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5《现代科学革命》教学设计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阅读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将之与牛顿的经典力学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相对论等提出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在科学上没有绝对的权威,科学会不断的进步,进而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认识科技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相对论、量子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 分析、评价科技进步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多媒体)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3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的第一课。在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诞生不仅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而且标志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升。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攀升了新的高峰,扩展到宏观宇宙和粒子世界。是现代高科技的开端,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一目: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教学要点:19世纪末牛顿经典物理学面临危机的主要表现 第二目: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教学要点: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提出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目: 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
教学要点: 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量子理论提出的意义和影响
五、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针对学生基础一般,理解能力不够强。借助教辅书的教材梳理,重点诠释及核心点拨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记忆知识点,本课教材内有比较多材料(如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和解析与探究),所以多媒体课件不用增加其他历史材料,就可以逐渐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充分利用好我们的历史教材。最终学生可做得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一)导课
同学们应该有看过电视剧古天乐演地《寻秦记》,其中的男主角项少龙,他穿越时空从21世纪到了秦朝统一前。这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节目盛行一时,什么为这类作品和节目提供了科学依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学习现代科学革命。(也可播放《寻秦记》的片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讲授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1、师:现代科学革命是从哪个领域开始的?
生:经典物理学(1分钟)2 多媒体展示:
(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在19世纪末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危机的表现是什么?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知识点的联系与本课的所要学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3分钟)
3,当回答道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飘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时,邀请物理老师简单讲解下什么是“以太”(设计意图:以便学生理解并增强课题气氛)(2分钟)
4、展示结论:①19世纪人们把经典力学看作权威的理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可以由它来说明,人们只需在细节上做些修正补充。
②物理学上出现一系列新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使其面临危机和和挑战。
指出这引发了物理学上的一场伟大革命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找到正确的结论。作为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背景,要求学生一般掌握)(3分钟)
二、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1、简介爱因斯坦
简介相对论的基本内容及对其如何的理解呢?(举例说明)回答导课的问题相对论的提出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钟)
内容:①相对性原理:时间、空间、质量、运动是相对的,可以转化
②光速不变原理
视情况给出思考问题的角度:①对物理学本身②对人们的思维方式 学生活动:分析爱因斯坦的话:“谁企图在真理和认识的领域内要人们认为他是不可动摇的权威,那他就要在上帝的哈哈大笑中垮台”。(设计意图: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认识相对论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5分钟)
三、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
归纳:相对论解决了人们的宏观宇宙观,但怎样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呢?
量子理论是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量子理论的基本内容?
量子理论的提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掌握重点知识点,提高阅读、分析、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4分钟)
归纳为: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
归纳为:1)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 革命性的进步;
2)对其他科学领域(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等)。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5分钟)
四.合作探究: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兴起,其意义何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可以参考教材的阅读与思考)
(设计意图:邀请物理老师和政治老师主持。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由两个老师分别谈谈自己的看法。)(7分钟)
七、总结(2分钟)现代科学革命
一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19世纪末以来的物理学新发现
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
(一)相对论
内容:相对性原理与和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是相对的。
意义:扩展了物理学的研究空间和应用领域(从日常范围到宏观宇宙空间);开阔了人们的思维
(二)量子理论
过程: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
意义:对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八、巩固练习:(4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初,为物理学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是(C)A 牛顿力学
B 经典物理学
C 相对论
D 电磁学
2、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和两大支柱是(D)
①牛顿力学
②相对论
③量子论
④分子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 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B 经典物理学所适用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C 相对论的提出证明经典物理学是完全错误的D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进步
4、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
A 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 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C 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 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5、下列成就中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进步的是(D)A 相对论
B 牛顿力学
C 经典物理学
D 量子论
6、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A)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备选问题
7、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请回答:
① “牛顿时代”在物理学上指什么时代?
