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23:4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最终版)》。

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最终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案 单元主题: 路 主备教师 :方海青

参与教研备课教师:李峰

阮亚楠

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路”这一主题,选编了《天路》《丝绸之路》两篇主体课文,《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蜀鄙二僧》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从被称为 “天路”的青藏铁路、商路、求学路、现代的路、古代的路等角度,传播民族历 史的文化,赞美国家今天的繁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讲述脚踏实地的求学精神,宣扬鞠躬尽瘁的风骨,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词句,了解恰当地使用语气词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还要积累关于 “路”的名人名言,测试书写速度; “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 领域; “开卷有益” 指导学生练习略读,把握主要信息; “笔下生花” 练习围绕 “路” 写事,继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修改方法和标准修改习作;小“金钥匙”指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的课文题目,“金钥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做总结和测试。单元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天路》。了解青藏铁路和丝绸之路,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怀;学习邓稼先鞠躬尽瘁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欣赏歌词的韵律美;树立“正确选择人生之路”的观念,懂得求学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道理。

2.继续练习自读课文时提问和解答,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交流后对批注笔记进行修改和补充。学习品味精彩的课文题目。

3.理解“霞光、吉祥、巨龙、翻山越岭、雪域、神奇、人迹罕至、畅通无阻、融洽、煎熬、纽带、浩瀚”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名言警句。

4.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23个,写字17个。5.自读《邓稼先的人生之路》,初步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与文言文对照学习《蜀鄙二僧》,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自觉性。

6.练习抄写句子,在保证书写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 语在文中的意思。课时安排:

7课时

天路

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天路”,感受天路修筑之艰难,意义之大,理解“天路”的真正含义。

2、感受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藏铁路是怎样的铁路,建设者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这儿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字词攻关: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路?

生:水泥路、柏油路、高速公路、石子路、泥巴路„„

师:孩子们真是见多识广,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的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它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师指课题,生齐读)

2、播放歌曲《天路》,同学们跟着哼唱。

3、出示自学提纲:

(1)认字14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默读歌词1—3节,说说作者的家乡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有怎样的美好愿望?读歌词的4、5节,说说作者的理想实现了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生依提纲自主学习、做标记。5.(1)字词检测:我会读、我会写:

雪域 横贯 崇山峻岭 缺氧 奔赴 誉为 山冈 漫长 盐湖 沼泽 适宜 妨碍 彻底 我会理解:神鹰 巨龙 神奇 祥云

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歌词的前三节,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谁来说一说作者的美好愿望?

②作者的家乡有什么特点?(课件:青藏高原的图片)③带着虔诚指名读这三小节。

④指名读歌词后两小节,作者的理想实现了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课件出示青藏铁路地图。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板书设计:

天路

盼望 理想

铁路修到我家乡

看到 实现 堂清检测:

1.听写本课生字。2.辨字组词。

惯()域()宜()漫()贯()或()谊()慢()3.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2)这座大山里蕴藏()着数不尽的宝藏()。

4.填空。歌词介绍了神奇的天路就像是(),为藏家儿女带来(),为雪域高原带来了(),带我们走进()。作者的美好愿望是()。从()一词可知作者的理想实现了。第二课时

三、目标导航,释疑解惑:

1、出示目标

2、过渡语:同学们通过学习对“天路”的内容有了哪些了解?还有哪些疑惑?在小组交流、探究一下吧!

3、组内探究。交流学习收获,探究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四、品词析句,精读感悟:

(一)为什么称为天路

1、同学们自由地读“青藏铁路简介”部分,并结合前面的歌词思考: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体会到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请拿出你们的笔,写下你们的理解,做好阅读中的批注。

2、写好之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批注。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批注与同学交流,并及时修改补充。

3、学生汇报“为什么称青藏铁路是‘天路’”老师总结。

板书:海拔之高、线路之长、修建之难、作用之大„„

(1)海拔高:从课文的哪些语句能体会到青藏铁路海拔高?指名读一读

(2)线路长: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犹如一条巨龙。(课件:青藏铁路地图)

(3)修建难:你从哪里体会到修建青藏铁路很艰难?(课件:青藏的恶劣环境图片)指名读一读。再请一位同学带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青藏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

总结前面三点:谁能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来说一说。(4)意义美:还有没有同学有更独道的理解?

