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下)教案 3章1节 自然界的电现象
八(下)教案
3章1节
自然界的电现象
白河中学
科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是常见的静电现象。
(2)知道在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只是在物体间发生转移,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3)知道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电中和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用验电器对电荷进行检测。
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现象,用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解释一些放电现象。
难
点
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的机理。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现象。
(二)教具
塑料捆扎带一段,手帕一块,钢锯条一根,泡沫塑料一块,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验电器一个,碎纸屑若干,韦氏起电器。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
演示
1演示P48“小实验”,小纸人被吸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纸片吸附在塑料梳子上?
学生动手:完成活动1、2。
大家可能很想知道这其中的秘密,这其实就是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存在于生活、生产中,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如用硬质橡胶的小梳梳干燥的头发,就能够看到头发相互张开的现象;若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梳头发,脱化纤衣服时,还可看到微小的火花,并且听见轻微的嚓嚓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那么上述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一、摩擦起电
(1)梳子或橡胶棒吸引小纸屑;(2)塑料丝向四周飘扬起来;(3)塑料泡沫被吸附在锯上。
想一想
用梳理过头发的梳子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小纸屑时,小纸屑为什么会被吸引?
解
析
两个彼此绝缘的物体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使得物体带上了电荷,而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用丝绸摩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丝的塑料带,塑料丝向四周飘扬起来是因为塑料丝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它们就互相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也表现出相互排斥。用钢锯锯泡沫塑料板时,塑料泡沫被吸附在锯上是因为塑料泡沫和钢锯带的是两种不同的电,所以就互相吸引。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也表现出相互吸引。在科学上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结论)
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是因为物体带了电。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3.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想一想
为什么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电呢?
解
析
要解释这个现象,需要从原子结构谈起。我们知道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通常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所以原子对外不带电。但不同的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并不相同,当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物体容易失去核外的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较大的物体俘获这些电子对外而带负电。因此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
二、电荷守恒
1.两种不同的物体在摩擦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物质的原子失去—部分电子带正电。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物质的原子得到这部分电子带负电。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分离和转移。
例2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为什么带负电?你知道毛皮带什么电?
解
析
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毛皮的原子失去部分核外电子带正电,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橡胶棒的原子得到这部分电子对外带负电。毛皮失去了多少电子,橡胶棒就得到了多少电子。
(结论)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出电荷,只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过程中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是等量异种的。
(思考)
(1)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后,将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为什么会张开一定的角度?
(2)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原来张开的金属箔为什么会闭合?
解
析
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橡胶棒带负电,将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负电荷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到两片金属箔上,使得两片金属箔带上了等量的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张开了一定的角度。使金属箔带电的过程是带电体和不带电体相互接触后电荷转移才发生的,这种带电方法叫接触起电。
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由于人体对外不带电,金属箔上的负电荷转移到人体上后再转移到大地,使得原来张开的金属箔变成不带电而闭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验电器是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带电体使验电器的金属箔带电的过程是接触起电的过程。
三、接触起电
1.带电体和不带电体相互接触后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接触起电。
2.接触起电实质是带电体上的电荷转移到不带电物体的过程。
3.接触起电也并没有创造出电荷,只是使电荷在带电物体和不带电体之间生了转移。接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等量的向种电荷。
问
题
加油站运送汽油的油罐车的车架底部往往有一根与地面接触的铁链,它起着什么作用?
解
析
运送汽油的油罐车在运输汽油的过程中,因为油的不断流动,与大地绝缘的油筒内壁发生长时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电荷积聚,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火花放电容易酿成火灾。2 在车架底部安装一根与地面接触的铁链,这些积聚的电荷能通过铁链导入大地。
大气在垂直运动中,特别是剧烈的天气变化中,由于摩擦往往会使云层积聚大量的电荷,云层与云层之间的高压静电作用下使得云层之间的大气发生电离而引起火花放电,这就是既绚丽又可怕的闪电。如果带电云层也能拖一根类似于油罐车的铁链,那么给人类带来灾难的闪电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那么什么叫火花放电呢?
