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最终5篇)

时间:2019-05-12 22:0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第一篇: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国民素养却在逐步的下降。努力提升国民的核心素养,成为摆在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提升,更是国家的未来,是强国梦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培养“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各学段培养学生应当具备的各种品格和能力。而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应有怎样的策略?怎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在核心素养下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明确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素养的涵义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我国在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两文件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培养“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的核心素养。美国在最新版K-12体育课程国家标准中,提出的新版体育课程标准目标是:“养育有知识、技能和信心的具备体育素养的个体,使他们享有终身健康的体育活动生活方式”。素养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各学科课程的学习所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涵养,它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理念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1.1 从素质教育到素养培育的转变

素质的人本身具有的和后天培育获得的身体及人格上的性质特性。是人性之本和能力之源。是应该培养成什么养的人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开展状况很不乐观。而核心素养是培养一个人的整体修养,是道德品质、外表形象和知识水平及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从素质教育到素养培育的逐步转变,主要是强调知识、态度和能力的统整。是通过规划、设计与培养的课程教学,从而达到素养的“教与学”,建立起符合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得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态度是知识与能力的乘方。态度是积极的,其知识与能力将会产生倍数的效果,反其则会产生较强的负面效果。素养的外延特质描述相对较容易,而内隐的动机、态度、情感、价值就不容易观察和测评,只有在理论的建构和实践相结合下去完善和

探究。

1.2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

核心素养指的是能在异质团体中的互动、能相互地使用工具、能自主自律学习的能力行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培育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自主发展是对自身身体、心理和学习方面素养的培养;社会参与中的社会性,能更好的处理好个体人际关系、个体与团队、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等之间的关系;文化修养是一种带有工具性的能力培养,应用掌握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

1.3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是其存在的基石。没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渗透,将成为一句空话。那么,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呢?目前的研究定义认为: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了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

当前教育正从外延转变到内涵,从素质教育转变到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培养,从口号转变到课堂教学实践的落实。各科课堂教学必将担负起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任。学科课程教学将在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引领、指导和辐射下开展,充分发展其育人价值,把人的终身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把“教学”上升为“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体育课堂教学应更加关注团队合作参与、实践创新、自主发展等能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以下优势:

(1)体育学科虽然是一门副科,但它是学校教学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它贯穿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唯一从幼儿园到大学不间断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它能更好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教育,能够系统、完整的对人的发展作规划,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2)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平时的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为当中表现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外在表达,人际交往等,是在社会实践当中进行的。这种表达方式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方式更相近。是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素质练习和实践活动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各种具体有实际的行?榉绞剑?有针对性的进行核心素养的统整培养,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

拟的。

(3)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教育教学手段等因素很丰富,它能很好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相结合。如中长跑课堂教学中,对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的培养等。体育学科承担着培养具有“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人”的重任,提升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养成健康行为和健身习惯,培养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只有更好的健康行为和健身习惯,更好的身体条件,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促成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培养高分高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厘清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采取多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从三个维度和6个指标进行建构(见表1)

3.1 培养体育情感与品格

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体现在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方面。例如:是否喜欢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所以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体育兴趣展开,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培养自主健身的行为,让参与者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体育品格则更倾向于体育精神,例如:学生在中长跑学习中,因为在训练中它的路程长、消耗大、训练苦、易疲劳等因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刻苦耐劳、顽强拼搏、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体育优秀品质。而在球类项目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奋斗拼搏等均属于体育品格的范畴。

要实现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与品质,应注意如下方面:一是:要注意教学的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在开展趣味性和游戏的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学习者对体育的兴趣,让学习者感觉到在学习中能活到内心的愉悦,达到身心的满足感;在跳高等挑战类项目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习者的挑战精神,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在团体合作类项目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习者的团结合作精神,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二是:注意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培养工作,在低年级段的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往往会让学习者更加感兴趣,更容易投入,取得更理想的培养效果,而针对高年级段学习者则采用竞赛法更为合宜。

