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历史微课 宣威 李克华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9课
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2.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课程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由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设计思路:
1.本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及教学过程。
2.通过阅读、课外搜集资料、自制录像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通过课堂短剧、辩论会,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体验历史的感觉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4.通过动手制作录像片、制作表格、搜集历史资料等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5.通过录像、课后作业等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能够经常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学习、思考,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观点。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编自演孔子办学、因材施教等短剧。
2.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作好辩论准备。
3.让有条件、感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历史旅游小组,游览南京夫子庙大成殿,自己讲解、自己导演、自己拍摄有关孔子的录像。4.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步骤:
1.投影:画谜(打一历史时期,谜底:春秋战国),由学生猜出,引出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
2.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3.推出本课课题 二.教学内容: 1.孔子:
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A.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概念。
学生活动:①在学生阅读探讨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由对孔子的“仁”、“礼”思想了解较全面的学生扮演孔子,再现孔子设坛讲学的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归纳出孔子的“仁”、“礼”思想内涵。②感性认识孔子:放映学生自制录像“夫子庙大成殿一日游”。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B.伟大的教育家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回忆小学社会课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十则》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相关论述,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学生活动:学生以“因材施教”等小品表演形式,演绎、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道、法”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善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师活动: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孔子与百家争鸣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征,并印发有关资料,供学生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相关表格,并填写。通过讨论分析儒、道、法三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三组,分别以儒、道、法的思想主张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的情境。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指导(以探讨方式提出参考意见,不作最后结论)、学生参与(允许提出不同意见),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诸子百家中儒、道、法三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长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四.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五.评价方法: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历史上推行暴政的独夫民贼,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法家思想:治国之道,不可柔,也不可松。既然决心要治好国,那么国家就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律。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
附二:学以致用:以儒、道、法三家观点谈谈你对校风建设的看法(课后作业选)1.外法内儒建校风
2.取法古人,建设良好校风 3.“法治”是良好校风的保障
第二篇:历史微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微课教案
翁奕权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新中国成立相关事件 课前预习了解 课内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概况),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
2、能力目标: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旧对比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要增强责任感。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西藏和平解放。难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老师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方法,自学本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电视等,对西藏问题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搜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开国大典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搜索下载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有关图片还有部分录音,分析当时的盛况,让学生加深了解。利用百度搜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关的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课件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认识。教学方法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及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情感体验法 对比研究法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20---22课教案
第20课 三国鼎立
〖内容标准〗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②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②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③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④讨论“三国鼎立时期,为什么地区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②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③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教学要点〗
1.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展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都是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
1.三分天下
①面对军阀混战的局面,启发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从而认识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唯才是举”是曹操高人一筹和过人之处的所在。官渡之战既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又突出曹操以少胜多的灵活战术。使学生对曹操有个形象的了解。
②介绍江东孙权势力的稳固,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国辅佐后正伺机发展,使学生既了解三分天下的三种势力的基本情况,又对孙权与刘备有了初步的印象。
③ 赤壁之战:一是训练学生运用“赤壁之战示意图”,讲述战争经过,体会整个战争的壮观场面。二是思考“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为什么会败在孙刘联军的手 中?分析曹操兵败的原因。三是明确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兵败退回北方后再也无力南下;刘备趁机占据荆州取得了立足之地;孙权在江东的势力得 到了巩固和发展。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三分天下初露端倪。
④明确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在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建立魏国,才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后蜀、吴相继建国,三国鼎立局面出现。
⑤运用“三国鼎立形势图”,使学生了解三国各自统治的地盘,并能识别属于当今的省份。
2.地区经济的发展
① 曹操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主要是招募流民,军屯主要是兵士,兵士平时屯田,战时打仗。屯田一是解决了军队的口 粮问题,避免了粮尽兵散,无敌自破的现象,为统一北方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是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流离饥民,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诸葛亮治蜀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开垦屯田,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盐铁官营等,为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七擒七纵孟获”改善了与云南、贵州少数民族之间关系,对解除蜀国的后顾之忧,并发西南边疆和加强民族融合有重大作用。
诸葛亮为辅助刘备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天下奋斗了一生,强调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现。
③孙吴开发和经营江南一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二是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三是派卫温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认识:经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与兼并,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与东汉末年的混乱相比,三国鼎立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应 该看到:由于三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个 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刘、孙三个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 渡环节。(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分――《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现在请同学们读一下导言的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民族大融合以及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为中国历史注入新鲜血液,促使隋唐社会气象焕然一新。(强调以上几个黑体字,要求学生标出来)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三国的历史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段历史,下面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东汉末年 黄巾大起义 军阀混战 董卓 名存实亡)官渡之战:北方统一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魏蜀吴
曹操 北方 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 屯田 乱世之英雄
刘备 荆州→两湖地区、四川
诸葛亮治蜀:经济、民族、军事(成都平原、屯田、都江堰、木牛流马;南中八郡、孟获;五次北伐、五丈原、)
孙权 江东→完全拥有(荆州、扬州、交州、广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的长足进步 山越人、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今台湾)第一次 说明: 学生述点时,能讲出许多故事,这里我强调要围绕教材来探讨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就不要说了,希望同学们多提出自己的问题。想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太为难学生了。只有一个同学提出“孙权称王与称帝有什么区别?”
