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机构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讲解

时间:2019-05-12 22:1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年机构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年机构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讲解》。

第一篇:《老年机构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讲解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老形势的严峻性、切实感受老年人的现状及需求、体验老年社会工作在为老服务中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走出书本、课堂,通过实践教学提高自身能力。比如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

(三)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高对养老现实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四)增强该课程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通过实践教学及科研工作为社会服务。

二、《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方式

拟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有组织的和自发相结合。

(一)体验生活:

1.事先联系好某养老机构,老师负责带队活动。具体内容可以是闲聊、沟通,力所能及的服务。了解养老院的状况、老人的状况等。

2.自发活动:随时和身边的老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到老人集聚的场所,观察或询问他们的生活。

(二)社会调查

针对一些养老问题进行调查。比如对养老机构(包括民办和公办)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居民对养老问题的看法,是不是愿意进养老院、是不是愿意和儿女同住、对锻炼的看法、对吃穿的态度等。

(三)实践小组

具体的运行办法可以由课堂和机构联手,寻找那些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老人,之后由实践小组协助老人解决困难。

(四)辩论会

确立一定的命题,有所准备,然后进行辩论。比如进养老院与否的问题。老年人是否再婚的问题等。

(五)学生交流讨论 交流的话题围绕养老进行。从生活中的养老现状入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专业讲座

请社会上有老人工作经验的人员来学校进行经验传授。可以是养老院的同志,也可以是民政局或居委会的同志。最好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七)案例分析

寻找一些经典的案例,或者是从已有文献中查找。让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评估、设定方案。

(八)拟剧扮演

这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因为需要事先的编、导,才能最终进行角色的扮演。并且要结合专业,让理论渗入表演当中。

三、具体的时间安排

每周四(机构实践、体验生活、机构调查、实践小组)是需要外出在机构进行的。其余几项(辩论会、学生交流讨论、专业讲座、案例分析、拟剧扮演)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校外进行的项目要请示有关部门,再做实施。课堂上能进行的由任课老师自主安排。

总体上一周进行一次明确的实践教学,其他课堂上可以穿插进行

四、预期达到的效果

预期达到的效果可以从多个方面考察:学生、课程组、社会或机构、专业影响。

(一)学生方面:(1)了解社会养老现状;(2)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及技巧方法的重要性;(3)培养社会责任和使命感;(4)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学习、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自身的品格修养,比如爱心、耐心、同情心等。

(二)课程组方面:(1)检验教学效果,课堂要和现实紧密联系;(2)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3)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寻求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方法,加强授课的深刻性;(4)可以更加接近学生,平等民主的进行教学。

(三)社会或机构:让社会更多的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并认同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原则、技巧和方法,丰富所接触的老年人的生活,激发他们的活力。也可以对机构人员有所帮助。

(四)专业影响:通过实践扩大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为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小组纪律

1、学生严格执行机构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如果有疑问,先请示机构管理部门和学院老师,协商解决。

2、如果学生周四不能去机构,学生执行双请假制度,但原则上不准请假;

3、学生必须按时上下机构班车。

4、学生不得提前结束实践活动或提前返校。

5、实践完毕后,学生需要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机构观察报告;一份是学生实习工作情况报告。

以上事宜若有不妥之处,再议。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

2016.3.15

第二篇: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讲解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专业价值观

一、建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它不仅限于在理论上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而且注重把理想付诸行动,服务社会与人群,用自身的行动创造和谐与美好社会。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国外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都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实践学时才能毕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要有800学时的实践时间,专科学生要修满400-600学时的实践课。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肇始于20世纪初叶,50年代初期中断,恢复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断的时间较长,加之我国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情不同,在西方,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都已发展的非常成熟。他们有许多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有许多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服务其中,形成了一套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技能。这些机构均建立了督导制度,大学生进入机构实习,就能得到经验丰富的督导员的带、帮、教。但在我国大陆,还没有这样的制度,也没有这样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总之,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践教学体系便是其中之一,因此, 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范专业的实践教学既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身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更合格的社工专业人才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很多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是作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实践环节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现有社会工作机构并不能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要求。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减灾救灾、慈善事业、残障康复、优抚安置、社区建设、青少年事务等社会工作是为民政、工会、青年团、妇联、街道等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组织所承担。在这些部门和团体中,主要是事务性、管理性的工作,并未发展出专业的服务。许多高校虽然和一些街道、社区、福利院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但是在具体的社会工作实习中,并不能真正到位,学生到实习基地无非是被当作打字员、跑腿员,根本得不到任何专业指导;许多机构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单位指派的任务,根本无力拓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和众多机构合作过程中,对学生专业性的技能提高根本没有帮助。即使如此,现有机构也根本无法容纳众多学生的实习;同时,由于没有合作的惯例,各机构根本没有与大学专业教育合作的意识。于是,学生到机构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也失去了与机构合作的积极性。2.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性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很小。即使开设了一些方法类的课程,也大都以理论教学的方式完成,比如课堂上的模拟,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手段。(2)实验室的建设和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实训的保障。社会工作实验室是训练学生的特定场所,也只有在实验室的特定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进行模拟扮演、示范、总结。但是,目前不少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甚至没有建设实验室,或者实验室条件一般,很少利用。(3)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检验。实习基地是让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直接面对社会、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场所。

