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5篇)

时间:2019-05-12 22:5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第一篇: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倍的认识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西师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承前启后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做到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策略:

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红黄蓝各30根)、题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热情好客的村长邀请羊村里的小伙伴们到它家做客,瞧!(出示PPT)篮子里面有许多丰盛的水果,咱们去看看吧!(图片展示其中苹果2个,梨子6个)

二、探索新知:

(一)比较引入,初步感知“倍”(PPT展示苹果2个,梨子6个)

1、师:瞧,比较一下苹果和梨子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比梨子少4个,(师引导,适时板书水果数量)也就是2比6小,6比2大,(还有什么发现)6里面有3个2,2+2+2=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里面有3个2.)

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

师:关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它。(补充板书:倍的初步认识)

2、认识“3倍”,建立概念

教师指出:6里面有3个2,也就是说6是2的3倍。(板书:6是2的3倍)

1、师:苹果有2个,如果2个苹果为一份把它圈起来,那么梨子有这样的几份,梨里面有几个2?请你在题单上面圈一圈。(学生活动,师巡视正确圈发,并抽生上台汇报)生:有3个2,因为可以把梨子圈出3圈,为3份。

师: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3份。像这样(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苹果的数量看作一份,在6个梨子里能全出3个2,也就是这样的3份,我们可以说“6里面有3个2,也可以说6是2的3倍。”这就是6和2的倍数关系。师:大家跟着我一起完整地说出它们的关系。(隐藏三句话)

师:如果没有这三句话了,你还能说吗?(抽生说,师板书,生再其读)

生:2个苹果作为一份,梨有这样的3份,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6里面有3个2,也可以说6是2的3倍)

(二)课堂活动

摆一摆、说一说(近一步感知“倍”)

1、大屏幕出示第一排摆2根蓝色的小棒,让生操作第二排摆2份这样的红色小棒。师:红色是几根?(4根)

师:红色小棒的数量是蓝色的几倍,谁是谁的几倍?

生:2倍,因为2根蓝色为一份,红色小棒有这样的2份,所以红色小棒的数量是蓝色的2倍。4是2的2倍。

2、摆2根红色和2根蓝色小棒,问:这时候的关系是几倍,谁是谁的几倍?(强调1倍关系)

生:1倍,因为2根蓝色为一份,红色小棒有这样的1份,所以红色小棒的数量是蓝色的1倍。2是2的1倍。

3、师:第一排摆3根蓝色小棒,请摆出红色小棒,要求是蓝色小棒的9倍。(为了快速又准确地摆好,有什么方法?)

生:3根3根为一份。9个3就是27根小棒。(生摆好,选一人起来说理由。)

(三)改变比较量,理解倍。

1、师:村长见发现还有梨子没拿出来,于是就多摆出来了2个,现在请大家观察这时候梨子和苹果有怎么的数量关系?(引导几个为一份,有几份,谁是谁的几倍)

生:2个苹果是一份,梨有这样的4份,梨子的数量是苹果的4倍,8里面有4个2,8是2的4倍。(适当表扬)

2、游戏抢答:2个苹果是1份,假如梨有这样的3份?7份?8份?分别是怎样的关系?

生:回答(师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表扬)

(四)改变标准量,理解倍。

1、出示PPT,3个苹果和6个梨子,生说谁和谁比?谁的数量作为一份?谁有这样的几份?谁是谁的几倍?

2、师:梨的数量都是和苹果比较,为什么一会儿是3倍一会儿是4倍呢?(PPT上出示2组图片进行对比)

3、生讨论并小组上台汇报。(师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

4、师小结:在寻找倍数关系时,最关键的是看比较的标准,标准变化了,倍数也就跟着变化。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P83“课堂活动” 1、2题看卡片,说一说。2、3题圈一圈、数一数、画一画。(先独立完成,在展台汇报更正,说一说做得又快又好的秘诀)

3、P84练习十九第1题,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更正。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请注意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生齐拍)你们拍了几个三下?你们真聪明!

