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探究计算方法
1、整时段时间的计算 ⑴出示节目表
⑵问:从节目表上说说“六一剧场”是几时播出?几时结束的? 如何计算它的播放时间呢? ⑶讨论计算方法。⑷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2、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⑴问:你还想知道哪个节目的播放时间? ⑵师生共同进行计算。强调书写的格式要求。⑶小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1、想想做做1
出示题目,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
每天的借书时间分成了几段?
应该怎样求出每天借书的时间呢?
学生尝试练习,再集体讨论。
2、想想做做2
提出观察要求:图中有几家不同的商店?它们各自的营业时间是从几时到几时?分别分成了几段?
尝试完成各商店的营业时间,并组织讨论交流。
3、想想做做3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算一算。
评讲交流做法和想法。
第二篇:三上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目标
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整时段时间的计算。
同学们,现在的电视节目真是丰富多彩,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喜欢收看什么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会播放多长时间?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就是她,名叫小星,和我们一样也上三年级。她很喜欢在周末看中央台的节目,特别是“六一剧场”和“金色童年”,你知道这两个节目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播放的,什么时间结束?那么你能帮小星计算一下这两个节目各播放多长时间吗?
下面先思考一下“六一剧场”播放的时间。(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算的方法。(最后总结出方法:
1、钟面推算;
2、列式计算;„„)
2、计算从几时到几时几分经过的时间。
那“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
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结合学生思路,教师用
3、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出示课本例题中的线段图)
问:你们看,这是线段图,图中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几份?每份表示几分钟?如果用箭头表示开始的时间应画在哪里呢?结束的时间呢?(学生回答后,师补充在线段图上)要知道“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就是问从这里到这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师用彩色粉笔边说边描)你会算吗?(学生口答)还可以怎样算?(同桌交流后回答)
小结:刚才我们帮助小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板书中课题),学会了运用不同方法计算不同的经过时间,如„„,因为时间与我们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在很多场合都会遇到时间的计算问题。
3、试一试
这不小星去图书室里去借书就遇到时间的计算问题了。(出示画面)仔细观察,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分成几段?你能算出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你认为她什么时候去借书比较合适呢?
小星借完了书后,在回家的路上她又观察到一些商店的营业时间各有不同,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吧,(出示想想做做2),自己先说一说每个商店的的营业时间,然后估计一下这三家商店哪个营业时间长一些? 再仔细计算一下,看看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几小时?
小星继续朝前走,来到了中山路,突然记起妈妈让她帮忙寄封信,她就四处寻找邮筒,刚好在路旁有一个新邮筒,可是她又遇到时间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她吗?(出示想想做做3)
小星帮妈妈寄完信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她有个好习惯就是早睡早起,(出示想想做做4)。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吗? 知识拓展:
(出示“你知道吗?”)请同学们轻声读一下。
阅读了这段文字,你了解到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谁能给大家介绍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资料,多渠道地收集信息,把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听。
第三篇: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三上
《基于目标教学过程控制研究》课题赛教活动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执教者:柳江县拉堡小学
覃
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认识钟面的结构。
2.能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分针的时间。3.知道认几时几分的方法并能正确书写。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分针的时间,知道认几时几分的方法并能正确书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知道1小时=60分,读写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和学生玩5个5个的数数游戏。比一比哪个组反应快,声音齐。(意图:回顾5个5个的数数方法,为认识钟面结构巧妙设伏。)
一、生活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整时和半时。播放三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在回顾快乐时刻的同时,说出分别是几时或几时半?怎么知道的?明确可以用中文表示法和电子表示法来记时。(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回顾整时和半时的钟面计时方法及两种表示法。)
2.揭示课题。出示钟面让学生尝试说出是几时几分?自己是怎么想的?引入课题:认识时间。(意图:尊重学生,调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目标)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一)认识钟面结构。
1.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数字外还有什么?
2.大胆交流:从哪到哪是一大格?钟面一共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
3.动态演示:结合课件帮助学生建构大格、小格等概念。知道一大格里有五个小格。
(二)学习分的知识。
1.谈话激趣:钟面的大格和小格,是时针和分针每天都要走过的地方,现在分针遇到了一些困难?请听,课件播放。
2.动态演示:学习分针的知识。
(1)课件演示播放分针的话。大家好,我是分针妹妹,我是用来表示分的,我走一小格是1分,那我走一大格是几分呢?