绝大多数同学们都知道点曹操、刘备、诸葛亮的故事。对后面魏、蜀、吴三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多少同学注意到,这不是他们感兴起的问题。这部分提到最多的是“七擒孟获”。△布点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讲述,我感觉到大家对历史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对三国的历史也相当的熟悉,特别是对曹操、诸葛亮大家说的比较多。但大家在阅读之后,没有注意本课的重点,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赤壁之战的影响。〔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 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⑴“挟天子以今诸侯”
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引导学生对比:齐桓公称霸时“尊王攘夷”。
⑵“唯才是举”
引导学生回顾:东汉末年,地方官僚世族世代把持政权,左右选官。引入郭嘉所论曹操能战胜袁绍的“十条必胜”:袁绍“所任唯亲戚子弟”,而曹操“唯才所宜,不问远近”。⑶“乱世之英雄”
引导学生回答课文P83的思考题:曹操年轻时,结交名士桥玄。桥玄称曹操是安天下的奇才。另一名士许劭却非常瞧不起曹操,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了居然十分高兴。他为什么高兴?
简单介绍有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回答。
以上三点多为学生自己在书找出来。补充以下内容:
⑷ 屯田
引导学生在教材P82页找出有关曹操屯田的史实,并联系汉武帝时期的河西屯田。(5)略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黄巾大起义、董卓、名存实亡。强调中原地区的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统一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是人心所向。(曹操统一北方的客观原因)(6)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 袁绍 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 根据各班的情况补充有关官渡之战的故事。
第三课时
提问: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 袁绍 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板书)①要求根据以上板书,写出赤壁之战的内容。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②要求学生对比两场战争,知道“少”的一方是谁?“胜”的一方是谁?思考曹操在这两和战争中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⑴谋略:指出袁绍与周瑜、鲁肃、黄盖、诸葛亮之间的差距。“火攻”火烧乌巢、火烧曹军。指明“火攻”是黄盖想到的计谋,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是诸葛亮与周瑜同时想到的,强调《三国演义》是小说,是允许虚构情节的,它不是历史的真实。⑵扬长避短:曹军之长,袁军之短;孙刘联军之长,曹军之短。⑶骄傲自大
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朗诵”部分(苏轼《前赤壁赋》):点明“曹孟德”、“横槊赋诗”。③赤壁之战前后,曹操、孙权、刘备势力范围的变化: 曹操 北方 → 退回北方
孙权 江东 → 完全拥有江东:荆、扬、交、广四州。刘备 荆州 → 两湖、四川
④要求学生标明“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统治地区。并要求学生完成教材P83的“史实辨析”。
曹操的旗帜不应该出现“魏”这点学生能区别,诸葛亮的“蜀丞相”学生没能看出问题。⑤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目内容,我采用了为学生指出要点的方法(详见布点构图),强调了三点内容: ⑴屯田 曹操与诸葛亮
⑵诸葛亮对南中八郡:恩威并济,七擒孟获 孙权对山越人“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强迫政策
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卫温到夷洲
⑥要求学生思考教材P82“武侯祠对联”中“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者治蜀要深思。”的含义。下节课提问。〖教学资料〗
调寄《临江仙》(《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教学反思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政权分立”的分角色游戏,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并让学生学会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用图表演示对“人口大量南迁”的处理,使学生学会使用历史图表解决历史问题,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使学生明白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3、通过对“南方经济开发”的归类比较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语言陈述历史的表达能力。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第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边我们学过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知道了三国鼎立的出现就意味着东汉以来的中国大地上就不再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了,这种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隋朝统一全国才结束。那么从东汉到隋统一又有几个政权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当时的南方情况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师板书课题)(二)教材处理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9个人参加,谁愿意请举手。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师:选出9名同学让其挑选朝代名称,稍事准备,并给出游戏规则:假设讲台是中国地图、方位同教室方位,教师以击掌为号,让学生以P84 <东汉至隋政权分立示意图>为标准,击掌一次代表朝代的学生就到自己的方位上站好或下台,让下边的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站位,为后面介绍六朝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西汉末年,政权被外戚王莽夺去,王莽改制不但没有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队伍中有一支以西汉后裔刘秀领导的起义军逐渐崛起,并逐步胜利,最终于25年在洛阳建立了政权,史称东汉。生:代表东汉政权的同学立即跑上了讲台,站到了指定位置,初做成功。
