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信息下册 第七课 设置版面 教学设计
5号
第七课 设置版面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插入艺术字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此课需要学生联系上次课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更多的是自主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学目标
1、掌握word文档的页面设置的方法。
2、学会如何对页面进行分栏。教学重点
1、页面设置及子菜单具体操作
2、分栏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页面内容进行具体的修改调整,以美化页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一份页面设置、布局、排版都很美观的报刊,一份学生未进行页面设置和分栏的作品打印稿 ;横向、纵向打印稿各一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啊,我们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以美化文档的方法,大家掌握的都非常好,那么美化我们的文档,是不是只有插入艺术字这个工具就够了呢,还有没有其他美化文档的方法呢?
生答。
师:好,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在我们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搞个小活动,我们一起来“选选美”。老师这里有两份文字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一比他们谁更美,美在哪里。
我们先看同学们的作品。现在看到的这份文字作品,是我们班某位同学上次课作品的打印稿,这里面用到了我们所讲的艺术字,艺术字效果很好。
接下来,我们再看今天的《淮海晚报》,这份报刊有文字有图片,内容很丰富,看上去怎么样?这两份作品谁看上去更美?
生答。
师:那《淮海晚报》美在哪里呢? 生答。
二 新授
1、页面设置
师:通过对比,同学都发现了,报纸上的文字不仅字体美观,而且排列方式多样,不仅有横着排的,还有竖着排的;有些版面看上去很宽,有的则很窄,富有变化。有的版块还像农民伯伯种菜似地,分成几块,很漂亮。其实同学们也可以做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如何对版面进行设置以及如何给我们的word文档分栏,好不好?!
生答。
好,现在同学们打开计算机,找到上次课我们保存的作品《凤仙花的观察日记》,然后 再想一想我们插于艺术字的方法,试着自己摸索一下,“页面设置”这个命令在哪里,找到以后再看一看“页面设置”里面又有哪些“子菜单”。
生操作。
师:好了,经过探索,同学们都找到了“页面设置”命令,原来它躲在菜单栏的“文件”菜单里面。
让我们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
同学们会发现桌面上弹出了“页面设置”的对话框。在对话框的中部,有一个选项“方向”,我们选择“横向(S)”,然后单击确定,看看我们的文档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点名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选择“页面设置”里的“横向(S)”这个命令后,我们的页面方向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竖着的窄窄的长条状,现在变成了横着的宽宽的形状。下面老师就来看一看,同学们是不是都已经掌握了这个操作(师巡视也可找学生广播演示这个操作)。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页面设置”里“横向(S)”这个操作了。那么如果打印出来,“横向”和“纵向”会有什么不同呢,老师这里有两份打印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就更加了然于心了。(给大家看横向和纵向的打印稿)
2、分栏
师:看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在看“横向”打印稿的时候,会有点累,而看报纸上“分栏”的文字时就轻松多了。所以,为了让读者看我们的文字作品时更轻松,我们还可以对文字进行“分栏”。
那么,接下里,我们还是自己先来找一找,“分栏”工具藏在哪里。
生操作。
师:好的,同学们都找到了,它就藏在菜单栏的“格式”菜单下面。那么是不是直接单击“分栏”工具就可以了呢?同学们试一试。
生操作
师:在“分栏”对话框里,我们在“预设”框中统一选择“两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生操作。
师:有的同学此时会发现,选择以后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生答。
师:噢,我听到有同学说了,要先选中我们要进行分栏的文字内容。对啊,我们要先告诉计算机,我要对那一部分或者全部文字进行分栏。现在我们再来试试看。
生操作。
师:好了。“页面设置”和“分栏”操作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么接下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对我们的版面经行修饰,可以通过表格、段落、艺术字等位置的方法修饰版面,也可以通过增加图片、艺术字或自选图形等方法修饰版面。同学自己探索探索,有问题可以举手(师巡视)。
生操作。
师:在同学们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需要多个同样的自选图形,比如小星星,他就在那里一遍一遍的添加,我们有没有什么更简便快捷的方法呢?开动脑筋。
生答。
师:对,很好,我听到有同学说了,复制和粘贴。先复制,然后粘贴,再选中复制好的自选图形,拖到合适的位置。大家都可以试一试。
生操作。
师:好了,同学们都完成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的作品一起来欣赏一下好不好。
生答。
师点评几位同学的作品。
三 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探索了“页面设置”和“分栏”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都非常好,当然修饰版面的工具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在文字中插入表格,对段落进行设置,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和图片等等,这都需要大家课后去进一步的探索,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文字看上去更加美观,更加丰富多彩。
这里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这个作业我们不做硬性要求,有条件的可以做一下。回家后,在电脑上写一篇日记,然后修饰一下你的日记,给爸爸妈妈欣赏一下。
第二篇:第七课《尊严》教学设计
第七课《尊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尊严、逃难、善良、款待、例外、喉结、僵硬、许配、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正确书写“尊” “惫 ” 字。
2、过程与方法: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懂得尊严同时尊重他人。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
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学会尊重他人;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写生字,温故知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在逃难的途中,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生: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沃尔逊小镇,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师(板书:哈默):说得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
打开书,找一找。谁来读读?
