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次课教案-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3:1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01次课教案-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01次课教案-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

第一篇:第01次课教案-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

《高等传热学》研究生课程教案-第一次课(2学时)

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及任务

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计算传热学基础。

通过经典传热现象的分析,加强其研究思路、方法的学习,为今后实际问题分析研究打下理论,尤其是研究方法的基础。

数值计算:有限元计算软件FLUENT

教材:

孙德兴编.高等传热学—导热与对流的数理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书:

[1]张靖周编.高等传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王瑞金等编.Fluent技术基础与应用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

[1]杨强生,高等传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美]E.R.G.埃克特,R.M.德雷克著,航青译.传热与传质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美]M.N.奥齐西克,俞昌铭主译.热传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杨强生.对流传热与传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5]赵镇南译.对流传热与传质(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美]E.M.斯帕罗,R.D.塞斯著,顾传保,张学学译.辐射传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7]陶文铨编著.数值传热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8]周俊杰等编.FLUENT工程技术与实例分析.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10

绪论

传热学应用、研究的最新发展。新出现的现象已与现有的传热学体系所产生的矛盾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传热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柴立和等.传热学研究及其未来发展的新视角探索[J].自然杂志.1999(1)。[2]彭晓峰等.第12届国际传热会议总结[J].国际学术动态.2003(3)。[3]辛明道.传热界的“奥林匹克”[J].国际学术动态.2000(4)。[4]彭晓峰.北京国际传热会议概述[J].国际学术动态,2001(5)。

第1页 《高等传热学》研究生课程教案-第一次课(2学时)

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

[5]刘涛等.当前国际传热传质研究的发展趋势.国际学术动态,2005(1)。[6]过增元.国际传热研究前沿-微细尺度传热.力学进展,2000(1)。

[7]陈玉凤,刘尧.王培吉.微尺度传热学进展.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8]蒋方明,刘登瀛.非傅立叶导热的最新研究进展.力学进展,2002(1)[9]彭晓峰等.沸腾2000:现象与创新应用

[10]纪军,林涛,林宗虎,等.两相流研究研究的国际动态

导热理论基础

重点需要理解的问题:

1.傅里叶定律的理论意义及其在导热过程微分方程式和单值性条件的作用; 2.具体导热过程的微分方程式和单值性条件的确定。

教材内容:PP3-18(其中第四、五节自学)

一、导热机理与温度场、温度梯度、热流密度场 注意理解热流密度场的散度的物理意义。(教材P5)

二、傅里叶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注意:对于非连续介质、各向异性材料、热传播速度为有限值时如何应用傅里叶定律?

三、热传导的微分方程

1、固体导热微分方程cttqv的推导(参考文献[1]PP4-6)。

2、椭圆型、抛物线型、双曲型方程的数学特征(参考文献[6] PP6-9),傅里叶、泊松、拉普拉斯方程、衰减的波动方程(参考文献[2] PP24-27)、各向异性材料导热微分方程(参考文献[2] PP11-17)的物理特征。

3、拉梅系数,正交微元六面体的体积以及各个弧长、微元面积的表达式,正交坐标系中导热微分方t1程cHi1xi3Ht。H2xqv的推导(参考文献[1]PP8-12)

ii注意:该式与教材式(1-17)差异何在?原因是什么?

4、无量纲导热微分方程式[教材P9式(1-

21、22)]。

四、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参考文献[3] PP30-39)注意:(1)边界条件的普遍表达式;

(2)教材P11[例3]中将肋壁导热处理为二维稳态导热,如果类似基础传热学一样,将其处理为一维稳态导热,需将肋表面与周围流体的对流换热作为负内热源处理,此时肋温度场的数学描述应如何表达?

五、导热问题分类

1、按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数学物理特征分类 线性与非线性(参考文献[1]P472)、齐次与非齐次(参考文献[1]PP17-18)

2、根据已知及求解任务分类(正问题与导热反问题)(参考文献[4]PP12-13)、(参考文献[7]PP6-8)。

六、热传导研究的历史及地位(参考文献[5] PP1-3)

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与提高,热传导这一学科分支已具有下述特点:

⑴与其它传热学分支相比较,其基本概念较严格,基本定律较清晰,系统性、理论性强。

⑵它是使用解析概念与方法最广泛、最系统的一个领域。实际上,热传导的解析方法己成为数理方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丰富与发展了数值解、模拟解、近似解等一系列的分折与求解方法。热传导是各种数值解法(如数值积分、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在传热学中首先应用的领域,迄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并且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第2页 《高等传热学》研究生课程教案-第一次课(2学时)

