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范文)

时间:2019-05-12 23:2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范文)》。

第一篇:《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范文)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古诗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墨竹图题诗》和《苍松怪石图题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题在画上的诗,(板书课题:墨梅图题诗)。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首绝美的诗篇。

3、齐读课题。

(1)交流有关作者资料。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随机补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末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家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课题质疑。设计提问: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

4、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随机解决生字“乾坤(qián kūn)”的字音。

三、赏画品诗,感悟诗意。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并回答问题: 图中梅花有什么特点?(1)认真观察画面后,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补充;图中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颖;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花朵只用淡墨轻染,仅花蕊加重笔墨,显得清新俏丽。整个画面虽无艳丽的的“好颜色”,但看上去,梅花的“清气”似从纸中透出。

2、品诗:

理解前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2)小组讨论学习。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学生理解: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4)设计提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花树上,朵朵花都是淡淡的墨痕。)

(5)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直接描写墨梅。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6)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等,采用各种形式的读。)理解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难道梅花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现在我们来学习:(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2)小组讨论学习。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学生理解: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

(3)设计提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4)交流有关资料,明确题诗目的。设计提问:你知道王冕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曾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后见天下将乱,遂归。(5)你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虽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四、回归课题,情感升华。

1、设计提问: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品质与气节)

2、小结: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五、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六、作业:搜集有关借物喻人的古诗。《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2 多媒体课件简介

课件背景选择江浙一带水乡美景,这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当年创作情境,当介绍诗作背景时“诗人王冕”及“墨梅”伴随舒缓的筝乐缓缓映入眼帘,学习诗作时诗作出现于画面;初步感知检查反馈时重点字闪烁并出现读音;学习诗句时为避免干扰学生,画面只保留江南水乡的背景及所学的诗句,诗句依次出现,学习探讨重点词时重点词语变为红色,当单击重点词时旁边出现其解释;挖掘深意,体会情感时画面再次出现“诗人王冕”及“墨梅”;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时“墨梅”及舒缓的筝乐再度响起。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叫《梅花》,你们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梅 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知道这首《墨梅图题诗》是谁写的吗?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墨梅图题诗》。(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墨梅”,这里的“墨梅”是什么意思?

(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洗砚池、淡墨痕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出示课件)生:(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板书。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生:淡墨痕

师: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5)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清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乾坤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师:由这两句可以看出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生:(清香的气味)板书。

师: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生:(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3)指导朗读古诗

3、挖掘深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2)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梅花要么白色,要么红色,为什么王冕却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卓尔不群的高洁志趣和情怀。)

(3)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4)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四)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古诗。(课件出示)

3、集体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 元 王冕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气味 卓尔不群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以自学为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诗画,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交流梅花的相关资料,活用诗句。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课前搜集梅花的相关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观梅(从学生的感观入手,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欣赏图画后,对梅有初步的认识,并引出诗人王冕,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诗人的资料。)

二、赏梅(从赏梅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欣赏水墨画的知识,并对王冕的墨梅图进行观察,产生自己的独特印象。)

三、品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并提出困惑,从而解决问题,重点抓住诗歌的后两句,理解梅花象征的精神,品味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1、朗读。(个别读——学生点评——师范读)

2、回顾古诗学法。

3、用学过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并提出困惑。

(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方法。)

4、学生质疑,全班交流。(启发式教学)

5、回顾王冕的生活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在作画之时,早已看破名利,永绝仕途,浪迹天涯,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就像超凡脱俗的梅花一样,不向世俗献媚,淡泊名利,坚守自己的情操,而他的梅花图与诗也正体现于此。)

6、指导朗读。(自读古诗——个别读——齐读)

四、赞梅:(交流课前搜集的梅的资料,并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运用诗句)

1、小组交流关于梅花的资料(建议学生如果有搜集到关于梅的名句,也可以推荐给大家积累。)

2、小组派1—2代表上台汇报。(教师相机张贴关于梅的名句,让学生积累)

3、古诗今用:(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选择诗句填空,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引导选择其他诗句进行模仿,说几句话。)

①他们虽然早已过了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年纪,但是他们对羽毛球的这份热爱,如严冬瑞雪中静静绽放独自盛开飘香的腊梅。古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相信今天他们对羽毛球的坚持不懈,来日必将会迎来明天我们的“为有暗香来”!②“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勇者不会向往春天,只会在苦难与摧残里不断追求,只会在艰苦的环境里慢慢积淀自己的力量。只有不断磨砺自己,经历“严寒”后,方能散发出阵阵“香气”。

五、总结: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至今仍有许多文人墨客争效仿。我们除了学着欣赏这些诗画外,在平时的习作中,也可以学着引用一些恰当的诗句。

六、作业:(学生自已布置,让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学生存在个别差异)