四、火花放电和电荷的中和
实验活动
火花放电和电荷的中和现象。
实验过程:
(1)做好韦氏起电器的清尘干燥工作。起电盘和带电球的尘埃用无水酒精擦拭干净,然后用电吹风吹干,底座下放一块干燥泡沫塑料,教室湿度较大时,用红外线灯烘烤去湿。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韦氏起电机在干燥环境中演示。
(2)摇动起电机手柄,使两个起电盘转动方向相反,保证两个莱顿瓶所带的电的性质不同。观察两带电球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思考)
(1)摇动起电机手柄,两带电球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分
析
带电体失去电荷的现象称放电。当摇动起电机手柄,两带电球之间到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放电现象,并发出火花。也就是说我们能看到火花放电的现象。
所谓火花放电,是指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强电流,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光发声,产生电火花。
上面的实验中,韦氏起电机是利用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方法,将正负电荷贮存在莱顿瓶中。其中两个带电球带的电是等量异种电荷。当带电球上的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带电球之间产生高压,电压高到一定程度后,两球之间的空气电离而产生高压电弧即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实质就是等量的异种电荷发生剧烈的电中和现象。
所谓电荷的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和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小结)1.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强电流,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光发声,产生电火花。
2.火花放电实质就是等量的异种电荷发生剧烈的电荷中和现象。
3.两个带等量和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例题
在天气干燥的冬天里,当你脱下化纤的毛衣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如果在夜晚还会看到闪光。这又是为什么? 解
析
在天气干燥的冬天里,一般身穿毛衣和内衣,它们都是绝缘体,由于运动时衣服之间的摩擦,身体上会积累大量的静电。
这时如果用手指指向金属物体,手指会感到有针在刺的感觉,这是手指和金属发生放电现象。如果手里拿一把钥匙,让钥匙的尖端指向金属,这种感觉就不会产生。
晚上睡觉脱衣时,在毛衣和内衣的分离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形成了强电流,所以在若干地方发生了局部的火花放电现象,能听到响声,能看到火花。
五、尖端放电和避雷针
实验活动
尖端放电现象。
实验过程:
(1)选择韦氏起电器的一个带电球(带正电)与绝缘着的、一侧有尖端的中空导体相接,并使尖端正对一支点燃的蜡烛的火焰。
(2)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观察烛焰的形状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1)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烛焰的形状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分
析
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观察烛焰的形状象被“风”吹过时一样,飘向一边。这是有尖端的导体尖端放电时形成的。
当韦氏起电器的一个带电球与绝缘着的、一侧有尖端的中空导体相接,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时,带电球上的电荷转移到有尖端的中空导体上,电荷分布在有尖端的中空导体的表面,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使得尖端附近的空气电离,变成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的现象。尖端电放形成的“电风”使得烛焰飘向一边。
所谓尖端放电,是指有尖端的导体带电后,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于是使得尖端附近的空气电离,变成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的现象。
尖端放电是比较缓慢的局部电荷中和的现象。
(小结)1.有尖端的导体带电后,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于是使得尖端附近的空气电离,变成导体,产生的放电现象叫尖端放电。
2.尖端放电是比较缓慢的局部电荷中和的现象。
想一想
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有什么危害?人们是怎样避免雷电的袭击的? 课堂小结
请学生回答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请你再举几个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作业布置
作业本A P14-15
第二篇:自然界的_电现象教案
自然界的电现象教案
杜雨霞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是常见的静电现象。
(2)知道在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只是在物体间发生转移,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用验电器对电荷进行检测。
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现象,用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解释一些放电现象。
难
点
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的机理。
教具
塑料捆扎带一段,手帕一块,玻璃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水槽,橡皮管,塑料丝,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
引入:讲述刘德华闪电演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大家可能很想知道这其中的秘密,这其实就是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存在于生活、生产中,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引入课题:第3章第1节
自然界的电现象(板书)学生动手:完成活动1 演示1: 完成活动2(学生上台操作)(结论)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是因为物体带了电。
一、摩擦起电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板书)演示2: 完成活动3 结论:在科学上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释:学生活动1的实验现象
想一想
:为什么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电呢?(flash课件电学--摩擦起电实质:演示)
解析
要解释这个现象,需要从原子结构谈起。我们知道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通常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所以原子对外不带电。但不同的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并不相同,当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物体容易失去核外的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较大的物体俘获这些电子对外而带负电。因此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师生共同分析: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二、电荷守恒
1.两种不同的物体在摩擦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物质的原子失去—部分电子带正电。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物质的原子得到这部分电子带负电。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分离和转移。
例2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为什么带负电?你知道毛皮带什么电?