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

⑷其内容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也优于传热学的其它学科分支。热传导中,既有较深入的理论探索,又有广泛的应用研究,是理论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传热学领域。

⑸虽己积累与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实验方法,但实验研究仍是热传导所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且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七、导热问题的求解方法(参考文献[5]PP38-45)

1、导热问题分析求解的基本思路

2、导热问题分析求解方法概述

八、导热系数各项异性时的导热问题

该问题的处理关键在于确定导热系数主轴和主导热系数(参考文献[4]PP3-5),从而可写出具有与各向同性材料付立叶定律形式相似的热流密度与温度场之间的关系式,如教材P13(1-25)式。

在各向异性材料中,热流密度一般不垂直于等温面(温度梯度一定垂直于等温面),且热流密度也不一定与温度梯度恰好反向。

九、虚拟热源法、映像法

注意:虚拟热源法中为什么x,y1x,y; 2x,y(教材P16)参考文献

[1] M.N.奥齐西克著.俞昌铭主译.热传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 E.R.G.埃克特.R.M.德雷克著.航青译.传热与传质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张洪济.热传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杨强生等.高等传热学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5]林瑞泰.热传导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6]陶文铨.数值传热学 [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7]黄素逸等编.高等工程传热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作业

1.写出下列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⑴一块无限大平壁,0≤x≤L,初始温度为F(x)。当时间τ>0时,x=0处始终绝热,x=L处以对流方式与温度为零的介质换热。

⑵一实心球,0≤r≤b,初始温度为F(r)。当时间τ>0时,物体内产生速率为g(r)Wm的热量,而r=b处始终保持均匀温度T0。

2.总结导热问题分析求解的基本思路及求解方法。

3.如果稳态导热问题的全部边界条件都以第二类边界条件给定,则该问题无解或者无唯一解。试从物理概念上说明其理由,并指明什么条件下无解,什么条件下无唯一解。第3页

第二篇:第01讲 绪论及上古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运城学院外语系

第一讲 绪论:中国文化概观及上古文化史

(2课时)

一、教学计划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绪论:中国文化概观及上古文化史(2课时)先秦诸子百家争鸣(6课时)大汉王朝及儒道之争(2课时)

东西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文化(2课时)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的大繁荣(6课时)唐末文化(2课时)

宋元时期的中国文化(4课时)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衰落(4课时)清末及明国时期西学东渐(2课时)

二、题解

(一)历史

1.释义:历,过也。—《说文》;史,记事者也。—《说文》。历史就是把过去发生的事记载下来。

2.为什么要学历史?

①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孔子家语》)“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

(二)文化

文,本义:花纹;纹理。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化,本义:变化,改变。化,教行也。—《说文》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以“文化”在汉语里的本义是以美好的东西进行教育,即以外力影响人的内在素质而使内在境界向好的方向发生变化。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culture)含义主要来自于西方。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以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历史现象。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金炳华 1534)

(三)历史与文化之关系

历史是人的历史,文化是人的文化,历史反映和影响文化,文化影响着历史的发展方向。以文化的观点来看,整个人类历史表面在外面就是一部文化在苦苦挣扎在痛苦中呻吟的历史,从精神的层面看则是人内心中的魔鬼与天使战斗的历史。

(四)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①卷第三,观周第十一,p72 of 6 中国历史与文化

运城学院外语系

三、中国文化概观

(一)什么是中国文化?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成王时期宗族中的一位姓何的所作的青铜器“何尊”,内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云云。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我要住在这天下的中央地区,统治民众。《尚书•梓材第十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这是周公对康叔的诰训,时代为周成王前期。《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② 止,呢,语助词。汔qì,几乎,差不多。人民已经很辛苦了,也该休息一下了。这样对周天子管辖的地区有好处,也可以安定四方的诸侯。

1.定义:概括其要义和特点,就是中华民族经过很长历史时期创造并吸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了,包含有入世出世两个大方面的,以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为主要内容的精神财富的总合。(与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最大不同可以概括为“和合”,即一元的世界观,西方则是“区别”,即二元或多元的世界观。)2.中国文化的主要派别:儒道释三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它以孝悌为基础,以“内圣外王”为个人最高人生追求,以建设和谐的大同社会为理想。道佛两家以出世的思想为主,是中国文化另外两大主流。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道家:道法自然。佛家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个人: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慈悲、智慧、平等、觉悟。

