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化学硝酸1教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三、教学难点
浓、稀HNO3氧化性差异及其产物变化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
五、教学用品
试管、滴管、酒精灯、木炭、铜片、浓HNO3。
六、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初中化学已对盐酸、硫酸、硝酸的性质做了简单介绍,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硝酸的性质。
[板书]
第三节
硝
酸
一、硝酸的和物理性质
[展示]打开一瓶浓HNO3,观察白雾,倒入试管少许观察颜色、状态、扇闻气味。
[提问]通过观察,发现浓硝酸有哪些物理性? [小结]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提问]那么除以上性质外,硝酸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引导学生看书后总结:溶(与水任意比互溶、沸(沸点83℃)、密(1.5027 g/cm3)98% HNO3“发烟”
[展示] 一瓶久置的硝酸——呈黄色
[设问]为什么久置的硝酸会呈黄色呢?这与HNO3的化学性质有关。[板书]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硝酸的强酸性:HNO3===H++NO3
[讲述]HNO3可以电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但浓HNO3遇石蕊试液却是先变红后褪色,且浓HNO3、稀HNO3和金属反应均不产生H2。这都与HNO3的特殊性质有关。
[板书]2.硝酸的不稳定性 [演示]浓HNO3加热分解
根据现象分析生成物,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Δ 4HNO3=====2H2O+4NO2+O2 或光照
[提问]为什么久置浓HNO3呈黄色?硝酸应如何保存? [小结]显黄色原因:分解生成的NO2溶于HNO3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保存方法:放于棕色瓶中,置于阴凉处,不能用橡胶塞和软木塞。
[设问]为什么浓HNO3的保存不能用橡胶塞和软木塞?这与浓HNO3的强氧化性有关。
[板书]3.硝酸的强氧化性
[提问] 铁、铝在浓H 2SO4中有何现象?为什么会产生钝化现象?(强氧化性)
[讲述]铁、铝在浓HNO3中同样会产生钝化现象,因为浓HNO3也有强氧化性。
[提问]浓H2SO4与不活泼金属,如铜,反应有何条件?(浓H2SO4氧化不活泼金属需加热)。那么,硝酸氧化不活泼金属情况又如何?
[演示][实验1-6]铜和浓HNO3反应 [板书]硝酸氧化金属:
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设问]那么铜与稀HNO3反应情况又如何呢?
Cu与稀HNO3反应根据现象,由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 [提问]浓H2SO4与Cu反应需加热,而HNO3与Cu反应不需加热,说明浓H2SO4和浓HNO3谁氧化性强?
[强调]1.硝酸无论浓稀都有氧化性,浓HNO3氧化性更强
2.硝酸氧化不活泼金属时,浓HNO3被还原为NO2,稀HNO3被还原为NO [练习]3.8.4 g铜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C)
A.1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 学习回答,教师讲评后得出结论,总结出一定量的浓HNO3与过量金属反应,还原产物先为NO2,随着HNO3的消耗,浓度降低,产物变为NO。
[提示]硝酸虽具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金、铂。金、铂能被王水氧化。王水是什么?王水是浓HNO3和浓HCl按1:3的体积比混合成的氧化性更强的溶液。
[讲述]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
[过渡]HNO3不但可以氧化金属,还能氧化许多非金属 [板书](2)硝酸氧化非金属
[演示]红热的木炭与浓HNO3反应 分析现象:由学生完成方程式:
Δ
C+4HNO3(浓)====CO2↑+4NO2↑+2H2O [学生练习]写出S与浓HNO3反应的方程式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Δ
S+6HNO3(浓)====H2SO4+6NO2↑+2H2O
[提问]在酸性溶液中,NO3与S2-、Br-能否大量共存?
