选择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穿适合自己的衣服。
4.快乐抢答。
出题要求:四人小组根据书上P78页内容,并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出一道最有意思的题目,准备抢答。
板块三:交流活动收获,齐创《服饰宝典》 1.总结联谊会收获。
2.建议将收获装订成《服饰宝典》。
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你看,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旗袍的魅力,领略了世界民族服饰的丰富多彩,知道了现代服饰的礼仪,我将这些装订成册,取名《服饰宝典》。你们也可以将你们的资料继续完善,然后全班同学的收集在一起,加上一个封面,这就成了咱们班的《服饰宝典》。班级的图书架上就会多了一本由你们亲手制作的资料书!教学反思:
1.情景模拟,贯穿始终。本设计创设了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世界儿童联谊会的情景,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多彩服饰与多元文化产生的过程。环节简约,内容丰富,富有情趣,课堂整合高效。2.自主探究,培植情怀。
自主合作探究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交流、观察比较、小组合作中,感受服饰的多彩;在深入讨论、大胆猜想、自主出题、快乐抢答等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欣赏感悟的过程中,培植民族的情怀和世界的眼光。3.共享收获,提高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指导他们生活的过程。课尾设计了制作服饰宝典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整理文本信息和课外资源的能力,启示方法,学会分享,累积智慧。这也正是品德课程的追求。
第五篇:多彩的乡音拥军秧歌教案
多彩的乡音
——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授课人:夏娟娟
授课时间:10月29(周五第三节课)课
型:新课 教学目标:
一、能自信的演唱歌曲。
二、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民歌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通过学唱民歌,感受祖国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陕北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变化音、节奏的把握 教
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作为练声曲。
2、调整学生的上课情绪。
二、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秧歌,展示课题。
三、听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气氛,说出音乐的情绪,以及打击乐器的名称。
2、播放动画音乐,让生瞬音记忆音乐。(记住了哪句你认为最特别的,让学生唱出来)
四、唱
1、让生分别唱一句他们认为特别的歌词,师范唱,生学唱。
2、师用琴带生唱难度歌词,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3、分组唱那句歌词,并适当表扬。(用唱的方法,巩固变化音的掌握)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跟琴模唱整首歌曲)
5、齐唱歌曲。
五、敲
1、听范唱,拍节奏。
2、用乐器敲歌曲衬词句的节奏。(巩固节奏)
3、分组听音乐拍节奏。(部分学生用手打节奏唱歌曲,部分学生敲乐器唱歌曲)
六、动
1、给歌曲伴奏。全体学生边唱边拍。
2、师表演一段秧歌舞,生学“十字步”。
3、表演唱歌曲。(唱、敲、舞)
七、赏
1、让学生欣赏一段秧歌舞蹈,加深学生对秧歌的了解。
2、全班表演唱歌曲,在欢快热闹的歌声中下课。
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