师:非常好,后面的同学要努力。东汉末年,政权腐败,为镇压农民起义,东汉政府被迫启用豪强地主武装,消灭农民起义以后的豪强地主开始了军阀割据。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在洛阳首先称帝,史称曹魏(教师击掌)生:代表东汉的同学不高兴的下了讲台,代表曹魏政权的同学跑上了讲台。师: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生:代表蜀汉政权的同学跑上讲台。师: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史称孙吴。代表孙吴政权的同学跑上了讲台。生:哈哈大笑,原来学生站错了位置。师:你说说笑的原因。
生:代表蜀汉的同学站到了孙吴的位置上,代表孙吴的同学没地方站了。生:代表蜀汉的同学马上调整了位置。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三国鼎立局面维持了不长时间后。263年,曹魏灭掉了蜀。生:代表蜀汉的同学下了讲台。
师: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生:代表西晋的同学急不可耐地冲上讲台并将代表曹魏的同学推下来,学生们又笑。
师:280年,西晋灭掉孙吴政权,一统全国。
生:代表西晋的同学又把代表孙吴的同学推下来,得意洋洋地站在讲台上,推下来的同学极不情愿。下面的同学大笑。
师:同学们做的很投入。西晋维持了不长时间的统一,被匈奴所灭,西晋的后裔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东晋建立前,北方的十六国也相继出现。(击掌)生:代表十六国的同学与代表东晋的同学同时走上讲台,他们争了一会才确定好位置。
师: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强迫东晋皇帝让位,建立宋,开始了南朝统治时期。(击掌)生:代表南朝的同学跑上讲台将代表东晋的同学推了下来,代表东晋的同学非常不情愿,下面的学生大笑。
师:534年,鲜卑族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北方开始了北朝时期生:代表北朝的同学将代表十六国的同学推了下来。
师:南北朝对峙的局面维持了不长时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了隋朝,589年重新统一全国(击掌)生:代表隋朝的同学上台将二位代表同学推了下来,并在讲台上大摇大摆地走了几圈。下面的学生大笑。
师:非常好,同学们做的游戏非常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9位同学。
生:鼓掌欢笑。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表演,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①你上来我下去的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②南边曾经站过几位同学,分别代表什么政权。
生:问题①: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还是不断进步的;任何政权如果出现腐败就会走向灭亡;有人欢喜有人忧„„
生:问题②:站过6位同学,分别代表孙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政权。师:同学们感悟很到位,观察也很仔细。不错,先后有6个政权在南方建立,因此,历史上把这6个政权称为“六朝”,这个时期就是“六朝时期”。
师: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六朝时期有什么特点。
生:相对北方比较安定,经济逐渐上升。
师:南方先后更替了六个朝代,为什么经济却逐渐上升呢?同学们请帮我分析一下。生:政局虽然更替频繁,但战争很少,还有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师: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好。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对当时的南方来说,确实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口南迁的情况。
师:同学们请阅读教材P85“人口南迁”一目,并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展示设置的问题):①人口南迁的原因②特点③迁徙方向。④人口流动对高密市区的影响,⑤六朝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影响。要求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述。
生:阅读并做标记,部分学生把答案纲目性地整理到了笔记上。师:巡回观察并不时点拨。
师:同学们,谁想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我(一生站了起来),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战祸。师: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可以。向往和平是人之本性,北方的长期战乱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找和平的生存环境,而当时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方人口就纷纷南迁。
师:你理解的非常深刻。第2个问题因为我们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因此我们只
第二课时
师:第3个问题是关于迁徙方向的问题,同学们考虑一个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使这个问题变得既简单又容易理解?
