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课 诗情画意——套索工具的使用 教学设计
第三课 诗情画意——套索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复制、粘贴的方法。3.了解羽化的作用。4.掌握简单文字设计。
5.用套索和磁性套索,实现对人物照片的抠图。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工具箱里套索工具的使用。
2.以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在图片处理过程中理解、掌握操作技能。情感目标:
1.通过图片的处理,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学生情操。
2.引导学生对图片要进行正面积极的处理,杜绝恶搞照片。教学重点:
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
选区的增加、减少等选项的设置。教学过程:
导入: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展示几张合成图片(经过ps处理)这几张图片,有几部分组成(背景和主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选择工具、套索工具、移动工具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
新知:
一、找一找:
1、什么是套索?有几种套索工具?它们有什么区别?
2、打开桌面《第三课 素材》中的一幅 “蓝天”图片,和“飞鸟”图片,怎样将“鸟”图片复制粘贴到“蓝天”图片上?羽化有什么用?(羽化就是使你选定范围的图边缘达到朦胧的效果。羽化值越大,朦胧范围越宽,羽化值越小,朦胧范围越窄。)
二、试一试:
1、将“蓝天”图片作为背景,选择套索工具,先修改羽化值,试一试,用哪种套索工具能更好地抠“飞鸟”图片?
2、把用套索工具选定的“飞鸟”编辑——拷贝,在“蓝天”图片上 “编辑——粘贴”,再“编辑——变换——缩放/旋转”调整大小/位置。
注意:在选择套索工具后,先修改羽化值,然后再绘制选区!绘制完选区后修改羽化值是无效的。
三、练一练: 基础篇:
任务一:参照“第三课 《诗配画》一点通”完成《诗配画》的图像合成。创意篇:
任务二:为校刊《青鸟》做封面设计。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板书设计:
套索工具
多边形套索工具
磁性套索工具
复制粘贴 羽化
掌握三种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复制、粘贴的方法;
简单的文字设计了解羽化的作用;
用套索工具抠图,完成《诗配画》的图像合成。
教学反思:
由于课前新做教师机学生机系统,电子教室软件没有测试,虽然认真备课制作课件,但是课堂出现问题:电子教室演示、切换延时得过分,与讲解严重不同步;学生机office2010软件更新,影响学生按照“操作一点通”word文档参考操作步骤;整堂课停用电子教室,没有演示纠正共性问题,展示学生操作效果等操作!学生基本都只是完成了 “蓝天飞鸟”合并的操作。
第二篇:套索工具 photoshop教学设计
套索工具 photoshop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
1、通过创情景,解决问题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象处理。
2、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套索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合作,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2、通过创设活动情景,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在Phtoshop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图象。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套索”工具操作方法及使用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白天鹅的家由于受环境污染而无家可归)通过动画介绍学习任务。(板书:美丽的天鹅湖)观看动画思考 展示任务,激发学习热情,渗透环境保护区意识。
二、为天鹅找家。
(出示“天鹅”、“湖”图片):我们要使用PHOTOSHOP中的那些命令,怎样操作,才能把白天鹅送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呢?
三、美化天鹅
同学们,象你们那样做,修饰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缺点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展示没有背景的天鹅图片。
1.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2.这节课我们就要接触一个新的工具——套索工具。
3、大家想知道这个工具怎样使用么?
4.观看动画,学习工具的使用。
5.同学们看完了三个套素工具的使用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么?
6.你打算使用哪个套素工具呢?
7.那么你们就赶快动起来吧!试一试我们所学的工具,看看他能不能帮你创作出美丽的天鹅湖图片。
四、美丽的天鹅湖
同学们,你们都用你们所学的工具和命令送可爱的白天鹅回到了家,但是一只天鹅自己呆在天鹅湖,她也太孤单了,她还想和更多的天鹅伙伴在一起嬉戏生活。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孤独的天鹅完成她的心愿么?
那么大家就行动起来吧,为孤独的天鹅找到更多的伙伴吧!
