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力环流”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力环流”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能绘制热力环流图;
3.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判断气流标示的正误。
4.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热力环流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难点:
热力环流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形式气流方向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本节课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出发,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识图、绘图,理论联系实际等形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索自然地理奥秘的过程,亨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与愿望,更好地学习对自己、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达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案例(1):同学们回忆锅里烧水时,锅中间水往上翻,四周往下沉的现象。学生联想,思考回答。(锅底不同位置受热问题)注:学生课前课外预习。
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回顾:
1、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哪里?太阳辐射。
2、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又来自哪里?地面辐射。
3、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吗?不同。
4、高低纬度间大气获得的热量相同吗?不同。
那么,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的大气存在着热量和温度的差异,因此,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必然引起大气的运动。各地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二)、热力环流(板书)
读图,引导学生分析,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投影)
图a(1)图a,当地面受热情况是均匀的时候,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运动。
图b(2)图b,如果A地受热,B、C两地受热少,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聚集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图c
(3)图c,于是,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同时,近地面A地受热大气膨胀上升向外流出,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空气又从B、C两地回流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形成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4)根据讲解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板书)
五、【教学小结】:
在理解热力环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热力环流中谈到的高压与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地方相比较而言;(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正好相反;
(3)大气的水平运动: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4)大气的垂直运动:近地面冷—气压高—气流下沉;近地面热—气压低—气流上升;(5)“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形式。
(板书):
热力环流是自然界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请你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热力环流的实际例子。结合我们蕉城区的海陆地理位置,请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对海陆风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完成教材P33的活动。
六、【知识铺垫】: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的热容量大。
七、【活动要求】:
①提示学生根据所学热力环流原理,活动设计中注意让学生动手和动脑,通过探究式学习,对海滨地区陆风、海风对气温调节的作用得出自己的结论。
②当场练习绘图,投影学生作品,及时纠正错误,同时对有优异表现的小组进行表扬。
海陆风(投影)
a 白天 b 夜间
八、【教学小结】:
①白天:陆地受热升温较快,海洋受热升温较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图2.4a:陆„低,海„高;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夜间: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陆地降温较快,海洋降温较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夜间陆地气温比海洋低,因此陆地上为高气压,海洋上为低气压。据此,图2.4b:陆„高,海„低。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在图中画出近地面大气的运动方向。因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②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知识拓展: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换成冬季,情况又会怎样?城市与郊区之间也存在着热力环流——城市风,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城市风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这几个问题,请大家课后慢慢思考。
九、【布置作业】:
生活中是否还有相关的热力环流现象? 精选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这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也是重点内容。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最佳切入口,此章之后的气压带、风带或天气系统包括气候类型都以此为基本要让学生明白,热低压、冷高压的真正含义,高压与低压是相对而言,它们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作对比而得。
由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还较薄弱,特别是在探究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上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尝试在探究性的学习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热力环流是重点也是难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高一学生刚从以往的比较简单的初中地理跨入新的强度大的高中地理,学习地理的方法及理解能力一下子难于应对,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若想落实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标思想,有一定的难度,本人便采用“浅入”的方式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如从视频片段“火烧上方谷”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浇灭这场大火的大雨,天意乎、人为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通过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其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对热力环流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本人在黑板上一边讲解一边画出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图,这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比较直观地更好地理解热力环流。
在学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到黑板上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简图,并一一讲解分析,这样学生的知识会掌握得更深刻、牢固,并通过思维拓展,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学原理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引导他们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合作,自主学习,但由于高一学生地理基础薄弱,动脑能力不强,平时惰性使然偏于依赖老师,都比较习惯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接受知识,所以这样就容易导致课堂偏向于老师主讲,学生单听的陷区,这就要求老师要极力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精神气,让他们投入状态,能够台上台下地和老师进行互动,在愉悦的探讨氛围中完成学习。
此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这就要求课堂上老师多问,学生多讲,加强锻炼学生的地理术语的表达能力。画热力环流简单示意图,有部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同学则依葫芦画瓢。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和工具,一幅简单的地图里就蕴含了所有相应的地理知识,因此让学生掌握读图、画图、记图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本节课后半段,本人安排了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简图的练习,目的就在于此。
地理课堂学习永无止境,若想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这还待继续探讨、深究,反思和总结,不懈努力。
第三篇:《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
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各部分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垫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
2. 教学重难点
(1)
地表冷热不均造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郊环流形成。二.