生:做重点标记„„,在地图上表示!
师:同学们的想法和我的差不多,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师:(将自制的<北方人口南迁简图>悬挂于黑板上)哪位同学上来给同学们标记一下? 生:我,一生跑上讲台,观察了一会地图,然后用铅笔做了大体的图示标记。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这样几条路线吗?
生:可以。边比划边说:西线从长安附近进入巴蜀地区,中线从洛阳附近进入两湖和江西地区。东线从山东等地进入江浙地区。
师:你不但说的很好,而且还说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可见你知识渊博,同学们,我们为他鼓掌!
生:鼓掌欢笑。
师: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因为是逃避战祸,所以,南迁的人中占多数的应该是百姓,但当时北方有些豪门望族也举家南迁,并且在南方发展的还不错。
师:同学们,关于第4个问题我们先想想现实生活中,人口流动对我们高密市区的影响,好吗?
生:学生略思考,回答,给我们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许多犯罪的事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做的,并且造成住房紧张,另一学生说,各企业的大学生的引进,使企业的科技含量很高,一生又说,我们学校就有很多外地区的老师,其中我们的英语、数学教师就是东北来的,我们不是跟他们学了很多东西吗?学生不经意间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争执。
师:同学们看来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各有说法,前边我们说过,看一种历史现象应该采用辩证的办法,要看清主流。有句俗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新”由此可见,人口流动不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好处,对流动的人口也未尝不是一次机遇和挑战,虽然他要付出代价,但也极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同学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同意,回答带来不安定因素的也表示同意。
师:其实,同学们在刚才争执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影响的时候,已经得出了六朝时期人口南迁的影响的答案。我们以我们学校为例,分析一下:外地教师的引入,增加了我们的教师人数,用教材中的话可以说是:“使长期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得到 了极大改善”。我们的数学、英语老师给我们上的课非常好,如果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的话,应该怎么说呢?
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师:当然,我们的外地老师的优越性自然比六朝时代的南迁人口要强的多。我用相类似的办法给同学们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影响,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六朝时期人口南迁的影响呢?
生:开始时有一学生说的过于啰嗦,学生给否定了,后一学生作了简要的回答:①带来了劳动力,②带来了技术与经验。
师:同学们想的比老师想的还简炼,非常好,以后我们就应该这样去归纳历史问题。师:南迁人口带去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必然会使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同学们阅读“南方经济开发”一目,参考课件提供的背景材料,每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一下几个问题,我们的书记员要做好笔录,注意要记录概括。①农业进步的表现有哪几个方面②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人口迁徙方向有什么关系?这又能证明什么?③手工业有哪些特色?④商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口南迁前,北方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①水利的大力兴修。②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③重视使用肥料④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⑤桑麻的广泛种植⑥冶铸业发达⑦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⑧商业城市繁多⑨开通“丝绸之路”
生:阅读结束后小组讨论有关问题,一名学生做记录。讨论气氛热烈有序。师:巡回过程中予以个别指导学生的纲目分类标准及概括记录等情况。
师:我刚才通过巡回指导发现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很投入。也很正规,我相信同学们的回答也肯定会非常精彩。
生:一生急不可耐地站起来要回答第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①大量兴修水利②推广和改进犁耕③粪肥精耕④稻麦两熟制⑤农产品有商品化倾向
师: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回答作个评价如何?
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且内容很全,又概括,只是说的有太急,个别字听不清楚。
师:(对回答的同学说)这位同学对你的评价你满意吗?
生:很满意。我太激动了,以至于说话太急了,下次一定注意。
师:这位同学的评价很中肯。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做的非常不错,相信在座的其他同学经过努力也会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我还想问这位回答问题的同学,你是怎么找出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的?
生:先看的课本上的内容,然后根据背景材料提示得出来的。师:非常好,看来你很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师:第2个问题难度较大,但我相信肯定有一个小组的同学会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生:(沉默一会),老师,我说说试试。
师:很好,敢于发表不成熟的见解是一种勇气。生:我们感觉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人口迁徙的方向基本上一致,这说明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大量南迁的人口有很大关系,好像是南迁的人口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老师,不知道我们的这个结果正确不正确?
