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22:5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情画意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第一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的掌握在word文字编辑软件中插入图,并且会调整图片的大小等属性。

2.利用课件演示的方法是同学们更能掌握对word文字编辑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改变图片的属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对图片属性等的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熟悉插入图片,了解并会使用剪贴画。教学难点:熟悉使用图片工具栏设置图片环绕方式。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古诗相关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只有文字的古诗显得太单调了,配上一张合适的插图修饰一下,让版面显得更加美观一些,意境效果也会更好,下面来看看老师的作品。学生观察老师展示的作品提出意见

二、探究体验: 熟练插入图片。第一关

插入图片

将光标移动到要插入图片的位置后,单击菜单栏“插入” 命令,选择“图片”

命令。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取素材图所在文件夹,并找到合适的图片文件,项,再执行“来自文件”

单击“插入”按钮,图片就插入到了诗句中了。第二关 调整图片大小

图片顺利插入了,可大小不适合,需要调整。

选中图片后,在图片周围出现8个黑色小块,这些小块就是图片的控制点。把鼠标指针放在任意一个控制点上,会变成不同方向的小箭头头,拖动这些箭头就可以改变图片的大小了。第三关 调整图片位置

选中图片后,出现如下图所示图片编辑工具栏,单击“文字环绕”按钮,给图片和文字选择适当的排列方式。

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学生好动、爱表现、学习热情高,笔者没有直接把诗配画的完整作品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采用猜谜挑战的办法,既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制造了悬疑效果,让学生对整堂课充满期待与好奇,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笔者在设计时注重任务的内在逻辑性,从较小、较易任务入手,提出一个个问题和挑战,通过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示范操作等途径解决问题,最终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第二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配画的方法,能用四季的色彩知识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

2、通过观察、四人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探究四季的兴趣。

重点:能用四季的色彩知识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

难点:

板书:

诗情画意

内容美(一句古诗)

(表现)意境美

色彩美(季节色彩)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四张画家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先读诗句再赏画)

2、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诗和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个别回答。

3、师小结: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画家则用绘画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让我们从诗中从画中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大师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真是美在其中呀!(板书诗情画意)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一)内容美

1、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画配诗的游戏。我这有两幅画,你能学学诗人给他配上一句诗吗?(课件出示两幅画)

2、学生思考,个别回答。课件打出诗句。

3、师提问:你为什么选这句?你是根据什么?

4、学生个别回答,师小结分析。是根据画的内容配上诗句,这就是古诗配画带给我们的内容美。(板书内容美)

(二)色彩美

2、在刚才的游戏环节,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出色,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合作能力。请听要求:仔细观看图片,结合自己的平时经验,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由组长负责记录和发言。

3、课件播放图片,学生观察,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4、师出示学生的表格,集体交流。

(三)意境美

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会分析而且合作的也相当出色,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感

受到了诗配画带给我们的内容美,也学到了表现不同季节的色彩知识,感受到了诗配画的色彩美。画家正是通过内容和色彩来表现诗配画的意境美的。(板书意境美)

(四)小结方法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给诗配画的方法(根据板书进行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生齐读方法。

三、学以致用,表现创作

1、学会了古诗配画的方法,该是小朋友们一显身手的时候了你准备给那一首诗配画(或画一幅什么样的画,配上哪句诗),选哪一句,画什么,用什么色彩?

2、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教师进行部分示范,讲解表现方法。

4、出示作业提示,学生作画,师巡回指导,适时讲评。

四、展示作品,交流批评

1、将自己的作品放入相应的展板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相互评价。

2、师进行总评。

第三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乐清市初中语文“诗意教学”32学时培训项目培训班万家学校 林晓敏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2、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咏柳》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提出问题:

1、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2、画面和诗句有何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2)学生小组探讨,解决问题。小结: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揭题:《

10、诗情画意》

(二)新授

1、先出示古诗《蚕妇》,请大家一起轻声地读一下这首古诗。思考:这首诗是写什么的?(提示:写景、写人、叙事、状物)出示范图,请学生说说是画中主要画了什么?这幅画的重点是诗中的哪些诗句?