(不能,因为HNO3能氧化这些离子)
[指出]硝酸还可以氧化无机物如:H2S、FeS、SO2、HBr、KI、Na2SO3等,还可以氧化有机物,如 橡胶、锯末,因此存放HNO3不能用橡胶塞和软木塞。
[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为硝酸主要有哪些性质? [小结]1.易挥发、低沸点酸。
2.强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七、课后作业:课本上课后三、四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硝
酸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硝酸的强酸性
2.硝酸的不稳定性
3.硝酸的强氧化性
(1)硝酸氧化金属
(2)硝酸氧化非金属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二篇:高二化学蛋白质教案1
课题: 第四节
蛋白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糖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特点?如何区别葡萄糖和果糖?
2、糖有哪些重要的用途?举例说明
新课引入:蛋白质是人体内重要的化学成分,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如氧气的运输、肌肉的收缩、疾病的预防、遗传信息的传递都是蛋白质执行的
新课内容:
一、氨基酸的组成
1、通式: 第四节
蛋白质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90—91页
提问:氨基酸中有哪些官能团?各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2、结构特点:氨基(—NH2)和羧基(—COOH)
3、与蛋白质的关系——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举例:如同砖和大楼的关系
4、肽键——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化学键
即:—CO-NH—
5、肽——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6、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0的肽,由蛋白质水解得到。讨论: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有什么关系,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什么特点?
练习:写出下列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甘氨酸
丙氨酸
亮氨酸
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1、自然界的蛋白质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组织学生讨论: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以及各种器官都是由蛋白质组成。
2、蛋白质的组成
(1)元素——C、H、O、N、S、P等(2)结构单位——a-氨基酸(3)特点:——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如:牛奶里的蛋白质分子量为75000~375000
3、蛋白质的结构
组织学生看书92页图5-4,归纳:(1)一级结构(初级结构)
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功能。举例:镰刀型贫血(一种先天疾病)由于一级结构中出现差错(2)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3)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旋、折叠。(4)四级结构——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 讨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如:肌红蛋白具有三级结构才有生物活性 血红蛋白具有四级结构才能完成运输氧的任务
4、蛋白质的分类
(1)单纯蛋白质——只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如:鸡蛋中的卵清蛋白
(2)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辅基)组成 如;血红蛋白有珠蛋白和血红素(辅基)结合而成。
5、蛋白质的性质(1)盐析(可逆凝聚)
实验:在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钠 现象:蛋白质发生凝聚
提问:盐析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2)变性(不可逆凝聚)
实验: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乙酸铅溶液 现象:有沉淀产生,加水不溶解
定义: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可某些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变化叫变性》 讨论:
a、什么用煮沸的方法可以消毒?
b、果误服了重金属盐,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又为什么可以用服用大量的牛乳或豆浆来解毒?(3)颜色反应(用于蛋白质的鉴别)
实验:在鸡蛋清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再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 现象:溶液呈现紫红色
(4)灼烧具有烧焦羽毛气味——鉴别蛋白质
三、血红蛋白简介
1、组成2、生理功能(1)运输氧气(2)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3、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血红蛋白数值,分析运动能力。总结: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细胞的重要成分,运动员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适应运动的需要。作业:95页——96页1、2、4、5
第三篇:高二化学乙炔炔烃教案1
教学设计示例 第四节 乙炔 炔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炔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和通性。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的能力:乙烯、乙炔在结构和化学性质上的相似和差异性,烯烃和炔烃在结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上的相似和差异性,都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好时机。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乙烯和乙炔分子结构的特点,学生会认为乙炔与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速度铋乙烯要快。教师应通过事先提出观察要求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引导他们思考其原因。情感目标:
1.工业上用的氧炔焰切割,照明用的乙炔灯等都是乙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乙炔的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通过介绍聚氯乙烯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难点:
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
引言: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乙炔俗称电石气。它是用电石和水反应产生的。我国古时对此曾有“器中放石几块,滴水则产气,点之则燃”的记载。
板书:
一、实验室制乙炔
讨论:制取乙炔的装置。
播放视频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提出:为什么实验室制备的乙炔有臭味?(由电石产生的乙炔因常混有 质而有特殊难闻的臭味。)
讲述:乙炔的物理性质。、等杂
过渡:下面我们来研究乙炔的结构。请同学推测乙炔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略
指导操作:请同学试着插接乙炔分子的结构模型。
分析:教师评价学生所插乙炔结构
展示: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设疑: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根据结构推断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板书:
三、乙炔的化学性质
演示或者播放视频:乙炔的可燃性 板书:1.氧化反应
a.乙炔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设疑:为什么乙炔燃烧有浓烈的黑烟?
