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室浓硫酸的稀释:教案
课题:实验室浓硫酸的稀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硫酸的性质,特别是浓硫酸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难点: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步骤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四、问题导入
1、稀硫酸具备哪些酸的通性?试各举一例,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其质量增加,密度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说明什么问题?
五、互动合作
在按比例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不要一次就将全部硫酸注入水中。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慢满的沿着烧杯壁到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如果相反操作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浓硫酸比重较大,:
过程:浓酸贴杯壁入水不断搅拌!结论:在倒酸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为防止烧杯炸裂要不断搅拌!另外倒的时候应贴紧杯子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六、展示交流 浓硫酸的特性
1、浓硫酸的腐蚀性是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浓硫酸的腐蚀性是化学性质 1)若浓硫酸不小心溅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 NaHCO3(碳酸氢钠)溶液。2)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立即处理,否则时间稍长水分蒸发,硫酸浓度增大,腐蚀性增强
2、浓硫酸为什么不能干燥氨气 硫酸是酸 与碱反应 所以只能干燥显酸性的气体因为氨气显碱性 所以不能干燥
3、稀释浓硫酸由于浓硫酸溶于水中,要与水结合成水合物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器壁(如试管和烧怀壁)慢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记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与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时,并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其他物质。
七、巩固拓展
列现象,表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1、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
2、浓硫酸能储存在铁制的容器中
3、敞口放置浓硫酸,质量增加
4、把木屑放入浓硫酸中,木屑变黑
八、布置作业
课本P58习题 2、5
九、板书设计
第二篇:文化稀释
企业文化就像一坛酒,酿造它需要很多时日,稀释它只需很短时间。这碗文化之酒,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变得愈来愈醇愈来愈香,也可以变得愈来愈稀愈来愈淡。
1、目前冲焊文化稀释现象、现状如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员工是分厂最重要的资源,只有真正的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在员工的满意度提高上,才能稳定分厂一线员工队伍思想,提升员工队伍的战斗力及凝聚力。为此,分厂持续推进员工定岗定编、双基训练、绩效管理、薪酬改革、氛围营造等各方面工作。
但伴随产量扩张及公司战略转型,大量新员工的涌入及外单位人员整合(冲焊部件厂等解散),员工年龄结构、员工受教育程度、受教育接收理念及员工工种的分布不均匀,直接或间接性导致分厂文化氛围的营造及扩张造成影响。
1、分厂新老员工企业文化价值观取向冲突。新老员工的合并,不同文化、思想的混淆,容易产生碰撞或矛盾,稀释了分厂原本文化底蕴。如一线员工受教育程度不同(学历),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人员,针对分厂开展的各类文化氛围营造的活动,存在抵触、参与率较低、思想麻木等现象,影响分厂文化氛围的深入缔造。
2、重生产、轻文化。伴随乘用车产量逐月提升,冲焊分厂肩负乘用车瑞风冲压、焊接两大工艺制造,每日排产达300台左右。由于一线生产工作的繁忙,导致员工工作、休息时间安排较为紧凑,间接性导致企业文化吸收时间缩短,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情况下,很难利用空余时间开展具体文化氛围营造的各类活动。
3、培训管理真空,机制单一。年龄、思想结构差异,部分员工对公司加四有抵触情绪。同时,日常公司及党团重大活动、方针方策、会议精神、文化学习等传达方式单
一、理解程度差异等,甚至出现班组内部精神文化宣传断层。同时,车间班组园地设立报纸刊物,只有部分员工阅读。
2、目前已尝试过哪些应对方法?如尝试过哪些员工沟通方式,组织哪些员工活动等;目前对新近员工是否有常规化的企业文化培训?
为贯彻营造文化氛围,冲焊分厂针对分厂员工精神及物质需求,组织一系列文化氛围营造活动。
1、组织新入职员工分厂文化氛围系统培训。主要包括冲焊分厂文化长廊(其中包括安全、质量、MCU、宣传改善、QC等),为员工提供入职前分厂各项管理模块认识及解析。同时,组织企业文化理论培训及新员工军训,并在上岗前,开展站三天看三天;
并特意为新员工设置师父带徒弟和新员工见面会、恳谈会、寝室走访等,提升新员工对分厂认知感和归属感。
2、开展一线班组管理模式变革及星级员工管理。为求真务实,追求实效,锻炼员工班组管理能力,分厂特开展班组绩效管理模式创新,通过更直观地展现出班组安全、质量、成本、现场、培训、改善基础管理工作。同时,策划推行分厂星级员工管理,策划正负激励政策,与班组奖金、绩效挂钩,进一步强调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要求。在工作中为员工营造“争先锋,当优秀”的班组竞争环境。并在分厂、车间内部树立标杆班组,开展“树标杆,找差距”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真正将创新管理思维植入到每个人的大脑中。
3、营造分厂班组温馨家园文化。为让员工切实体会到分厂“家的温馨”。冲焊分厂深入开展精致现场工作,让从有形的生产现场培养提升员工精神素质。如收集员工家人、朋友、同事照片,制作家园相片墙。同时,分厂、车间并制作安全帽定置存放处、书刊报架、水杯定置点等。并实施“厕所革命”、“员工心情宣泄室”等,体现分厂人性化管理,将现场转化为有文化有内涵的集体大家庭。
4、教育营造、搭建沟通平台。为将分厂文化在每一位员工心中根深蒂固,冲焊分厂本着教育引导目的,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氛围营造活动及沟通交流会。为及时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分厂特组织开展“你我有约咖啡厅”沟通交流活动,并持续组织开展员工户外采风、家访、文艺节目活动、演讲征文比赛等,开展形式多样学习交流和发布比赛活动,使员工得到锻炼,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5、培养而非管理。企业文化,在于为企业创造强大的向心力。企业向心力,体现在员工上下同欲的价值观和上下一心的使命感。故此,分厂为满足员工成长需求,结合分厂星级员工及班组五大员管理,内部推行“能者上、庸者下”选拔机制,通过分厂、车间内部人才培养、轮岗、公开竞聘等方式,提高员工竞争意识及学习能力,在为分厂殚精竭虑的同时,逐步提升员工分厂归属感及使命感,使分厂形成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管理团队。
3、对于企业文化在专业厂的建设工作有何意见或建议?