(2)学生说理。说说为什么是5分?明白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
(3)学会看分。我们已经发现分针指向1是5分,分针指向2是几分呢?为什么?分针指向1是5分,指向2是10分,指向3呢?,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数下去,你会数吗? 5、10、15、20、25„„。分针从12又走到12走了一圈,用了多少分?
(4)对口令游戏,巩固认知。分针指向2是几分,你怎么知道的?分针指向4,分针指向5,分针指向7,适时优化策略。找到好的方法,就能更快地记住其他数是几分了。
(三)动手拨一拨,学习时与分的关系。
1拨一拨。每个同学用钟面拨动分针从12开始顺时针走一圈,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
2.说一说。谁来说一说,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3.看一看。结合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明白:分针走一圈用了60分,时针走一大格用是1小时,1时等于60分。
(四)学习读写钟面的时刻。
1、出示钟面,让学生再次观察,现在钟面是几时?(9时)时间继续走着,现在是几时几分呢?(9时5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认、读、写几时几分。9:05分读成9时5分就可以了。现在的9时5分过9时了吗?过9时就是9时多了,多了多少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想知道几时过了几分,就得去看分针。9时5分是用中文表示法,电子表示法时,先写下9时在写5分,但分不满10分时,要在前填一个0,再写5,读做9时5分。谁能快速说出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吗?
3.自主认读6时25分。这又是几时几分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看这个时刻的?(时针指在6和7的中间,分针指向5是6时25分)。师导问:谁来说说我们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看时间时要看清时针指在几和几之间就是几时多了,多了多少,就去看分针。4.重点认读4时55分。大家会看时间了,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呢?请用你喜欢的计时法在练习本上写下这个时间。
(1)学生独立完成。
(2)收集、展示学生的几种信息及时反馈,进行辩论。
(预设学生会出现如下答案:5时55分,4时55分,11时25分)让学生板演后追问:谁的才是正确呢?咱们来场争辩赛怎么样?首先请11时25分的同学说你的理由?谁要反驳?这个时间是错的。5时55分的同学说理由?谁来反驳?还可以用什么理由反驳他?(还差一个大格才到5时),用电脑演示,现在时间从4时开始,到5时了吗?快到5时了,还差多少分才到5时了?5时55分也是错的,只剩下4时55分了,你说为什么时4时55分。)
三、弹珠跳跳,巩固新知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覃老师要奖励大家,咱们来玩玩“弹珠跳一跳”的游戏好不好。这里有2颗弹珠,你喜欢那颗弹珠咱们就让它跳一跳,跳完了还有秘密在里面哦!
1、课本83页连线题。(变换点形式让学生回答,男同学,女同学,全班)
2、课本83页第一题。你喜欢那幅图,说一说小红什么时间做什么?
3、拨一拨。
四、小结收获、回馈目标。
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了,这一节课我们大约用了40分钟,在这节课里你们学到了什么?今天你们珍惜了课堂上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学到了认时间的本领,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像今天一样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牢记心里。
第四篇:时间与数学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时间与数学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时间与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
二、探索新知:
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9月份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2627282930
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观察日历找规律:9月份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2627282930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2比11多1,……
8比11多7,……
嘿!我发现了:11+19=30,……
换另一组再试一试。课后反思:
时间与数学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4、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3、补充练习。
三、实践练习
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第五篇:苏教2001版三上《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花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看图学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课文用第一人称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白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内容不多,意境却特别美,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所教的三年级小朋友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区域所限,对荷花了解甚少。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设计理念
《荷花》一文通篇演奏着美的旋律:花美、文美、意境美。教学时本着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情趣、有实践的新理念。让学生在经历与文本对话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探寻美的体验、创造美的尝试。使课堂成为个性飞扬的天地。
课文如画,课堂如诗。依靠多媒体营造出课文的意境,让孩子倘佯其中。读悟结合,边读边悟,熟读成诵,培养语感,促其积累。让阅读过程个性凸显,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听中想象,化语为画,读中想象,移情体验,抓住契机,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孩子获得审美体验,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积极对话。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
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展开想象,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荷花颂》乐曲;学生收集有关荷花的古诗句,工整地题在课文插图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理解姿势、翩翩起舞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训练语感。
3、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仔细观察、丰富想象的表达方法,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审美的能力。重点难点:
1、透过语言文字,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体会作者仔细观察、丰富想象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课前播放《荷花颂》,学生闭上眼睛欣赏。要求:音乐带给你怎样的的画面?