师:你们的研究结果非常好,这就是这个问题的非常科学的答案。为你的勇气喝彩!生:谢谢老师。
师:接下来的第3、4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我们请某两个小组的书记员把他们的记录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好吗?
生:有两个小组的书记员跑上了讲台,将自己的记录结果放到了实物展示台上。
师:哪位同学给这两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给归纳一下?
生:老师,我归纳一下第3题的答案。主要应该是丝织业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如造船、冶铸、造纸制瓷等根据教材内容看,好像没有什么特色。
生:老师,我想补充一下第3题,我认为制瓷业也有特色,因为书上的两幅青瓷的实物图,我感觉他们与众不同,至于什么特色,我说不出来。
师:同学们对教材研究的非常仔细,我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说法都有道理。为了减轻同学们的学习负担,教材中只对丝织业做了较详细的表述,至于造船、冶铸、制瓷等其他手工业也都各具特色,但不再做为学习内容让同学们掌握。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一下。我为同学们的这种严谨的学习作风感到欣慰。
生:老师,我想归纳一下第四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出现了一系列商业城市②海上贸易十分活跃。不知我的答案同学们满意吗?(学生得意地坐下)师:我很满意,同学们满意吗? 生:满意!
(三)课堂小结与知识巩固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非常圆满的完成了。我想让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师整理)生:我最满意的是我终于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我最满意的是我代表的隋朝终于又统一了全国,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口南迁的方向和影响。
我最满意的是教师关于政权更替的游戏,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方商业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我最满意的是老师表扬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艰难。„„
好多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今天这节课感悟颇多,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积极投入。同学们,今天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如何能理解并记住呢?
生:使劲背,出个题做做,整理整理笔记估计会记个差不多。
师:使劲背是最吃累的办法,我们不用,其他那些倒可以考虑。
生:老师,我对这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下整理,发现用一组数字可以串起来:一个特色、三个方向、五个方面、六个政权。
师:整理的非常好,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可以。“一个特色”是指手工业特色,即丝织业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方向”是人口南迁的三个方向,即西线,中线,东线。同时暗含着三个农业经济区,“五个方面”是指南方农业发展的五个方面,即水利的大量兴修,推广和改进犁耕,粪肥精耕、稻麦两熟制、农产品有商品化倾向。“六个政权”指的是六朝政权即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政权。
师:你真了不起,我真佩服你的心细。受你的这组数字的启发,我给你填上两个数字:两大影响,即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的两大影响;四座名城,即四座著名的商业城市――建康、京口、吴郡、余杭,正好成一、二、三、四、五、六这样一组数字,同学们看合适吗?
生:可以。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整理到笔记上。(四)布置作业。
师: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很多,我相信同学们会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的,下边有个题目请同学们课后研究一下(教材 P88讨论题):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师:按照惯例,我们课后要评出今天的优秀书记员,优秀答手,同学们,今天的课上的非常成功。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从整体课堂活动来看,本节课的初衷已基本达到。多种形式的知识处理方法使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取了历史信息,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意识浓厚,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基本上能调控课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反思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内容标准〗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 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小 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 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
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法、讨论法、图示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 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 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副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 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 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 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 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 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 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 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 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⑸⑹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③意义
东 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 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 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教学反思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17-18课教案
第17课 三国鼎立
〖内容标准〗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②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②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③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④讨论“三国鼎立时期,为什么地区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②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③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教学要点〗
1.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展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都是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教学过程〗
(导入):讲述《三国演义》中董卓进京的故事,提问“东汉末年全国出现了怎样一种局面?
一、赤壁之战
1、官渡之战:
提问: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2万人)≡ 袁绍(10万大军)曹 以少胜多,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曹军失败。
思考: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胜利,而在赤壁之战中却失败了呢?