② 有人认为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完全被摸掉。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九、意外应对方法
如果多媒体出现故障,仍可以按照此教学设计进行,学生做教辅书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如学生自主学习及回答问题不积极,可演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实验提高课堂气氛。
十、教学反思
1、本课知识脉络清晰,但一些概念比较难理解,所以要求物理和政治两位老师加以补充,能使学生更易理解。三个老师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眼见不一定为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认识学习文化知识,有创新精神并与时俱进,才不是被社会淘汰。
3、针对学生基础一般,主要利用教材及教辅书的材料知识和问题,在幻灯片里并没有出材料题,通过练习检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4、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下位去指导,既调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第二篇:《现代科学革命》教案讲课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阅读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将之与牛顿的经典力学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相对论等提出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在科学上没有绝对的权威,科学会不断的进步,进而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认识科技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相对论、量子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 分析、评价科技进步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多媒体)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3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的第一课。在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诞生不仅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而且标志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升。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攀升了新的高峰,扩展到宏观宇宙和粒子世界。是现代高科技的开端,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一目: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教学要点:19世纪末牛顿经典物理学面临危机的主要表现 第二目: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教学要点: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提出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目: 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
教学要点: 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量子理论提出的意义和影响
五、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针对学生基础一般,理解能力不够强。借助教辅书的教材梳理,重点诠释及核心点拨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记忆知识点,本课教材内有比较多材料(如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和解析与探究),所以多媒体课件不用增加其他历史材料,就可以逐渐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充分利用好我们的历史教材。最终学生可做得学以致用。六:讲授新课
(一)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公式A=x+y+z,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公式吗?这就”是著名的成功秘诀,“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大家说一下“z代表什么”代表少说话。大家知道这个秘诀的提出者吗?那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我们这节课内容的男主角-爱因斯坦。这节课就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即相对论提出的背景: 1、17—19世纪牛顿经典力学日趋完善、成熟。2、19世纪末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而陷入危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背景)
1、简介爱因斯坦
请同学们看教材P107第一自然段,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讲一些爱因斯坦的故事 和牛顿一样,爱因斯坦年幼时也未显出智力超群,相反,到了四岁多还不会说话,家里人甚至担心他是个低能儿。在整个中小学时代却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中学毕业前夕,校方甚至断言他未来将“一事无成”,勒令他退了学。16岁那年,他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尽管物理、数学成绩很好,但由于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考砸了锅,只得名落孙山。第二年进入大学后,他仍然不愿意强迫自己去适应那种被动的、刻板的、纯粹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他擅自“刷掉了”很多课程,只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和在家里自学。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他仍然不是“好学生”:曾被数学教授称为“懒狗”,曾因做实验出事故受到处分,还曾被物理教授认为不适宜学物理而应当改行。大学毕业时他却因得不到教授们的赏识而遭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命运。年仅二十六岁爱因斯坦,几次在中学里面求职,最后在一个瑞士专利局里面找到一个职位,他每个星期要在专利局工作大概要四十几个小时。但尽管如此,这一年是他最辉煌的时期,因为他做出了二十世纪物理学史上最辉煌的几项贡献。在这其中就有最为著名的相对论。(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充知识,引出相对论)
2简介相对论的内容及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1916年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一卷录音带,如果在地面上播放需要一个小时;在快速飞行的宇宙飞船里播放,宇宙飞船里的人测定也是一个小时。但是由地面上的人员,来测定在宇宙飞船中播放的时间呢?根据牛顿的理论,因为时间是绝对的,所以也是一小时;但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应该是一个多小时,因为时间是相对的,在不同速度下测量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
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将相对性原理由惯参考系进一步扩大到任意参考系,并把牛顿的引力理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理解
内容:相对性原理:时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较典型的现象是运动的物体长度变短(尺缩效应)、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钟慢效应)、运动的物体重量变大。
光速不变原理: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变的
相对论的妙解:有一次,群众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高明的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唔,这就是相对论!”
相对论与我们的生活常识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却被科学实验所证实,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常识总是正确的吗?常识和正确的理论起冲突的时候,应当怎样分辨呢?
