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doc

时间:2019-05-12 22:2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doc》。

第一篇: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doc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金礼贵老师 学校:乐清大荆中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方式及空间取向。

(2)掌握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组成、结构和空间构型。(3)能识别饱和碳原子和不饱和碳原子。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于简单有机物结构的学习,理解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内原子成键方式之间的联系。

(2)学生通过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搭建分子结构模型,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2)通过了解有机物分子三维结构的发现历史,体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二、学习重点: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空间构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 与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构成元素种类少,但有机物种类却繁多,这是什么原因? [投影] 你知道吗?

1、你知道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 阅读、交流讨论

[说明]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导致了有机物种类繁多 [投影] 要点:

1、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骨架

2、同分异构现象的普遍存在

[讲述] 显然讲到有机物的结构问题,则必然涉及到碳原子的结构问题

[投影] 你知道吗?

2、请说出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它与其他原子之间易形成哪种类型的化学键?

[学生回答] 第2周期第IVA族 共价键

[过渡] 碳原子在有机物中也以共价键的方式与其他原子成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讲述] 对于有机物结构的研究在化学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难题…… [学生阅读] P18页 化学史话

[投影] 阅读“化学史话”思考:在19世纪中叶前为什么人们认为二取代甲烷(CH2R2)存在两种结构,而在实验中却只能合成出一种二取代甲烷?

[投影] 学生活动一:

1、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甲烷、二氯甲烷的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交流。[说明]

1、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

用心

爱心

专心

2、让学生明确在甲烷及二氯甲烷中碳原子以四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结合

3、解决化学史话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即根据模型明确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先人为何认为有两种结构呢?原因是当时认为甲烷是平面结构。

[学生活动] 书写平面二氯甲烷的结构式(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板演)[过渡] 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其他烷烃的空间结构又如何呢?

[投影] 学生活动一:

2、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乙烷的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说明] 乙烷结构相当于在甲烷中一个氢原子被甲基所取代而形成,其他烷烃依此类推… [投影] 当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时,这四个单键在空间形成哪种构型? [学生回答投影] 四个键尽量向空间伸展,形成四面体结构

[讲述] 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除形成单键外,还能形成双键和叁键,当其形成双键和叁键时,所形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又会如何?

[投影] 学生活动二: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乙烯、乙炔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交流。[投影] 请描述碳原子形成双键和叁键时,各键在空间形成哪种构型?

[结论投影]

1、双键碳原子所形成的三个键向空间尽量伸展,形成平面结构

2、叁键碳原子所形成的两个键向空间尽量伸展,形成直线型结构

[投影] 试比较乙烷、乙烯、乙炔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

[学生回答] 要点:

1、单键变为双键、叁键;(可由不同学生补充完成)

2、H原子数有规律地减少;

3、空间构型三维变为二维、一维

[投影]

4、在烃分子中,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以双键、叁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过渡]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烃的空间构型,若将它们进行一定的组合,其空间结构又会是怎样?

[投影] 学生活动3:请搭建丙烯(CH2=CH—CH3)、丙炔(HC≡C—CH3)的分子结构模 型,并分析它们分子中最多有几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分析、交流]

1、这两个分子结构相当于在乙烯、乙炔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被甲基所取代所形成

[投影] 动手试一试:有机物分子中碳碳单键可以沿键的方向进行旋转,而碳碳双键则不能旋转。

[学生活动] 搭建模型;交流、回答

[投影] 练一练:下列关于CH2=CH—C≡C—CH3分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5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5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5个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D、5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分析] 展示模型;查阅教材;黑板上画图讲解

[过渡] 以上我们学习了烃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成键方式,而在许多有机物中往往同时含有其他非金属原子如:卤素原子、氧原子等,他们的存在又将对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产生如何影响呢?

[投影] 将氯原子或氧原子以单键的方式连入乙烷分子中,分子中的氢原子数目有何影

用心

爱心

专心 响?对分子的空间构型有无影响?