学生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教材比较强调知识的应用,尽管现在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在现有加强初中地理教育的前提下比以前学生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而本节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对热力环流的理解和运用上,课堂上教师运用书上插图、多媒体、板图,并结合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对相应知识进行讲解。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四.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Flash动画和幻灯片,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五.
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5、比较法: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的比较,让本节知识实际化。六.
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大气的运动可采用多媒体展示和直观图示法进行教学。1.多媒体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按照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或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分布不均—→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这一线索,边讲边画热力环流基本模式图。
3.归纳总结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4.实践探索:展示一组海陆间、城郊间、山谷间的图片,启发学生依据热力环流的模式,熟练绘出各种热力环流图,进一步明确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并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实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七.
课型 新课
八.
课时安排 1课时 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复习大气受热过程
出示图文,提问: 1.白天和夜晚的云层对地面的气温有什么影响?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春暖花开,大家都喜欢到野外放风筝。为什么人们会选在春天放风筝?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生活现象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空气受热上升形成感知。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介绍大气运动的有关内容提问:(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第29页,思考并回答问题
2、小组合作完成烟雾飘动的实验
实验演示:在教室门口点燃蚊香,让学生观察其烟雾的飘向,并分析原因。小结:以上实验表明,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那么,大气受热不均匀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大气运动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到烟雾的飘动,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讨问题的兴趣。
3、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问题(1)、气压值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2)、物体受热或受冷后,体积怎样变,密度怎样变?
(3)、大气上升后近地面和高空大气的密度和原来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受冷呢?(4)、密度变化后,原来同一平面的气压会怎样变化?(5)、同一水平面气压变化后对大气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大气受热均匀空气相对稳定;空气受热不均时大气产生运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垂直运动。空气受热上升时,近地面密度变小,形成低气压,高空密度变大,形成高气压;空气遇冷下沉,近地面密度变大,形成高气压,高空密度变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形成环流圈。
总结过程:
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变化→水平运动
总结:地表冷热差异就会形成环流,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问题;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纬度分布不均,高低纬度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大气会怎样运动呢
【设计意图】从复习物理学科相关原理开始,引导学生理解热力作用与运动的关系,把环流形成的过程通过问题进行分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再进行过程总结;提出问题为以后讲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做好铺垫
4.读图分析,加强理解
(1)、学生比较A B 两地气压值的大小(2)、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绘制等压面,展示讲解得出规律(3)、读图总结,得出结论
①、近地面受冷形成高压,受热形成低压,高空与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②、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③、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高空和地面风向相反
小结:无论是高空还是在低空,同一水平面而言,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而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也比低空的低气压数值小,气压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突破难点,通过读图回顾强化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方法,形成技能。
(三)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地表存在冷热差异,就会形成环流。(1)、海陆风的形成
结合问题学生探讨理解海陆热力环流 问题:
1、白天陆地与海洋的温度有何差异?气压呢?大气如何运动?