三、构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一)修订和完善课程设置

由于我国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大都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之间互相模仿和借鉴,缺乏创新性,导致了大多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典型表现就是理论教学太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实践。

笔者认为,就目前的专业实践情况来看,合理的课程设置应分为四大模块:(1)理论部分: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等,学习这些理论的目的是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在理论和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科学、有效地开展实务;(2)方法部分: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心理咨询等,这些方法及其技巧都是社会工作的核心;(3)实务部分:包括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实务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4)社会实践部分:包括社会调查及撰写调查报告、专业考察、专业实习、学术研究、毕业论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等。不难看出,(2)、(3)、(4)等三个模块均属于实践教学体系或者含有实践教学内容,据此,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约占60%。(二)将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习相结合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了各种专门的方法课(目前主要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及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课,如“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在讲授这些课时,教师要介绍许多方法和技巧,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体现在工作者和案主互动的过程中,从工作者脸上的表情、身体姿势等肢体语言到语调的高低、与案主座位的距离等,这个活生生的动态过程,仅靠教师口头讲解,不仅无法全部表达出来,而且由于语言的“稍纵即逝”性,学生也根本无法全面地理解、吸收,它需要教师示范,学生参与,需要在模拟实践中去学习、领会。实际上,无论是个案工作还是小组工作,工作者与案主、案主与案主之间即使是坐的位置不同都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从而影响服务质量。而在教室里,我们的位置安排几乎只能有一种形式,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单面镜的隔离,出来表演的学生常常一时进入不了角色,即便学生的模拟表演十分到位,由于表演过程是一次性的,观看的学生很难捕捉住他们表演的每一个细节,这也不利于学生讨论、评判案例,从中获得教益。如果有了实验室,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就有可能比较容易地进入一种模拟的临床情景中,这有利于他们心理上尽快地进入角色所要求的状态。角色扮演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自己作为一个工作者或受助者的心理、感受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助人过程双方复杂的互动过程的体会和理解,有助于专业意识的提高。扮演期间,天花板上的几个摄像机镜头会从不同角度摄下学生扮演角色的过程。事后,扮演者可以通过录像看到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否符合专业要求,而坐在观摩室里的学生被要求仔细观察,写出观察记录和评论,最后,扮演者和观摩者以录像(可以不断回放)为依据,坦诚地分享、交流各自的体会、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扮演者之间、扮演者和观摩者之间还可互换角色扮演,加深对作为“工作者”和“受助者”不同角色的体会和领悟。“米拉斯(Milas, M.D.1964)、巴克克(Bunkekr, D.R.1963)和爱丽斯(J.A.Ellis,1978)等许多人的研究证明,实验室的培训特别适合于自我省觉、态度之改变和人际沟通及技巧训练方面。“所以,笔者认为凡是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系科都应该建立实验室,一时条件不具备建立专业实验室的,也要尽可能提供桌椅能方便移动、布置便于角色扮演的空间,这样,但凡讲到案例、方法、技巧,需要模拟操作的课,便可以放到实验室或准实验室去上。对典型案例,从接案前的准备到接案和评估,从制订计划到结案全程录像,然后放给学生看,供学生讨论、评判,从中学习、领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方法、技巧,然后再模拟实践,不断反复,直至达到基本要求为止。由于录像可以重播,这也为下一届同学模拟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材料,减少了一些重复劳动,同时,通过不断评估以前的模拟实践还可提高教学实践和角色扮演水平。另外,社会工作实验室在暑假或其他教学不用的间隙,还可作为面向社区,服务于真正案主的工作场所。其对社会工作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它为教学、研究人员乃至学生大量接触真正的案主提供了一个场所,可以丰富教研人员和学生的实践经验,有利于不断提高师生的水平。二是服务社区,本身体现了教学面向社会需要的要求。教研人员从社会服务中及时了解社会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理念,使教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的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使专业发展与社会需要同步,永葆专业活力。三是面向社区的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在我国社会工作尚未完全专业化、职业化的情况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得到良好专业服务的人都是一个宣传员,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者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社会的接受和认可。综上言之,社会工作是一种建立在“以案主为中心”,尊重案主的尊严和价值、维护案主权益的价值理念之上的专业助人活动,它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能熟练运用基于专业理念的各种助人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服务是工作者和案主的互动过程,这一专业特色也决定了社会工作教学除了理论学习外,只有不断示范、模拟实践,反复观摩、讨论、评判,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领会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