[投影] 活动四:请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甲醚和乙醇的分子结构

[过渡]] 氧原子除以单键结合其他原子外,还可以通过双键与其他原子成键,请列举你所熟悉的例子

[学生活动] 举例:CH3CHO、CH3COOH、等

[展示] 乙酸的球棍模型,并简单分析分子内各原子的空间结构

[讲述] 有机物中的碳原子除形成链状结构外,还可以形成环状结构,你熟悉的环状结构的有机物有哪些;

[学生活动] 回忆、回答:苯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苯分子结构模型,并让他们分析甲苯分子中个原子的空间构型

[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白有机物中包括碳原子在内的多种非金属原子在成键时,会呈现多种成键方式,形成各种空间构型,这就是有机物组成和结构复杂多变的重要原因。

[讲述] 是什么原因导致碳原子能呈现多种成键方式,形成多种空间构型?科学理论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

[说明] 杂化轨道理论可以对其进行很好地解释,不过中学阶段对这一理论内容不作要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投影] 表2-2 几种简单有机物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

[说明] 碳原子之间共价键的种类,强调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易断裂,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成反应等

[巩固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学会了一些知识: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问题

体会了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原子结构特点决定了原子的成键方式和键的空间构型

得到了一种认识:人类认识自然是曲折的,就像人们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由平面到立体

[作业布置] 作业本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及课件.doc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及课件

福建省连城县连城一中 童韬

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一课时: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1从承上的角度来看:本节课的内容承接了必修二中一些基础的结构知识,例如:8电子稳定结构、共价键、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以及甲烷、乙烯、乙炔等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其中有较为本质联系的知识为8电子稳定结构和共价键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与本节课中碳原子成4个键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碳原子形成单键、双键、叁键时的空间构型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从启下的角度来看:有机物的碳原子成键特点以及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以及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①学生在必修二的学习中对简单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②不足之处在于对较为复杂的有机物结构显得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三、指导思想:①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分组进行活动和讨论归纳,教师在本节课中主要起引导和评判的作用。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模型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不同成键方式下的有机物结构特点,其中尤其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搭建、翻转、比较球棍模型,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具体的认识。③同时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讨论、比较、归纳,并注意教师的引导(提示和提问)应当具有层次性,使学生的知识很自然而然地形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掌握有机物的空间构型(2)能够识别饱和碳原子和不饱和碳原子.(3)能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简单的分子,知道分子结构的差异导致同分异构体间性质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分组合作,师生互动,通过搭建有机分子模型,让学生建立立体化学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结构影像,培训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有机分子三维结构的发现历史,体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发现事物的奥秘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2:教学难点 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用心

爱心

专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回顾知识】展示CH4、C3H8、C2H4、C2H2、CCl4的结构式,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1:都有碳原子2:结构上都是围绕着碳原子为核心(反馈:有机物以碳原子为核心的部分构成了有设计意图

回顾高一知识,使学生能够从熟悉的知识来进入这堂课的学习

提问 1:这些常见有机物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解释】为什么碳原子成键数为4,对学生进行引导:①写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②分析碳原子要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要的电子数目(提问)③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几个共用电对,几个共价键(提问)【追问】碳原子可以以哪些形式成键,举例

【小结&板书】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易跟多种原子形成共价键。

2、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

3、可形成单键、双键、叁键 【过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① 在纸上写出CH2Cl2可能的结构式有几种可能结构② 用手中的球棍模型搭建出CH2Cl2 的结构,和其他同学的模型比较,看有几种可能结构③ 和CH2Cl2可能的结构式进行比较,看看发现了什么问题,讨论分析 【解释】有机化合物是立体的机物的基本骨架结构,这个骨架结构叫做碳架)2: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成键且总数为4

【动手动脑】1:写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3,4:分小组讨论(提问后反馈)

【思考,大家讨论】学生归纳,[教师反馈,引导(成键

数目、类型角度),修正] 【动手动脑】1:写出结构式

2:动手搭建模型(注意不同

颜色的球代表不同颜色的原

子)和其他组的同学比较搭建出来的模型是否不同,分

析原因3:把模型结构和结构

式比较,发现问题(适当引

导),分析讨论原因 【师生共同归纳】学生归纳,用心

爱心

专心

循序渐进,逐层推进,引导学生自己从已知的知识去解释为什么碳原子会成4个键

通过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为有机物的立体结构知识的引出做铺垫

从二维到三维,切身体会有结构,不是平面的结构;结合[教师反馈,引导(成键数目、机分子的立体结构。归纳出,修正] 有机物三维结构的发现史进类型角度)有机物是立体结构

行简介。【归纳&板书】二:有机物的结构是空间立体的结构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技巧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技巧

摘要:偶发事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突然意外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冲击性、紧迫性的显著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由于事出偶然,没有事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往往都是一些棘手的事件。教师正确、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对于协调、控制学生个体和群体进行有效教育,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时代新人,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