1、公司在审核员工业绩同时,员工企业文化价值观应在其中占一席之地或比例,将员工企业文化价值观考评与员工业绩紧密联接。
2、关于公司招聘新员工入职入岗,可在入职前,不仅设立师徒关系,同时可以建
立新员工关怀期,因刚出校门的学生因为没有烙上任何企业的文化印记,反而更容易接受企业文化,更快融入企业,故设立新员工关怀期,在关怀期期间,对该新员工灌输学习公司企业文化认知及企业归属感。而且,为加深新员工企业文化印象记了解,可在入职6~12个月后,接受“回炉”再培训。
第三篇:浓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浓硫酸的特性》。一 说教材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氧族元素是一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族,硫是氧族的一种代表元素,而硫酸不仅是硫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了高中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中常常涉及的热点。学好浓硫酸的特性,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2 本节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把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定为教学重点,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是这节课的难点。让学生掌握好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但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浓硫酸的特性,还为以后硝酸的学习打下基础。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基于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80%学生掌握硫酸的特性,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性。2、70%学生能够根据气体性质设计实验验证三种气体,从而掌握验证物质的实验设计流程。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意识。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碳和浓硫酸的反应产物,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硫酸教学时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演示实验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进行教学,同时灵活充分的运用了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学法上则注重学案导学,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思考探究,把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论水平,最后通过安排课堂练习给予巩固和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同时结合教材特点、教学的资源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程序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做法:上课的一开始,我就直接演示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但是我并未告诉学生我是用浓硫酸和蔗糖,这是说用一种液体和蔗糖反应。这样留有小悬念,为的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边观察实验边思考或者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先加些水?蔗糖在加入这种油状液体后颜色有什么变化?这黑色物质是什么?看到有气泡说明有什么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这个实验现象很明显,这样使得学生一上课就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氛围。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浓硫酸的其中两个特性:吸水性和脱水性。2 对比分析,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就接触过浓硫酸的吸水性。这个实验同时又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把这两个性质放在一起,区分两者的不同点,从而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并且马上在学案中通过一道习题进行反馈,看看学生掌握情况。
3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设计实验验证产物
从实验现象和氧化还原知识,学生很快得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这个特性,并在学案上完成碳与浓硫酸的方程式。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设计实验一一验证三个产物。我充分的运用了白板功能,让学生在白板上通过手指拖曳,组装出实验装置图。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在白板上动手组装了两套实验装置图。运用了白板后,让学生有动手机会,提起了他们的兴趣,很大限度的参与到实验中来,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实验。4 演示实验,继续深入,加深认识
从浓硫酸与碳反应,学生知道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这个氧化性到底有多强,并且还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呢?我又演示了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让学生先预测实验的产物,然后再通过观察的实验现象来验证他们的推测。这是想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做一些合理推测的能力。5习题巩固
最后通过一道习题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四 课后反思
一 学案导学,很好的引导了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学习新知识的条理,扩大了课堂上的知识容量
二 充分的运用了电子白板、投影和课间等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充分运用,增加了课堂的效率和实验的观赏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 成功并且精彩的完成了演示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
四 不足之处是语言不够精炼,语气缺乏抑扬顿挫的感觉。课堂要充满魅力,很大一点与教师的语言有关。在该重点的地方要加重语气和可以适当重复一次以示强调。
第四篇:浓硫酸教案设计
第三节 硫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硫酸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了解硫酸的用途;使学生掌握枪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实验等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浓H2SO4的性质和SO42-的检验 教学难点
浓H2SO4的强氧化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 探究 实验 教学用具
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导气管
浓核酸、纸屑、木条、棉花、铜片、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蒸馏水 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不能没有酸,这个说法并不夸张。我们调味需要酸,消化需要酸,遗传基因中有酸,工业生产需要酸,向科学进军也需要酸。酸已越来越被人们熟悉。硫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它的产量是一个国家无机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之一。那么 硫酸有那些性质?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第三节 硫酸
【提问】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稀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
H2SO4 2 H++ SO42-
【板书】硫酸的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提问】酸的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板书】1.与碱、碱性氧化物、指示剂作用:H2SO4=2H+SO4
++【小结、设疑】稀硫酸与以上物质作用时表现出酸的通性时H的价态未发生变化,是不是H的价态一直不会变呢?