第二篇:《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这幅《墨梅图》构图新奇、别致,一枝梅花横贯画面,花朵淡墨轻染,照应诗中的“淡墨痕”,花“好色”,但“梅花”香气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而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文化区,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网络畅通。学生主要来源于城市及城市化的农村,由于受环境影响,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习主动性较强,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发现,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成长较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墨梅》及王冕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附:多媒体课件简介

课件背景选择江浙一带水乡美景,这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当年创作情境,当介绍诗作背景时“诗人王冕”及“墨梅”伴随舒缓的筝乐缓缓映入眼帘,学习诗作时诗作出现于画面;初步感知检查反馈时重点字闪烁并出现读音;学习诗句时为避免干扰学生,画面只保留江南水乡的背景及所学的诗句,诗句依次出现,学习探讨重点词时重点词语变为红色,当单击重点词时旁边出现其解释;挖掘深意,体会情感时画面再次出现“诗人王冕”及“墨梅”;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时“墨梅”及舒缓的'筝乐再度响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叫《梅花》,你们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

梅 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知道这首《墨梅图题诗》是谁写的吗?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墨梅图题诗》。(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墨梅”,这里的“墨梅”是什么意思?

(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洗砚池、淡墨痕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出示课件)

生:(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板书。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生:淡墨痕

师: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5)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清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乾坤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

师:由这两句可以看出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生:(清香的气味)板书。

师: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生:(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3)指导朗读古诗

3、挖掘深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2)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梅花要么白色,要么红色,为什么王冕却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卓尔不群的高洁志趣和情怀。)

(3)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4)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四)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古诗。(课件出示)

3、集体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

元 王冕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气味

卓尔不群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墨梅图题诗》的教学反思

2.《墨梅图题诗》教学反思

3.小学六年级《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4.语文墨梅图题诗课后训练题

5.北师大版《墨梅图题诗》教学反思

6.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设计

7.《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设计

8.六年级上册《墨梅图题诗》教学反思范文

9.命题诗歌

第三篇:墨梅图题诗

附件:作业模板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学校:渑池县第三初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

教师 课题 赵丽娟 年级

墨梅图题诗

六 课时安排

科目

语文

授课时间

12月5日

1课时 第 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我校虽然地处河南省西部的一个小县城,但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网络畅通。学生主要来

一、学情分析 源于城市及城市化的农村,由于受环境影响,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习主动性较强,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发现,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成长较快。

这幅《墨梅图》构图新奇、别致,一枝梅花横贯画面,花朵淡墨轻染,照应诗中的“淡墨痕”,二、教材分析 花“好色”,但“梅花”香气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而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三、教学目标设计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媒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多媒体

ppt 1.创设情境策略。通过制作课件,图文赏析兼并,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以读促悟策略。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诗情,获得体验,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提

七、教学策略设计 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3.迁移拓展策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旧知识与学习经验促进新的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创境自学引思入情,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

教师活动

八、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

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2、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一首诗,而且要欣赏一幅画。

(多媒体出示《墨竹图》及诗,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1.讲述文人墨客对梅花的喜爱并通过诗词赞美梅花,让学生受到

设计意图

优秀诗文的感染和激励,也对所学诗歌及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声、像并茂的梅花美图欣赏,直观地体现出梅花的美丽与傲霜斗雪的精神,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促发学生激动的情绪,产生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墨竹图》

1)介绍作者。2)介绍背景:

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

教师活动 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

不思眠。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教学环节2 教学环节3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声,于

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又使资料得到了共享,学生的知识面会更广。

重点认知

(一)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感知。(2)范读。(3)练读。a、学生自渎。b、指名读 c、再读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自主学习

(1)字:衙、斋、燮、号、寒放赈、救济、遂(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劳顿:劳累。思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

困难的人。赈灾:赈济灾民。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合作探索

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2、检查汇报

3、介绍诗意。a、自练。b、小组内练讲。c、指名讲。

4、请学生说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5、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一句是实写,第二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

6、对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解。

听录音

注意字音,语气,节拍等大家评议

小组合作,比一比谁读好

讨论: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诗?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小组

讨论交流,读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不明白的地方一起讨论。

(1)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设计意图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总结并进行拓展阅读

1、《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教师活动

2、让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竹。

4、背诵并默写古诗。

唐代.杜甫《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教学环节4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学生活动 宋.陆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设计意图

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特,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了爱民之气节。

九、板书设计

干:细中有强

特立独行

叶: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

傲然树立

1、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

初稿

修改稿

十、作业设计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为奇”。

2、今天我们要学一首题图诗。

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

2、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一首诗,而且要欣赏一幅画。

3、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

3、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对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任职时。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本文记载的是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饥号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文。

4、《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

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4、《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5、让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

5、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

第四篇:《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2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思想与价值: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古诗有关的资料。

2、老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五颜六色的花吗?那你们能用恰当的词语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花?