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出示幻灯片: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老师这也有这句话,谁再来读读?(指一人读)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生:既然说他“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说他是富翁呢? 生:有尊严,就是富翁吗? 生:为什么说他有尊严?
师:同学们,学贵有疑呀!短短的一句话,就引起了你们这么多的思考,真不错!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出示:那时的他没有,没有,没有。)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 生:那时的他没有房子,没有金钱,没有汽车。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力气。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金钱,没有亲人。
师:对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汽车,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他是一无所有呀,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
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
(三)、默读课文,加深理解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生: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师:描写那些逃难者的“狼吞虎咽”在哪? 生:第一段最后。
师:同学们画下来。(学生勾画)描写哈默的“狼吞虎咽”在哪? 生:在第五自然段。
师:也把它画下来。(学生勾画)你能前后文联系来理解,很会读书!
什么是“狼吞虎咽”? 生:就是吃东西很快。
生:吃东西很快,连嚼都顾不上。生:连吞带咽,顾不上嚼。师: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他们都非常饿。
师:看来他们此时同样渴望食物,同样需要食物来充饥,来补充体力呀!
他们还有相同之处吗? 生:他们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师:这些逃难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离乡,缺吃少穿,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呀? 生:他们可能没食物。
师:所以他们面呈菜色,十分憔悴!生:他们可能没水。师:所以他们饥渴难耐。
生:他们可能没地方休息,没有地方睡觉。师:所以他们疲惫不堪。生:他们可能没衣服穿,会很冷。师:他们在寒风中会瑟瑟发抖。
看来,此时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为焦渴所困。哈默此时什么样?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你觉得与那些人比较,他的情况怎样?生:更糟糕!师:从哪能感受到他的情况更糟?
生:我是从“脸色苍白”这个词感受到的。别的逃难者都是面呈菜色,可能只是很久没吃到好的食物而营养不良,或者是冷的,而哈默已经脸色苍白了,没有血色,可能已经有病了。
生:我从“骨瘦如柴”这个词中也能感受到他已经很瘦了。师:哪个字最能体现他瘦? 生:“柴”说明他瘦得像干柴了。
师:从这两个描写哈默外貌的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哈默此时毫不例外,经受着极度疲惫的煎熬,极度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
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描写哈默外貌的句子,想象一下那是怎样一幅画面吧。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师:谁来读读。指一人朗读
师: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生:别人都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而哈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
师: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出示:此时他需要,需要,需要。)能这样说吗? 生:此时他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休息。生:此时他需要休息,需要食物,需要安慰。师: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四)、再读课文,情感升华
自由朗读课文的2~~5段,注意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与同桌交流。学生读文、交流
师:在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生:我从“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这句话中体会到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
师:(出示这句话)哈默是怎么对杰克逊大叔说这句话的?可以体会到
什么?
生:“仰起头”从这个词可体会出,哈默虽处在落魄中,但却非常有骨气。
师:是的,从这貌似不起眼的动作,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哈默在困境中这不卑不亢的骨气。,师: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的在运用,哪个字? 生:“不” 师:用了几次? 生:3次。
师:(句中三个“不”变红)读一读,从这三个不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朗读体会。
生:我感到哈默很坚定。师:那就请你坚定的读一读。生朗读。
师:哈默的语调并不激昂,可能还有些虚弱,却字字透露着坚定,谁再来读读。指一人朗读。
师:透过哈默的语言(板书: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们注意到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了吗?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猜想一下,此时他可能在想什么?
生:我觉得他可能很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活给他做,那样他就不能吃饭了。
师:你从哪感受到他很失望?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
师: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板书:神态)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你们注意他的动作了吗? 生: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什么时候你会做这样的动作? 生:很饿时 生:想大吃一顿时
师:你觉得此时哈默怎么样? 生:很饿
生:很想吃这些东西
师:人物一个细微的动作(板书:动作)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想法。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你们
可以说个个是哈默的知音那!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哈默此时的感受吧!朗读整句话。
师:经过连续的逃难生活,哈默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如果他拒绝了这些食物,会怎样? 生:饿晕
生:病倒 生:死亡
师:他知道这些吗? 生:知道
师:他对这些心知肚明,可尽管他那样渴望食物,尽管他可能面对死亡的威胁,可他依然坚持先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耐力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 生:因为他有尊严。(板书:自尊)
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的尊严与气节支撑和鼓舞着他!
我们再次朗读整句话,去体会哈默那与众不同的人格吧。学生朗读。
师:在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接着说 生:从第4段哈默的话中,我还感受到了哈默的坚决。师:那就请你坚决地读读。(生朗读)
师: 从哈默的话中你听到了什么?除了语言上还从哪里看出来?
生: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他站起来对杰克逊大叔说。生:哈默很坚决,马上就要做活。
师:哈默没有金钱,没有权势,没有地位,可他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板书:自强)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其他逃难者的食物是别人白给的,而哈默的是用劳动换来的。师: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劳动之后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他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了食物吗?
