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带分数的认识教案
认识带分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0 页的内容例3及练习十三的第2、3、4、7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带分数,会写、会读带分数。
2、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被除数÷除数=(教师说几个题目检查,学生口答)
教师:什么叫做假分数?假分数有什么特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师:如果把三个橘子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你准备怎样分?
生:我先一人给一个(教师板书1),再把剩下的一个平均分成两份,一人一份。一个半怎么用分数表示呢?
师:1+1/2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带分数(板书课题)。
(给带分数的组成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一片断更能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单纯的数学,更有育人的道理。
二、探究新知 认识带分数
1、出示自学提纲: A、你会读带分数吗? B、带分数是由什么组成的? C、请用分数表示出其他人吃的橙子 师:大家依据自学提纲,预习70页内容,(学生开始进入自学,个人完成后,与组内同学交流交换意见)
2、汇报展示
生1:我们组认为带分数的读法是: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之间用又连接(教师板书)
有了方法,我们马上来运用一下。
出示几个分数让学生读。然后读几个带分数让学生写在纸上 生2:我们组认为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组成的
生3:我们组来补充:这个整数不能是0,而且分数是一个真分数。(教师板书:整数(不为0)+真分数)
这个同学的补充很完整,语言也很准确,同学们都应该向他学习。生4:我们组认为:左边男孩吃了二又二分之一,女孩吃了一又四分之三,右边男孩吃了一又二分之一,女孩吃了四分之三。那么,你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用带分数表示阴影部分:72页,2题
3、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接下来依据自学提纲,预习71页。
A、具有什么特征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方法是什么? B、其他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进入自学阶段,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各组学习情况,将重点放在假分数变带分数的指导上,引导学生观察产生的带分数与除法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4、汇报展示
生1:我们组认为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1倍、2倍,就能化成整数 生2:我们组来补充: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整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就能化成整数。(教师板书)
是这样的,同学们很聪明,那么不具备这样特征的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
生1: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教师:说的真好,同学们还想让你再说一遍。(生1再叙述一遍)教师:谁还想再说一说。(指名再说两遍,强化方法)那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几个问题。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71页做一做(前三个要求学生说明变化方法)
[设计意图]体验了对这两个概念理解的思维过程,形成了深刻的记忆能力,从而在应用这两个概念时不会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这样的教与学过程同时能给于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学习舞台,也能给于学生一个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的智力因素,能力因素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方法应用 1.练习带分数的读法。练习。读出下列各带分数。
12497
531020372.学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68把和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53归纳: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母除分子,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能化成带分数的就化成带分数。16÷19
180÷15
27÷23
104÷5
[设计意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应用是最好的方法。应用练习要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要着力于把练习置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谁能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依据板书,再次回顾所学内容(说明:本节课把握即学即练的原则,学练结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穿插练习)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带分数的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1.2.课堂检测B: 1.2.六、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 第6题。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题
1、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从它的一角拿走一个小正方体,表面积有没有变化?体积呢?为什么?
2、有一块彩泥,第一次把它捏成正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三次把它捏成球。这三次捏成的物体哪一个体积最大?
3、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少增加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有变化?
4、王军喝水的杯子的容积大约是200毫升,他喝多少杯水大约相当于1.6升水?
5、一个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6、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都是16分米2,长方体高3分米,哪个体积大?
7、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有一个长是10分米,宽是8分米,高5分米的容器,如果装水120升,那么水的高度是多少?
8、将表面积为54厘米2、96厘米2、150厘米2的三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大正方体,求大正方体的体积?
9、一块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0.6米2,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2米2,它的高是多少米?
10、把一个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和宽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这段钢材的高度是多少?
11、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截去高为5厘米的长方体,便成了同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厘米2,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2、将表面积为24厘米2、54厘米2、294厘米2的三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大正方体,求大正方体的体积?
13、将一根3米长的长方体木料锯成相同的两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96分米2,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
14、一块长方体钢材,长1米、宽4厘米、厚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厘米3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15、一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铁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得到一个边长是40厘米的正方形,这只铁箱的容积是多少升?
16、一个长方体的的底面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128厘米2,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7、一段长方体木材,长1米,如果锯短了2厘米,它的体积就减少20厘米3,这段木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8、一个长方体容器,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容器内装满水后,将一块铁块放入容器中,有部分水溢出,再将铁块取出,这时容器中的水面高是6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有多大?
19、有一个正方体容器,棱长是20厘米,里面装满水,把一根长40厘米,横截面是10厘米的长方体铁棒垂直放入水中,会溢出多少立方厘米的水?