2、那你们喜欢梅花吗?能说明理由吗?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它的题目是《墨梅图题诗》。(板书)同学们看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黑色的梅花)

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以前也学过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那是苏轼为惠崇画的一幅来画题的诗,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题画诗是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4、简单介绍王冕情况: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他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的书法饱满挺劲,他的诗语言质朴自然,寄意深远。他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自叙“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寻梅,“冲寒不畏朔风吹”,一旦发现奇绝之枝,即“喜欲颠”,载酒与梅花对饮,他的《墨梅图》配上其亲笔题写《墨梅诗》,堪称歌颂梅花风骨的传世佳作,现收藏于故宫。

我们不仅欣赏他的画,更要欣赏他提写在画上的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和诗画欣赏,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古诗要读得有韵味,诗画欣赏要读明白。

三、赏画品诗,感悟诗意。

(一)赏画。

看,这就是王冕的《墨梅图》,与前面的梅花图相比,这一幅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可以自由谈,也可以结合诗画欣赏谈谈。学生互相交流。指导为什么叫墨梅图。

(二)欣赏题诗。

中国画讲究画面和诗文相得益彰,这是画上的题诗。王冕的画清新脱俗,他不仅是个画家,也是个书法家,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呢?

(三)品诗。

我们欣赏了王冕的书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这首题诗。

1、抽读、齐读。

2、按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汇报交流。

3、字词意、句意。

诗意: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花树上,朵朵花都是淡淡的墨痕。齐读第1句,这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诗意: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齐读第2句,这句诗又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4、你们知道王冕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谁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气”还可以理解为什么?

5、你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交流。理解:卓尔不群 有哪些卓尔不群的气节?

小结:王冕被称为“墨王”,他的“墨梅风格”,可用“神韵秀逸”四个字概括。老师收集了四幅,一起来欣赏一下。

四、赞美梅花,积累运用。

1、王冕用诗书画赞美梅花卓尔不群的气节,你知道梅花还有哪些精神受到人们的赞赏吗?梅是傲骨的象征,是高洁操守的象征,它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因此,梅花与牡丹并称为我国的国花。历代有志之士,留下了许多咏梅、赞梅的诗篇。

2、古诗今用: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我们除了学着欣赏这些诗画外,在平时的习作中,也可以

学着引用一些恰当的诗句,做到古诗今用。

练习:

①他们虽然早已过了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年纪,但是他们对羽毛球的这份热爱,如严冬瑞雪中静静绽放独自盛开飘香的腊梅。古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相信今天他们对羽毛球的坚持不懈,来日必将会迎来明天我们的“为有暗香来”!

②“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勇者不会向往春天,只会在苦难与摧残里不断追求,只会在艰苦的环境里慢慢积淀自己的力量。只有不断磨砺自己,经历“严寒”后,方能散发出阵阵“香气”。

第五篇:《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1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这幅《墨梅图》构图新奇、别致,一枝梅花横贯画面,花朵淡墨轻染,照应诗中的“淡墨痕”,花“好色”,但“梅花”香气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而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墨梅》及王冕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附:多媒体课件简介

课件背景选择江浙一带水乡美景,这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当年创作情境,当介绍诗作背景时“诗人王冕”及“墨梅”伴随舒缓的筝乐缓缓映入眼帘,学习诗作时诗作出现于画面;初步感知检查反馈时重点字闪烁并出现读音;学习诗句时为避免干扰学生,画面只保留江南水乡的背景及所学的诗句,诗句依次出现,学习探讨重点词时重点词语变为红色,当单击重点词时旁边出现其解释;挖掘深意,体会情感时画面再次出现“诗人王冕”及“墨梅”;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时“墨梅”及舒缓的筝乐再度响起。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叫《梅花》,你们还能背下来吗?(先指名背,再齐背)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知道这首《墨梅图题诗》是谁写的吗?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墨梅图题诗》。(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墨梅”,这里的“墨梅”是什么意思?

(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洗砚池、淡墨痕。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

师: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出示课件)生:(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板书)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生:淡墨痕。

师: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5)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三四句)(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我是抓住„„。

师提问:清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乾坤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师:由这两句可以看出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生:(清香的气味)(板书)

师: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生:(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3)指导朗读古诗。

3、挖掘深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2)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梅花要么白色,要么红色,为什么王冕却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卓尔不群的高洁志趣和情怀)

(3)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4)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四)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古诗。(课件出示)

3、集体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1、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2、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 元 王冕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气味 卓尔不群

下载《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墨梅图题诗教案

    墨梅图题诗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

    墨梅图题诗教案

    墨梅图题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3(最终5篇)

    《墨梅图题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

    墨梅图题诗教案(五篇)

    墨梅图题诗 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墨梅图题诗》教案(5篇)

    墨梅图题诗 刘冬云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

    六年级上册《墨梅图题诗》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墨梅图题诗》备教案北师大版 一、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我把阅读的主动......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欣赏图画,理解图解诗的诗情画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孙铛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