中国社会工作教学本土化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中国社会的需求还不太了解。而作为社会工作者要开展社会工作,必须要对社会的需求,对本地居民的需求有很好的了解,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开展适当的项目和服务。否则,脱离需求之外的服务是社会的浪费。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对本辖区的各种需求做调查,所以要将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状况和各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接触社会和根据需要开展服务,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社会调查可以和一些社区联系,比如说调查某个社区各种人群的需求,调查人们对现有社会工作和服务的认识和看法,调查现有的各种服务是否适合本地区情况,等等。这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大地上生根的前提,当代中国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的社会工作毕业生。(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实验室进行教学:在建立实验室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模拟情景,营造氛围,使同学们在一个比较逼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2.影视教学:传播媒介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影视是大多数大学生喜欢接触的介质之一,无论是娱乐性的还是教育性的都被广泛接受。而从社会学“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影视创作与拍摄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载体,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渗透,特别是进行专业理念与技巧的训练,效果很明显。如《何必有我》、《暖春》、《我是山姆》、《跨越边界》、《刮莎》、《癫老正传》等艺术创作,中央电视台12频道的《心理访谈》,都是学生领悟、反思并开展讨论的好素材。(五)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

目前,我国已有200多家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拥有校内社会工作实践基地的高校并不多,因此应建立并完善校内社工实践基地的建设,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此外,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应开拓学校、社区、医院、企业等各种实践基地,为各种实践教学方式,尤其是研究性实践教学方式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更稳定的实践场所,保证实践教学方式的顺利运用。选择实习机构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学校要对实习场所进行选择,以具备较完善的设备设施、对社工专业人员认同度高的,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迫切愿望的场所作为选择对象;②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协议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双方的责任,协调合作双方的利益。③注意培训指导老师;④搞好社区居民关系及提高与机构人员合作度。

和社会工作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给专业教学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首先,学生能得到正规的实习指导和大量的实习机会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其次,我们的教师得到了深入实际的机会,有利于其从中提高专业素质,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再次,实习同时是一种向社会宣传和展示社工素质的窗口,往往学生在单位表现好,会促使一批与其接触的人改变对社工的看法而接纳社工,而且这也成为学生就业的极好宣传。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4,5,6).[2]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2007,(4)下.[3]刘斌志.香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9).[4]徐明心,何会成(合著).社会工作督导:理论、实践与反思[M].香港:香港基督教服务处,2003.[5]库少雄(著).社会工作实习[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赵秀哲:安阳工学院)

第三篇:《合同法》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合同法》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甘肃电大 王赫

《合同法》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中的合同法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法学学科,也是法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一门专业课。合同法的学习重点是实际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这一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法律思维、动手和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即运用合同法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合同法后,可以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审视各种实际问题,用法律方法解决现实中的各种合同问题。因此,合同法的实践教学是合同法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开放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合同法课程的教学上,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探索和研究一套多环节多方法的合同法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人根据多年的合同法教学经验和实践总结,对合同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设计。