偶发事件

特点

处理技巧

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在教育过程中突然意外发生的一种特殊教育现象。它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它是由教育领域内部偶然因素或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对教育进程的发展有加速或延缓作用。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件复杂的自由度较大的创造性活动,然而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寻找筛选确定一种最佳的教育方法,这确实是一件难度较大的教育活动。偶发冲突的处理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这样说,倒不是认为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不可琢磨、无章可循的,诚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偶发事件的处理有一定的方法,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加以运用。

一、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特点

偶发事件表现形式多样,从性质上讲,有的是积极性的,有的是消极性的,有的是纪律性的,有的是伤害性的;从动机上讲,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无意的;偶发事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总的看来,偶发事件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突发性。尽管偶发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大都有一定得先兆,但因偶发事件的发生常和社会自然地重大事件,师生家庭的重大变化及本人的意外遭遇联系在一起,由此,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伴随偶发事件的发生,人们总有出乎意料的感觉。

(二)偶然性。偶发事件的孕育发展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潜在性。这类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怎样的场合、发生在谁的身上以及发生的性质程度都是难以估计的,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相对于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所碰到的问题来讲,偶发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低,有较大的偶然性。

(三)冲击性。偶发事件的发生及其发展趋势往往会产生一定得影响,震撼人们的心灵,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对个人来讲,或许会对他的思想品德和个性才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班集体来讲,偶发事件会产生振荡效应,有时会冲击大多数人的思想,甚至改变人们的观念。尤其是那些反响比较大被称之为“爆炸性新闻”之类的事件,冲击性更为突出。

(四)紧迫性。偶发事件发生突然,有时来势凶猛,震动性大,涉及面广,对人们思想有一定冲击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对积极地偶发事件要因势利导,及时强化其良性作用。对消极的或有伤害性的偶发事件要随机应变,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产生不良结果。

二、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巧妙处理

教学活动是活生生的,有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干扰”正常教学进程的偶发事件,这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教育机智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将偶发事件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化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的教育契机,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虽“偶发”而“自然”。即便是那些恶性的、消极的偶发事件,只要教师冷静沉着、善于引导,同样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巧妙、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反映了教师的教育创新,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无论是什么触发对象,什么性质的偶发事件,我们都应冷静思考,并理智耐心地加以处理。一个高明的教师总能够充分认识并挖掘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从而化弊为利,变被动为主动,使偶发事件统一于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这里,根据教学经验及见闻,浅谈几点巧妙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以为引玉之砖。

(一)因势利导,调和情绪。

我们知道,当思维朝着一定方向进行时,要它立即改变方向,那是不容易的,只有充分引导它才能向另一方向进行。处理偶发事件就应从偶发事件本身的积极因素出发,调好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情绪,因势利导,使学生“移情”于教学。比如一位教师走上讲台,正准备上课,发现不少学生正为昨晚看完电视上的女排比赛议论纷纷,激动不已。于是,他立即改变了导课方式,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讲道:“同学们,中国女排的胜利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荣誉,它证明了中国人的伟大,但是我国的科学技术、经济建设还很落后,我们也要有女排这中拼搏精神,抓紧每一分钟,听好没一堂课,好好学习,才能在将来为繁荣祖国作贡献。”这里,教师正是抓住学生这一偶发事件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将其巧妙地引到教学中来,调和了学生的情绪,使之趋于平静,专心听课。

(二)巧设疑难,变退为进。

偶发事件有许多是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忽然提出一些难题或怪题,或追问一时遗忘的问题。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可以不必急于回答,而是巧妙地反过来把问题抛给学生思考,把直接解答的机会变为启发学生思考的最佳契机,最后再综合学生的解答而得出结论。

有位教师上《朱德的扁担》一课,正上到高潮时,忽然一个学生问道:“老师,那时人们很穷,读不上书,怎么知道„朱德记‟三个字呢?”这个精细的问题,也许教科书的编者也没有想到,这位老师没有丝毫准备,他机敏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是呀!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多巧妙的语言!好一个“是呀!”有惊讶,有肯定,有赞赏,更有对全班同学思维的激发。全班同学都随着老师的反问陷入了沉思,同时也为教者赢得了思考的时间。