2、夜晚海陆间的大气运动状况
3、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2)、拓展提高
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山谷风的形成(原因,影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
课堂小结
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环流)十一. 布置作业
课后实践活动观察锅中水烧开时,如何流动。十二. 板书设计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 1.概念
2.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能量来源)
(上升和下沉运动)
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实例
(1)热岛效应
(2)海陆风
(3)山谷风 十三.教学反思
本课采取多媒体、图示分析法将教材的知识情景化、直观化,并以各知识点为线索,通过设计问题将知识逐步联系和展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力环流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虽然整体水平比较高,可对于地理这门在初中被忽略的学科,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若想落实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标思想,有一定的难度,本人便采用播放录像,给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便于接下来自主探究的顺利开展,并在课前发了自主学习的相关指导和思路途径,使学生更能有的放矢,避免造成不知所为,无从下手。另外,该年龄段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加强,考虑到这点,本人将图片和动画从课本的二维平面转换成三维图,这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更好地理解热力环流。
在学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并作简图,学生知识会掌握得更深刻、牢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引导他们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合作,自主学习,但由于学生平时都比较习惯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接受知识,对于这样几乎完全靠自己的课,还不是非常适应,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画热力环流简单示意图,有部分学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依葫芦画瓢。因此,如果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这还待探讨和深究。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分析图、思考、讨论等活动,通过学生活动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地理经验。上课初始,采用对比差异产生的原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轻松、自然、又有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积极性
“让地理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地理”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离他们很近很近。这节课内容知识理论性强,但是实效性也很强,学习这节课内容能够解释很多生活现象。在教学中我力图把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容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内容的处理力求形象、直观、简单。
第四篇:热力环流评课稿
运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评*老师省优质课《大气的运动》
安阳市实验中学 马守知
各位同仁,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想以一个仰慕者的身份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总体来讲,*老师这节课采用层层诱导的方式,课程设计新颖,充满激情,印象深刻。
一、优化课程资源整合,突破实验难关
教材 “活动”:要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地理小实验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教材的亮点,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动手实践能力。这个实验的成功实现是个难题。一方面是地理科一般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比较麻烦;二是如果真的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果难以控制。新课标要求是: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允许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为教师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提供前提条件。基于现实条件考虑,决定采用演示实验和简易实验来替代教材中的实验。把教师做的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用幻灯片进行演示,以控制的蜡烛火焰偏向实验替代。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热力环流,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蜡烛火焰偏向”,了解气流运动方向,能顺利地获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二、实现传统与现代教法的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毕竟有它的局限性,用得太多,太滥的话,学生就象在看电视,看过之后不会留下更多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整合,真正体现多媒体对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就本节课而言,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多,专业名词多,而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使这部分内容成为学习上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设计展示多媒体课件外,还注意考虑配合传统的板画分析法。在设计教学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时,也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板画分析法来突破高、低空气压的对比与等压线(面)的弯曲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有一定的停顿时间,或是语气上的加重强调,或是反复提醒,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与巩固,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较好地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体现新课程理念 1.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即试验——观察――提问——探索),学习热力环流原理。以蜡烛火苗的偏向这一小的实验作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探究线索,力求使学生能够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创设情景,联系生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都有重大价值。储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运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如暖气、空调安装位置,海陆风的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3.合作探究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当小组代表上讲台在本班级同学面前解说与演示自己探究的结论,并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同与赞许时,学生此时此刻的自豪感是难以形容的。这种做法是引入了学习激励机制,让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集体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这种做法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总之,储娟娟老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上积极开展学生自我探究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失为一堂好课。
但人无完人,这节课我认为也有些许遗憾: 1.铺垫过多.音乐《军港之夜》 铺垫可以说是必需的,但它占用时间较长,容易冲淡主题。2.课件尽管制作的较为醒目与美观,幻灯片在字体、色调与对比度、链接的设计等还存在一些不足。篇二:天气系统评课稿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评课稿
政史地组 xxx 20xx年xx月xx日听了xxx老师的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一课,这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册中的第二章第三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xxx老师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动态效果好,对学生吸引力大,高效率地完成了 教学任务。现做如下简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热力环流和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xxx老师通过沙尘暴视频的播放时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为难点。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
二、教学目标明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李老师确定以下三维目标,并上新课前就给学生展示,这样是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教学方法新颖灵活。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xxx老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3.注重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教学程序完整规范。
1、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沙尘暴视频的画面,介绍最近几日里的天气变化,阐述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几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易到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设计重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最后教师总结: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3、总结新课巩固练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六、教学效果良好。从课堂练习的效果看,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七,改进的建议: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教师要加强业务自修,语言表达还需要锤炼,特别是要提高普通话水平。20xx年xx月xx日篇三: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
说课稿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结构和地位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点,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有助于大气运动原理、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高考中结合等压线、城市风、海陆风等是考查形式。
二、说学情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联想、整体的分析能力。
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形成第二部分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生活实例分析法,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理论分析讲解法,在本课中,知识原理比较复杂,不易掌握,仔细的分析阐述有利于学生理解根本的原理,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说学法
1、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身边发生的地理现象,比如风的产生,这样可以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会增强学习兴趣。既可以掌握知识的本身,又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2、问题探索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新课导入,提问:在空旷的位置,有一建筑物,建筑物的附近会出现风,原因??以此激发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二、复习气压有关知识 1.绘气压柱状图,提问气压概念,再提问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等压面。
2、小结: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总比低空的气压低。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入气压知识复习,为后面分析热力环流形成作铺垫。