一、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合同法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具体合同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各具体合同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法律职业对从事法律工作人才的要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各种合同实务问题;训练学生就具体的合同提出法律意见的实践能力;训练学生检查具体合同法律漏洞的能力;训练学生起草合同文本的能力等;使他们能够掌握合同法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处理具体的合同问题。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按照解决各种合同实务问题进行分解,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模块式的合同法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具体实践之前首先要讲解清楚理论知识,理论教学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以 基本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 为主线,理论教学以 “ 必须、够用 ” 为原则,围绕核心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总体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各种具体合同的 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是有关具体合同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从 理论上和法律规定方面掌握各种合同的基本内容和特殊性。这一环节之后进行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学生动手进行实践,即要求学生归纳出各种合同的一些具体规定,结合具体的合同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草拟一份具体的合同;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即由教师提供案例分析的解题思路,提供一份合同范文,要求学生根据解题思路与自己提出解决办法进行比较,根据范文来比较自己草拟的合同,找出自己写的有什么问题和错误,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后掌握不同合同之间的异同,知道在实践中应注意各种合同有哪些特殊性。

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是先由教师对具体合同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讲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个人或分组按照具体合同特点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或者到实际部门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具体合同的内容和写作技巧,选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或 草拟出一份合同。对这一教学要求的评价是通过具体内容的完成情况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合同的相关知识,其实质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具体合同案例的分析、合同的练习写作,在具体实践和写作的实施过程中完成合同的实践教学任务,然后运用在实践中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合同法的相关知识,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目的。

具体要求是: .以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为实习基地,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课程实践教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具体的合同,看教材和听老师讲解,或通过网络学习后,从理论上和法律规定方面掌握该合同的基本内容。.针对所选具体合同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或者经过必要的参观考察等学习活动,完成一份实践报告,或独立撰写一份合同。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实践后的学到的知识点。.由教师针对学生完成实践内容的情况,结合理论和法律规定做出总结分析。

三、实践教学方式

合同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按以下四个模块来实施:

学习主题设计: 根据每一次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和兴趣,设计出的一个实践教学的“主题”。学习主题的内容可以设计为:“某一具体合同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 , “法律对这一具体合同的规定和最新的司法解释”,“这一具体合同主要涉及实务问题”,“根据这一实务内容应完成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学习。例如:在合同法第十三章租赁合同的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学习主题设计:

(一)从理论上和法律规定方面掌握租赁合同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对理论和法律规定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草拟一份租赁合同,对写租赁合同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三)提供一份租赁合同范文,要求学生根据范文来比较自己草拟的合同,找出自己写的合同有什么问题和错误;

(四)通过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后,由教师概括总结出租赁合同与其相关合同的异同,并提炼出在实践中应注意租赁合同有哪些特殊性。

学习情境设计: 主要以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为实习基地,并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个学习情境。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实践内容。合同法课程实践教学可以设计如下学习情境:由辅导教师选择一个有关合同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定,结合实际工作,撰写一篇案例分析,写出解决的办法,文章题目自拟,字数 1000 字左右。案例分析的主要环节包括: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全班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学生撰写案例的书面分析报告。在讲到每一具体合同时可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方式,案例一方面要应用于基本知识点的解释,另一方面还要应用于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考察。如合同订立的过程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承诺是同学在实际中很少接触的专业术语,在讲授过程中将其还原为学生经常使用的场景来解释: “ 甲:这件衣服多少钱?乙:这件衣服很适合你,200 元一件。甲: 150 元一件,我就买。乙:好吧。” 在这个场景中,要引导学生来具体的分析每一句话,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作用,哪一个是要约?哪一个是承诺?合同何时成立?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马上将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挂钩,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授格式条款这一部分内容时,举了这样一个案例: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凡购买 50 元以上的商品,均可参加抽奖,甲购买了商品后进行抽奖,刮开一看,奖品是 “ 一台电视机 ”,售货员将奖品交给甲,甲发现是一台黑白 20 寸电视机,表示不满,要求举办方交付彩色 25 英寸 以上的电视机。举办方辩称:我们的奖品就是黑白 20 寸电视机,而且奖券上清楚地写明有关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某某公司所有。在这个案例中就结合了目前有奖销售的一个普遍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讨论,然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讲解案例。这样,学生会比较自己的观点 和 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还可以由教师提供各种合同的书面形式。这些书面形式包括普通形式和特殊形式,普通形式就是直接用文字记载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合同,特殊形式就是格式合同(表格合同)、车票、保险单合同凭证、合同确认书、定式合同等。并提供各种合同范文,给学生讲解清楚,合同文本的结构一般由:(1)首部(由标题、当事人基本情况及合同签订时间、地点构成);(2)正文(合同的主要条款);(3)尾部(包括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等内容);(4)附件(主要是对合同标的条款或有关条款的说明性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组成;合同的内容要素即主要条款包括:(1)标的;(2)数量和质量;(3)价款或报酬;(4)合同的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5)违约责任;(6)其他等。引导学生在练习写合同时要符合这些基本的要求。