(二)中国文化之演进

中国文化发源于周前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自秦而汉承上启下,在汉末开始吸收融合印度泊来之佛教文化,大繁荣于隋唐时期,然后经历五代战乱,宋元沉积,明清衰落,最后于满清末年遇西学东渐受到冲击,历经数千年之风雨。在历经无数政权更替后甚至遭遇外族入侵都未曾中断,历史证明了她顽强的生命力。目前中国文化正处于再次复兴的关键时期。

文化之发展需要时间,中国文化的优势就在于经过数千年的积累,确达到博大精深的程度。不继承其中的优秀成果,发展就没有基础。不过,任何东西放久了都难免会变质,越是好东西,坏得就越厉害。

“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4] 8-9)

四、上古简史:从“大同社会”到“小康之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译文:

在上古所遵行的社会准则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德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 ②,《诗经·民劳》之“惠此中国”,是周厉王时期的诗,比成王晚了两百年左右。至于利簋,有铭文32字,其中根本就没有“中国”二字。of 6 中国历史与文化

运城学院外语系

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一)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

传说中的三皇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到5千年之间。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传说中的五帝生活在约公元前26世纪到公元前22世纪之间。五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黄帝之子)、颛顼(《吕氏春秋》);

④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至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sì)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史记﹒五帝本记第一》)

(二)唐尧、虞舜、夏禹为“禅让”传位。禅让的传说使中国文化中有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一般称作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习惯。大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禹的家世比较显赫,“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既是皇室血统,其家又世为大臣。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尧帝的时代任用,舜帝时被放逐。禹在舜帝时为司空,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竟的事业。

(三)奴隶制国家

1.公元前21世纪,禹禅让帝位于益,诸侯拥护启。启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世袭国家。公天下,“天下为公”—家天下,“天下为家”。

启传位于子孙,在中国开了一个“私”的坏头。不过“家天下”是不是从启开始是一个问题,因为黄帝他们好像也是世袭。

2.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汤灭夏告诉后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四、上古文化

※先民于上古之最重要贡献为汉字的创立。现在发现的最古文字一为殷商时期的甲古文,可能是记载占卜用的;一为鼎等器物上的铭文,称为“金文”,目的是为垂范后世。目前发现最早的甲骨文为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17个器物上发现20多个单字,可能为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文字,但关于时代存在争议。发掘甲骨文最多的为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自1928年发现,1936年始发现大批甲骨文,一次发掘17000片甲骨文。

(一)周易

1.什么是周易?又称为《易经》中国文化中最古老的典籍之一,“群经之首”,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中国文化的基础。

“易”,简易,变易,不易。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认为上日下月,易代表日月of 6 中国历史与文化

运城学院外语系

运行即阴阳变化的规律。这说明易经讲的是太阳系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规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凖,平也。—《说文》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

《易经》之人文精神: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2.伏羲创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周公作卦、爻辞。一说卦辞为文王所作。3.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周礼·大卜》)《连山》为神农易,以艮卦开始,神农也称“连山氏”/“列山氏”,《归藏》为黄帝易,以坤卦开始,黄帝也称“归藏氏”。汉儒郑玄认为,夏用《连山》,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易名为《周易》。一般认为《连山》、《归藏》已经失传。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可能是《连山》、《归藏》易的遗留。4.十翼:《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据说为孔子所作,可能是孔门弟子的作品。

《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彖传》是解释卦辞的。《象传》是以形象来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子夏曾讲易于河东/西?《子夏易传》 5.读易之方法,先象后辞,先象后名。“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易经·系辞传》)

6.入门参考书:

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易经杂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筮考/焦氏易林注/左传国语易象释

(二)尚书

1.《尚书》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gào)、誓、命等文献的集合。“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标题的,③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róng)、《西伯戡kān黎》④;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可能是后人的著述。

(三)商代“文明”

1.甲骨文中保存了中国目前发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因为殷墟是在河南安阳,即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后的地方,因此,中华“文明”能够证明的历史为3400年。(1400+2000)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文明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2.“金文”:夏商周为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的“铜器时代”或者说“青铜时代”。铜器主要有礼器和兵器两种,因为造价太高,青铜农具很少,与后来的铁器不同。青铜器首先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很高,因为精美的铜器其制作之精良与装饰之华美与细腻,今天的科技都很难复制。此外,铜器内部往往都有铭文,是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四)总结: 1.夏朝“尚忠”,朴实诚笃的人文文化。殷商“尚鬼”,以“神道设教”以辅政治之不足,为墨家文化的渊源。汉后道教天、神、人、鬼思想即是远承夏商。周代建立中国人文的 ③商代祭祀的名称。指祭祀之后第二天又进行的祭祀 ④用武力平定[quell;supress]戡,克也。—《尔雅》 of 6 中国历史与文化