20、有一个正方体容器,棱长为4分米,里面注有水,水深为3分米,如果把一块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浸入水中,水面上升多少分米?
21、有两个无盖的正方体水箱,甲水箱有水,乙水箱无水。从里面量,甲水箱底面长30厘米,水面高20厘米,乙水箱底面长为15厘米,将甲水箱中部分水倒入乙水箱,使两个水箱的水面高度一样,现在水面高度是多少厘米?
22、用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石料砌成一个体积是8米3的平台,一共需要石料多少块?
23、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箱的容积是15升,如果每分喷出药液15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要多少分?
2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为21米,高为2米,有三根进水管,每分共进水10米3,要将空池注满,需要多长时间?
25、一个棱长总和是480厘米的正方体油箱能装油多少千克?(每升油重0.8千克)
2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厘米,长是7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7、将一个棱长为12厘米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可以锻造多少个?
28、一个存放货物的仓库,从里面量,长16米、宽10米、高4米,如果里面存放的货高为2.5米,每立方米货物重1.5吨,那么这个仓库的货共重多少吨?
29、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玻璃缸,里面装满水,先将水倒入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这时水深是多少厘米?(玻璃厚度不计)
30、把一个体积为8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在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度为10厘米,如果把铁块捞出后,水面高多少?
31、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装的水高6分米,现放入一个体积是24立方分米的铁块。这时的水面高多少?
32、一块长方形铁皮,长32厘米,在它四个顶角分别剪去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折起来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盒。已知这个铁皮盒的容积是768立方厘米。原来这块铁皮的面积是多少?
33、一个长方体玻璃缸,底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高8厘米,里面盛有4厘米深的水,现在将一块石头放入水中,水面升高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
2.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为2.
3.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6÷9=
5.在○里填上“>”、“<”或“=”.
○ ○ ○1
○ ○ ○
6.在括号填上最简分数.
400千克=()吨75厘米=()米
15分=()时50立方分米=()立方米
350毫升=()升30时=()日
7.在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8.一个分数,如果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就得1,如果减去它的1个分数单位就得 .这个分数是().
二、判断题.
1.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
2.a和b都是自然数,b÷a= .()
3.假分数都大于1.()
4.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为2.()
5.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没有公约数.()
6.1米的 和3米的 相等.()
三、把下面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8÷3=12÷30=45÷6=
71÷11=60÷24=70÷42=
五、先通分,再比较每组中分数的大小.
六、应用题.
1.工程队修一条4千米长的公路,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电视机厂计划五月份生产4000台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实际上半月完成了2400台,完成了全月计划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完成?
3.用两台拖拉机耕地,甲拖拉机3天耕了7公顷,乙拖拉机5天耕了12公顷.哪一台拖拉机的工作效率高?
4.学校买来一些文艺书和科技书,其中文艺书有360本,科技书有120本.
(1)文艺书本数是科技书本数的几倍?
(2)科技书本数是文艺书本数的几分之几?
(3)科技书本数占买来新书总数的几分之几?
(4)文艺书本数占买来新书总数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
2.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为2.
3.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6÷9=
5.在○里填上“>”、“<”或“=”.
> < >1
> =>
6.在括号填上最简分数.
400千克=()吨75厘米=()米
15分=()时50立方分米=()立方米
350毫升=()升30时=()日
7.在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8.一个分数,如果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就得1,如果减去它的1个分数单位就得 .这个分数是().
二、判断题.
1.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
2.a和b都是自然数,b÷a= .(×)
3.假分数都大于1.(×)
4.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为2.(√)
5.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没有公约数.(×)
6.1米的 和3米的 相等.(√)
三、把下面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8÷3= 12÷30= 45÷6=
71÷11= 60÷24= 70÷42=
五、先通分,再比较每组中分数的大小.
六、应用题.
1.4÷12=(千米)1÷12=
答:平均每天修 千米,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 .
2.2400÷4000= 1- =
答:完成了全月计划的,还剩 没有完成.
3.7÷3=(公顷)12÷5=(公顷)答:乙拖拉机的工作效率高.
4.(1)360÷120=3
答:文艺书本数是科技书本数的3倍.
(2)120÷360=
答:科技书本数是文艺书本数的 .
(3)120÷(120+360)=
答:科技书本数占买来新书总数的 .
(4)360÷(120+360)=
答:文艺书本数占买来新书总数的 .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约分第二课时教案
约分(例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5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并掌握约分的方法和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教学重点:
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否是最简分数。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
老师出示三个分数18/
24、9/
12、3/4,让学生猜猜他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请学生用涂色的方法进行验证
(1)、学生进行操作:请按要求涂色。(18/
24、9/
12、3/4)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漂亮?
