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范例

时间:2019-05-12 22: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范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范例》。

第一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范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范例

活动主题:给自己颁奖

活动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课。

看黑板,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奖状),上面还是空白的,这节课就需要咱们自己给自己颁奖。

二、活动一:猜猜他是谁?

1、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精神,我想送大家一首歌,听一听歌里唱得什么意思。(师唱:一个人一个样,周围的伙伴都很棒,与人相处看长处,快乐成长,快乐成长。)那谁来说一说。(生说),(对,我们都有各自的长处,都很棒,谁能说出一个同学的优势或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是是谁?说的好,猜的准,就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小贴画。

2、一生说,指名猜。

三、活动二:游戏“击鼓传花”

1、过度语:同学们猜的还真准,下面咱们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停,花落谁手,请介绍自己的一个优点。

(1)师击鼓、生传花。

(2)花落谁手,谁介绍自己的一个优点。(3)多传几组。

2、游戏到此为止,同学们优点太多了,下面同桌两个(或小组内)说一说之间的优点,认为自己说的好的,奖给自己一个小贴画。

四、活动三:填写“闪光卡”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缺点,下面把你的不足之处写在一张空白纸片上。

2、生自由写,师巡视。

3、写完后,请小组长验收。

4、师小结:你们这些不足暂存在我这里,下课后我把他放到缺点回收站,没有了不足,我们只剩下了优点,是不是感觉到很轻松。咱们一起说:“我很棒,我很优秀”。现在请你将自己的优点填写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优点闪光卡”上。

5、生写,师巡视。

6、写完的同学把闪光卡贴在黑板前面的奖状上。

7、小结:一张空的奖状,同学们自己为自己颁奖,我们的奖状就丰富多彩了,闪闪发光了。那我们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五、活动四:别人眼中的我

1、同桌俩互相说说对方的优点,说完奖给对方一张小贴画。

2、指名说同桌的优点。

3、听到表扬后,你有什么感想?(高兴)能把才艺展示一下吗?

4、继续给自己颁奖。

5、家长眼中孩子所有的优点,学生读给大家听。

6、老师眼中的学生。

请班主任介绍几个典型孩子的事例。

六、活动五:总结升华。

看到自己给自己颁奖,你的心情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让我们一起说:“我很棒,我能行”。《给自己颁奖》说课设计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在这儿讲课,实在是班门弄斧,讲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下面我就从两方面谈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个人体验。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文本。《给自己颁奖》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成长的足迹”中的第一课,目的在于领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这一课又包括三个主题:优点与特长在哪里、照镜子、自信从这里开始。需用两课时完成,所以这一课我主要让学生找优点,找长处,让学生从这节课开始迈开自信的步伐。

二、活动过程

《品社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串。

课始导课,我用一张空白的大奖状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课中“猜猜他是谁”“击鼓传花”“填写闪光卡”等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学生对自我优点的认识。小学三年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优点,能够看到一些,有时会过分突出某一方面的优点。但他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不很全面,也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于是,我组织了“别人眼中的我”这一活动。通过同学看我、家长写来的卡片、班主任眼中的我等不同角度,让学生来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

当然,在某些方面还做的不够,比如解读文本不够深刻,课堂教学有些不够流畅,过于生硬。我就说这些,请老师们给我提出宝贵意见。

第二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两段四步八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两段是指把每一课分成两大阶段,即第一阶段为自主学习,第二阶段为课上展示交流。这是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按每一大课准备,采取大预习,大展示的精神来确定的每一课的上法。(突出了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

四步是指每一课可以按照四个基本的步骤来上,分别为: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达标检测、总结提升。

八环是指每一课要按照八个基本的环节来组织,分别是:

自主学习(收集整理、组内交流)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课内巩固、知识检测)总结提升(系统梳理、总结提升)

1、自主学习(收集整理、组内交流)。

根据学案的要求,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参观、采访、调查、阅读、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一些资料,并自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旨在锻炼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和合作共享态度。