讲述: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提出:乙烯和溴水反应是由于乙烯中一个键断裂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炔和溴水反应过程是怎样的?用方程式表示。
引导:乙炔和乙烯类似,除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氯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请同学分析乙炔与氢气、氯化氢的加成反应,用方程式表示。
讲述:在适当的条件下,氯乙烯加聚可生成聚氯乙烯。试从乙烯聚合产生聚乙烯的反应过程分析氯乙烯的聚合过程。写出方程式。
板书:略
阅读:阅读课本了解聚氯乙烯的用途。
讲述:像乙炔这样分子里含碳碳三键的一类不饱和烃叫炔烃。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
提问:能归纳出炔烃的通式吗?
讨论:根据乙炔、丙炔、l一丁炔、1一戊炔的物理性质列表,看有什么规律?
提问: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同学推测,炔烃会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板书:略
课堂练习:书写丙炔与氧气、氢气、溴水、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作业:课本P.133~134习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乙炔 炔烃
一、实验室制乙炔
1.原理:
2.物理性质
二、乙炔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分子式:
2.电子式:
3.结构式:
4.结构简式:
5.空间的构型:直线型
三、乙炔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乙炔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b.乙炔易被 2.加成反应
a.乙炔与溴水加成
氧化
b.乙炔与氢气加成
乙烯
乙烷
c.乙炔与氯化氢加成
氯乙烯
二氯乙烷
d.氯乙烯聚合反应
这个方程还可以用下式表示:
三、炔烃
1.定义:
2.炔烃的通式:
3.炔烃的物理性质:
4.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
第四篇: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平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18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化学平衡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化学平衡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第五篇:高二化学烃教案
烃
§4—1 有机物(1节时)【目的要求】: 1.了解有机物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2.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3.介绍简单有机化学发展史,了解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 有机物的定义和有机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 实例引导,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学过程】: 〖引入〗: 学生举出已经认识的有机物;讲“有机物”一词的来源及有机
物的发展史。
〖CAI软件〗:[思考讨论]:
1、什么是有机物?其组成元素有哪些?
2、有机物与无机物是否为毫无关系的两类物质?
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何在?
4、有机物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什么密切相关?
5、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自学阅读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评价、分析、讲解,解决以上问题。
1、学生回答
2、举例:尿素和碳酸分子结构对比;用氰制醋;2000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导电塑料;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并无截然区别。
3、从碳原子结构分析其化学键;从碳原子间可形成碳链,即使相同碳原子数时,又可有支链,可成环。说明种类繁多的原因。
4、分析:溶解性、熔沸点、导电性等物理特性与其分子极性和分子晶体有关;热稳定性、可燃性、反应慢且复杂与其碳原子结构,以碳为主,共价键结合,分子复杂有关。
5、CAI展示化学将作为中心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我国在高分子材料方面重点研究的项目等。
〖小结〗:学生填表比较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不同点和导致原因。
〖练习〗:
1、课本64页第3题的(2)
2、有A、B两种有机物,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85.7%。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g/L,B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21倍。求A、B的分子式。
〖师生活动〗:学生解答后,教师评价。师生共同归纳求有机物分子式的
一般方法和思路。
【作业布置】: 课本65页第4题和73页第3、4题
【教后记】:
1、本节课用自制的CAI课件上,学生兴趣高,直观。
2、注意挖掘了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3、注意了结合练习介绍解题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