三、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图式
1、指出图中若a、b、c三地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
2、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3、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4、动画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5、学生观察、领会,并动手在草稿上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此,通过直观教学,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电脑演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的讲解、归纳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化繁为简,一环扣一环,加深理解。
四、归纳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之为热力环流。并说明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深化对地理现象发展过程的认识。
五、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中的气压,比较课件中的图①②③④⑤⑥各点的气压值高低,让学生思考,再总结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并能真正理解热力环流中的气压变化。
六、小结: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
七、讨论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案例
1、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
案例
2、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案例
3、根据城市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让学生作图城市风推导分析绿化带的布局、工业区的布局、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学生讨论并回答。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学以致用。
课堂巩固练习,练习、引导、提示、思考并回答 测试学生运用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篇四:热力环流 说课稿
《热力环流》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热力环流”。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过程以及板各位领导、老师: 书设计五方面分析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热力环流是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为其后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以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又是第一单元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一内容的深入。所以在内容上,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气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也有很多热力环流的现象,所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理的生活性。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学生可以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成因及环流模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阐述热力环流的原理,并可以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海陆风、城郊风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图表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联系实际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和风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气的环保意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将重点定为,难点定为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现实问题。
(2)确定依据:
①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②本节内容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③热力环流涉及等温线、等压面难度大,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④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大气的运动不易理解。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大气与气候的初步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学生对一些热力环流的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却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2)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2、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会观测、比较、分析、总结
(2)通过绘制大气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模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比如城市热岛效应)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课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1)教学方法的选择:情景教学法、图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比较分析法等。
(2)依据:本节内容多,原理性强;涉及等压面、等温线复杂难度大,同时要运用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知识,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还没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谷。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没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这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所设的“火烧葫芦谷”一计毕竟是失算了。相信你们学了本节课的内容,就会找到诸葛亮失算的原因。(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
对于陈述性知识,学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依照“学案”,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何为大气逆辐射?
这部分内容学生阅读后大部分能理解。
老师用多媒体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让学生有比较直观、比较形象的认识。边演示,边解释总结。
总结: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边绘图)
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大气保温作用。
(三)探究活动
同学讨论:
(1)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因为月球上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削弱作用气温会比较高(需要引导),夜晚因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会很低(大部分能得出),温差会激烈。(多媒体演示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
同时应该让同学们知道大气逆辐射在全天都有,只是夜晚它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co2和水汽的多少决定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在短时间内co2的是不变。(突出重点)
同学讨论:
①为什么在深秋或初冬晴朗的夜晚容易发生霜冻现象?老农在田间烧几堆火有什么好处。
②阴天和晴天同一地区的温差有什么不同。
(引用实例让同学更好理解和运用大气逆辐射的知识。)
(2)热力环流
引用日常生活“烧开水”的事例,让学生对热力环流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从而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②低 边说边绘热力环流图,要注意梳理这种因果关系,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根本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讲解时抓住(1)这是从近地面到高空的等压面图,补充什么是气压,等压面,(2)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来讲解大气的垂直运动(3)当大气发生上升下沉运动时,气压发生改变,等压面不再水平,而是高压上凸,低压下凹,同一水平面上,大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4)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六点气压的对比,指明高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在不同高度,一般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学生上台练习,能画出热力环流图。
总结:①同一水平上(高度),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②垂直方面上,越靠近地表的气压越高。
综合:在同一等压面的下方气压高,上方气压低。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呈对称形状。(承转)由于物体的比热容不一样,升温和降温的速度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来完成课本上的活动。(多媒体演示海陆风)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得出结论“在海滨白天近地面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海陆风可以调节温差,使海滨地区温差比较小。”同时也为后面季风的形成,埋下伏笔。让同学讨论,这个句子错在哪里。(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
“夜深人静,无心睡眠,就到海边走走,阵阵海风迎面袭来?” 引入山谷风和城市风。老师运用多媒体演示过程,并做必需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加强对其的认知与探索。)
山谷风的成因学生不易理解,引用实例着重讲解,深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加强对地理问题的探索。
山谷风:白天由于山坡增温
强烈,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夜
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
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讨论:该地区的布局是否合理。
答:不合理;白天吹谷风,工业区排放出的废气会顺着气流吹到住宅区;应该把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对调一下。
四、课堂练兵
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葫芦谷为什么会突降大雨,使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
五、板书设计
地图是地理最重要的工具,用图来解释现象和原理是地理的基本素养,所以本节课我的板书都是以图的形式展现。简单明了。
课后作业:
夏天到了。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市区的人们会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试用本节课知识解释。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篇五: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说课稿
一、说教材书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运动》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对前面大气热力作用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2、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二、说学情学法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对于学生,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节课中,我打算着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论、合作探究等形式,熟悉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进而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和根本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暖气片装在教室的下部而冷空调却装在教室的上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身边实例介绍大气运动的有关内容(学生自学热力环流第一段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提问: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大气运动的分类?
