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家》教学设计1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白云区人和三中 周炳强
一、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爱我家
二、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简析:
本次活动课为第五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围绕亲情去展开的,给出了三项活动的素材,所以笔者认为本课首要目标是通过对教材、资料的整合、收集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从而感悟亲情、关心家人;然后旁及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本班学生综合知识面较窄、收集资料渠道不多,但对活动课较有兴趣、有求知欲,所以本次活动课的目标不能太高太多,但必须相信学生的积极性和可塑性。
三、活动目的
1、知识能力:
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做到说话简洁,有条理,口齿清楚,语言流畅。
2、过程与方法:
(1)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2)主要采用说话的方式,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关心他人,培养热爱亲人的感情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活动重点
1、口语表达的条理性,简洁性
2、书面表达的真切,生动,准确
五、活动准备
1、搜集与“家”相关的、表现亲情的诗词、歌词、名言警句、成语
2、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3、和父母一起回顾家中的物品,回忆其中发生的小故事,感受其中的亲情
4、录下妈妈唠叨的话,谈感受,模拟表演小品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集体回答和个别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回顾第五单元的课文主旨,指出其共同点——亲情。师:同学们,通过对第五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能发现,这单元的课文都围绕什么议题去展开的?请举例说明。
(二)了解学习目标
请学生朗读学习目标,提请对照,加强收获。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说话有条理、流畅。
2、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
3、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体验与感受。
4、培养关爱亲人的感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展示搜集的关于“家”的资料
师:古今中外,人们都用不同的语言述说着对家的眷恋。下面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关于“家”的资料。(注意要求:与家相关的、表现亲情的)1、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展示,看谁又多又好。
2、可以是一个成语、一句诗词、俗语、歌词、名言警句。
3、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投影展示。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下面让我们走进我们自己的亲情世界中去,去体会亲属于我们自己的亲情。
(四)学生交流心曲:展示自己的家庭故事
1、小组开展竞赛,师讲明评选要求: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感情,表演真切、生动。2、照片组学生主持,展示该组和该组代表的家庭故事。展示后学生评议。
(基本环节为:主持人引入→学生展示→代表述说→学生评议,述说感受)3、珍品组学生主持,展示该组和该组代表的家庭故事。展示后学生评议。
(基本环节为:主持人引入→学生展示→代表述说→学生评议,述说感受)4、摄录组学生主持,展示妈妈唠叨的视频,并模拟表演小品。学生评议。
(基本环节为:主持人引入→播放二位学生与妈妈唠叨的录音→分别请这两位同学述说现场再听感受→模拟表演妈妈的唠叨→学生评议,述说感受)
(五)议论
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父母的责骂,甚至鞭打,你认为这是对你的爱吗?
(六)写写我家
请联系自己家庭生活的感受、体验,完成下面的比喻句。(给较充足时间,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与展示,师生共议)
我的家像,因为。
(七)这也是我们的家
下面展示的是否也是我们的家,为什么?(依次展示全班师生照,祖国图片,地球图片)打算让学生较从“小家”拓展至“大家”。
(八)总结:
落叶归根(植物),倦鸟归巢(动物),游子思家(人类),这都是缘起一份浓浓的亲情和对
家的眷念。家就是我们的城堡,城堡中每一砖一瓦都是父母的爱、子女的爱,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能让我们更用心地去体会家中的一枝一叶,一点一滴,从而成为懂父母、懂亲情、会亲情的人。(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九)作业:
1、堂上作业:写写我家2 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那我们作为子女的,如何来爱自己的父母,爱家庭呢?请写出你报答家人的行动构想。
为使我家更幸福,我会。(思路示例:
1、可以是一个电话、一盆洗澡水
2、可以是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还可用你的手,你的笔,给家里添点小情趣;还可用你的心,多与父母沟通,常常说说知心话。)
2、课外作业:写写我家3 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去写;能体现家人之间的亲情与关爱;条理清晰,真切生动。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课题:第五单元复习备课
二、教学目的: 1.复习第五单元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多角度理解课文; 3.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复习第五单元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多角度理解课文。
四、教学难点: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五、课型:复习课
六、教学过程:
<一>词语拼音
寂寞(mî)吐蕾(lěi)嫌恶(wù)可鄙(bǐ)惊惶(huáng)瑟缩(sâ)虐杀(nvâ)堕落(duî)诀别(jvã)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â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笑嘻嘻(xī)苦心孤诣 毫无怨恨 无可把握 恍然大悟 不可抗拒 形影不离 无可挽回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步履蹒跚 相委而去 诚实守信 聪颖机智 <二>文学常识。
①《风筝》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三>课文内容把握。
1、《风筝》以饱含哀伤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毁坏童年的弟弟自制的风筝一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心,也告诉人们游戏 事儿童的天性,应当加以保护。
2、《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 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3、《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4、《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5、《荷叶
母亲》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6、《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7、《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四>与“月”有关的诗词。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五>应把握的单元考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内容要点。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其次,遵循由繁到简,先概括后压缩的路子,就是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文字可以多一点繁一点,然后删去可有可无的次要文字,留下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关键词语。最后概括文章内容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①如果有中心句的,可以用中心句来概括。
②如果文章内容有主次之分,可以保留主要的,删除次要的。
③如果文中的几方面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把他们合并在一起,兼收并蓄,全面而无漏失。<六>《世说新语》两则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答、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拟:比,比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未若:比不上
..④、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去:离开。乃:才
..⑤、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⑥、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⑦、尊君在不?