小结:写人古诗,以人物为主。

2、分别出示古诗《竹石》、《早发白帝城》、《寻隐者不遇》、,请你来说说它们分别写的是什么?(写景、写人、叙事、状物)分析每幅配画作品的绘画重点。

3、教师归纳:写人的古诗,可以将诗中写到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重点描绘。状物类的也是如此。话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且具

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

过渡句: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把诗人所述的意境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是十分美妙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不同的古诗配画作品。(课件出示)

(三)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老师知道我们七(1)班也有很多小诗迷,下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如果让你来为这首古诗配画,你会怎样来画?(引导学生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教师师范。老师很喜欢杨万里的一句名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此句为例,进行诗配画。

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诗中的某一句配上图画,能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三、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四、课后拓展:可以尝试为校园文明标语、班级公约、中学生行为规范等配画。

【2012年温州初中语文高级职称上课课题】

【散文类】

★★★★1.以《我的信念》和《论语十则》为例,品味格言、警句

(首先得要搞清楚格言、警句的定义,切不可自己随意解说!其次要弄懂“品味”的意思。而且是学生在“品味”不是教师哦!

品味有以下四种解释:

①尝试滋味;品尝:经专家品味,认为酒质优良。

②仔细体会;玩味:他经过细细~,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

④格调和趣味;品味高雅。

多作动词用。在课题中做“仔细体会;玩味”之意。

注意事项,是学生在仔细体会;玩味,尤其是要凸显“仔细”,对于一个只有13-16岁的孩子是很难读懂格言警句的。老师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进行指导才行。切不可成麦霸,变成是老师在品味!)

★★★★2.以《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为例,探究记叙文中叙和议的联系 ★★★★3.以《背影》和《台阶》为例,探究选材和中心的关系(以《背影》和《台阶》为例探究材料与立意的关系)★★★★

4、以《春》、《济南的冬天》的景物描写为例指导写作

★★★★5.以《春》和《夏感》为例,体会写景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6.以《背影》和《老王》为例,体会细腻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7.以《紫藤萝瀑布》为例,复习托物言志(这些都是关于写作的,其实是想知道你平时是怎么进行写作指导的!还有些老师还是范文读一下,发作文本,童鞋们,你们写吧!关注阅读对写作的影响,这是本次评高的课题的最大亮点!其实阅读教好了,写作自然不会再是难题!顺便把特级教师谷定珍那天让我转告评高语文老师的话贴出来给大家看:

谷园春草

07:21:51:昨天,有教师咨询职称评审课。告之:一,5分钟朗读;二,10分钟批注;三,10分钟展示点评;四,温故知新;五,总结朗读。哈哈。批注法引入职称评审课堂。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放之四海而皆准。依次模板,几乎不需要备课。但是,教师的底气,却是关键。寥寥数语,便见功底。除非这些评委是傻瓜。十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十五年的教师熬成了评委。)【说明文类】

★★★★8.以《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为例,复习说明文的语言(以《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为例从内容和写法上探究它们的不同)

因为课题是人家报给我的,可能有出入。如果是第一个就必须涉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第二个还要让学生去“探究”两篇文章的语言的不同,难度值高于第一个课题!9.以《桥之美》为例,复习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10.以《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为例,复习说明方法的作用 【诗歌类】

★★★★11.以《江城子》《破阵子》《渔家傲》为例,探究“酒”的意象在古诗文中的运用(酒文化进入诗词教学,体现了专题教学的内容,很像是高中的课,毕竟是初三的孩子,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否则孩子一上高中,语文就一塌糊涂!我们现在的“以考定教”的模式是有毛病的!老师也很功利,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议论文写作就不教,以至于孩子没有思考力与逻辑思维,写的议论文全是牛论,语无伦次。★★★★12.新课《归园田居》和《使至塞上》(两课一起上)

(两课一起上,无疑增大了难度。但是如何时间分配很要紧。第二首是很简单的,但是第一首估计得占三分之二的时间才行。陶渊明的诗学生很难懂,那是因为我们不懂陶渊明,其实他是精神上的贵族!但使愿无违!他只愿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很有必要跟学生聊陶的境界。生活一贫如洗,箪瓢屡空,但是却能晏如也!)★★★★13.以朗读、赏析的方式,品味《秋天》的诗意美

(以《秋天》为例朗读品味诗意美)估计应该是第一个课题是准确的,这首诗很多老师其实都是随随便便上掉的。因为自己也觉得该诗歌没有诗意美。其实大家可以去网络看重庆电视台的品读栏目的节目。