3.2 培养体育运动能力与习惯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者体育运动能力与习惯,关键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学习者的专项运动能力,培养学习者的运动水平和运动兴趣,养成学习者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一是:要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低年级段的学习者要有明确清楚的培养目标,不能急于求成,适得其反,打消了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更好的掌握了动作技术方法,才能更好的在练习当中培养兴趣,培养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是相辅相成的。二是:在运动习惯的培养上要注意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在课余及周末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通过观看电视比赛节目,参与社区组织的现场比赛等形式来培养运动习惯,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如登山协会等)来提高运动能力与养成自主健身习惯。

3.3 培养体育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缺失,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在有效的培养上,一是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注意健康知识的渗透,例如:在课的准备部分,让学生了解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意义,养成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健康行为,避免未热身就?⒓釉硕?的不健康行为,再如在教授篮球传接球技术活动过程中,及时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采取怎样的迎球动作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在体育教学前组织学生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性检查等行为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导致运动损伤潜在风险,以及排除和降低风险的存在。二是在学校层面上,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全面掌握对健康知识的理念架构,促进学生良好健康行为的养成。思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存在的问题

(1)首先是教师的观念转型,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能从“学科教学”逐渐转向“学科教育”。明白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能做到全面的看待每一个学生,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了解学科本质是什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把学生带向远方。

(2)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体育品格的表现要好有差。缺少责任意识和赞美他人良好品质。例如,在收腹连续跳垫子练习中把垫子撞到后,该学生主动将垫子扶正后才离开。这一很小的举动,却恰恰说明该学生有明显的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教师应及时的表扬,以激励和引导其他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分组比赛中,不能正确的对待成功与失败,对待本组的失败感到沮丧,甚至去埋怨同组成员的表现,不能给对手掌声,未理解同场比赛的真正含义。

(3)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过程中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实践把握还有待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器材的利用及摆放都很合理,却在课的结束部分,未能安排学生收还器材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的提醒注意运动安全,但缺少安全防范知识和行为的具体引导。

(4)注重运动能力的培养而缺乏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学生通过练习和参与,提高了自身的运动能力,但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清楚各种练习是要提高什么样的能力等,需要教师在这方面进一步强化,让其知其然。

(5)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健康知识的渗透不够。应注重渗透的时机,把握传授的内容,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在设计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篮球的传接球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应了解准备姿势的手型,教师要把手指挫伤及预防知识及时的渗透,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有专家指出:“教育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结构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素养不是知识、技能、态度的叠加,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是与情景间的因应互动的渗透。核心素养不但强调了人的行动与学习能力,更强调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反省和思考能力,它凸显出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联系中,强调态度和反省能力,它决定了对知识、能力的培养效果。在中国教育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教育,应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进行,它是人生理想、信念和态度的综合的反映,它所倡导的那些品质,正是人积极生活态度的完满体现,拥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必将对个人的素养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四中学)

第二篇: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点滴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点滴

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深入化学课堂听课,你往往会有一种感觉,好像化学课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两样:或不做实验,或以讲代做,或学生分组实验,其实验技能的缺陷便暴露无遗;新授课与习题课一样,题海茫茫苦做舟„„化学课的特点在哪里?化学课的特点就在于必须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观察表象,通过理性思维抽象出具体的理论,再通过具体的原生态问题,得到建构和升华。显然,把活生生的化学仅肢解为知识,而又把知识的获得归结为习题的训练,这样的化学是没有魅力的,这样的化学课背离了化学的本质和特性,不是没有魅力的问题,关键是不能形成化学学科素养。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它是以缜密的实验为基础,以近乎抽象的原子分子理论的理论为基础。正因为化学的这种特点,它在各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肩负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教学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众所周知,知识只是载体。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获取终生受用的化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才是化学教学应有之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形成的品格和素养。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以化学教学为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实施“尊重的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即我们所说的尊重的教育,它包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化学概念,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原电池”的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基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电池放电精彩片段,学生观看之后就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譬如:为什么小小的电池可以供电,当看到纽扣电池的作用时就更想找到原因了,发现了这些神奇现象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这就初步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接下来,可以再做一个实验,由学习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苹果电池,橘子电池等。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电”是怎么产生的?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传授化学思想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化学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体会和掌握主要的化学思想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学什么,怎样用科学思想方法解决繁杂的实际问题,化学思想方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学中有效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和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例如:守恒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在高中化学教材中运用电荷(电子)守恒法有多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等。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渗透“守恒”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为学生未来生涯搭桥铺路。让化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能力是现代课堂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化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以增强整体的合作意识。努力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使同学们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汲取了大家的智慧,受到大家的尊重的认可。例如:在“研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如何设计原电池,如何在探究中体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得出探究结果等问题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当然角色还可以轮流互换,这样既体现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做,让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采取这些举措,其目的不只是促使学生相互合作,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提高交流、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质,为学生未来生涯搭桥铺路。