.⑧、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答、期:约定。委:舍弃 答、引:拉。顾:回头看 答、“不”通“否” 答、集:集会
2、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 答: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3、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②、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③、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七>迁移运用
1.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①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②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③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2.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如: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八>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我爱我家》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古典名著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词汇。
2. 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3. 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
4. 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解读小说。5. 善用点评法去表达独特见解。
6. 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出审视人物,解读情节。7.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2.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
3.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解读小说。
三.单元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毕竟只有十五六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还非常有限,社会经验也谈不上,所以这这单元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该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恰如其分地引入写作背景。
四.学法指导
1.《智取生辰纲》紧扣标题中的“智”字行文,学习中应该以“智”字为突破口。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可以复述故事情节;从情节入手,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学习《杨修之死》,应该排除语言上的障碍,熟读课文,能够分别复述曹操和杨修之间发生的事情,在剖析文中重要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认识曹操和杨修不同的性格特征。
3.是长篇小说节选,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其中举前后不同的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4.《香菱学诗》全文重点写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应该抓住本文的学习重点: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导航
1.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看清故事的大背景。
2.要把人物的分析放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切忌泛泛而谈。
3要鼓励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学习运用点评法,以三言两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本单元后,再自拟题目写一篇心得。
六.单元课时划分 《智取生辰纲》………..2课时 《杨修之死》………..1课时 《范进中举》………..2课时 《香菱学诗》………..1课时 综合性学习………..1课时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组成。
《孔子拜师》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它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盘古开天地》则讲述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使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则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清明上河图》的绘画内容和历史价值。
这四篇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学习,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提醒学生适时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成果。
三、学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的文化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4、积累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方式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积累好词佳句,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难点: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课时分配
《孔子拜师》 2课时 《盘古开天地》 2课时 《赵州桥》 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4课时 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懂得求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1)谈孔子(2)谈老子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板书:
17、孔子拜师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总觉 不够 日夜兼程 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更加明白了,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 云 雷 太阳 月亮 美丽的宇宙 东 西 南 北 大地 江河 花草树木 雨露
教学反思:《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19赵州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三、仿照课文写句子。
1、公园的花真美啊!有的,有的,还有的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有的,有的,还有的。
四、结尾升华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
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
五、指导背诵
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
六、课后拓展
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 板书设计: 赵州桥 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遗产
教学反思: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完整保存)五百多个 热闹
教学反思:回顾整个课堂教学,它不仅让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在三年级小组学的组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摸索,使孩子们在小组学的意识和技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语文园地五
教学要求: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重难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3.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 练习法 讨论交流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用具:课件 十二生肖挂图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教室黑板上写上“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规则:
(1)按小组推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2)“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二、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三、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四、总结颁奖
五、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习作
一、再现生活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2.介绍同
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回味生活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1)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3.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1)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2)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拼音。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四课时
一、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展示台
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6、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板书:黄山)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谈你的感受?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的松树。(板书:奇松)
3、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略)
2、指名朗读课文,即时评价。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段: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段: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2.集体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段。1.这一节有几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理解“四绝”“情有独钟”)2.第一句中是怎样引出黄山的?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到了什么呢?
2、“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
3、而在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松更是情有独钟。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再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能从哪个字中找到答案呢?(奇)你又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创设情境,感受奇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松树,它们又奇在哪里呢?
2、学生交流讨论,师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指导朗读。
(三)、引读迎客松,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
1、出示迎客松的文字和图片。
2、请同学们自读这段文字,并结合边上的图,你能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迎客松的“奇“呢?
3、学生交流讨论能反映“奇“的句子及词语。
4、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
5、归纳学习迎客松的方法。
6、用刚才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学习另外两种松,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较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7、学生介绍另两种松,说出奇,并读出奇,最后熟读成诵。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17、黄果树瀑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真切地感受黄果树瀑布雄奇壮阔的景象。教学重难点: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板书课题:黄果树瀑布
2、谈话: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去黄果树瀑布风景区走一走。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读准字音。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挟来 掩映訇然作响 凝神谛听
(三)分节朗读课文
1、指导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人喧马嘶 喧嚣 银雨撒金街 山回谷应 聆听 訇然作响 循着 凝神谛听 沉醉(根据学生情况,解决语句中不理解的词)
(四)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五)指导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人喧马嘶 喧嚣 银雨撒金街 山回谷应 聆听 訇然作响 循着 凝神谛听 沉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2.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形态 声音)
二、紧扣重点,读悟瀑布形态的美 1.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2.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1)认真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2)交流。(3)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4)齐读句子: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边读边想象画面。3.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银雨撒金街”的美。(1)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不懂的地方提出来。(2)理解“银雨”与“金街”。(3)指名读课文: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撒金街”的境界。(4)看来,大家的感受还不深,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去感受以下那银雨飘飞的景象。(多媒体播放银雨飘飞的录像,师范读。(5)指名再读课文:现在谁能把大家带入那种境界?