(因为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美——带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所以称它为天路。)

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青藏铁路建成的重大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这条铁路又被各族人民誉为什么路?(板书“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其实这条路不仅仅带来了藏族团结、发展、幸福,我们来看看图片,请你想想它还是一条什么路?请同学说一说并上黑板板书。

(二)感受困难及精神

过渡:这样的一条幸福路、团结路、发展路、亲情路、关爱路,是谁决策修建的呢?指名读一读该句子,我们还要感谢谁呢?文中哪儿写到了这些英雄们?指名读一读。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精神修筑铁路的?(板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1、感受设计之艰难

2、感受修建之艰难(修路图片)

老师当筑路工人的亲人,与准备去筑路的工人——学生谈话。青藏修路的筑路工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条钢铁大动脉的修建,不仅如此,他们还创造了九个世界之最。(指名读文中“世界之最”)他们的那种挑战困难、勇创一流的精神更应该令我们学习。(板书:挑战困难、勇创一流)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再读第三节。

(三)歌曲中升华感悟

同学们,2001年春天,青藏铁路正在紧张地建设时,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激动地对正在采访的词曲作家屈塬、印青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老阿妈的一席话,让两位词曲作家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很快就创作出来了,就是我们课文开头的那段。它的词作者:屈塬,曲作者:印青。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听完后,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自由地说一说。

老师引读整首歌词。

五、积累语言,练习应用

1、总结全文

这是一条穿越尘封的历史、凝聚了几代中国人期盼与梦想的希望之路。这是一条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奉献之路。李白曾经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离青天最近的路。

2、背诵歌词

3、我是小小导游员,写青藏铁路导游词。

六、学法迁移,以一带多《 》

自学提示 1)、再读短文,充实预习答案。

2)、检查预习,同桌之间熟读下列词语,并理解重点词语: 3)、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文章脉络。

4)、画出文中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5)、找出使你感动的地方,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天路

盼望 欢聚一堂

人间天堂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堂清检测

1、我能给多音字正确组词:

薄 bó()藏 zàng()bò()cáng()baó()

2、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路不再(),各族儿女()。

(2)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青稞酒酥油茶会(),()传遍四方。

(3)青藏铁路犹如一条巨龙,穿(),越(),过(),奔腾在()的“世界屋脊”上。

(4)青藏铁路的贯通,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的问题,被各族人民誉为()路、()路、()路。3.仿写句子。(1)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2)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顺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教学重点

学习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字词攻关。

1.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2、出示自学提纲: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

3.)知道课文各段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理清文章的脉络。4).找出文中的过渡段,体会它的作用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3、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4、检查生字认读。

5、检查生字书写。

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评议。)

4、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

5、小组内交流:文中的哪一段既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又写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找出来,读一读。

6、巧妙地把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叫它过渡段。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堂清检测

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欧洲 覆盖 恶劣 贸易 派遣 煎熬 恐怖 融洽 日夜兼程

2.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罗()贯()乃()练()萝()惯()仍()炼()

3.文章中的过渡段是第()自然段,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商路)欧洲

第二课时

三、目标导航,释疑解惑

1、出示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及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2)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问题归纳

1.丝绸之路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开辟出来的? 2.在这种特定环境中张骞为什么能开辟出丝绸之路? 3.开辟丝绸之路有什么重大意义?