2、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组织各小组在班内展示交流,交流的方式要发挥好小组的作用,根据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可以采用游戏、模拟表演、讲故事、小制作等方式在班内交流,在展示中对于一些学生说不完整、或疑惑之处等,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尽量发挥小组的作用,教师也要适时适当地进行点拨,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达到解决解决问题的目的。

3、达标检测(课内巩固、知识检测)。

先对一些基本知识进行巩固,然后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检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总结提升(系统梳理、总结提升)。

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梳理,科学评价,再次明理,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就是对你将要上的那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即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规律,强调研究教对学的指导,重视教学活动整体功能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案。它有别于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必须是课前的。

二、为什么要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怎样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一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学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学目标制定,最后部分是教学过程及说明。四个环节解决两大问题:一,发展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怎样发展,通过教学过程及说明来解决。

下面结合展茅小学王志贤老师就六(上)年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学设计作具体说明。

1、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三个要素:一,教材提供的内容,要求全而简;二,教材的要求,即编写者的意图;三,教材前后联系,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即教材的体系。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材分析”这样表述:《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崇尚科学》第1课。教科书先以3幅图片引出3种不良生活习惯,让学生对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个整体、感性的初步认识,再以一个好学生因迷恋网络而最终一步一步沦为阶下囚的事例,敲响了“警世钟”,教育学生引以为戒。而后,以“审判”的形式,列举了烟的种种危害,较为形象直观。对于“世界无烟日”和“禁止吸烟的标志”,学生应该不会太陌生,所以课文中没有直接出示,而是让学生自行去查询。少量饮酒可以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抵御寒冷,是有益的,但酗酒则是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在“警示栏”中罗列了酗酒的部分危害,留下一些空白,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平台。教科书的最后设置了小调查,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从而坚定远离恶习的信心。本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抽烟、酗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与本教材相关的:五上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第1课“我是小小安全员”(确保居家安全的生活习惯)第2课“小心„电老虎‟”(确保用电安全的生活习惯)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叙述的是学生学习本教材的起始情况。学情分析应尽可能从“三维”角度分析,尽量做到详尽。由于少年儿童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抽烟、酗酒、沉溺网络世界、毒品和邪教宣传等缺乏真正的了解和抵御能力。一些成年人的消极生活方式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因此,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认识不良习惯带来的危害,从而树立积极的生命观,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就显得尤为必要。

3、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是教材分析,特别是学情分析,并力求“三维”目标与“两纲”的结合,写法上可以融合在一起,表述明确具体规范,以学生为主体,要可检测。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远离这些恶习。

(2)学会利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影响,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重点:通过学习,较为清楚地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自觉远离这些不良习惯。

难点:区分少量饮酒与酗酒、网上学习和泡网吧之间的区别

4、教学过程及说明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要求,即怎样教。

一是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求能围绕目标对教材进行选择调整加工提炼;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程度加以补充和拓展,注意生成。教学设计要留有空间,哪些地方容易生成要有所思考;教学设计内容不能过于饱满,要留有余地。

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探究,实施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具,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训练活动有效;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过程;尽可能要有预设。三是学习方式的完善要求重实践体验;重思辨探究;重主动合作。小组合作的指导也要有预设,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四是教学评价的运用要求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内容综合;重过程;重激励,但激励性评价中语言要有针对性。我们在写的时候,不必写详细的教学过程,只要粗略的线条,但要体现上面的要求。(2)“说明”的基本要求,即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围绕《课程标准》中的4条课程理念:一促进学生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二关注、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三提倡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四促进学生知、情、行的综合性评价;要体现5条教学原则:一贴近学生生活,二注重知行统一,三鼓励自主学习,四促进教学创新,五注重课内外结合;要注意3条教学建议:一进行弹性化的教案设计和实施,二创建民主、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三采用贴近生活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要结合《两纲》的有关要求及相关的教学理论。各部分要素合理融入,简略地写,一般分别写在教学过程中和最后。