(分组学习,共同创作)
同学们不但要给白天鹅找到伙伴,还要注意天鹅湖的整体效果。
1、天鹅的大小。
2、不同形状的天鹅。
五、作品展评
展示作品评选优秀作品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作品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观点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五、教师总结
今天大家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白天鹅找到了美丽、温馨的家,我们的白天鹅有一个礼物要送给大家。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么?(展示动画:白天鹅的感谢信)
第三篇:PS套索工具教案
第3个教案
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
1.套索工具相当于画笔一样的选择,需要的素材周边画好围成封闭的就可以了(可以选择上面的调整边缘对素材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根据鼠标的移动可以随意选择选框领域,套索工具可以随意勾勒图形。2.多边形套索工具 : 多边形套索工具则利用直线形式选择图片区域。一般有效利用于对多边形图片的选择中。在图像中单击鼠标作为绘制区域的起点,在沿着需要创建选区的图像边缘拖动鼠标产生一条线段,在线段的终端再次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继续沿着图像边缘拖动鼠标绘制另一条线段直到选取所需图像;最后在重合点上单击鼠标,这时选择区域将自动闭合
3.磁性套索工具似乎有磁力一样,不须按鼠标左键而直接移动鼠标,在工具头处会出现自动跟踪的线,这条线总是走向颜色与颜色边界处,边界越明显磁力越强,将首尾连接后可完成选择,一般用于颜色与颜色差别比较大的图像选择。
注:当沿着轮廓移动,如果想自己控制转折时,到转折点单击,以此下去,直到完全包围住需要抠出的图片,双击
Photoshop中的套索工具在实际工作中是一组非常有用的选取工具。磁性套索工具使用方法: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是按住鼠标在图像中不同对比度区域的交界附近拖拉,Photoshop会自动将选取边界吸附到交界上,当鼠标回到起点时,磁性套索工具的小图标右下角就会出现一个小圆圈,这时松开鼠标就会形成一个封闭的选区。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可以轻松地选取具有相同对比度的图像区域。
磁性套索工具的属性栏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时,会发现其属性栏中有几个参数需要进行设置,这几个参数会对工具的选取有一定影响。
意义:
1、宽度:数值框中可输入0-40之间的数值,对于某一给定的数值,磁性套索工具将以当前用户鼠标所处的点为中心,以此数值为宽度范围,在此范围内寻找对比强烈的边界点作为选界点。
2、频率:它对磁性套索工具在定义选区边界时插入的定位锚点多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在0-100之间选择任一数值输入,数值越高则插入的定位锚点就越多,反之定位锚点就越少。
3、对比度:它控制了磁性套索工具选取图像时边缘的反差。可以输入0-100%之间的数值,输入的数值越高则磁性套索工具对图像边缘的反差越大,选取的范围也就越准确。
提示当发现套索偏离了轮廓(图像边缘)时,可以按Del键删除最后的一个锚点,并单击一个鼠标左键,手动产生一个锚点固定浮动的套索。
第四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配画的方法,能用四季的色彩知识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
2、通过观察、四人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探究四季的兴趣。
重点:能用四季的色彩知识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
难点:
板书:
诗情画意
内容美(一句古诗)
(表现)意境美
色彩美(季节色彩)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四张画家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先读诗句再赏画)
2、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诗和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个别回答。
3、师小结: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画家则用绘画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让我们从诗中从画中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大师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真是美在其中呀!(板书诗情画意)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一)内容美
1、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画配诗的游戏。我这有两幅画,你能学学诗人给他配上一句诗吗?(课件出示两幅画)
2、学生思考,个别回答。课件打出诗句。
3、师提问:你为什么选这句?你是根据什么?
4、学生个别回答,师小结分析。是根据画的内容配上诗句,这就是古诗配画带给我们的内容美。(板书内容美)
(二)色彩美
2、在刚才的游戏环节,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出色,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合作能力。请听要求:仔细观看图片,结合自己的平时经验,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由组长负责记录和发言。
3、课件播放图片,学生观察,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4、师出示学生的表格,集体交流。
(三)意境美
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会分析而且合作的也相当出色,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感
受到了诗配画带给我们的内容美,也学到了表现不同季节的色彩知识,感受到了诗配画的色彩美。画家正是通过内容和色彩来表现诗配画的意境美的。(板书意境美)
(四)小结方法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给诗配画的方法(根据板书进行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生齐读方法。
三、学以致用,表现创作
1、学会了古诗配画的方法,该是小朋友们一显身手的时候了你准备给那一首诗配画(或画一幅什么样的画,配上哪句诗),选哪一句,画什么,用什么色彩?