运城学院外语系

文化。孔子说: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⑤ 2.《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可以作为中国文化核心内容最精辟的概括。

五、作业:

1.如何认为周代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周易》是一部占卜之书,如何看待这一文化遗产? 3.《尚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4.阅读:

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六、补充材料:

(一)关于历史

维特克是德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和马克思私交甚笃。马克思女儿燕妮,每次见到维特克,总要听他讲历史故事。一次,燕妮问维特克:“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人类的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维特克说:“不必,只要四句话就够了。”这四句话是——⑴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疯狂。⑵时间是筛子,最终会筛去一切渣滓。⑶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⑷天黑透了的时候,更能看得见星光。

(二)大同与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礼记正义: [疏]“大道”至“大同”。○正义曰:既云见其遗记,此以下说记中之事,故此先明五帝时也。○“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是也。○“选贤与能”者,曏明不私传天位,此明不世诸侯也,国不传世,唯选贤与能也,黜四凶、举十六相之类是也。郑注《乡大夫》云:“贤者,有德行者;能者,有道艺者。”四凶:共工、驩兜、鲧、三苗。十六相,八元谓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八恺谓苍舒、隤岂攵、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也。○“讲信脩睦”者,讲,谈说也。信,不欺也。脩,习。睦,亲也。世淳无欺,谈说辄有信也。故哀公问周丰云“有虞氏未施信於民,而民信之”是也。又凡所行习,皆亲睦也,故《孝经》云“民用和睦”是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者,君既无私,言信行睦,故人法之,而不独亲己亲,不独子已子。使老有所终者,既四海如一,无所独亲,故天下之老者皆得赡养,终其馀年也。○“壮有所用”者,壮,谓年齿盛壮者也。所用,谓不爱其力以奉老幼也。亦重任分轻任并,班白者不提挈是也。○“幼有所长”者,无所独子,故天下之幼,皆获养长以成人也。○“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者,壮不爱力,故四者无告及有疾者,皆获恤养也。○“男有分”者,分,职也。无才者耕,有能者仕,各当其职,无失分也。○“女有归”者,女谓嫁为归。君上有道,不为失时,故有归也。若失时者,则《诗》卫女淫奔,“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是失时也。故注云:“皆得良奥之家。”○“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已”者,货,谓财货也。既天下共之,不独藏府库,但若人不收录,弃掷山林,则物坏世穷,无所资用,故各收宝而藏之。是恶弃地耳,非是藏之为巳,有乏 ⑤(1)监(jiàn):通“鉴”,借鉴、参照。於:对。二代:指夏朝和商朝的礼义制度。(2)郁郁:华美繁盛的样子。文:华美。(3)从:跟随(含有借鉴的意思)。of 6 中国历史与文化

运城学院外语系

者便与也。○“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巳”者,力,谓为事用力。言凡所事,不惮劬劳,而各竭筋力者,正是恶於相欺,惜力不出於身耳。非是欲自营赡。故云“不必为己”也。○“是故谋闭而不兴”者,兴,起也。夫谋之所起,本为鄙诈。今既天下一心,如亲如子,故图谋之事,闭塞而不起也。“盗窃乱贼而不作”者,有乏辄与,则盗窃焉施?有能必位,则乱贼何起作也?○“故外户而不闭”者,扉从外阖也。不闭者,不用关闭之也,重门击柝,本御暴客。既无盗窃乱贼,则户无俟於闭也,但为风尘入寝,故设扉耳。无所捍拒,故从外而掩也。○“是谓大同”者,率土皆然,故曰“大同”。○注“禅位”至“亲也”。○正义曰:“禅位授圣”,谓尧授舜也。不家之者,谓不以天位为己家之有授子也。天位尚不为己有,诸侯公卿大夫之位灼然与天下共之,故选贤与能也。己子不才,可舍子立他人之子,则废朱均而禅舜禹是也。然巳亲不贤,岂可废已亲而事他人之亲?但位是天位,子是卑下,可以舍子立他人之子。亲是尊高,未必有位,无容废已之亲,而事他亲。但事他亲有德,与已亲同也。案《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配天事重,不以瞽叟为祖宗。此亦不独亲之义也。○注“劳事”至“教也”。○正义曰:以经云“力恶其不出於身”,欲得身出气力,是劳事无惮也。惮,难也。谓不难劳事。云“施无吝心”者,经云“不必藏於已”,财货欲得施散,是无吝留之心。先释“力”,然后释“财”,便文,无义例也。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三)五帝 1.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史记﹒五帝本记第一》)