②要求学生对比两场战争,知道“少”的一方是谁?“胜”的一方是谁?思考曹操在这两和战争中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⑴谋略:指出袁绍与周瑜、鲁肃、黄盖、诸葛亮之间的差距。“火攻”火烧乌巢、火烧曹军。指明“火攻”是黄盖想到的计谋,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是诸葛亮与周瑜同时想到的,强调《三国演义》是小说,是允许虚构情节的,它不是历史的真实。⑵扬长避短:曹军之长,袁军之短;孙刘联军之长,曹军之短。⑶骄傲自大
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朗诵”部分(苏轼《前赤壁赋》):点明“曹孟德”、“横槊赋诗”。③赤壁之战前后,曹操、孙权、刘备势力范围的变化: 曹操 北方 → 退回北方
孙权 江东 → 完全拥有江东:荆、扬、交、广四州。刘备 荆州 → 两湖、四川
④要求学生标明“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统治地区。并要求学生完成教材P83的“史实辨析”。
曹操的旗帜不应该出现“魏”这点学生能区别,诸葛亮的“蜀丞相”学生没能看出问题。二.三分天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吴国,史称孙吴。三国鼎力局面最终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①曹操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主要是招募流民,按军事编制,赋税基本是对半开或**开;军屯主要是兵士,兵士平时屯田,战时打仗。屯田一是解决了军队的口粮问题,避免了粮尽兵散,无敌自破的现象,为统一北方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是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流离饥民,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诸葛亮治蜀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开垦屯田,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盐铁官营等,为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七擒七纵孟获”改善了与云南、贵州少数民族之间关系,对解除蜀国的后顾之忧,并发西南边疆和加强民族融合有重大作用。
诸葛亮为辅助刘备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天下奋斗了一生,强调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现。
③孙吴开发和经营江南一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二是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三是派卫温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认识:经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与兼并,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与东汉末年的混乱相比,三国鼎立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应该看到:由于三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个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刘、孙三个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环节。小结
经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与兼并,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与东汉末年的会乱相比,三国鼎立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三国形成的区域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重要过渡环节。课堂练习选择题 1、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个军阀()A 刘备 B 袁绍 C 孙权 D 齐桓公
2、曹操率军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的战役是()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3、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刘备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作业 优佳学案p45第16题
第18课
〖内容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
②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2.能力培养
①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
②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④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南方经济的发展 ①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重点 江南经济的开发 难点 混乱复杂的正权分立局面 〖教学过程〗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1.政权分立的纷乱
①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00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
②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二.人口的南迁。原因、范围、意义、①人口大量南迁
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⑵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的路线的大致 情况。
⑶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广州地区出土的砖铭)⑷结合六朝经济开发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讨论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南方经济的开发
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与三条南下路线相应形成的巴蜀、江浙和两湖、江西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二是促进了岭南农业的初步开发。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商品化的倾向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手工业的特色:突出丝织业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并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城市的兴起:重点介绍建康、苏州、杭州等江南名城。海上贸易雏形:向东到朝鲜半岛、日本、向西至印度、伊朗、大秦,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政权分立时期。在这期间,北方政局动荡、战争不断,政权分立,而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又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开发。而六朝是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鉴定基础,有利于隋唐大一统的形成。
课堂练习
1.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量南迁。 答案:A 2.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A.北方 B.南方 C.长江流域 D.长城以北
思路解析:我国经济中心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答案:A 3.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开始大量南迁。答案:B 4.“风声鹤唳”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思路解析:383年,在淝水之战中,晋军打败前秦军队,前秦士兵惊魂未定,听到风声、鸟叫声都以为是追赶的进晋军,后来,被称为“风声鹤唳”。答案:D 5.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最活跃的都市是________________,人口已达到了百万。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江南城市的繁荣。答案:建康
6.南方的造船技术发达,230年,孙权派人航海到达了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230年,孙权派人到达夷洲的有关知识。答案:夷洲 快乐时光
小汤姆在家娇生惯养,好不容易到了上学年龄,妈妈送他到学校上学,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担心地问汤姆:“在学校好吗?没有哭吧?”汤姆回答:“我才没哭呢!我把老师弄哭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_________。东晋南朝时期,_________的经济迅速发展。思路解析:我国经济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而有所转移,最初是在北方黄河流域,后来转移到江南地区。答案:北方 江南 作业材料分析
我国现在的南方经济发达程度要强于北方,而五代以前我国一直是北方经济发达程度强于南方。开始发生这种变化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开发。请回答: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具体都有哪些表现?请你举例说明。
3、江南地区的的开发有何影响? 板书设计(咯)
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
〖内容标准〗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北方政局的变化以导入新课
一、北方政权的演变
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 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三、北方民族的交融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