谷园春草

07:56:25:《品读》功德无量。但其制作团队,估计人很多,很厉害。被你免费拿来了。教师,是“拿来主义”者。

所以我们要学会拿来,为学生的成长打好温暖的底色!【小说类】

14.以《范进中举》为例,复习讽刺手法 【名著导读】

15.《伊索寓言》名著导读

题目都是瑞安和仙岩今年参加评高的老师搜集起来给我,我将它们集中汇总,这样2013年的评高的老师就可以参考一下了。

其实课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平时就要好好认真地上好每一课。不管有没有带星号的文章。平时上课很随意,且是很不“好玩”,一脸死相的不苟言笑的一味在播放PPT的老师,学生肯定不喜欢你!

这年头,一切唯分数论,老师发了疯一样地死盯学生,布置如山的作业来压迫学生!

【2011年初中语文高级评审】

1、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探究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芦花荡》为例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3、以《春望》和《渡荆门送别》为例探究杜甫和李白不同的诗风

4、以《蝉》和《紫藤萝瀑布》为例,探究借物抒怀

5、以《故乡》为例探究人物描写

6、以《敬业和乐业》为例,复习观点与材料的一致性

7、以《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为例探究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8、九上以《水浒》为例,进行名著导读。

9、7年级 以《白兔和月亮》《落难王子》为例多角度探究寓意的方法

第二天课题搜集20111221

1、以《爱莲说》《陋室铭》为例复习文言句式。

2、以《陋室铭》为例复习托物言志。

3、以《蜡烛》《芦花荡》为例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4、以《雨说》为例复习拟人手法的作用。

5、八年级第一单元以《新闻两则》复习新闻的特点。

6、以《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为例复习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7、以《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则》为例复习文言文的翻译。

8、以《江城子》《破阵子》为例探究豪放派诗风。

9、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探究小说情节的巧妙构思。

10、以《蜡烛》为例探究细节描写

第三天课题搜集2011122

1、以《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为例探究科普说明文的科学精神。

2、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品味贬词褒用的表达效果。

3、以《出师表》《隆中对》为例评价诸葛亮。

4、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复习驳论文的方法。

5、以《背影》《老王》为例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6、以《济南的冬天》和《夏感》为例,品味散文的语言美。

7、以《》为例复习名著导读。

2010年温州高级上课课题

1、《童趣》复习

2、《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复习

3、《走一步再走一步》复习

4、《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5、《三峡》复习

6、《苏州园林》复习说明文

7、《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狮子和蚊子》

2009温州高级上课题目

以《夏感》为例探究景物描写和修辞 以《济南的冬天》情景交融

以《香菱学诗》语言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以《古诗四首》景物描写方法

以《芦花荡》为例,从细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以《童趣、论语》文言实词复习

2007 温州高级上课题目 以《春》为例指导景物描写 以《陋室铭》《爱莲说》为例说说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运用 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以《杨修之死》为例,评价人物形象 以《故乡》为例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的清晰性 以《望江南》《武陵春》为例探究古诗词中如何表达人生愁绪 以《春》和《济南的冬天》为例品味文章的语言

第四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题: 诗情画意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为古诗配画。

2、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1、导入: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熟悉的古诗并想象古诗的意境。如《枫桥夜泊》(多媒体出示图片)。揭示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板书课题)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古诗欣赏:杜甫《绝句》

1、请同学们背诵杜甫的这一首《绝句》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绝句》的景色组成。(多媒体图片)

3、统一讨论结果:(结合图片)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

4、师生共同赏析《绝句》图片(多媒体展示),并从中学习构图和绘画的方式方法。

(三)借鉴学习

1、背诵《咏柳》、《清明》两首诗,欣赏图片,借鉴学习其构思以及绘画。

2、为自己熟悉的古诗分类:写人、写景、叙事等,利用多媒体分析不同类型诗歌的不同表现方法。

3、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绘画中构图和绘画的方式方法,并作简单示范。

三、当堂练习(大显身手)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

教师提醒学生在创作中应注意构图和用色。

2、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3、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1)提醒完成基本构图,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2)对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四、评价交流,用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3、老师对学生做适当评价、点评。并为优秀作业粘贴优秀标志——五角星。

五、课后拓展:

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为古诗配上不同形式的画。如国画,剪纸等等。

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古诗课,每学期都要组织“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每次上这节课,我都把它调节安排在“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之后。这样无形中就增进了学生学习本课兴趣——我们不但会朗诵诗歌,还要会“绘画”诗歌。

