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22: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探究,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地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三、教学难点

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四、教学具准备

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出示84页主题图。

(1)仔细观察,说说图意,你知道什么条件?

(2)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你们能算出老寿星跑了多少米吗?

(3)想一想:要算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算式? 同桌互说。(教师可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列式并能说出算式意义。)汇报交流:508×3=(米)

2.请你先估计一下,大约等于多少?(学生汇报)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6——探究算理

1. 同学们掌握了“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一规律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你们能独立解决吗?(能)(出示例6的主题图)

2. 508×3=(米)你能试一试吗?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在全班进行交流。方法一:

8×3=24 500×3=1500 24+1500=1524 是一种好方法,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方法二:

× 1 5 5 0 2 2 3 4

答:每天步行1524米。3.自主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1)追问“你是怎么算的呢?”(2)0×3是多少呢?表示什么呢? 4.小组交流:各自算法,并纠错。5.汇报算法。(请几个学生写到黑板上)

6.分析算理:积的1、5、2、4分别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重点——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3先乘8得24,个位满20,向十位进2。再用3乘十位上的0得0。加上进上来的2就得2,把2写在十位上。最后用3乘5得15。)

7.小结:

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里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在掌握了“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

现在正是小朋友们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参加体育锻炼呦!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智力长跑,好吗?

1.首先进入第一关

202×4 305×4= 306×9=(男生完成)503×3 407×9= 609×7=(女生完成)想想,什么时候中间会是0,什么时候中间不会是0?

2.第一关顺利通过,老师祝贺你们。我们再接再厉去闯第二关。完成书85页,第二题。

今年义务植树多少棵? 3. 胜利冲向顶峰。填一填。

□ 0 □

×3 2

□ 0 □ ×

1 □ 3 □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计算”常常与“枯燥”二字相连,但本课我始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同时又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如:新课环节以“老寿星步行3圈”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多种计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练习组织较好,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和坡度。

从练习的形式来看,我安排有口算题、笔算题、填空题,学生自主出题和算题及比较练习题等,既有动口的、动脑的,又有动手的,既有单个回答的又有全体练习的,既有基本练习的,又有拓展练习的。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还注意了以下几个几点:

(1)练习的密度与数量适中。(2)练习的形式多样化。

(3)突出了难点,讲究了实效。

在这节课中,虽然也存在一些不到之处,但总体感觉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

第二篇:《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后,安排了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几种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在教学完这一内容后,我个人的总体感觉是较好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计算”常常与“枯燥”二字相连,但本课我始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同时又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多种计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即例6),我让学生通过估算、口算、笔算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去体验数学中国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意识,同时,我还注意将学生的估算结果与准确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可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练习组织较好,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和坡度。

从练习的形式来看,我安排有口算题、笔算题、填空题,学生自主出题和算题及比较练习题等,既有动口的、动脑的,又有动手的,既有单个回答的又有全体练习的,既有基本练习的,又有拓展练习的。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还注意了以下几个几点:

(1)练习的密度与数量适中

(2)练习的形式多样化

(3)突出了难点,讲究了实效。

4、注重挖掘教学素材中的潜在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

在教学中,我能做到随机应变,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知识,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练习口算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口算试题,比较“0和一个数相乘的结果”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得出“0和一个数相加仍得原数。”的结论。

又如:在做完1○0=1这个题时,我问学生:这道题除了填“+”号还可填什么符号?学生能得出还可以填“-”号,我又进一步引导,从而使学生得出: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的结论。

在这节课中,虽然也存在一些不到之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与毛躁、粗心之处,教师的语速过快,声音过大等毛病,但总体感觉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

第三篇: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有两大内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学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爱好,出示课件学生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做学习的主人。新的课程《标准》认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和交流活动,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开阔思路,提高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得出0×7=0和7×0=0.再通过想一想、同桌交流、找规律、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等活动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并与0的加法进行区分比较加深印象。

教学第一个红点时,学生列出算式后,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计算,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合作交流各自的算法。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多种算法,体现了算法多样性,经历了笔算乘法方法的得出过程。学生积极性很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最后,对学生进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法制教育,使学生知道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从整体上来说,本节课学生掌握的还可以,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情景导入这环节用的时间多了,导致后面进行巩固练习的时间仓促,学生练习少,没有达到巩固的效果。对学生进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法制教育这一环节衔接不够好,渗透内容少了些,还需要加强提高。计算中个别学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会对症下药,争取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 ** 2012-11-1

第四篇:《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属于计算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在乘法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那么计算教学如何打破传统教学上的缺陷,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的思维状态自然活跃,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始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到学生当中去,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从而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孙悟空这个人物是学生感兴趣的,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本来枯燥的计算教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民主、平等、愉悦的氛围下,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活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各抒己见,不仅使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的不足。

二、把实践引入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自己去发现”,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探究”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在上面两个片段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后,进行了算理的探讨,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借助老寿星锻炼的场景,自然引出每天要步行多少米的计算问题后,我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体验,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方法。

三、注重评价,提高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置疑、释疑。反思并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困难的,上面片段二中,对于黑板上的6种算法,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说出对与错的原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学会说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多说还能促进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机,许多课堂教师放下架子弓身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有合作有交流、自主探究,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教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但是,有些“新课堂”与新课程的理念“形似神异”,在追求所谓个性张扬,热闹的背后,总给人有肤浅、浮躁的感觉。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把课上得朴实扎实些,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第五篇: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后,安排了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几种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在教学完这一内容后,我个人的总体感觉是较好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计算”常常与“枯燥”二字相连,但本课我始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同时又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如:新课环节以“仙女摘仙桃”引入,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又以揭示“老寿星的长寿秘诀”为线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最后的练习环节以“智力长跑赛”为主线贯穿练习前后。每个情境之间的连接我都以巧妙地语言把它们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使学生听了倍感亲切,兴趣盎然。

2、多种计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即例6),我让学生通过估算、口算、笔算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去体验数学中国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意识,同时,我还注意将学生的估算结果与准确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可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练习组织较好,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和坡度。

从练习的形式来看,我安排有口算题、笔算题、填空题,学生自主出题和算题及比较练习题等,既有动口的、动脑的,又有动手的,既有单个回答的又有全体练习的,既有基本练习的,又有拓展练习的。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还注意了以下几个几点:

(1)练习的密度与数量适中

(2)练习的形式多样化

(3)突出了难点,讲究了实效。

4、注重挖掘教学素材中的潜在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

在教学中,我能做到随机应变,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知识,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练习口算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口算试题,比较“0和一个数相乘的结果”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得出“0和一个数相加仍得原数。”的结论。

又如:在做完1○0=1这个题时,我问学生:这道题除了填“+”号还可填什么符号?学生能得出还可以填“-”号,我又进一步引导,从而使学生得出: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的结论。

在这节课中,虽然也存在一些不到之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与毛躁、粗心之处,教师的语速过快,声音过大等毛病,但总体感觉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

下载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学习设计共13时总第4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66页例4、67页例5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计算。3、培养......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曾诚慧 邮政编码:62800 联系电话:18781260065 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题教材第66-69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例2(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三上)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鱼龙坝小学 徐梅琼 【教学内容】 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通过引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