师: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倍”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五、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

“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教参中明确要求,教学时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为一份,第二行有这样的几个几,有这样的几分,就是几倍”。原本认为倍的认识比较难学,看了教材才知道自己平时就对几个几乘法的意义训练的比较多,如看图写算式;看乘法算式、口诀画图等练习,学生在大脑里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我的目标定位是:

1、初步感知倍,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自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时,我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头脑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过“摆一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巩固头脑里的影像。然后通过“圈一圈”、“画一画”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关于“倍”的知识来解决。最后通过“说一说”的练习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有用到“倍”的地方,从而把数学课本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1、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倍”的理解。

一般我们习惯说“3个2也就是2的3倍”,比较突出“个”,而这节课我偏重于淡化个数强化份数,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请学生第一排摆蓝色小棒3根,第二排摆红色小棒6根,3根小棒为一份,6里面有2个3,6就是3的2倍,这样通过直观的小棒图来理解“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通过反复操作、表述,学生加深了对倍的理解。

2、设计小坎,找出标准。

在学习过程中,看似学生都学会了,其实里面不排除一些“浑水摸鱼”的学生,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倍,为学生设计了几个小坎。如先出示3根小棒,下面接着出示一把小棒(无法用眼睛看出来),让学生迅速说出这把小棒的根数是3根小棒的几倍?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而真正理解倍的含义的学生会很快找到方法,3根3根的摆出来,一共有这样的6份,就是3的6倍。紧接着提问“为什么3根一份?”学生精彩的回答让其他学生恍然大悟。像这样的小坎既不让学生觉得难以跨越,又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一举两得。

3、重视图象与文字间的相互转化作用

数学语言有文字、符号、图形三种形式,学生想要顺利阅读,必须重视这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和互译的训练。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小棒图来理解“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将直观的五角星图、小棒图抽象到图形图,如:第一行画3个圆,第二行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5倍,请学生画出来,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倍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图象与文字间的相互转化作用,通过互相的转化、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节课里,老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个数和图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摆图到看图再到摆脱直观,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

第二篇:西师版二年级(上)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上)倍的认识教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P82—P83 例1,例2。做游戏 练习十七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感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等。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7,它们的积()

3个6是();5个3是()

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42里面有几个7?42里面有几个6?

(二)引出课题。

看来孩子们前面的知识学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倍”。(板书:倍的认识)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第一次摆小棒

现在我们就先通过摆小棒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1.请孩子们拿出小棒,请你在第一排摆3根小棒。(师生一起摆),第二排摆6根小棒。(同桌检查,你是老师这样摆的吗?)

2.请你仔细观察:我们把第一排的3根小棒看成一份,那么第二排的小棒里有几个这样的3根呢?你能把你的小棒移动一下让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第二排里有2个3根吗?(请一个孩子上来移一移)(把每3根小棒放在一起)我们这样摆就能很清楚的看出第二排的小棒有2个3根。那么第一排有3根小棒,第二排

有6根小棒。6里面有几个3呢?6里面有2个3。(板书)。

3. 6里面有2个3,我们也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学生边说老师边指黑板)。再请两个同学起来说一说。(鼓励第一个小朋友)。第二次摆小棒

1.通过刚才我们一起摆小棒,我们知道了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那么现在我们继续来摆小棒

(1)请大家在第一排摆2根小棒,第二排摆8根小棒。你能像老师刚才一样,带上“倍”这个新朋友来说说第一排小棒的数量和第二排小棒之间的关系吗?(请学生说)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可以说8是2的4倍。小结

请孩子们把小棒收好,坐端正。孩子们,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当两个数量在比较时,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例2.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红花和黄花各有几朵。

指名回答:红花10朵,黄花2朵。提出要求:先圈一圈,我们应该如何圈,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小结:根据黄花的朵数,2个2个地圈。

提出问题:红花有10朵,2朵2朵地圈,圈出了多少个2朵?

学生回答:5个

追问:10是2的几倍,学生回答:5倍

引导:10是2的5倍,红花是10朵,黄花是2朵,所以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先想一想,一个数中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包含几个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同学们刚才听得非常认真,做个游戏放松一下。示范拍肩 3.做拍手游戏

(1)老师拍2下,学生拍手的下数是老师的2倍。

(2)老师拍2下,学生拍手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

(3)老师拍4下,学生拍手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

同学们通过摆小棒、圈一圈、做游戏来认识了倍,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闯关游戏,看谁能闯关。

16里面有()个4

16是4的()倍? 24里面有()个3

24是3的()倍?

48里面有()个6

48是6的()倍? 六.小结

孩子们真能干,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倍”这个新朋友有哪些了解了呢?我们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第三篇:倍的认识教案和反思

《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在观察、比较、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倍”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激趣

听口令,拍手游戏

师: 看到大家坐得这么端正,老师想先和大家玩个拍手游戏

(1)拍2下,拍3个2下

师: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

生:2下

师:请你拍出3个2下 生拍手

师:怎样拍能让我们一下听出拍了3个2下?