对学生交待绘画的基本技巧是必须的,却不是最主要的。在本课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诗歌意境想象的引导上。示范时我把构图、取景交待清楚,对于如何绘画细节轻轻带过。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画出来的诗歌

是稚拙的,可是他们对诗歌意境的想象也正在稚拙的画面中,表现出那一份纯真。篇二:《诗情画意》教案

区公开课教案《诗情画意》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金燮玫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

教学目标:

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到三首喜欢的、能够背诵、理解的古诗及绘画工具。师收集了解一至五年级学生学过的古诗,并收集绘制相关绘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给学生讲老舍先生请齐白石为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配画的故事,生猜测画面内容。

2、出示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生谈想法??师:齐白石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准确表现了诗中内涵,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今天我们也来学习诗情画意。(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诗情画意是我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很多大画家都喜欢用画来表达诗的意境,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宋代的名画,你能联想到哪首古诗呢?(出示马远《寒江独钓图》)生猜测?? 师: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在画面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这幅画在平静的江面上孤舟、老翁在独钓,由于钓者坐船的一端故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在船边勾出几条淡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联想起江的空旷,意境深远。

2、连线匹配:师出示两幅不同的荷花图,请学生根据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连线匹配。(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揣摩诗意)

3、欣赏课本中18页学生作品,生思考:你认为哪幅画最符合诗意?为什么?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4、同一首诗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受,欣赏课本19页学生作品,比较同一首诗不同的画面在表现诗意上的侧重点,启发学生:如果你来画这首诗,还有哪些独特的创意?

5、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试一试,先请大家在脑海中选一选:你比较喜欢哪首诗?你的脑海里会有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生讨论交流)

6、(1)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范画:先根据诗意确定画面主体并将之画大画详细以突出主体(师板书:主体 大 详细);(2)通过师示范杜牧《山行》,使学生明白,先确定近景具体刻画,再添加相关背景使画面完整,但远景等相关背景可画小些、简单些,(师板书:背景 小

简单)并思考画面题诗的位置。

7、师出示内容相同但色调不同的两幅《静夜思》,比较色彩在烘托诗意中的作用。(师板书:色彩)

三、学生作业:

1、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熟悉并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比一比:谁画的画更符合诗意?

四、展示评价:

1、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生互评,你认为哪张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3、师点评,从画面构图、色彩、是否符合诗意并有自己独到的创意这几方面展开评价。

五、总结拓展:

师: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画交融更能产生一种新的意境,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古诗配画,中国画和古诗都是我们的国粹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篇三:第六课诗情画意教案

第六课 《诗情画意》教案

茶陵县洣江中学 张忠华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中国苏州园林艺术有基本的了解; 2.通过对苏州园林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 3.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提高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 2.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教学方法:欣赏、讲授、综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去看过苏州园林吗?(学生集体答)

师:这节课就跟老师一起去苏州园林旅游吧。(导入课题《诗情画意――苏州园林欣赏》)

二、欣赏园林的美

师:在旅游之前我们必须先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首先,我们要知道苏州园林的三个美:自然美、空间美(建筑美)、人文美。

这三美早已融入园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之中。它蕴含着园主人的情思、理想和追求。也体现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和我们的书法、绘画、诗词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欣赏苏州园林的时候,是要有所准备的。这样你才能在欣赏园林的时候获得最高境界——意境之美(诗情画意)。

其次,我们要知道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分析各类园林的特征,重点介绍私家园林。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一组苏州私家园林图片。)一)园林的自然美

问题1:建造这样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 a.叠山理水。b.花草树木。c.园路建筑

①山是园林的骨架。②水是园林的灵魂。③植物是园林的生命。有了花草的点缀山才有了生命,有了花草树木园林的一年四季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二)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

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

和色调。

问题2: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问题3: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灰瓦白墙)问题4: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借景的造园手法)

2、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

三)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

苏州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它蕴含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中,也体现在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中。

1、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梅的孤绝:如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称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元人景元启叹曰:梅花是我,我是梅花;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中“雪香”喻梅,云蔚喻茂密的树木。

菊的风霜:如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中遗世独立的情怀,秋菊则兼有烈士与高士的品格。

竹的气节: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象征坚贞高洁,洁身自好的品质。空谷幽兰: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兰生幽谷,无人自芳。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