自主学习设计: 要求学生两个一组或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或个人兴趣,选择一个合同来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在实践之前,先通过面授辅导、网上阅览、下载辅导资料、向教师发 E — mail 寻求指导,或通过实时非实时交互形式学习、网络课程学习、观看 VCD 等视频资料,从 理论上和法律规定方面掌握各种合同的基本内容。之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采取“实际演练”,即通过学生的实践方式,让学生“进入”到课程实践中,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尝试实训项目的实践过程。通过实践后,让学生撰写一篇案例分析的小论文、起草合同,使学生能真实地体会合同的签订过程。例如:在进行合同法第十三章租赁合同的教学时,由教师提供一份租赁合同范文,要求学生根据范文来比较自己草拟的合同,在课堂上由学生解释合同条款,其他同学针对合同的条款进行讨论,找出合同中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合同的建议,并找出自己写的合同有什么问题和错误。

信息反馈设计: 学生应将所完成的课程实践内容采用某种形式反馈给辅导教师,由辅导教师对其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践后掌握的知识和辅导教师分析总结的内容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合同法第十三章租赁合同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后知道租赁合同与其相关合同的异同、在实践中应注意租赁合同有哪些特殊性,即通过这章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租赁合同与其他相关合同的共同点、租赁合同的特殊性和租赁合同的应包括的主要条款,并会分析和判断所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否正确?学会起草租赁合同。

四、课程实践教学的评价

按照合同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在合同法课程实践过程中应掌握的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实践和提交成果等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合同法的基本知识、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具体的考核评价办法可以将实际操作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将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分为两部分,即平时作业与期中测验。平时作业就是完成形成性作业册的内容,期中测验的考核成绩定为过程评价,要求完成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一是体验性实训考核。完成实践内容后,采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上的发言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二是操作性实训考核。通过起草合同检测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训练学生的合同写作能力。具体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和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确定,这部分的成绩占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的 50%。

第四篇:青少年社会工作 实践课程作业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报告

关于人格发展不健全青少年问题 的治疗报告

关于人格发展不健全青少年问题 的治疗报告

作者:滕志琪

案例情景再现

旁白——刘1关于中学生姚美丽的故事起······)第一幕(家中):

姚 饰——案主 刘2 饰——姚父 剧情(1):父女在家基本无言语交谈,父亲不关心其生活及学习问题

剧情(2):姚某上网聊天结识不良社会青年陈某、金某等多人 第二幕(校外)侯 饰——陈某 滕

饰——不良青年T 刘2

饰——被抢学生

剧情:姚某与陈某等不良青年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威胁学生 第三幕(学校)张

饰——学神学长 滕

饰——班主任

剧情:姚某收到喜欢自己的对自己关怀有加的学神学长张某的表白,答应成为他的女朋友,两人坠入爱河。但一不小心被班任发现。第四幕 侯

饰——陈某

刘1 饰——社会青年金某 刘2

饰——警察 张

饰——学神学长张某

剧情:老师批评姚某,令其分手,写五千字检查,否则收回团员证,姚某害怕老师便旷课逃学离家出走。长达两月。游荡社会和陈某等人鬼混。抢劫盗窃多辆自行车,多部手机。并在大哥陈某的怂恿下准备继续进行盗窃抢劫。在作案时姚某和陈某被抓获(被抓时张某在场,一场爱恨情长的分离上演······)随后陈某被判刑,其他人逃跑。第五幕

姚 饰——案主 刘2 饰——其父 张

饰——警察

剧情:民警和其父的劝说下姚某讲述事实,念其15岁的年龄,民警令其父带回姚某,并与学校班任商议保留其学籍。后续

。。事情应该有所改变但是。。

升至初三的姚某继续上网交友,继续之前的行为。于是乎——社工来了!!剧情完结(谢幕)