常识是我们在生活的经验和过程中所具备的,甚至可以说,是构成我们正常生活的基础,所以常识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根深蒂固、雷打不动的认识,往往构成了我们寻找真理和本质,在探询日常生活之外的事物的规律时,我们认识的障碍。日常生活中,常识是必要的,但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不是只靠常识和直觉就可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科学家们通过精确、巧妙的物理学实验得出的理论,也是经过了同常识的反复斗争而做出的,这更加体现出科学探索之路的艰难。
相对论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而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也因此名垂青史。关于相对论的评价,是教材P107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可以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设计意图: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认识相对论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能力提升: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
部分否定:否定了牛顿绝对时空观,提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是相对的。继承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低速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设计意图:方便同学们做题)
2004年6月,联合国第58次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右图是2005年“世界物理年”的徽标。红色——代表过去,蓝色——代表未来,黄绿——代表连结过去到未来。对物理学家而言,这个标识象征的是光锥;对一般大众而言常被看成是沙漏,象征着爱因斯坦在时间相对性上渊博的见解及洞察力。观察这个徽标,提出一个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例:为什么把2005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
因为2005年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发表100周年,逝世50周年,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年定为物理年,有的国家将其定为爱因斯坦年。而爱因斯坦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条件有哪些哪?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老师归纳的答案:爱因斯坦能够取得伟大成就有哪些条件?(1)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2)科学发展的需要提供了动力(4)科学的工作和研究方法
(3)个人坚持不懈勤奋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加强)
解析与探究:同学们看教材109页的解析与探究,并回答下面问题 从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
科学理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能造福人类,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
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实践出真知(因为即使生活中习以为常、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规律都有可能是不科学的)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内容,学到这如果你只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那么就片面了,他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和和平捍卫者。
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丰富同学们的知识)
二、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
量子理论的提出,同样是源于实验和公式之间的不合。
教材P107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教材P108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介绍了量子理论的创立过程,请同学们阅读。
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是谁?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板书:1.普朗克
量子理论的创立过程是一个不断怀疑和不断假设的过程,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量子假说是“不得不”的结果。因为作为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其最基本的态度就必须是尊重事实,历史上因为墨守成规和不尊重事实而失去重大发现的实例举不胜举。但是量子理论本身和物理学中早已流行了很久的思维方式相差甚远,与一般人的常识更是有天壤之别,所以即便是在物理学界反应也十分冷淡。普朗克本人也曾经出现过反复和动摇,并最终导致他没有做出更加伟大的理论创新。这也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量子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相对论不同,相对论基本是爱因斯坦凭着一己之力创立的,而量子理论的发展则凝聚了很多科学家的聪明才智。教材还提到了哪些科学家的哪些贡献呢?也就是量子理论中微观世界的发展。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玻尔的原子的量子理论。板书:1.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上,量子理论是一座里程碑,从当前的实践来看,量子理论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变作用更大一些,请同学们看教材P108倒数第二、四自然段,这是量子理论的现实意义。
找学生阅读教材P108了解量子理论的意义:
(1)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科学理论之一,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量子力学对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带来划时代的技术创新。这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根本上改变人类物质生活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出现,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请看教材P108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是对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总体评价。
板书:2.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评价:
找学生阅读教材P108最后一个自然段: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粒子世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它们不仅对物理科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对传统科学的错误观念和狭隘观念也进行了否定,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其探索和创新精神,也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历程在曲折中前进的规律的生动说明。
小结: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发展了经典物理学,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面前的空缺,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理论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过程也是没有止境的。
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放射线和原子被发现,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随着光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也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物理学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其一就是以太的不存在。这使得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经典物理学形成的基础是什么?这一基础建立的理论是什么?
提示:17世纪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它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理论之上的。(2)到19世纪时,经典物理学发展到何种程度?他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什么?
提示:到19世纪,在经典力学的 基础上,光学、热力学、电磁学、天体物理学等新兴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它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19世纪末,物理学的发展对经典物理学提出了怎样的挑战?
提示:19世纪末,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严峻挑战。
(4)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取得的两项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它们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它们发展了经典物理学,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面前的空缺,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课中思考:量子力学的产生和相对论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
共同点:从背景上看,19世纪末,物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但是,一系列新的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这使得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面临着挑战。从产生过程看,第一,都是科学大师们敢于向权威挑战,追求真理的结果。第二,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说明:社会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七、知识梳理(小结)
现代科学革命
一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19世纪末以来的物理学新发现
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
(一)相对论
内容:相对性原理与和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是相对的。
意义:扩展了物理学的研究空间和应用领域(从日常范围到宏观宇宙空间);开阔了人们的思维
(二)量子理论
过程: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
意义:对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影响: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对人类的思维产生了影响
八、巩固练习: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B、经典物理学适用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C、相对论的提出证明经典的物理学是完全错误的
D、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A A、相对论的提出 B、量子理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3、19世纪末,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B A、经典物理学不够完善 B、经典物理学自身的局限性
C、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发现
D、经典物理学仅能解释地球上的物理现象
4、“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钟变慢”的含义是C A.运动具有破坏性 B.运动回产生奇迹
C.时间、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D.这是相对论的简要概括说明
5、(2007海南单科)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B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设计意图:考察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九、备选问题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请回答:
① “牛顿时代”在物理学上指什么时代?
