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如何具有层次性(xiexiebang推荐)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如何具有层次性
上传: 洪翰斌 更新时间:2012-6-8 16:54:08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如何具有层次性 武宁第一小学 洪翰斌
课堂教学设计是近阶段我校的一个重要课题,于是我思考着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我想必须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学生的认识是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逐渐深化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觉得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逐步渗透、逐层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具体谈以下几点:
1、在动手实践的体验中呈现层次性。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同桌分一分、说一说。(2)汇报分的过程及结果。
(3)你怎么看出平均分成4份的?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4份看得更清楚?(把折痕画出来)
(4)(指名)你分到多少?在哪里?为了跟你同桌区分,把你的作个记号,划上斜线。(指同桌)你呢?
(5)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这份是这个西瓜的1/4,那份也是这个西瓜的1/4。也就是说,任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或每份都是这个圆的1/4。(6)观察图:有几个1/4?4个1/4合起来是多少呢?空白部分呢?
(7)刚才找到了西瓜的1/4,再任选一个学具,折一折、画一画,并划上斜线,表示出它的1/4。(8)展示:上面图形中,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4吗?为什么?(9)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颜色的方法创造1/()。(10)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颜色的方法创造()/()。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逐步转化过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潜能外化的规律,所呈现的教材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本片断的教者在教学时,通过了这样有层次的设计:(1)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引出1/4;(2)重点认识1/4,理解1/4的意义,并折出图形的1/4;(3)创造几分之一;(4)创造几分之几。这样设计,从集体学到自主学,学生具备了学的条件。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更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
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改革数学作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识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课程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继续和必要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最经常的活动形式,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通常所说的运算技能就是数学里重要的技能之一,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总结本课得失、制订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前,数学作业的布置也体现这一基本理念,改变过去作业布置是教师的“专利”模式,使其成为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的一个试验区,从而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而,新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兼顾着巩固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双重目标,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得并不多。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传统教学中所布置的作业都是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学生沉溺于题海战术中,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完全割裂。老师布置多少学生完成多少,学生较少有自主选择余地,而且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评价作业的方法千篇一律是打“√”、打“×”,过分强调甄别,缺乏人文性的激励,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剖析作业布置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例题仿做的题目多,综合创新的题目少,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二是单纯计算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三是要求独立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学生这些不正常的作业心理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阻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作业的缺陷 1.作业量多,效率低下
不少好心的老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做了书上的,还要做《每课一练》,练了《同步》还得练《星级》„„教师大搞题海战术,追求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误以为“熟”才能生“巧”。学生每天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应付这些繁多的课外作业。久而久之,势必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过分增加疲劳度,挫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作业完成的质量低下,影响了学习效果。2.内容陈旧,思想封闭
小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是多元化,丰富多彩,充满大量信息的。然而他们所做作业的内容却陈旧、枯燥,远离生活,难以被他们理解。这便封闭了学生的思想,将现实与数学重重隔离,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3.形式单一,阻碍发展
一直以来,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多数,而动手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类的作业所占比例却微乎其微。这种单一形式的作业常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同时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4.主张统一,忽视差异
教学中,教师为了图方便,习惯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无视学生的个性与认知差异,搞“一刀切” “齐步走”的作业,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令人堪忧的状况,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强调本位,不讲整合教师所布置的课外数学作业往往只顾本学科,根本不考虑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不考虑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6.评价单调,等第随意
以“等第”代替“分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是教学评价、作业评价的进步。但是等第的评价虽然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也削弱了评分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造成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得如何,也使不少学生产生了学好学差无所谓的思想。从教师角度讲,等第的评价方法使得教师的随意性增加了。这样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趋向
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利用作业发展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改革的趋势。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是数学作业改革的三大方面。1.作业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
在传统教学中,作业内容单一,基本上是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机械训练,对作业缺乏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作业练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之上,多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除了布置一些适量的,巩固知识与技能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作业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新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六(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给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作为奖品,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打九折售书,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3.作业评价,由片面走向全面
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评价往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作业评价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一个等级,而是集中体现在给学生的那些期待性的评价中。过去是单一片面的传统符号法,用红笔打“√”或“×”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是要精心培植的,不能一棍子打死,为此,应改变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可采用表扬类评语评价、激励类评语评价和引导类评语评价。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等级制评语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评价,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而且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我们金鹤小学第二届教学节中,我听了一堂四年级赵晓磊老师的课《大数与凑整》,整节课教师语言清新,教态亲切。整节课给我的最大感觉是赵晓磊老师的课教学层次很清晰。在课后的研讨中,小学教研室主任居老师也提到了备课及教学的层次性问题。我就针对赵晓磊老师这课的层次性做一评议。
本课中,赵老师一开始就以口算凑整进行引入,既复习了旧知,也为了新知做铺垫。然后围绕一个“服装大特卖”的情境,进行去尾法教学。在去尾法教学完,紧跟最基础的巩固练习,接着还提问“去尾法与四舍五入法有什么不同”,之后继续围绕“服装大特卖”这一情境,进行进一法教学,进一法教学完毕,同样紧跟巩固练习,也提问“进一法与四舍五入法有什么不同”,最后还将去尾法与进一法作了比较。最后是综合练习,其中还有思维拓展练习。赵老师整节课精讲多练,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逐步渗透、逐层深化,体现了非常好的层次性,学生能够在这一课堂上真正掌握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有不同的收获,赵老师这节课是节成功的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要讲究一个层次性。如果教师脑海中的层次就很混乱,那这节课肯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一堂课安排几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心中有数。教学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做到环环紧扣,后一个层次应在前一个层次上隐伸发展。层次要清、要到位,层与层之间是递进关系,层次与层次之间要有衔接,过渡要自然,一个层次之后结束之后要有个小小结,再过渡到下一层次。这样一节数学课的层次就比较分明了。