一、案主资料

姚某(姚美丽),女,90后某校初三学生。

家庭背景:该案主原本有个幸福家庭,8岁时其母因患癌症投河自杀,案主幼小心灵受到难以承受的打击,从此失去母爱,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其父是一个不善言辞、老实巴交的工厂门卫,上两天班才回一次家。案主原是某校初中学生,团员、班干部,思想活跃,性格外向,思维敏捷,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初中二年级,案主染上网聊的不良嗜好,成绩直线下降,且经常迟到早退或旷课。他通过网聊认识了校外一些有行为偏差的辍学青年陈某、刘某等,由于陈某经常来该校找姚某,并在校门口附近寻衅滋事、殴打他人。其次,姚某与成绩优异对她关怀备至的初三的学生张某坠入爱河,此事被班主任发现。为此姚某被学校老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写检查还欲收缴其团员证。对此,案主感到很委屈,怕老师收回团员证,因此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逃学出走达两个多月。期间案主跟李某、陈某等多名行为有偏差的辍学青少年游荡在社会上,先后对多名不相识的青少年学生采用言语威胁、殴打等方法抢得多辆自行车、多部手机部进行变卖。同年某月某日,案主在陈某的怂恿下与其他不良青年同伙等人在A地区作案,案主和陈某被派出所抓获(随后陈某被判刑)其他人逃跑。次日由民警通知案主之父将其带回。案主在民警的帮助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交代了上述犯罪行为,鉴于其尚属初犯且只有15岁而未给予处罚,遂与其学校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意在其作出深刻检查后恢复其学籍。然而升至初三的金某并未得到好改,继续与一些社会人士来往进行不良的社会行为。

二、主要的问题

1、家庭关爱的缺失。案主童年时期时母亲因不堪疾病的折磨和不想给家庭增添负担选择自杀,从此案主失去母爱。而剧中的父亲,一个普通的工人。父女间的亲情关爱无处体现。在剧中父亲仅仅是负责给案主赚钱的“机器”。

2、迷恋上网聊天,盲目交友。案主在家时基本上都是在上网和“朋友” 聊天,而且为了上网聊天案主经常上课迟到早退,甚至荒废学业到网吧上网。并通过网上聊天结识了校外一些有行为偏差的辍学青少年,并与这些人一起游荡在社会上,甚至后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有严重的心理偏差。案发前,案主拒绝老师的处罚,采取了极端的行为,离家出走,逃学离家出走长达两个多月。案发后,又自卑,不敢面对现实。但另一点她害怕老师的惩罚,在老师责令其分手时她也表现出了胆怯。在本剧末尾走出警局的的时候她的一切表现也反映出她还是希望做一名好孩子。但回到现实中却不能走出心里的困境,约束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有差距。

三、理论依据——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我们依据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心理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案主的个人情况和现实的状况,认为当前的任务就是対案主姚某的叛逆、走极端的人格和自我、超我发育不全(缺乏理性的思维)进行治疗,帮助其恢复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平衡,增强案主自我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心理社会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强调自我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即是生物的我,冲破一切阻碍的自我满足,获得自我的需要。超我是社会化了的我,会根据社会道德行事,会对本我起到制约的作用,规范行为。而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调节人在需求与内外环境中权衡,最终以理性抉择的形式表现出来,被认为是理性的我。

很明显在剧中案主的表现(思维的变化,剧中前后表情的变化)显示出案主的本我受到抑制,然后体现在逃学、网络、冲动和叛逆,以及自我的不能实现,超我的发育不全(做事缺乏理性思维)。综上,我们找到案主的问题所在和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四、服务的目标

(一)、争対案主

1、树立案主的自信心,走出心里的困境。克服自卑感,发挥和挖掘其潜能,能使她积极地融入集体,恢复刚入学好学向上的那个班干部的情形。做一个乐观向上、坚强自信的中学生。为她以后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

2、帮助案主走出网络的世界,消除她的“标签效应”,为她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改变她盲目交友的习性。减少上网聊天的时间,在学校尊师守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主动地与父亲或老师交谈。并让其感受到朋友的关爱,有一个好的生活状态。

3、帮助案主提高认知能力,理性思维。克服和消除叛逆,冲动、走极端的错误行为。学会处理各种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达到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平衡。

(二)、对于案主所处的环境

1、家庭

使原本受到创伤的家庭里父亲和案主间冲破隔阂,能够有正常的交流,使案主和父亲都能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达到关系融洽。