2.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3—2435)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之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3.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峤(qiáo)极,峤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史记﹒五帝本记第一》)4.尧帝:“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jūzī)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史记﹒五帝本记第一》)5.舜帝:“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于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四)易经

《汉书•艺文志》:“《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儒普遍承认这种说法。《周易乾凿度》曰:“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上古时期黄河现“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而做“八卦”;中古时期,周文王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爻辞可能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撰写《易传》十篇。关于重卦者有很多说法,王弼等认为伏羲画八卦之后自重为六十四卦,郑玄等认为神农氏重卦,孙盛认为夏禹重卦。一般同意司马迁的说法,即文王重卦。

参考文献

[1]南怀瑾.中国文化泛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上海书店,1987.[3]金炳华等.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4]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of 6

第三篇:第二次课教案a第

第一章

构成概述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构成的基本理论及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课时安排:总课时52节,本章2节理论,2节实训。教学重点:掌握构成基本理论及构成的几个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

一、关于构成

(一)、构成的解释:

构成是指形与形按照一定方式,根据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造。构成是一种创造形态的方法,重在强调形式感与美感的设计体系,是设计和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

(二)、构成的发展

1、构成发展历史背景:

(1)社会的发展——大工业生产的出现

(2)现代艺术的发展——分格派和抽象主义对其出现、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3)衡量创造成就的两项准则——艺术性与实用性(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4)1919年,格洛佩斯在德国魏玛市成立包豪斯(房屋建造)设计学院,并成为审美观革命的开始。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形原则;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也随之发展成为现代造形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为适应大工业生产,理性有序取代个人表现,工业设计理论兴起。包豪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体系,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设计教学模式,其中,构成成为现代设计的基础学科。

(三)、构成包含内容: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对二维空间的平面形态的研究称之为平面构成;对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研究称之为立体构成;对色彩进行有目的性的组合创造叫做色彩构成。

(四)、构成研究范畴

1、空间:分为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

平面设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形体特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内的造型问题。(多经有印刷过程制作,包括书籍、报刊、海报、包装标志等)

立体设计是解决长度、宽度、深度三维空间里的造型问题。(建筑、雕塑、服装、工业产品的设计等)

2、形态:分为自然形态、抽象形态、几何形态三种类型。

自然形态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象,如山川、日月、动物、人物、植物等。

抽象形态—“抽象”意味提取、升华。抽象形态不是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对客体认识过程中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视觉创造。往往以自然物象为素材提取和概括。抽象形态具有简洁、直观较形式化的视觉特点。

几何形态—即纯形态,是指以几何形为基础,以单纯点、线、面为构成元素的多种组合。

3、色彩:色彩三属性、色彩对比、色彩调和。

3、形式感:对形态组合方法及规律的体现

4、审美:艺术性的表达、情感的体现、对美的追求。

5、材料:根据设计需要,专业特点,了解各种材料特征。

6、质感: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肌理表现设计等。

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们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生活的审美理想。

(五)、构成的材料和用具 颜料—广告颜料、墨水、纸张—着色纸张为水彩纸、绘图纸、白卡纸„„装裱纸张为黑卡纸、白卡纸或白版纸、拷贝纸。

笔类——铅笔、毛笔(国画用小叶筋笔或衣纹笔)、钢笔、针管笔、鸭嘴笔、水粉笔

仪器类—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云尺)、圆形模板、圆规。

其他用具—美工刀、双面胶带、水胶带、牙刷。不同材料(作立体构成)。

二、平面构成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基本形态要素(自然形态或抽象形态)在二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组合成新的视觉形态。

(二)、平面构成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在二维空间内如何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从中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培养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的审美能力。

(三)、平面构成的目的和要求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集中于造形训练,平面构成首先培养二维空间的造型能力,它是平面表现的重要基本能力。通过对形态的组织和再创造从而熟悉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技法及其形式原理。

另外,通过形态的几种不同语言,培养对形式的感受力和对美敏锐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平面构成的终极目标即在于创造力的培养。

平面构成是根据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造。具体要求如下:

·构图的完整和巧妙

·黑白灰关系的相对平衡

·结构的严谨和丰富

·造型语言的多样化

·情绪感情的表达

(四)、平面构成的特点

1、不以表现具体物象为特征,但反映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

2、以知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

3、高度强调理性的、逻辑的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进行再创造,画面偏重于数学美和秩序美。应用数学逻辑、视觉反应、视觉效果,对形象重新设计,构成空间深度,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具有超越时空的图形效果。

4、追求三元立体空间在平面上的错视效果,以其构成的形式法则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