二、品词析句,精读感悟。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我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4、再次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五、积累语言,练习运用。

请以一名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丝绸之路”。(通过介绍丝绸之路的来历、形成、开辟的意义及作用,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六、学法迁移,以一带多《 》

自学提示

1)、再读短文,充实预习答案。

2)、检查预习,同桌之间熟读下列词语,并理解重点词语: 3)、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文章脉络。

4)、画出文中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体会作者情感。5)、找出使你感动的地方,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开辟者:张骞(外交家、探险家,为丝绸之路花费了一生)、、、、堂清测试

1.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 栩栩如生、()()()()()()()()()。

2.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⑴ 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用“————”标出。⑵ 摹写句子: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导游,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现在你,在《随文练笔》写导游词。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并提高摘录速度。

2、注意易错字

3、积累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4、阅读文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蜀鄙二僧》。

3、围绕主题“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重点

围绕“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难点

学习两篇有关路的文章,拓宽对路的理解,理解以及《蜀鄙二僧》给我们的启示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读词句,理解含义

2、小组内听写

3、教师强调个别字词。

二、易错字

1、学生开火车说每个字的易错之处。

2、师生共同补充

3、组词抄写。

三、关于路的名言

1、学生自读,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分析讲解大意。以及部分名言出处。

3、教师再补充关于路的名言。

4、齐读名言。

四、畅所欲言

1、说说你知道的路

2、你都了解上面的哪些路?

3、联系实际你还了解哪些路?

4、人生之路与其他路不同在哪儿?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摘录笔记。

2、背诵关于路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学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边读边做批注笔记。

2、思考: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全班交流。

爱国、敬业、坚强、无私。

4、再读课文感悟邓稼先不凡的一生。

二、学习《蜀鄙二僧》

1、自读课文。

2、思考:

(1)二僧经济差距很大,可为什么贫穷的和尚却实现了目标?(2)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

3、全班交流。

四、初显身手(课余进行)。制作游戏棋盘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原子弹专家的故事。

2、完成初显身手

第三课时习作教学

一、出示习作要求。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记录自己的成长道路。

二、指导。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1)让学生留心观察放学回家的路,观察路的变化。(2)做观察笔记,对路进行描写,为习作作准备。

2、记录自己的成长道路。选几件反应你成长里程碑的事,进行简单描述。

三、范文讲解。

四、学生习作。

五、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 单元反思

第二篇: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智谋

单元说明

本单元 以“智谋”为主题,编写者的意图主要是:“智慧”和“智谋”都是运用智慧解决难题,都是名词,但二者使用的范围、对象不相同。“智慧”用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上,等等,当用在解决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时,出发点式解决问题以求“和”;而“智谋”只用在社会生活的范围,出发点是压倒对方、战胜对方。中国历史上“智谋”文化高度发展,争权夺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招摇撞骗、欺上瞒下、口蜜腹剑、两面三刀、满天过海、结党私营、挑拨离间„„貌似“智慧”的东西其实是民族文化中的糟粕,这些东西在商品经济的今天,似有愈演愈烈之势。编写这个单元,为的是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辨别“智谋”与“智慧”的异同,懂得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两篇主体课文和自读课文要结合起来看:《草帽记》《包工审驴》讲对敌斗争、抓坏人要用智谋,《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讲对老师、对同学、对自己人要以诚相待,一般不能用智谋。“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等活动都引导学生加深强化对“智谋”的认识。阅读课文时,还要学习旁注资料。

“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前两小题仍然侧重积累。第四小题引导学生记叙中加入心理描写的妙处。“笔下生花”要求学生用尽量少的文字缩写《草帽记》,旨在训练学生提炼信息、把握事情梗概的能力。“金钥匙”对批注笔记所包含的内容做了较全面的归纳。单元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智谋”及其作用,懂得要“把聪明用在正地方”。

2.学习在课文旁旁注资料。了解什么是批注笔记,培养自读时做批注笔记的习惯。

3.理解“面面相觑、人困马乏、丢盔弃甲、喜出望外、神机妙算、悉心照料、惊慌失措、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三十六计等关于“智谋”的词语。