具体做法上,我认为在教学新知识时,有两种方法:以旧引新与感知具体事例。以旧引新的方法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有个回忆过程,从而为新知的教授做铺垫。感知具体事例是为了让学生对与今天所学的新知有个直观的认识,这样不至于空洞抽象;在探究新知阶段,我认为应该尽可能采取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授之后的练习很重要,要渐进,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练习,使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能有所拓展。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思维拓展)——总结全课或者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思维拓展)——总结全课,这两种模式都可以。根据这节课的实际进行安排。每层之间都要有自然的过渡,每层结束之后也要有个小结。最后在整节课结束时,做一个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以上是我对赵老师这节课针对教学层次作的一点评议以及自己对数学教学层次的感想与认识。通过本次教学节,我学习到了其他老师优秀之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改正不足,争取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能上一个台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家庭作业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应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乐趣;“题海战术”、“齐步走”、完不成作业就惩罚等做法仍然大行其道,结果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压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更要关注家庭作业的设计。
一、设置多层次作业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1、计算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计算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提高计算能力;C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图形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图形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要求A层同学做课本上的常规练习题,根据不同条件求圆柱的体积、表面积;B层同学除熟练地掌握常规练习题外,还要有选择地解答圆柱与比例分配、圆柱与分数进行综合的实际问题,比如:“一个装满粮食的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底面直径12米,高是6米,已运走50%,剩下的用每次能装6.8立方米粮食的汽车运输,需要多少次运完?” C层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常规练习题,但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上述综合性题目,让这类学生既体验到知识的应用意识,又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中的作业分层。
在统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学习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教师要给A层学生设计一些已绘制了统计图的一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成另一部分;B层学生先要做部分A层作业,然后再根据提供的原始数据,自主绘制条形统计图;C层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A、B层作业,同时要求他们调查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或生活问题,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先制成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练习设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有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目的,又是为老师准确诊断课堂教学效果,矫正和调节课堂的重要环节。一说到如何搞好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老师们都耳熟能详,方法多样,但我觉得小学数学课堂有层次的设计是有效练习的重要基础,能有效贯彻“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一、有层次的选做设计能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
我们现在的教学普遍是班级授课制,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的智力水平发展不平衡,我们设计的练习题若没有层次,则好比让所有的人都挑100斤担子——有的认为轻了,有的还挑不动。练习设计过于简单和繁难,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层次的练习才能满足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做法是分层次设置选做练习题。可将练习题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中等可选“★★”,稍差可选“★”。一般“★”类的练习已经基本达到目标的要求,“★★”和“★★★”类练习是在基础之上的延伸与拓展。这种设计的妙处在于选做、不是必须做,没有强迫,做到了人性化。
我在教学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时设计了如下练习,以一条绳子贯穿三个不同层次的题。
★:数学小组的同学用一条绳子刚好在操场中央围了一个长8米,宽4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他们又用这条绳子在操场中央围成了一个长10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
★★★:他们用这条绳子可以在操场上靠围墙围出一个长20米宽2米的长方形吗?试画图计算说明。
上边第一题直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训练目的达到本节课的基本目标。第二题比第一题思维含量高一点,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第三题要联系实际情景,有现实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既巩固公式的灵活运用,又训练学生说理的能力,留给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有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优生的兴趣。
二、有层次的递进练习设计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前不久听了一节课《年、月、日》老师的练习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巩固练习时,老师将练习题设置成了小游戏。
游戏一:我要站起来(规则是老师说月份数,如果是小月就请女生站起来,是大月就男生站起来)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很轻松的把大小月记住了。老师说出2月时,有同学站起来又坐下了,老师相机问:怎么没人站起来呀?谁能来解释?很自然让学生记住了特殊月。
游戏二:小判官
老师结合具体情境把下列句子出示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月的最后一天是4月31日;姐姐的生日是11月31日;小明出生于2000年2月29日;7月和8月一共有62天。游戏三:知识闯关 第一关(基础知识)
1、一年有()个月。
2、31天的月份有()月,叫做()月。
3、30天的月份有()月,叫做()月。
4、28天是()月,29天是()月。
5、一日有()时。第二关(再接再厉)1、1977年的2月有28天,那这一年就有()天。2、1988年的2月有29天,那这一年就有()天。3、2016年有366天,那这一年的2月有()天。第三关(生活中的学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了,到今年10月1日,经过了多少年?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成功,搭载的宇航员于2005年10月17日返回地球,他们在太空遨游了几天? 从上边的练习设计及教学流程看,老师的练习题的设计层次分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刚接触新知识,对知识的掌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层次的练习题能不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基础的,较易的知识,才为后续掌握较难的知识提供了可能。由易到难的练习层次也是大多数巩固性练习中经常出现的形式,由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是很明显的,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有层次的练习设计才符合新课标理念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各学科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在每堂课的练习设计中。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练习设计如下:
1、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厘米 5厘米
2、已知图中条件能否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以上三个练习题,梯度明显。第一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题与第一题比较,虽然继续巩固应用,但比第一题更为抽象,侧重训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必须是对应的底边乘高才正确;第三题是开放性题,画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不止一种画法,不同的学生画法不一样,画出的种类也不完全相同。在追求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四、作业分层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不要只顾分层而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的的思想的影响下,很容易为追求层次,而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然而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有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2.注意避免为了分层而人为杜撰练习题,脱离现实生活。
我看到在一位老师执教的圆柱体体积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体零件,底面直径6分米,将它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求零件的体积。
应该说,教者编题意图很明显,许多老师也编过类似习题。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零件绝大多数是金属结构的,你如何将它的侧面展开?显然,在生活中无法实现,不符合生活的实际。还有位老师在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开课时编制了如下拓展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列式正确的是()。A、4×6 B、4×5 C、6×6 D、6×4 从理论上来讲,本题是实践较强的,学生首先要从所给数据中选择合适的两个,渗透了对应的数学思想。但是,教者忽视了真实问题,图中有组数据是错误的,因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不可能等于直角边,这是悖离实际的习题。数学练习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注意对“延伸拓展”的正确理解。
以下是一位老师为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旋转与平移现象》的一课作的练习设计。(1)判断下面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手表指针的运动()国旗在竖直的旗杆上升起()电梯上下移动()汤秋千时秋千的运动()(2)下图中图①向平移 格得到图②
以上练习的第一题是巩固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现象的认识,第二题看起来比第一题要深些,但这位老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这节课只需要初步理解和判断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即可,而第2题的内容要五年级才学习。拓展延伸不是把后边的,高难一点的拿过来就行,而是在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横向的展开、深化。
结语:我们很多老师只用教材上提供的练习题,力求教会学生做好教材上的所有题,导致“只关注教材,不关注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要贯彻好《新课程理念》使练习充分发挥好巩固、反馈、发展等功能,实施有效的课堂练习,就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灵活些,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小学数学高效习题的层次性与综合性尝试与小结 刘旸
