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

时间:2019-05-12 22: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

第一篇: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

课题: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

3、例4。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瓶盖、水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2.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出示例3)

师: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二、认识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绍: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实验:大约是18-20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学“1升=1000毫升” 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1毫升和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1000毫升=1升 1升=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3.填空:

4升=()毫升 2000毫升=()升 9升=()毫升 5000毫升=()升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第三课时

课题: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练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教学难点:

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2.出示练习一第1题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一第2题。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二、练习指导。1.第3题。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2.第4题。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3.第6题。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4.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的?有什么技巧? 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第9题。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每个量杯中液体各有多少毫升?你是如何读出数值的?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毫升?比1升多吗? 7.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8.第11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让学生先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5岁儿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3)注意用药安全。

三、布置课后练习: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四、全课小结。

你现在对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认识?

第二篇: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升与毫升》教案.doc

一 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生活,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课时:

3课时

第2单元—1

第1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科书P1~2页例1例2和试一试,第3页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使学生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1升的建立。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量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大水壶、杯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讲述: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冠亚军比赛,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喝酒比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2杯就开始摇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狮子不服气地嚷:“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酒仙!”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认输,吵起来了。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的有理呢?

估计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答案:①老虎喝了5杯还没醉,狮子才喝两杯就醉了,所以老虎的酒量大;②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应该是狮子的酒量大。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教师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估计学生都会认为大杯子盛的酒多)。

教师说明: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水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大杯子的容量比较大,小杯子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想一想:老虎用的酒杯和狮子用的酒杯谁的容量大?

第2单元—2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水壶,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

(估计学生可能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想到先把一个水壶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水壶,如果水溢出水壶,说明第一个水壶大,如果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壶大。)

你能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容器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3、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教师取一水壶问学生,你能说说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估计这一问题对于初涉容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视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提示方法: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小组活动,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交流:你们倒了几杯?因为每组学生的杯子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倒出来的杯数也就不一样,有的是5杯,有的是4杯。

引导学生认识到:同样的一壶水,因为杯子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倒出来的杯数也不一样,我们能不能说,这样的5杯就比4杯多?(不能)所以,我们能不能说老虎喝的5杯酒就一定比狮子喝的2杯酒多?(不能)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既然我们不能简单的从数字上来判断容量的大小,那么容量是不是也有一个统一的单位呢?请大家拿出自己带的容器,仔细看看,容器上是否标明了容量是多少?容量的单位是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组织交流:估计学生能够发现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和容量单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单位升(介绍L)、毫升。

说明:这些容器里盛的水、油、饮料等都用升做单位,在数学上,计量液体多少时通常用升做单位。

2、认识1升。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升”这个容量单位,1升究竟是多少呢? 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学生仔细观察)

小组活动:把准备好的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第2单元—3 小结: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试一试:p2将一升水倒入同样大的杯子中,大约能倒几杯?

2、练一练:

(1)准备三个如P3,教师取出如P3,第1题的差不多的三个杯子,哪个的容量最小,哪个的容量最大?

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上台倒一倒、比一比的方法得出结论,进一步体会容量的含义。

(2)说一说:

下面的容器各可以盛水多少升?

3、练一练:p5(1)差不多的3个杯子,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再按照图示请学生上台操作,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第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另两个杯子的容量一样大。你的估计正确吗?(2)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说说你的理由。

(3)指名读一读,说一说,体验不同大小容器的容量,同时感受容量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

五、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老虎和狮子要举行第二次比赛,你认为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定?

六、实践作业。

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板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

容量 升(L)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教学后记:

第2单元—4

第2课时 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教科书P3~4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并初步形成1毫升的表象,知道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进行升与毫升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1毫升的表象。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升与毫升的进率。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挂图 量杯、滴管、各种容量不同的容器若干只。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单位升,能说说1升水大约有多少吗?(指名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物体说一说。)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容量单位——毫升。(板书:认识毫升)

二、新知探究。

1、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以毫升为单位的容器。

2、讨论:这些容器里的容量是以什么作单位的?

3、交流:让学生说说观察后发现了什么,知道毫升是什么吗,你对毫升了解多少?(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4、说明: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说明毫升是在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可以用“mL”表示。

三、活动尝试。

1、让学生动手在量筒里倒入1毫升水,并仔细观察,初步感知1毫升水有多少。

2、先让学生将量筒里的水倒出,再用滴管滴出1毫升水,并数数大约有几滴,然后说说对1毫升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毫升是个很小的容量单位,通常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

3、认识量杯上的刻度。让学生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说出每个量杯里各有多少毫升水。(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4、探索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第2单元—5

让学生找着书上的要求操作,先把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再思考1升等于多少毫升?