2、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教师进行部分示范,讲解表现方法。
4、出示作业提示,学生作画,师巡回指导,适时讲评。
四、展示作品,交流批评
1、将自己的作品放入相应的展板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相互评价。
2、师进行总评。
第五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乐清市初中语文“诗意教学”32学时培训项目培训班万家学校 林晓敏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2、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咏柳》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提出问题:
1、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2、画面和诗句有何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2)学生小组探讨,解决问题。小结: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揭题:《
10、诗情画意》
(二)新授
1、先出示古诗《蚕妇》,请大家一起轻声地读一下这首古诗。思考:这首诗是写什么的?(提示:写景、写人、叙事、状物)出示范图,请学生说说是画中主要画了什么?这幅画的重点是诗中的哪些诗句?
小结:写人古诗,以人物为主。
2、分别出示古诗《竹石》、《早发白帝城》、《寻隐者不遇》、,请你来说说它们分别写的是什么?(写景、写人、叙事、状物)分析每幅配画作品的绘画重点。
3、教师归纳:写人的古诗,可以将诗中写到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重点描绘。状物类的也是如此。话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且具
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
过渡句: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把诗人所述的意境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是十分美妙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不同的古诗配画作品。(课件出示)
(三)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老师知道我们七(1)班也有很多小诗迷,下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如果让你来为这首古诗配画,你会怎样来画?(引导学生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教师师范。老师很喜欢杨万里的一句名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此句为例,进行诗配画。
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诗中的某一句配上图画,能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三、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四、课后拓展:可以尝试为校园文明标语、班级公约、中学生行为规范等配画。
【2012年温州初中语文高级职称上课课题】
【散文类】
★★★★1.以《我的信念》和《论语十则》为例,品味格言、警句
(首先得要搞清楚格言、警句的定义,切不可自己随意解说!其次要弄懂“品味”的意思。而且是学生在“品味”不是教师哦!
品味有以下四种解释:
①尝试滋味;品尝:经专家品味,认为酒质优良。
②仔细体会;玩味:他经过细细~,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
④格调和趣味;品味高雅。
多作动词用。在课题中做“仔细体会;玩味”之意。
注意事项,是学生在仔细体会;玩味,尤其是要凸显“仔细”,对于一个只有13-16岁的孩子是很难读懂格言警句的。老师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进行指导才行。切不可成麦霸,变成是老师在品味!)
★★★★2.以《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为例,探究记叙文中叙和议的联系 ★★★★3.以《背影》和《台阶》为例,探究选材和中心的关系(以《背影》和《台阶》为例探究材料与立意的关系)★★★★
4、以《春》、《济南的冬天》的景物描写为例指导写作
★★★★5.以《春》和《夏感》为例,体会写景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6.以《背影》和《老王》为例,体会细腻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7.以《紫藤萝瀑布》为例,复习托物言志(这些都是关于写作的,其实是想知道你平时是怎么进行写作指导的!还有些老师还是范文读一下,发作文本,童鞋们,你们写吧!关注阅读对写作的影响,这是本次评高的课题的最大亮点!其实阅读教好了,写作自然不会再是难题!顺便把特级教师谷定珍那天让我转告评高语文老师的话贴出来给大家看:
谷园春草
07:21:51:昨天,有教师咨询职称评审课。告之:一,5分钟朗读;二,10分钟批注;三,10分钟展示点评;四,温故知新;五,总结朗读。哈哈。批注法引入职称评审课堂。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放之四海而皆准。依次模板,几乎不需要备课。但是,教师的底气,却是关键。寥寥数语,便见功底。除非这些评委是傻瓜。十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十五年的教师熬成了评委。)【说明文类】
★★★★8.以《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为例,复习说明文的语言(以《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为例从内容和写法上探究它们的不同)