小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 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课堂练习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人口曾达到 A.50万左右 B.100万左右 C.80万左右 D.30万左右
5.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中,把皇族由拓跋改为 A.姓王 B.姓元 C.姓张 D.姓李 6.下列内容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 B.完成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阶级矛盾 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 A.与汉族地主建立亲密合作关系 B.追求汉族政权在洛阳的豪华宫室 C.加强对内迁少数民族的控制 D.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8.下列政权中,曾一度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⑤东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9.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C.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 D.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 10.下列内容属于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是
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③北方农民不断南迁 ④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阅读以前学过知识,讨论将下列图示中空白填上:
12.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上面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孝文帝要坚持这方面的改革?(2)
(3)孝文帝的改革起了哪些作用?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政权分立混战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同时,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交融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板书设计(略)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导言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七年级历史导言课,下面我从6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概述:
历史课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导言课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今后历史课学习指明方向和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己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导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了解历史的包罗万象,增强探究历史的欲望。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鉴于七年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不足,学生能和教师提供的历史素材产生共鸣是比较困难的;)
四、说教法: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元素或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问题引领,逐渐深入
2点拨法——促进联想,拓展思路
3讲授法——总结提升,减少盲目
五、说学法:
1讨论法——观点碰撞,借鉴提高
2合作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内讨论,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启发;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使学生在倾听和争辩中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了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什么是历史?
2、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3、怎样学历史?
导入:
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并将姓名写在黑板上。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个“隋”字念什么?”,“它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有什么关系吗?”“你的姓氏和中国历史有关系吗?”“如果有姓秦和姓唐的同学可以试着说一说。”
这样设计的目的,第一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轻松的气氛。第二是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就有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对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我设计了4个活动:
①第一个活动:小组大竞赛,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事件,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的历史事件多。
使用“舜耕路、舜耕山庄”的图片,因为:第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第二了解舜这位历史名人的历史。
后面的4组图片,秦朝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学生不可不知道。
②第二个活动:我来讲故事,让学生讲一讲所知道的名人的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使用的图片,有文人,使者,有民族英雄,有伟大领袖。选取这些历史名人的原因:
一是我翻看了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本,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过。二是这些名人身上都有伟大的成就,高尚的品质,是学生崇拜,学习的榜样。
③第三个活动:考古大发现,让学生做一做考古学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物品?有什么用途?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使用的是这4张图片,这4张图片能够反映我国青铜业、丝织业和陶瓷业的最高水平。学生可能不全认识,通过猜测、讨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其中,三国时期的青瓷方格盒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和我们今天的快餐盒很相似。
④第四个活动:一起去游览,通过做导游,编写导游词,来了解古代辉煌的建筑、艺术成就。使用的这些遗址遗迹,第一学生通过电视、书本等方式很熟悉,或者亲身游览过。第二这些遗址能代表古代建筑、雕塑的高水平,通过这4个活动,能生动形象的感知历史上的人、事、物。从而对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历史就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连续的记录。或者说是连续的记录了人类的活动。它有两个特点,时间上讲的是过去的一切,内容上丰富,包罗万象。
(二)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对于学习历史的意义这个问题,我用了一组视频,两组图片。
一组视频:是准备了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三个历史故事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这些历史故事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可分为两类:一是知道了成语故事的由来,二是从中学到了一定的道理。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价值:增长知识、启迪思想
两组图片中其中一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设计了一个小组内的活动:考考你,知道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吗?它们各有什么用途?组内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因为四大发明是学生熟知的古代科技,而且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发明,所以通过齐声朗读培根对四大发明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骄傲自豪情感,培养爱国精神。
另外一组图片是反映近代侵华战争的图片,通过活动:讲述我所知道的这段历史,让学生讲一讲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使用这几幅图片的目的是给学生视觉的震撼。通过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数字,能够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更能让学生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责任,保卫祖国,振兴中华。
(三)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课
这个部分,主要是给学生提了一些学习上的要求,关于学习历史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一点点的渗透,所以没有介绍。
(四)课后延伸
试着书写自己自出生以来的历史并加以点评、说明。在黑板报上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了解一下大家的历史。
提示:按时间顺序,记录下你人生中发生的大事或者对你影响大的事情,并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