2、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

四壁菏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雪香云蔚亭)

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如月到风来亭、与谁同坐轩)。

4、园林中的匾额、对联等。

课后作业

1.选择园林小景,配上古诗词句,制作《诗情画意》的书签。2.如果你是某小区的总设计师,你将如何让小区可居、可游、可赏?并将平面设计规划图画出来。

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称其意镜,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 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象征手法(即比拟和联想的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分别表示春、夏、秋、冬等四季的变化,?但是这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象征手法),只有借助文学语言(园林题咏)手法,?借助文学作品创造的画面和意境,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才能因妙趣横生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

另一种是靠楹联(特别是五代末期,在唐代诗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至宋代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园林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楹联题咏是语言艺术,是意觉时间-空间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萃,?其媒介材料是词(语言)---一种非物质的精神载体(人为的符号),其精神内容因素较大,较空间视觉艺术(象征手法)有更大的时空领域,?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能唤起游人的形象思维,并展开联想,去自由地联想和体验园林意境的无限空间,?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如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山区鹭云寺“静含太古山房”,意含“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和私家园林)都注重这种意境的创设和表达,?对古典园林主题意境的体现,诗词、绘画起了点景的作用。首先,突出园林的主题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主题的突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突出整个园子的主题,如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网师园、留园、个园、?勺园、拙政园、怡园等。?这些都是在城市园林之中再现山河大川等自然之貌的一种景象,其布局体现“小中见大、咫尺山林”、“以勺代水,?以址为绘”的一种境界。并将园主人的思想感情加以融揉和寄托,增强其意境深邃的境界。?取名“网师”,是因为“宋宗元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渔隐之义,?亦取巷名音相似也”。原来宋宗元由于母亲年迈,五十岁即陈情乞归故里,筑网师园为退隐、养亲之所。他自比渔人,号“网师”,并以此为花园命名,?一则借正史志花圃“渔隐”的原义,有隐居自悔之志;再则也因为园旁有巷名王思,?取其谐音;取名“拙政”,是因为苏州的拙政园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御使王献臣因仕途失意,弃官还乡,在原大宏寺旧址拓建成园。?其本人曾曰:“余自筮休抵金余四十年,同时之人或起家至八坐、登三争,而吾仅以一郡卒,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体现了其遁世归隐、趣在田园林野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的统治阶级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的嘲讽。?另外是突出某一景点的主题,如承德避暑山庄“卷阿胜境”一景点,?反映的是几千年来君臣唱和、忠君爱民的思想,同时也标榜统治阶级的扇被恩风、重托爱民的思想境界。?古代皇家造园讲究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就是封建帝王统治阶级追求“海上仙山”、“长生不老”、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长盛不衰的体现,?其所造的园采用的布局形式虽说是对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和为统治阶级提供一个骄奢享受的场所,但单纯从造园的角度讲,可以说其反映的也是一种造园“意境”。再如颐和园的“扬仁风”庭园,意即扇扬“仁义道德”之风,即“奉扬仁风,慰彼黎黍”之意,“扬仁风”为依主轴线沿自然山石逐渐抬高的扇形建筑,其立意和整个庭园的布局取得了很好的协调,其中“扬仁风”这一匾额起到了突出主题、意境的作用,还有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分析。

其次是点景。如题咏、楹联有:拙政园中部景区的“荷风四面亭”,额悬“荷风四面”,亭柱有对联:“四壁菏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独坐亭中,?观赏着田田荷叶,依依垂柳,清风徐来,荷香沁人,真是“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闻木樨香轩”在苏州留园,位于黄石假山之上,山上桂树丛生,?八月中秋,月桂盛开,香飘四方,故取名“闻木樨香轩”,?上书对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点明此处怪岩奇石、岩桂飘香的迷人景象。?另外还有匾额:可自怡斋(苏.怡园)、长堤苏晓(扬.瘦西湖)、法净晚钟(扬.大明寺)、洗秋、饮绿(北京.颐和园)、柳荫路曲(苏.拙政园)等,对联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苏.沧浪亭);佳气溢芳甸,宿云澹野川(扬.瘦西湖.长堤苏晓);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扬.瘦西湖.月观),都是通过题咏、楹联等对园林意境起到点题的作用。