【板书】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弱氧化性)
【过渡】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以H和SO4的形式存在,而浓硫酸主要是以H2SO4分子的形式存在,由于溶液中粒子不同,所以性质上肯定有差异,即浓硫酸具有自己的特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浓硫酸。【板书】浓硫酸的性质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3【探究归纳】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密度1.84 g/cm,沸点为338 ℃,难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
2-【设疑】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如何稀释浓硫酸呢?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过渡】因为浓硫酸主要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与稀硫酸的性质是有差异,到底它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板书】
二、浓硫酸的特性: 【提问】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时候,曾用浓硫酸来干燥氯气,这说明浓硫酸具的什么性质?
这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板书】
1、吸水性 【设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为干燥剂,那么它能干燥哪些气体呢?不能干燥哪些气体呢? 通常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2、O2,N2、CO、CO2、CH4、SO2、HCl、C12等: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碱性气体:NH3、还原性气体:H2S、HI、HBr等。【设疑】为什么H2S、HI、HBr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欲知原因,我们继续学习。【演示实验一】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实验现象:三种物质最后都变黑
【分析】说明浓硫酸让有机物失水变成以黑色物质了,这种黑色物质是碳,我们把这个变化称为有机物的炭化
【演示实验二】“黑面包”实验: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蔗糖由白变黑,体积膨胀,呈疏松海绵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大量热。
【分析问题,猜测性质】
①实验开始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再加浓硫酸?
②蔗糖为什么会变黑?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分析讨论写出化学方程式:
C12H22O1112C+11H2O ③变黑后为什么膨胀起来?
【小结板书】
2、脱水性(炭化)
【设疑】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我们做实验时不慎沾上了浓硫酸怎么办?
讨论并回答:如皮肤不慎沾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勿用手磨擦),然后在患处涂上3%~5%的NaHCO3溶液。
【引导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浓硫酸既具有吸水性又具有脱水性,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师生共同小结】①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
②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脱去,生成水分子。【回忆设疑、过渡】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这又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
“黑面包”实验中发生了浓硫酸与“面包渣”碳的反应,请根据现象分析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
C+2H2SO4(浓)CO2↑+2SO2↑+2H2O 【板书】
3、强氧化性: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等 【组织讨论】碳与浓硫酸不加热能反应吗?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为什么浓硫酸作干燥剂时不能干燥H2S、HI、HBr气体?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H2S + H2SO4(浓)=S↓+SO2↑+2H2O
2HI + H2SO4(浓)=I2+SO2↑+2H2O 【组织讨论】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是否有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同? 稀硫酸——弱氧化性(H的氧化性)——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氧化性由H+体现;
浓硫酸——强氧化性(中心原子的氧化性)——加热时某些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O2——氧化性由S体现
【引出下节】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浓硫酸能氧化非金属单质,它能氧化金属单质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本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了浓硫酸的化学特性。因为量变导致质变,所以浓硫酸体现的以下与稀硫酸不同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板书设计】
二、浓硫酸的特性:
第三节 硫酸
1、吸水性(干燥剂):物理变化 稀硫酸的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2、脱水性(炭化):C12H12O2
212C+11H2O
+①、与碱、碱性氧化物、指示剂作用:
3、强氧化性: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等: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弱氧化性): C+2H2SO4(浓)浓硫酸的性质
一、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CO2↑+2SO2↑+2H2O
第五篇:连续稀释分离法
连续稀释分离法
①取1克土样,在火焰旁放入装有99毫克无菌水的锥形瓶内,充分摇匀,将菌分散。
②用移液管吸取上述菌悬液1毫升,放入盛有9毫升无菌水的试管中,并进一步稀释成1000倍,即10的菌悬液。按10倍稀释法连续稀释到10(每1次稀释,都须更换移液管)。
③取3支1毫升移液管分别从10、10、10菌悬液中吸取1毫升菌悬液,分别注入编号10、10和10的培养皿内,同一稀释液重复做3个培养皿。
④将温度为45~50℃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上述各培养皿内,轻轻旋转使菌悬液充分混合均匀,凝固后,将培养皿倒扣放置在温暖处(28℃左右),每天观察培养基表面有无微生物菌落。
⑤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属于何种类型的微生物,并在显微镜下检查,若菌体形态一致,则可认为是初步分离到纯菌种。
⑥将分离培养所得的纯菌种,从平板培养基转移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8-7-6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