解析:
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毛皮的原子失去部分核外电子带正电,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橡胶棒的原子得到这部分电子对外带负电。毛皮失去了多少电子,橡胶棒就得到了多少电子。(培养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
(结论)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出电荷,只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过程中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是等量异种的。
过渡:除了摩擦使物体带电,还可以是带电体和不带电体相互接触后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这种方法叫接触起电。(动画课件)
三、接触起电
1.带电体和不带电体相互接触后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接触起电。
2.接触起电实质是带电体上的电荷转移到不带电物体的过程。
3.接触起电也并没有创造出电荷,只是使电荷在带电物体和不带电体之间生了转移。接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等量的异种电荷。
观察P49图,1、看到什么现象(长发飞扬)?什么原因?(长发带同种电荷相排斥)?电荷是哪里来的?(女孩的手接触带 电的金属球壳)(设问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演示3: 完成活动4:会“跳舞”的水流(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科学)问题
加油站运送汽油的油罐车的车架底部往往有一根与地面接触的铁链,它起着什么作用?(图片)
解
析
运送汽油的油罐车在运输汽油的过程中,因为油的不断流动,与大地绝缘的油筒内壁发生长时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电荷积聚,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火花放电容易酿成火灾。在车架底部安装一根与地面接触的铁链,这些积聚的电荷能通过铁链导入大地。
请学生回答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练习书本第56页活动并解释现象:用丝绸摩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丝的塑料带,塑料丝向四周飘扬起来是因为塑料丝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它们就互相排斥。用钢锯锯泡沫塑料板时,塑料泡沫被吸附在锯上是因为塑料泡沫和钢锯带的是两种不同的电,所以就互相吸引。
作业布置
作业: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及资料作业本 板书设计:
一、静电现象
二、摩擦起电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三、接触起电:与带电体接触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同种电荷。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实验受天气影响,特别是玻璃棒摩擦丝绸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
第三篇:4.1自然界的_电现象教案
八(下)教案
4章1节
自然界的电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是常见的静电现象。
(2)知道在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只是在物体间发生转移,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
(3)知道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电中和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用验电器对电荷进行检测。
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现象,用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解释一些放电现象。
难
点
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的机理。
尖端放电和火花放电现象。
(二)教具
塑料捆扎带一段,手帕一块,玻璃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水槽,橡皮管,塑料丝,碎纸屑若干,韦氏起电器,尖端放电装置。
教学过程
引入:刘德华闪电演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大家可能很想知道这其中的秘密,这其实就是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存在于生活、生产中,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引入课题:第3章第1节
自然界的电现象(板书)学生动手:完成活动1 演示1: 完成活动2(学生上台操作)(结论)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是因为物体带了电。
一、摩擦起电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板书)演示2: 完成活动3 结论:在科学上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释:学生活动1的实验现象
想一想
:为什么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电呢?(flash课件电学--摩擦起电实质:演示)
解析
要解释这个现象,需要从原子结构谈起。我们知道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通常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所以原子对外不带电。但不同的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并不相同,当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物体容易失去核外的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较大的物体俘获这些电子对外而带负电。因此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师生共同分析: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二、电荷守恒
1.两种不同的物体在摩擦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物质的原子失去—部分电子带正电。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物质的原子得到这部分电子带负电。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分离和转移。
例2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为什么带负电?你知道毛皮带什么电?