既然大气会因此而运动,那么大气有什么运动方式呢?接着引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热力环流。
【新课过程】
二、热力环流
播放资料:播放热力环流的相关视频,让同学们从视频中寻找问题,为什么氢气球可以上天?登山是越高越寒?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进今天学习的主题----热力环流
内容
1、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接着展示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1)指出图中若近地面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2)指出图中若近地面b处受热,a处受冷,则产生了大气的垂直运动。(3)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且由高压流到低压,从而形成空气环流。
归纳总结: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内容
2、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学以致用,探究学习)
案例
1、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 案例
2、根据城市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热岛效应”原理。让学生作图城市风推导分析绿化带的布局、工业区的布局、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学生讨论并回答。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
3、分析山谷风的形成过程。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白天海陆风、山谷风的一种,然后由学生自己绘制夜间相应热力环流示意图。提供这些不同的局部热力环流情景,让学生上黑板动手画出完整的热力环流。
第五篇:热力环流评课稿
运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
----评*老师省优质课《大气的运动》
安阳市实验中学 马守知
各位同仁,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想以一个仰慕者的身份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总体来讲,*老师这节课采用层层诱导的方式,课程设计新颖,充满激情,印象深刻。
一、优化课程资源整合,突破实验难关
教材 “活动”:要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地理小实验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教材的亮点,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动手实践能力。这个实验的成功实现是个难题。一方面是地理科一般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比较麻烦;二是如果真的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果难以控制。新课标要求是: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允许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为教师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提供前提条件。基于现实条件考虑,决定采用演示实验和简易实验来替代教材中的实验。把教师做的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用幻灯片进行演示,以控制的蜡烛火焰偏向实验替代。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热力环流,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蜡烛火焰偏向”,了解气流运动方向,能顺利地获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二、实现传统与现代教法的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毕竟有它的局限性,用得太多,太滥的话,学生就象在看电视,看过之后不会留下更多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整合,真正体现多媒体对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就本节课而言,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多,专业名词多,而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使这部分内容成为学习上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设计展示多媒体课件外,还注意考虑配合传统的板画分析法。在设计教学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时,也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板画分析法来突破高、低空气压的对比与等压线(面)的弯曲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有一定的停顿时间,或是语气上的加重强调,或是反复提醒,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与巩固,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较好地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体现新课程理念 1.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即试验——观察――提问——探索),学习热力环流原理。以蜡烛火苗的偏向这一小的实验作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探究线索,力求使学生能够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创设情景,联系生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都有重大价值。储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运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如暖气、空调安装位置,海陆风的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
3.合作探究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当小组代表上讲台在本班级同学面前解说与演示自己探究的结论,并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同与赞许时,学生此时此刻的自豪感是难以形容的。这种做法是引入了学习激励机制,让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集体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这种做法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总之,储娟娟老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上积极开展学生自我探究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失为一堂好课。
但人无完人,这节课我认为也有些许遗憾: 1.铺垫过多.音乐《军港之夜》 铺垫可以说是必需的,但它占用时间较长,容易冲淡主题。2.课件尽管制作的较为醒目与美观,幻灯片在字体、色调与对比度、链接的设计等还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