三、自读自悟,从瀑布的声音中感受瀑布的壮美 1.学生自学。要求:(1)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自己喜爱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2)读读划出的句子,想想感受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瀑布的声音。(1)学生交流感受。(2)齐读:愿意读的一起读。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的形,聆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大家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触说一说。
五、整体感悟课文,升华情感 1.齐读全文,加深体会 形态 宽、美 板书 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 声音 响、18、莫高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指导分段。
3、检查自学效果:(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三、指导写字
1、自由读一读
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交流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一、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
2、学习第2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6)小结学法。
3、学习第3自然段(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①(点击“壁画”)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②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③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4)引读背诵。板书: 有„„有„„有„„还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3)指导朗读。
5、学习课文第一段。(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2)(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①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②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a.找中心句 b.读文质疑 c.品读背诵
6、学习第4自然段(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3)指导朗读、背诵。
二、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板书设计 位置 甘肃敦煌 莫高窟 彩塑 栩栩如生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壁画 宏伟瑰丽习作五
教学目标:
1、比较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感受他们分别表达的内心情感。
2、展开联想,从丰富多彩的记忆中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
3、要把事情写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写清楚。
4、准确表达,作到真情实感。教学重点:
1、激发联想,广开言路,展现难忘的回忆。2、注重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具体,富有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铺垫情感
1、师: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见到我高兴吗?来点表示如何?
二、游戏表演 观察叙述
1、表演一个表情。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并说出猜出的理由好吗?告诉你,表演逼真是本领,说出原因是水平。大家可要仔细观察了。
2、生表演。其他人猜。师适时指导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师根据学生的表演适时贴上喜、怒、哀、乐、晕、烦、害羞、怕等图片
三、以点带面 广开言路
1、师从大家的描述中真的让我感受到了表情丰富多彩,难怪有人把我们的脸说成是:心情的晴雨表。其实一种表情未必是人的一种心情。就拿“哭”来说吧,你能想到哪些成语呢?
2、生说:乐极生悲、喜极而泣、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嚎啕大哭、黯然落泪等
3、师:众多成语都说明了哭的不同,那么你们能联系事情来说说他为什么而哭吗?
4、根据图片猜测。(委屈、伤心、感动、后悔、高兴)
5、小结:
四、发散话题 真情记录
1、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妙笔来描绘这些故事,好吗?
2、出示作文要求:习作五:联系表情,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
3、拟题指导。
4、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好题目,准备开始习作。老师希望同学在写作时能够作到:一言不发、一心一意、一气呵成。可以作到吗?
5、生动笔成文。师巡视指导
6、总结:文字是真情的流露,事情是经历的见证。同学们当我们在难忘的回忆中发现我们已经成长时,文章便是我们的记载。今天这节课希望留给大家的是你我的情谊,也是我们难忘的回忆。练习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确、生动、形象地把句子写具体。
2、能有感情地朗读《边疆小夜曲》,感悟诗的意境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 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景: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替换游戏。就是将老师说的某句话中的一个词替换出来,但是原句的意思不但不变,还要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有没有信心尝试一下。今天真累!学生说改写的句子,一起点评。(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芳习作中的一句话:“大海很大很大”说她写得不具体,后来小芳在爸爸指导下说: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句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具体?(4)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要紧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2.教学第二部分。(1)学生读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体。(2)学生试着补写句子。(3)学生分组读自己补写的句子。(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4)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5)教师设计巩固练习。3.教学第三部分。(1)学生读《莫高窟》一文中的相关内容,感受文章是怎样把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写具体(2)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读背《边疆小夜曲》。(1)讨论:同学们,你们去过祖国的边疆吗?边疆是个什么样子?你们听过小夜曲吗?(2)出示《边疆小夜曲》,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3)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4)指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情,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走进诗歌的境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教学重点: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左偏旁:金字旁、绞丝旁。两个例字是:钉、给 2.指导。(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钉、给”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理解公益用语,能根据具体的场景设计出合适的学公益用语。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设计公益用语。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明确什么是公益用语。②设计一条公益用语。③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2、什么是公益用语?(1)学生读一读介绍什么是公益用语的话。(2)教师略加讲解:公益用语通常是用来教育我们关注公共的利益,维护公共的利益。(3)引导学生回忆见过、听过的公益用语。(4)讨论这些公益用语的作用。(5)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3.练习。(1)思考设计一条公益用语。(2)集体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3)集体评议补充,互相完善。4.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2)鼓励学生关注公益事业,大胆设计公益用语,并在学校家庭等地进行宣传。板书设计: 知识就是力量!水,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