解析:
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毛皮的原子失去部分核外电子带正电,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橡胶棒的原子得到这部分电子对外带负电。毛皮失去了多少电子,橡胶棒就得到了多少电子。(培养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
(结论)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出电荷,只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过程中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是等量异种的。
过渡:除了摩擦使物体带电,还可以是带电体和不带电体相互接触后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这种方法叫接触起电。(动画课件)
三、接触起电
1.带电体和不带电体相互接触后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接触起电。
2.接触起电实质是带电体上的电荷转移到不带电物体的过程。
3.接触起电也并没有创造出电荷,只是使电荷在带电物体和不带电体之间生了转移。接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等量的异种电荷。
观察P49图,1、看到什么现象(长发飞扬)?什么原因?(长发带同种电荷相排斥)?电荷是哪里来的?(女孩的手接触带 电的金属球壳)(设问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演示3: 完成活动4:会“跳舞”的水流(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科学)问题
加油站运送汽油的油罐车的车架底部往往有一根与地面接触的铁链,它起着什么作用?(图片)
解
析
运送汽油的油罐车在运输汽油的过程中,因为油的不断流动,与大地绝缘的油筒内壁发生长时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电荷积聚,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火花放电容易酿成火灾。在车架底部安装一根与地面接触的铁链,这些积聚的电荷能通过铁链导入大地。
大气在垂直运动中,特别是剧烈的天气变化中,由于摩擦往往会使云层积聚大量的电荷,云层与云层之间的高压静电作用下使得云层之间的大气发生电离而引起火花放电,这就是既绚丽又可怕的闪电。如果带电云层也能拖一根类似于油罐车的铁链,那么给人类带来灾难的闪电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那么什么叫火花放电呢? 探究活动:P51活动内容,可让两个学生进行操作,老师提示观察什么位置。
观察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现象,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什么是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让学生观察几幅自然界闪电图象及高层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引导学生分析闪电的成因及避雷针的作用(观察现象,自学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
四、火花放电和电荷的中和
实验活动
火花放电和电荷的中和现象。
实验过程:
(1)做好韦氏起电器的清尘干燥工作。起电盘和带电球的尘埃用无水酒精擦拭干净,然后用电吹风吹干,底座下放一块干燥泡沫塑料,教室湿度较大时,用红外线灯烘烤去湿。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韦氏起电机在干燥环境中演示。
(2)摇动起电机手柄,使两个起电盘转动方向相反,保证两个莱顿瓶所带的电的性质不同。观察两带电球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思考)
(1)摇动起电机手柄,两带电球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分
析
带电体失去电荷的现象称放电。当摇动起电机手柄,两带电球之间到一定的条 件下会发生放电现象,并发出火花。也就是说我们能看到火花放电的现象。
所谓火花放电,是指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强电流,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光发声,产生电火花。
上面的实验中,韦氏起电机是利用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方法,将正负电荷贮存在莱顿瓶中。其中两个带电球带的电是等量异种电荷。当带电球上的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带电球之间产生高压,电压高到一定程度后,两球之间的空气电离而产生高压电弧即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实质就是等量的异种电荷发生剧烈的电中和现象。
所谓电荷的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和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小结)1.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强电流,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光发声,产生电火花。
2.火花放电实质就是等量的异种电荷发生剧烈的电荷中和现象。
3.两个带等量和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例题
在天气干燥的冬天里,当你脱下化纤的毛衣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如果在夜晚还会看到闪光。这又是为什么? 解
析
在天气干燥的冬天里,一般身穿毛衣和内衣,它们都是绝缘体,由于运动时衣服之间的摩擦,身体上会积累大量的静电。
这时如果用手指指向金属物体,手指会感到有针在刺的感觉,这是手指和金属发生放电现象。如果手里拿一把钥匙,让钥匙的尖端指向金属,这种感觉就不会产生。
晚上睡觉脱衣时,在毛衣和内衣的分离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形成了强电流,所以在若干地方发生了局部的火花放电现象,能听到响声,能看到火花。
五、尖端放电和避雷针
实验活动
尖端放电现象。实验过程:
(1)选择韦氏起电器的一个带电球(带正电)与绝缘着的、一侧有尖端的中空导体相接,并使尖端正对一支点燃的蜡烛的火焰。
(2)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观察烛焰的形状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1)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烛焰的形状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分
析
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观察烛焰的形状象被“风”吹过时一样,飘向一边。这是有尖端的导体尖端放电时形成的。
当韦氏起电器的一个带电球与绝缘着的、一侧有尖端的中空导体相接,快速摇动起电机手柄时,带电球上的电荷转移到有尖端的中空导体上,电荷分布在有尖端的中空导体的表面,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使得尖端附近的空气电离,变成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的现象。尖端电放形成的“电风”使得烛焰飘向一边。
所谓尖端放电,是指有尖端的导体带电后,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于是使得尖端附近的空气电离,变成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的现象。
尖端放电是比较缓慢的局部电荷中和的现象。
(小结)1.有尖端的导体带电后,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于是使得尖端附近的空气电离,变成导 体,产生的放电现象叫尖端放电。
2.尖端放电是比较缓慢的局部电荷中和的现象。
想一想
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有什么危害?人们是怎样避免雷电的袭击的? 课堂小结
请学生回答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练习书本第48页活动并解释现象:用丝绸摩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丝的塑料带,塑料丝向四周飘扬起来是因为塑料丝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它们就互相排斥。用钢锯锯泡沫塑料板时,塑料泡沫被吸附在锯上是因为塑料泡沫和钢锯带的是两种不同的电,所以就互相吸引。
作业布置
作业: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及作业本A P14-15 板书设计:第一节 自然界的电现象