诗词绘画拓宽了园林意境的内涵和外延(拓境)。诗词绘画的运用,?使园林景观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弦外之音。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苏.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取自南朝萧梁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一诗文颈联,该亭和远香堂隔池相望,四面遍植梅花,?暗香浮动,且有枫、柳、松、竹交相争荣,以“香雪”喻梅,?以“云蔚”喻树木茂密,上有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行草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来反衬静,几声蝉噪、几声鸟鸣更显示出其地林之静、山之幽,居高临下,?环览中园之景色,远方水波潋艳,万榭隐现,近处山上树木葱笼,百鸟和鸣,?山下溪涧环流,芦苇摇曳,颇有野山旷湖之意。平山堂(扬.?瘦西湖)有对联“过江渚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和众宾欢”,是欧阳修在此宴饮史实的真实写照,隐喻主人藐视朝廷、仕途挫折、消遥取乐的封建士大夫思想,?园林景象和思想内容得到一个高度的融合。绘画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和创设亦有着深远的影响,?造园之理和绘画之理是相通的,造园即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景物创造无限的意境,即所谓“小中见大、咫尺山林”,中国古典园林的许多造园理论都源于绘画,如中国画讲究“宽可走马,密不容针”,造园就是在讲求统一变化、协调对比、高低错落、有进有出、?疏密相间等造园法则的前提下,据造景之法立意布局,?将置景要素构成一幅三维动态空间的自然山水画。绘画对造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画理是造园之源;?绘画和刻雕参与园林景观的形成,对园林景观起到衬托和修饰的作用,?如古代建筑的彩绘、石刻等,都体现了绘画对造园的作用。许多古典园林,?都有画家的设计和参与、建造,如扬州以前的片石园和万石园,相传为画家石涛所堆叠;?明代画家文征明是苏州拙政园主人王献臣的座上宾;?中国明代最著名的两位造园家和造园理论家计成和文震亨,也都是画家。

在时空观念上园林艺术的意境和诗词绘画的相通和相异。

中国的诗词、绘画都追求以有限的篇幅、空间、幅面创设无限的意境,?追求“境生于象外”,以求意境的表达、情感的寄托,?但由于构景要素和创设素材的相异,园林意境的表达和创设更加深入一步,现分别加以阐述:

园林艺术的创设素材的物质实体性较诗词绘画在表观上更具象、?在意境创设上更深入。中国的园林艺术是在有限空间中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石、屋、?动物等作为原始创造素材,经过精心构思立意、空间布局,?创作出幻觉无穷的自然风景之中的艺术形象,“在城市山林、壶中天地、人世之外别开幻境”,?“在幻境之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使人能在有限的空间之中领略无限的艺术境界,寄托情思,同时遵循艺术构图统一和变化的总原则,?以及该原则在造景之中应用产生的对比调和、节奏韵律、对称均衡、?比例尺度等构图原则来布置园林,使主题和意境充分的表达,创造无限的艺术境界。在时空上园林艺术意境的表达较诗词绘画更直接、深入。

园林艺术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实体空间造型艺术,?所展现的是一个个物质实体如亭、桥、廊、山、植物体等,运用一定的造景手法进行布局,?并可通过象征手法对意境进行表达,加之一年四季的季相景观,富有自然的表现和时间的延续性,景观的动态序列对于意境的创造和表达是诗词、绘画所不能比拟的。总之,园林意境可通过古代诗词绘画进行创设和表达,古代诗词绘画一则可直接参与园林物象景观的形成-成景;同时又可对园林意境起到突出主题、?点景和拓境的功效,从另一方面讲,?园林又为古代诗词绘画提供了表现的场所并演变成诗词绘画的变种----题咏、壁刻等,是中国文学里一种风格独特的富有表现力的文学形式,意境的创设和表达和诗词绘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借、?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真乃“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篇四:诗情画意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诗情画意》,教材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中极具代表价值的江南私家园林作为教学主体,为更适合惠州地区学生领悟“远”的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找寻美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美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连结点,实现“美术就在身边,在身边发现美”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综合性知识的学习,进行“欣赏?评述”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历史文化、建筑特点,通过中国园林文化审美体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发现和表现园林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园林的知识,强调通过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取知识,把园林的感受通过多种方法制作以园林为题材的书签。▲情感方面,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分析与设计:

这是以“欣赏·评述”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程。诗情画意——如诗般的韵味,如画般的意境。苏州园林的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摩的那样,给人予沁人心扉的意境,给人予视觉的美感心灵的熏陶。学生首先要能感受到这种意境,然后探索这种意境产生的原因,最后把种感受表达出来。

苏州园林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融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身。由于苏州园林几乎都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基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于是就有了“小中见大”、“以一当十”、“借景对景”等造园手法,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由于许多园林都是由当时的画家设计,所以其中还透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为了能让学生理解以上知识点,脱离传统欣赏教学模式,设计了三个趣味适宜且初中学生的教学活动,活动一:“我来当导游”;活动二:画“我的园林印象”;活动三:“寻找身边的园林”。“我来当导游”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一个过程,课堂内学生以扮演导游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园林图片及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二是以“苏园印象”或“西湖印象”为主题,选取园林一角或一景、一物,再根据园林元素所产生的意境配以古诗词句,制作《诗情画意》的书签。活动三是让学生以摄影的形式去寻找我们现代生活中延续的园林艺术,培养学生美术探究与运用的能力。教学难点与重点: 苏州园林的特有造园思想与建筑元素,感受园林的“诗情画意”之美。

解决策略:结合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优美句子及精到的分析,结合地理课中江南特有的建筑环境,结合历史知识中对园林的记载以及惠州西湖直观的美景,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园林。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受、认识、表达“远”的苏州园林之美,第二课时以“近”的距离发现生活中的园林元素的运用及其美化功能。两课时由“远”及“近”,由课本到生活。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园林的相关资料。篇五: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0《诗情画意》教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给古诗配画的方法,并能为自已熟悉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某一句配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和构图,色彩的知识来表现诗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的画面,品味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给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的某一句配画。

三、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四、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2师:大家喜欢诗吗?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肚里有多少首诗呢?能吟诵一首吗?

生:背诵古诗........师:同学闭上眼睛,哪位同学再深情的吟诵一遍大家耳熟能详的《咏鹅》,并问学生: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仿佛看见一只只雪白的鹅唱着动听的歌............师:通过想像,把诗歌从无声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学生初次感受诗中有画。2.赏画品诗,发现方法。

师:指导学生欣赏《咏鹅图》,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并板书课题。师: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

又该怎么配呢?

我告诉你们们,答案就在书中,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孩子们认真的读诗,看画,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给诗配画的一些方法:突出重点,恰当构图,合理想像。这一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感悟,得出结论。

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3.选诗配画,多样创作

师:在掌握方法之后,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 生: 师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在反复读,领会的基础上,进 行构思,描绘、着色。在悠扬典雅的古筝曲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创作。4.多维评价、个性表达

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大胆地在黑板上展出,并让大家猜一猜,每幅作品表现的是哪一首诗,再请看的同学谈谈对画的感觉,再让作者说说自己画得精彩或得意之处。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我鼓励他们下课可以互相评价,互相猜猜别人的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诗歌,让他们学会要大胆地表现自己。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渴望被赏识,我努力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给予鼓舞和评价:“你的画别有特色”、“你的画太有震撼力了”等,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5.拓展欣赏,诗意延伸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让孩子们在《静夜思》的优美歌声中结束本次的诗情画意之旅。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课后作业,我安排了两部分:一是给学过的课文配画;二是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配画。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任选一题。

第五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诗意盎然是我国古典诗歌特有的传统。本课以诗情画意为题,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运用中国画的水墨技巧来表现自己喜欢的诗,表达对诗的理解和对画面意境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毫无拘束地进行想象绘画。通过诗歌的文字形象语言与国画的笔墨渲染造型互补、融合,使诗画交融,传达诗的情感,呈现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诗配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安排。

2、过程与方法:运用中国画的水墨技巧来表现自己喜欢的画面,表达对诗的理解和对画面的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

1、根据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联想美术创作的元素。

2、诗与画面的合理安排。

教学难点:

运用中国水墨画的墨色变化来表现诗配画所达到的意境美。

教学设计:

一、感受诗情画意(课件出示一幅国画作品)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幅绘画作品,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画中联想到有关的诗句么?哪一首比较合适?你们这么快的说出诗的名字,画面的内容适合这首小诗。是呀,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

板书:诗→画

二 感知诗情、分析诗意

师: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诗意盎然是我国古典诗歌特有的传统。唐代是诗文化发展的高峰,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有我们熟悉的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诗人们通过诗传达着自己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课前,我请同学们准备几首自己喜欢的诗,请问你们准备好了吗?交流一下吧。(同学在交流小诗的过程中配上抒情的音乐,第三个写景的可以在这个同学诵完后,老师提议全班同学有感情的吟诵一边后,再问问题)

1、《 咏柳 》这首诗是一首状物的(写人的,写景的、叙事的)这首诗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2、《 咏柳 》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表现,你会选择什么颜色来突出?这种颜色会给人…样的感受。

3、《咏柳 》带着感情来读,体会诗人诗中表现的情景,其他同学联想,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近处有什么,远处又是怎样的?画面的色调是什么样的?