三、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

(一)、形的概念

构成是通过造型基本要素的巧妙组合,形成和谐而极富美感的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由不同形态组成的,这些形态要素的组合,可以达到视觉和知觉上的和谐与美感。要掌握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首先要了解形的概念。

1、形:是形状、形象、形体、图像等意思的总称。形是物体所呈现的可视性。而同一种形在不同形式的处理下(面积、方向、位置),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所以它是与形式相互依存的。

2、形象:形状相貌,是由形状和形体两个因素构成的,任何物体都是以其自身的形状和形体来呈现它的形象的。

3、形状:是视觉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涉及物体的边界线,即轮廓线内部的内容,是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的,是平面构成课题研究的重要要素。

4、形体:物体的状态呈现其特征是有三维空间的视觉形式。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强调形的体的状态,是立体构成课题研究的重要要素。

5、形态:是指形状和神态。态是有动感的视觉形式。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态是形及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的动感状态。态的存在使形象多变万化,由于态,造型艺术有了风格,设计有了流行样式。

6、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任意的一段线、一个圆点、一个形状、一组相同或相拟的形象组成,都可称为基本形。

基本形是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最小的设计单位,基本形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决定了空间图形的整体诸因素的呈现,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构成效果。

(二)、形的分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个部分,如形状、大小、色彩等。所有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之于画面时,也都具有各自的形象,在构成设计中对形象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形的分类:

1、理念形态----抽象---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态---具象---人为形、自然形

几何形--几何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是靠运用工具描绘的,视觉上有理性、明确的快感,但也缺少人情味。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理念抽象形态被大量运用在建筑、绘画以及实用品的设计中,因为它不仅便于现代化大机器的生产,而且具有时代的美感。

有机形---是指有机形的形态,如有生命的动物、生物细胞等,它的特点是圆滑的、曲线的、有生命的韵律。

偶然形---指我们意识不到,偶然形成的,如白云、枯树等偶然形成的形状。

人为形---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人为创造的形态,如建筑、汽车、器物等。

自然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见形态,自然形态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是形态宝库。

3、形象的元素

形象的组成元素(视觉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1)、形状:形态的内外轮廓的边缘状态和特征。(2)、大小;形象的量变。

(3)、色彩、形象所具有的明暗及色相。(4)、肌理:形象外在纹理表现。

(三)、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

我们目前借鉴朝仓直巳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中关于“造型文法”的分类,将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形态构图—建造新质空间

形态构图是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在平面上建立一种有秩序的空间结构。“新质”指形质,指通过组织结构带来的形的质变。这种新质,是部分与部分结合的结果,而新形的整体性带来的性质远大于部分相加的和。

例如用双色正方形绘制的替换表,同样的基础形态,经过多种组合,可以得到了各种不同图案。

(1)、形态构图之配置法 配置是形态构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属于形态的组合方式。通过从局部到整体的砌造,把构成元素有目的的集结、整合。配置或组合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在配置、组合几个或数个基本元素时应该注意分析它们的关系所呈现的各种形态变化,从中追求美感的效果。

构成元素集合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基本形组合的位置关系加以归纳,可分为“重叠配置”、“相接配置”、“分离配置”三种类型。

①、重叠配置:是通过形态相交、复置形成。它的形式可分为: 合并—同色、同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成同色,从而失去边界,融合为一种新的形态,原先的单位形态随之消失。

覆盖—异色、异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被遮盖起来,为不透明色重叠。“这种非完整性的重叠维持了事物的立体感”(引自《艺术与视知觉》。)

透叠—异色、异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变成第三种颜色,为透明色重叠。“这种完整性的重叠破坏了事物的立体感”(引自《艺术与视知觉》)。

②、相接配置:形态连续、并置形成。相接配置,形的轮廓具有重复的部分。它的形式可分为:

合并—同色、同质相接,则此部分形之界限消失,形亦已融合成一体,新的形态随之产生。对于含有许多空隙空间的,接触面较小的形来说,即使融合,原先的形仍旧可以显现。至于接触面较大的形态之合并,原先的形则完全消失。

添加—异色、异质相接,则保留界限,互不干涉,我们称之为添加。形与形相接配置可获意想不到的形,并且形包围的空间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间隙空间,即“负形”。巧妙利用负形积极参与构图,是我们造型研究的关键所在。

③、分离配置:形态间保持一定距离即分离配置。无论同色、同质还是异色、异质的形处于分离组合时,形与色都保持原状,相互之间不发生关系。形态的变化余地自然较小,甚至有些单调、乏味。

二、形式美法则

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话题。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而视觉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类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组合所具有的美。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按照一定的意念秩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同存和谐、严肃、稳定的趋势感觉,而过分地追求又易流于单调死板。