《新课标》指出,要“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便是练习也要力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主动地发展,使他们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练习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及时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效练习题的层次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学会知识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学生掌握知识要有一个内化过程,就像人吃了东西,需要一个消化过程,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一样。为了完成这一内化过程,练习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而形成一连串的问题链,浅层次的记忆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高层次的问题可用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习题安排应从易到难,形成梯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同时不拘泥于书本,对具有创新思想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正视他们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的动机等方面的差别,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所以,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讲究层次性。
例如:在“‘
2、5和3的倍数’数的特征”时,我分别设计了三个梯度的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能力自由地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练习。
★级:判断下列各数分别是2、5、3的倍数吗?并回答是2、5、3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120、210、243、270、675、475、6192、318、1470。★★级:以上各数哪些同时是2、5的倍数,2、3的倍数,3、5的倍数,并说说它们的个位上各有什么特征?
★★★级: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使它们同时是2、3、5的倍数。6_、27_、4_60、_1250、_20 练习的层次逐步有简到难,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实践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再如:《8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设计成一个学生喜欢的肯德基的儿童自助套餐的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A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4×8=()8×7=()5×8=()8×3=()口诀:()口诀:()口诀:()口诀:()B餐:填上合适的数。
()×8=40 8×()=56()×4=32 8×()=64 C餐:想一想,括号里能填几?
8×6+8=8×()8×6-8=8×()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学困生和中等学生要求完成A餐的两道题目和B餐中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餐中的两道题目、B餐的一道题目和C餐中的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优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二、高效习题的综合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
比如: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通过一个体育馆举行篮球比赛的场景激发思考:场馆内有多少人(大数目的估计)?哪个队会赢(概率)?„„进而通过分析提问角度拓展思路,引出四个分场景:场馆规划时的土地丈量(步测和目测)、球场铺设中的边线和地板(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售票窗口售票(两位数乘两位数)、比赛中的技术统计(2分球、3分球的数量与总分),这样,把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一个主题活动统一了起来,打破原来教材一贯的条块分割的知识体系,形成了一种以主题为中心的崭新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在小主题的教学中进一步丰富题材内容,如在周长教学后安排了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在周长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设了买5套球衣和去3元店给每位拉拉队员买两样物品的情境,以丰富乘法分配律的现实基础。通过这样整合的学习主题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与认识结构的同化与重组,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建构。再如:“年、月、日”安排的作业,拓展为探究“年历月历日历中的奥秘”,内容大为开阔,包括了年历表的种类,挂历、台历、卡历等各自的特点,月历表中的星期与数字的排列规律,二十节气的知识、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的知识、农历和公历的知识,年历的销售问题和宣传广告的作用等知识。这样的活动,超过了数学学科的范围,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组合,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
又如: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布置“用数字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我们的班级)” 学习了比例尺后,可以布置 “给自己的房间设计平面图”等综合性作业。总之,小学数学层次性和综合性的高效习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博大多彩的文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让学生在全时空领域快乐的学习,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和数学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性的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性的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堂活动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学习英语是属于在第一语言环境中的习得与学习,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比起其它学科更甚。英语课堂是学生习得与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对于部分学生,有可能是唯一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知识、在活动运用语言、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语言。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所以英语课堂活动的质量对于英语学习而言非常重要。
2、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活动化教学”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但许多教师对于“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的理解还存在偏差。纵观一些英语教师的课堂,不难发现,为了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教师们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但大多数时候只是流于形式的活动的重复,简单的累积,把活动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的输入输出,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的教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缺乏科学的层次性的的整体设计,这样的课堂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不但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就连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培养。
国内目前存在着一些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式或策略,但对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层次性研究还是空白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活动与活动之间密切关联又层层深入,还需要我们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展了以课堂为核心的,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层次性”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1、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出多而不乱,活而有序,活而有效的活动,让学生既能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又能获得切实的语言能力提升,这是我们研究的最终意图所在。本课题试图通过校本化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式,引领教师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对一些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活动设计进行推广,对一些不实用的,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活动进行摒弃,让我们的课堂更实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发展。
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究过程中,使课堂每个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逐层递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此来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3、提高教师英语课堂教学的技艺与教科研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促进教师更好地对目前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进行反思、实践,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从而逐渐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研究的内容
1、层次性活动设计的内涵的研究。
不同种类的活动,有着不同的功能,所以,在课题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单元里的语言、内容和文化背景设计相应的活动。
2、教学活动对象的层次性的研究。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活动设计的第一步,学生的层次是动态可变的,为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定期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调整。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体现人文性。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难度要适中,使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都能学有所获。
2)、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活动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内容分层是分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理解层次、操练与巩同层次以及交际层次。这三个层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深化。学生学习英语是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迈进的过程。
3)、活动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最终指向教学目标,为目标服务。因此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活动设计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必须对活动目标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活动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
3、教学活动实践方式层次性的研究。1)、操练形式分层。
2)、活动形式分层,以个体学习,PAIR WORK、GROUP WORK和全体活动相结合。3)、活动任务分层,让每位学生都体验成功喜悦。4)、评价分层。
4、活动设计原则的研究