一、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接触起电:与带电体接触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同种电荷。
二、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等量的正、负电荷发生剧烈的电中和现象,同时还伴随着发光和发声。尖端放电:比较缓和的局部电中和现象。闪电:火花放电 避雷针:尖端放电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实验受天气影响,特别是玻璃棒摩擦丝绸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
第四篇:第1节 电能 电功(教案)
第1节 电能 电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应用; 2.知道电能及电功的单位;
3.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电能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2.通过应用电能表,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电能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护自然、节约能源的良好意识.2.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及新型的电力能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极大热情.【教学重点】
从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各种应用来学习电能,电能表的使用.【教学难点】
电能的单位、电功的概念,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教具准备】
电能表、电池、开关、若干导线、电动玩具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
师 上两章我们学习了电压、电阻和欧姆定律,现在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了,这些电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否也具有能量?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介绍各种各样的发电设施,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入电功和电能的课题.【进行新课】 知识点1 电能 1.电能的生产和应用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电在生活中充当一个什么角色,在电能的应用过程中有怎样的能量变化.生1:电可以让灯泡发光,电能通过灯泡转化成了光能.生2:电能还能转变成热能,如电饭锅、电炉、电热水器„„
(教师演示实验:给电动玩具车装上电池,合上开关,电动玩具车会运动起来.)
生3:这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电能可以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能量,如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反过来人们也可以把许多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各种能量与电能间的转化.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各种能量与电能间的转化情况”的图片(如下图),并结合实际例子讲解.上图中左半部分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其中发电机、电池为电源,所以我们说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右半部分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也就是电能的利用.例题1(多媒体展示)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因为电能可以极为方便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观察商场里的用电器,按下列要求各填一种用电器的名称.(1)电能转化为声能、光能的用电器:
;(2)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用电器:
;(3)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用电器:
;(4)电能转化为声能的用电器:
.解析:电能转化为声能、光能的过程,对应的家用电器的特征是发声、发光,电视机符合这种特点;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对应的家用电器的特征是发热,电热毯符合这种特点;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对应的家用电器的特征是转动或运动,洗衣机符合这种特点;电能转化为声能的过程,对应的家用电器的特征是发声,收音机符合这种特点.答案:(1)电视机(2)电热毯(3)洗衣机(4)收音机
教师总结: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的领域会越来越多,电对我们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大力开发无污染、低能耗的电力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板书: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来源广泛、应用方便.2.电能的单位
师请同学们思考你家一个月消耗多少电能?电能的单位是什么? 生:听爸爸说过这个月用了180“度”电,电能的单位是“度”吧.师“度”就是电能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千瓦时(kW·h).物理学中更常用的电能单位是焦耳(J).板书:
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教师总结1度(1千瓦时)电的作用:可以使电炉炼钢约1.6kg;采掘原煤约100kg;洗衣机工作约2.7h;电车行驶约0.85km;灌溉农田约330m2;电脑工作约5h.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电能的计量——电能表
师 电能的大小可以用专门的测量工具——电能表来测量.教师出示电能表的实物,介绍其大致的外形、表盘上各量的含义及在电路中的接法.(可用多媒体展示)
电能表(多媒体课件)
1.数字盘上一共有五位数字,但最后一位是在红色框里的,它和前面四位数字不一样,红框表示小数点,红框里面的数是小数点后面的数.2.读数方法:一段时间内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去的电能.3.表盘上各个数字符号的含义:
(1)“50Hz”指电能表应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它是一只交流电能表.(2)“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安培,额定最大电流为20安培.持续(长时间)使用时电路中的电流应不大于10安培.短时间使用时电流允许大一些,但不能超过20安培,否则会烧坏电能表.(3)“600revs/kW·h”指电能表转过600转时,接在电路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1kW·h.4.通过电能表求用电器消耗电能的方法:
方法一 观察电能表表盘上前后两次的示数,它们的示数差即是所求的电能值.方法二 测出一定时间内电能表上转盘的转数,再算出电能值.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明确电能表铭牌数据的含义,求出电能表转1转时消耗的电能值.例如,“3000r/kW·h”的含义是,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故其转1转时消耗的电能为:
1kW·h/3000=1/3000kW·h=1.2×103J 例题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并针对性地讲解.解析:电能表表盘上的示数单位是kW·h,把电能表接入电路中,电能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的用电量.计算时需注意,读数的最右一位为小数,所以该家庭本月用电量为9695.9kW·h-9558.7kW·h=137.2kW·h=137.2×3.6×106J=4.9×108J,电费为0.60元/(kW·h)×137.2kW·h=82.3元.答案:137.2
4.9×108
82.3 例题4(多媒体展示)如果甲、乙、丙三位同学家的电能表上分别标出600revs/kW·h、1200revs/kW·h、3000revs/kW·h.则这三位同学家:
(1)用电器均消耗1度电的时候,电能表转过的圈数分别是多少?(2)电能表均转一圈,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焦耳?