因为课题是人家报给我的,可能有出入。如果是第一个就必须涉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第二个还要让学生去“探究”两篇文章的语言的不同,难度值高于第一个课题!9.以《桥之美》为例,复习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10.以《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为例,复习说明方法的作用 【诗歌类】
★★★★11.以《江城子》《破阵子》《渔家傲》为例,探究“酒”的意象在古诗文中的运用(酒文化进入诗词教学,体现了专题教学的内容,很像是高中的课,毕竟是初三的孩子,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否则孩子一上高中,语文就一塌糊涂!我们现在的“以考定教”的模式是有毛病的!老师也很功利,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议论文写作就不教,以至于孩子没有思考力与逻辑思维,写的议论文全是牛论,语无伦次。★★★★12.新课《归园田居》和《使至塞上》(两课一起上)
(两课一起上,无疑增大了难度。但是如何时间分配很要紧。第二首是很简单的,但是第一首估计得占三分之二的时间才行。陶渊明的诗学生很难懂,那是因为我们不懂陶渊明,其实他是精神上的贵族!但使愿无违!他只愿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很有必要跟学生聊陶的境界。生活一贫如洗,箪瓢屡空,但是却能晏如也!)★★★★13.以朗读、赏析的方式,品味《秋天》的诗意美
(以《秋天》为例朗读品味诗意美)估计应该是第一个课题是准确的,这首诗很多老师其实都是随随便便上掉的。因为自己也觉得该诗歌没有诗意美。其实大家可以去网络看重庆电视台的品读栏目的节目。
谷园春草
07:56:25:《品读》功德无量。但其制作团队,估计人很多,很厉害。被你免费拿来了。教师,是“拿来主义”者。
所以我们要学会拿来,为学生的成长打好温暖的底色!【小说类】
14.以《范进中举》为例,复习讽刺手法 【名著导读】
15.《伊索寓言》名著导读
题目都是瑞安和仙岩今年参加评高的老师搜集起来给我,我将它们集中汇总,这样2013年的评高的老师就可以参考一下了。
其实课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平时就要好好认真地上好每一课。不管有没有带星号的文章。平时上课很随意,且是很不“好玩”,一脸死相的不苟言笑的一味在播放PPT的老师,学生肯定不喜欢你!
这年头,一切唯分数论,老师发了疯一样地死盯学生,布置如山的作业来压迫学生!
【2011年初中语文高级评审】
1、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探究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芦花荡》为例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3、以《春望》和《渡荆门送别》为例探究杜甫和李白不同的诗风
4、以《蝉》和《紫藤萝瀑布》为例,探究借物抒怀
5、以《故乡》为例探究人物描写
6、以《敬业和乐业》为例,复习观点与材料的一致性
7、以《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为例探究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8、九上以《水浒》为例,进行名著导读。
9、7年级 以《白兔和月亮》《落难王子》为例多角度探究寓意的方法
第二天课题搜集20111221
1、以《爱莲说》《陋室铭》为例复习文言句式。
2、以《陋室铭》为例复习托物言志。
3、以《蜡烛》《芦花荡》为例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4、以《雨说》为例复习拟人手法的作用。
5、八年级第一单元以《新闻两则》复习新闻的特点。
6、以《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为例复习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7、以《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则》为例复习文言文的翻译。
8、以《江城子》《破阵子》为例探究豪放派诗风。
9、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探究小说情节的巧妙构思。
10、以《蜡烛》为例探究细节描写
第三天课题搜集2011122
1、以《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为例探究科普说明文的科学精神。
2、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品味贬词褒用的表达效果。
3、以《出师表》《隆中对》为例评价诸葛亮。
4、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复习驳论文的方法。
5、以《背影》《老王》为例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6、以《济南的冬天》和《夏感》为例,品味散文的语言美。
7、以《》为例复习名著导读。
2010年温州高级上课课题
1、《童趣》复习
2、《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复习
3、《走一步再走一步》复习
4、《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5、《三峡》复习
6、《苏州园林》复习说明文
7、《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狮子和蚊子》
2009温州高级上课题目
以《夏感》为例探究景物描写和修辞 以《济南的冬天》情景交融
以《香菱学诗》语言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以《古诗四首》景物描写方法
以《芦花荡》为例,从细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以《童趣、论语》文言实词复习
2007 温州高级上课题目 以《春》为例指导景物描写 以《陋室铭》《爱莲说》为例说说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运用 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以《杨修之死》为例,评价人物形象 以《故乡》为例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的清晰性 以《望江南》《武陵春》为例探究古诗词中如何表达人生愁绪 以《春》和《济南的冬天》为例品味文章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