2、学校

通过対案主的服务,可以使按住所在的班级老师和同学能够达到共识対案主及有需求的同学尽可能给予帮助。

五、服务实施

1、介于案主的环境与目前的困境。要自信开朗的融入学校生活,我们依据“助人自助”的服务宗旨,接纳、尊重、关爱的服务理念,从案主自身出发然后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和社区开展不同的工作。针対案主,分阶段进行。采用小组、个案相结合的专业模式。以真诚友好的完全接纳的态度介入案主,得到案主的信任和配合。(1)、找相应的青少年机构,进行一次有专业人员小组的活动可以是游戏,或者知识竞赛,或者一次集体的出游,引导案主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表现出她真实的自我。从而和案主进一步的接触,达到心与心的沟通。逐步进入同龄群体的健康的生活群体。和老师商议,利用素质教育课堂。在班级举行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辩论和学习分享(网络的利与弊,同学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使其在心里认识到同学对其的接纳,和网络的利弊。因为案主本身自我期待能很好的生活。所以在这模式下,心理暗示会起到积极的作用。(2)、针对案主的家庭环境,缺乏关爱的家庭温暖,盲目交友,与案主进行“烦恼”话题的交流,通过我们进行的话题引导,给与她一个环境让案主能够倾诉自己的心事,宣泄自己积蓄已久情绪。介于案主的真实情况这个情节可以是通过写信或面对面与案主交谈。但是不能给案主压力和被迫感。给与她一些支持和帮助,分享她的不愉快。内容还可以逐步加入问题如询问她觉得和她曾经的“朋友”在一起最快乐的是什么,不开心的是什么?自己觉得班级中的同学怎么样?希望自己得到什么?自己希望身边有怎样的朋友?等一些问题。然后我们给予她思想上的支持,介入了解案主的需求。

在发现她有某些特长或兴趣比如追求潮流可以给她带一些关于相应年龄的时尚杂志或书籍。通过对她的逐步了解设置相应的方案如陪她聊天等,拉近和案主的距离,聊一些共通的话题。然后介入当中帮其树立交友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逐步解决案主上网与不良青年的交往的状态。与曾经的“朋友”断绝联系。进行家访和沉默的父亲作深入的探讨,可以通过录像或视屏表达父亲对案主的关心和爱,也让案主知道父亲的爱不会表达。条件允许可以让父亲去学校接她放学,进一步让案主和父亲打破之间的隔阂,逐步摆脱某些不良青年的骚扰。

与班级干部、同学、老师,以及社区的居委会建立联系。对案主进行支持,比如课堂上的鼓励或者生日派对,然后我们做相应的考察监督活动。(3)、在亲情与社工、班级的、人员互动中感受温暖与敞开心扉之时。帮助其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学会正确的交友。避免再次误入歧途。社工案主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运用接纳和平等关爱的理念做好案主的思想工作,和老师同学达成愿望给予其友善的帮助,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2、后期

介于案主基本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之下,对父亲孝顺关心的情形,适当帮助案主解决其他接下来面临生活问题,因为按住的父亲工作工资低,可以向居委会申请经济上的援助。使其可以专心学习。最终考上心仪的高中。

六、结案与评估

(一)、一年的服务対案主有着很大的帮助,三个治疗目标基本实现。

1、案主克服自卑的心理,走出“标签”的阴影,积极融入社会。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帮助他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成绩取得进步。

2、案主以不再沉迷上网交往不良青年的,和不良社会青年不在有任何的联系、在学校尊师守纪,得到老师的认可。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对父亲关心,和父亲积极地交流。

3、按住的理性思维增强,确定学习目标,分清是非。能够很好地处理遇到的事件。本我、自我、超我达到平衡的状态。

(二)、反思

案主的情况让我们知道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工介入中,如何让案主能信任也是很有挑战的。

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要在学校中多关注家庭存在某方面问题的青少年,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是渴望成长的。

第五篇:英语II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英语II(1)”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定位

通过“英语II(1)”课程的学习,学员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英语II(1)”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定位是:根据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实践性”“应用性”人才为总体目标,通过整合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语言交际能力有机地融合到课内外教学实践中去,同时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基本设计思想

注重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实践内容突出综合性、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借助网

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给学员提供一个便利的交流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语言基础扎实,具有一定协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全面、扎实地掌握和应用英语基础语法知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

性,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利用本课程网络论坛,为学员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学员的自主学习,突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以及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四、课程实践形式