生:2下 2下地拍,拍出3个2下。(学生演示)

师:我们可以2下一组,拍3个2下。就用这位同学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

预备:(师做好示范动作)开始!

师边数1.2,空一会儿再数1.2;再空一会儿,再数1,2.(2)拍3下,拍2个3下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听到我们这么有节奏的拍手声,小兔子也一蹦一跳地过来了,瞧,它们收获了好多萝卜呢!

(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有哪几种萝卜?

生: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

师:它们数量是多少呢?

生: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1.观察数量关系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红萝卜的数量比胡萝卜数量多4个。生:红萝卜比胡萝卜多,胡萝卜比红萝卜少 生: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都是双数

师: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还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它们之间不仅能比多少,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板书:倍的认识)

师: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是1个2,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2来表述呢”

生:3个2

摆一摆

我请一个同学帮老师摆一摆,让我们一眼看出是3个2

生上台摆一摆

师:除了摆一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圈一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根

(二)、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述

(1)师;像这样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像周老师这样说一说?还有很多同学想说, 那同桌互相说一说吧。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倍数关系

师: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请你动手圈一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师:如果有6个2呢? 生:就是2的6倍 师:10个2呢? 生:2的10倍

(三)、“标准量”的教学

师:刚刚大家说的都是谁的数量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把这样一份的数量称之为“标准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数量我们称之为“比较量”

板书:“标准量” “比较量” 及时板书

师 : 找找黑板上什么萝卜是标准量,什么萝卜是比较量?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做一做

师:熊大和熊二要带着我们一起去“倍的王国闯关”。现在我们来到第一关。1.第一行圆片有几个?

生:3个

2.第二行圆片每三片一堆可以圈出几堆?请你圈一圈,并说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3、第三行又是第一行的多少倍呢?

4、说一说在这里以什么为“标准量”? 2.第二关:果园里的秘密

师:熊大和熊二来到了果园,发现果园里也藏着倍的秘密呢?

1、数一数桃子有多少个,香蕉有多少个?

你知道桃子的个数是香蕉的几倍吗?

2.苹果的个数是梨子个数的多少倍?

3.第三关:我是小法官

师:小兔子又从草地里找到一根胡萝卜,这时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生:三倍

师:你是怎么知道是3倍?

生:胡萝卜有3根,红萝卜有2个3根,红萝卜的根数师胡萝卜的2倍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

4. 第四关:圈一圈,涂一涂

师:第一行红色圆片的数量是绿色圆片的几倍?

师:你是几个一组圈的?

生;2个一组

师:红色圆片有几个2?

生:8个2,所以红色圆片的数量是绿色圆片的8倍

5.小游戏

1、老师拍3下,你拍的是我的2倍。(与一学生互拍)

2、老师拍2下,你们拍的是我的4倍。(全班一起拍)

3、同桌一起玩,一个说要求,一个按要求拍手,要注意节奏。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 :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整堂课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些许遗憾。

教学目标的把握比较准确。结合具体的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通过情景的导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对于课堂的掌控有了提高。在导入环节中,我用了小游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在整节课中,我用了大量的手段进行组织教学。如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会说“我要请坐姿最端正、举手姿势最标准的小朋友来回答。”

但还是有不足之处:数学课要想上好,首先要踏踏实实的研读教材,然后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教学应该更多的放手给学生,一定不能啰嗦。给学生留下时间和思考的空间。一定要分清楚主线,在主线明晰的情况下要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的总结。课堂才会越来越进步课堂的设计,层次应该更加清晰,流畅。从导入到新课,从新课到练习,层次的过度应该合理清晰。练习太快,分析题目过多,审题、读题、只让学生回答最终的答案,教师的包办代替了孩子的思考。

增加合作学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游戏教师应该有示范的过程。学生虽然能形成“倍”的初步概念,但是对“倍”的意义和形成缺少体验与感悟。提出了,让学生经历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感知,把一个量看作“1份数”,另一个量中有几个这样的“1份数”,就是这个量的“几倍”。在理解了“1份数”、“份数”之后认识“倍”,对“倍”的意义才不会停留在数字表面。然后再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来巩固“倍”应用。

3.动手练习

恭喜同学们闯过两关,我们现在来用小棒自己动手操作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来巩固倍的知识