5、不同环节的不同层次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巩固,新语言呈现,操练,实际运用,小结)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正确的,但一堂课并不是活动的无序结合,而应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能面向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每一个活动都要向拟定的学习目标发展,活动与活动之间既要相互强化和巩固,又要逐层提升,后一个活动要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深化,提升。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和循序渐进。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调查法:积极搜集、整理、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层次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进行区别与联系,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调查小学生在英语课中对各类教学活动的感兴趣程度,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观摩,开展各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注意总结、归纳和概括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原则,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加强反思,及时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炼经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3、案例研究法:采用案例分析等手段,逐一分析案例中的课堂活动,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写好案例纪录与反思。并通过阶段小结和评价,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使课题有效的开展。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1、准备立项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
1)、调查分析“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研究现状,收集相关资料。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3)、组织学习,统一认识,积极进入研究角色。
4)、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积极,稳妥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2、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
1)、启动研究,制订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2)、通过课题实践课、说课、评课、经验总结交流教科研活动,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层次性的活动设计的进行深入的试验和探索。
3)、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及时交流研究信息; 4)、进行阶段性总结,展示中期研究成果。
5)、对课题实施的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形成初步研究结论。
3、后期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10月)
1)、收集、分析、整理、提炼有关研究材料,为总结做准备。2)、汇编资料、分析数据,形成并撰写结题报告。3)、课题成果汇报,邀请专家及主管领导鉴定结题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为保证本课题的有效开展,我们将建立研究制度,要求研究学员明确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并写出研究案例和教学反思。每年每位课题组成员开研究课二次,课后及时交流讨论,做好记录,写好总结。做好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全面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学校每学期订阅一定量的辅导刊物,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八、课题研究人员及分工
组 长:顾亚芬
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负责课题设计和成果总结 副组长:唐芬芝恽慧
具体负责课题方案设计和课题实施协调,组织理论学习和实验活动,撰写实验报告。组 员:蒋丹媛 周亚平包亚静高金花 何彩娣
具体开展课题实践研究,撰写活动设计,案例分析,论文等。
九、成果形式:
1.课题实施方案、工作计划。2.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教师论文集。4.活动设计案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0ae5c80100zh2n.html
第三篇:初中数学分层次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分层次课堂教学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主人,老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初中数学分层次课堂教学实验》的实验课题,是我校研究的一个课题,已以施行了几年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本课题具体工作整理如下: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
班级教学中发现有如下学情:优中差学生各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优等生只是少数,多数是中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学生在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上也有一定差异。但是,我们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能为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更为优惠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使我们认识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根本不存在学得会与学不会的区别,只有学得比较快和比较慢的差异。只要在教师的科学的引导下,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环境,科学的学习方法,90%以上的学生都能对所学知识正确理解和完全掌握。
一个班集体内,一般都有一些需要特别对待的学生,既包括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不及格的学生,又包括在其它学科成绩优异而数学偏差的学生。在一个班内,个性差异较大,教师应队学生做全面地了解,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全班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确立分组的依据。
二、课题的前期准备
1.进行前测分析:全体学生,共6个班,303人,通过近这一次暑期测试调查,学习成绩方面,优等生约15%,待转生约30%,学习习惯方面,优等生约12%,差等生约50%,学生普遍有心理素质较差,生活习惯不好的现象。这些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2.分层建组,互帮互学:
(1).首先让学生明确分层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个别学生单独做思想工作,然后根据我们掌握的性况,把各班学生分为三个组:A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15人左右;B组是其余的属中游的大多数学生;C组,智力因素较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优秀学生,15人左右。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过关检测成绩定期调整,引入竞争机制。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的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居安思危,不甘落后。
(2).层次划定后,按自愿的原则结成帮扶对子,由C组的同学帮助A组的同学,并采取分组计分,奖优罚劣的奖励制度,激励全体同学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3).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课堂教学的环节。分层次教学,对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心中揣的不仅仅是优等生,更有中等生、后进生。在备学生的时候,各层的学生都要兼顾,让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能享受到阳光。教师备课,更加注重研究学生的接受方式和接受能力,任课教师定期交流经验,共同研究全面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课后作业的批改和辅导计划
作业批改的方式形式多样。如:由C组学生批改A组学生作业,B组学生对改;教师讲评,学生自改;同桌讨论后互改等,但我们首先仍以教师批改为主,及时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课后辅导(主要是A组学生),同时对后进生更多采取激励措施,只要有一点进步,及时进行表扬、表彰、奖励,树立其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对优生的辅导除平时的一些指导外,主要以年级集体辅导的形式,培养数学优秀人才的比例。我们成立了各班和全年级的课外数学兴趣小组,采用一周一次的集体授课形式和学生自己钻研、互相探讨、教师辅导相结合,使优生能力大幅度提高,以适应各种数学竞赛的要求。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给优生以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
分层次教学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进步(纵向比较),并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分层次教学就是在这种螺旋式递进中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水平的。但一个班内学生的层次始终是存在的。评价中,我们有时也采取了分层次。使低层次的学生也能享受得“高分”的快乐,同时也可避免优生滋生骄傲情绪。
(四)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调整方案
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适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及时总结改进。并定时由本课题组教师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并由此作出适当的调整方案。
(一)第一阶段,加强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二)从第二阶段起,我们老师开始制作更为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程序可根据教学现场、学生学习情况,灵活使用,课件程序进退自如,内容切换灵活,图画生动。在课件制作时,要考虑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上,什么时间使用效果最佳。
(五)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验工作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模式。如果课堂教学操作运用不当,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搞不好还会前功尽弃。为此,我们采取的工作方针是搞好研究课:精心设计、反复讨论、多次试教、认真评课、稳扎稳打。
具体做法是:
(1)、由主备教师精心备课,编写出教案,集体备课提出改进意见,经过学校教导处审核后,方正式推向学生。这样的教案,凝聚了教师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使用起来更适合学生,有更高的课堂效率。
(2)、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要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知识得以丰富,能力得以提高。
(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层教学的开始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电教课的认识还停留于过去的低层次阶段;有的教师对本课题的要求认识不足,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有的教师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这是最大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几条措施: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培训提高,三是实践探索。
理论学习:首先是增强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针对有关的资料进行认真深入地学习探讨,人手一份。通过学习,大家的教育理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有所改进。
培训提高:通过多种形式来培训实验教师,以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