4、师:我也带来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课件出示《江雪》你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是怎样理解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有什么联想呢?

生:……

师:对,我们自己都有对诗中内容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印象深刻的孤船、蓑衣、老翁,这些理解和感受正是我们为诗配画的重要元素,诗是情感的传递,画是意境的再现,诗画交融,更能产生一种意境,表达情感,这也是中国画独到的表现形式之一。今天我们运用中国画的方式来表现诗的意境吧!板书:诗情画意

三、探究画意

㈠教师演示,明确配画创作要领

1、提炼诗的主体

(重点边画边将怎样用笔、用墨表现)

首先,我们要勾画出诗中描绘的主体:一位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此时笔中墨色和水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动笔前可以现在试纸上调试一下,中锋用笔,淡淡的墨色,了了数笔,老翁就跃然纸上,而小舟则可以侧峰用笔,墨色稍微浓重一些,这样的变化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独自垂钓的蓑笠翁已经画好了,根据诗意周围的环境应怎样表现呢?你们帮老师出出主意吧!

2、创设画的意境

学生结合诗意理解环境,老师总结:非常感谢同学们帮老师联想这么多的情景,而在这小小的画面上,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全都画上,我们可以选择最能表现诗意的、感受最深的来画一画,这就需要我们来创设意境。

近景中画几棵枯树,背景的处理用留白的方法,表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远处略加两笔远山,让人感觉空旷、凄凉。

3、诗画交融

画面中空白的地方可以用诗来完善。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交融,最后看看画面的构图是否舒服。(出示完整画面即添好诗的画面)

㈡ 欣赏、分析不同国画配诗的作品

1、运用色彩表现诗意的作品

2、颜色和墨色结合表现诗意的作品

四、实践创作,表现诗意

师:同学们,绘画中诗、画合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形成了绘画的独特韵味,你想在你的画中表现哪些诗中的意境,跟你的同桌说说!

生:……(讨论)

请两位同学说,引导画面中的元素要简练,诗与画的安排要舒服,表现出诗中的意境来,也可以运用色彩来适当渲染。

五、作业讲评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本课既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中,既有个人自评,也有生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形式,使新课标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精神落到实处。教师归纳小结。

六 课后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绘画的方式为古诗配画,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尝试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习作来配画,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作品。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诗情画意的教学设计

2.诗情画意如何造句

3.数学日记:诗情画意

4.诗情画意的校园作文

5.诗情画意的古风句子

6.诗情画意(组诗)

7.诗情画意的语句

8.诗情画意的爱情语句

9.诗情画意初中作文

下载诗情画意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情画意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 教学目标: 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

    诗情画意教古诗教学设计(参赛)

    诗情画意教古诗 ——《绝句》教学设计 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 徐惠 关于教材钻研: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

    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中国水墨动画风格赏析电子工程学院09211065 肖傲这学期,老师在课堂重点剖析了剪纸动画、偶形动画、三维动画、水墨动画等,其中我唯独钟爱水墨动画,可能是因为小时......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大全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配画的方法,能用色彩知识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 2、通过观察、四人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

    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摘要] 诗情画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精彩的课前导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精致的课堂过渡,用诗情画意的语言让学生去感受,去触摸;精......

    诗情画意的古诗教学

    诗情画意的古诗教学 摘 要:本文旨在突出插图对于学习古诗的作用,初知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高尚情操、能用自己的话写出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关键词:插图......

    《诗情画意》公开教学教案

    《诗情画意》公开教学教案 执教:林剑青 班级:五(3)班 授课时间:2016.10.19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

    第三课 诗情画意——套索工具的使用 教学设计

    第三课 诗情画意——套索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复制、粘贴的方法。 3. 了解羽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