4.做摘录笔记,自主学习生字词,认字23个,写字15个。

5.能体会记叙中心理描写的作用。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内容,练习缩写。

草帽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新词。认字10个,写字8个。2.理解“面面相觑、人困马乏、丢盔弃甲、喜出望外、拍手称快、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简练的文字记录对理解课文内容有用的资料,进一步练习提问题,标画并理解重点词句,写心得体会,标要点。2.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课文对比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红军在长征中英勇作战、巧计破敌的情况:学习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聪明智慧。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比较红军扔草帽前后的想法,感受贺龙同志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重点段的意思,理清层次,复述贺龙草帽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面面相觑、人困马乏、丢盔弃甲、喜出望外、拍手称快、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3.用尽量少的文字概括贺龙的草帽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善于运用“计”的人?(学生自由说。说多少不限制、不要求。)板书:草帽计。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2.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是:“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草帽计是什么?”“运用了“草帽计”,结果怎样?“草帽计”好在哪里?是谁运用了“草帽计”等)

二、自主学习

过渡语:同学们,要想弄明白以上的问题,就请大家拿起笔,做好读书的准备,读中圈点、批注,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出示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并试着概括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

4.试着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贺龙的草帽计。

(二)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三、合作探究

过渡语:相信通过大家的学习,都一定有不小的收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自学成果吧!

1.出示文中的生字:觑 乏 滥 赞

(指名读,集体评议,纠错正音。)辨析形近字: “隐”-------“稳”

2.出示词语并理解意思: 镇定自若 喜出望外 面面相觑 拍手称快 神机妙算

3.指名分节读课文,集体评价。

4.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贺龙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在敌我危急时刻,使用“()”使白军()的事。表现了贺龙同志的()。

5.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段(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第二段(3~5):写贺龙巧用“草帽计”,消灭了敌人; 第三段(6):写红军战士胜利后的愉快心情和对贺龙的称赞。6.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从中找出关键语句,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贺龙的草帽计。(生组内讨论,师巡回指导)

(1)学生自由回答。

(2)师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三自然段:命令摘掉草帽 第四自然段:白军抢戴草帽 第五自然段:敌机轰炸白军(3)师总结贺龙的“草帽计” 正当骄阳似火时,红军来到一块平坦的山场,贺龙命令全体指导员将草帽摘下丢在路边,然后迅速转移。后面的白军炎热难熬发现草帽,争抢着戴在头上继续追赶红军。敌机飞来,发现地上的军队戴着印有红五星的草帽,以为是红军,便狂轰滥炸,导致敌人自相残杀。

四、拓展训练

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真是令人佩服呀!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贺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模仿当时战士们的语气、动作,说几句称赞贺龙同志的话。

五、堂清检测

1.这些词语宝宝躲到句子里去了,你能按拼音找出来它们吗?(1)fěi jūn guān()见红军把草帽扔得遍地都是,也dé yì wàng xíng(),认为红军是diū kuī qì jiǎ()、狼狈而逃,也不去阻拦当兵的抢草帽。

(2)这时,正是jiāo yáng sì huǒ()、炎热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听到这首命令,都miàn miàn xiāng qū(),感到莫名其妙。

2.精挑细选,选择正确的解释打“√”。(4分)莫名其妙 ①名誉,声誉。②叫出,说出。③名字。喜出望外 ①看,往远处看。②名望,声誉。③希图,盼。冒名顶替 ①向外透,往外升。②不顾。③用假的充当真的。3.学文填空。

通过学习,我已经总结出了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4.用自己的话概括贺龙的“草帽计”。板书设计:

草 帽 计 命令摘掉草帽 白军抢戴草帽 敌机轰炸白军

课后反思与建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因素。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因素,体会“草帽计”的神妙。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复习引入

1.在红军长征路上,贺龙同志巧用草帽计消灭了敌人,战士们是怎样称赞他的?

2.理解“神机妙算”,“ 草帽计”的神妙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帽计》。(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2.深入理解“草帽计”的全过程,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用“————”画出相关语句。

2.扔草帽前后红军战士的表现是怎样的?

3.看到红军扔下的草帽,敌军的表现怎样?白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文中那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4.你认为“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探究

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学习的成果吧!