实践探索:我们在教材的处理,教案的设计、特别是在评课上下很大的功夫。评课会上有时出现不同意见,大家认真分析,反复讨论,统一观点。评课的过程,即使个人提高的过程,也是共同体提高的过程。通过评课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断有教学新秀涌现,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分层教学的成果得到扩大。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改中,《初中数学分层次课堂教学实验》的实验课,在我们全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学生成绩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相信,分层教学这朵教学艺苑的奇葩,定能够结出累累硕果。
第四篇:材料的层次性
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已经做好的成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语言区无人问津了,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语言区域里的图书因投放时间长,造成破损严重和内容陈旧。于是,教师动员幼儿把家里的新图书带到幼儿园一起分享。同时,根据近期主题目标有目的地投放一些用于幼儿查阅资料的科技书籍。果然,语言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非凡,孩子们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绍自己的新书,并时常光顾新到的科技书籍。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以上是本人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一点认识和简单看法,还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有待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和讨论,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五篇: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
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好学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好学者。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如:在单元复习时,我觉得可以引导学生将整单元知识进行网络式整理,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分成三个阶梯:
一、基本题(参照例题编写);
二、变化题;
三、开放、实践题。并建议:如果你喜欢自己做的可以独立完成,有点难度的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自主性作业能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了基础。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索性,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靠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多渠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观察性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口。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生学习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后,布置学生找生活中的三角形,你发现在生活中哪一种三角形我们用得最多为什么?
2、调查性作业。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数学活动课“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后,我就让学生调查了自己家里每天大约用塑料袋的个数,调查了三个小吃点每天带来多少生活垃圾等。让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白色污染从何而来?怎样才能处理白色垃圾呢?通过调查、讨论后,要求学生每人写一份合理处理白色污染的建议书。
3、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
四、作业设计要具有分层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成功的主人。
五、作业设计要具有生活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在于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我觉得在作业设计时,要多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六、作业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设计巧妙、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解决问题具有发散性的开放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另外,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
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体验成功,体现“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数学思想。-
【摘 要】作业批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恰当的批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身素质。
【关键词】批改;作业
【Abstract】Homework batch language, in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cause a teacher of value, fitting of batch language ability stir up a student of study interest, stir up the student’s study aggressive and create sex, ability exaltation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student’s oneself character.【Key words】Correct;Homework 批改作业是数学老师每天必做的功课;是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最直接最全面的手段;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以前只是对学生所做的作业作出正误判断或打上分数或是批上优、良、中、下等,我观察学生大多数每次都是瞅一眼就放进了桌子,只有极少数改改错,我的心里还真不是滋味:我一两个小时的劳动就收获了他的一眼。我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我的劳动中有所收获?我回想到我读书时最喜欢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因为那上面有老师的评点和批语,我都会认真去阅读,数学也能像改作文那样吗?我尝试了一下效果不错,经过这两年的尝试我把这些经验总结如下: 1.肯定成绩,给予赞扬
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与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比较聪明的学生答题经常不循常规、另辟蹊径,很简捷地得出结论,对这样的作业可写下肯定性的评语,如“解法新颖,思路开阔”、“方法灵活,不落俗套”、“我很欣赏你的解法”等短短的批语,简洁明了,充满爱意,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赞扬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学生看过批语后倍受鼓舞,产生出成就感和新的学习动力,能增强攀登新高峰的信心,激发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这样以前普遍抄作业的现象没有了。
2.循循善诱,适当启发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做法都是教师批个“x”,有些学生如若在同一错误多次出现时,甚至狠很地批个大大的“x”,其实这样做不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长期下去,很容易使这些学生产生畏惧、甚至厌烦心理。我认为可先将这些错误之处给予圈出,然后写上提示语“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请你再审题意,看一看能否找出捷径”、“老师相信你能找出错误之处”、“参照课本第多少页的内容”,学生重新审题后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印象深刻,作业批语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明显效果。3.树立信心,及时鼓励
给作业下评语是教师表扬自己对学生期望的一块重要园地,而教师的期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进步。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以热情鼓励。例如,对一向马虎的学生,只要有一次认真就应写上“认真是进步的开始”;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则“树立信心,战胜自我”等,这些批语能解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逐步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达到自我的境界。
4.防止骄傲,警钟长鸣
有些思维能力强、接受速度快的学生在解答习题时,由于作业往往比较简单,所以就有书写了草,满足于作业的完成,不愿再考虑最优的解法,甚至还时常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错误。遇到此类情况,可以写下“马虎不改,难有作为”、“学习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等批语,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俗语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忠言逆耳也应讲究批语的效果,应更多地强调“顺耳忠言更利行”。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思:
一、适当加以评语。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评语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运用知识的迁移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分项评价
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原有的优、良、及格等级制,千篇一律,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难以分清学生作业完成状况,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级。例如,可用A、B、C等来表示。每一个级别可以赋以特殊的意义:“A”主要看解题过程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主要看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见解。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如:在比较大小时,有一个学生所有填“〈”“〉”的比较大小的题目都是错的,而且都是跟正确答案相反,显然,这不是由于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如加以眉批:“请参考××例题后重做。”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
三、适当一题多评。
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评,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调动他的积极性。在评语中就可以加一些鼓励引导性质的话,例如:“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在想一想!”、“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适当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报载,在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一中,有两个班的学生将英语作业本视为珍爱之物,那是老师和自己说悄悄话的地方。每次作业批改后下发,他们都迫不及待地翻开本子,看看老师又对自己说了啥。陈老师在作业本中或跟学生拉家常,或委婉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他们指导。老师的建言成了学生们的“心灵鸡汤”,很多学生都视之为珍宝,作业本用完了都会存起来,舍不得丢。一名初中校长在调研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些“宝贝”,非要“买”一本回去给自己的老师们当批改作业的“教材”,在全校推广陈老师的批改方法。
尊重学生劳动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主持人: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但目前在一些教师当中,存在着批改作业不用心的情况。有的一“阅”了之,吝啬赞赏;有的为了省事,把作业推给课代表或学生互相批改,甚至还出现了个别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用脏话的现象。这些对学生不负责、不尊重的做法,引起了当事学生和家长的不满。我们该如何看待发生在校园里的这种现象?