② 有人认为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完全被摸掉。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十、课堂小结
自相对论横空出世以后,人类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扩展:由低速领域跨入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观领域,由我们生存的三维空间到时间、空间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对地整个人类来说,由相对论引发了史无前例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时代:人们认识到时间和空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意义,认识到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互依赖关系。对于人类意识来说,这的确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相对论驱散了漂浮在物理学晴空上的第一朵乌云,那么,另一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呢?下节课我们学习物理学革命的另一大支柱—量子理论。
十一、意外应对方法
如果多媒体出现故障,仍可以按照此教学设计进行,学生做教辅书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如学生自主学习及回答问题不积极,可演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实验提高课堂气氛。
十二、教学反思
1、本课知识脉络清晰,但一些概念比较难理解,所以要求物理和政治两位老师加以补充,能使学生更易理解。三个老师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眼见不一定为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认识学习文化知识,有创新精神并与时俱进,才不是被社会淘汰。
3、针对学生基础一般,主要利用教材及教辅书的材料知识和问题,在幻灯片里并没有出材料题,通过练习检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4、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下位去指导,既调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第三篇: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功绩
方法与过程:简介资产阶级革命,列举功绩,分析讨论其功绩 情态观:体会英雄人物在历史进程关键时刻的巨大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克伦威尔在革命活动中的主要活动 难点: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请同学们先预习课文,找出英国的宗教派别和政治派别都有哪些? 【讲授新课】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原因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发展 ③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 ④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⑤群众基础:清教徒运动 ⑥导火线:苏格兰起义
2、革命经过
(1)爆发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2)进程:
①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②两次内战时期(1642—1648)
③共和国时期(1649—1660)(革命高峰)
护国主时期(克伦威尔1653-1658)
(理查1658—1660)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⑤光荣革命(1688)(革命结束)——体现了资产阶级、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封建旧贵族的妥协
二、克伦威尔活动
1、“新贵族”时代
①出生和求学时期:1599年出生于信奉清教的新贵族家庭
1616年(17岁)进入剑桥大学和伦敦法学院学习。
②继承父业并成长为新贵族议员:1617年继承父业;
1628年首次当选议员,开始政治活动。
③参与反对专制王权活动:1640年再次当选议员,参与起草《大抗议书》
2、从马斯顿到纳西比(治军)——议会军统帅
①双方:王党(封建贵族)——议会军(主力:自耕农.、市平民,领导:资产阶阶、新贵族)
②性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过程:
□1642年组建“东部联盟”,并取得温斯比战役胜利
□1644年指挥马斯顿荒原战役,所部获“铁骑军”称号(首次大捷)□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后实际统帅这支军队
□1645年指挥纳西比战役,取得议会军对王军的决定性胜利。1646年,攻克王军大本营,第一次内战结束。之后,第一次清洗议会。(转折点)□1648年指挥参加第二次内战并攻克爱丁堡。之后,第二次清洗议会。□1649年1月判处查理一世死刑
3、共和国时期(1649—1660)
①1649年5月成立英吉利共和国
②1650年远征苏格兰,取得邓巴尔战役胜利
③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英国获胜。④1653年就任“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⑤1658年病逝
二、克伦威尔革命活动
4、克伦威尔独裁统治(1649—1658)①对内:政治上:镇压平等派,掘地派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 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
②对外:远征爱尔兰、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英国的海上主要竞争对手荷兰
③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三、克伦威尔评价
1、肯定之处: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果。①军事上: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③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扩大了英国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④经济上:积极运用军事、外交手段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并积极发展工商业。
2、缺点与局限
①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②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人们不满,社会动荡。
3、总体评价:功大于过
①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②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课堂小结
克伦威尔对历史的总的影响,他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保皇党军队。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看来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制在英国得到了确立和巩固。
课后习题
回忆:三次英荷战争的结果如何?