2.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作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看荷花的?(迫不及待)为什么呢?(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3.想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播放课件《荷花颂2》展示一池的荷花随风舞动,背景音乐古筝出水莲。学生观看。)
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给你们带来美的享受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好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洁白无暇的荷花!冰清玉洁的荷花!含苞欲
放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争奇斗妍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听!多美的一个词语。也只有这样的词语,才配得上这么美的荷花呀!
4.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打开书本,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荷花。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觉得写这篇文章的叶老,他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前后巡视。)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1)有滋有味地看荷花。
(作者是有滋有味地看荷花,你呢,是有滋有味地读荷花。)
(2)仔仔细细地看荷花。
(因为他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连花瓣儿中的小莲蓬都发现了。他不但注意了荷花,还看到了挨挨挤挤的荷叶。)
(3)津津有味地在看荷花。
哪些地方、哪些段落让你体会到他是这样看荷花的,找出来可以再读
一、两遍。
2.读了书,我们体会到文章里的那个我,是在仔仔细细地看荷花,身临其境地看荷花,如痴如醉地看荷花,有滋有味地看荷花。是吧?这样看荷花那才叫美啊!我想,看荷花是这样,读荷花更需要这样。就这么仔仔细细地、有滋有味地、津津有味地来读,先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体会体会这句子美在什么地方。(默读,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一)教学第二自然段(出示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
预设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荷叶挨挨挤挤的样子。)
“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预设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2.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____地冒出来。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说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到外面来透透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和我们交朋友!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让我们欣赏她的美丽!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预设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荷花三种各种不同的姿态。(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假如你的手就是荷花的花瓣儿,你能用手势表现出这三种姿态的荷花吗?
3.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表现得这么形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荷花的风采,我想你们对荷花的赞美会更真诚,感受会更深刻。
4.荷花那么美,让我们一起来久久地、深情地看着它吧。(播放课件)看完后,师配乐范读这一段
5.(配乐)生齐读第二段。
6.让我们把这么美妙的文字记在心中,让我们把荷花的美刻在心里。(生试背这一段)
(二)教学第三自然段(出示内容)
师:荷花不仅一朵有一朵的形状,而且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有的弯着腰,正对着水中的自己笑呢;有的两朵花紧紧地挨在一起,好像„„(让学生接下去)你还能想像别的姿势吗?(板书:姿势)你能用有的„„好像„„说说吗?(准备:或自言自语说或同桌交流或写在纸上)(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
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板书: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出示内容)
过渡:面对这么美的荷花,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去听,去感受荷花的世界。
播放乐曲,(背景音乐《荷花颂》)学生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2.说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4.指导朗读:荷花是那么的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我们陶醉了„„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深深陶醉美景之中。我们和作者一样被荷花池的美景陶醉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受呢?
生自由读。
5.谁愿意来读这段话,老师为他配上音乐。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师生接读最后一段:过了好一会儿,„„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让学生提写下要赞美的语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___”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师:荷花,我爱你亭亭玉立。
荷花,我爱你,洁白无暇。
荷花,我爱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我爱你,“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看着你,我仿佛闻到了一阵清香。
荷花,看着你,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
总结: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吧,那么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五、知识延伸,课后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方式表达学习后的感受: 1.背诵有关荷花的名句。2.写几句话赞美荷花。
3.摘录课堂同学的精彩发言。
4.学着叶圣陶爷爷的方法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花草。
板书设计
闻到:清香
荷叶 多 大 圆 12.荷花 看到:
荷花 冒 姿势
想到:变成荷花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二,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态,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动画的设计,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二.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瞧他们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三.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如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或“ 的荷花。”例如有学生说:“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姿态是那样的动人!”有学生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学生说:“千姿百态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