[设计意图]利用涂色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探究新知
观察这三幅图,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又没有变?(等分的份数发生了变化,涂色部分的面积没有变)则说明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你知道18/24是怎样变成9/12的,又是怎样变成3/4的呢?请你们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以游戏形式出现,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约分的原理。
分小组学生汇报。小组内人员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 学生汇报时老师进行板书。揭示约分的意义 :
刚才把18/24化成9/12,又化成3/4,这个过程就叫约分。什么叫约分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数,分子的大小怎样,它的分子、分母变的比原来怎么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你读了这句话,认为什么词最重要? 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呢?(分数的基本性质)
3/4还能化简吗?为什么?(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最简分数)教学例4 :化简24/30
1、你看见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
2、怎样化简呢?请你们讨论。
3、汇报(约分时我们尽量用口算)
(1)、逐次约分法(用24和30的公因数2去除分数的分子、分母,再用12和15的公因数3去除分数的分子分母。结果是4/5,它是最简分数)还有其它方法吗?
(2)、一次约分法(用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一次就能得到最简分数)
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做题时,如果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 的最大公因数,就直接用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数的分子分母,这样比较简便;如果不能很快看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一般要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设计意图]由于有充分的铺垫,学生在进行例2的学习时有充分的信心自己解决问题,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解决方法的愿望,教师只进行必要的引导,充分调动并保护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方法应用
1、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
哪些有公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3、同桌互批 全对得优,得优的同学可以站起来。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想既对又快做好的心理,以介绍经验的方法,调动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强调约分过程中的两个注意点。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1、判断并且改错。
(1)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2)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3)最简分数一定是真分数。()
(4)6/8约分以后,分数单位变小了。()
(5)11/
33、17/
51、13/
39、19/57都是最简分数。()
2、3、课堂检测B1、2、3、写出分子是18的所有最简分数
六、布置作业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打好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三、教学主要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2、过程与方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互化、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会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会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会仔细地去分析、比较、思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四、本单元重、难点分析及关键:
1、重点: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难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有限小数。
3、关键: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知识是下一单元的重要基础。
五、本单元教法、学法设计:
1、分数的基本意义 ① 分数的产生
从两方面说明:A、是人们在实际测量中往往不能得到整除的结果(如量黑板的长,量了几次还剩下一段不够一个计量单位,这时就需要把这个计量单位分成若干等份)。
B、是在实际计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除的结果,需要用分数来表示(如3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② 分数的意义
A、意义 :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概括出来。首先把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复习);然后指出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推广);接着指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叫做单位“1”;最后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B、分数单位:重点与分数意义区分开。
C、分数的分母、分子以及分数的读写法。
D、分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启发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来想。
③ 分数与除法
A、指出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计算整数除法时得不到整除商的问题。
B、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
C、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引入。④、分数的大小比较
有三种情况:A、分母相同,分子不同;B、分子相同,分母不同;C、分子、分母都不同。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真分数和假分数
明白一个分数不一定比1小(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说明),然后给出概念及特点。
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A、引入带分数的概念,说明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看作一个可以化成整数的假分数与一个真分数合成的。(强调: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不与真、假分数并列)
B、掌握计算方法。
④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A、1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
B、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单位的概念去思考;
C、推导出法则: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分母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D、把带分数化假分数,以整数化假分数的方法为基础,把带分数分成两部分来化,然后合起来;
E、推导出方法: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强调:这里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忘了加上原来的分子,老师要多提醒。)
3、分数的基本性质
A、让学生明白分数与整数不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
B、根据分数和整数除法的内在联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利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
C、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讨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时,为什么零要除开。
4、约分
A、复习公约数、互质数;
B、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分数化简;
C、约分、最简分数概念;
D、约分要约到最简分数;
E、直接用最大公约数去除,(部分学生可以)。
5、通分
A、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B、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前两种情况,给出第3种情况,学生尝试比较(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C、公分母、通分概念及一般方法;
D、强调:为什么一般取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A、小数化成分数,结合小数的意义直接化;
B、分数化成小数,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化;
C、看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先引导学生观察分母,把分母分解质因数,找质因数的特征;
D、归纳方法。
六、本单元教具准备: 纸板、纸条等。
七、本单元课时安排: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7、复习、巩固„„„„„„1课时
8、实践活动„„„„„„„1课时
8、机动„„„„„„„„„1课时
八、本单元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复习旧知——探索新知——适时练习———体验成功——概括归纳———巩固加强——信息反馈。
九、本单元作业设计:
十、教学后记:
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白 玉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