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3.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1.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拿出实物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例2:19×19
(1)19≈20(2)20×19=380 20×20=400 380-19=361(3)19 1
× 19
--------
171
19---------361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黑板上的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反馈,评价反思 重点讨论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2.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星期天老师去了一趟新华书店,在里面看书、买书的同学真不少!有一套《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特别受少儿朋友的喜爱(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请问,买5本需要多少元?
生:24×5=120(元)师:那么,如果买10本呢? 生:24×10=240(元)师:请交流一下算法。生: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师:(出示课本的主题图)一套12本,小丽买了一套,该怎样计算需要的钱呢? 生:24×12 师: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今天我们就借助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会是多少?
生1:我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会200。生2:我只把12看成10来进行估计的,大约是240。
师: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都很强!那么,究竟24×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请每位小朋友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先参考课本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把12拆成3×4,先算24×3=72,再算72×4=288。生2:还可以把12拆成2×6,先算24×2=48,再算48×6=288。
师:真聪明,这样就把新知识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计算了!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生3:我是把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240与48加起来得到288!师:能说说每一步分别算的是什么吗?
生3:“24×2=48”是算出2本书的价钱,“24×10=240”是算出10本书的价钱,240+48就是算出12本书的价钱!
师:这种方法借助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加法三个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
生4: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先算4×2„„(该生讲不太清楚竖式过程。)师:这个竖式有些新鲜!请问,这里的48、24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生4:48是24乘2得到的,24是24乘1得到的!
师:为什么列竖式计算时第二个积的末尾数要与十位数对齐? 生5:因为它表示240呀!如果4写在个位上上变成24了。
生6:因为第二个积表示10本书的价钱,24×10=240,所以把4写在十位上,那么这里的24就表示24个10了。
生7:这里的24就是竖式上面“1×14”得到的积,因为这个1表示10,所以这个24就表示240,列竖式时省略了个位上的“0”。
师:原来是这样!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 生7:书上看的!
师:阅读课文,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师:为什么列竖式时要把两次乘积分上下两层写? 生8:因为这两个乘积的意思不同,48表示两本书的价钱,师:对分两层写表示的意思很容易让人理解,而且过程也很清楚。(随着学生的算法介绍,教师相应予以板书)
师:真不简单!如此短的时间里面,我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么多的计算方法。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
生1:我喜欢笔算,非常简便。生2:我觉得竖式比较好,容易算对。
生3:我喜欢第(1)种方法,因为它比较容易弄懂!
师: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那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计算23×13吧!(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结果其中两位同学用竖式计算,另外一位同学用上面的第(2)种方法计算。然后,教师请这三位学生代表阐述算法,并请同样选择该算法计算的同学举手
示意。师生共同发现,原来全班同学用的都是这两种算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计算“23×13”时选用的算法明显比“24×12”要统一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都会选择这两种方法计算,而不去选择连乘的方法计算呢?
生:因为连乘的方法这里用不来!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把因数13拆成两个数相乘的样子,就会有余数了!不能拆的!师:都是这样想的吗? 生:是!
师:的确,连乘的方法有局限性,当题目数据不能拆成两数之积的形式时,这种方法就不能用了。而另外两种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计算。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其实这两种方法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法(1)横式与方法(2)竖式之间的联系:横式中的“24×2=48”相当竖式中的第一部分积“48”;横式中的“24×10”相当于竖式中的第二部分积“24”。对于横式和竖式中的这种联系,教师用“连线”方式在板书中表现出来。然后追问:“那么,为什么竖式里还是写24呢?引导学生再次理解这个“24”表示的是24个10)
师: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两种算法的内在联系,又为了使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同时,把课题板书补充完整: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的笔算)而且,随着计算学习的不断深入,竖式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三、练习1.看谁都能算对。
23×13 33×31 22×14 11×25 2.让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两个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1)阶梯教室每排有22个座位,一共有14排,最多能邀请多少名同学来听课?(2)观光缆车 31元/人;旋转木马 15元/人;极速火车 23元/人,11人玩这些游乐项目分别要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师: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同学有什么样的建议? 生1: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生2: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生3:列竖式计算时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第三篇:《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张柏贵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和巩固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难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准备:口算题卡。教学ppt.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以前所学的知识,老师这有一些口算题卡。看哪个同学算的又快又好!(1)口算。
20×50
30×20
60×70
40×30
600×2
50×70
100×10
40×70(2)列竖式计算。
×1
×1(3)揭示主题。师:我们刚刚完成的这两道题目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二,探究新知。
(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师:我们同学喜欢喝酸奶吗?(喜欢)今天春风小学发生了一件与酸奶有关的事情,我们来齐读一遍题目。
师:又谁能来告诉老师你从这里面知道了什么?