黄新华: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维、参加实践和培养兴趣不可或缺的步骤。因此,教师批改作业需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学生的作业吃透,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无论学生的作业中错误量有多大,都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境、宽容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来对待。教师不应该在评语中出现侮辱性的语言,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头上,也不能以工作担子重、心理压力大、对学生没信心、图省事等为借口,忽视甚至扭曲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这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最起码的要求。
张布栋:作为一名教师,批改作业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基本途径,对于进一步指导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批阅作业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学生能够从作业的批阅中了解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和老师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与希望。所以,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来看,认真批阅作业是有利于师生双方的行为,对不认真批改作业的现象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加以纠正。
杨女士:教育孩子是一项最需要用心的事情。陈老师留在作业本上的那些“悄悄话”,字里行间都是爱,对教学效果肯定会有一种放大的效应。只有越来越多的校长认识到这种留着爱的痕迹的作业本是宝贝,并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广这样的批改法,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体验到这种期待作业本的快乐。
多把尺子衡量 给每一名学生树立信心
主持人:教师批改作业,是了解学生和对他们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学生和家长都很看重批改的结果。但这个过程如果被敷衍或被省略,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对教师作一些什么具体要求,以发挥好批改作业这一重要环节的作用?
张布栋:教师批改作业,学生成绩的好坏,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是分数。然而,在目前倡导多元化评价的大环境下,作业评价方法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画星级、评等级。这样的评价不仅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给每一名学生树立信心,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名优秀的学生。
黄新华:作业批改本身就是一门教学艺术,传统的“×”“√”或用“甲”、“乙”等来评判正误和划分等级的形式已落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需求。在作业批改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写篇幅短小、针对性强的批语,要浸透教师的“心”与“情”,让作业批改成为“老师和学生说悄悄话的地方”。恰当的评语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密切了师生关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杨女士:教师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决定了孩子写作业的质量。如果作业都交给课代表或者教师统一讲答案,孩子就会学着敷衍,而作业过程中暴露的知识点、解题思路等问题也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交流会异化为教师只关注答案对不对、学生只关注得了多少分,这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应加上作业批改的内容,不定期进行抽查,对陈老师这样的榜样要嘉奖,带动全体教师都来煲这道“心灵鸡汤”。
作业布置追求“精” 作业批改要“活”
主持人:如今教师的职业压力比较大,每天工作头绪多,而批改作业的确要占用他们相当长的时间。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做好本职工作方面,给面临同样问题的广大教师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杨女士:平心而论,教师也不容易,现在我每天收到的“家校通短信”,各科作业罗列下来十几行,孩子每天写到11点,教师要改50个孩子的作业,可想而知工作量有多大。每一本都用陈老师的批改法现实中有难度,能不能用分组轮流或有针对性地挑选某些近期学习遇到困难的孩子的作业进行重点批改?
张布栋:批改作文是语文作业中耗时最长最苦的,有时批改一个班的作文没有2至3小时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批改学生作业不能草草了事,而应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作业本上通过评语的形式反馈给学生。为此,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创新批改方式,把自己从繁重的批改作业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黄新华:让广大师生减负增效是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做到作业布置追求“精”,布置的作业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使学生从繁杂、重复训练中解脱出来,使教师从应付批改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作业批改要“活”,在传统批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比如,增加作业批改符号,让作业批改更加清晰简洁;让各学习小组制作常见错误分析表,教师对各组的作业常见错误分析表进行分类归纳,与学生逐项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反思和讨论中得出正确答案。本报见习记者 王强 本报记者 苏婷 2010年教师面试技巧之面试篇、礼仪篇、技能篇 【引用】记住以下问题,也许紧急时刻用的上
如何批改作业? 2011-07-15 00:22:39| 分类: 学习与思考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学生作业减少了,是不是作业批改要求降低了?完成不是。相反,因为学生作业减少了,要求提高了,从而教师更应做好作业的批批改工作,要提高作业的批改要求和改革作业批改的方式。
1.要及时高效;
学生做完作业上交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批改,•而且效率要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快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法;才能让学生最快知道自己作业成绩,知道作业的错处,及时订正。
2.要恰当用好批改语言。
第一,要用好批改符号。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通常用最多的是“√”号和“×”号,我认为,作业批改符号,应是多种多样,•而且要让学生明确知晓,如:“?”表示数量不明,方法繁琐;•“△”表示粗心马虎,不规范;“○、”表示计算不准确......这样做,•主要让学生能对自己的作业一目了然,便于订正。•批改符号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灵活选用,自立规矩。
第二,要写好批改评语和记录。
教师批改作业不能简单地打上分数,•应有的方矢地写上评语,应把作业批改当作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之一。•例如:学生作业成绩好的,写上“好!”,“继续努力!”;•作业书写工整的,写上“字体工整!”,“字体太美了!”;•作业成绩有进步的,写上“有进步!”,“一次比一次好!•”“又进步了!”;作业成绩下降的,写上“成绩下降,加倍努力!•”,作业粗心出错的,写上“只要肯细心,一定能满分!”,•对于个别学生的作业,还可写上“下课后,找老师面批。”等......教师除了做好批改评语,还要做好批改记录;•做好批改记录,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要摘录好作业的重点、难点和学生错得较多的知识,•有时可写上教师对于作业批改的心得体会,教学之余,可翻阅,反馈教学信息;第二方面,•要设立作业批改情况登记表,要专门记录好每次作业的成绩情况,如有哪些成绩好的学生?有哪些有进步的学生?•有哪些作业态度好的学生?有哪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等,•这样做,在评讲作业时,能结合实际,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气氛,•同时教师也藉此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3.批改方式灵活多变。