学习该课程的大多数学员英语底子较为薄弱,工学矛盾也较突出。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该课程实践教学遵循易接受性和易操作性的设计原则,采取“以小组讨论为主,其他技能训练为辅”的实践形式,小组讨论主要包括:课堂小组讨论学习和网络小组讨论学习,其中以网络小组讨论学习为主。另外,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员分组,并选择一名责任心较强、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好,英语底子较扎实的学员担任组长,每组成员5-6人。小组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学员在第一堂面授课“解读漫画”实践形式中的表现和成绩(见第5页 “解读漫画”部分)。其它技能训练以课堂上各种提高学员“读、听、写、说”语言技能的练习模式为主要形式,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增加学员的知识储备。

(一)课堂小组讨论

本课程课堂讨论采取的模式:辩论、问题解决、角色扮演。面授辅导教师提供3个题目,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讨论时间。

1.组织讨论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式的区别,以巩固学员的语法知识,加深学员对这两种容易混淆的时态的理解和应用。

实施步骤:

① 给每组学员两个简单场景,小组成员分成表演者和观众。

② 小组成员自由搭档,表演者练习完时,观众评价是否正确使用了这两种时态。

③ 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每位学员需用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式分别造两个句子。

④ 学员之间互相批改。

⑤ 学员经讨论后,每个小组总结出两种时态的不同之处,并举例说明。

学习目标:

① 经过反复练习,巩固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的定义和具体用法。通关评价他人表演,提高自身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习,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场景示例:

两位学员根据以下提示完成对话

① 问对方是否以前去过某地(如故宫 Forbidden City,颐和园 Summer Palace)

② 如去过,询问对方去过的时间

2.组织讨论“I doubt if /whether …”及“There is no doubt that …”两个句型的用法,使学员能够熟练应用这两种常用句型。

实施步骤:

① 通过对句型“I doubt if /whether …”及“There is no doubt that …”造句,进行有意识的句型操练。

② 给学员一个辩论题目:“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o success, ability or opportunity?”,让学员运用刚学到的句型进行简单辩论。

学习目标:

① 能够熟练应用两种常见句型。

② 通过真实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而与他人进行的辩论比赛,发展思维能力、训练反应的敏捷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组织讨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中的问题和难题,通过协作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步骤:

① 每位学员将自己形成性考核作业中遇到的难题提前汇总。

② 每位学员拿出自己的问题,供其他小组成员商讨,遇着大家把握不定的问题,记录下来。

③ 通过自己课下找资料或向导师请教,解决大家共同的问题。

学习目标:

① 在与同学讨论中,有效解决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和难题。

② 加深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掌握协作学习的方法,譬如小组分工、组织等。

(二)网络小组讨论

1.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优化学员的自主学习效果;通过网络实时交互的学习方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满足学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继续增强学员的协作学习意识和团队的质量意识;通过导师讨论过程中适时地树立方向性障碍的教学方式,发展远程教育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学员的语言应用能力。

2.登陆课程论坛流程:

面授辅导教师需结合以下文字和图片说明,耐心细致地向学员讲解如何登陆该课程的课程论坛:

登陆河北电大在线(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选择“学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课程主页

在“课程列表”中点击“选课”进入选课页面

选中“英语II(1)”点击“保存选课”

在“课程列表”单击“英语II(1)进入该课程页面

在“课程论坛”中选择“英语II(1)” 点击“进入”。

进入课程论坛后出现的页面:

下载《老年机构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年机构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总结讲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总结 在本科学生中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落实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

    艺术欣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结讲解

    《艺术欣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结 大连电大文法系 薛敏珠 《艺术欣赏》课是一门学员非常喜爱的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一学期。这时候,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可塑性较强。甚至可以说,学......

    主题式教学设计方案讲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心愿》教学设计方案 XXXXXXXXX 小学 XXX 1. 课题名称: 单元主题: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心愿》 单元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主题:基于nclass.org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 一、前期分析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学习科学的课程理念; 2、 掌握nclass.org的主要功能; 3、 理解信息化......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英语口语(3)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英语口语技能训练课,口语技能的训练包含听、说、读、写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

    法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法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法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 法理学是江西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法律专业开设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为必修课性质。按教学计划的规定......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选]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2003-07-28 一、课程概况 1.主持教师 中央电大政治经济学主持教师:王社荣 联系电话:010-66490581 E-MAIL:wangshr@crtvu.edu.cn 2.课程的性质和......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文献检索是中央电大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各种检索途径和检索方式(尤其是各种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