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是一切艺术形式美所遵循的基本法则。条理与反复

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比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重复构成装饰等。

二方连续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的内容,这一艺术形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二方连续是由一个单独纹样(一个纹样 或两三个纹样相组合为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而形成的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纹样。设计时要仔细推敲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筑、书籍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如下图: 四方连续是由一个纹样或几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而成的图案形式,四方连续的常见排法有梯形连续、菱形连续和四切(方形)连续等。印花布、壁纸等图案常用此组织法。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这种纹样节奏均匀,韵律统一,整体感强。设计时要注意单位纹样之间连接后不能出现太大的空隙,以免影响大面积连续延伸的装饰效果。四方连续纹样广泛应用在纺织面料、室内装饰材料、包装纸等上面。对称与平衡

对称,通常是说一件特体的上下,或是左右一样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对称。常见的内容有红双喜,门、酒瓶等。平衡,是指一件不对称的事物,通过其它的元素的影响使之能趋于平衡看起来不会向一边倾斜,并非实际重量的均衡关系,而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材质的不同而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常见的内容有键盘、窗花等。通常事物都是不对称的。

关于对称的东西很多,很多类的东西都有对称的一面,比如我我们的四方大桌子、门窗这些大多都是对称的。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反映矛盾的两种状态。

对比:物象的形有大小、方圆、曲直、长短、粗细、凸凹等等的对比。物象的质有光滑、粗糙,黑与白等等对比。

物象的感觉有动与静、刚与柔、活泼与严肃、虚与实等等的对比。调和:调和就是统一,与对比相辅相成。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节奏在音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时间的秩序”,在造型艺术中则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图案中将图形按照等距格式反复排列,作空间位置的伸展,如连续的线、断续的面等,就会产生节奏。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变化间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就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

节奏与韵律往往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韵律在节奏基础上丰富,节奏是在韵律基础上的发展。一般认为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如植物枝叶的对生、轮生、互生,各种物象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疏到密,不仅体现了节奏变化的伸展,也是韵律关系在物象变化中的升华。巩固新课: 本次课讲了构成的发展,工具材料介绍,平面构成基本理论及形式美法则。布置作业:课后准备构成课程所需工具和材料。(3)、安全注意事项: 防火防电,人离要关电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教学小结:

第四篇:第1节课《彩虹桥》教案

教学科目:《彩虹桥》

教学时间:一小时

教学目标:培养儿童对色彩的认识能力,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观察力,以及提高儿童对颜料的兴趣感,让儿童了解部分颜色的调合,并开发儿童的想象力来装饰“彩虹”。

教学重点:两种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后所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的过程,变后的颜色是由那两种颜色相结合的。

教学难点:儿童对色彩的理解,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教学方法:以彩虹的颜色和形状的形式开头,以此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及到本节课所讲课程的重点,或部分重点,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来进行。

教学过程:1.彩虹有几种颜色?彩虹的形状?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什么地方?(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先让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讲解和补充)

2.介绍画材:排笔、颜料、调色盘等(主要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话)3.动手绘画

A:画彩虹(单个色彩的绘画)

B:彩虹有几种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如何调出其他颜色来?(老师以变魔术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让孩子自己用两个手指沾上不同的颜色,和在一教学材料:起变出的颜色)黄加蓝——绿、黄加红——橙、红加蓝——紫、绿加蓝——青

C: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在彩虹上画一些东西(如:云,小鸟,太阳等等,老师记住他们在画面上画出的有特点、有意思的东西,到时候给家长讲解)

4.儿童自己讲解自己画面上的内容。(给家长讲解)

排笔、水粉颜料、纸、水桶、画板、透明胶布(窄)和本课教案

第五篇:弟子规课教案第一讲

弟子规课教案

(第一讲)

一、请全体起立喊口号:学好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

二、课堂要求:

《弟子规》云: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专心,心有多专,学有多深。故《三字经》云:教(学)之道,贵以专。止语养智:全程止语。《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语安心,沉静养智。止语之妙,一者养智,二者通心(用心沟通),三者静学,四者调身。

三、请出《弟子规》,读弟子规。四、一周习惯养成:书桌椅 有定位

五、学习内容:

1、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意思

3、重点讲“孝”字。

⑴、“孝”字解析。“孝”的上半部分是“老”字,下半部分是“子”字。总体来说就是一个老人把自己的拐杖扔了,而自己的孩子能马上跑过来扶住老人,这就是最基本的“孝”。⑵、孝字的含义:1.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居丧的事:守~。吊~。3.丧服:戴~。~衣。4.姓。⑶、“孝”的典故。