师:哦,我们知道了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那题目问题是什么呢?(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那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二)估算。
48≈50
37≈40
50×40=2000(盒)
(三)探究算法。
主要讲解列竖式计算。
(四)小结算法。
师:我们学会算了吗?老师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都会计算了。那我们在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3 4
×
4
×
9
×2
×
2
2、改错题。
师:米老鼠看我们同学学的这么认真!他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它说:“我做得对吗?” 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它做对了吗?
(分别讲解两道题目。)
3、连线题。(分成五个小组)
师: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也在采花蜜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它吧!每一大组做一道题目,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不但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题目还配上场景图,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又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4、解决问题。
师:图中的两个人在干嘛呢?(卖风光明信片)那我们能从这里知道些什么呢?(每套12张,售价14元。卖出56套风光明信片。)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有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师:我们在这节课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那我们同学们都学会了吗? 完成书上50页的第二题,第四题。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37=1776(盒)
48≈50
十 个
37≈40
8
50×40=2000(盒)×
2 3 6
„„„48×7的积 4 4 0
„„„48×30的积
7 7 6
„„„336+1440的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会列竖式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因为在以前就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学习和巩固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2.重视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交流算法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在探索估算与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产生交流的渴望,在交流各自估算策略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提倡算法多样化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的教学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篇: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上迳下张小学 三年级 黄秀玲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完善自己的方法;
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3.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和计算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巩固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难点: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一次笔算比赛,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54×7 34×22 请生说说是怎么算的,指名说两位数乘两位数是怎么算的。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出示课本第49页例2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1)师: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求什么?怎么列式?
(2)师:同学们估一估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估算方法,并知道哪种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值。(3)合作探究。出示合作要求:
1、独立思考2分钟。2、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组长将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合作时间为3分钟;
3、合作交流完后,请组长向大家展示交流成果。
(4)学生汇报想法。师:你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想问问他?(如果学生没有问,老师自己问)
(5)师:这几种方法都能算出准确值,那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师: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指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小结。
3、师: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请你收南瓜。(竖式计算)23×34 47×62 54×29 178×82
2、帮帮小蜜蜂。(连线)比比看谁最快最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估算进行连线。
3、助人为乐我能行。(解决问题)
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25元贵。买了13个足球后,钱还没花完。(1)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2)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16元,足球的价钱是多少?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37×48=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第五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课标解读:
核心词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行为动词“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发现、总结、计算方法,从而加深理解,加以运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漂亮的街心花坛”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材通过提供了美丽的“街心花坛图”,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灵感。教材呈现了不同算法的交流场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去探索算法。在此基础上发现本课所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需要进位,进一步巩固笔算的方法,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及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安排,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算法多样化,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又在比较各种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有了上节课的基础,但对于部分同学来说,进位乘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但学生活动时,仍需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一步步的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抽象成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定位。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铺垫。
1.师:同学们,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课件出示)21×24= 43×12= 2.时间到。同桌交换,请你当小老师对照大屏幕批一批。有错误的同学同桌二人找一找错误原因并且改正过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比赛,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走人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漂亮的街心花坛,瞧!城市美容师把街心花坛装扮得非常美丽(多媒体出示街心花坛图)。请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交流。信息有: “保护环境”花坛每排27盆花,共23排;“美化家园”花坛每排22盆花,共28排;“街心喷泉”每行43个喷头,共32行;街道工人买了15箱新型灯泡,每箱12个;„„
3.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交流)
4.师: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可能提出:(1)“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3)“美化家园”花坛大约用了多少盆花?(4)街心喷泉里一共按了多少个喷头?(5)有30根灯柱需要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进漂亮的街心花园的画面,自己发现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1.探究“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多少盆花?的问题。(1)自主动手,组内交流。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27×23=(2)全班交流,探究道理。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师板书:2 7 ×122 3 8 1 „„27×3的积
4 „„27×20的积 6 2 1 学生汇报,师边板书边一起说计算过程,强调不要忘记进位的数字。学生自己尝试列出竖式计算。(3)新旧对比,概括总结。
师:这个竖式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生对照大屏幕看,交流自己的看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以前的乘法是不进位的,今天学习的进位乘法)在计算进位乘法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课件出示)①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②乘完后,不要忘了加上进位数。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板书课题)。
2.练习反馈
“街心喷泉里一共按了多少个喷头?”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二)熟悉笔算的方法,探究估算的策略。1.“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22×28=,抽一生板演。
2.如果我把这个问题加上两个字“大约”,你还会做吗?(学生在本上做)3.汇报交流,师板书。
22×28≈560(盆)22×28≈660(盆)22×28≈600(盆)20 30 20 30 4.师总结:这几种估算方法都可以,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尽量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更要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随后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把知识得到升华。】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1.估算练习。(课件)
28×32≈ 47×23≈ 2.笔算练习。
28×32= 47×23=(订正时,对进位问题加以强调)3.实际应用。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这些练习题的情景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在这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更能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五、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大家多观察,多发现,你一定会享受到数学的乐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