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1、了解吸烟危害:“看一看”(看吸烟危害健康的动画,谈启示);

“说一说”(一支烟中含有什么);

“听一听”(吸烟给青少年带来危害的故事,谈感受);

“审一审”(进行一次模拟审判,一人表演香烟,另一人演法官,列举烟的N条罪状);

“议一议”(看录像,交流被动吸烟的危害)

2、了解上网成瘾的危害:故事:《一个优秀学生由于迷恋网络游戏蜕变 》

录像:“某学生泡网时间过长造成脑瘫 ”

调查:我们班同学每天上网多长时间?到网上都做什么?你认为上网时间多少是科学的?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交通与生活

4.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平泉县双桥小学

赵金刚

教材分析: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本课的设计主旨是让学生了解交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让孩子从小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交通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身边的交通事故有所了解,并对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切身感受,对目前世界上正在民明和生产的环保汽车,绿色列车有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更有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的交通在方便我们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2.面对我们学校面临的交通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想办法使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秩序的重要性,明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4.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教学重点:

了解交通给人们带来的问题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让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引发他们进一步对交通事故带来的问题的思考,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

探讨分析探寻人们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原因,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汽车这种普及率比较高的交通工具在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认识交通标志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交通标志吗?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斑马线、非机动车通行、右转、直行和左转弯、机动车道、环岛行驶等。(利用多媒体课件)

活动二:自学课文,小组讨论:随着交通的发展我们身边出现了哪些交通问题?检查自学效果,小组长汇报,教师总结。(培养学生自学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发现出现的交通问题。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交通堵塞:每天上班和下班的时候,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多极了,有时候,车比人走得还慢;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交通堵塞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

2、交通事故:指名阅读66页小知识《车祸无情》;让学生朗读交流自己搜集的交通事故材料;幻灯片出示交通事故的视频:一辆大货车和一辆面包车相撞,面包车司机严重受伤,已经被送到了医院。我们再来看一组交通事故的数据。大家帮忙分析一下,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都有哪些?(道路窄小,司机、行人违章,有些司机酒后驾车,有的车速过快,有的车超载)(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培养了学生自学的方法;播放视频,拓展了教材的空间)

3、学生谈感受:车祸是多么可怕的交通问题,在你的周围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当你看到这样一个个场面心理是什么感受?(生:谈感受)面对这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和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最想对驾车的叔叔和阿姨说些什么? 你想对自己说什么?你想对家人说什么?(板书“珍爱生命”“文明交通”)

4、污染严重:指名阅读67页《观察笔记》和68页小资料;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汽车污染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

5、能源消耗:能源是有限的,消耗后不会再生。据估算,中国汽车行业每年消耗的汽油总量大约为6000万吨。(上网搜集,拓展教材)

6、寻求解决办法:错时作息、绿色交通(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电瓶公交车、天然气公交车、磁悬浮开车的图片)。

小结:看来,未来的交通一定是绿色的、环保的。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发明出更多绿色的新型交通工具。

活动三:小组讨论:我们学校的建设还没有完全竣工,现在存在着哪些交通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检查讨论效果,小组长汇报,教师总结:

1、违反交通规则。

2、拥挤。

3、车多。

4、学校措施:合理安排放学时间和行走路线、值周教师、值周学生。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老师这有一首关于交通安全的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儿歌:(配音乐)

你拍一,我拍一,交通安全是第一,你拍二,我拍二,过马路时要注意,你拍三,我拍三,行走要在人行道,你拍四,我拍四,过街要等灯变绿,你拍五,我拍五,大小拐弯左右看,你拍六,我拍六,自行车要慢慢骑,你拍七,我拍七,不要边走边玩耍,你拍八,我拍八,生命才是第一位,你拍九,我拍九,遵纪守法最重要,你拍十,我拍十,做个文明小公民。

三、总结思考: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交通志,讨论了现在的交通问题,也分析了我们学校存在的交通问题。老师相信大家对交通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大家把今天了解到的交通问题告诉自己的家人、朋友,带动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懂得——珍爱生命,文明交通,实现安全每一天。(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四、扩展延伸:

动动手,制作一张交通安全卡,把你想对自己,想对家人或者是想对其他人说的话写在上面。也可以画一画,畅想未来的交通,让更多的人关注交通,思考交通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板书设计:

4.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堵车

污染

事故

时间集中

噪音

不遵守交规

道路窄小

尾气

超速、酒驾

„„

绿色交通

„„

珍爱生命

文明交通

教学反思:

交通问题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私家车也多了,堵塞现象也严重了,事故更多了,问题受到好多人的重视,所以我利用谈话引入,直接切入本节课的主题。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教学活动是认识交通标志。教师出示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斑马线、非机动车通行、右转、直行和左转弯、机动车道、环岛行驶等交通标志。第二个教学活动是小组讨论随着交通的发展我们身边出现了哪些交通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个教学活动是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现在存在着

哪些交通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教学活动之后进行了总结,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希望学生把今天了解到的交通问题告诉自己的家人、朋友,带动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懂得——珍爱生命,文明交通,实现安全每一天。

在这节课中我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学习: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通过创设情境,看交通标志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走进生活,实践参与。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走进生活、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本课为小组活动提供了平台,从小组内成员交流到小组共同合作探究,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都能有锻炼、展示的机会。

本节课的设计我本着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赖学生的教育新理念,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最大潜能,让孩子在学习中思考交通带来的问题,同时还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教学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孩子自己查寻一些资料或者动手制作一些卡片等,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料呢?这是我存在的困惑。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请老师指正。谢谢!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我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尝试自学、感知目标——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合作交流、探究研讨———补充拓展、学以致用——评价反馈、总结梳理”。具体表现为:

一是课前老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引领学生依据文本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加以归纳整理,并有效利用,这样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认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中能充分展示,尽情交流探究,使智慧才华得到发挥,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前的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是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翻开课本,我们会发现教材每一课的板块内容主要以图片、话题等进行情境设置为主,文字表述较少,教学上有极大的弹性空间。如果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科的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才能成为“源头活水”。

二是课中重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合作和探究。

新课程倡导,课堂上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便彰显了它的魅力。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时,我们将学生们以4人为单位分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采取高中低(即一名优秀学生、两名中游学生和一名暂时发展不理想的学生)、男女生合理分配,保证每个小组势力均衡,同时每组由善于表达、组织能力强、纪律性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以组织、管理、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以确保合作学习时的实效性。学生通过小组、集体、师生合作,达到对基础内容的把握,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景、案例,让学生采用讨论、争辩、交流、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的倾听、思考、交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学会学以致用,形成相关基本技能。同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并根据教学进行适时评价、总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奖励机制,即除了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大显身手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乐于与组员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过程性奖励。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精心组织、适时引导、调控密不可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绝对不能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便把自己当作饶有兴致的一个旁观者。相反,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保驾护航。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不同声音,以生成课堂的精彩。最后,借助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品质提升。课后实践延伸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取得“知行统一”的实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后延伸作业,有调查、收集、体验、宣传、写作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没有硬性的要求,让学生尽力而为,不成为他们的负担。有的让学生当天完成,有的是在一周内做完,有的则要求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都坚持去做。

下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玉山镇黄峪完小王桂宝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在山东召开的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会。会上观摩了来自全省十余位优......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品德与生活课堂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示例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示例】 【体例模块】 ·教材分析:即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即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设计理念:即设计的主体思路的把握 ·教学目标:即当堂授课时遵从教......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六年年级一部许海燕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

    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目标 1、能发现身边可以做的好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做一些能做的好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1.调查父母或他人做过哪些好事,讲一个自己......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活(汇编)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生活(社......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课稿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课稿 桃坝小学 廖道鹏 我在教研组的安排下,有幸听了本校李老师作了数节品德课,收获多多,具体情况如下: 感受: 1.课程标准深入教师之心。从这几节课上,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