传统的批改方式一直是教师的单一批改,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在批改作业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对于一般性的作业,有时以教师批改为主,有时用同桌互改的方式;对于难度较浅的作业,就用个人自改,同桌检查的方式;对于重点易错的作业,就用重点评讲,小组批改,教师指导的方式,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业,就采取当面批改,个别辅导的方式。
实践说明,任何一个成功的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作业的布置和作业的批改。近年来,•对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进行一系列的教改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欢迎,•而且学生增强了学习数学科的兴趣,作业态度大有改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引文来源 如何批改作业?如何批改语文作业
妩媚山
窃以为,语文作业的批改必须从学科特点入手,以“批”促学,以“批”导学。兹述陋识,主张语文作业批改当有三“重”、三“忌”。
一重纸面书写。“书写”一节在其他学科作业批改中属细枝末节的要求,但在语文作业中则别见学生功力:小处见文字是否工整无误;大处知笔力是否健拔俊逸。考试中卷面分值的潜在设置更要求我们平时就应关注学生作业的“书写”环节。
二重组织语词。对于主观性问答题目,批阅时老师一定要看学生组织语词的能力,要求回答问题开门见山,文从字顺,条分缕析,经济到位。培养其在考试中抓得分点的能力。
三重独到创见。作答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求统一,但求自出机杼,匠心独运。有创见性的答案本身就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批阅中当着意嘉许。
一忌面面俱到。不要苛求学生作业面面俱佳,批改时要注意降低门槛,点出“要害”,着一字当十言。达到使学生知过不犯,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忌用语武断。朱笔不是权杖,不要对学生作业妄加指点。答案不唯标准,只求更佳。武断的判语,无疑窄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界,禁锢了学生鲜活的感性知解。
三忌批语造次。有的老师下批语,不管什么病,都是“大力丸”,看似堂皇,实则造次。措辞工稳、考究、仁爱、关切的批语不仅是“风向标”,更是“强心剂”。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你是在和他(而非任何人)“晤谈”,见出诚挚、恳切的师者心肠方可。作业批改,是每个教 师一项具体而艰苦的工 作。它是教师检查教学效 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从而及时弥补教学中 的缺陷的重要手段。同 时,它也是教师了解各个 时期内学生思想状况的根 据。因此,它也算是教学 中不可忽视的一门艺术。正确、恰当地利用好这门 艺术,给教学工作带米的 收益肯定是不小的。
一、学生互相交换批 改,教师抽查了解情况 作为一个小学生来 说,年龄的限制,使他们 对事物的认识了解还不够 完备,思想都比较幼稚、单纯。所以,他们往往存 在着一种心理:总希望自里里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强一画11.1111.1111.川旧1111,Illj’111I.丽些,让老师多说几句称赞的话。利用学生这种“好胜”心理,可让他们交换批改作业。有时,连掉了一个字,或是哪个字多了一点,少了一捺,甚至写歪了,他们都能找出来,并督促对方立即改正。我每次在他们交换以后,就在班上统一评分标准。比如,错一个字扣一分,写错一个拼音扣一分,作业写得不整洁扣五分等,然后才叫学生批改。改完后,让学生把扣分写在后面,最后我收来统一批分。在一般情况下,交换批改如何改革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性发布者:王卫红发布日期:2010-12-29 20:56:39.0 十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感受最深的就是繁重的作业批改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因此,怎样把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我觉得可以从批改作业的的方式进行改革。
一、批改方式灵活多变。
传统的批改方式一直是教师的单一批改,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在批改作业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对于一般性的作业,比如语文指导丛书,听写本等有时以教师批改为主,有时以同桌互改的方式;对于难度较浅的作业,如笔记本、生字本等就用个人自改,同桌检查的方式;对于重点易错的作业,就用重点评讲,小组批改,教师指导的方式,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业,就采取当面批改,个别辅导的方式。
二、采用奖励机制促进批改效果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辛辛苦苦的把学生的作业改完了,发给学生之后,学生对老师给他指出的错题无动于衷,视若无睹。为了让学生重视老师的批改结果,也为了让学生认真写作业,尽量减少因写作业随意造成的错误。我在班里进行过这样一种尝试,就是学生在得到10次优上,我会送给写作业认真的学生一颗“作业星”,礼物很小可是学生都很在乎。当然,学生想要达到优的程度(字体工整又无错题)也不轻松。在那段时间里,学生的作业无论从字体上还是认真程度上、正确率上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三、改革作文评估方法,给自己减负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常常使语文老师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但对学生却往往帮助不大,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批改作文就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我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改,特别是篇篇改、包办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养成学生自己改的习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终身受益。学生由写到改,这是一次飞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改的方法。
1、“口头改”和“书面改”相结合。作文课上教师要抛砖引玉,少讲,精讲。教师把有代表性的需要修改的作文印发给每个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指点学生改。期间允许学生互相议论、探讨、提问、翻阅工具书„„让同学们通过个人讲,互相补充,然后写成书面文字,这样写作长进就很快。
2、“个人改”和“集体改”相结合。学生草稿写成后,教师就要求学生自己先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靠语感自己推敲,发现问题后自己去改。与此同时,要启发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三、四人为宜),互相阅读,互相修改。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起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3、采用面批的方法。面批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直接学到教师作文的方法。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要对症下药,因人施教,采用面批的形式教给学生改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课外的个别指点上。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新课改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教学上的问题有待新课改教师去研究。就算是在批改作业,也定会闯出一片蔚蓝的天空,任你翱翔。
—— 精彩导读 ————————————
第四届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光盘3折特价„„教师社区注册可获得点卷 加入名师资源库获得50元点券 《走进余映潮》期刊第二期 提供课件,赢点券,得光盘 2010各学段暑假作文专题 语文作业批改的点滴做法
学生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巩固、消化的反馈能力,也可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做好作业和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呢?下面就结合实践介绍几点做法:
一、作业的内容