(四)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激活学生的生命的灵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果把学习化学知识作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们对学习化学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从这一点上化学课外活动有优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激活学生的生命的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分子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文章、动手参与家庭实验,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化学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化学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化学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课外活动所提供的内容,一般都有趣味性和思考性,因此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规律,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我们化学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起重要作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化学学科,它的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价值观点所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与挖掘,必须让它来滋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第三篇: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秦志兴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标与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探讨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科学素材为媒介,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以科学论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合作探究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情境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课程标准

最新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学科教学不应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应同时指向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情感等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紧密联系教学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基于课标与教学发展的趋势,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粗浅探讨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以科学素材为媒介,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物学中的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在较好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素材,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生命世界和生命现象,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

例如:本人在教学《生物的生殖——减数分裂》时,这是理解生命如何延续的关键一节,理解了它也就理解了生命孕育的本质,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在上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用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信息如何传递的。首先教师要选择三对男同学和三对女同学(每对最好体型特征相像的,代表姊妹染色单体),然后每对中抽出一个同学组成一个“精原细胞”,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背靠背用胳膊勾起来,代表一条同源染色体,男同学代表来自父本的,女同学不代表来自母本的,教师在一旁讲解,当讲到染色体进行复制时,“精原细胞”中的每个同学就寻找事先安排好的“姊妹染色单体”,“姊妹染色体单体”要面对面抱在一起,当教师讲到同源染色本分离并自由组合时,每条“染色体”中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并分别到不同的“初级精母细胞”内,以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完成,以后的过程以此类推,采用这种模拟实验的方法,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生命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同时,教师还要在其中作出假设,加入姊妹染色单体在分离时没分开,那么会怎样?这种多了一条染色体或少了一条染色体的细胞会发育成一个健康的个体吗?那么你应该怎么样珍惜自已健康的活泼的生命呢?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科学素材,通过不同的形式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健康生活。

二、以科学论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在生物教学中结合合适的内容设置科学论证的过程和学习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本人在教学《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提出了“在以前的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很严重,都认为是母亲决定了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如果生不出男孩,女人的地位会很低贱”的民间观点,并询问学生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安排了三个环节对此观点进行了求证:1.人类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观察学习人类染色体组成图。2.结合学习过的遗传示意图,请学生写出人类性染色体遗传图解。3.请学生结合人类性别染色体遗传图解分析“母亲决定了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学生一步步的学习分析过程实则是一个科学论证过程。针对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议题,教师可以围绕科学论证过程,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展科学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能够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与规律,审视或论证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议题,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以合作探究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积极主动获取生物科学知识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本人在教学《酶与ATP》一课教学中,按照座位6人一小组,分组合作讨论以下的问题。资料1:斯帕兰札尼实验。问题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有什么论据支持你的结论?资料2:欧洲酿酒过程中的发酵问题。问题: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资料3: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实验。问题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有什么论据支持你的结论?问题3:你对巴斯德的实验有什么质疑吗?资料4:李比希的发酵实验。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结论?过渡:他们的争论被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平息?资料5:毕希纳的实验。问题1:请简要写出毕希纳的研究过程流程图?问题2: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问题3:你认为毕希纳只凭上面的实验能否说明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细胞的作用一样呢?你能否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加以证明?资料6:萨姆纳提取纯酶实验。问题1:研究的是哪种酶,如何确定的?问题2:如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过渡: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你认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资料7:科学家又相继获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并证明它们都是蛋白质。问题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有什么质疑?资料8:切赫和奥特曼的发现。问题:说出酶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各成员认真阅读相关材料,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小组的见解。老师整个过程给予及时的点评、引导及肯定。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参与评价和补充。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活力,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团队合作学习能力。