(三)自然转移,巧妙回避。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会连续提出一些与教学联系不大或毫无关系的问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教师围着学生的问题逐一回答,往往会影响正常教学,弄不好会出现僵局,随意教师应该掌握主动权,适放适收,待机转移话题。一次,一位教师教科文《画鸡蛋》,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有位学生问:“达芬奇和他的老师为什么留着长头发,而我们却不留?”老师说:“过个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的习惯就跟他们的不一样。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是什么呢?是他们的专心学习的精神。”这里,教师用自然转移的方法,不具体地回答他们留长发而我们不能留的原因,而转移为不能学他们留长发而学习他们专心学习的精神,圆满地解决了很难正面回答的问题。

(四)、幽默圆场,自嘲解脱。

当偶发事件发生,课堂上出现僵局时,教师的幽默语言起着很好的缓和气氛的作用。一个小学算术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他莫名其妙。坐在前面的一位女生小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这时,这位老师自己一打量,发现第四颗扣子扣在第五个扣眼里,难怪学生如此大笑,不是让老师难堪吗?但这位老师很很幽默,他煞有其事地说:“老师想心事了,匆匆忙忙赶着与你们——来——相——会(似唱)。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笑的,昨天我们有的同学做练习时,运用算术公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的。”这位老师幽默、自嘲的语言既为自己解了围,又批评了学生不认真做作业的错误,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这位老师的机智才能确实令人敬佩。当然,运用幽默自嘲的语言必须注意分寸,才不至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降低教师的威信。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我们常会遇到,处理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个总的前提,老师要热爱学生,一切教育只能从爱开始。有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论遇到怎样的偶发事件,都要从学生出发,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的班级,老师才会管理得轻松学生才会生活得愉快,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和智慧一起去面对在教学管理中凸现的偶然的火花,灵活地“激爆”出巧妙的处理方案,使之化险为夷。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社基础教育部编.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袁俊昌编著.人的管理科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3]李家痒.学校管理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4]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四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的特点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的特点

1、创设学习情境

2、体现案例教学

3、突出合作学习

4、拓宽课程资源

5、应用信息技术

第五篇:《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课主要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3.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近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毕竟高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是零乱而不系统的。

4.教学目标设计:(1)基础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5.教学过程设计: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

①实验仪器及药品

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的煤油中)、一端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酸化的高锰钾溶液、酒精灯、试管、带橡皮塞的尖嘴导管、镊子、小刀、滤纸、铁架台(带铁架)、火柴等。

(3)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

①C2H6O的同分异构体的球棍模型:

这个问题主要让学生明辨有机分子式和化学物质的对应关系。

②定量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式

这个问题主要让学生明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③乙醇和水都可以跟钠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明辨官能团的性质,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④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明辨催化剂性质,以及乙醇可以被弱氧化剂氧化(4)教学过程:„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2)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3)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 „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

(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 „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H不活泼

(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

(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多媒体)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动画)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化学键的变化

(投影给出乙醇的结构式,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断键位置)„师‟乙醇与钠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类反应? „投影‟钠与乙醇、钠与水的反应的比较

结论: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多媒体)2.乙醇的氧化反应

点燃

(1)燃

烧:C2H5OH+3O2 2CO2+3H2O

(想一想)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的有机物一定是烃呢?(多媒体)(2)乙醇和催化氧化: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课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效果的认可,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要求教师和学生认真反思自己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进行自我评价,为开展探究式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7.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达到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本课来说,有以下体会:

(1)食物中有机物的获得遵循了这样的学习线路:生活→化学→生活。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再过渡到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中的直接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激发起直接兴趣才能维持抽象知识学习兴趣。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后及时与现实生活事例结合,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体会到化学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时,就能使兴趣持续,从而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2)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认识学生解决某些新知识的能力与其具备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必须要时时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立“支架”帮助学生克服差异,让学生能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微观机理的宏观化,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反应机理帮助很大。

(4)学生的实验探究,在新课程学习中得到很高的重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做中学”远比教师只做演示实验印象来得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些适合学生探究的实验,以便更好地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更乐于学习化学。

下载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堂教学设计.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好数......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大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 【纲要】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中活动设计初探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吸取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而形成的创新性历史课......

    3_生活中两种_常见的有机物_教学设计_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 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乙酸分子......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5篇范文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的教学设计 甘肃省岷县第二中学陈新平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

    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

    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李双 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小学艺术综合课,以榴花小学杨丹老师《秋天的叶子》一课为例,教......

    浅谈:如何根据初中生特点有效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初中生特点有效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一切事物均感兴趣,但缺乏自控力,造成了初中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走神、听课质......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开题报告日期:2005年9月17日出处:都城中心小学作者:余丹妮编辑:heyq阅读:1442次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