(3)若甲同学家单独让一用电器工作一段时间,他家电表转了20圈,则消耗了多少电能?
学生讨论、演算,教师请三名同学上台板书,分别计算(1)、(2)、(3)问.解:(1)三位同学家用电器消耗1度电,电能表转过的圈数分别是600转、1200转、3000转.(2)电能表转过一圈,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甲:1kW·h/600=1/600×3.6×106J=6000J 乙:1kW·h/1200=1/1200×3.6×106J=3000J 丙:1kW·h/3000=1/3000×3.6×106J=1200J(3)甲同学家电表转过20圈,消耗的电能为:20/600×3.6×106J=1.2×105J 师 通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对现在普遍使用的电能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P89页了解另外一种电能表——IC卡电能表.IC卡电能表有许多优点,比如说它不用工人师傅每月查电表,节省许多人力,还能避免出错,省去了收电费时的许多麻烦.IC卡中的金额用完后,电能表便自动切断电源,能完全杜绝少数人光用电不愿意交电费的现象.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3 电功
师 人们利用电能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有时也用电功W(即电流做的功)来表示.因此,我们说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或者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功的单位和电能一样,是焦耳)
教师总结: 实验证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做的功)跟它的通电时间、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UIt.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电功的计算公式”,并讲解.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能,认识到电能是连结其他形式能的纽带,电能的单位是“度”即千瓦时,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它的单位与电能的单位是一致的;电能的大小用电能表来测量,电能表上的一些符号表示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这对正确使用电能的用途很大.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教学反思
1.由于这是一章的开始,许多知识没办法说明理由,只能先硬性地记住就可以了,如电能的单位为什么是“度”,它又为什么叫千瓦时等有待于我们以后通过学习解决,在此不必为了这样的问题而做过多解释.2.电能的概念学生有一定的实际基础,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也就在这里,所以关于能的转化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关键.3.本节教材中并未出现电能的计算公式,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例如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板书
第五篇: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1节 健康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1节 健康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概念;
2、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的理解可能仅局限于身体(生理)健康,一小部分学生也接触过心理健康这个概念,而对于社会关系健康则更为模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健康的含义,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学难点:健康的含义。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健康 思考引入:
1、一个人患感冒了,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生理不健康。
2、一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心理不健康。
3、一个人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社会关系不健康。
4、什么是健康?
5、你认为自己健康吗?
6、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
1、情绪乐观,从容不迫、勇于承担责任。
2、具有旺盛的精力,能够从事日常的社会、学习和工作而不感到有压力。
3、应变能力强,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
4、善于修养精力,睡眠好。
5、具有抵抗一般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
6、体重适中,不胖不瘦,身体好。
7、眼睛明亮且反应敏捷。
8、头发具有光泽而少有头屑。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牙龈出血。
10、皮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健康下个定义吗?
活动2【讲授】健康
一、健康的含义
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或最佳)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 健康的三要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1、生理健康--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
生理健康的标准: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化指标正常,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
只有生理健康,人才有精力完成每天的工作。思考:如何确保生理健康?