5、汇报操作结果,得出1升=1000毫升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个容器里的药水各有几毫升,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容器里的容量分别是多少。(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一下。)

3、做“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把50毫升水分别倒入自己带来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在哪里,然后和组内的同学交换容器,估计一下其他同学的容器里倒入50毫升水后,水面大约在什么位置,再动手验证一下,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4、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5、做“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图中的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正好是1升,然后再说说自己带来的饮料需要几瓶。

6、做“练习一”第5题。

根据学生带来的饮料,选出几个容量是100毫升的,让他们喝一喝,看看要喝多少口,并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五、全课总结。

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

六、课堂作业。

补充题。填空:

1升=()毫升 3升=()毫升 8升=()毫升

4000毫升=()升 10000毫升=()升 200000毫升=()升 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mL)1升=1000毫升

教学后记:

第2单元—6

第3课时 练习一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教学难点:

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深化认识升与毫升。

1、做“练习一”第6题。(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打勾。(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2、做“练习一”第7题。(1)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2)指名口答。(3)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一”第8题。

在括号里填“L”或“mL”。再交流回报

4、做“练习一”第9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指名口答。

(2)请每位同学思考,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思考后全班交流。

二、升与毫升的换算。做“练习一”第10题。

第2单元—7 在○里填上>、<或= 900毫升○1升 6升○6000毫升 3升○2500毫升 7000毫升○8升(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三、解决问题。

1、做“练习一”第11题。

认真审题,选择必要的条件,解决“这瓶止咳糖浆够一个5岁儿童服用3天吗?

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课后作业。

一、制做量器。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认识升)

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113升,升,升,升各是多少。

244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

二、补充题。(1)填空。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30升=()毫升(2)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3)解决问题。

第2单元—8 ①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②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2、实践作业。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练习二

容量单位:升(L)毫升(mL)

1升=1000毫升

第2单元—9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部分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都作为量与计量的内容并且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有以下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另外,主要考虑9月初,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倒水”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活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教材的这些内容,不是教师教学的文本,而是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学生活动结果的预设。课堂活动中,教学千万不要介绍比较的方法,而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学会比较的方法。第二个数学活动,首先比较两杯饮料多少。教材出示了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而且装饮料的高度也一样的两个杯子。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说说看,可以怎样比较”的要求。同样通过两个同伴谈话的介绍,把这两个杯子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大的杯子里进行比较,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量杯和量筒的内容。在认识了不同测量工具、知道了升和毫升及它们的字母表示后,教材设计了“把两个杯子中的饮料分别倒入量杯中”,让学生学习读量杯的刻度,了解饮料的多少。最后,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1题是直接读出量杯和量筒液体的多少,并填空;第2、3题都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其中第3题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两个杯子里的水变的同样多。教学活动中,用量杯和量筒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学生如果提不到,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进行。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它物品,并注意安全。

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教材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要求是:“在100毫升的量筒装入100毫升水,倒入1000毫升的的量杯中„„”,问题是“几次才能倒够1000毫升的水?”。这里要特别注意,不是装满100毫升或1000毫的量杯或量筒(装满就多了),而是装入100毫升的水和到够1000毫升。在学生实验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1000毫升也叫1升,从而得出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的关系式。最后,教材设计了现实生活中与升和毫升有关的问题。第二单元 除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及连乘的基础上安排的。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整数除法的单元。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简单应用问题。按照《课标》要求,小学结段只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因为中学也不再学习整数除法运算,实际上也就是说关于整数除法的笔算,学生就学到这为止。这一要求比《大纲》降低了不少的难度,删去了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和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三位数及难度较大的商中间、末尾有0的复杂计算。从教材安排来看,《大纲》版教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一般需要24课时(口算