汉 文 尝 药

诗曰:汉孝文帝,母病在床,三载侍疾,汤药亲尝。

汉文帝,姓刘名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爱民如子,注重发展农业,到了播种的时候,亲自带领大臣到乡下耕地、播种,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身为皇帝,非常虚心,而且知错就改,在位期间,没有建新宫室,把省下的钱用来照顾孤儿和老人。他治国有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贤明的皇帝,与汉景帝一起被誉为“文景之治”。

在他八岁时,高祖封他做代王,因为他是庶出的,母亲是薄姬,后来称薄太后。汉文帝的天性很孝顺,薄太后曾经生病整整三个年头之久,文帝心忧如荼①,早晚侍奉毫无倦怠,和颜悦色来安慰自己的母亲,用亲情为母亲解忧,照顾得非常周到。夜间睡觉的时候,衣不解带,每次端药都要亲自尝一尝后再给母亲喝,可见汉文帝的至孝之心!虽然贵为天下之尊,奴婢成群,但他都亲自来侍候着自己的母亲,以自身的仁、孝治天下。言教不能令人折服,唯有身教能摄于无形。这个故事说明,孝不分贫贱,不分富贵。只要你有心,每一个人都可以恪尽职责,都可以尽到孝道。

实 夫 拜 虎

诗曰:实夫归省①,虎衔②其衣,拜请毕养,竟得全归。

明朝包实夫,侍奉双亲,非常尽心尽力,同时他也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通达五经,明白做人的道理,学问、道德、涵养都非常高。他当时在太常(主管礼仪的机关)里教书,每年岁末他一定要回家去探望父母。一次在途中遇到一只老虎,他被老虎叼着衣服拖到山林里去。于是,他就对老虎叩拜,说道:“你是不是要把我吃掉呢?没有关系,那是我的命运注定的。但是,我还有父母在家,年纪很大,七十多岁了,能不能容我回去把孝养父母这一份责任尽到?我一定回来供养你,让你吃。”没想到老虎竟然把他给放了。可见一个人的真诚心一发,连凶猛的老虎都变得温顺了,也似乎通人性,懂得了人类的语言,老虎竟自己走了。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地方起名叫做“拜虎岗”,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

泰 伯 采 药

诗曰:泰伯让国,曲顺其亲,之荆采药,披发文身。

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子,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文王生下来的时候,有一双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圣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到了季历生儿子时有瑞相,再看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所以太王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大弟仲雍商量约定,应该如何顺从亲意。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周国,到南方荆蛮之地,一是逃避父王派人追查;二是表示自己希望把周国的王位让给季历。

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两个长兄也没有回去奔丧,顺理成章让季历继承王位。当时有许多人到荆蛮寻找泰伯,泰伯为了不被认出来,就披发文身。

季历也是非常仁慈厚道,他看到两个哥哥如此礼让他,就不负众望,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最后把王位传给姬昌,就是历史上很闻名的周文王。

“泰伯三以天下让”,他成全了父母的心愿;成全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成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后来,孔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六、总结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德从哪里来?从孝中来。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只有有孝心的人才能得到成功。作为学生,好好学习就是孝,尊敬师长也是孝,团结同学也是孝。给爸妈洗洗脚捶捶背端碗饭、递杯水,说一声辛苦了、我爱你,都是满满的孝心。

七、作业:把你做的孝行写到纸上,贴到班级的孝心栏里,晒一晒谁的孝心最满。

八、请全体起立一起念感恩词结束。

感恩国家栽培护佑,感恩党的英明领导,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培育,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民辛勤劳作,感恩关心帮助过我的人及一切付出的人。

下载第01次课教案-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01次课教案-绪论及导热理论基础[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3 课改革开放 教案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和成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经济特区的建立把改......

    急救课教案第一节课

    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天津师范大学赛扶团队 小学生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老师讲解、演示急救的基本原则与常识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对急救常识尤......

    实心球第1次课教案范文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是今天的**号选手,我叫***,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

    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2页练习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

    第2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 第 2-1 页 1.2物流概述 1.2.1物流的概念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Logistics)的解释,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

    VB 教案第 6 次课教案

    第 6 次课教案 2005年9月14日星期三 章 节:第三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1节 运算符和表达式 教学任务: 掌握:Visual Basic提供的五种运算符 理解:表达式的书写规则及......

    计算机应用教案第17次课

    第 次课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一﹑课题: 设计《古诗欣赏——行路难》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档经过页面设置、字体、段落设计后所达到的一种效果,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