要合理膳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足够的睡眠,要避免有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 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 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 生活。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 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 自各方面的压力。
3、社会关系健康
社会关系健康含义:社会关系健康 是指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关系是指:
(1)与家庭和亲属的关系;
(2)工作、学习中与同事、同学的关系;(3)亲密的朋友和熟人的关系;
(4)社团活动,如参加俱乐部、协会等组织;
(5)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如到动物园、美术馆去的情况。
讨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健康的三个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案例:适应不良
小悦第一次坐在咨询室时,双手紧抓着放在并拢的腿上的书包,眼神迟疑。她说她心情很坏。她家在内地,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S大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几乎喜 3 极而泣。
然而,当她步入大学后,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她寝室8个同学中,有6个是上海人。她觉得她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说着日语一样的上海话,知识丰富,活跃兴奋,变着花样玩儿。在她们面前,她自己就像一个10岁不到的孩子。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着一些莫名其妙又深不可测的东西。上课时,她喜欢坐在僻静的角落里,许多人在一起时,她从不找别人说话,也没有人理她。到食堂去买饭,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她就只好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连价钱和菜名都搞不清楚,所以吃的东西常常是又贵又难吃。她生活在苦恼中。苦恼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这段时间,她常想到死亡,整晚整晚地睡不着,每天都昏昏沉沉的。她说她的生命中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她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
她说她找不到自己。“我到哪儿去了?我该怎么在众多天之骄子的狭缝中生存?我的价值、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她告诉我:“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我害怕,我害怕自己要疯掉了。” 二:提高健康水平
思考下列问题: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1、你是否每天进食早餐、中餐和晚餐?
2、每天你是否吃了蔬菜、水果、谷类等多种事物? 3、你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4、你每天是否有8小时的睡眠? 5、你是否不吸烟、不酗酒?
6、你是否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压抑的状态? 7、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否快乐?
8、你遇到问题时,是否有朋友和家人可以求助?
对照人体健康的标准,一个人能做到的上述项目越多,说明人越健康。讨论:你能猜中图中的意义吗?
讨论:1、哪些因素会使人不健康?―――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空气污染、化学药品中毒、遗传、受伤和发育不良,吸烟、酗酒、吸毒、压力过大等等。归纳不健康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生活方式因素; 3)、环境因素; 4)、保健设施因素。2、你有不良习惯吗?
讨论:
1、怎样做会提高你的健康水平?
2、怎样做会降低你的健康水平?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不断变化着 降低健康水平
提高健康水平很不健康 既不生病也不健康
很健康
思考:1、为什么“老年病”会提早出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上?―――不良生活方式是老年病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主要原因
2、什么是亚健康?
所谓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从亚健康状态既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以向坏的方向转化而进一步发展为各种疾病。
“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提醒你该注意健康了。比如说,张某,你说有病他又没什么大问题,你说没问题他又无精打采做人都没味道。甚至时常听到一些人叹气:“哎呀!我全身没劲,我要死了。” 思考:“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亚健康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易患感冒、心烦、出汗、体温异常、甲像异常、面色灰滞、性功能低下等。思考: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造成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心理失衡,二是营养不全,三是噪音郁闭,四是空气污染,五是逆时而作,六是练体无章,七是乱用药品,八是内劳外伤,九是六淫七情。
3、你知道国际上有哪些和健康有关的节日吗?设定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与人类健康有关的节日:
1.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2.国际睡眠日: 3月21日 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 4.世界卫生日: 4月7日 5.世界哮喘日: 5月7日 6.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 7.世界牛奶日: 5月16日 8.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 9.世界禁毒日: 6月26日 10.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11.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第一个星期 12.世界心脏日: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13.世界聋人日: 9月28日 14.国际老人节: 10月1日
15.世界人居日: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16.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 17.世界盲人节: 10月16日 18.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2日 19.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1月14日 20.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11月20日 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12月1日 22.世界残疾人日: 12月5日 23.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5日 24.全国爱耳日: 3月3日 25.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
2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至4月21日 27.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5日 28.中国学生营养日: 5月20日 29.全**乳喂养日: 5月20日 30.全国助残日: 5月第三个星期日 31.全国爱眼日: 6月6日 32.全国爱牙日: 9月20日 33.全国防治高血压日: 10月8日 34.全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8日 35.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11月第一周
为了保持健康,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时需要及时地作出明智、有效的决定。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健康的生活方式;
2、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保持心理健康;
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3【作业】健康
作业: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