四、以情境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知识内容中蕴含的价值教育内容,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细胞癌变》一课时,本人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的生命更持久,你觉得你需要什么?学生想到了健康、习惯、自由、财富等,热情高涨地参与讨论,因为这是与他们生活、理想密切相关的内容。随后,本人通过二战日本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长期处于强辐射的环境中会有什么危害?。结合导入环节的问题,学生很快体会到了细胞癌变的危害。这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对生活需求的思考”进行相应的情境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自身“体会”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生活甚至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围绕社会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做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积极向学生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从重点关注一个或几个核心素养开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创新生物教学组织实施方式,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

第四篇:浅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三个方面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明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主要论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活动、交际为切入点展开,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18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为2016年2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发布。教师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和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认为课堂教学要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要以学生主体意义探究为目的,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创意表达”素养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即运用语境式整体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口,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好动,学习到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并且接触知识的渠道多以形象记忆为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选用生动有趣的事例辅助教学,创设有利于小学学习英语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会比枯燥机械的语言操练大得多。这样的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陕旅版小学英语有关Shopping的话题时,创设一个去超市购物的具体环境,借助超市服务员和顾客的购物情境来学习句型和对话内容,描述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让学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更关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由此体现了“生态意识”学科素养的价值性。

二、问题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问题解决”“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为什么要提倡“问题化教学”呢?

首先,问题化的学习途径能灵活地培养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对其文化背景及语言特点不太清楚,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出现了死记硬背的现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其次,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同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进行问题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高级思维能力。

再次,问题化的学习,能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不是“假装学习”,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陕旅版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4 At table中的餐具时,和学生探讨中西方餐具使用差异,教师在课堂上提问:Where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 use to eat? How do you use the chopsticks/spoon?和 Where does Colin come from?What does Colin use to eat? How does Coli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用这样的问题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展开对本课重点句型的探究、学习、训练。

三、加强英语交际口语训练,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习得,而文化意识的培养更需要交际来实现。而且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教育,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

四、精心设计学科活动,渗透“实践创新”

活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结合学习内容和特点,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精心设计活动。通过任务让学生在语言训练和交际中学习语言知识,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缺乏学生任务性的活动。

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以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在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享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W过程中,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善于合作。

(二)重视对认知情感态度的教育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重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提升教育,因为一个人的情感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润滑剂”,只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

总之,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探讨、落实是一项长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探究,探索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核心素养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为他们未来英语的学习及应对全球化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砾文,王雪梅.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2).[2] 张诗雅.深度学习中的价值观培养:理念、模式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7(2).[3] 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J].教育研究,2016(7).[4] 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5]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成都盐道街中学

邱有义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盐道街中学

邱有义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随着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近期讨论的主要课题。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观念也有了很大突破,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热点。那么如何构建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呢?我谈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 体育课堂 有效教学

前言: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课堂教学网首席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专家的解读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线的教师不仅仅要在定义理解上下工夫,还要积极地进行实践研究和分析,以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与操作能力,提高实施手段。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本人认为体育健康课堂有效性应表现为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收获明显;教师上课轻松,组织有条理;器材和场地利用率高,无资源浪费。换句话说,教师在相对轻松的工作状态下,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下,能充分利用所有场地与器材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要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一、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1.学生与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但新的模块教学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选择和自主性,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学生以前没学过的技术或以前学过的但现在又有所提高的;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要求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得当与否

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原本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在不断地彼此交流、相互竞争中巩固技能,获得参与的乐趣。好的课堂参与气氛不是简单形成的,它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长期和谐的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在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下,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参与的个体来说,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活动的新资源,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团结协作。总之,在这样的课堂参与氛围中,学生主体更加易于克服参与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自信心不足、害羞等,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提高自己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要求的机会。在课堂中真正做到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始终贯穿于课堂,因此,一切评价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表扬。中学生更在乎的是深层次的评价,如人品、态度等;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