首先我对语文的作业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新大纲,了解编者的意图,抓住学生的爱新、厌多、图快、求趣等的作业心理,注重作业选择的整体性、阶梯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综合性、创造性、时间性和实践性,本着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的原则,在作业的内容上也体现了“保证基础,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培养特长”的学习宗旨。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选择作业内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作业训练的效果。1.自由选择。
每一位学生上课听讲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所以,我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作业的内容,有些重复类似的作业引导学生不都做,对于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习题,引导学生选做,对于基础知识的习题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而定,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兴趣去做,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这样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培养和锻炼学生通过精选习题发现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2.鼓励创新。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就有快有慢,所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对于那些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我诱发他们创造的潜能,让他们“吃饱”,发挥他们的健康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思维,积极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引导做带有三角标志的发挥习题,并及时指导,鼓励创新。答案不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法,只要符合要求就是优秀的。3.趣味作业。
每周末我都布置一些趣味作业,有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搜集并下载资料,整理储存信息,读课外书和报纸,剪报,办手抄报,创作小诗和童话,写文章,积累精彩的语言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灵活性大,实践性强。
二、作业的批改
1、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评意识,将作业自批的过程视为对自己的再认识、再发展、再完善的过程。有些作业做完后,学生可以自己先行判断,打上等第,以较小的符号作注释;教师在批阅时,只要浏览,不一定重复批改符号,重点放在对错误的批注以及对学生自评等第的修改上。比如,词语听写、古诗文默写、作文中的错别字等,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改。这样,学生是自己作业的首位批改者,教师是二度评判与点拨者。当学生的自批获得老师的肯定时,他的自信心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学生发现自批与老师的批改有出入时,便能产生心理反差,促进反思与理解,从而将批改变为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有时,作业批改还可以让学生家长、社区等参与进来。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等都将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内容,让家长参与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等的评价也未尝不可。当然,要求家长参与批改也不是“全面开花”,而是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学生到社区参加实践活动的评价,则可让社区来完成。2.尝试多种改法。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这对于学生明确答案无疑是最好的,但却耗费了教师大量宝贵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研、学习理论,从而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提高。而且,由于长期用一种批改方法,学生缺乏新鲜感,往往是教师精心批改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束之高阁”,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鉴于此,我们可尝试这么几种批改方法:(1)全批不全改。教师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全批,同时提供改错信息,或提出疑问,或简单提示,或符号示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他们严格按要求改正。(2)重点批改。对于一些简单的、出错率较低的练习,教师可只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其余部分由学生自己批改。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给学生一次批改实践的机会。(3)面批面改。对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较多的练习,尽量采取面批。当面指出错误,为学生设疑、释疑,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4)自批自改。如词语的听写、课文的默写或一些出错率较高经纠错后再进行的强化练习等。
(5)互批互改。该法多适用于作文修改。批改前,教师先作适当指导,然后让学生互批互改。有学生的独立评改,有小组的讨论评改等。互批互改让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6)专项批改。作文的批改往往需要有针对性,可以根据训练要求或学生写作实际作专项批改,或专批细节描写,或专批景物描写,或专批人物对话,或专批心理描写等等。(7)分层批改。平时的课文背诵、词语听写等可采用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班上建立一个网络,即教师—科代表—大组长—小组长—组员,先由教师批科代表的作业,再由科代表批大组长的作业,依次进行。3.注重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作业批改,教师审视的角度大多囿于对知识的关注,比如,字有没有写错,填空是否符合书上的原意,造句是否合情合理等等。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批改,在关注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不利于促使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不利于培养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个闪烁鲜活灵动的创意的造句,一种标新立异的见解,一篇作文背后所发现的孩子生动真实的生活原貌及独特的思考角度——这些都应走进语文教师的批改视野,有时甚至不妨以“一俊遮百丑”,扬其所长,避而不谈其短,让孩子的创造过程与方法尽情地在作业中彰显。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批改,还要关注学生作业中所折射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生的作业书写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整洁规范等等。批改作文,不仅看是否文通字顺,更要关注作文背后的生活情趣、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以引领学生从作业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笔者在教学中曾经碰到过这么一件真实感人的事。一次当堂作文中,一个一向不被同学所重视、作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写出了对刚刚去世的外婆的真实感情,我读懂了这位同学的内心,于是把他的这份真情献给了大家。没想到,当他读到外婆在六楼上期盼“我”去看她的时候,这位同学竟抽泣起来,既而放声大哭,使全班同学都被深深感染了。事后,这位同学对我说:“老师,我读的时候又想起了外婆,我对不起外婆„„”有谁能说这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情感熏陶呢?自此,大家对这位同学刮目相看,这位同学也增强了自信,乐于与同学交往了。
总之,我们应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作业,应在多角度的审视中,关注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飞扬的个性和成功的体验。“蹲”下身去,以尊重、欣赏的心态去面对批改,你就会心存感动,愉悦身心,就会从批改的劳累走向批改的享受,进入“你是快乐的,我也是幸福的”美妙的批改境界