3、笔算

19、整理2课时)课时左右。《课标》教材安排了12课时,时间比《大纲》版教材晚安排一个学期,且又降低了计算的难度,这对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根据本套教材的整体设计,同级混合运算(加和减、乘和除)都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所以,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问题也都安排在本单元。另外,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探索乐园,单元最后设计了参观植物园的综合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思路:一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现实的问题情境;三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小学阶段数学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首先是因为这是学生最后一次学习整数除法笔算,并且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基本上包括了多位数除法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只要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具有了自主进行知识迁移,探索多位数除法笔算方法的基础和学习经验。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笔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在交流、讨论的活动中,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建构过程,理解算理,形成除法笔算的一般思想方法。说它是难点,主要是因为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比,除的过程中由于首次试商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调商等,不但计算枯燥复杂,而且难于理解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所以教材坚持“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的原则,教材首先选择了学生都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淡化计算的枯燥无趣,同时,把“估算”、“估计商是几位数”贯穿在整个单元计算学习中,一方面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利用估算的结果解决竖式计算中商的书写位置等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挖掘教材中的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灵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方法,积累学习计算方法的经验。

本单元教育目标:

1、会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除法,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说明结果的合理性。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情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于数学方法来解决。

本单元共安排了12课时,其中除法安排了7课时,乘除混合安排了3课时,探索乐园安排1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

本单元是在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初步认识了线段、直线、直角和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垂线和平行线;画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和画平行线。本单元教育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了解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

3、在探索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对周围环境中与线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两条直线垂直、平

行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一,设计了“挂装饰画”的活动。师生合作把一幅装饰画挂在墙上,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把装饰画挂端正?活动目的是结合实际例子,使学生体会要挂的端正,装饰画上的两棵钉子与房顶线之间的距离应一样高。接着试一试,通过把房顶线看作一条直线,把两个钉了看作两个点,画出一条直线,引出平行线的概念。活动二,教材设计了两组直线,先让学生想象一下,每组中两条直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会出现什么结果?在交流学生想象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关于平行线的概念中“同一平面内”怎样理解,教师不作理论上的解释,可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不同方向的两支铅笔等。活动三,教材呈现了一组平行线,通过让学生在平行线之间任意画出几条垂线,并测量出它们的长度等活动发现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活动四,画平行线。教材用图画呈现了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三个步骤。由于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比较复杂,且容易出错,所以先由教师示范画,边画边说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边时,强调放稳,三角板向下平移时,直尺不能动等。然后学生自己试着画一组平行线,并交流自己的画法。

第四篇: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生活,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认识升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使学生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1升的建立。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量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大水壶、杯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讲述: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冠亚军比赛,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喝酒比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2杯就开始摇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狮子不服气地嚷:“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酒仙!”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认输,吵起来了。

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的有理呢?

估计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答案:①老虎喝了5杯还没醉,狮子才喝两杯就醉了,所以老虎的酒量大;②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应该是狮子的酒量大。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教师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估计学生都会认为大杯子盛的酒多)。

教师说明: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水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大杯子的容量比较大,小杯子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

想一想:老虎用的酒杯和狮子用的酒杯谁的容量大?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水壶,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估计学生可能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想到先把一个水壶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水壶,如果水溢出水壶,说明第一个水壶大,如果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壶大。)

你能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容器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3、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教师取一水壶问学生,你能说说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估计这一问题对于初涉容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视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提示方法: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小组活动,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交流:你们倒了几杯?因为每组学生的杯子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倒出来的杯数也就不一样,有的是5杯,有的是4杯。

引导学生认识到:同样的一壶水,因为杯子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倒出来的杯数也不一样,我们能不能说,这样的5杯就比4杯多?(不能)所以,我们能不能说老虎喝的5杯酒就一定比狮子喝的2杯酒多?(不能)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既然我们不能简单的从数字上来判断容量的大小,那么容量是不是也有一个统一的单位呢?请大家拿出自己带的容器,仔细看看,容器上是否标明了容量是多少?容量的单位是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组织交流:估计学生能够发现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和容量单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单位升(介绍L)。

说明:这些容器里盛的水、油、饮料等都用升做单位,在数学上,计量液体多少时通常用升做单位。

2、认识1升。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升”这个容量单位,1升究竟是多少呢? 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学生仔细观察)

小组活动:把准备好的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小结: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做试一试:

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个空的纸杯,从量杯里倒出一杯水,让学生看看倒出一杯水,量杯里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计把1升水倒入这样的纸杯中,大约能倒几杯。

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上台倒一倒、比一比的方法得出结论,进一步体会容量的含义。

2、做“练一练”第1题。

准备差不多的3个杯子,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再按照图示请学生上台操作,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第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另两个杯子的容量一样大。你的估计正确吗?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体验不同大小容器的容量,同时感受容量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

4、做“练习一”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5、做“练习一”第2题。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先估计,再交流,进一步体会1升的实际意义。6: 做“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独立进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老虎和狮子要举行第二次比赛,你认为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定?