(出示:他拥有,以及别人对他的。)谁能说? 生:他拥有了尊严,以及别人对他的尊重。
师: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是一种尊严,这正是哈默与众不同的人格,也正因为哈默这种人格,他得到别人的赏识和尊重。
师:从另一方面看,从赏识、尊重哈默的杰克逊大叔身上,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杰克逊尊重他人、非常有耐心、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自始至终都用“您”称呼落魄的逃难者哈默,赠送食物给他,不求报酬、在哈默的强烈要求下,让哈默为他捶背,考虑到他没有力气干重活。让他留在庄园工作还将女儿许配给他。
师:从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身上,你们分别感受到什么?把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
介绍“亚蒙 哈默”人物传奇。
五、归纳
哈默凭借尊严、毅力不仅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且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王国。印证了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而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赏识人才
六、作业
第三篇:第七课 法律初探 教学设计
第七课 法律初探 教学设计
第七课
法律初探
(两课时完成)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与探究,初步了解什么是法律,知道法律与一般的规则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学习理解法律的特殊性,认识法律的三个特征。
3、了解我国有哪些主要法律,哪些法律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密切以及法律的作用。学习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认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它具有与一般规则不同的特征。
2、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三个特征以及法律的作用。学习过程及引导:第一部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具有其独有的特征知识点一:法律的定义
1、阅读教材56页《关于“法”的传说》一文,我们可以看出:法包含有
、的意思。
2、法律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法律是一种的社会规则。(小结)法律是
意志的体现,是由
制定并认可的,是依靠
保证实施,并且在 范围内对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我国是
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的主人,法律体现了 的利益和意志。知识点二:法律的特征
1、法律与其它的行为规范不同,具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1)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 的体现,是由
制定并认可的。(2)法律靠
保证实施,如警察、法庭和监狱等。(3)法律对
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
2、法律与其它规范比较:(1)形成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
并
。道德规范是,是自然形成的;纪律规范是
制定的;章程是
制定的;宗教戒律是
制定的。所有的规则都
国家法律。(2)实施力量不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靠、和 的力量发挥作用,纪律和章程靠
发挥作用,宗教戒律主要靠
和
发挥作用。第二部分:法律的作用知识点三:法律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1、与同学说说你知道的我国现行的法律或法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类:、、、、、、、。你知道的法律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有:
等。
2、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1)法律具有协调、解决的作用。(2)法律具有的功能,并通过
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 与。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又受到法律的 ,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因此,我们要
、、、。既要
,又要依法
和
自己的合法权益。课外链接:獬豸,也称解廌或解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苏辙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威·厄尔)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
(奥维德)
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埃·哈伯德)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总结:学习了《法律初探》这一课,我懂得了
第四篇: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七课《茉莉花》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七课《茉莉花》教学设计
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
王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由此初步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同时在感受和体会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3、感受和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并尝试用柔美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扬州方言)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学策略:
1、通过闻“花”、看“花”、听“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现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旋律线入手学习歌曲,在学生树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
3、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与发现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边观赏江苏风情(多媒体)边欣赏《茉莉花》旋律,谈感受。师:请描绘出画面中的景象。与我们这里有何不同?(这就是江苏的风光:小桥、流水、人家)
2、继续欣赏《茉莉花》,介绍茉莉花,出示茉莉花的图片。★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见过茉莉花吗?有什么特点?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老师把它的香气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出示图片)
(二)新授:
1、师边舞蹈边范唱:想听老师用当地方言唱一唱吗?
这首歌曲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爱花惜花)
2、学用方言来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边划旋律线边哼 lu。★要求:看到小园点唱lu,气息 要连贯。★★观察旋律特点:象小桥流水般委婉。(2)唱词:
★ 老师演唱加花与不加花的旋律,比较差别。(加了花会更优美)
★ ★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一字多音显得曲调优美秀丽婉转。
★ ★★用柔美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3)试跟老师做着动作来唱。
(4)分小组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交流和评价。
(三)、拓展:
1、导入:
你们知道吗?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明朝的江苏扬州,原来歌名叫《鲜花调》,后来经人们的传唱,各地都有了《茉莉花》。
2、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要求边听边手划旋律线。
★这首《茉莉花》与我们唱的感觉一样吗?
★ ★找出特点:旋律起伏大,高亢明亮。(原因:那里山较多,人们的性格很率直)
3、了解世界眼中的《茉莉花》。
(1)《茉莉花》在我国各地都有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版本,正因为这样,《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它的旋律响彻了整个世界,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出示图片)
(2)欣赏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
★《茉莉花》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声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样芬芳迷人,让我们来欣赏这位第一个在悉尼开演唱会的歌唱家的演唱。★★谈谈你现在的感想。
(四)、师小结:
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走出课室。
2005年3月
第五篇: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鱼和小鱼》教学设计
《大鱼小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情感目标: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2、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教师说出谜语: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卧也是行。有头无头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反能行。”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6课 大鱼小鱼)探究新知
(1)欣赏鱼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鱼儿的世界。
教师用幻灯出示多张鱼的图片,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A、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指答)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鱼尾 B、学生到台前画自己喜欢的鱼。C、孩子动手操作动画课件,感知构图。(4)比一比。A、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B、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C、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D、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三、总结评价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