(一)学生先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读懂的内容,由小组长记录不懂的问题。

1.当时具体情况:①当时是炎夏、天气酷热;②红军上有飞机的轰炸,后有追兵;③贺龙选择了一块山场(根据学生的理解,适时板画当时的情况)

2.帮助学生梳理:①天热——敌人抢草帽;②飞机驾驶员急于立功的心理;③选择了有利地形,保证草帽计的成功实施。

3.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利用天气、地形以及敌人的心理,巧妙地设下草帽计,请君入瓮、以敌克敌,使红军化险为夷,继续长征。

4.“人仰马翻、眼冒金花、喜从天降、得意忘形、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眉开眼笑、毫不介意、喜出望外、血肉横飞、叫苦连天”这些词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白军的丑态)。

(二)师生交流,讨论不懂的、归纳不完整的问题。1.“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

①天时:天热——敌人抢草帽;②地利:选择了有利地形,保证草帽计的成功实施;③知人心:是红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对自己的指挥员绝对得信任;敌军纪律涣散,飞机驾驶员急于立功的心理。

2.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全过程。

(三)小结归纳

过渡:贺龙同志正是利用天气、地形以及敌人的心理,巧妙地设下草帽计,请君入瓮、以敌克敌,使红军化险为夷,继续长征。现在你觉得贺龙是个怎样的人?请你模仿当时战士们的语气、动作,说几句称赞贺龙同志的话。

小结: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真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训练

1.你知道贺龙用的计属于历史上“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 2.讲历史上的“金蝉脱壳计”。

五、堂清检测

1.把下列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

① 举世闻名 ② 喜从天降 ③ 摇头摆尾 ④ 神机妙算 ⑤ 人困马乏

⑥ 叫苦连天 ⑦得意忘形 ⑧ 血肉横飞 ⑨ 狼狈而逃 ⑩ 丢盔弃甲

2.“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

3.课文主要写了(),贺龙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在敌 强我弱的危急时刻,使用(),使白军()的事。表现了贺龙同志的()。板书设计:

草帽计

红军 扔草帽 前: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听从指挥

后:拍手称快 称赞贺龙 神机妙算 白军 抢草帽 前: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眉开眼笑

炸草帽 后:血肉横飞 叫苦连天

课后反思与建议:

包公审驴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认识人物,了解计谋,角色体验,表演深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出神入化,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熏陶与启迪。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出神入化。

2.难点:明白课文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熟知课文内容,练习表演课本剧。

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教具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说一说:你对包公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包公的资料)。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次包公断案的神奇吧!板题:《包公审驴》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3.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过渡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拿起笔,做好读书准备,读中圈点、批注,完成以下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结合故事情节给文章加小标题。

(4)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包公为什么要审驴?(5)朗读课文3~9自然段,说一说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是如何审案的呢?结果如何?

(6)思考:课文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7)文中的包公哪些地方最让你佩服? 2.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主读文、标记。

三、合作探究

(一)字词检测: 1.我会读、我理解:

挣 钱 听 差 圈 栏 辔 头 耷 拉 审 衙役 懊恼 一声不吭 闻所未闻 惊慌失措 冒名顶替 2.我的眼睛最亮:

审()案()吭()衙()役()

神()按()炕()衔()投()

(二)小组交流、合作: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刘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破案的故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替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

(三)师生交流、探讨: 1.故事的起因。

(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指导对比朗读:

“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

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细读故事经过。

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

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

“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

3.了解故事结果。

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

4.文中的包公哪些方面最让你佩服?(遇事冷静、足智多谋)

四、拓展训练 1.小小课本剧表演

过渡: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为包公喝彩。咱们把它排成课本剧,再现当时的情景,怎么样?(课本剧表演)

2.讨论: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谋是正当的。)

3.这个故事对于你自己有怎样的启发教育呢?(学生自由表达)总结: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更应如此。而且,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五、堂清检测 1.听写词语。

审问 悔恨 案件 手套 遵守 挨打 2.火眼金睛。

审()案()吭()衙()役()神()按()炕()衔()投()3.本文是按照、、、的顺序写的,我觉得包公是一位 的人。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像他一样。板书设计:

包公审驴

替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

遇事冷静、足智多谋 课后反思与建议:

第三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单元教案

课题:一枚金币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体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3.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教学重点:

体会父亲和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教学难点:

懂得以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2.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预习课文。1.小组交流。A 认识多音字: B 指导书写 C 理解生字新词:

辩解、筋疲力尽、懒惰、熊熊大火 2.朗读课文,想一想:

A 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B 尝试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 14

给--扔--笑 给--扔--笑

自己挣--扔--跑、抓、大喊

作业布置: 1.分角色朗读。2.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14

第二课时

一、创设导入 揭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一)学习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人为什么“再也受不了“?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3.指导想像儿子懒惰的程度让父亲受不了? 4.读读父亲痛恨的话,再次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5.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做?

(二)学习9-26段

1.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2.质疑: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3.指导父亲与儿子的三场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 1.老人想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

2.假如你是文中的老人或儿子,你会怎么办? 3.你珍惜压岁钱吗?为什么?

4.你自己曾凭劳动赚过钱吗?这样的钱你珍惜吗?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给--扔--笑 给--扔--笑

自己挣--扔--跑、抓、大喊

作业布置:

1.分角色朗读。2.复述课文。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 14

课题:散落的钞票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

3.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人间真情互助的可贵和可敬。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如达不到这一要求,须继续朗读)

3.默读课文,想一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各部分列个小标题。4.同桌交流。5.反馈。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在一个地铁站众人捡拾散落的钞票、物归原主的故事。掉钱――捡钱――钱归原主

三、学习课文。

(一)起因。

/ 14

刚才大家在质疑时提出了“钞票为什么散落”这个问题,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了吗?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1.指名读第1、2、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都告诉我们什么了? 2.指名回答。时间:国庆长假 地点:地铁站; 人物: “我”和立明 原因:人多拥挤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板书设计:

散落的钞票 众人:捡--还 外地人:焦急--感激 “我”和立明:比······还高兴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1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

(一)经过。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边读边想:钱散落以后,人们各有什么反应?用直线请画出相关的语句。2.全班交流讨论。我、立明,众人。

壮汉。他心中是怎么想的?我和立明是如何对待他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自由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二)结果。

事情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1.默读第6~7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看看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结果,引导解决以下问题:

众人为什么发出遗憾的感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立明和我没吃麦当劳,也没买到《丁丁历险记》,为什么“特别高兴? 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回归全文,感知整体。

1、说一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各部分小标题、主要内容。

2、谈一谈本文中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并说出理由。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四、联系实际,交流讨论

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么做?你会怎么做?说出理由。

五、语言积累

读一读,理解句子的含义。

/ 14

当金钱在人们心中高到不恰当的位置时,世界就倾斜了。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贫困不是穷人的耻辱。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qing。

六、总结升华

同学们,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我想大家的心情肯定不平静。是呀,金钱的确很重要,它可以买到许多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有许多东西金钱是买不到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心。这种真诚的关爱比金钱更重要。如果我们都能像故事中的行人那样,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好呀!你们说对吗?那好,就让我们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身边的人吧!板书设计:

掉钱:人多拥挤

散落的钞票 捡钱:我 立明 众人(拾金不昧)

壮汉(见利忘义)钱归原主:高兴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读课文。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 14

课题:毽子里的铜钱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会认烤等,会写毽等。2、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亮晶晶异类词语,体会他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找出亮晶晶异类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他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毽子什么样子吗? 读课题,围绕毽子里的铜钱.,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依据课后生字表,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将课文读通顺。2、找同学认读生字。3、请同学领读,开火车读。4、小组内分段读课文。

5、集体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6、小组推荐同学分段读课文。

7、在文中找出如“亮晶晶”一类的词语,体会他们的意思。8、理解词语

栉风沐雨:用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历经艰辛。栉:梳头,梳理 谦卑:谦虚而恭顺。

引导学生比较同义词,体会表达含义的不同。谦虚:有自知之明,不骄傲。谦恭:谦虚而恭敬。

谦逊:谦虚恭谨,多指态度谦让、有礼貌。佝偻:脊背弯曲

/ 14

9、组内分叫色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10、小组推荐读课文

三、作业 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每个一编组三个词,任选两个组词。板书设计:

毽子里的铜钱

亮晶晶 热烘烘 黑漆漆 笑呵呵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读课文。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14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读生字 2、分叫色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过渡: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过渡: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三、分节细读,体会作者情感。

1、读第一、二小节,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喷喷,笑呵呵等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你说明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分角色读第三、四、五小节。

3、理解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4、根据理解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5、小组推荐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默读六、七、八小节。小组讨论为什么我的心理不安? 7、老人为什么不要作者的钱?体现了什么? 8、为什么我的心理空落落的? 9、读剩下的几个小节。

10、讨论理解热烘烘、栉风沐雨再问中所表达的情感。1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师生间的对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12、小组讨论对我和卖山薯的老人来说尖子里的铜钱珍贵吗?为什么? 13、作者从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老人从作者那里得到了什么?

四、小结。板书设计:

毽子里的铜钱

老人:给一个--又给一个--淳朴 “我”:感激--不安--怀念

/ 14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读课文。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课题:语文天地

(十)教学目标:

1、学习形近字。

2、积累本单元词语和句子。

3、学习古诗《入京》。教学重点:

积累并掌握本单元词语。教学难点: 对古诗的理解。教学准备: 生字词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文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进行形近生字的比较,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从——丛评——坪静——净搏——博

2、想一想:观察这每一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14

5、这些生字形状和发音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二)学习本单元词语。渴求 盘旋 滑行 绿盈盈 空隙 撒落 追逐 素质 立即 猛烈 敏捷 晴朗 摇晃 遮蔽 讨人喜欢

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老师重点指导“滑行、渴求、遮蔽”

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

(三)学习古诗《入京》

(四)熟读并积累有关金钱的名言。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墨子.兼爱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增广昔时贤文》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形近生字生字、学习了古诗《入京》,并熟读并积累有关金钱的名言。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入京》

(明)于谦

/ 14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作业布置:

1、积累本节词语。

2、背诵古诗。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阅读短文《人民币背后的风景名胜》。

1、思考: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2、在预习过程中,你对短文有哪些感想?说一说。

(二)畅所欲言,积累学习方法。周围的同学怎样支配压岁钱?

老师结合学生交流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的爱护金钱呢?

指学生集体交流发表想法,互相点评,互相补充。老师结合学生的意见进行板书。

总结:大家都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信息?大家再看的时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大家?

老师将学生的建议用投影片进行展示,学生阅读。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了说怎样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如果请大家来想些方法,使大家都能来爱护金钱,学会分配,你们有什么好建议?

好我们就请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合理的方法来表正确看待金钱在生活中的地位。

/ 14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名胜

作业布置:

积累好的爱护金钱的方法。教学反思:(红色笔书写)/ 14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检测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ītāodìzàogānhãpúfúkāituòjùliâ

()()()()()()piānpìdìyùfúlǔqiàtánjiān’áokěbù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锢()煎()洽()

涸()剪()给()

三、填空。

有始无()交()相连目()口呆日夜兼()绚()夺目融()相处不()声色()通无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

条条大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的沙漠()的丝绸()的山岭()的荒野

四、修改病句。

1、我估计这道题目肯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天我们在学校运动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任选一题)

1、小路

2、成长的道路

第五篇: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

第十单元:动脑筋

设计理念:

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

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 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教学难点:学习复述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课时安排:6课时。

<称象>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的意思。体会“直”的意思。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二、学习2、3段。

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

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

板块一:

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

2、师范写“柱、堵”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3、学习板块二。

板块二:

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

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

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机学习:宰zǎi(书空)查字典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

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

板块三:

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

2、学生回答。

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

2)自由读课文。

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

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

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

板块四:

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

2、口头组词:“象、像”、“称、秤”。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

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

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板块二:

学习第四段。

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3、做实验突破难点

制作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三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3、朗读指导。

板块二:

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

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或者:用“关”、“洒”、“扫”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板块三:

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guān yuán

lùn

chuán xián

()()()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ng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

(1)de()(2)dé()(3)děi()

2、曹操听了直摇头。

(1)不弯()(2)把弯由的伸开()

(3)爽快()

(4)一个劲儿地()

3、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才气()

(2)只有()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象 一()秤

一()船

四()柱子

两()树

一()线

四、比一比,组词。

官()称()柱()象()

宫()秤()住()像()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狮子大王》的欣赏与形体表现,引发学生对狮子的动态与神情的模仿与表现,初步体验进行曲下风格特点

学生自由地选择工具和材料,绘画制作狮子大王,培养学生进行充满想象的创作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理解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充满想象的创作 教学准备:

21、称象

直摇头

官员们

砍树造秤

宰象

〈狮子和兔子〉

微笑点头 曹冲 赶象上船 画线装石

1、录音机、磁带

2、创作工具,如:剪刀、彩笔、纸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创意:

1、体现自由探索、自主学习、使用交流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能动的参与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唱一唱、听一听、讲一讲、演一演、做一做,从而感受狮子王机智、威猛的音乐形象。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

2、体现创新意识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如:在导入时,运用猜谜语的方式,增强了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在讲一讲《狮子大王》的故事时,让学生自己讲故事,然后再表演当中的故事情节,在动手方面,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自己动手,进一步体会狮子的形象,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另外,本课的又一个特点,是改变了以信的授课方式,撤掉了学生的课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将更大的活动空间留给了学生,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充分抒发情感、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听音乐进教室,激发情趣。

2、导入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好,所以,老师带你们去森林里去玩玩,去看看。它是谁呢?老师出一个谜语让大空猜猜:将军披头散发,威镇老家。力大气壮如牛,百兽谁都敬它。(狮子)生:略

师:对了,小朋友真聪明!我们和狮子朋友一起玩吧(老师带上狮子的头饰)

二、唱一唱

师:听,咱们的狮子朋友高兴得唱起了自己的歌。(教师边唱边做狮子的动作,学生们不由自主的围去老师周围拍手,跟着边唱边跳起来)

三、讲一讲、演一演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了狮子大王神气的歌,你们听过狮子王的故事吗? 生:略

师:你能讲一讲它的故事吗? 生:略

师:讲得真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略

师:好!让我们来表演《狮子王》的故事吧!(请小朋友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师:我们的狮子朋友为什么会成为森林之王呢? 生:略

四、听一听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感受狮子朋友当大王时的威严呢? 生:略

师:好!让我们一起听听《狮子王进行曲》吧。

(请小朋友随着音乐即兴表演,看谁表演得最像狮子王。)放音乐《狮子进行曲》 师:小朋友都表演得不错,下面我们比一比谁更了解狮子朋友,好不好? 生:略

五、动动手

师:你们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出狮子的不同形态,如:做一做、画一画、贴一贴等,比赛现在开始!(老师从中适时指导)师:小朋友,比赛结束了,老师想请每位小朋友做自己的评委,说一说你的作品怎么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生:略

师:刚才我们的每位小朋友都非常公正,都指出了自己的作品好和不好的地方,你们都是好样的,用掌声鼓励自己,(拍手)

师:哎!可是老师有点担心你们会像《龟兔赛跑》里面的兔子一样骄傲。生:放心吧!老师,我们不会!师:我就等着看你们的行动哦!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狮子朋友邀我们一起参加它的狂欢舞会,你们愿意参加吗? 生:略

师:好吧!就让我们学着狮子朋友的舞步动起来吧!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威严 骄傲 课后小结:

下载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1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课 题第一单元预习过关课课 时1课 型单元预习课集体备课人 员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董晓茹学 习目 标1.通过阅读本单元的导语,明确单......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北 师 大 版 四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教 学 设 计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马河口中心小学 黄 雷 小数的意义(一) 教学目标 : 1.体会小数所表示......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天平游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2015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马河口中心小学 黄 雷 文 具 店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进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汇编)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 风雪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以“风雪”为题,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同学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沛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