六、作业布置。

1、实践作业: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多少。

2、完成《补充习题》P1。板书设计:

认识升 容量

升(L):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并初步形成1毫升的表象,知道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进行升与毫升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1毫升的表象。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升与毫升的进率。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挂图 量杯、滴管、各种容量不同的容器若干只。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单位升,能说说1升水大约有多少吗?(指名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物体说一说。)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容量单位——毫升。(板书:认识毫升)

二、新知探究。

1、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以毫升为单位的容器。

2、讨论:这些容器里的容量是以什么作单位的?

3、交流:让学生说说观察后发现了什么,知道毫升是什么吗,你对毫升了解多少?(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4、说明: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说明毫升是在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可以用“mL”表示。

三、活动尝试。

1、让学生动手在量筒里倒入1毫升水,并仔细观察,初步感知1毫升水有多少。

2、先让学生将量筒里的水倒出,再用滴管滴出1毫升水,并数数大约有几滴,然后说说对1毫升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毫升是个很小的容量单位,通常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

3、认识量杯上的刻度。让学生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说出每个量杯里各有多少毫升水。(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4、探索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找着书上的要求操作,先把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再思考1升等于多少毫升?

5、汇报操作结果,得出1升=1000毫升

四、巩固应用。

1、做“试一试”。

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瓶上的标识,明确这一瓶水有多少毫升,再提出估计的要求,并说说可以怎么样进行估计,然后让学生试着估一估,并通过操作加以检验。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个容器里的药水各有几毫升,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容器里的容量分别是多少。(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一下。)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把50毫升水分别倒入自己带来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在哪里,然后和组内的同学交换容器,估计一下其他同学的容器里倒入50毫升水后,水面大约在什么位置,再动手验证一下,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3、做“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4、做“练习一”:第4题

要启发学生依据升和毫升的进率,思考多少个100(或200、250)是1000。

5、做“练习一”:第5题

根据学生带来的饮料,选出几个容量是100毫升的,让他们喝一喝,看看要喝多少口,并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6、做“练习一”:第6题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独立进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

六、作业布置。

完成《补充习题》P2、3。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

毫升(ml/mL):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1升=1000毫升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教学难点:

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深化认识升与毫升。

1、做“练习一第7题。(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2、做“练习一”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2)指名口答。然后集体订正。

二、升与毫升的换算。

1、做“练习二”第10题: 在○里填上>、<或= 900毫升○1升 6升○6000毫升 3升○2500毫升 7000毫升○8升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2、做“练习二”第9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指名口答。

(2)请每位同学思考,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思考后全班交流。

三、估计容量。

1、做“练习一”第11题

要提醒学生注意每次服用的药量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范围。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比较。

四、课后作业。

1、补充题。(1)填空。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30升=()毫升(2)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3)解决问题。

①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②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2、实践作业。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板书设计:

练习二

容量单位:升(L)毫升(mL)

1升=1000毫升

教学后记:

第五篇:(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升和毫升 2

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用实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探究与体验。在实验中思考、学习。师生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巩固所学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意图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而言,用实物,来吸引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容量的概念。

让学生积极参与“玩水”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强化。学生进一步体验容量的概念,加深理解。

--1--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预设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实验,容量。

(1)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2)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生:一样多。左边的„„

(3)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2--

(1)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实际操作

(2)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工具。(出示、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出示课件)2.先请一位学生读题。

生:找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别测量它们的容量。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3.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

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

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容量小。(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4--

下载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文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说课稿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说课稿 第1课时 认识升和毫升 一、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测试题(本站推荐)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升=( )毫升 6000毫升=( )升 5000亳升=( )升 8000毫升=( )升 9升=( )毫升 2升=( )毫升 60升 = ( )毫升 17000毫升 = ( )升 二、在○里填上......

    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第一课时升和毫升的认识 苏教版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中,初步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建立1升的概念。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1升的实际大小,学会估计容器容......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精选5篇)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张立者 四年级 教学内容: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认识升和毫升教案(新)

    升和毫升的认识教案设计——四(4)班曾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

    小学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练习题

    升和毫升测试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升=毫升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8000毫升=( )升 9升=( )毫升 2升=毫升二、在○里填上“﹥”、“﹤”或“=”(每题2分) 8500毫升 ○8升1001......

    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内容[推荐5篇]

    《升和毫升》 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