3.时间、场地、器材的保障

每个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都会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一定的努力方向,然后才开始对新内容进行探索,进行相互交流合作,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但也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形成“放羊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表面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但却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有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致使某些活动不再产生良好效果时,应及时调整练习条件。要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和辅助器材,用新异刺激手段和安排适宜练习环境,尽快排除干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体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教师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体育课的特点是不停学习与不停的实践的反复循环,老师一味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学练,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老师的主动参与会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

(二)整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1、改革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大面积提高。

(1)分层次教学。体育实践课通常在操场上进行,具有的空间大,外界的干扰素多的特点,而体育教学只有组织得十分严密,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才能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①教学目标分层

对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的做法是教学目标层次划也是采用“名号暗层”的隐性方法,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学生一些潜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又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同时又根据学生的层次不是静止的、变化的可变的观念对学生技能和掌握知识的水平定期的检测,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调整,以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②学生分层

对教学对象的层次划分主要是依据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分层,同时也考虑心理发展需要。主要采用教师指令分层法(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个性特征,把学生分成相应的练习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难度要求的练习,达到目标者上升一个层次,未达目标者下降一个层次。)和学生选择分层法(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能力和技术水平自己选择练习项目和难度,升降同上)。在教学前通过问卷调查、查看有关学生体育档案资料以及咨询相关班主任的途径进行学生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的情况的了解,目的使分层更加合理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分层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也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如耐久跑教学中,按体能分成好中差三组。又如跨越式跳高复习课教学中按学生实际能跳的高度,临时组成三个高度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使个层次的学生能跳起来摘到自己的“桃子”,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每个层次都应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2)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组织教学形式,①按性别分组教学

性别差异是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差异。男生在速度,灵敏性,力量上占优势,而女生在柔韧,协调性方面占优势,男生积极,灵活反应快,但是自控能力差,女生细致,好静自控能力强,但是惰性大,怕累。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将男女同学分两组,明确各组的目标,有区别的进行练习。B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公开各组的标准。让男生集中精力,勇于超越;让女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赶超男生,确立自信心。C男生组和女生组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以促进男女生练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还可考虑到学生性别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如中学选修内容教学中男生选择武术足球手球等,女生选择羽毛球,健美操,艺术操等。

②按体形分组教学。中学生的体型大致可分为矮小型;肥胖型;瘦高型。学生不同的体形往往具有不同的动作行为特征。在体育课上矮小型善于技巧练习,身体比较灵活柔韧性较好,但缺乏力量。肥胖型适合力量型项目,如投掷类练习。瘦高型学生善于跳高,跨栏,跳远。体育课的教学应对此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2、改变评价方式,提高参与积极性

我们的做法是分层评价,因为其特点是评价者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并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了不同标准的评价。该方法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下学生的自学、锻炼情况,方法注重了学生平时的评价内容加大了综合评价的力度。从而使评价更为合理、公平。经过试验尝试和总结分层评价得到了完善和补充,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得到了公平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快乐,树立了信心,增强了练习、尝试的勇气。经过实践尝试又将评价方式的调整为学生自评、组评和师评三个评价途径。同时加以“课堂学生行为记录卡”和“学生体育成长记录袋”两种课堂管理策略,保证了评价的公正、公平性,两种方法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和上课的动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体现先进教育理念,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

    浅谈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浅谈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拜读张华老师的《论核心素养的内涵》一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的几点认识。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

    化学课堂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

    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堂常规的教学效应

    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堂常规的教学效应 安定区香泉学区西寨中学 吴晓霞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课堂常规应更新观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农......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1 今天我到XX市解放路中学参加了XX市校本研修暨课题研究培训会,参会人员大多是县级教研员和学校的中层领导。还......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评价中的启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下面我先谈一下对我市组织的初中学段学科素养考试的认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科学技术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为了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