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
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板书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板书设计: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经过
二、克伦威尔革命活动
1、内战时期
2、共和国时期
3、克伦威尔革命活动
4、克伦威尔独裁统治(1649—1658)对内: 对外: 实质:
三、克伦威尔评价
1、功绩: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2、局限:
3、总:功大于过
第四篇:教学革命
读《教学革命》有感
第一次接触“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法是在上次考试的时候,因为考试是要考说课的,于是就找了一位老师帮助写了一篇说课稿。在他给我讲述说课的概论的时候向我讲述了“先学后教”这种尝试性的教学方法。
后来,到学校后新教师培训上每人发了一本书,名字叫《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才算是真正的接触这种教学方法;下面我来谈谈简单的学习心得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时间抓的紧,教学效果明显。
“先学”是学生在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和自学指导下,学生带着任务、目的,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新知识的自学,并进行检测。这要求我们教师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的设置都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增强了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观念,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足了自学的时间、空间,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后教”是学生完成自学和检测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教师毫无目的的,多个知识点的讲解。这个环节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功底,教师要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该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原先备好的课,会因学情的变化而随之变化。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是有效和高效的。让多数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扮演将学生的答案,思路,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学生从中类比异同,寻找最好的方法,思路。“教”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当堂训练”环节;该环节是巩固本节课知识,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综合训练,尤其是练习题的设计,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因此,课堂上学生都在紧张有序的学习,课堂时间抓的紧,就像考试一样,真正强化了双基,达到一定的检测效果。
二、今后需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1、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做的到的教师坚决不做,不能将学生困得过死,对学生总不放心。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点拨者。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成为课堂主人,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
2、认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四清”,“能在课堂上掌握的东西不能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四清”的实质是使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达到人人过关,人人满分。把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先学,等于给学生建了四道防线。教师,学校都认真把关,认真对待每天没学好的知识,就不会出现平时不注意,考试时发现问题严重,积重难改。“四清”面对的是全体的学生,重点是差生,可是使差生尽快赶上来。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考试上一样紧张的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的知识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
总之,在学习中,我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的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蔡校长的永威经验,适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我能教学成绩也会再上一个台阶。
第五篇:教学革命
湖北省第三届“我和我的书”读书征文:
以生为本 以学促教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六小学 陈晓晴
联系电话:*** QQ:905591086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一个能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教师必须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这几个月我学习了蔡林森校长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感受颇深,蔡林森校长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被牵着鼻子走,上课能听懂但不会做题等许多问题,真正实现了全过程学生自学,真正地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促教的理念。
通过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仅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掌握学生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教学原则,借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是依靠传统的教法就会把学生领进死胡同,学生只是学会用一些知识解决一些死题,因为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学生是可以一时考到高分,但是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实际的问题就根本不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只是读死书。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中,让学生从上课到下课都像考试一样紧张,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形成:学生看书等于读题、审题,学生看书后的检测等于第一场考试,检测后的更正是第二场考试,更正后的讨论是第三场考试(口试),而最后的当堂训练更是考试。这一堂课学生都高度紧张,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接受和运用新知识,不停地向知识的高峰攀登。正如蔡林森校长说的那样:“课
堂如战场,学习是战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每堂课都让学生像上战场那样去搏斗!对于我们平常的课堂来说,的确是一大挑战。
如何才能尝试这种教法呢?我认为:“先学”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先讲,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在不懂的地方圈圈画画,做记号,质疑问难。但这里的学不是学生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自学。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时候,我先用大屏幕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与自学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去自学,然后出示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并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学中也能掌握。
“后教” 是在自学完成后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后教”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自如,形成能力。教师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在“后教”的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坚决不能唱“独角戏”,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更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同学讨论,大家都不会的教师才来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像教练一样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先学后教的效果有多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有多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学,并想办法找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许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但是有的不确定。这时候我抓住这个契机引导、指正学生让他们互相探讨,学生马上展开讨论并积极思考想出许多方法来验证,兴奋地与别的同学交流,课堂气氛热烈。不会的学生也在这样的课堂上主动向会的学生请教,融于整个学习气氛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所以他们不仅理解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点而且很自豪,因为那是他们自己想方法得到的结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最后的“当堂训练”,要做到,练习题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有时还要有思考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顾及全体学生的时
候,把一些起点低的习题给予后进生练习和展示,及时对后进生进行鼓励,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同时也应该照顾到一部分成绩较优异的学生,进一步开拓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在设计练习时,不仅设计了,“在三角形中已知2个角度数,求另一个角度数是多少?”这样的简单题型,还设计了用三角形内角和来解决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能练习,能动手,能得到发展。
阅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一条怎样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的教育经验,使我的教学得以提升。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