1、师定标准量,学生确定倍数

请同学们 第一行摆出:4根小棒

第二行摆出:第二行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

学生自己确定倍数,生自由摆,请同桌之间介绍自己的作品。指名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请你用这样的语言介绍

我第一行摆了()小棒,第二行摆了()小棒,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

2、学生定标准量,教师定倍数

请同学们

第一行摆出:小棒根数自己定

第二行摆出: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

生自由摆,请同桌之间介绍自己的作品。指名介绍自己的作品

我第一行摆了()小棒,第二行摆了()小棒,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四篇:“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1.口算。

用卡片出示已学过的一些乘法算式,指名口算。2.完成“想想做做”6。

先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集体校对。

二、应用题练习。1.看图口头列式解答:(1)小鸡:

小鸭:

是小鸡的3倍

(2)分析:小鸡有几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几倍,也就是几个几只?求小鸭有多少只,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

(4)老师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因此用乘法计算。2.完成“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提问:一只小船坐多少人?一只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几倍?求什么? 指名完整地说说题意。(2)分析:一只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4倍,也就是大船可以坐几个几人?求大船坐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3.完成“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题,指名说说图意,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题中已知小松鼠采了5个松果,大松鼠采的个数是小松鼠的3倍。求大松鼠采了多少个松果?)(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完成“想想做做”9。

出示第9题,说说这题有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各是怎样列式的?并指导工作名学生用两句话口答题中所问的两个问题。

三、想一想。

完成“想想做做”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出示第一组数3,6,9,12,(),()。观察:这一组中后面的数和前面的数比,怎样?(多3)

想一想后面的两格该怎样填?为什么?

2、独立完成第2小题,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四、作业布置:

1、列式计算。

(1)4个5是多少?(2)4的3倍是多少?(3)4和5的和是多少?(4)3的2倍是多少?

2、应用题:

(1)小红用5天的时间读完一本书,每天读4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2)小红读一本书每天读4页,小明读的页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每天读多少页? 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4页,第二天读5页,两天一共读多少页?

3、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1)1,4,7,10,(),()。(2)1,2,4,7,(),()。

第五篇:西师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本站推荐)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算式。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6根小棒和18个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几个几”

出示“校园情境图”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我看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子,我想问一共有多少扇窗户。)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共有27扇窗户。)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一扇一扇数的。

我是一层一层数的。每层有9扇,一共3层,9+9+9=27(扇)。)(板书算式)初步体会“几个几”

教师: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汇报交流。(都是加法;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教师: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是3个9相加。)教师: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二、设置疑点,导入新课

教师:该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10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同学?你会列式吗?试试看。(稍停片刻)教师:列完了吗?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太长了。太麻烦了。有没有简便方法?)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想学吗?(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三、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出示例1“植树图”。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一共植了32棵。)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

(教师板书算式)(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教师: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4表示,也可以用4×8表示。教师介绍读法。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教师:想一想,8×4等于多少? 教师:4×8等于多少? 教师: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些什么?

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教师:“×”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同桌相互说一说8×4=32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用4×8表示。)教师:你是怎么想的?(4+4+4+4+4+4+4+4=32表示8个4相加,所以可以写成4×8。)教学例2

教师提出要求:每次摆3盆花,照这样摆6次。学生动手操作小圆片,让一名学生到展台上摆。

教师:你一共摆了几个小圆片?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发现

教师: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交流:

发现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必须是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计算。……

四、巩固应用

完成教科书上课堂活动的内容第1题:让学生看算式,并读一读,掌握读法。第2题:同桌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活动。第3题:同桌协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算式。

学生将校园图(出示)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个2相加是多少?怎样写比较简便?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六、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4+4+4+4+4+4+4+4 =32 × = 32 或 × =32

8+8+8+8=

因数

乘号 因数

下载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师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2016年秋期黄舣小学课改示范课教案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黄舣小学 李鹏飞 【教学内容】 教材84~85页例1、例2及例3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对熟悉的......

    西师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凉水井小学 胡小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小雨点》教案范文大全

    活动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出不动的要善于观察,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道理。教学方法: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让孩子明白要善于发现别......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反思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教学反思 表内乘法是学生乘法认识的开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位的教学重点。其中4和3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难点也是学生记忆的一个难点......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四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

    倍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倍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李永红 教学内容:课本50页例1 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

    倍的认识 教案与反思

    大美柳州之动物园——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在观察、比较、变化中,让学生经历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合集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第七次修改) 育英小学 蒋程芳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83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九1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